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流分析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report模流报告

report模流报告

PA66一般温度260-290之间可以按受,温度太高材料易烧焦降解,温度太 低产品熔接纹、流痕较明显,或发生短射。
BX2232-1-模流分析报告:达到顶出温度的时间
产品注射完成70秒后可实现顶针脱模。
BX2232-1-模流分析报告:气穴

加排气 加排气
加排气 加排气 因气大部发生在分型面上,可自然排气,四角脉冲位困气可通过增 加芯子实现排气。
BX2232-1-模流分析报告:壁上剪切应力
在分析得出最大剪切应力0.26Mpa,未超过材料所允许的数值 (0.5Mpa)。剪切应力太大,产品易开裂,通过加大最大剪 切应力处的壁厚,降低注塑速度,采用低粘度的材料,提高料 温,可减小剪切应力。
BX2232-1-模流分析报告:充填时间
充填流动较平衡,无明显滞流现象,塑料熔体同时到达各个末端。
BX2232-1-模流分析报告:压力
注射分析时,默认型腔为完全封闭,压力在30Mpa即可注满;由于模具 实际配合间隙、注塑机、辅助设备、电压、成形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实 际所需的注塑压力会有偏大。
BX2232-1-模流分析报告:总体温度

模流分析报告 - R01

模流分析报告 - R01

锁模力:XY 图
从图中可知,产生最大锁模力时间: XX S处, 所需要最大锁模力值:XXXTonn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熔接线
两处进胶结合处结合线比较明显,适当提高模具温度等有效减少结合线, 避免结合线处产品强度不够,容易断裂等现象。
气穴
产品上有气泡处,需要做好模具上排气,避免出现充填缺陷、烧伤产品、有气泡等现象
➢ 产品表面流动波前温度分布均匀;产品的困气位置在粉红色圆圈处,注意排气 设计。
➢ 产品表面有结合线产生可能影响外观。 ➢ 成型所需压力在合理成型范围内。 ➢ 产品变形供参考。
➢ :此分析报告仅供参考,请贵公司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取舍, 由中山市高立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CAE分析人员保留最终解释权。
目 录:
1. 制品分析 2. 材料信息 3. 流道系统设计 4. 充填时间(动画) 5. 流动前沿温度 6. 总体温度(动画) 7. V/P转换压力 8. 压力(动画)
9. 注射位置处压力:XY 图 10. 锁模力:XY 图 11. 熔接线 12. 气穴 13. 缩痕估算 14. X方向变形 15. Y方向变形 16. Z方向变形
播放动画:按Shift+F5
V/P转换压力
速度/压力切换时的压力,此亦为注塑本产品所需要的最大压力 为66.44MPA。
压力
从图中可知,分析最大压力:XXX Mpa, 位于可接受范围内,实际成型时适当提高 模、料温可降低射压需求。
播放动画:按Shift+F5
注射位置处压力:XY 图
从图中可知,产生最大注塑时间: XXS处, 所需要最大注塑压力值:XXXMpa。
材料信息
注:由于材料库中无法找到一样的材料,因此,找相似的材料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数据有差异。

JKUN模流分析报告 - JKUN模板

JKUN模流分析报告 - JKUN模板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80 ------------------------------------------------------------------------ 81

模流分析总结报告

模流分析总结报告

2014-8-24
7
6.困气
如图红色线圈内需要排气
2014-8-24 8
7.熔接痕
图中彩色线条为熔接线,调机可提高压力和温度改善,也可通过喷涂等后工艺改善熔接线。 移动浇口位置可改变熔接线位置
2014-8-24
9
8.缩水痕
左图流动不平衡造成保压不均匀,出现涨模和缩水的风险较大。 右图流动较平衡,缩水的风险较小。 收缩值较小且差异较小的方案为佳。
2014-8-24
2
1.2流动平衡(父子模的流动平衡)
同一套模中产品大小不同,需更改流道和浇口大小实现流动平衡。
2014-8-24
3
2.压力分布
左图压力分布不平衡,右图压力分布较平衡。压力分布不平衡会造成压力偏大、过保压、披风、缩水、 尺寸大小头等缺陷。压力较小且分布平衡的方案为佳。
2014-8-24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流动平衡(1.1单个产品的流动平衡;1.2父子模的流动平衡) 压力分布 温度分布 滞流 短射 困气 熔接线 缩水痕 翘曲
2014-8-24
1
1.1流动平衡(单个产品的流动平衡)
全屏动画
左图流动不平衡,右图流动较平衡。流动不平衡会造成压力偏大、过保压、披风、缩水、 尺寸大小头等缺陷。流动平衡的方案为佳。
4
3.温度分布
胶料的推荐温度为308度,温差在5度以内较好(由于剪切热温度上升2.2度,由于冷却温度下降1.9度), 且需在胶料的推荐范围内(285-330度)。
2014-8-24
5
4.滞流
3.3
0.77
产品壁厚不均匀造成滞流,产品表面有缺陷的风险
2014-8-24 6

Moldflow模流分析报告

Moldflow模流分析报告
Original1發生了嚴重的短射現象,歸因於此處肉厚太薄(只有0.6mm),而 澆口距離此處太近,塑膠流到此處因阻力太大而停滯不前,溫度急劇降 低,阻礙了後續塑膠的充填。
Original2在相同區域發生較嚴重的滯流現象,該處塑膠熔接性极差。大 部分縫合綫熔接溫度較高,應不會影響其使用強度。局部區域包風包在 塑膠内難以排除,可能會受高壓急劇升溫而燒焦產品。注入口尺寸太小 ,冷卻太快,成品將得不到有效保壓而發生縮水,有可見凹陷出現,而 試模時用105MPa的壓力持續保壓了5s之久,其實此時注入口早已凝固, 再加額外的壓力只能使產品出現負收縮(即膨脹),導致拉模現象。澆口設 計得太薄,凝固太快,即使注入口不先行凝固,產品也會有較嚴重的保 壓不良現象。另外循環周期過長,造成生産成本的浪費。
3. 產品模型介紹
-------------------------------------------------------------------------- 5
4. 原始方案澆注系統設計
-------------------------------------------------------------------------- 6
13. 最終改善方案基本成型條件 ----------------------------------------------------------------------- 29
14. 最終改善方案分析結果 --------------------------------------------------------------------30~43
冷卻凝固過程
Original2
這六個圖表示的是產品和流道的冷卻凝固過程,紅色區域表示最先凝固的區域,一般最薄處最先凝固。從 圖三可知,注入口已先行凝固(箭頭指示處),而此時產品大部分都沒凝固,説明注入口尺寸太小,成品將 得不到有效保壓而發生縮水現象。此外分析中也發現澆口亦太薄,凝固太快。

xxx模流分析报告

xxx模流分析报告

xxx模流分析报告⽬录第1章模流分析的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流分析的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塑件的⼯艺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材料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形⼯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成形⽅案的设计与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形⽅案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初始⽅案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侧浇⼝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艺参数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格模型的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流动+翘曲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却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优化⽅案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点浇⼝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却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案对⽐-----------------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浇⼝位置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艺条件设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Moldflow模流分析报告样本

Moldflow模流分析报告样本
5.结论与建议 2 16.分析说明三
18.结论与建议 3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30 ------------------------------------------------------------------------ 31 ------------------------------------------------------------------------ 32 11. 12. 13. 14. ------------------------------------------------------------------------ 56 ------------------------------------------------------------------------ 57 14. 15. 16. 17. ------------------------------------------------------------------------ 81

工厂模流分析报告样板资料

工厂模流分析报告样板资料

锁模力曲线图
CAE最大锁模力:2652T。
差。可用锁模力的经验计算公式相互验证。
推荐机台:2750T
说明: 由于模具和产品结构、注塑机、辅助设备、成型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所需的最大锁模力略有误
熔接线
中间和边缘几条熔接线比较明显
熔接线位置如图所示。 说明: 分析显示可能发生熔接线的地方,在模型上沿着流动前沿聚合形成熔接线。熔接线发生在两个或者更
材料 材料对于分析结果影响很大,建议分析材料与实际生产材料牌号一致,并提供材料*.UDB 说明: 档,否则我司将采用该材料相近材料或相同厂商替代。
网格概述
网格信息统计
流道介绍
分流道大小12mm 进胶点大小3mm
网格概述
产品信息描述 1.产品长*宽*高(mm) 2.产品体积( cm³ ) 3.产品投影面积(cm²) 4.产品基本壁厚(mm)
多个流动前沿聚合处。熔接线形成时熔体的温度高,则熔接线的质量就好。
困气
如图所示粉红色处困气较严重请加强排气。 说明: 一般,困气分布在分型面上,可自然排气。困气发生在产品中间,则可通过优化浇口位置、产品结
构、模具结构(顶针、排气槽等),加以解决。
冻结层因子
T=4.35S
T=6.35S
该产品在6.35秒时,红色区域已凝固, 在10S时产品基本完全冻结。 说明: 冻结层因子结果是中间结果,该结 果的默认动画贯穿整个时间。此结 果的默认范围是整个结果范围的最 小值到最大值。
DEMUP®
V/P转换压力
说明: 该结果显示从速率控制到压力控制切换点的压力分布。 V/P转换时间1.4S,产品填充填至99%。切换
压力为116.8MPa。未充填部分在后续保压完成。
流动前沿温度

模流分析报告范本

模流分析报告范本

[10/12]
塑模一部設計處
பைடு நூலகம்
翹曲變形趨勢
[11/12]
塑模一部設計處
結論與建議
一﹕結合線處會影響要加強排氣﹔ 結合線處會影響要加強排氣﹔ 二﹕中間區域肋條部分因肉厚相對較薄﹐又是流動末端﹐不 中間區域肋條部分因肉厚相對較薄﹐又是流動末端﹐ 易保壓﹐產品強度受到影響﹐易斷﹔ 易保壓﹐產品強度受到影響﹐易斷﹔
材料特性: 材料特性:
從此圖形可以看出﹐此種材 料對溫度的敏感性隨著剪切 率的增大而降低.
[2/12]
塑模一部設計處
成型條件
[3/12]
塑模一部設計處
進膠方式
進膠方式﹕ 進膠方式﹕ 三板模一點針點一點潛 伏兩點搭接膠口進膠
[4/12]
塑模一部設計處
產品流動波前
60% 80%
90%
[5/12]
100%
RLQ-CADE-TOP模流分析報告 模流分析報告
• 塑膠材料﹕PC • 穴數﹕1CAV
• 產品尺寸:67.04X11.69X116.66 • 基本肉厚﹕1.25MM • 產品單重﹕6.98 g • 流道重量﹕12.18g • DFX: 63%
(GE1414)+Metal
---分析人﹕XXX
[1/12]
顯示保結束瞬間各處的壓力值, 由流道至流動末端漸減, 顯示保結束瞬間各處的壓力值 , 由流道至流動末端漸減, 最大壓力值可提供射出機之鎖模 力值。壓力分布是否均勻 ?顯示壓力傳遞效果。 力值。壓力分布是否均勻?顯示壓力傳遞效果。 評估模具中肉厚及溫度對於壓力分布及損 耗的影響。 耗的影響。
充填的最大壓力為130.58Mpa﹐ ﹐ 充填的最大壓力為 成品內部壓力分布為0~98.88Mpa﹐ 成品內部壓力分布為 ﹐ 流道壓力損失為31.70Mpa. 流道壓力損失為

模流分析报告

模流分析报告

熔接痕数量很少,但是长度较长,建议采用的措施有:增加注射速度、提高 料筒温度、增加模具温度、增加保压压力。
气穴较少,改善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射出压力,改善产品的壁厚使壁厚变 化均匀,增大浇口尺寸。
最大的锁模力大概为60KN,而SZ-160/100 的最大锁模力为1000KN,故 没有超过注塑机的最大锁模力,因此在注塑结束时也不会产生飞边。
压力分布
由上图可以看出2端的压力基本相等,故填充较好,最大压力为 24.67Mpa小于注塑机注射压力。
流动前言温度分析:
流动前言温度Βιβλιοθήκη 差很小,不会导致零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 导致零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而残余应 力的存在会导致零件发生翘曲。
充填时间分析
此零件充填时间为2.157s
最大的剪切应力为1.969Mpa小于材料的许可值
依据上图可以便调整注塑机的螺杆速度,使产品成型质量达到最理想的效 果。

模流分析范本

模流分析范本

Page 4
MOLD FLOW ANALYSIS REPORT Filling time and processes-2(充填时间及过程-2 )(Shift+F5 View)
The results show products desired fill time 1.689S. Filling time is reasonable. 分析结果显示制品所需填充时间为1.689S,充填时间合理。
3
MOLD FLOW ANALYSIS REPORT Filling time and processes-1(充填时间及过程-1 )(Shift+F5 View)
The results show products desired fill time 1.689S. Filling time is reasonable. 分析结果显示制品所需填充时间为1.689S,充填时间合理。
(流道): Ф 2.5-Ф 2MM
(主射咀出胶口): Ф 5.5MM
(流道):Ф 3.2Ф 2.7MM
The figure mainly to explain the chosen mold flow analysis of the flow channel, the gate forms and sizes, as well as the main gate or nozzle position. Since there is no consideration of the actual material shrinkage, water transport and other mold structure arranged above the actual value of the result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上图主要说明模流分析所选用的流道、浇口的形式和尺寸,以及浇口或主射咀的位置。由于没有考虑材料的实际缩水 率、运水的排布以及其它模具结构,以上数值的结果有待实际中进一步确认) Page

模流分析模板moldflow

模流分析模板moldflow
13
Temperature at flow front(流動前沿處溫度) 異常說明及建議
母模面波前溫度圖示
公模面波前溫度圖示
異常溫度區域圖示
波前溫度是熔體流經產品截面時的平均溫度,波前溫度的均勻性是評估產品填充狀況和表面質量的一 個重要指標,一般要求在±10℃內。產品外觀表面區域波前溫度差異在10℃之內均勻一致;筋位處滯流 溫度低但不影響填充。
16
異常說明及建議
Shear rate, bulk(剪切速率 , 體積)
剪切速率動畫
剪切速率最大時刻圖示
此种材料的剪切率最大值允許在12000 1/s,最大剪切速率一般出現在流道截面最小的區域。 此澆口位置剪切速率最大在30000左右,超出最大允許值,故而在成型時需注意注射速度以避免裂解發生。
3
產品要求
1.產品為精密件,肉厚不均,壁厚處防止收縮不均 2.客戶特殊要求,如重點尺寸描述 3.其他信息
分析說明
此方案分析內容如下:
1、充填流動狀況分析: 主要針對充填時間、流動平衡、充填壓力、流動前沿溫度、充填區域進行評估;
2、流動保壓狀況分析: 主要針對外觀品質結合線、縮水痕、體積收縮、鎖模力大小以及熔體溫度隨時間變化
15
異常說明及建議
Bulk temperature(體積溫度)
體積溫度動畫
溫度異常區域 及澆口分型面 兩側溫度圖示
體積溫度為熔體速度的加權溫度可表徵剪切熱量,動畫顯示整個成型周期內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可結 合上頁凝固層因子產看壁厚區域對成型周期及翹曲變形的影響。 1.圈示區域的溫度降低速度明顯低於其他區域,這可能會造成產品個方面缺陷。
E*2
冷流道系統,一點點進膠
6
流道系統

《模流分析报告模板》课件

《模流分析报告模板》课件

模流分析
掌握模流分析方法,为组织提 供改进和优化的机会。
技巧和注意事项
遵循技巧和注意事项,确保你 的PPT课件更具影响力和表达力。
报告模板介绍
丰富的设计
利用精美的报告模板,使你的PPT课件引人注目, 并传达信息清晰。
灵活的布局
报告模板提供多种布局选项,帮助你创造出专业且 有吸引力的报告。
直观的数据可视化
通过报告模板中的仪表盘和图表,将复杂的数据变 得简单易懂。
生动的信息图表
利用报告模板中的信息图表,将重要信息以视觉化 方式呈现,增强记忆效果。
排版和配色
合理安排文本和图像的位置,并选择与内容风格 相符的配色方案。
自定义内容
根据你的具体内容,对报告模板进行个性化调整, 以使之与你的PPT课件完美契合。
测试和修改
在最后测试之前,对整个PPT课件进行仔细审查 和修改,确保一切都准确无误。
技巧和注意事项
1 保持简洁
使用简洁的语言和精心选择的信息,以确保 观众能够清楚地理解你想表达的内容。
《模流分析报告模板》 PPT课件
背景介绍
了解模流分析的起源和背景,探索其在当今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模流分析概述
1 提高效率
学习如何通过模流分析来识别和消除流程中的浪费,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
2 优化流程
掌握模流分析方法,以优化业务流程,并提升生产力和竞争优势。
3 改进决策
了解模流分析在帮助做出合理决策和优化资源分配方面的作用。
应用举例
制造业
了解如何应用模流分析来改善 制造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 质量。
客户服务
发现如何利用模流分析方法, 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升客户 满意度。

Moldflow模流分析经典报告简体版

Moldflow模流分析经典报告简体版

公母模侧表面温度分布
Original1
左图表示产品公模侧表面温度分布,右图表示产品母模侧表面温度分布。从 图中可知,表面温度分布不太均匀,冷却效果不太理想。
公母模侧表面温差
Original1
从图中可知,公母模侧 表面温差较大,会使产 品公母模侧收缩不均一 而导致翘曲变形问题。
产品凝固需要的时间
Fusion网格
Midplane网格
Original1
原始方案浇注系统设计
原始方案Original1为三板模,一模一穴,采用外热式热流道系统,两点进浇 (浇口直径为3.0mm)。详细尺寸请参考2D模具图。
Original1
原始方案冷却系统设计
原始方案共设计十条水路,其中 母模侧六条,公模侧四条,蓝色 管 道 为 Ø 1 0 mm 的 直 通 水 路 , 黄 色 管 道 为 Ø 1 6 mm 的 挡 板 水 路 , 详细尺寸请参考2D模具图。
循环周期温度变化(点击图面即可播放动画)
Original1
点击上面两图可动态演示从循环周期开始到开模期间产品厚度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充填压力(点击Pressure图面即可播放动画)
Original1
左图为充填/保压切换时所需的注射压力,压力较大,达104MPa,但对所使用的350t注射 机来说,此压力是安全的。点击右图可动态演示从循环周期开始到开模期间的压力变化。Βιβλιοθήκη 缝合线位置&包风分布
Original1
左图的红线表示缝合线位置,其中圈示的缝合线较为明显,但对此产品来说可能并不重 要。右图的粉红色小圈表示可能的包风位置,注意设置相关机构排除,特别是标示的位 置。
冷却凝固过程
Original1

(完整版)MOLDFLOW分析报告

(完整版)MOLDFLOW分析报告
Page 3
Moldflow Analysis Report 塑料材料簡介
PPE+PS+40%GF Xyron X1764 Asahi Kasei Corporation
1. Melt Density 1.2827 g/cu.cm 2. Solid Density 1.3645 g/cu.cm 3. Ejection Temperature 110.000000 deg.C 4. Recommended Mold Temperature 75 deg.C 5. Recommended Melt Temperature 275 deg.C 6. Absolute Max. Melt Temperature 340 deg.C
Moldflow Analysis Report
Moldflow模流分析報告
B039பைடு நூலகம்901
Page 1
Moldflow Analysis Report 内容提要
1. 分析说明一 2. 塑料材料简介 3. 产品模型简介 4. 分析模型简介 5. 原始方案浇注系统设计 6. 原始方案冷却系统设计 7. 原始方案基本成型条件 8. 原始方案分析结果 9. 结论与建议 1 10.分析说明二 11.改善方案1浇注系统设计 12.改善方案1冷却系统设计 13.改善方案1基本成型条件 14.改善方案1分析结果 15.结论与建议 2 16.分析说明三 14.改善方案2浇注系统设计 15.改善方案2冷却系统设计 16.改善方案2基本成型条件 17.改善方案2分析结果 18.结论与建议 3
Page 2
Moldflow Analysis Report 分析说明一
➢如下图的产品,为复印机上的零件,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采用PPE+PS+40%GF的塑 料以热流道成型,产品结构与进浇位置均已确定,客户希望通过调整冷却水路或冷却条件 将整个周期时间缩短,因此藉以Moldflow模流分析验证是否可行。 ➢因Moldflow材料数据库内暂无客户使用的GE PPE+PS+40%GF塑料,故在分析中使用 物性较为相似的Asahi Kasei Corporation的PPE+PS+40%GF塑料来代替,在数值上会与 实际试模有差异,但趋势是一致的。此报告中以几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其中Original n 为客户原始设计方案,Revised n为我们基于Moldflow上的改善方案。

模流分析模板

模流分析模板

变形,所有因素
变形,所有因素
变形,所有因素:X方向
变形,所有因素:Y方向
变形,所有因素:Z方向
变形,冷却因素
变形,冷却因素
变形,冷却因素:X方向
变形,冷却因素:Y方向
变形,冷却因素:Z方向
变形,收缩不均因素
变形,收缩不均因素
变形,收缩不均因素:X方向
变形,收缩不均因素:Y方向
变形,收缩不均因素:Z方向
剪切应力说明
产生最大时刻 材料许用极限
锁模力
CAE最大锁模力 锁模说明
注塑机最大锁模力
气穴
要求及说明: 非产品分型面区域的困气位置须清晰显示,同时说明排气解决措施。
排气说明
熔接线
要求及说明: 熔接线的显示结果须将熔合角度(动态等值线填充模式)、熔合温度(流动前沿温度、体积温度)、压力、冻结层厚度、气穴分析结 果叠加显示。
注塑机品牌
需求成型周期
说明产品外观面的位置 说明产品安装位置
说明产品匹配面的位置 3D数模上的产品体积 平均壁厚和局部壁厚
长×宽×高 一模几腔
产品网格质量统计
产品网格模型截图
产品网格质量统计截图
要求及说明: 请注明模型所用网格类型.
要求及说明: 网格类型/质量符合Mold flow分析 标准要求.
XXXX模流分析报告
模具供应商名称-姓名 20XX年X月XX日
模流分析报告
产品模型
项目名 零件号 评审日期 模具/零件供应商
零件名 CAD模型版本 Mold flow版本 分析工程师
产品/注塑机等信息
备注:信息由一级供应商提供
外观要求 结构要求 变形要求 产品体积 产品壁厚 产品材料 产品尺寸 模具描述 注塑机吨位

模流分析报告

模流分析报告

V/P切换时,注塑压力在产品上的压力梯度分布比较均匀。
Result : Injection Pressure
在填充阶段,最大的注塑压力为76.0Mpa.
Result : Volumetric Shrinkage Distribution
产品整体的收缩比较均匀,红色位置的收缩比较大。
Result : Displacements, hardware final shift (x5)
Moldflow Analysis Report
Runner System
浇口改为1端侧浇口
Result : Fill Pattern
Result :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Melt Front)
熔体前锋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
Result : Pressure at V/P switchover
五金件在Y方向的变形较大, 红色位置会移动0.86mm 0.86mm
五金件在Z轴上有较小的变 形,红色位置会移动0.05mm 0.05mm
五金嵌件在填充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变形,约为0.87mm.
Result : Von Mises Stress, core
五金嵌件在填充过程中受力不均匀。
Conclusions From the above analysis: 将产品的浇口位置改为此处,对五金件的变形没有改善,变形量比原方案还要 大。

模流分析报告-2

模流分析报告-2

Pressure at V/P switchover(V/P转换及其压力分布) 方案一 方案二
V/P control V/P控制方式 Specification: V/P转换说明
体积控制
Volume % at V/P V/P时刻填充量
99%
方案一注射压力88mpa,方案二注射压力61mpa. 备注:点数越多压力越小
Specification: 流动说明
通过动态填充的动画,比较清楚地反映了模具的各个区域充胶的时刻。
Fill time - Contour(充填等值线) 方案一 方案二
Short shot 短射 Specification: 流动说明
No 填充时间的等值线显示了流动前沿在模具中的充填规律,线条颜色相应地表现模塑 部分是哪个时间点被填充完成的。
190℃ -230℃ 为防止成型出的产品表面有阴影,建议料温升高十度,模温升高十度成型。
Clamp Force(锁模力) 方案一 方案二
Max. clamp force CAE最大锁模力
56.74/82.96ton
Clamp force limit 注塑机最大锁模力
Specification: 锁模说明
1、 二种方案进浇充填状态,压力、锁模力都OK 2、结合线方面:方案一的结合线要少于方案二; 3、收缩方面:方案二的收缩较方案一均匀些; 4、变形
变形方向 X变形 Y变形
方案一
1.3mm 0.44mm
方案二
1.0mm 0.46mm
Z变形
1.1mm
1.0mm
Suggestions 解决办法及建议
建议: 若结合线为首要考量因素,则建议选择方案一; 若整体的收缩为首要考量因素,则建议选择方案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mperature mold
模具温度热点,稍微优化前模水路
模具温度
Temperature mold
温度:零件(正面)Temperature Nhomakorabea part
稍微调整前模水路
温度:零件(反面)
Temperature , part
产品热点
整体变形
Deflection
X向变形
Deflection of X axis
利于排气
气穴位置在两股料流汇合处和充填末端,气穴位置加强排气
熔接线 Weld lines
熔接线位置加强排气
缩痕估算
Sink marks
有缩痕风险
SHIFT+F5可自动播放
冻结层因子
Frozen layer fraction
网孔位置壁厚较厚,不能有效保压
顶出时体积收缩率
Volumetric shrinkage at ejection
以上分析是用相似材料替代分析的结果: 1、分析方案充填平衡,无短射滞留; 2、最大射压50.14MPA,锁模力979.8T; 3、流前温度低点有色差风险,生产时注意工艺调整; 4、产品浇口采用侧浇口,浇口位置及修剪后的装配需产品工程师确认; 5、气穴位置、熔接线位置、充填末端及筋位需加强排气; 6、稍微调整冷却水路,前模凹槽适当增加隔水片,后模两端侧水管稍微远离 产品面; 7、变形结果仅供参考变形方向趋势,收缩不均为变形主因。在实际中由于现 实环境和工艺调整等多种因素相作用,理论变形数值(包含收缩值)与实际 变形数值有差异,不能直接等同;
分析网格
分析材料
Material Data-PP
基本描述 粘度曲线
推荐工艺
流变属性
PVT 曲线
收缩属性
浇注系统
Initial Nozzle/Gate Locations and sizes
712
712
285 515
285 515
五点顺序阀热流道转冷流道侧浇口 热流道内径:22mm 浇口:30*1.3-30*4mm 扁平流道: 30*4mm
Y向变形
Deflection of Y axis
Z向变形
Deflection of Z axis
冷却不均变形
Differential cooling
收缩不均变形
Differential shrinkage
取向因素变形
Orientation effects
对比方案及结论
Compare project and Conclusion
相同状态下,5点全开与只开中间3点比较分析 变形结果 见下页
注射压力 相同的保压压力,保压时间
整体变形
X向变形
Y向变形
Z向变形
SHIFT+F5可自动播放
流动充填
Fill time Animate and contour
等值线均匀,充填平衡
注射位置处压力:XY图
Pressure at injection location,XY Plot
最大注塑压力在50.14Mpa
SHIFT+F5可自动播放
压力
Pressure
流动前沿温度
Flow Front Temp
料流温度最低点 在格栅薄壁处,
能充填完全。
流前温度较低点与主体料流前锋温度 差值20度左右,注意工艺调整避免色
差风险。
SHIFT+F5可自动播放
剪切速率
Shear Rate
锁模力
Clamp Force
最大锁模力979.8T
气穴 Air traps 困气风险
建议侧壁蓝色框选面加胶 使气穴位置跑到小框边缘
远离浇口和网孔位置体积收缩稍大,总体较均匀
回路冷却液温度
Circuit coolant temperature
前模进出水温差1.93度,水路合理。
后模进出水温差1.2度,水路合理。
回路管壁温度
Circuit metal temperature
前模回路管壁温差小于7度
后模回路管壁温差小于10度
模具温度
模流分析报告
Moldflow Analysis Report
产品名称 模具编号
编制 日期
落水槽
分析方案
Analysis Program
五点顺序阀热流道,薄片浇口,带水路冷却分析
产品信息和壁厚分布
Part Details and Part thickness
零件体积:1054.6404cm^3 零件投影面积:3066.7102 c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