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
君子慎独小人慎众的意思

君子慎独小人慎众的意思
"君子慎独小人慎众"的意思是,君子慎独的意思是指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在独自一人时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克制住,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
而小人慎众则是正好相反,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放纵自己,无恶不作。
"慎独"是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意味着即使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像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保持内心的正直和行为的端正,不受外界干扰,不为私欲所动摇。
相反,小人则没有这种自我约束的能力,他们可能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甚至做出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
因此,能否在独处时依然保持慎重的态度,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慎独精神

• 2.培养自觉性 护士有白衣天使之称, 护理工作的属性要求护士有善良、美好、 高尚的行为,而这些正是慎独道德修养所 倡导的。它要求护士在独处时,自觉地抑 制私欲,在别人看不到时做到十分谨慎;在 别人听不见时,应十分警惕。从隐蔽中体 现其品质,从细微处显示其高尚的灵魂。
• 3.尊重患者,从点滴做起 尊重患者的 生命,爱护患者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道德 要求。在工作中,不要侥幸某次用污染的 针头给患者注射未引起感染,也不要轻视 夜班减少巡视病房次数的做法,因为道德 的防线一经打开,往往是铸成大错的开端。 所以,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从点滴做起, 把每件细微小事看成是对自己道德信念的 考验。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真正 把握自己,真正具备慎独精神。
• “慎独”是说慎重承担自己具有独立性的生 命,或者说是谨慎面对自己生命本质上具 有独立的事实。
• 《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戒慎恐惧自己有 什么状况没有看见与听见,内在的盲点常 会在阴暗处更鲜活,细微处更显著,因此 君子更要慎重承担自己具有独立性的生命, 不要怀着攀附心态而自毁自弃。
பைடு நூலகம்
• 护士“慎独”境界的自我修养主要应在 “三慎”上下功夫:
•
慎微 慎隐 慎恒
• 慎微见精神 慎隐见诚信 慎恒见真功
• 总之,对护士而言,“慎独”的前提是坚 定的内心信念和良心,是以自己的道德意 识为约束力的,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 是个体优良素质的具体表现,也是护士必 须的职业道德。
谢谢观看!
• 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 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 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 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做“慎 独”。作为医务人员更要时时刻刻做到慎 独。
慎独文言文翻译加原文

慎独者,谓人独处之时,能谨守其心,不使杂念纷扰,如此则心静如水,意定如山。
此乃修身养性之要道,亦为治国平天下之基。
夫慎独者,非独一日之功,亦非一时之效。
须臾之间,或能勉强维持,然久则力不从心,故必积年累月,持之以恒,方可见成效。
昔者孔子曰:“君子必慎其独也。
”此言慎独之重要也。
夫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以其能慎独也。
人之所以不能慎独,以其心不静也。
心不静,则意乱,意乱则事败。
是以君子必慎其独,以正其心,以澄其意。
慎独之道,首在修身。
修身之道,在于养性。
养性之道,在于养心。
心者,身之主也,主静则身安,主躁则身危。
故养心为修身之本,养性为养心之本。
养心之道,在于寡欲。
欲者,心之贼也。
寡欲则心静,心静则意定。
意定则事成,事成则德立。
是以君子务去其欲,以养其心。
养性之道,在于虚静。
虚静则心明,心明则意明。
意明则事顺,事顺则德高。
是以君子虚其心,以养其性。
治国平天下,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时之效。
必先修身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必先慎独。
慎独则心静,心静则政通,政通则事顺,事顺则德润。
慎独之效,在于内修外化。
内修则心正,心正则身正。
身正则家齐,家齐则国治。
外化则民顺,民顺则天下平。
是以慎独者,为君子之所贵,为治国平天下之所必需。
译文:慎独,是指人在独处的时候,能够谨慎地守护自己的内心,不让杂念纷扰。
这样,内心就能像平静的水面一样,意志坚定如山。
这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基础。
慎独并非一日之功,也非一时之效。
短暂的瞬间或许可以勉强维持,但长久下去,力量就会不足,因此必须积累年月,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成效。
昔日孔子曾说:“君子必须慎独。
”这句话说明了慎独的重要性。
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能慎独。
人之所以不能慎独,是因为内心不平静。
内心不平静,则意志混乱,意志混乱则事情失败。
因此,君子必须慎独,以端正自己的内心,以澄清自己的意志。
慎独的方法,首先在于修身。
修身的方法,在于养性。
养性的方法,在于养心。
慎独精神

A
1
什么是慎独?
•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 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 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 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 之事。
A
2
•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 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早见于 《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
• 《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
A
11
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培养慎独精神
• 1.关爱患者,忠于职守 慎独是内心信 念指导下无外力干涉的自愿行为,它不限 于被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古代名 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主张对患者 “发大慈恻隐之心”。这都说明了医疗这 一职业必须忠诚于患者利益,忠于职守, 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患者的护士,自我约 束,严于律己,一切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
• 护理工作具体、繁重、紧张,要求护士自觉的、 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地按规程和制度去操作。 护理工作多数时候是个体独立承担的,尤其是中 夜班。因此护士的慎独修养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的优劣与医疗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 系,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A
10
• 护士的服务对象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 者,而护士是病情观察的哨兵,护士单独值班机 会较多,尤其是中夜班护士更是独当一面。工作 繁重能否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只能依赖于护士自觉性和责任心。 护士只有具备了慎独修养,才能自觉地在“微” 和“隐”上严格要求自己。使规章制度落在实处, 而不是流于形式。对工作认真负责,观察病情不 放过蛛丝马迹。与患者亲切交谈,观察患者的思 想变化,了解饮食起居,为医生诊疗计划的制订、 实施提供客观、翔实的资料,有利于患者的早日 康复。
A
4
慎独的典故(文言文知识)

“慎独”出自那个典故?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
《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
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注解】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解释前一句话的“毋自欺也”;2、慎独,在这里约等于扪心自问。
如聂文涛博客:“孔子说的仁道,那是讲给君子的。
而我,曾经放弃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机会,因此不能再谈什么仁道。
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价值。
换句话说,面对这些孩子,我能否扪心自问:我还是一个人吗?”。
慎独- 《中庸》中的慎独【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
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
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
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
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
【注解】1、道,是用来驾驭本性的道。
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别人。
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
“其所不闻”的“其”也是这个意思。
3、“莫见乎隐”的主语是君子的特征,这种特征应该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
4、“独”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独”是要严肃的面对自我。
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
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
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
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
慎独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层次对“慎独”的通俗理解是:谨慎独处,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不做违纪违法的事,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这就叫做慎独。
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不要认为隐藏的和危险的过失,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因此,当独自一人时,同样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住自己。
“慎独”,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是最隐蔽的东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有道德的人在独处时,也不会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对“慎独”的通俗理解便是谨慎独处——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良心、表里不一、没有素质的事。
一句话,任何时候都绝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品悟起来,慎独,乃是一种君子的人格,一种高度自律的素质,一种良心的光明坦荡,一种高贵的修养,一种人生的境界。
而这,就是高贵。
慎独,是一种君子的人格《中庸》说,君子慎独。
《论语》中也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先做到了再去说,这就是一个君子。
这句话一语道破君子素养的要诀所在——知行合一。
一个可以称为君子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人前人后一个样。
而这些,正是慎独的根本要义。
所以慎独,是一种君子的人格。
而且是基本人格、第一人格。
慎独,是一种良心的坦荡无论春秋时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元代时许衡的“梨虽无主,我心有主”,都体现出一种对心中自律的坚守,一种良心的坦荡。
《后汉书》载,东汉安帝时,荆州刺史杨震赴任途中,途径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曾受杨震提携之恩,为表感谢,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杨震却拒绝接受,王密劝道:“暮夜无知者。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是什么意思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是什么意思
1、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
其中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2、慎初: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
就是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初之不慎,是走下坡路的起点。
而往往是有了第一次,便一而再、再而三,一发而不可收,最后自己毁掉了自己。
3、慎微:谨慎及于细微之处。
意为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
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是微而成”。
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慎微的重要性、必要性。
4、慎友:交友更是要谨慎,要想对一个人全面的了解看看他的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很多人误入歧途与朋友有脱不了的关系。
近墨者黑。
近君子远小人。
近仁人远不义之人。
要交志趣相投之人这样会才会长久。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君子之交淡以亲,小人之交甘以绝。
慎独的意思是什么

慎独的意思是什么慎独的意思:一.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三. 怎么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详细解释舍弃身体感官对疼痛的知觉,返回自心,谨慎内省。
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三国·魏曹植《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宋彭乘《续墨客挥犀·陶谷使江南》:“ 熙载使歌姬秦蒻兰衣弊衣为驿卒女,谷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愧,屋漏不惭。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这种不开通、不文明的地方,身当人师的人,那敢不慎独?”词语造句:1.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才能保持公仆本色;慎独、慎权、慎欲、慎初,方能抗得住诱惑。
2. 慎始慎终慎独慎微,守章守纪守法守规。
3. 低调是谦逊,是慎独,是有阅历而不张扬,是有内涵而不放肆的一种人生态度。
4.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慎权、慎欲、慎微、慎独。
5. 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想事、谋事、干事、成事。
6.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7. 干部,要通过慎独的办法,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道德规范和党纪国法说话办事,真正达到慎独的境界。
8.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慎独的意思是什么慎独的意思:一.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三. 怎么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八慎心得(优秀10篇)

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八慎心得(优秀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八慎心得篇一什么是慎独?《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这里就提出了慎独。
“君子慎其独”是说,君子在无人注意的时候,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
在我理解,慎独就是不管有没有人监督,都是一个样子,选择去做有意义的事。
有一天,放学回家,敲了很久大门,无人来开。
“咦,家里没人吗”我稍微带着失落的情绪自言自语道。
哦,原来今天大家都没回来。
我的思绪顿时又开始飞舞起来,哈哈,一种声音说,“你可以先去玩电脑游戏,家里没人。
”另一起声音说,“不不不,你可以去楼下找小伙伴玩,家里没人。
”“算了吧,你还是躺在沙发上先看会电视,家里没人。
”……渐渐的,好多种声音参杂在一起,想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偶然一低头,看到挂在胸前的“慎独徽章”,心里所有激烈斗争的念头,突然安静下来。
我知道自己该先做什么了。
一分钟、两分钟……慢慢的,时间似流水,很快一个小时都过去了。
“耶!终于写完了所有家庭作业!正在这时,妈妈开门走了进来,对我坚起大拇指“丫头,你真棒!”哈哈,作业写完,又能得到表扬,别提心里有多美!大家都了解慎独的真正含义了吗?没错,慎独是一种好品德,更是一种修养!希望大家都能拥有慎独这种好习惯!谢谢大家!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言慎行慎欲慎友八慎心得篇二第一段:引言(200字)慎独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它要求我们在独处的时候认真思考和反省。
这一概念源自中国古代圣贤孟子,他强调人们应该在孤独中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个人修养。
慎独的名词解释

慎独的名词解释慎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汇,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内涵。
慎独的意思是要在生活中保持孤独和静心,以此来追求个人的内心平静和精神成长。
它并不是鼓励人们与社会隔离,而是指导人们如何在喧嚣世界中找到独处的时刻,以及怎样借此充实自己的内在世界。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思维。
而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追逐物质和外在的成功。
在这个忙碌和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慎独成为了更加重要的品质和能力。
慎独的实践方式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独自思考。
人们在面对问题或者抉择的时候,常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建议或者跟随大众的意见来做选择。
然而,慎独主张在独立思考之后做出决策,不被他人的观点轻易影响。
独立思考有助于一个人形成独立的判断力和自主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避免走入盲从和群体心理的陷阱。
除了独立思考,慎独也倡导在寂静中建立联系。
当人们停下来,远离嘈杂的声音和干扰,沉浸在宁静的环境中时,往往会更容易触发思考和灵感的火花。
这个火花可以是对于自身问题的洞见,也可以是对于世界和自然的更深层次理解。
慎独不仅是与他人保持距离,更是与自己的内在世界建立联系,倾听内心的声音和真实的需求。
此外,慎独还包括了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对于生活的深入思考。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们容易追求眼前的利益和瞬间的享受,却忽略了自省和反思的时间。
然而,慎独提醒人们不要将时间挥霍在琐碎的事务上,而是要有意识地保留下一些时间给自己,用于思考人生、梳理自己的思绪。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自省,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触摸到自己的内心深处。
慎独并不是要人们变得孤僻和独来独往,而是有机会卸下人们在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和压力,重新回归到自我的内心。
只有在独处的时刻,人们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调整和发展。
这种与自己相处的方式,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自己内在世界的规律,提升个人的智慧和人生的品质。
慎独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对于人类思维和精神成长的探索。
慎独的名词解释

慎独的名词解释慎独(The Art of Solitude)是指在独自一人的时候,通过思考、反思和沉思,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成长的一种状态和行为。
慎独是一种对自我的探索和认识的过程,它要求个体在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下,通过独立思考和人际交往的反思来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思考自己的经验、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面对自己的思维方式等方式,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
慎独在个体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慎独的行为通常包括独处、思考和反思。
独处是指个体主动远离他人和外界环境,尽可能减少干扰和噪音,创造一个安静的空间,使自己能够聚焦于内心世界。
在独处的过程中,个体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思考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方向。
思考是指个体在独处的时候,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来探索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个体可以思考自己曾经的选择和决策,思考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背后的原因,思考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等。
反思是指个体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回顾自己的过去和总结经验的方式,来更好地认识自己、改正错误,以及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通过反思,个体可以深入分析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挖掘出潜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慎独对个体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慎独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
通过独自思考和反思,个体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其次,慎独可以培养个体的思考和创造力。
在独处的环境下,个体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从多个角度考虑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慎独还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情绪和压力。
在独处的过程中,个体有时间和空间来面对自己的情感和压力,调节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最后,慎独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慎独,个体可以不断挖掘和发展自己的潜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总之,慎独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它要求个体在独自一人的环境中通过思考、反思和沉思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成长。
君子慎独 不欺暗室 卑以自牧原文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原
文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也要谨慎不苟,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知,不欺内心。
注释:
1.君子慎独的意思是:上天赋予的最根本的支配万物运行的原理叫做规律,遵从规律而行叫做正确的原则,修习正确的原则便是教育。
2."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也是经过长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管,有多种做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坚信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的按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
3.不欺暗室意思是:心诚,就是不自欺。
4.卑以自牧:为人谦虚,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5.含章可贞:有美德,有功劳但又不去炫耀,同样也是保持谦虚的意思
君子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到,听不到,也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不能做出违背道德规律,辜负良心,欺骗内心的事。
慎 独慎独

慎独慎独,语出《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大体意思是:“道,是不可分离的,而分离开来的东西,就不是道了。
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
它是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
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慎独。
只有慎独,才能成为真君子。
失去慎独,都是伪君子。
慎独,是一种操守,一种淡定。
慎独的人每做一件事,每一起心,每一动念,都认为天知,地知,神知,我知。
举头三尺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很多事,我们偷偷做了,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一夜之间天下净知。
慎独,在自觉的状态下,体会着生命本真的乐趣。
慎独是心灵的自然有序,是自觉的天人合一。
慎独是一种清明的境界,一种高尚的情操。
坚守慎独,感受纯真。
生命恬然,生活坦然,心灵和谐,从容豁达,宽容大度。
慎始敬终,默默无闻,无为而无不为。
慎独的人纯洁而善良,真诚而守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任世界物欲泛滥,永远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他们人性的最高处,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本真与智慧。
慎独就是挂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就干见不得人的事。
史上某宰相供公职,夜间,在家处理公务,点朝廷供应的蜡烛。
夜深了,公务理毕,转入私人读书时间,则吹灭朝廷供的蜡烛,转而点用私家蜡烛。
家人曰:夜深人息,何必如此,又没人看见。
此公曰:君子当慎独也,人此一生,所作所为,不为做给别人看,是为对自己有所要求、有个交代。
君子修身,贵在慎独!《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
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
慎独名词解释

慎独名词解释慎独是一种指个体在独处时对自身与外界的认知和思维的一种状态,慎独是一种自我反思与自我审视的过程,是对自我内在世界的深入探索。
慎独强调个体在独立自主的环境下反身性地思考,并对自身进行一种自我约束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慎独使得个体能够撇去外界的干扰,专心去思考、反思,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
慎独的核心理念是对自我负责。
个体在慎独的过程中,要对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进行真诚的反思,以实现自我提高和成长。
慎独要求个体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思考,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信仰、人生目标等,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发展方向。
慎独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约束的过程。
个体在与自己独处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进行约束,要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并且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个体在慎独中要有自制力,要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控制。
慎独是一个思考、独立思考的过程。
个体在慎独的过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思维习惯、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不断提出问题、追问问题,并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去解决问题。
慎独使得个体能够独立思考,避免盲目跟随,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慎独还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个体在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思考等方式进行自我教育,培养自己的智慧和素质。
个体通过自我教育能够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慎独可以帮助个体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的价值。
综上所述,慎独是一种对自身与外界的认知和思维的一种状态。
它强调个体在独处时要反身性地思考,并对自己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教育,以实现自我提高和成长。
慎独能够帮助个体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行动,逐渐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慎独定义的名词解释

慎独定义的名词解释慎独,这个名词现在在很多人的口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但是,什么是慎独呢?这个名词的含义和内涵到底是什么?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慎独进行解释和探讨。
慎独,是由慎思和独立两个词组合而成的。
慎,即谨慎、小心,意味着人们需要在行动和思考上保持谨慎的态度。
独,即独立,意味着人们需要在思维和言行上保持独立的态度。
因此,慎独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思考和行为上的独立和谨慎。
首先,慎独强调个人思考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各种信息所包围,思考变得越来越被动。
慎独提倡人们独立思考,不被外界的言论和观点所左右。
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这种思考的独立性是个人智慧和创造力的源泉。
其次,慎独强调自省和审视自我。
人们在进行思考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进行反思和审视。
通过自省,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可以逐渐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
自省是一种对自我完善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提升自己。
第三,慎独能够培养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在社交网络的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大量的信息不加思考地被人们采纳。
慎独呼吁人们在接受信息时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不盲从不加思索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只有通过独立思考和判断,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第四,慎独强调人的自主性和自我决策能力。
在许多领域,如教育、工作、婚姻等,人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
慎独提醒人们不要盲目听从他人的建议和指导,而是要学会自主地做出决策。
人生的选择和决策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只有通过独立自主的思维和决策,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最后,慎独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分追求物质和功利,忽视了与自然的关系。
慎独提醒人们要关注自然,保持与自然的联系。
只有通过与自然的亲近,人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同时,通过慎独的反思,人们可以意识到自己对自然的依赖和对自然环境的应当保护。
慎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慎独”的渊源及其现实意义一、“慎独”的渊源与释义发展1、“慎”、“独”的文献例证众所公认“慎独”即“慎其独”最早出现在《大学》和《中庸》里,追本溯源,“慎独”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渐次发展的过程。
“慎”与“独”作为单字在先秦的典籍中出现是很多的。
在《尚书》中“慎”就有三十几处出现,如“克慎明德,昭升于上”(《周书・文侯之命第三十》),“独”也有几处出现,如“无虐茕独而畏高明”(《周书・洪范第六》),《春秋左传》里的“慎”多与“守”字结合,如“府库慎守,官人肃给报告”(《春秋左传・哀公三年》),《周易》里也有这二字,如“慎之至也。
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
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说文解字》曰:“慎,谨也”可见“慎”就是谨慎之义,上古文献通常作这种解释,而“独”字本义是犬好斗则独而不群,本义废弃,用假借义,可解释为单独、独处、或老而无子。
还有重要一点,儒门经常引用阐发思想的《诗经》内虽无“慎独”出现,但已蕴涵了后来慎独的意思。
此后在《大学》、《中庸》里开宗明义提出“慎独”一词。
2、《大学》、《中庸》中的“慎独”表述《大学》有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庸》有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汉唐注家对“慎独”的阐释从东汉起对于“慎独”的阐释都是具有继承性的和发展性的。
东汉郑玄是最早给“慎独”一词释义,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再到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根据疏不破注的原则,孔颖达对“慎独”所做的疏解与郑玄的注是不相违悖的。
汉唐之际,由于当时当权者给予郑氏、孔氏显赫的学术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这一时期“慎独”的主流释义。
慎独名词解释 医学

慎独名词解释医学
慎独是一个词语,由“慎”和“独”两个字组成。
1. “慎”在这里表示谨慎、小心、慎重的意思。
指做事情时要深思熟虑,不草率行事,注意防患于未然。
在医学中,慎独可以指医生对诊疗过程中每一步操作都要谨慎仔细,绝不马虎。
2. “独”在这里表示独立、自主的意思。
指做事情时要独立思考、自己决策,不被他人左右。
在医学中,慎独可以指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综上所述,慎独在医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要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谨慎小心、慎重行事,并独立思考、自主决策,以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这一原则在医学教育中也被广泛传授,以培养出优秀的医生。
慎独ppt课件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 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 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 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 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 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慎独的定义
护理工作中“慎独”定义 “慎独”是指护士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 时,仍能非常 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对各 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尽职尽 责,不做任何有损患者利益的事。
慎独的定义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 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 范。他一十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 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 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 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 :‘‘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 “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 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 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慎独的定义
疾风知劲草,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看 出一个人的品质和德行。 《后汉书》有 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 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 的王密夜晚去拜见他,想送他十斤黄金 ,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 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 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 而返。
慎独的定义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 ,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 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 耻”.——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 谟克利特
慎独的定义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 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 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 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的自觉, 按照一定的道德行动,而不做任何有 违道德和法律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 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 道德水准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要讲的是“慎独”。
说到“慎独”,相信大家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杨震暮夜却金”。
当然,也许还会有人想到说出著名的“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元朝许衡。
虽然这些例子大家可能都听腻了,但不可否认,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坚持操守,自觉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而他们的这种慎独、这种对于道德的坚守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然而看当今社会,慎独,在越发地离我们远去。
我曾听说过一段称得上是苦涩的笑话:“一早起床用高露洁致癌牙膏刷牙,给孩子冲一瓶碘超标的雀巢奶粉,自己喝杯过期光明牛奶,吃几个超标面粉做的馒头,夹点臭水池里面腌的榨菜。
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炸鸡,下午给朋友打电话,约她到新开的菜馆吃顿地沟油炒的菜,其中有一盘避孕药催大的香辣鳝鱼丝,一个牛肉毒粉丝,上一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茶,再喝点含甲醛的啤酒……”
也许这段话有些骇人听闻,但细想我们的周围,有些司机在晚上没有交警也没有摄像头的路口闯红灯,有些行人在车行的绿灯尚未变红前匆匆跑过人行道,有些乘客在空旷的高速路上忽然拉开车窗扔出包装袋,有些游客在四顾无人后随地吐痰,或是把饮料瓶扔到草丛中……相信大家都会在心里鄙视这些没有公德心的人,那么,在唾弃之余,不妨想想我们自己,能否在人前和独处时做到始终如一。
当然,在这里,“慎独”是广义的,它强调是否能坚守道德准则,是否能做到始终如一。
因为毕竟现在有很多人仗着别人不认识自己,就肆无忌惮起来。
《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
似乎我们每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时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在独处时就不免放松下来,表现出不好的一面,而这,尤其表现在网络世界中。
我们当然不能被称为“小人”,但也不免见人而掩盖什么。
有家公司曾把来应聘的人集合到一间大的办公室里,没说几句话就借口有急事离开。
在监控室里,公司的老总失望地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看看这里,翻翻那里,很少有人能做到如《弟子规》中“入虚室,如有人”的慎独。
也因此,公司的老总拒绝了所有有着高学历但没有做到慎独的应聘者。
如同《大学》中所说的那样,慎独是意诚的核心,也是我们能够做到身修、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的核心。
曾国藩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这四条,慎独是根本。
同样,从那些反面事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慎独对君子、对想必都希望成为君子的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慎独呢?
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礼记·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三国时刘备也曾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之中,一个人要做到“慎独”,成为坦荡的君子,需要有极强的自制力。
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慎独,关键的是不可小觑事情的“第一次”。
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一发不可收拾。
“一”表面上看是最小的数字,事实上是最大的数字,因为它是量变之始,质变之源。
有一则“轿夫湿鞋”的民间故事说: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
开始抬腿迈步十分小心,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鞋。
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
水,弄脏了鞋,就再也不管了,干处湿处随便落脚。
凡事没有“一步之错”,就不会生出日后的种种错误。
守“一”并非易事,它貌似轻微,却往往会使人掉以轻心,酿成大错。
毕达哥达斯说过:无论是在别人跟前或者是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别人面前保持尊严并不难,难做到的是慎独。
我们看重别人,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有一定份量,我们就会在他们面前维护着一张美丽的面具。
然而当我们面对自己时,我们却常常做不到慎独,因为我们都没有看重自己,没有把自己放在心尖位置上。
一个连自己都看不起的人,又还能指望谁看得起他,何谈慎独?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把自己放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先要不自欺,要保持言行一致,然后才能诚实守信,自我反省,坦荡为人,才能做到慎独。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
如果推及到社会,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相信经过我以上的论述,大家都能对自己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而这,也是君子的三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