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
物流十三五规划

物流十三五规划物流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对货物进行储存、运送和分销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物流业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国家制定了《十三五国家物流发展规划》。
该规划明确了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物流业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物流网络的完善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加强物流网络建设,推动物流基础设施的升级,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物流综合实力的提升。
在物流服务质量方面,规划提出要通过推动物流服务标准化、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物流服务评价机制等手段,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在物流供应链效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同时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推动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在物流网络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架构,提高区域物流节点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
在物流基础设施升级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冷链、干线、港口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推动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物流信息的精准度和实时性。
在物流综合实力提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推动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提高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整个物流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总之,《十三五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战略指导,对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业迅速发展,物流交通体系变得愈发重要。
“十三五”期间,加快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是当前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交通高效运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推进公路运输系统的优化“十三五”期间,政府要以“建设制度先行、技术领先、投资优先、运营重点、维护协同”五大原则为指导,加快公路运输系统的优化,建设内蒙古以外的省际高速公路,优先完善国道、省道和重点城市城市通勤网络,加快推进普铁结合、综合交通、共享出行等发展。
二、构建综合性水路运输系统“十三五”期间,政府要重点构建综合性水路运输系统,鼓励开发航运能力强、投资小、经营效益高的运输船舶,完善运营管理制度,提高航运业服务水平,推进航行通路建设,提升船舶安全保障能力,加强航道建设,实现全国水上交通网络的有效运行。
三、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十三五”期间,政府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制定统一的政策规定,实行统一的系统管理,建立完善的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管理机制,实现统一的计划和控制,保证运输安全有序。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期间,政府要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建设道路、水运、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码头运营管理系统,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加快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综合运输体系。
五、加大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政府要加大对公路、桥梁、河流航道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大规模公路建设,实施再生交通项目,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是强调系统整体性规划、重点发展城市交通、推动全国统一管理和持续投入的重要举措。
未来,政府将继续把握其时代性和波及面广泛的特点,重点在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距离、改善运输安全和环境保护上下功夫,全面推动城乡交通网络优化、跨越式发展,推动交通运输投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促进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经济发展。
北京十三五物流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修改稿)北京物资学院2010年12月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2)一、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2)(一)物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二)物流产业规模增长快速,物流效率不断提升 (3)(三)城市物流体系逐渐完善,城市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5)(四)对外经济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5)(五)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 (5)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6)(六)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6)二、“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7)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物流需求显著提升 (7)(一)国际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7)(二)新兴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物流支撑系统 (8)(三)消费型城市特征显现,迫切需要面向高效运行的末端物流保障系统. 9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11)(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11)(三)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11)(四)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11)三、发展目标 (12)(一)总体目标 (12)(二)预期指标 (12)第三部分空间布局 (13)一、布局依据 (13)二、“立体化、多组团”的布局 (15)第四部分发展任务 (17)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7)二、大力发展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18)三、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物流及物流总部基地 (19)四、大力发展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配送物流 (19)五、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物流圈服务功能 (19)第五部分重点工程 (20)一、共同配送试点工程 (20)二、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20)三、农产品物流配送工程 (20)四、食品冷链物流工程 (20)五、物流科技创新工程 (20)六、大型商贸物流设施功能转型工程 (21)七、逆向物流工程 (21)八、应急物流工程 (21)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22)一、进一步强化物流政策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高速增长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重心将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基调。
二是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我国逐步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突出特点是从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
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型制造的重要转型方向,中高端的产业链需要中高端的物流服务相配套。
三是新型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潜力。
消费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增加,也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响应度和一体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十三五”时期,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需求旺盛,城乡物流一体化、末端服务体验将成为竞争焦点。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新要求国家“三大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新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发展空间格局正在形成,将对物流设施、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区域物流大通道建设、战略性物流枢纽节点的布局调整,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必备条件。
五是创新驱动和科技革命的新要求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国务院出台“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业态深度融合,已经和正在带来物流领域的深刻变革。
“十三五”时期,创新将摆在物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点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物流业在过去几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
北京市也不例外,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物流业一直处于快速的增长态势中。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并预测未来趋势。
一、当前情况1.市场规模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北京物流市场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
2018年,北京市物流行业实现了总收入1008亿元人民币的佳绩。
2.物流企业北京市的物流企业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物流企业近20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2000余家。
除了传统的物流企业,大量新型物流企业也不断涌现,如京东物流、菜鸟网络等。
3.运输网络北京市拥有完善的运输网络。
市内的地铁线路覆盖了全市大部分地区,为“快递到家”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此外,北京市机场数量众多,其中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更是居全球第二忙碌机场的位置,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未来趋势1.物流服务多样化如今,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传统的物流配送服务,近年来,自提、到店、智能快递柜等多种新型物流服务也应运而生,这些服务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2.数据化运营未来物流企业运营模式将更加强调数据化,数字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环节,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成本。
例如,传统的配送方式将逐渐被智能配送所代替,这些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自动识别、路径规划、智能派单等。
3.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是未来物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对空气污染的重视,北京市物流业将逐渐向“绿色物流”转变,采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建立可持续的物流体系等。
同时,政府也会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环保监管。
4.物联网技术应用未来物流业还将更广泛地应用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运营整个过程的监管和管理,从而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智能化的仓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仓库内货物的实时监测,使物流企业能够及时掌握货物信息。
物流行业未来四大发展趋势

物流行业未来四大发展趋趋势一:行业迎来政策春天若物流运行更有效率,则成本有足够的下降空间,因此物流业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这使得政府更加重视和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业也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关注:从宏观层面看,国家陆续提出了跨区域的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区域经济规划,利于跨区域物流的发展;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发布《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及后续的56、57号文,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国内物流公司提供了走向世界的契机。
从政策层面看,自2013年3月至今,多个政府部门已发布多个文件,有综合性的指导意见,也有专项性的园区规划、信息互联、绩效考核、税收改革等,凸显政府决心。
尤其是近期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对于早前政策的梳理和升级,涵盖范围从现状目标到保障实施,明确提出了4个目标、3个重点、7项任务、12项工程、9项保障措施。
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工作安排及时间进度,并做好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安得智联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更细的利好政策出台,行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趋势二:规模化、科技化、专业化将是趋势物流行业既有的粗放增长和简单服务不可持续,也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发展方式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因此,《规划》积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也明确了要完善法规制度和规范市场秩序,我们认为物流行业将进入一个兼并收购期,必然由“分散”走向“集中”:安得智联表示生产企业效率较高的内部物流逐渐独立,演变为专注于某个产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效率不高的内部物流逐渐被淘汰,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不规范或经营不佳的公司被淘汰,此外还能承接部分生产企业的外包业务,网络型、高效率的物流公司将获得兼并收购和承接市场份额的发展机会。
“十三五”铁水联运战略研究

“十三五”铁水联运战略研究王修华【摘要】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is a critical period in China is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also the time to catch up and surpas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The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transport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d depends on multi-mode transportation to improve efficiency. The author uses SWOT method to analyze and put forward the system of rail-waterway multimodal transport in perspective of the management, land policy,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transport capacity support, rules and regulations. Rail and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pricing mechanism and allow the pricing to play the regulating role of the market. Internet plus technologies shall be brought into play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rail and waterway bi-modal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e all related information systems.%“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决胜期,同时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赶超和跨越时期;国家十分重视综合交通协调发展,大力推行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及今后思路 .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及今后思路来源:不详作者:佚名日期:2009年06月01日访问次数:物流业物流业是现代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环节。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超大型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土地资源稀缺、交通压力巨大,虽然北京物流业目前已拥有了一定的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并形成以高速公路为基础,铁路、航空为远程辐射,海运为重要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但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
提升北京市物流总体水平,推动北京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北京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物流发展现状,掌握物流发展规模和经营结构数据资料,北京市商委、北京市统计局于2002年10月—2003年1月联合进行了一次物流业现状专项调查。
调查范围涉及专业物流企业、货物运输业、仓储业和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以及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等具有物流业务的企业4500多家。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物流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物流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物流资源充足、分布基本合理、平衡性仍需调整北京的物流设施和资源的分布基本上符合从中心向周围扩散的合理分布要求。
四环以外的仓库数量占76.9 %,其中位于朝阳区、海淀、丰台、房山、大兴、顺义区域范围内的仓库个数占60%,仓储面积占总面积的57.4%。
除了仓储资源的分布以外,其他如装卸设备、货运车辆和仓库资源的分布基本上是相似的。
北京市物流资源分布基本合理,但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面存在不平衡性,如朝阳区与丰台区之间的仓储面积比是2.9:1,而两个区的仓储量大致相等;朝阳区与石景山区的货运车辆数量大致相等,而这两个区域之间的货物运输量之比为1:4。
(二)主营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有待进一步发展在调查的企业中,主营物流企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仅为21.46%。
虽然北京物流行业中专业物流企业和自营物流企业的比例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但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任务仍应加强。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2月2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交通运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闻发布会。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会上介绍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编制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
《规划》是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22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下面就来看看WTT范文网wtt分享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解读吧。
2月27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十三五期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达15亿元其中安排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5万亿。
到十三五末我国沿海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将新增300余个。
2021年安排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由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于日前印发。
李小鹏透露《规划》首次将拓展交通运输新领域和新业态作为重要任务提出要积极引导交通运输新消费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新经济促进交通与物流等产业联动发展。
他介绍《规划》对深入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关键是要坚持网络化、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以网络化布局为基础要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发挥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
以一体化服务为根本要求强化通道与枢纽、设施与设备的功能衔接提升运输服务的连续性和无缝化水平。
以智能化管理为手段就是要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载工具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运营智能化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以绿色化发展为方向就是要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强化管理推动节能减排、推动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他表示落实《规划》要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加快形成有利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组织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要达到15万亿人民币其中水运0.5万亿。
2021年水运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
统计显示2021年交通运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66亿元同比增长3. 8%;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内河航道12.71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1.41万公里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8417个其中万吨级泊位2221个。
十三五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十三五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十三五”时期,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思路、方向和主要任务;一、把握发展机遇,迎合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大趋势,顺应新的发展要求二、构筑共享平台,以“互联网”为纽带,实现交通与物流资源高效利用三、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营造交通、物流、信息融合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完善体制机制、技术标准和政策保障,构建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是促进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推动交通与物流深度融合,必须在体制机制方面下大力气,真正营造有利于交通、物流、现代信息以及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1完善技术标准;加强产品生产、流通等全链条设施设备标准衔接;加快修订完善物流园区等设施建设标准与规划;建立共享服务平台标准化网络接口和单证自动转换标准格式;完善交通物流服务标准,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操作安全性;完善全社会物流统计核算指标和标准等;2营造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执法力度,维护市场公平;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结构,支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发展;在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申办资质证照等方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抓紧研究出台无车承运人资质条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惩戒机制,加大违法违规的惩戒力度;加强安全监管,重点加大公路超载整治力度;3理顺制度框架;首先是强化部门间衔接协调;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区域之间的政策协同和监管协调,充分发挥既有部际联席工作会议等制度的协调作用,研究协调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规划、政策、标准等重大事项,促进政府、企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信息公开与共享;其次是统筹规划建设;围绕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形成统一协调机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筹运营,推进“多规合一”,加强交通、物流设施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4强化政策支持;以打破条块分割、地域歧视、企业垄断为重点,系统梳理、修订、完善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政策法规约束主体行为;合理界定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公益属性,加大财政性资金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共享服务平台构建、节能减排车辆更新、绿色包装补贴及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等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完善“一单制”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物流企业、无车承运人以及个体运输户代开发票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标准化装备制造推广等;两端发力,着眼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机遇加快创新驱动,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供有效供给,增加优质供给,创造新价值,形成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在宏观层面,着眼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政策实施效力,创新行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放松行业管制和政策约束,为市场主体营造诚实守信、规范治理的政策环境,加大公共产品投入,突破瓶颈制约,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多措并举重点是要突出“高效、便捷、连通、智慧、协调、优质、自律、改革”等八大主要措施,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一是降成本、去库存,打造高效物流服务体系;增加财政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投入,将收费公路养护费纳入财政预算,降低收费公路收费标准,下调过路过桥费占运输成本的比重;落实货运车辆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减少货运车辆等待时间;在工商企业推行物流成本核算制度,摸清供应链物流成本;推行精益物流等现代管理技术,降低工商企业存货水平,减少生产和流通环节库存浪费;解决物流企业增值税进项抵扣不足问题,将房屋仓库租赁费、过路过桥费纳入进项抵扣范围;解决个体运输业户开具增值税发票问题,允许物流企业和互联网平台代开发票,确保物流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加快在物流领域推广工商登记“一照多址”,解决经营网点和分公司等非法人分支机构设立问题;进一步减少物流领域行政审批事项,逐步推广网上申请、网上年审、异地年审、合并年审等便民措施;二是去产能、畅通行,创建便捷交通运输环境;开展车型标准化和车辆绿色化工作,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推动车辆更新改造,全面淘汰黄标车和非标车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不规范企业退出;建立配送车辆分类管理机制,强化车型市场准入,推广厢式货车配送,全面替代客车送货;取消通行证管理制度,用环保标准替代数量限制,提升城区车辆通行环保要求,开放电动车配送城区通行权;制定共同配送支持政策,加大城市共同配送节点设施投入,减少车辆在途等待时间和城市总行车量;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以货运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货运价格体系;进一步放开铁路货运市场,培育铁路货运主体,吸引民营资本参与铁路货运经营,降低铁路短驳成本;三是全链条、一体化,推进物流网络互联互通;推进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突破链条各环节间瓶颈,调整运输组织结构,提升铁路运输、内河航运在多种运输方式中的货运比重;开展多式联运衔接工程,加强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货运枢纽的规划衔接和网络对接,支持铁路进港口、进园区、进机场,支持在物流节点城市建设一批多式联运枢纽;培育社会化的多式联运市场主体,建立多式联运代理人制度,统一多式联运单证,推广电子运单,实现“一单制”;完善社会化回收体系,实现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一贯化运输;引导工商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重构产业价值链,实现全链条、多主体协同发展;四是新技术、新模式,支持智慧物流创业创新;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将物流业技术改造升级纳入技改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制定“互联网+”物流行动计划,推动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互联网平台创新创业;推动智能仓储、智能交通、智能配送等智能物流发展;全面实施载重货车动态监控,提升驾驶安全水平;建立全国仓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物流园区互联互通,提高仓储利用效率;鼓励物流企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研究推广物流云服务;支持企业模式创新,开展行业示范工作,推行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等组织方式和集中采购、精益物流、物流金融等经营模式;五是建通道、“走出去”,统筹国内外物流协调发展;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科学规划建设国际国内物流通道路径,搭建内陆向东到沿海和内陆向西跨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充分发挥铁路、水路运输优势,降低中西部地区国际物流成本;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简化通关手续、延长通关时间,实现24小时不间断通关;培育世界级跨国物流集团和专业化物流企业群体,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战略性国际物流资源,提高全球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快形成与国际产业布局相协调的国际物流格局和物流网络;六是促投资、补短板,加大优质公共设施供给;在收费公路建设运营领域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提高财政支出引导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战略性的多式联运枢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内河航道的投资力度,健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充分利用现有闲置资源,支持仓储设施改造升级,增加高标准仓储设施比重;将物流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公益性的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分拨中心,缓解城市配送压力和交通拥堵;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仓储类物流设施用地应进行硬性规定和立法保护,不得随意变更用地性质和规模;七是贯标准、强自律,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清理现行各级标准,取消一批不适应行业发展的标准;整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严控准入门槛,确保社会安全;制定物流模数标准,在生产、包装、运输、装载、储存等各个环节,以标准化装载单元为基点建立统一的模数标准体系;推行团体标准,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物流团体标准,确保标准“有用”和“落地”;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通过推广团体标准,促进行业规范自律;加强物流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关心关爱物流从业人员,增强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八是不越位、不缺位,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大部制改革,统筹协调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管理;加强城市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多部门协商协调机制;发挥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部门间协调作用,理顺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职能,健全监管责任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出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机制和方式,通过综合执法和大数据监管,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共享;打破政府部门间壁垒,切实解决部门间职能交叉和多头执法问题;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强社会服务功能,营造开放透明的政府治理环境;。
铁路货运“十三五”改革成效和“十四五”发展展望

本刊特稿铁路货运“十三五”改革成效和“十四五”发展展望黄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北京100844)摘要:“十三五”以来,铁路货运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问题。
从货运量、货运结构、减税降费、中欧班列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十三五”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取得的成就。
运用SWOT(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分析法分析铁路货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从强化铁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进货运信息化及智能化、优化货运产品体系、加强国际运输通道、创新货运营销机制建设等方面展望“十四五”铁路货运发展的总体思路,探讨我国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智能化;十三五;十四五中图分类号:U2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2)02-0001-06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1.11.17.0040引言“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艰巨繁重的铁路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国家铁路奋勇担当,敢为先行,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了铁路货运发展的历史性突破,铁路货物发送量和货物周转量双双跃居世界第一,货运结构持续优化,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1铁路货运“十三五”改革成效铁路货运“十三五”发展成绩显著。
铁路货运量快速增长,货运结构持续优化,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措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1.1铁路货运量快速增长“十三五”期间,铁路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157.8亿t,较“十二五”增加3亿t,年均增速5.8%,与同期我国GDP增速(5.8%)基本同步。
特别是2018—2020年,铁路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速7.0%,比同期我国GDP增速高约2%。
中国物流集团123456发展战略框架

中国物流集团123456发展战略框架中国物流集团是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成立于1955年,总部位于北京。
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提供全球物流服务,包括海运、空运、公路运输、仓储和供应链管理,同时还涉及电商物流和物流金融等领域。
近年来,中国物流集团提出了以“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框架。
一、开放开放是中国物流集团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推进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发展。
公司计划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开放式创新,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同时,公司还将加强对国际物流最新技术和行业标准的研究,不断提高物流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二、创新创新是中国物流集团发展战略中的核心。
公司计划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增强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公司还将注重与各种行业间的合作,开展定制化、差异化和小批量物流服务,以适应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三、协调协调是中国物流集团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计划建立起协调发展的服务平台,以整合各种资源和共享各种信息。
同时,公司将加强内部管理和组织协调,达到更高的组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四、绿色绿色是中国物流集团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计划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广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挥物流在绿色环保领域的作用。
同时,公司将加强与环保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规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五、共享共享是中国物流集团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计划建立共享式生态银行,为各行业提供金融服务。
同时,公司也将开展多元化的服务,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同时,公司计划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总之,中国物流集团的发展战略框架以开放、创新、协调、绿色、共享为核心,不断发掘自身的优势,为市场创造更高价值。
预计这一战略框架将推动中国物流集团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快速稳健的发展。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一、“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回顾(一)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务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4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7.6万亿元,较2010年的5万亿元增长了50.6%,年均增幅10.8%;物流业务收入达到2482.5亿元,较2010年的1681.1亿元增长了47.2%,年均增幅10.2%。
物流业发展稳中有进,规模稳步增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北京市物流效率、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持续下降,2014年为15.1%,低于全国同期16.6%的水平。
(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2015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338亿元,年均增长10.3%,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推动了城市物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各类消费品的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健全,商业连锁统一配送率持续提高。
涉及民生的冷链物流体系和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冷库总容量近100万吨,较“十二五”初期增长了30%左右。
电子商务类快递业务发展迅猛。
2015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达到14.1亿件,满足“最后一公里”物流需求的快递服务不断完善,建成社区及高校共同配送网点260余个。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北京物流金融平台”、“跨境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建设。
“京津冀区域物流公共平台”服务近5万企业会员,日均信息发布量达100万条,日均交易信息量近30万单,线下日均货运量近200万吨。
物流发展模式创新步伐加快。
电子、医药、制造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实现联动发展。
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引入第三方物流和共同配送模式,创建并推动农产品直采直供联盟发展。
物流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可视化、快速分拣等新兴技术在行业企业推广应用,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
食品冷链可视化系统得到示范应用,医药流通全过程可视化监控和追溯体系得到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修改稿)北京物资学院2010年12月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2)一、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2)(一)物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2)(二)物流产业规模增长快速,物流效率不断提升 (3)(三)城市物流体系逐渐完善,城市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5)(四)对外经济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5)(五)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 (5)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6)(六)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6)二、“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 (7)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物流需求显著提升 (7)(一)国际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7)(二)新兴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物流支撑系统 (8)(三)消费型城市特征显现,迫切需要面向高效运行的末端物流保障系统. 9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1)二、基本原则 (11)(一)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11)(二)科技引领实现创新发展 (11)(三)功能提升增强保障能力 (11)(四)结构调整带动高端发展 (11)三、发展目标 (12)(一)总体目标 (12)(二)预期指标 (12)第三部分空间布局 (13)一、布局依据 (13)二、“立体化、多组团”的布局 (15)第四部分发展任务 (17)一、优化空间布局,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7)二、大力发展面向国际贸易、服务世界城市建设的国际物流系统 (18)三、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应链物流及物流总部基地 (19)四、大力发展面向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城市配送物流 (19)五、强化区域物流合作,拓展首都物流圈服务功能 (19)第五部分重点工程 (20)一、共同配送试点工程 (20)二、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20)三、农产品物流配送工程 (20)四、食品冷链物流工程 (20)五、物流科技创新工程 (20)六、大型商贸物流设施功能转型工程 (21)七、逆向物流工程 (21)八、应急物流工程 (21)第六部分保障措施 (22)一、进一步强化物流政策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强物流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加大物流业的人才引进及培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言物流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快推进首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降低社会流通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效率和效益,增强首都综合服务保障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物流业有了较快发展,物流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物流产业规模增长迅速、物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物流费用不断下降、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高端物流和总部型经济有一定基础,聚集效应逐渐体现。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和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的成功举办,北京市重大活动物流保障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城市保障功能逐渐完善,为“十二五”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促进北京市物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重视资产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重视城市物流系统运行机制建设、注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提升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城市环境与物流效率双赢的城市物流系统,突出北京市作为“首都”在物流的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实现与世界城市相适应的物流能力,增强城市竞争力作出贡献。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
规划期限为2011至2015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一)物流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按照《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北京市加快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和平谷马坊等物流基地以及一批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规划与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物流基地为载体,专业物流为特色的多层次、专业化的节点布局以及与交通干线有效衔接的物流网络,“三环、五带、多中心”的物流空间布局已基本形成。
截至2009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0755.2公里,比2006年增长了39%;公路线路9636条,增幅156%。
2009年末,限额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有仓储面积(含仓库和货场)达到2724.7万平方米,比2006年末增长63%;拥有货运车辆4.16万辆,比2006年增长54%,其中专用车辆增长32%;拥有起重机、叉车等装卸设备为3.03万台,增长33%。
(详见表1-1、表1-2)。
表1-3 2009年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未找到2006年投资对外交往、城镇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提供高效、快捷、优质服务的现代物流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物流产业规模增长快速,物流效率不断提升2009年,全市物流总额达38442.7亿元,物流需求系数为3.16,随GDP的稳步增长,物流产业规模将逐年扩大。
2009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27.7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4.7%。
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等传统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26.1亿元;流通加工、配送、包装业等高附加值物流业实施增加值101.6亿元,且较2006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呈快速增长趋势为64.4%。
表1-5 2009年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及构成图1-1 2009年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及构成从社会物流总额的构成来看,其中,外省市流入货物占44%、进口货物占30%、工业品占25%。
说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效地支撑了商贸中心城市建设、支持了外向型经济以及重点产业发展。
随着物流产业规模扩大,进一步带动了就业。
我市物流从业人员47.5万人,比2006年增长12%,占第三产业从业人数736.5万人的6.45%,占全市从业人员的 4.8%。
其中,代表高附加值物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较传统物流业有较大的增长,增幅为14%,对带动整个物流业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北京市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5年的18%下降到2009年的14.8%,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物流费用呈下降趋势,物流效率不断提升,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对推动全市经济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找到各年物流费用占GDP 的比重,无法描绘逐年下降趋势图。
未找到各地区上述数据,无法用图表说明。
)(三)城市物流体系逐渐完善,城市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加快进行城市物流体系建设,随着城市物流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的稳步提升,有利的保障了2008年奥运会以及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等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汲取奥运及国庆等重大事件保障物流的宝贵经验,我市在应对恶略天气和自然灾害等应急物流方面的能力也得以提升。
另一方面,北京市的市内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一级市场配送网络建设发展显著,专业化物流配送体系如食品、药品、农产品、冷链等逐渐建立,城市物流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四)对外经济数量质量同步发展,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北京产业高端化倾向凸显,截止2009年末,本市外商企业驻京机构数量达15147家,与2006年的7660家相比增幅近1倍;同时跨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世界五百强入驻数量北京已位居世界第三名,仅次于东京和巴黎,北京对外经济在数量迅速发展的同时质量也有很大提升。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增多,与国际物流相关的设施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北京空港物流基地、马驹桥物流基地和北京丰台货运口岸、北京朝阳口岸以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空港口岸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马坊物流基地加快建设,特别是天竺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使本市逐步具备了国际分拨中心的基本条件,国际物流服务能力逐渐提升。
(五)物流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物流企业主体在不断壮大,“2008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有15家注册地为北京的物流企业在列,其中位居前10的有5家。
而在2007年的评选中,进入前100强的注册地在北京的物流企业共21家,进入前十名的企业共5家。
“十一五”期间我市物流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物流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大中型物流企业市场占有量不断扩大。
2009年,我市物流业务收入合计1299.8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专业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986.1亿元,占总量的76%。
全市限额以上专业物流企业789家,其中大型企业23家、中型企业76家、小型企业690家。
23家大型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442.0亿元,占限额以上物流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44.8%;76家中型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291.3亿元,占限额以上物流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9.6%;690家小型企业实现物流业务收入252.8亿元,占限额以上物流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25.6%。
表1-7 2009年限额以上专业物流企业按规模划分物流业务收入情况个,亿元,%物流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们物流领域引进了外资,多少大的外资品牌新进入的,大型快递也行。
物流总部经济可以做一条。
总部经济形态成为北京的一大特色,冯处。
国美的分拨中心,总部经济带动了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提高。
(六)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第一次发布实施了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全市物流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