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模式详解
平泉中学“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界定
平泉中学“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在不延长教学时间的前提下,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是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
教导处经过深入调研、反复研究,提出“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希望以此促进我校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推进新课改的高效实施。
一、从教学时间上定位“361”课堂45分钟按3:6:1比例划分,要求文科教师讲解、引导和点拨提升的时间为30%,约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占到60%,约25分钟,剩余10%用于检测反馈,约5分钟;理科教师讲解、引导和点拨提升的时间时间为60%,约2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占到30%,约15分钟,剩余10%用于检测反馈,约5分钟。
二、从教学内容上定位“361”教学内容的设计30%知识不用讲,学生自学就能学会,60%是通过合作探究才能学会,10%是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拔引导及反复训练才能理解掌握。
三、从教学主体上定位“361”即按30%优秀生、60%中等生、10%后进生的比例,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文理协调、男女搭配”的原则成立学习小组。
每组6人左右,并选择一至二名学习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做为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班主任老师还要对小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其内容主要有:①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②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都得到发展;③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④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的解答,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四、从教学程序上定位“361”“3”就是三个基本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先学后教原则、分层教学原则,“6”就是六个教学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变式演练、达标检测、总结预置,“1”为最终实现一个目标——高效学习。
南科大的361招生模式的利弊!
南科大的361招生模式的利弊!南科大将在浙招生20人测试智商不涉及应试知识在为杭州二中的学生做完一个小时的讲座后,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赶回了深圳,但他很重要的招生团队依然停留在杭州,在过年前,他们还要跑许多浙江学校推广南科大。
昨天上午,朱清时是和杭州前八所重点高中的校长或相关负责人度过的,他亲自把南科大的培养方式和导向讲给校长们听。
一所大学对八所高中的状况,在浙江实属少见。
校长们听得很认真,也提出了一些疑问,朱清时一一作答,他的副手郭旭岗博士顺势公布了2013年南科大招生办法。
南科大今年在全国招收360—400名应届生,其中在浙江招收应届生20名左右。
杭州的校长担心南科大“6+3+1”的招生办法会不会在今后趋向于其他国内大学的自主招生,间接导致高三应届生的赶考,增加他们的负担。
不过,朱清时很笃定地说,不会。
一、高考成绩将除以“7.5”再乘以60%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急先锋,南科大又想要什么样的学生呢?“有批判精神、不盲从、有很好的想象力和洞察力、有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这样的学生就是我们要找的。
”朱清时说今年的招生方案和去年一样,走“631模式”。
这个模式是南科大和教育部共同商议定下来的,“6”是指高考成绩所占比重,“3”是南科大复试成绩所占比重,“1”是指平时成绩,也就是学生高中三年的成绩。
这种模式,朱清时称,将是以后高考的重要参考模式。
“有人会认为,高考占的比重是不是太大,其实我们还要进行百分比转化”。
朱清时说正是考虑大家对现行高考的选拔方式存在争议,所以高考成绩将除以“7.5”再乘以60%,才是南科大采用的部分数据,而南科大的复试成绩“一分是一分”,只需要乘以相应的百分比即可。
由此可见,631模式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复试。
南科大建立后第一年招生,组织了一次类似于高考一样的考试,在少数几个省进行,第二年没有继续这么做是因为遇到很多阻力,而且每年都要学校自主出题,负担是很重的。
“更容易的操作办法就是将高考利用起来”,然后再加上自主招生和平时成绩,就变成现在最为切实可行的南科大招生方法了。
阶段性成果
本课题经过近半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关于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已形成了初步成果。
经过总结归纳,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
通过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形成了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以下是我校数学组正在实践的符合我校校情的“361”教学模式。
一、预习课的课堂学习模式模式:预习教材——自主练习——查阅资料——尝试提高预习课既可以安排在前日晚自习,也可以安排在当天的自习课上,无论哪种形式,我们都安排了“学习教材、自主练习、查阅资料、尝试提高”四个基本环节。
预习课上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派,帮助组内学生解决自学中的一般疑点,并充分了解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备新授时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教师只有精心地组织好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环节——预习,学生在第二天的新课展示上才会更加从容、自信,这样的课堂才会是活跃的、高效的,也是我们师生共同期盼的预习生成。
二、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合作探究——教师点评——归纳验收——巩固延伸。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三、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模式:知识网络——典例教学——方法提升。
以上不同的课堂教学我们还在进一步摸索和改进之中,对于“361”课堂模式我们不求同、不求异,但我们求活、求新。
在新课改中追求科学发展、高效率,愉快学习发展一直是我们全体师生共同的目标。
下面是我在中期研究的一些成果1.公开课(包括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的达标课和示范课、研讨课):我校刚开始开展“361”教学模式初,每个老师要上达标课,有专门的评委组给打分,在本组成员集体反复研究讨论下,我们八年级数学组上的是《分式方程》。
还有2015年12月份是我们八年级数学组,所有老师都可以互相听课时间,我们组精心准备了《分式方程的定义》,受到外面老师的好评。
前期有我校老师去外校讲公开课,扬子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的到专家的好评,把我们学校先进的“361”课堂模式和理念传道了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和好评。
361教学模式释义
“‘361’主题变奏式教学模式”释义阆中市枣碧乡中心学校宋泽顺近年来,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校逐渐形成了“361”主题变奏式教学模式,那么什么是“361”主题变奏式教学模式呢?“361”主题变奏式教学模式是建构在“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上,同“尊重学生的共同发展”的理念是完全切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还课堂与学生”是新课改的要义之一。
“361”主题变奏式教学模式共分六个层次,即学生的划分、时间的划分、学习内容的划分、课下自习的划分、学生小组的评价,教师备课的时间分配等,从六个层次上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在课前,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自主的学习,课堂上合作学习中,学生充分进行信息互通共享,互相启发思路,开拓思维空间,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教学目的。
学习的过程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互助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生成活泼交流、快乐分享的高效课堂,达到学生身心成长、智力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和谐统一。
一、“361”整体教学模式:“3”个关键步骤:预习提示,交流展示,反馈补偿。
“6”步教学方法:目标导引,主题探究,分组合作,展示提升,达标测试,内化建构。
“1”个教学环节:教后反思二、“361”课堂教学模式“361”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学生的划分:每个班级大约有30%的优秀学生,60%的中档学生,只有10%的差生。
小组的划分:一般4-6人组成,在4人小组中,一名优秀学生为组长,二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在6人小组中,一名优秀学生为组长,二名中等生为副组长,三名成员(包括一名学困生)。
组长职责:引领小组成员学习的作用,教会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督促组内成员完成作业和遵守课堂纪律。
我校践行“361“教学模式以来具体的分组法为:按期末考试成绩S行分组,每10—12人一组,分成4—5个学习小组,指定一名组长(优等生班里1-12名)、两名副组长(班里的13-36名),三名组员(包括一名学困生)。
361课堂教学模式
“三六一”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构建“三六一”型课堂教学模式,“三”是指把课堂教学时间有效划分为三段;“六”是指课堂教学的主要六个环节,即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小组展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练习巩固;一是指“课后反思”,即教师课后要进行反思,学生课后也要反思1、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按照学习心理学有关规律把课堂45分钟有效划分为三个时间段,降低遗忘规律产生时间差,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何有效划分时间段以是否便利于课堂教学为依据,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情况可以自行调整。
如课前复习与预习10分钟;组内交流、小组展示以及合作探究等25分钟;练习巩固10分钟。
也可以根据本节课知识点的多少,把知识点有效划分成三个组块,对每个知识组块进行合理分配时间,然后再按照课堂六个环节分别进行教学。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课堂45分钟要尽可能地让给学生,规定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而学生用于预习、交流、展示及巩固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课堂主要环节(教师和学生必须在课前研学“学案”,形成教与学无缝对接,不研学不对接不准上课。
)课堂主要环节是指课堂教学流程中的六个步骤: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小组展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1)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学案”自学,确立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初步达成学习目标。
学生展示的内容要提前准备,尽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2)组内交流让学生对自学中的疑难点进行交流,学生间互助解决部分问题,同时把交流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供教师在“教师点拨”中重点讲解。
(3)小组展示小组展示是展示自主学习的初步成果(学案上的习题、问题),自主学习中生成的其它问题,教师认为的重难点等。
小组展示的形式有四种:○1小组内展示,小组成员展示自主学习的学案、练习本上总结的成果等,选出优秀者代表小组利用多媒体、黑板或口述等向全班展示,并接受师生质询与点评等;○2小组间展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通过抽签形式确定×组×号学生到前台展示;○3以抢答的形式展示;○4展示错误内容,剖析原因,寻求小组间的合作与探究。
361课堂教学模式
“361课堂教学模式”
“361课堂教学模式”即是“三环(课前预习,课上互动,训练反馈)六步(编导学案——吃透教材,课改的基础;课前预习——打开通道,自主学习;互动展示——还课堂于学生,课改的核心;老师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课后训练——堂清日清,巩固双基;及时反馈——周清月清,不留盲区)一贯穿(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竞争)”。
李桂梅校长用理论与实践对“361课堂教学模式”作了精辟阐述,列举了大量案例,形象生动地论述了“361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基本要素以及达到的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我校将在此基础上,以课前预习为基础,课上互动为核心,训练反馈是关键,小组合作学习贯穿始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竞争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还课堂于学生,彻底打破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强力推进“361课堂教学模式”,深入打造高效课堂,努力创建课改样板校。
“361课堂教学模式”。
“361”模式
平凤小学“361”课堂教学模式
一、所谓“361”,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三个方面:
1.体现在学习形式的时间分配上。
课堂40分钟按照3:6:1的比例,划分为“12+24+4”。
要求小组合作占到3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60%,剩余的10%用于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2.体现在小组建设上:即30%是优秀生,6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
好中差这样有机搭配,实现均衡合理,提高合作效率。
3.体现在学习内容上:3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己学会的,6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二、所谓“361”,在各学科教学中所表示的意义:
数学学科
数学构建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大课堂结构”为核心的“361”模式。
具体的“六大教学环节”如下:
“导入设计——探究新知——巩固训练——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语文学科
语文构建以“感知、领悟、拓展”“三大课堂结构”为核心的模式。
具体的“六大教学环节”如下:
阅读课:
47。
“361”教学模式下的问题组教学法9页word文档
“361”教学模式下的问题组教学法“361”高效教学模式是我校在学习借鉴他人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部分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的实践,自下而上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361”即“三案(预习案、课堂学案、检测案)”“六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变式演练、达标检测、反思总结)”“一个学习共同体(每名同学参加一个学习小组)”。
该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又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权,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过程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突出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
“问题组教学法”则是青岛市推广多年的一种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核心就是以问题引领学生,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
该法的思维容量是比较大的,需要全组学生紧张思考,自行组织答案,选出最优答案向全班同学展示。
这种教学法的前提是老师要设计好高质量的问题组,所以对老师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需要备课组全体老师通力合作,共同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组。
其基本原则是:不用思考的不问,没有启发性的不问,不是阶梯式的不问,无法理解的不问。
这就是说,设问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有阶梯性,不能过难过深,要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共鸣。
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主,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
在实践“361”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化学备课组教师采用“问题组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思考的时间很明显地比以前长了十分或八分钟,学生思维的强度变大,活跃程度更是令人惊奇。
在学期末模块统一检测中,我们化学组的成绩提升总是名列前茅,连续几年被评为区优秀备课组。
这一切跟我们实施“361”这一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问题组教学法”主要应用在“361”教学模式中的“预习案”“课堂学案”中。
在环节上,“问题组教学法”主要应用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两个步骤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感悟知识的理解过程,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平原一中“361°高效教学模式”
平原一中“361°高效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没有学生的有效学习,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将“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研究作为突破口,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大胆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61°高效教学”模式。
一、“361°高效教学”模式基本框架解读1.“3”指“三案”高中阶段学科教学主要有五种课型,即①新知探索课;②知识梳理课;③检测点评课;④阅读写作课;⑤实验探究课。
每种课型中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导学案都由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三部分构成。
2.“6”指“六环节”即将教学过程分解为:(1).解读目标、明确任务。
(2).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3).完成学案、寻疑觅惑。
(4).小组讨论、解疑释难。
(5).展示点评、提炼升华。
(6).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3.“1”指一条主线课堂教学的质效体现于学生的“学有所得”,因此无论哪种课型都要始终贯穿“学生学起来、动起来、活起来”这条主线。
学:读书自学;动:动脑、动口、动手;活:思维活跃。
4.“°”即“度”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课堂要追求“精度、实度、效度”。
精度:时间上精打细算,珍惜每一分钟;实度:各个环节扎实有效,不摆花架子;效度:立足有效、力争高效。
二、“361°高效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的阐释1.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三案使用要求:(1)预习案。
预习案重在“导”字,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预习自学,为课堂探究学习做准备。
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将承载教学目标的内容作为预习导学重点,设计编制预习学案。
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奠定坚实基础。
361高效课堂含义
361教学模式的含义“361”即“三案——预习案、课堂学案、练习案”、“六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变式演练、达标检测、反思总结”、“一个学习共同体——每名同学参加一个学习小组”。
课堂45分钟时间分配按照3:6:1的比例划分为“15+25+5”,教师讲课时间不大于3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6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361”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30%是优秀生,60%是中等生,10%是困难生;“36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30%知识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60%是通过讨论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通过教师的追问、质疑、点拨及反复训练学会的。
基本架构1、三案本着有利于实施“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的原则,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按照三案一体化的总体要求,自行研究各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学案编写模式。
2、六环节(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课前自学和课堂展示两部分。
学生自学学习的内容既包括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又包括教材以外的相关教学资源和必要的知识准备。
教师把属于“识记”层次要求的内容放入这一环节中。
在这个环节中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自学指导”。
它是教师备课的重头戏,每一条指导语都要精挑细琢,短短五六句话要达到以下目的,告诉学生学什么、学的方式是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学多长时间以及注意事项。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学效果,对学生日后养成优良的自学习惯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要精心编制预习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列图表、列提纲、内容问题化、填空与问答结合、出示知识网络、图配文等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预习学案,独立阅读课本文本,查阅资料,解决双基问题,做预习记录,记下自己的难点、疑惑点、感悟和理解,为课堂展示做准备。
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61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简介一、什么是”361高校课堂自主学习模式”?“3”是指在打造高效课堂中全面体现新课改要实现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也是指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包括“(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后)巩固•拓展。
”同时还指课堂学习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6”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习达标”、“拓展迁移”等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
“1”是构建适应新课改的阅读工程,使之成为高效课堂的必要补充。
二、“361高校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1)理论依据: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有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整体关怀。
而新课改对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我们认为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后)巩固•拓展。
针对我们的校情、学情,我们提出了构建阅读工程的建议。
现代教育研究也表明: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30%的因素是智商,70%的因素是情商,即学生的情感、态度、愿望、动机、意志力、恒心等因素;10%的因素是行商,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工具等。
(2)实践依据: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两个值得深思的“361”现象,即在一个班的学生组成上,大约有10%的优生、60%的中等生和30%是“待优生”(等待优秀的学生)组成。
在学习内容上,大约30%的知识不用老师讲,学生自己就能掌握;大约60%的知识学生通过集思广益或讨论解决,只有约10%的知识需要在同学们独立思考、积极讨论之后,老师提示、点拨、讲解之后才能掌握。
雷家小学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雷家小学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一、361循环课堂教学模式所谓“361循环模式”即:将集体备课、教研课、校本课题研究这三项工作进行逻辑联系,用校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来统领常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实施,做到集体备课有指向,教研研讨有专题。
分定问题(即:校本课题,也是集体备课与教研课的研究专题)、定课、备课、上课、研讨、反思这六步加以实施,之后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课例打磨,从而实现“361循环”模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二、具体做法及意义1.校本课题研究---定问题。
首先以年段教研组为单位,提出问题,明确方向。
然后进行归并提炼,确定一个有价值、可操作性强的课题。
接着开展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学习研讨。
最后完成校本研究课题的申报、研究和论证工作。
意义:由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入手,并引导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理论学习,最后完成校本课题的申报。
整个过程让教师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课题寻找和确立过程。
既能帮助教师形成系统深入研究问题的能力,又能充实教师的理论素养。
2. 选定授课内容---定课。
做法:即根据研究的课题,研究确定授课的教师及授课内容。
意义: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取向。
即课题的申报来源于具体的实践,并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境中来,以让教师获取一种有别于空洞的理论知识的实践知识,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3. 开展集体备课---备课。
做法:各年段教研组长组织年段内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主要备课人拿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参备人围绕研讨专题,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具体改进的措施和意见,展开对话和研讨,形成“相对一致”的备课意见(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取得一致的认同,只能求同存异,有待进一步的实践论证),执教者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意义:教师的专业成长,既需要个体的自我建构,但也离不开集体场域内同伴的互助,只有将两者集合,内外兼顾,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上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授课者根据集体备课商讨的教案,实施课堂教学,本学科全体教师全员参加,并写好听课笔记。
进士学校361高效课堂模式解2
进士学校361高效课堂模式解读一、361课堂模式的两个含义1、第一个含义是时间的划分。
3是课堂上老师讲的时间10分钟左右,不一定是连起来讲,可以是分开讲;6是学生学习时间(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1是5分钟检测过关。
2、第二个含义3是指三个环节:预习、展示、反馈6是指六个步骤:导入新课、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感悟新知,自学检测、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释疑,展示点评、巩固提升,归纳反馈、当堂检测。
1是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二、总体要求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①、分好小组:每组8人,编号,结好对子。
落实好小组文化建设。
②、选拔小组长: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能力最强的。
③、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的作用。
④、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
3、编好、用好导学案①、导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②、要坚决落实好学校高效课堂二次备课要求。
③、每个导学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4、每节课都要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5、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后都要跟上巩固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三、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导入新课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习状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撬动学习动力。
2、自主学习、感悟新知:每位同学依托教材,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浅谈构建“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浅谈构建“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摘要:361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361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关键词:361 高效课堂导学案我校提出了“先学后教,学案导学”361高效课堂模式,后来概括为“361高效课堂”。
一、361高效课堂的概念三个基本基本要求是:“先学后教”;基本载体是:“导学案+教材”;基本环节是:“6个”六个基本环节: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质疑探究,点拨提升,巩固测评,总结预置。
1、定义:361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361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
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
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
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
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
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二者达到和谐统一,“361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简言之,“361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过去容易有拔苗助长的高效,现在的课堂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学生不适应这个模式,教师也不适应这个模式,彼此都还有个适应的过程,一旦学生适应了,习惯了,掌握了方法,运用灵活了,小组展示交流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名副其实地高效起来,就可以一单元——单元地进展,甚至一个主题一个主题的进行,还可能一学期学会一学年甚至更多的内容。
361六步法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丰城三中“361六步法”高效课堂模式简介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一、“361六步法”高效课堂的解读丰城三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总结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以“主动性、目标性、生动性、高效性”为特点,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教学效果好起来为目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变课堂“教中心”为“学中心”,形成了包括“预习、展示、测评”三大模块的“361六步法”课堂教学模式。
二、“361”的内涵1、学习内容方面:30%的知识——自学能会,6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30%的学生——特优生,60%的学生——优秀生,10%的学生——待优生。
3、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30%(约15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60%(约25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三、“六步法”教学流程1、导入新知,出示目标根据所授课的内容由老师或学生,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故事、情景设置、提问等各种方式导入新课。
根据学情及所授课内容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包括重、难点)及学习流程、要求等。
2、预习自学,完成学案(独学)学生自由阅读教材,根据导学案引导,自主解决教材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规定的学案任务(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作好记号),此环节视情况也可在课前完成。
独学流程:读(教材学案)与画——思与记——独立做——标疑惑。
独学方法:裸学(自己看)——助学(借助工具书)——记学(不看资料记忆)——量学(学会举一反三)。
3、分组合作,探究解疑(合学包括对学、群学)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其流程是:分享——求教——讨论——结论或疑惑;方法:对议(共同商议)——对抗(争议问题辩论明析)——对问(互相对问)——对查(互相检查)。
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讲解
高中语文“361高效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简介高中语文学科主任李若富一、什么是”361高校课堂自主学习模式”?“3”是指在打造高效课堂中全面体现新课改要实现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也是指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包括“(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后巩固•拓展。
”同时还指课堂学习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6”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习达标”、“拓展迁移”等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
“1”是构建适应新课改的阅读工程,使之成为高效课堂的必要补充。
二、“361高校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1理论依据: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有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整体关怀。
而新课改对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我们认为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抓住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后巩固•拓展。
针对我们的校情、学情,我们提出了构建阅读工程的建议。
现代教育研究也表明: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30%的因素是智商,70%的因素是情商,即学生的情感、态度、愿望、动机、意志力、恒心等因素;10%的因素是行商,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工具等。
(2实践依据: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两个值得深思的“361”现象,即在一个班的学生组成上,大约有10%的优生、60%的中等生和30%是“待优生”(等待优秀的学生组成。
在学习内容上,大约30%的知识不用老师讲,学生自己就能掌握;大约60%的知识学生通过集思广益或讨论解决,只有约10%的知识需要在同学们独立思考、积极讨论之后,老师提示、点拨、讲解之后才能掌握。
论“先学后教”361高效课堂模式
论“先学后教”的361高效课堂模式传统教学观强调“先学后教”,忽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益低效;适合新课程理念的“361高效课堂模式”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
“361高效课堂模式”有效教学观主要包涵:由权威意识转变为服务意识的教师角色观、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观、由注重教材设计转变为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设计观、由课程封闭转变为课程开放的课程整合观和由片面评价转变为促进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观。
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有效教学。
传统教学观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轻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灌输式教学方式,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教授知识,课后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和作业,然后,定期考试和测评,长此以往,周而复始,便形成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
教师是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者,学生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随从者。
教师似乎变成了“勤教师”,学生却变成了被动学习的懒学生。
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预习,不要求学生做深度预习,惟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预想不到的问题或搞什么“花样”。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尽显教师“风采”,虽然教学氛围非常热烈,但是导致教学效果平平。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思考,只是围着教师“随声附和”,往往是无精打彩地喊着“对、是、会”。
在这种“先教后学”教学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渐渐地变成了等待式、被动式学习,最终失去了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如何建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这是我们每位新课程教师共同面对的新问题。
笔者认为当下新课程教师要尽快转变多年以来养成的“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及观念,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观。
浅谈构建“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浅谈构建“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
本思路
2、361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
361高效课堂的基本思路是“先学后教,学案导学”。
这个
思路的核心是让学生在课前自主研究,通过导学案的引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质疑探究、点拨提升、巩固测评和总结预置等环节,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
这种思路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研究,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能够让教师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3、361高效课堂的实施
361高效课堂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师需
要制定好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质疑探究、点拨提升、巩固测评和总结预置等环节。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研究,掌握好自主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发言和交流。
在实施361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研究;
(2)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
学生的需求;
(3)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创造轻松愉悦的研究氛围,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4)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效果,不
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浅谈技校“361”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浅谈技校“361”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者:董新春来源:《职业·下旬》2015年第03期摘要:为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聊城市技师学院积极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改革实践,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中学、学中做的“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361德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效能力模式为了给学生创设一种活跃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在教师的启迪和帮助下,使学生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提升道德修养,聊城技师学院开展了“3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361”德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依据当今技校生的理论基础底子薄,学习兴趣低,动手能力也较差。
学校原来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愿学习的现象较为普遍。
上课时,有的学生睡觉、玩手机,课堂死气沉沉,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学不透知识,不能熟练掌握技能,综合素质较差,用人单位不愿接收。
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学校探究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先试行,再修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361”德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361”德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1.“361”德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361”德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就是“三个改变,六个解放,一个核心”。
“三个改变”是指:教师角色改变,学生角色改变,教室功能改变。
“六个解放”是指: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
“一个核心”是指: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2.“361”德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表现形式在课堂时间上,每节课45分钟要按照3:6:1的比例分配,即: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30%,学生自主学习达到60%,成果测评占10%。
在学生组织上,要划分小组,每组优秀学生占30%,中等学生占60%,较差学生占10%。
分组教学可以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助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和保障了课堂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湾区“三六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析一、模式框架及特点:我区建构的“三六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涵义是通过“自主学习阶段,导学达标阶段,成果检验阶段”和“导入新课——出示目标;设置提纲——引导自学;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自学反馈——精讲点拨;巧设练习——检测目标;拓展训练——提高能力”及每个篇章课节撰写一份教学反思的三个教学阶段、六个教学基本步骤、一份教学反思。
三个教学阶段、六个基本步骤、一份教学反思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设定的。
我们将教学设定为三个教学阶段、六个基本步骤,一份教学反思,这样不仅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能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挖掘潜能,培养能力,加强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
三个教学阶段是学习的重要过程,是内核;六个基本步骤是学习方法和途径,是载体;一份教学反思是对教与学的检讨反省和总结,是深化。
三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三六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体现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突出“三精”(精讲、精学、精练)——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建构)——鼓励“三动”(单生主动、生生互动、师生联动)——发展“三维”(认知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三高”(知识掌握度高、技能形成度高、目标达成度高)。
二、模式的流程详解:(一)三个教学阶段1.自主学习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阶段。
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后,按自学提纲要求进行学习。
2.导学达标阶段:是学习目标的实现阶段。
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导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完善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
3.成果检验阶段:是目标达成检验阶段。
通过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提高。
(二)六个教学基本步骤1.导入新课、出示目标(2~3分钟):简洁、有效导入新课,准确出示学习目标。
恰当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提出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要求是:(1)科学性。
学习目标的每一个基础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智力开发点,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教材为依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
(2)明确性。
学习目标要切实可行,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3)层次性。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认识能力到心智能力,由简单能力到综合能力的训练系列和发展系列,既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与能力的培养规律,又符合教材严密的科学体系和知识组合的序列,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课程目标是宏观目标,单元目标是中观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微观目标。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当前,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只从“课标”或“教参”上抄录。
我们主张,课堂教学目标不以“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列,而以内容及由内容反映的思想方法为载体,将能力、情感态度等隐性目标融于其中,并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目标,特别要阐明经过教学,学生将有哪些变化,会做哪些以前不会做的事。
陈述教学目标的要求是:(1)正确体现目标的“层次性”;(2)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3)与内容紧密结合、具体;(4)可检测。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8~10分钟):教师设置自学提纲,指导学生展开自学。
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编写的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1)教师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一份学习提纲,以供学生自学时参考。
(2)学习提纲应是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拟订的,应符合学生的实际,突出教材主体内容,带有指导性和启发性,且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可以通过多媒体、板书、口授等方式下达给学生,详细的程度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强弱确定。
(3)学习提纲中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学习目标的要求,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开动脑筋思考。
(4)要善于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疑难处、隐蔽处和精妙处设计问题。
钱梦龙先生说:“讲课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
问题的艺术,是启发的关键。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8~10分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解决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
此步骤是自学探究的一个延伸,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步骤,这个步骤实施的越充分,越得当,学生的能力提高的越快。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1)学生依据自学提纲,发现问题,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桌的同学小声议论。
互动合作学习是学习小组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动式方法方式,必须让学生明确“共同任务”及自己承担的责任。
明晰任务后,以小组为单元,合作探索,可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组间交流、师生交流;可以在座位上、黑板前,可坐可蹲可站可走动可下位。
尽可能让学生拥有广阔的互动合作空间。
(2) 教师要充分利用优化的学习小组,创设互动互助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争论、各抒己见。
教师巡回辅导,及时了解学情,启发点拨,发现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共同启发。
在巡回辅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养成善疑、善问、善于分析问题和勇于追根究底的学习习惯。
同时,要特别注意中下等学生自学探究情况和疑难问题,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3)根据教材特点和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自学探究时间的长短,让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活动体验。
(4)教师必须在学生充分自学基础上,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探究意义的问题,激励学生展开探究,让学生大胆质疑。
(5)互动合作学习时,杜绝课堂上的边缘人,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发表看法,贡献成果(口头、书面)。
(6)教师要把握好合作互动学习契机。
独立操作时间不充足时;当学生彼此之间提出的问题,采用的策略不统一时,当学生个体思考得不全面,不深入时,这些都是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7)教师在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中应扮演好如下角色:设计者,设计互动合作机制;组织者,把握互动合作契机,切忌盲目乱用;激发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深入到各学习小组中,去看,去听,适时矫正、反馈,有障碍时引导,处于“悱”“愤”时点拨,有情绪时调解。
4.自学反馈、精讲点拨(8~10分钟):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选举本组代表在班内交流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收集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提炼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
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应该先点拨思路把题做出来,然后以此题为范例总结答题规律。
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三讲三不讲”原则。
此步骤也可以分为三个时段:首先是疑问的提出,这个步骤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一是要实行课堂民主,让学生“敢问”;二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三是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四是适时激励评价,使学生“勤问”;五是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多问”。
其次是学生讨论,讨论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和习惯最主要的形式。
老师在安排座位时,可以将前后两排四名学生有意识地按接受能力、动手能力等取长补短安排。
最后是展示解疑,小组讲解、展示完后,其他组学生可点评,也可以反问、追问、质疑及补充,深层次探究问题。
经小组讨论仍然没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同学答疑。
5.巧设练习、检测目标(6~7分钟):通过基础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
练习检测时,教师提醒学生回忆、总结课内的学习重点以便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巩固积累,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拟检测题。
此环节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检验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
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编制检测试题时须注意:①对应检测。
凡所设学习目标都应编制相应的检测题。
②合理布局。
知识覆盖面要大,重点要突出,题目代表性要强。
③反馈要及时。
学习者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④难易要适度。
知识过于简单,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过于复杂,学生会因无法接受而提不起兴趣。
要紧扣学习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有梯度。
⑤让学生自拟检测题。
学完一课或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鼓励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编制检测题,并针对学习效果及时进行教学补偿。
⑥达标练习要限时限量,独立完成,评讲时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
6.拓展训练、提高能力(4~5分钟):设计综合性题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步骤包括课堂归纳总结和巩固作业两个部分。
课堂总结是全课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提出的问题得到阶段性的结论;展开的思路得到相对的集中;师生的教学活动得到阶段性的成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往往使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不是非常系统,增加归纳与总结环节,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与规律性。
课堂总结的水平,将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优秀的总结会起到画龙点睛、统摄全课、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结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教师为主的总结方式、以学生为主的总结方式和师生配合的总结方式,在具体运用上,总结最好以学生为主,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轻松愉快地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巩固作业的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人人过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一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教与学的自我评析和反省。
篇章课节教学知识完成后,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
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
这里的“省”是指回顾、反省、检查自己一日之内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以便改正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