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及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城市化精品PPT课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 改革开放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累积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些 问题涉及到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交通等诸多 方面。
1、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不协调 2、土地利用不合理和住房紧张的问题
大量人口却不断的流入城市就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而首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住房紧张的问题。 可能发生由于城市前期的规划不合理,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 不合理利用,为城市后期规划的增加难度和经费。同时,城市化的 加快也会给城市住房带来巨大的压力,造成住房紧张,房价过高, 市价难以调控;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炒房、城市贫民区、社 会犯罪率的增加等一系列不安定的社会问题,形成连环效应。
6.中小城镇在城镇总人口构成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市镇升级密切相关
•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城市、建制镇设置 标准有了很大的变化,城镇管理模式也有了新的内涵, 全面推行了撤乡建镇,撤县设市和“镇管村”、“市带 县”等体制,一大批中小城镇迅速成长起来。中小城镇 的大发展促使我国城市等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 数量上看中小城镇已占全国城镇总数的绝大多数,从人 口结构上看,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人口比重有所降低, 而中小城镇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有很大提高。
5.形成了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化区域模式
•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特色。例如,珠江三角洲 属于“外向型城市化”,其特点是外资是城市化的主动力,以小 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为主导,港澳地区投资的导向效应而导致跨 境城市化;温州模式地区是农村自生型城市化模式的典型代表, 其特点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私营经济为主题,以小城镇为依托; 辽中南地区则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化,重工业发达, 大城市密集小城镇发展较慢。在大城市中,又出现了郊区化过程, 如上海、北京等。其典型标志是城市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 改革开放后确定了社百度文库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 动,城市化的动力化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农村改革的推
进,乡镇企业在全国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
形成了与“自上型”城市化相对应的“自下型”城市化。这就是
发生在农村地域的由基层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自主推动的,以农 村人口在农村内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城镇化过程。80 年代后期,我国改革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城市,城市建设发生了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
发展的主要特点及问题以 及如何实现城市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快速发 展阶段,与以前的30年相比,城市化的动力 机制、总体特征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 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城市人口数量也很 大,即我国城市化规模也很大。尤其是在1996年,我国 城市化率突破30%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规模明 显加快。
系列变革,推动城市发展的基础开始转向市场方面,投资主体向
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政府投资、乡村基层社区集体和农民个体
投资外,大量外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已转变 为多元结构,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的本质性变化。
3.中国城市化区域差异显著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发展历史、经济基础等 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我国城市化 水平的地域差异。同时我国建 国以后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直接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 程。
城镇人口数 (万人)
71182 73111 74916 77116
城镇人口比重 (%)
52.60% 53.73% 54.77% 56.10%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城市化是由政府推动 的,利用国家计划拨款的资金,发展工业、建设城镇。这种由政 府发动的城市化被称为“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在重工业优先发 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一方面通过工农业产品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压制了农业的发展,使大量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另一方面 由于重工业对劳动力的排斥作用,城市有限的就业机会只能被城 市新增人口占用,不能有效地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此外,为 了保证工业化的顺利推进,政府通过强有力的制度构筑起各种限 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屏障,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是导致我 国城市化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1978—2015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年份 城镇人口数 城镇人口比重

(万人) (%)
• 2008 60690 45.70%
• 2009 62186 46.60%
• 2010 66558 49.68%
• 2011 69079 51.27%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住房紧张
3、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很多破坏, 带来了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有:水污染、空气污染、 噪声污染、土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学污染 等。
污染
4、以交通拥堵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病”蔓延 问题
5、城市就业结构失调与城市贫困问题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大量流入城市,这就会导 致城市就业结构的变革,引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导致三大产业 结构的就业比例失调。面对就业压力的急剧攀升,就业职位有限, 就业人数却急剧增加。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导致大量的城市人口 失业。 大量的失业人口散居于城市,就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 负担。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的失业人口造成城市贫困,引 发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如贫民窟问题等。
• 2009年上海的城市化率已达到88.6%,而西藏仅为23.8%。2009年 我国内地省市中,城市化率不足30%的由2个,在30%—50%之间 的由17个城市化率在50%—75%之间的由9个,城市化率高于75% 的有3个
4.沿海地区出现了若干个城市密集区
•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 模及其影响的范围大大扩大,大城市对周边地区广大农 村的带动作用增强,乡村地区城市化进城也有很大的提 高。城市由单体扩张进入到群体发展阶段,出现了若干 个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如京津唐、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辽宁省中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