11第十一章:基因表达和功能研究
11第十一课生物信息学的基因聚类分析
1
Zj(l1) Nj
X
Xfj (l)
• 对于所有的聚类中心,如果Zj(l+1)=Zj(l)(j=1,2,…,K), 则迭代结束,得到最后的聚类结果;否则继续进行 迭代计算。
4、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图9.12 SOM聚类结果示意
5、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主要过程: (1)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2)生成模糊等价矩阵 (3)构建动态聚类图
从机器学习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基本 的聚类分析:
有监督聚类 无监督聚类
基因表达数据聚类分析一般包括以下 几个步骤:
(1)确定基因表达的数据
(2)计算相似性矩阵,各个矩阵元素代 表两个基因的表达是否相似 (3)选择算法进行聚类分析 (4)显示分析结果。
几种常用的聚类方法
1.简单聚类 2.层次式聚类 3.K平均聚类 4.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5.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6、聚类分析结果的树图表示
6、聚类结果显示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结果图示
分类分析方法
有监督学习 疾病诊断、细胞类型识别
样本分类:(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
例:两类划分
问题:
基因的选择?
分类的方法?
• 贝叶斯分类法 • 支持向量机(SVM) • k最近邻法 • 神经网络方法 • 决策树方法 • 投票分类法(多分类器)
2、线性组合模型
线性组合模型是一种连续网络模型,在这种 模型中,一个基因的表达值是若干个其它基 因表达值的加权和。基本表示形式为:
Xi(tt) wijXj(t)
j
3、加权矩阵模型
加权矩阵模型与线性组合模型相似,在该模 型中,一个基因的表达值是其它基因表达值 的函数。
分子生物学 第11章
反式作用因子从功能上分析,其结构可包含不同区 域:DNA结合域、转录激活域、连接区
(一)蛋白质直接和DNA结合
在DNA结合结构域中具有一些特殊结构基序: 1. 螺旋-转角-螺旋结构基序
2. 锌指结构基序
3. 螺旋-突环-螺旋结构基序
4. 亮氨基拉链结构基序
5. 碱性结构域 6. Β折叠
•基元,基序或模序(motifs or modules) •在许多蛋白质中,有两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 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 称为基序。有的将这种规则的二级结构的聚集体称 为超二级结构,它们可直接作为三级结构的“建筑 块”或域结构的组成单位,是蛋白质发挥特定功能 的基础。 •类型:αα、ββ、αβα、锌指结构、亮氨酸拉链…
第11章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与原核生物有很大不同
•原核生物同一群体的每个细胞都和外界环境直接接 触,它们主要通过转录调控,以开启或关闭某些基 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条件(主要是营养水平的变 化),故环境因子往往是调控的诱导物。 •而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最明显的特征时 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的细胞中激活特定的基因,从 而实现“预定”的,有序的,不可逆的分化和发育 过程,并使生物的组织和器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范 围内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1. 螺旋-转角-螺旋(Helix-turn-helix, HTH)
•HTH是第一个被确立的DNA结合结构。 很多细菌的调节蛋白是以螺旋-转角-螺旋这种基序 存在,如Lac阻遏蛋白,Trp阻遏蛋白、分解代谢激 活蛋白(CAP),λ噬菌体阻遏蛋白(Cro),噬菌 体434阻遏蛋白。在酵母中涉及交配型的a1和a2蛋 白以及在高等真核生物中的Oct-1和Oct-2也属于此 类型。
第十一章表观遗传学
第十一章表观遗传学重点内容提示:一、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是于遗传学相对应的一门科学,是指DNA序列不发生转变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可遗传性,二是基因表达的可变性,三是无DNA序列的转变或不能用序列转变来讲明。
二、表观遗传修饰1.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将一个甲基添加在DNA分子的碱基上,最多见的是加在胞嘧啶上。
DNA甲基化是最先发觉DNA修饰途径之一,它直接制约基因的活化状态, 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诱导基因的从头活化和表达,对基因表达起重要调剂作用,爱惜基因组的稳固性。
DNA甲基化与肿瘤疾病的发生进展有重要的关系,抑癌基因CpG 甲基化可致使抑癌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转录失活,直接参与肿瘤的发生机制,是肿瘤研究的新型生物学指标。
2.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修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和磷酸化,组成多种多样的组蛋白密码,作为一种识别标志,为其他蛋白与DNA的结合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
3.DNA相关沉默。
反义RNA、非编码RNA和RNA干扰均能异染色质形成,引发RNA的相关沉默。
三、遗传印记1.遗传印记。
是指不同亲本来源的一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功能上的不同,它在长期进化中形成,哺乳动物的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DNA甲基化是产生遗传印记的要紧缘故。
2.遗传印记特点。
一是遗传印记遍及基因组,二是遗传印记的内含子小,雄性印记基因重组率高于雌性印记基因。
三是印记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四是遗传印记活着代中能够逆转。
四、X染色体失活在哺乳动物中,雌雄性个体X染色体的数量不同,这种动物一X染色体失活方式来解决X染色体剂量的不同。
在雌性哺乳动物中,两条X染色体有一个是失活的,成为X染色体剂量补充。
X染色体失活的选择和起始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初期,此进程被称为X失活中心所操纵,是一种反义转录调控模式。
那个中心存在着X染色体失活特异性转录基因,当失活的命令下达时,那个基因酒会产生一个17kb不翻译RNA与X染色体结合,引发失活,X失活中心具有“记数”的功能,既维持每一个二倍体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其余全数失活。
分子生物学: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真核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调节其特是
(1)多层次; (2)无操纵子和弱化子; (3)个体发育复杂; (4)受环境影响较小;
研究基因调控3个问题:
① 什么是诱发基因转录的信号?
基因扩增是指某些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大量增加的现象,它 使细胞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的基因产物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是 基因活性调控的一种方式。
实例: 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原有rRNA基因(rDNA)约500个拷
贝,在减数分裂I的粗线期,这个基因开始迅速复制,到双线 期它的拷贝数约为200万个,扩增近4000倍,可用于合成1012个 核糖体,以满足卵裂期和胚胎期合成大量蛋白质的需要。
二、基因扩增、基因重排和基因丢失
三、DNA甲基化与基因活性的调控
一、 染色质结构对转录的影响
按功能状态的不同可将染色质分为: (1)活性染色质(有转录活性) (2)非活性染色质(没有转录活性)
染色质的核小体发生构象改变,松散的染色质结构,便 于转录调控因子和顺式用元件结合和RNA聚合酶在转录模板上 滑动。
真核基因调控中虽然也发现有负性调控元件,但其存在并不 普遍;
顺式作用元件: 由若干可以区分的DNA序列组成,并与特定的功能
基因相连,组成基因转录的调控区,通过与相应的反 式作用因子结合,实现对基因转录的调控。
反式作用因子: 能直接地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类顺式作用元
件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因子, 也被称为转录因子(TF)。
哺乳类基因组中约存在4万个CpG 岛,它们大多位于结构基 因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和转录起始点,其中有60%~ 90% 的 CpG 被甲基化, CpG 岛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化学》分章重点总结
生物化学分章重点总结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及维持的力(考到问答题)一级:多肽链中AA残基的排列顺序,维持的力为肽键,二硫键。
二级:Pr中某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不涉及AA碱基侧链的构象,维持的力为氢键。
三级:整条多肽链全部AA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其形成和稳定主要靠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
四级:Pr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维持的力主要为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盐键)也参与其中。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DNA一级结构: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RNA的一级结构:RNA分子中核糖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hnRNA:核内合成mRNA的初级产物,比成熟mRNA分子大得多,这种初级mRNA分子大小不一被称为核内不均一RNA。
基因: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
基因组: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
第三章酶酶抑制剂:使酶催化活性降低但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酶激活剂:使酶从无活性到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
酶活性单位:衡量酶活力大小的尺度,反映在规定条件下酶促反应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一定量产物或消耗一定底物所需的酶量。
变构酶:体内一些代谢产物可与某些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部位可逆结合,使酶发生变构并改变其催化活性,这种调节方式为变构调节,受变构调节的酶为变构酶。
酶的共价修饰:酶蛋白肽链上一些基团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活性的过程。
阻遏作用:转录水平上减少酶生物合成的物质称辅阻遏剂,辅阻遏剂与无活性的阻遏蛋白结合影响基因的转录的过程第四章糖代谢糖代谢的基本概况葡萄糖在体内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在不同类型细胞内的代谢途径有所不同,分解代谢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氧供状况的影响:有氧氧化彻底氧化成CO2和水、糖酵解生成乳酸。
另外,G也可以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等进行代谢。
遗传学-第十一章 表观遗传
5、其他表观遗传机制
(1)遗传印记 概念
或称基因组印记 是指基因组在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基因组的化学修饰 (DNA的甲基化;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 等)而使基因或DNA片段被标识的过程。
特点
基因组印记依靠单亲传递某种性状的遗传信息,被印记的基因 会随着其来自父源或母源而表现不同,即源自双亲的两个等位 基因中一个不表达或表达很弱。 不遵循孟德尔定律,是一种典型的非孟德尔遗传,正反交结果 不同。
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机制
4、RNA调控
RNA干扰
RNA干扰(RNAi)作用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通过双链RNA 分子在mRNA水平上诱导特异性序列基因沉默的过程。 由于RNAi发生在转录后水平,所以又称为转录后基因 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 RNA干扰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表观遗传现象。
SUMO(一种类泛素蛋白)化– 可稳定异染色质。
14
3、染色质重塑
染色质重塑(chromatin remodeling)是一个重要的 表观遗传学机制。
染色质重塑是由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介导的一系列以染色质 上核小体变化为基本特征的生物学过程。
组蛋白尾巴的化学修饰(乙酰化、甲基化及磷酸化等) 可以改变染色质结构,从而影响邻近基因的活性。
1、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DNA甲基化是目前研究得最清楚、也是最重要的表观遗 传修饰形式。通过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并在 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的催 化下,CpG二核苷酸中的胞嘧啶环上5,位置的氢被活性甲 基所取代,从而转变成5-甲基胞嘧啶(5-mC)。
第十一章 真核基因与基因组
3. 单拷贝序列(低度重复序列)
单拷贝序列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数次,大多数编码蛋
白质的基因属于这一类。在基因组中,单拷贝序列的两侧往往为
散在分布的重复序列。单拷贝序列编码的蛋白质在很大程度上体
现了生物的各种功能。
三、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多基因家族和假基因
1. 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
• 在单倍体人基因组中重复达30~50万次,约占人基因组
的3%~6%
• 每个单位长度中有一个限制性内切酶Alu的切点
(AG↓CT),将其切成长130bp和170bp的两段
② KpnⅠ家族 • 中度重复序列中仅次于Alu 家族的第二大家族 • 重复序列中含有限制性内切酶KpnⅠ的位点 • 呈散在分布,拷贝数约为3000~4800个 ③ Hinf 家族 • 以319bp长度的串联重复存在于人基因组中 • 重复序列中含有限制性内切酶Hinf Ⅰ的位点
三、调控序列参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位于基因转录区前后并与其紧邻的DNA序列通常是基因的调控
区,又称为旁侧序列(flanking sequence)。这些调控序列又
被称为
、
(cis-acting element),包括
、 、
、
和一些细胞信号反应元
件等。
真核基因及调控序列的一般结构
1. 启动子提供转录起始信号 启动子是DNA分子上能够介导RNA聚合酶结合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
能,使它们不能再编码RNA和蛋白质产物;经过加工的假基因通常缺少 正常基因表达所需的调节序列、没有内含子、可能有poly(A)尾。
(2)未经过加工的假基因:来源于多拷贝或单拷贝基因的突变
(2)增强子序列距离所调控基因距离近者几十个碱基对,远 的可达几千个碱基对。 (3)通常数个增强子序列形成一簇,
第十一章-表观遗传学
雄性生殖系 雌性生殖系
父系染色体
母系染色体
合子
父系配子
母系配子
亲代基因组印迹在生殖系的重新编程
Key features of genomic imprinting in mammals
cis-Acting mechanism A consequence of inheritance Imprints are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acquired by one
Both syndromes can be caused by genetic or epigenetic defects
基因组改变:
微缺失的关键区域有成簇排列的,富含CpG岛的基因表 达调控元件——
印迹中心(imprinting centers, ICs)
父源 母源
染色体上的ICs呈现差异甲基化
parental gamete Imprinted genes are mostly clustered together with a
noncoding RNA Imprints can modify long-range regulatory elements that
act on multiple genes Imprinted genes play a role in mammalian development
组蛋白的化学修饰:乙酰化、甲基化 (1)组蛋白中不同氨基酸残基的乙酰化一般与活化的 染色质构型和有表达活性的基因相关联; (2)组蛋白中氨基酸残基的甲基化与浓缩的异染色质 核基因表达受抑有关。
也有例外: 组蛋白甲基化抑制或激活基因表达取决于 被修饰的赖氨酸的位置,
11第十一章 转座因子的遗传分析iverson
(一)插入序列IS;
一、原核生物转座子
(二)转座子;
(三)转座噬菌体
(一)酵母菌转座子;
二、真核生物转座子
(二)果蝇中的P因子; (三)玉米转座子
三、转座机制及遗传学效应 (一)转座机制;
(二)转座遗传学效应
一、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 类型 按分子结构及遗传性质分类:
•
插入序列(inserted sequence, IS):序列较小,含有转座酶等相关
如下图:
转座机制
(二)转座的遗传学效应
1、引起插入突变(引起基因失活)或切离引起回复突变等。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调节。 2、给靶位点带来新的基因,如转座子上的抗药性基因等 3、引起序列重复:如转座子复制重复,靶位点同向重复序列。 4、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处在不同位点(甚至不同染色体上)的同源转座子间可相
的反向重复序列类似)。
每个单倍体酵母基因组有30-35个 TY,及至少100个单一的δ因子 酵母Ty1转座子的结构( a) 与Solo δ的形成( b)
(solo δ elements)。
Ty1因子转座
Ty1因子转座是通过一种RNA
中间产物进行的。
首先以其DNA 为模板合成一 个拷贝的RNA;
然后再通过反转录合成一条
被Ac因子激活。尤其是两端重复序列与Ac同源。
• Ac也是一个转座子,由4563 bp组 成(其中间区编码转座酶),两端有 11 bp的反向重复序列,可转座到 基因组的任何位臵,其靶位点有两 个8 bp的同向重复序列。其中间编 码区不同程度缺失,形成不同的 Ds。 • 当Ac开始转座活动时,Ds被激活 也进行转座,移动到新位点,使靶 位点附近基因失活或改变表达活性。
在体细胞中,内含子1、2被剪 接掉,所形成的mRNA翻译成一个转 座阻遏蛋白,抑制P因子转座。 在生殖细胞中,内含子1、2、3 都被剪接掉,所形成的mRNA翻译成 转座酶,导致P因子转座,插入W位点 引起配子劣育。
分子生物学 第十一章 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cAMP激活 结合位点~22bp I -70 ~ -50
II -50 ~ -40
结合位点序列保守 不同基因受cAMP激活的水平不同
3 CAP的结合对DNA构型的影响
DNA弯曲 弯曲点位于CAP结合位点二重对称的中心 弯曲使CAP能与启动子上的RNA pol 接触
Summary
CA
B A: RNA polymerase B: lac repressor C: CRP-cAMP
Summary of lac operon regulation
Glucose High High Low Low
cAMP Low Low High High
Lactose Absent Present Absent Present
• 加入CAP,转录
• lac UV-5突变, -10区 TATGTT → TATAAT 在无CAP时,转录
• DNA topI 突变,降低起始转录对CAP的依赖
cAMP-CAP复合物的结合,使位点II附近的富含GC 区域双螺旋结构稳定性降低,因而-10区的熔解温度降 低,促进开放型启动子复合物的形成
9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9.1 基因表达概述 9.2 操纵元控制理论 9.3 基因转录的时序调控 9.4 转录后加工的调控 9.5 翻译水平的调控
孙朱乃玉恩贤
9.1 基因表达概述
9.1.1 生物遗传信息
9.1.1.1 C值矛盾 C value paradox
Genome DNA
10%; 结构基因的编码序列
triplet codon 90%; 重复,间隔,调节序列…
基因选择性表达指令 重要的遗传信息
.9.1.1.2 遗传信息的两大类别
第十一章 动物基因工程
二、质粒载体的种类 (一)克隆载体 克隆载体主要用于扩增或保存 DNA 片 段,是最简单的载体。 克隆载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具有复制起点 具有抗菌素抗性基因 具有若干个限制酶单一识别位点 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
17
4.循环次数
循环次数主要与模板的起始数量有关,在模板拷 贝数为 104~105 数量级时,循环数通常为 25~35 次。 平台效应(plateau effect):PCR 扩增过程 后期会出现的产物的积累按减弱的指数速率增长 的现象。原因:底物和引物的浓度已经降低, dNTP 和 DNA 聚合酶的稳定性或活性降低 , 产生的焦磷酸会出现末端产物抑制作用,非特异 性产物或引物的二聚体出现非特异性竞争作用, 扩增产物自身复性,高浓度扩增产物变性不彻底。
29
2.复性(退火)和延伸温度
复性的温度是 PCR 扩增是否顺利的关键因 素,通常在 50-60℃ 之间。具体的温度主要由 引物的 Tm 值决定。延伸温度绝大多数设定为 72℃ 。如果复性的温度很高,可以将延伸温度 和复性温度设置成同一温度,变成二步法 PCR 。
30
42
什么是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是指利用转基因活体动物的某 种能够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器官或组织来进行 工业化生产活性功能蛋白的技术,这些蛋白一 般是药用蛋白或营养保健蛋白。
43
生物反应器的种类及应用
用于表达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动物血液、泌 尿系统、精囊腺、乳腺等,还包括禽蛋和昆虫 (例如家蚕)个体等。 其中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是目前国际上唯 一证明可以达到商业化生产水平的生物反应器。 据预测,2010年世界上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 年产值将达到500亿美元以上。
第十一章 基因的本质
(2)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决定遗传性状的基本 功能单位(1910-1940)
1903年,Sutton和Boveri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 W.Johansen 提出“基因”的概念, 代替了遗传因子。
1906-1910年,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Sturtevant、Bridges 从事果蝇杂交实验,发现果蝇的性连锁现象,提出遗传的染 色体理论。 1913年, Sturtevant绘制出第一张果蝇连锁图。
突变的有害性有利性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突变的效应可以转化:高杆作物群体中 出现矮杆的突变体
有的突变对生物本身有害,却对人类有利:玉米、水稻、 高粱等作物的雄性不育性,是人们利用杂种优势的好材料。
有些突变对生物本身有利,却对人类不利:谷类作物的落 粒性
四、基因突变的类型
(1)形态突变(morphological mutations)
自发突变( spontaneous mutation)是在无人工
干预条件下,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
由各种诱变剂诱发产生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
( induced mutation) 。
诱发突变
由各种诱变剂诱发产生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 Muller因对诱发突变的研究而获1946年度诺贝尔奖
1、化学诱变:利用化学诱变剂对生物体进行诱变的
三、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
(1)突变的随机性 基因突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在发生突变的个体上,在 发生突变的基因上都是随机的。 (2)突变的稀有性 在正常的生长条件和环境中,突变率是极低的,说明 了物种的稳定性。 (3)突变的可逆性
A
正向突变 回复突变
a
回复突变和正向突变的频率一般是不同的,回复突 变的频率更低。突变的可逆性是区别点突变和染色体缺 失的重要标志。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讲述
④真核生物大都为多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 过程中发生细胞分化后,不同细胞的功能 不同,基因表达的情况也就不一样 (yīyàng),某些基因仅特异地在某种细胞 中表达,称为细胞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表 达,因而具有调控这种特异性表达的机制。
第十一页,共128页。
11.2 DNA染色体水平 (shuǐpíng)的调控 。每个真核细胞所携带的基因数量及总基因 组中蕴藏的遗传(yíchuán)信息量都大大高于 原核生物。
②在真核结构基因的上游和下游 (xiàyóu)(甚至内部)也存在着许多特异 的调控成分,并依靠特异蛋白因子与这 些调控成分的结合与否调控基因的转录。
第五页,共128页。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调控 (diào kònɡ)上的区别是由两者生活方式的 不同所决定的。
第六页,共128页。
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diào kònɡ)中 至少有4个方面与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diào kònɡ)不同:
第四十九页,共128页。
①原核生物功能相关的基因常组织在一起 (yīqǐ)构成操纵子,作为基因表达和调节 的单元; 真核生物基因不组成操纵子,每个基因都 有其自身的基本启动子和调节元件,单独 进行转录;
第十七页,共128页。
DNA(2nm) 核小体(10nm)一级结构 螺旋管(30nm,6个核小体)二级结构
超螺旋管(0.4 µm)三级结构 染色(rǎnsè) 单体(2 µm) 四级结构
第十八页,共128页。
第十九页,共128页。
第二十页,共128页。
细胞内的染色质分为(fēn wéi)活性 的和非活性的染色质,绝大多数细胞在特 定阶段只有不到10%的基因具有转录活性, 多数基因处于非活性状态。
第四十三页,共128页。
第11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Ø 葡萄糖代谢导致cAMP浓度下降; Ø cAMP可以活化乳糖操纵子的激活蛋白:
CRP: cAMP receptor protein(cAMP受体蛋白) CAP: catabolite gene activator protein
(代谢降解物活化蛋白)
Ø cAMP-CRP/CAP
乳糖操纵子的正调控
Ø 每个阻遏蛋白四聚体与两个 operator 结合; Ø 阻遏蛋白与Operator结合导 致DNA弯折,干扰mRNA的 合成。
p.286 图11-7
乳糖操纵子的正调控
当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 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时,通常 总是优先利用葡萄糖,而不 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耗 尽后,细菌经过一段停滞期, 才能在乳糖的诱导下,合成 β-半乳糖苷酶等分解利用 乳糖的酶类,细菌才能利用 乳糖。
ttrrppRR
OOPPtrptrEpE trptDrpDtrpCtrpCtrpBtrpBtrpAtrpA
ttrrppRR
OOPPtrptrEpE trptDrpDtrpCtrpCtrpBtrpBtrpAtrpA
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作用
trpR
OP trpL trpE trpD trpC trpB trpA
5’
(1) 新合成的正链 RNA可以翻译A蛋白;
3’ (-) A
5’(+)
5’
但是很快形成二级结构,阻止A蛋白 的继续合成;
所以 A蛋白与C蛋白的量为1:180
Ø Rep的合成依赖于C蛋白的表达, 证据:C基因的codon6发生无义突 变:核糖体停留在该处,导致rep基 因RBS附近的二级结构无法打开, 则rep基因无法表达。
AraC既是阻遏蛋白, 又是激活蛋白;
遗传学 第三版 ___ 习题解答
遗传学第三版 ___ 习题解答本文档提供了《遗传学第三版 ___ 题解答》的大纲。
第一章。
遗传学研究的历史第二章。
遗传学的基础第三章。
细胞遗传学第四章。
分子遗传学第五章。
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第六章。
遗传与人的健康第七章。
遗传与人类疾病第八章。
分子诊断遗传病第九章。
遗传治疗的概念和方法第十章。
遗传治疗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第十一章。
移植遗传学第十二章。
生态遗传学第十三章。
行为遗传学第十四章。
发育遗传学第十五章。
微生物遗传学本文档为《遗传学第三版 ___ 题解答》提供了清晰的大纲,有助于读者对书籍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研究计划的制定。
本章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遗传学的定义:介绍了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的定义,强调了遗传学对于理解生物体的遗传本质和变异现象的重要性。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介绍了遗传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包括从细胞、基因到个体、种群等不同层次的遗传现象。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介绍了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型等。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介绍了遗传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统计法等,以及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模型和技术手段。
绪论的内容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知识。
注:本内容根据《遗传学第三版戴灼华》一书的相应章节进行扩写。
本章涵盖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内容,包括DNA的组成、遗传密码子的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等相关知识。
DNA的组成: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包含着遗传信息。
核苷酸由糖、磷酸和碱基组成,四种碱基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遗传密码子的研究:遗传密码子是DNA中基因编码的信息,决定了蛋白质的合成。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突变实验等方法逐渐揭示了遗传密码子的组成和对应关系。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是指在不同环境和发育阶段下,基因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的过程。
11第十一章 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一)显性核雄性不育的遗传
不育性受一对显性基因(MsMs)控制,在自 然界中通常以杂合基因型(Msms)形式存在; 雄性不育株(Msms)与可育株(msms)杂 交,后代1:1(可育:不育)分离; 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不育可以作为自花授粉 作物进行轮回选择的异交工具; 一般不能用于杂种优势,因为它不能得到纯 合的不育系。
第一节 雄性不育的遗传
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是受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 应的细胞核不育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 常被简称为胞质不育(CMS)。
6
(一)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解释
7
8
三 系 法 杂 种 优 势 利 用 模 式
9
(二)多种质核基因对应的遗传
同一植物中可以有多种质核不育类型。由于 胞质不育基因和核基因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在表 型特征和恢复性反应上往往表现明显的差异。这 种情况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都有发现。
正常植株花粉粒
充实饱满
形状大小一致
数量多、散粉明显
29
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特征
不育系的生理代谢水平要比可育系低,主要包括 以下方面:
物质运输和代谢 能量代谢 蛋白质 氨基酸含量 酶活性 内源激素
30
大豆核不育植株代谢组学研究
31
第三节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杂种品种的选育
三系法 是各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经过复测达到育种目标要求作为重点配组 的恢复系。
49
2.杂交选育法
可人工创造新变异,使两个亲本的优点结合, 选育出新的恢复系,步骤如下:
a.选配亲本,杂交其中之一必须是恢复系; b.从 F1 开始根据恢复力和育种目标进行多代 单株选择; c.在适当的世代与不育系测交,测定恢复力 和配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转录过程:
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转录过程都包括:模 板识别、转录起始、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基因转录过程的研究包括以下问题: 一个转录本是否就是一个基因的准确的复制品,或者 它还缺少DNA序列的部分。这些缺少的DNA片段被称为 “内含子”(intron)。Intron的结构和可能的功能是非 常让人感兴趣的。 除了基因内区外,转录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精确定位 也很重要。大部分的转录体不仅仅是基因本身的复制品, 而且还有位于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的复制,即位于基 因前面和后面的调控序列或信号序列。
要取决于限制性图的详细程度和这些限制性识别位点 是否在合适的位置上。DNA分子上,单一的调控序列 的大小可以小于10bp,因此,单独用凝胶滞留分析, 大多数情况下通常不能准确地确定DNA上调控序列的 位置(如果所在的片段越长,就越不准确)。要在凝 胶滞留分析发现的片段中决定蛋白质结合的序列的位
置,需要一种更准确的方法:使用脱氧核糖核酸酶I
进行缺失分析的关键是找到一种从基因的表达上去 研究调控序列的缺失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的方法。实 验中常用报告基因来研究调控序列的功能。 a、报告基因:基因的产物或表现型能够明确显示 出调控序列的变化对该基因所引起的影响,这样的 基因称为报告基因。 将报告基因与被研究基因的上游区域连接在一起 (图11-12),用报告基因将原来的基因取代。进 入宿主生物后,这个报告基因因为受同样的调控序 列影响,它的表达形式应该和原来的(被取代)基 因完全相同。
11.2.1 基因的调控序列研究
• 调控序列是位于基因上游的一段DNA,调控蛋白可 通过与该段DNA结合,实现对该基因的调控。 • 依据调控序列与调控蛋白的结合特性,有两种方法 可识别基因上游蛋白结合位点调控序列: 一是根据调控序列结合调控蛋白后具有的较高的分 子量来辨别蛋白质在一个基因上结合的区域; 二是根据它的抗核酸酶的降解特性,来确定调控蛋 白结合的这个区域。 利用调控蛋白及其结合的DNA—分子间可形成复合 体,我们可通过蛋白质—DNA、蛋白质—RNA杂交 技术研究并识别基因的调控序列。
克隆到 M13-载体中,得到其单链分子。
以含有300bp的位于该基因前的前导序列和100bp编码 区的Sau3A-片段为例:将该限制性片段克隆到M13-载体后, 将重组M13-载体与RNA-转录本混合,同转录本互补的一 小段序列会形成双链结构,而M13-载体DNA-分子的其它 部分还是单链的,S1处理时,重组M13-载体中基因与转录 本杂交形成双链的部分会受到这个RNA-转录本的保护。除 了这一段外,整个DNA都被S1酶解;随后,再用碱破坏 DNA-RNA中的RNA后,就只保留下参与转录的一小段 DNA-单链。通过图11-5 可看出,这段保存下来的单链就 是转录起点到右边的Sau3A识别位点之间的距离(因为转 录本中包括这个转录起点)。通过电泳可确定这个单链片 段的大小,并对转录起始位点在DNA序列上定位。
11调控研究 11.3 基因翻译产物的研究
11.1 克隆基因的转录本分析
转录本分析的大部分方法的原理是:以
RNA转录本和含有这个基因的DNA-片段 之间的杂交反应为基础。这些方法包括对 RNA-DNA杂交体的电子显微镜观测法和 单链特异性核酸酶酶解法。
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确定转录末点、基因内含子区 和基因外显子区的位置。 例如,在基因的起始片段之后再取一段,它的长度为 300bp,将它克隆到单链的M13中并与该基因的mRNA杂 交,并用S1酶切。电泳检查剩下的双链片段的长度,如 果它为300bp长,则说明这段中还没有基因内含子区。 如果它的长度为150bp,则说明在该段150bp处开始了基 因内含子区序列(被S1切除了)。类似的操作可以确定 出外显子的数目和位置。 其他研究RNA转录的技术还有RNA印迹法(Northern blotting)、RT-PCR、RACE法、RNA测序等,前面我们已 介绍过。 11.2
放射性标记的DNA
*
*
A
B
C
细胞蛋白质提取物
*
凝胶电泳
*
蛋白质与DNA结合
* *
* *
B
*
DNA-蛋白质结合 物电泳迁移缓慢
*
放射自显影
滞后带表明DNA与蛋 白质结合
凝胶阻滞实验的基本原理图
放射性标记的DNA由于与一种细胞蛋白质B结合,于是在凝 胶电泳中移动速度变慢,在放射自显影中呈现滞后的条带
凝胶阻滞分析法能以多高的精确度确定这个片段,
(DNase I)的足迹法 (foot-printing)
B、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足迹法 (foot-printing)
DNaseⅠ足迹实验(foot-printing assay)是
一类用于检测与特定蛋白质结合的DNA序列的
部位及特性的专门的实验技术。足迹实验的一
个明显优点是,可以形象地展示出一种特殊的 蛋白质因子同特定DNA片段之间的结合区域。
对大多数基因,RNA在转录之后并没有完成表达, 还必须被翻译成多肽(蛋白质)分子。而对于另一些基 因如编码转移-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 的基因,转录本本身(或经过编辑修饰后)就是有功能 的分子,到这一步此类基因就实现了表达。 基因表达和功能的研究,其主要目标是:基因的转 录、翻译过程及转录、翻译的调控。
通过电镜观察DNA-RNA杂交链上形成的环的数
量、长短和在基因上的相对位置,可直接反映相应 基因中内含子的数目、长短和相对位置。 对这个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可获得基因内含子的 更准确的资料。如果已经有了该基因的cDNA-克隆, 测序分析后,可以用它的序列与基因序列进行比较, 准确地定位内含子的位置和长度。[请思考:只有基 因序列,能否准确确定基因内含子位置和长度?]
11.2.2 调控序列的功能鉴别— 缺失分析法(deletion analysis)
凝胶滞留、足迹分析及修饰干扰实验 能标定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但不能提 供单个序列的功能信息。
缺失分析方法不但可以确定调控序列
的位置(精确度和凝胶滞留相同),而 且它还可以研究调控片段的功能。
缺失分析法的基础是基于:调控序列上的缺失会引 起这个基因在表达调控方面的变化(图11-16)。 例如: 一个抑制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的缺失应该导致这个 基因的强烈表达; 组织专一性的调控序列,它的一个缺失将引起目的 基因不只是在特异的组织中表达,而且在其它的组 织里也被表达(组织表达专一性丧失)。
A、凝胶阻滞实验(Gel retardation assay)
又叫DNA迁移率变动实验(DNA mobility shift
assay),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用于在体外
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凝胶电泳技 术。它具有简单、快捷等优点,也是当前被选作分离 纯化特定DNA结合蛋白质的一种典型的实验方法。 原理:DNA与蛋白的结合导致了电泳时迁移率的 降低。
调控表达的:只有当细胞需要这种基因产物时, 它们才被启动。 对于高等生物而言,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特 性:不同的组织、细胞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即 使同一组织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和生长发育状 态下,其基因的表达也存在不同。
低等生物中,以大肠杆菌的色氨酸生物合成酶的基 因表达为例:当色氨酸在细胞中大量存在时,该基因就 被关闭;而当色氨酸浓度降低时就重新被激活。 在高等生物中,基因调控就更复杂,高等生物拥有 更多的调控基因。 在基因的上游区域(即编码序列开始前)通常具有 一个或几个调控序列(图11-9),调控蛋白(由调控基 因编码)可附着于这些序列上,可调控该基因的表达 (开启和关闭)。 调控蛋白既可以抑制也可以增强基因的表达: 调控蛋白的抑制作用可使基因表达减弱或停止; 调控蛋白的促进作用能使基因的表达被激活或增强。
基因和它的转录本之间杂交可直接用于基因内含
子的研究:
成熟的转录本RNA是不含内含子的,如果要
研究的基因有内含子,那么,该基因在长度上要
大于它的转录本。基因上内含子由于不能和转录
本杂交,就会形成一个“环”,这种环可在电子
显微镜下很容易观察到。它们在电子显微镜下显
示出一种特别的图像(图11-3)。
环(Loop)
C、修饰干扰实验
前面已提到过,调控序列通常只有几个碱基对,而 用DNase I 足迹法检测时,由于同DNA 结合的蛋白质 分子较大,可以保护数以十计的碱基对不受DNase I的
降解,因此DNase I足迹法也不能很精确定位调控序列
(尽管比凝胶阻滞法精确),只能用于定位调控序列所
在的区域。修饰干扰实验可用于分析真正和蛋白结合的
11.1.1 电子显微镜观测法
为了能使用电子显微镜很好地观察DNA,首先
要用一种物质处理,以增加DNA-分子的直径。
通常,是将 DNA-分子和一种蛋白质(例如细 胞色素-c)混合。蛋白质和多聚核苷酸结合, 使多聚核苷酸表面具有一层厚的外罩。这样被 覆盖的分子再用醋酸双氧铀(Uranylacetate) 或其它的电子密度大的物质“染色”,能使 DNA-分子在电镜下较明显地显示出来(图112)。
核苷酸位点。
修饰干扰实验的操作类似足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 DNA序列中的核苷酸被修饰后蛋白质则不能同该DNA片 段结合。首先标记经过限制性酶切的DNA片段的一端, 然后用化学试剂来修饰特定的核苷酸:常用的是用硫酸 二甲酯在鸟嘌呤核苷酸上添加甲基基团(图11-15)。 并且这种修饰是在限制性条件下完成以确保最终每个 DNA片段上只有一个核苷酸被修饰。在完成修饰操作后, 再将DNA片段和蛋白质混合,当调控序列中的鸟嘌呤被 甲基化修饰后蛋白质则不能同该DNA片段结合,通过电 泳可分离出此条带。进一步利用能修饰A、T、C等不同 核苷酸的其它化学试剂,重复类似鸟嘌呤核苷酸分析过程, 可最终逐一确定调控序列中核苷酸的精确组成。
基本原理:
一段DNA , 当它和一个调 控蛋白结合后, 调控序列范围 内被保护起来, 而不会被核酸 内切酶如 DNase I分解 (图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