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

合集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课程讲义3__内部控制要素解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课程讲义3__内部控制要素解读

内部控制要素解读重要条款解读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处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首。

内部环境包含组织基调,具体内容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内部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分析1.治理结构(是源头的问题,一开始就要把它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11条明确了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决定公司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办法,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公司内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克服或减少代理成本。

2.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我国相关法规反映出董事会在公司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董事会应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承担责任,其中处于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掌握着不同的控制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相邻层级之间存在着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

3.内部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15条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内部审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范围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控制检查。

内部审计主要具有监督、评价、控制和服务4种职能。

其作用主要是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防护性作用是通过内部审计的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发现那些不利于本企业目标实现的环节和方面,防止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

管理学第四章第一节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

管理学第四章第一节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
在环境分析中,一种或一组情况也可被称为一个脚本;在组织各项决策 中,一个脚本就是一个决策方案。显然,方案脚本以环境脚本为基础,即先 形成环境脚本,再根据环境脚本形成决策的方案脚本。
定量脚本
定量建模 选择和调整不同的参数从 而产生不同的脚本。 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运算 分析人员对每一个脚本的 合理性和发生概率做出评 估。
经济
增长率、政府收支、外贸收支及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率等
政策与法律 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
社会与文化
公民的环保意识、消费文化、就业观念、工作观念等
科学技术
高新技术、工艺技术和基础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二、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二)具体环境分析方法——波特五力模型
迈克尔·波特发现,在企业经营环境中,能够经常为企业提供机会或产生 威胁的因素主要有五种。
二、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二)具体环境分析方法——波特五力模型 潜在进入者,是指从进入障碍的角度来进行潜在竞争者分析。
进入障碍:行业外部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时必须付出的,而行业内企业 无须再付出的一笔损失。
二、环境分析的常用方法
(二)具体环境分析方法——波特五力模型
替代产品,即识别替代威胁
短期看,一种产品的价格和性能都受到替代产品的限定;长期看,一种 产品或行业的兴起有可能导致另一种产品或行业的消失。
第一节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
组织活动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组织活动方向的选 择以及过程的展开都要充分考虑到既定环境的特点。环境 的复杂与动态特点以及人的认知与行动能力的局限性决定 了组织决策的理性与正确程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章旨在通过对环境结构及其要素的讨论,分析理性决 策的要求与限制,探讨提高决策理性以及正确程度的方法。

ISO14001体系-环境因素识别

ISO14001体系-环境因素识别
(4)确定每个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 (5)将各个过程片段的环境因素进行汇总统计,为了管
理的需要,可按部门将环境影响相同或控制手段类似的 环境因素排列在一起。
27
确定环境因素的依据
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的环境影响 法律法规及要求有明确规定 积极和负面的 相关方有要求的 其它
28
环境因素识别中应防止忽视的方面
56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依据
57
环境影响控制策略
风险水平示意
消除、代替 (Eliminate,replacement) 减少、再使用、再循 环 (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 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 异常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发生
• 试生产过程、设备启动、开机、关机、设备维修、污染处理 设施故障时。
• 紧急状态发生在某种特殊情况下, • 事故排放,有毒物泄露、火灾隐患、压力容器破裂泄露或火
灾爆炸等。
29
产品中的环境因素
产品耗用大量的贵重材料,能耗水平偏高,过程污染物排 放偏高。使用污染严重的物质;包装不符合环保要求,产 品未达到相关环保指标;产品使用后的废弃可能不易降解 ,回收分解困难,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等。 例如: 洗衣机、空调、冰箱都存在能源、噪声、效率等 方面与环境有关的因素;电视机和显示器存在能源和辐射 等因素;蓄电池存在酸液泄漏的环境因素;空气压缩机存 在噪声和效率的问题等。
(1)按照产品输入到输出全过程以组织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排序, 通常包括原料采购、周转、仓储、生产加工、包装、成品检 验、运输等主线,以及动力、行政、后勤等辅线。 (2)对每一职责部门或运行活动单元按先后顺序划分各过程片段
26
-过程分析法
(3)通过现场观察、工艺分析及统计等方法,识别确定 每一过程

环境保护委员会组织机构及环保责任制

环境保护委员会组织机构及环保责任制

关于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的通知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制,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结合公司环境保护实际情况,成立××有限公司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负责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和奖惩工作。

一、组织结构:主任:(总经理)副主任:(副总经理)(安环部长)成员:(机关各部室部长);(车间各工段主管)××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责任制一、目的:为了明确各级人员的环境保护(简称环保)职责,加强对环保的领导和管理,保障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健康及环境不受污染,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政策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其他要求,制定本责任制。

二、总则:2.1环保工作坚持“一岗双责”的原则,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落实到人”。

2.2××公司的每位员工必须认真履行各自工作范围内的环保职责,做到恪尽职守,各负其责。

2.3公司各部门必须依法履行环保职责,落实环保责任,对本部门预防环保事故和发生环保事故的后果承担责任。

2.4各部门负责人离岗或缺员,必须指定代理者履行其环保职责。

三、适用范围:3.1本责任制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环保管理。

3.2各级环保人员必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为主、谁负责;管生产,必须抓环保”的原则。

部门主要领导是本部门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环保工作负主要责任。

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公司下属人员贯彻执行环保责任制负责,做到各负其责。

3.3总经理作为公司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环境保护全面负责。

安环部是公司环保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

四、环保责任制的制定、修改和批准:4.1安环部负责编制环保责任制,宣传新的法律法规;公司组织机构人员调整后,对环保责任制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

组织环境相关理论

组织环境相关理论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1、环境的定义(1)环境: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2)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①一般环境:包括那些对组‎织有潜在影响‎,但其相互关系‎尚不清晰的力‎量。

这些力量主要‎有:经济、政治、社会和技术因‎素。

②具体环境: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那部环境、组织的具体环‎境的相关要素‎有: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机构和公‎众压力集团。

③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关系:一个具体环境‎因素经过一段‎时间会转变成‎一般环境因素‎,反之亦然2、评价环境的不‎确定性①环境的不确定‎性:㈠变动程度:Ⅰ动态环境:组织环境要素‎大幅度改变②Ⅱ稳态环境:组织环境要素‎变化很小㈡复杂程度: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③稳定的和简单‎的环境是相当‎确定的,而越是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其不确定性越‎大。

[2维矩阵模型‎3、组织及其环境‎:①一个组织是一‎个与其具体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统,并随时注意其‎一般环境的潜‎在作用。

②具体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压力集团。

③一般环境㈠经济条件:利益、通胀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证券市场指数‎以及一般商业‎周期。

㈡政治条件:包括一个组织‎在其中经营的‎所在国的总体‎稳定性及政府‎首脑对工商企‎业的作用所持‎的具体态度。

㈢社会条件:管理当局必须‎使其经营适应‎所在社会变化‎中的社会预期‎㈣技术条件4、环境对管理时‎间的影响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限制了管理当‎局的选择及决‎定自身命运的‎自由.补充:技术的变化要‎关心:1。

方向2。

速度环境不确定性‎矩阵环境通过当前‎环境的不确定‎程度,以及组织与其‎外部相关群体‎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对管理者施加‎影响。

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有两个‎维度决定:组织环境的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

首先是变化程‎度。

如果组织环境‎的构成要素经‎常变动,称之为动态环‎境。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环境因素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对象,组
织进行环境管理的全过程中都离不开对它.
图1-1 环境因素和EMS体系要素的关系
4.5.2 合规性评 价 4.5.1 监测和测量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4.6 运行控制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厂界噪声标准值 (分贝) 1类 2类 3类 4类
白天
夜间
55
45
60
50
65
55
70
55
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5)节约能源法规定:
生产能耗较高的产品的单位,应当遵守依法制定的单
位产品能耗限额. 燃料型炼油厂,规模大于500万吨/年,吨原油耗水 1.0m3.
2.从控制程度和方式分类有:
C
按照《海水水质标准》 (GB14554-93)
a. 第一类适用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人类的安全利用(包括
盐场,食品加工,海水淡化,渔业和海水养殖等用水),以 及海上自然保护区. b. 第二类适用于海水浴场及风景游览区. c.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等.
3)噪声污染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规定: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对有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噪声值有严格规定.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要求符合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排放标准(如打桩白天要求85分贝, 夜间不许作业). 表1-4厂界噪声标准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甲硫醇
甲硫醚 二甲硫醚 二硫化碳 苯乙烯 臭气浓度
mg/m3
mg/m3 mg/m3 mg/m3 mg/m3 无量纲
0.004

最新ISO14001-2015 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讲解、运用及推行培训教材

最新ISO14001-2015 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讲解、运用及推行培训教材

Check检查
•Did things happen according to plan?
Do 处置
•Do what was planned
4.1 理解组织及其组织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 环境管理体系
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有关,影
2017822序号相关方类型需求和期望评审指标或项目监测频率负责部门备注1客户产品质量满足要求产品一次交验客户合格批率98每款设备交验客户投诉0次每月次品质部准时交货准时交货率达95每月次经营部服务良好价格合理客户满意度85分每年次经营部企业有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有效地运行客审外审内审结果每年次行政部iso2外部供方稳定持续地合作互利双赢供应商审核月评结果采购协议每年次行政部iso及时付款依照与供方商定的付款方式准时付款不定时财务部采购交付的物料合格率高采购产品合格率95每月品质部3厂界周边企业和居民建立友好关系不被污染和影响相关方环境管理管控不定时行政部51领导作用不承诺52环境方针53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315最高管理者topmanagement指挥和控制组织的最高层的人或团队
能够通过某项决定或活动影响、被影响或认为自己受到影 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1:“认为自己受到影响”意味着组织已经被告知这种感 知; 例如:顾客、社区、供应商、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 资方、雇员。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EMS的边界及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EMS范围时,应考虑:
ISO 14001 标准目录
ISO 14001:2004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0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DOC)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DOC)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 第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 第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 第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 第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及现场记录表R26—01第 页1-5、公司领导6-13、人事行政部14-26、质量安全部27-31、工程技术部32-35、建设物资采购租赁中心36-38、经营处(财务处)39-49、项目部。

组织与环境、社会的关系

组织与环境、社会的关系

组织与环境、社会的关系一、组织的外部环境(一)组织的外部环境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1、组织的外部环境。

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总是处在比他更大的系统,即外部环境中,并同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所有那些存在于组织外部的,对组织的活动及其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或者是力量都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

对组织而言,外部环境是不能控制的,相反,它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来开展活动,才能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同时组织也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对外部环境施加影响,所以组织与环境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

2、外部环境对管理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它可能给组织的发展带来机遇。

(2)为组织带来规范和约束。

(3)可能给组织发展带来挑战和威胁。

(4)组织的管理形式和方法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二)组织的一般外部环境。

1、概念。

一般环境又称为宏观环境,是指在国际国内对一切产业部门和组织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力量。

包括那些对组织有潜在影响,但其相互关系尚不清晰的力量。

2、因素。

这些力量主要有: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经济条件:利益、通胀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证券市场指数以及一般商业周期。

政治条件:包括一个组织在其中经营的所在国的总体稳定性及政府首脑对工商企业的作用所持的具体态度。

社会条件:管理当局必须使其经营适应所在社会变化中的社会预期技术条件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叉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组织而言,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有所不同。

同一因素对不同产业的重要性也会有所不同。

(三)组织的特定外部环境及其因素。

1、概念。

又叫具体环境。

或者叫产业环境,是指从产业角度看,同组织有密切关系、对组织有密切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

2、因素。

组织的具体环境的相关要素有: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机构和公众压力集团。

3、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关系。

一个具体环境因素经过一段时间会转变成一般环境因素,反之亦然(四)组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第三章-组织环境分析

第三章-组织环境分析

影响和改变环境
1.通过广告来影响环境。 2.签订有利的长期合约。 3.与其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合作。 4.兼并、收买和建立战略联盟。 5.影响政府和权力机关的决策。
四、环境聚焦
信息社会、全球化和企业伦理是当今环境的三大趋势, 它们对企业管理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新世 纪的管理者,必须了解环境变化的主流,认识环境变化对 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
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集中在:
1.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严格地集中从事经济活动以实现利润的 最大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可能降低经济效益。 2.承担社会责任可能会使企业负担过量的成本,从而使企业 不能调配资源用于社会性活动。 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费用会被加到产品价格中去,这样,在 国际市场上从事销售的本国公司就会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他国家 的与它们竞争着的公司却不必承担这类社会成本。 4.企业拥有足够的权力,而额外的社会卷入会进一步增强其 权力与影响。 5.企业界人士缺乏处理问题的本领。他们所接受的培训和经 验是同经济事务有关,他们的本领不可能适用于处理社会问题。 6.不存在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会计责任,然而,除非可以确定 会计责任,否则企业不会卷入社会问题。 7.缺乏对卷入社会活动的全力支持,因而,持有不同观点的集 团之间所有的分歧就会造成相互摩擦。
• 顾客:为购买组织产品和 服务支付货币的人或组织
• 供应商:供应商是为其他 组织提供资源的组织
• 管制者:管制者指的是在 任务环境中可能控制、立 法限制或以其他方式影响 组织的政策和实践的要素
组织的任务环境(续)
• 利益集团:由试图影 响组织的人所构成的 群体。
• 战略合作伙伴(亦称 战略联盟)――两家 或更多的公司在合资 公司或其他形式的伙 伴关系中共同工作。

内部控制五要素

内部控制五要素

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环境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资源政策、企业⽂化(组织架构、发展战略、⼈⼒资源、社会责任、企业⽂化—配套指引)内部控制五要素—风险评估⽬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活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重⼤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内部控制五要素—信息与沟通信息质量沟通制度信息系统反舞弊机制内部控制五要素—内部监督1.⽇常监督2.专项监督我要纠错| 计算器| 论坛课件形式:打印讲义前⾔内部控制不⼀定保证企业成功,但失败的企业⽆疑都有失控的印记。

内控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内控是万万不能的。

企业⽬标与经营风险企业⽬标⽣存发展获利经营风险经营环境的变化(市场/政策/竞争/技术)风险是两⾯性风险给企业带来了什么?Risk 与“危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风险特征相爱容易相处难的尴尬。

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做好。

Do the right thing;Do the right things right.内部控制的意义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与企业选择的主观性为了控制⽽控制 or 为了防范风险⽽控制?实施内部控制能带来什么?⼀个是提⾼企业的运⾏效率⼩企业管理靠⼈,⼤企业呢?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另⼀个是防范作弊作弊的防范是企业的底线舞弊的三⾓理论防范机制—职业道德教育防范机制—法律法规来硬的能解决⼀切吗?防范机制—内部控制案例—上课时⼿机管理求情式?抢⼿机?还有?。

舞弊三⾓理论内部控制发展的⼏个⾥程碑1.早期的内部控制2.1992年COSO内部控制框架3.2002年美国萨班斯法案4.2004年COSO风险管理框架5.2008年中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6.2010年中国内部控制配套指引COSO是什么?内部控制框架1985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财务执⾏官协会(FEI)、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共同赞助成⽴—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 委员会)。

ISO22000:2018与HACCP食品质量安全双体系认证年度内审检查表格范文

ISO22000:2018与HACCP食品质量安全双体系认证年度内审检查表格范文
①现有的程序和沟通渠道;
②危害分析的结论;已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③前提方案;
④人力资源和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2023年食品防欺诈确认评审。
符合
4.6HACCP计划记录的保持(H)
HACeCP计划记录的保持。
企业的HACCP相关的检睑、生产等所有记录均保存2年以上,满足追溯的要求。抽查加工过程CCP点等记录(具体见生产、质检部审核记录),记录信息齐全,满足要求。
符合
被检查部门
食品安全小组
内审时间
2023-07-31
标准条款
审核内容、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是否符合
8.5.2危害分析(F)
8.5.3控制措施和控制措施组合确认(F)
4.3.1危害分析(H)
4.3.2控制措施的制定(H)
4.3.3危害分析工作单(H)
危害分析。
查危害分析:包括了产品加工各步骤、潜在危害(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显著性(是/否)、判断依据、控制措施、是否是CCP点/0PRP点,按照每类产品的生产流程图进行了逐步进行了描述。
▲按照IS022000:2018标准及HACCP认证要求V1o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本公司要求,结合行业的服务特点及实际需要,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本公司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对管理体系涉及的全过程进行识别和确定,确定这些过程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确定各过程之间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制定确保过程有效运行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风险:人员不稳定。
公司针对此风险制定措施:关键人员,提高待遇,加强培训;基础人员,增加福利,积极发展自动化,以机带人、降低工作时间等措施均已制定了措施并整合在组织的各项管理措施内并在实施过程中。
▲根据方针,制定可测量的目标,并将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职能管理部门。

C3_内部环境解析

C3_内部环境解析

辖3-4位地区经理。区域副总裁向公司执行副总裁汇报工作。
第一节 内部环境概述
内部环境概述
一、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定义,“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
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经理层、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 化等。
其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内容及其作用详见下表
内部环境概述
内部环境构成要素内容及作用

动态型虚拟企业是由经济人根据特定机遇或目标
,在虚拟企业的网络成员范围内遴选相关的企业。实
际运行的网络组织是动态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处于变
B
动中。
A C
D

虚拟组织的运行机制

虚拟企业是靠企业组织以外的多种关系进行联结的,它
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其他受益者的关系。

虚拟企业一般是通过成员间的共同协商确定其共同遵守 的规则,包括确定共享信息的范围、类别、共享程度和 保密级别等等。
(一)组织架构设计原则


1.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2.符合发展战略要求 3.符合管理控制要求 4.符合内外环境要求
3.2 组织架构

(三)治理结构的设计


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决策机构、执 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原则, 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 规则和工作程序等。

第三,董事会。沃尔玛坚持董事之间施行有效牵制原则,使得
公司高层做出的决策具有高度预见性和创造力。

第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在这种内部环境影响下,沃尔玛
的采购、管理等采取了最低成本的策略,如向制造商直接采购

组织环境分析概述(ppt 49页)

组织环境分析概述(ppt 49页)

1. 企业成长阶段
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就应该采用不 同的发展战略。因此在进行内部环境分析 时,首先要分析企业的成长阶段,以确定 与企业成长阶段相适应的发展战略。许多 学者对企业的成长做了不同的阶段划分, 并在各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 成长模型,归纳起来有几十种,其中著名 的有斯坦梅茨的四阶段模型、葛雷纳的企 业成长模型、丘吉尔和刘易斯的五阶段模 型、爱迪斯的十阶段模型和弗莱姆兹的七 阶段理论,这里着重介绍葛雷纳的企业成 长模型。
(2)组织成长的五个阶段 1)创业阶段
在创业的初期,企业有个非常明显的 特点,就是更多地依靠创业者的个人创造 性和英雄主义。
2)集体化阶段 集体化,是指企业透过很多专业化的
经理人去管理若干部门,建立一个管理团 队去指导员工工作,引导员工执行决策层 的决定,企业通过领导而成长。企业发展 到一定程度,又会出现一次振荡,即自立 危机。
3. 环境影响组织,组织也会对环境影响做出反应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任何组织都不是独 立存在的。组织是一个与外界环境保持密 切联系的开放的系统。一方面,任何一个 组织都被环境所影响,受到环境因素的制 约。另一方面,组织对环境影响也会作出 反应。组织对环境的反应一般分为三类:
1)适应环境。 2)影响环境。 3)更换环境。
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可从两个维度 来度量:环境的变化程度和环境的复杂 程度。
1)环境的变化程度。指的是不可预见 的变化,如果变化能够精确地预期,即 使是快速的变化,它也不是管理者必须 应付的那种不确定性。
2)环境的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 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 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第一个阶段侧重生产和销售,组织结构是非正式 的、简单、灵活而集权的,高层管理风格崇尚个 人主义和创业精神,管理控制体系以追求市场结 果为导向,这时管理人员的报酬很简单,就是创 业者拥有所有权。

第三章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第三章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二、组织界限的作用 (一)过滤作用(渗透作用):组织界限似闭
非闭,似开非开。 (二)保护作用:保护独立性。
三、组织界限的确定


组织界限的确定,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一)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所追求的目标 (三)组织系统有效运转的要求 (四)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海尔发展战略创新的三个阶段 海尔十八年来的高速发展,最主要的就是靠创新。战略创新起着关 键作用。 1.名牌战略阶段——在1984年到1991年名牌战略期间,别的企业上 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7年时间只做一个冰箱产品,磨出 了一套海尔管理之剑:“OEC管理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管理基础; 2.多元化战略阶段——在1992年到1998年的多元化战略期间,别的 企业搞“独生子”,海尔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吃“休克鱼”,建海 尔园,“东方亮了再亮西方”,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成功地 实现了规模的扩张。 3.国际化战略阶段——在1998年至今的国际化战略阶段,别的企业 认为海尔走出去是“不在国内吃肉,偏要到国外喝汤”;而海尔坚 持“先难后易”、“出口创牌”的战略,搭建起了一个国际化企业 的框架。
22
一般环境对所有组织都会产生影响,其方
式是间接的,即通过具体环境来影响企业。
具体工作环境
组织 一般环境
2、具体环境
对各个具体的组织产生影响的环境。 竞争对手:与组织在资源的获得、分配和使用方面进行 竞争的对手,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竞争能力、竞争激 烈程度和市场结构等。 购买者:组织向外部环境输出的各种要素的接受者, 如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政府机构的服务对象等。 客户因素包括客户数量、需求强度和规模、需求发展趋 势与变化规律等。 要素供应者:原材料、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人力 资源、信息等供应者。 潜在进入者:夏新、联想等进入手机市场,对摩托罗 拉、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替代品:MP3对优盘的替代。

内部控制第三章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第三章内部环境

开展战略
2.外部环境的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分析及竞争对手 经营环境分析。
开展战略
3.内部资源的分析 〔1〕企业资源分析 〔2〕企业能力分析 〔3〕核心竞争力分析
开展战略
〔三〕科学制定开展战略 开展战略可以分为开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两个层次 开展目标是企业开展战略的核心和根本内容,说明企业在未来一段
必要的保证。一般而言,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 定相关机构负责开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
开展战略
〔二〕分析评价影响开展战略的因素 1.影响企业开展战略的因素 〔1〕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 〔2〕科学技术开展的风险。 〔3〕走向国际化的风险。 〔4〕企业内部开展的风险。 〔5〕资本运营的风险。
开展战略
〔五〕开展战略的调整 公司战略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开展战略实施情况的监控,定期收集和
分析相关信息,对于明显偏离开展战略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告 对由于经济形势、产业政策、技术进步、行业状况以及不可抗力等
内部环境概述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 〔一〕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根底 〔二〕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 〔三〕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相互制衡的分析与评价。 〔四〕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
一、组织架构的定义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的定义,组
组织架构
三、组织架构的运行 〔一〕企业治理构造的运行 企业梳理治理构造,应当重点关注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
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履职情况,以及董事会、监事会和经 理层的运行效果。治理构造存在问题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 以改进 企业应当梳理内部机构设置,重点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和运行的高效性等。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穿插、缺 失或运行效率低下的,应当及时解决

内部控制八大要素分析

内部控制八大要素分析

内部控制八大要素分析(企业为例)一、八大要素为:1.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组织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主要包括了: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董事会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内部环境要素有重要的影响。

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内部环境的一部分,其职责是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确定企业的风险偏好,营造企业的风险文化,并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和相关的初步行动结合起来。

举例:执行信用政策的基础(人,权责):如内审部门独立和权力、财务部门权力、信用政策相关员工的能力和道德,激励与约束惩罚政策等2.目标制定目标设定是指企业在确立其使命及愿景规划的前提下,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战略并设定相关的经营目标、报告目标、资源目标和合规目标,并根据所设定的目标合理确定主体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举例:分解目标,经营目标,利润=收入-费用——增源节流,收入,费用继续细化分解。

3.事项识别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这些事项进行识别.事项是源于内部或外部的影响目标实现的事故或事件,对企业可能有正面的影响(机会)、负面的影响(风险)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组织应当在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准确识别影响主题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事项,区分风险与机会。

举例:影响增源节流的因素(风险,如市场环境等)—促销(竞争市场)—赊销(两难)4.风险评估组织应当针对易识别的风险因素,从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确定科学合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标准。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指某一特定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则是指事项的发生将会带来的影响。

对于风险的评估应从企业战略和目标的角度进行。

首先,应对企业的固有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对固有风险的风险反应模式能够确定对固有风险的管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在公司内部宣传、培训等方式树立公司的价值观。
S
3知识积累
公司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文件。
S
4绩效
采用绩效考核。
采用绩效考核,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
S
5财务因素
开源节流的方式。
财务状况良好,资金充足。
S0
6资源因素
厂房:符合公司产品的生产;
设备:拥有一套完整的加工生产设备;
政府网站
企业按照各项法规的要求实施管理,可逐步树立企业的品牌;
营改增税法调整;
职业病监控的抽查;
0
3经济环境
经济周期:处于国家十三五经济规划周期;
国家经济增长:4.4%(2016年);
GDP趋势:增长6.7%(2016年);
利率:4.75(1-3年);
通货膨胀:3.0%(2016年);
深圳最低薪资:2016年7月1
日秦皇岛将调整秦皇岛市最低薪资水平为1650元/月;
政府网站
公司产品在市场需求量大,材料费、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费增长。
SOW
4社会文化环境
居民教育程度与文化水平:国家目前推行9年义务教育,居民最低文化程度为初中学历;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本公司大部分人没有宗教信仰;
审美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的增加。
产能:
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现状
公司产品质量稳定,但市场同行也多,竞争压力大。
ST
内部环境
1企业文化
新员工入职时对公司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进行宣导,并发放年度宣传手册和员工手册;
工会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增加员工凝聚力并提高团队意识。
有关本公司产品的任何问题都能够采用适当的方式得到解决。
S
2公司价值观
创造富有魅力的成果。即做正确的事,实现正确的成果。
政府网站
本公司目前高中学历以上占 %;
大学学历占 %。
务工人员要求高,招工难,招聘人员流动大。
T
5技术环境
技术水平:技术成熟;
技术要求:完善;
技术进步:新技术更新迅速。
技术部
本公司采取的技术有:
ST
6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资源状况:拥有办公楼和车间
公司现状
本公司所处位置交通便利,气候事宜。
S
7竞争力
产品类型主要有:
检测仪器:配有齐全的检测仪器;
人员:公司员工充沛。
公司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的精度和性能能够满足产品的需要
ST
7人力因素
男女比例:男 %,女 %;
年龄结构:25岁以下占 %,25-40岁占 %,40岁以上占 %;
文化程度比例:初中占 %,高中占 %;大专以上占 %。
岗位配置:管理层 %,技术人员 %,工人 %。
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
年度:
环境类别(内部/外部)
项目
内容
信息来源
具体现状描述
SWOT分析
S(优势)、W(劣势)
O(机遇)、T(风险)
外部环境
1政治环境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
社会主义制度
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政府网站
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导致公司营业额。
WO
2法律环境
中国目前法制建设很快,法律法规要求越来越完善。
目前公司员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接受先进的技术能力比较吃力。
WT
8运营因素
简化组织构架,减少办事流程。
公司由总经理负责制,组织构架简单,办事流程畅通。
ST
注:本表格更新时机为任一因素发生变化时。
编制人: 审核人: 时间: 2017.6.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