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建筑运动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https://img.taocdn.com/s3/m/e9eedb85fd0a79563c1e726e.png)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1、1920年,勒柯布西耶创办杂志《新精神》。
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一系列理论依据,表明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运动的到来。
城市集中主义者,拟建巴黎市中心区。
第一个几乎全部以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是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其尺寸系统是根据“模数理论制定的。
2、法古斯工厂是格罗皮乌斯早期重要成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成为第一做真正的“现代建筑”。
3、格罗皮乌斯从美国的建造方法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改进住宅建设的建议。
远在1910年,就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这是对建筑工业化最早的探索。
4、包豪斯前身魏玛公立建筑学院。
5、1926年,密斯设计了德国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采用立体主义的构图手法。
1926年,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副主席,1927年在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规划主持。
30年后,巴特宁设计主持了国际住宅展览会。
6、阿尔托无疑是现在建筑最杰出与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派的理性和美国有机建筑的诗意,更有他独有的抒情,即对使用者在人情上的诚挚考虑。
普兰顿曾把他的作品称为是异质共存的建筑。
也有人把他称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建筑的联系人。
7、巴西利亚的规划方案——科斯塔;城市中心的三权广场与总统府为尼迈耶。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勒柯布西耶、尼迈耶。
8、前川国男的10层晴海公寓为日本住宅公团主板的东京港湾工业区住宅建设的著名实例。
丹下建三设计的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
前川国男设计的京都文化会馆与东京文化纪念会馆。
林昌二设计的皇居旁大楼被认为是具有“战后日本现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
9、战后城市重建,华沙模式——恢复以前的原样进行重建;鹿特丹模式,另起炉灶进行重建。
保护历史性城镇——威尼斯宪章。
11 新建筑运动
![11 新建筑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b851b026bd97f192279e9a3.png)
新建筑运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特征: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又称“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①这一派的艺术家们否定机器制造的产品,认为机器产品粗制滥造;②他们也反对当时的复古思潮,在建筑上不抄袭历史样式;③崇尚自然的思想,提倡用“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形式;④主张建筑要表现材料的自然美。
⑤局限性:把机器看成是一切文化的敌人,只主张以手工艺方式进行生产,成本高昂,不宜推广。
红屋:1)“红屋”又称“莫里斯住宅”,位于伦敦郊外,由建筑师韦布设计建造,为“田园式”住宅,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建筑。
2)建筑特点:①住宅为L形平面布局,共两层。
首层为服务性用房,主人卧室和其他休息用房设在二层;②内部空间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位于南侧的楼梯将上下两层空间联系起来,各个房间功能流线安排合理得当;③采用不规则平面,每个房间都有充足的日照。
3)艺术特色:①“红屋”外观充满浓郁的田园气息,形态自由活泼;②高坡顶根据房间大小,灵活地穿插在一起;③外墙主要使用红砖墙,不加粉刷,没有繁琐的装饰,创造出安逸舒适的居住氛围;④非对称布局,按功能要求安排房间,突破了传统住宅的面貌与布局手法,在居住建筑设计合理化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⑤表现了建筑材料的自然属性,使用当地的红砖,不加粉饰,不加装饰,充分体现了工艺美术运动崇尚自然的思想。
“红屋”艺术造型独特,是功能、艺术、材料相结合的范例,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建筑有积极地影响。
新艺术运动:√特征:①19世纪80年代兴起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②认为建筑艺术的革新的目的是要在绘画、装饰与建筑上创造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艺术风格。
极力反对历史样式。
③在装饰主题上喜用自然界生长的草木形状的线条。
在建筑装饰中大量使用铁构件。
主要思想及表现:①主张艺术要来源于自然,学习自然,受工艺美术运动和莫里斯的影响较深;②崇尚曲线,新艺术运动又称“曲线风格”,从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灵感,创造以自然纹样为母题的装饰曲线;③善于使用铁构件。
9新建筑探索
![9新建筑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06c8e10a216147917112851.png)
2.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西部地方建筑的自由布局+浪漫主义精神 平面: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布局 室内:既连又分,层高低且不等,室内暗 外形:纵向大烟囱+层层叠叠的水平线条+大岀檐 代表作品:罗伯茨住宅1907——最优美作品之一 罗比住宅1908——城市型住宅
草 原 式 住 宅
芝加哥学派的进步作用
突出以功能为主,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 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取得成就。 建筑艺术反映技术特点。 简洁立面反映工业化精神。
四、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五、德意志制造联盟
主张建筑应当真实,必须同工业结合。 反对装饰,表现结构,发展符合功能 与结构特征的建筑。 代表作:
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制造车间 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一、社会背景
1871—1917,自由竞争—帝国主义
由于生产急剧发展和技术飞速进步,建筑摆脱 了旧技术和形式的限制,特别是钢和钢筋混凝土 的广泛应用,促使探索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的新 建筑形式。
德、法、英、美等国最具有代表性。
二、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
1、先驱者 辛克尔(德);桑珀(德); 拉布鲁斯特(法)
2、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850s)
面对工业化城市建设,出现了积极倡导和消极反对两 种态度,否定建筑工业化的工艺美术运动由此产生
主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热衷于手工艺的效 果与自然材料的美; 但是把机器看成是一切文化的敌人,向往过去,只主张手工 业。 主要作品:红屋—红砖建造,表现质感。 代表人物:拉斯金(John Ruskin);莫里斯(William Morris)
红 屋 室 内
3、新艺术运动(比利时布鲁塞尔,1880s)
近现代外国建筑史资料
![近现代外国建筑史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0ad3e91f7ec4afe05a1df42.png)
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始创自比利时,它的特点在于运用自由曲线模仿自然形态。
代表人物有凡•德•费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霍尔塔(Victor Horta)等。
在建筑风格上反对历史式样,采用流动的曲线和以熟铁装饰的表现方式,试图创造适合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形式。
但由于仅限于在建筑形式上尤其是室装饰的创新,而未能解决建筑形式、功能、技术之间的结合,因而很快就逐渐衰落。
表现主义建筑:(亦称表现派)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于1910年前后趋于成熟。
表现主义画家重个性、重感情、重主观需要,设想通过外在表现、扭曲形象或强调某些色彩,把梦想世界显示出来,以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动。
表现主义建筑师采用奇特、夸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
最能代表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是由门德尔松1920年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工艺美术运动:亦称手工艺运动。
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提倡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革传统形式,反对粗制滥造的机器产品。
在建筑上主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的束缚。
因建筑风格打破传统手法,根据功能需要自由设计平面与造型,又得名为“自由建筑运动”。
代表人物是拉斯金和莫里斯。
代表作品是伯设计的“红屋”。
折中主义:折衷主义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以法国最为典型。
代表作巴黎歌剧院。
顶峰巴黎的圣心教堂。
装饰就是罪恶:1908年阿道夫·路斯出版了一篇文章《装饰与罪恶》,明确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畴,主建筑以实用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对于路斯来说,建筑去除掉装饰,是其精神力量的象征。
07新建筑运动
![07新建筑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d3dfa580975f46526d3e158.png)
西尔斯大厦
富兰克·赖特 (1867~1959)
赖特是第二代芝加哥学派中最富盛名的人物。
赖特吸收和发展了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思 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有机整体的概念,即将 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 融为一体,并使建筑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与整体 相协调,形成一种适于现代性的艺术表现。
20世纪法国著名建筑师和设计艺术理论家,“机 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在现代建筑,现代设计 及城市规划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他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一著名论点。 指出住宅与机械都是寻求功能的结果,都是适应 需要的、有用的、客观的和经济的,因而应用工 业生产的批量化、标准化生产方式营造建筑,这 就是勒·柯布西耶著名的机械美学思想。
德国法古斯工厂 1911-1912
哈佛大学研究中心
格罗佩斯住宅 1938
米斯·凡·德·罗
米斯·凡·德·罗提出了“好的功能就是美的形 式”“功能绝对第一”和“少即是多”等理论。
在设计理论上其中“少即是多”在相当长的时期 内成了现代主义的至理名言。“少”是针对当时 建筑界中仍然流行的繁琐的古典装饰手法提出的, “多”即是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可能创造出形式 简洁、效果丰富的建筑,并且实现了最大的使用 空间。
城市规划思想是柯布西耶的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另 一个重要贡献,其核心内容是功能性和多元化双 方面的结合。
萨沃伊别墅 1929-1931
朗香教堂
克鲁格别墅 1928 汉斯与瓦斯里·拉克哈特兄弟
亨尼别墅 1915-1919 罗伯特·凡·德·霍夫
无论从建筑理论还是建筑实践角度看 ,米斯对现 代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少即是多” 的理念一响了几代设计师,成为现代设计的至理 名言,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外国建筑史-ch10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外国建筑史-ch10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https://img.taocdn.com/s3/m/ed845863a417866fb84a8eba.png)
瑞典 斯德哥尔摩图书馆
– 是瑞典早期的现代建筑之一。 – 以功能为核心进行平面布局,外形简洁,没有多余装饰。
荷兰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 伯尔拉赫设计,1883-1903, – 设计思想:“净化”建筑,建筑应简洁明快表达材料的质感。
– 外墙为清水砖墙。简化古典建筑符号。
设 锋 了 离计 派 许 派结 艺 多 的合 术 同 霍了 手 代 夫新法人曼艺。,和术包莫运括瑟动维;和也欧纳洲的先分
建 他筑 的平 简面 洁呈 的“设E计”手字法形为,后共来五欧层洲,
东 的立 几面 代开 建窗 筑极师小所,采强纳调,体对快俄的国面的 积 构、 成疏 派密 甚布 至局荷的兰对的比风;格派产成了
艺美术特征。
加拿大国会(1861-1866 托马斯﹒富勒)
– 纽约布鲁克林大桥(1869-1883,约翰·罗布林)
布鲁塞尔 塔塞旅馆
– 主张创造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 化装饰风格;
– 用流动、舒畅、缓和的曲线来表 现新的美,作品外形简洁、尽量 减少装饰。
– 是“新艺术运动”的第一座建筑,
表现了“新艺术运动”的早期建 筑风格,至今仍被认为是建筑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
持着强劲的势头。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
(1909~1923年) 建筑师:R.奥斯特柏格
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是
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
建筑师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
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 筑风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
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 谐的水边建筑。
市政厅内的几个大厅装饰华丽 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
立面采用三段式处理手法,以
芝加哥窗”为主的网络式立面
外建史近现代史
![外建史近现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5d6c97de89eb172ded63b765.png)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史部美建筑
I、十八世纪中叶前后影响建筑发展的因素
一、资产阶级革命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二、工业革命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I、启蒙 运动 Enlightenment ,18s
一、启蒙思想的重要旗帜:科学和民主 二、启蒙主义建筑思想 建筑的理性是“功能”、“真实”、“自然”,重新阐释了维 特鲁威的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提倡建筑的“个性”。 三、建筑理论家: 1、克劳德· 佩劳(Claude Perrault) 2、科德穆瓦 (Jean-Louis De Cordemoy) 3、劳吉尔(Abbe M-A Laugier) 4、迪朗(J-J-Louis Durand) 5、勒杜克(Viollet-le Duc)
2、铁和玻璃的结合
巴黎旧王宫新奥尔良廊,方登(P.F.L.Fontaine) 透光顶棚 最早把铁和玻璃配合应用 Galerie d’Orleans,Palais Royal,1829-1831
9新建筑走向高潮1
![9新建筑走向高潮1](https://img.taocdn.com/s3/m/5ead7007cc17552707220851.png)
未 来 派: 强调动感和速度 无实际作品) (无实际作品)
新 建 筑 的 设 想 方 案
新 建 筑 的 设 想 方 案
新 建 筑 的 设 想 方 案
风格派与构成派: 风格派与构成派: 热衷于几何型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热衷于几何型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代表作: 代表作:荷兰乌德勒支地方住宅
乌 德 勒 支 住 宅 (荷 兰 )
第 三 国 际 纪 念 碑 (前 苏 联 )
四、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
建筑应当向何处去? 建筑应当向何处去?
建筑如何(解决): 建筑如何(解决):
与迅速发展的工业和科学技术相配合? 与迅速发展的工业和科学技术相配合? 工业和科学技术相配合 满足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提出的复杂的功能要求 复杂的功能要求? 满足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提出的复杂的功能要求? 继承和革新的矛盾? 继承和革新的矛盾? 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二、两战之间的建筑活动概况
1、建筑活动特点 、
一战后初期,住宅缺乏。建筑速度慢; 一战后初期,住宅缺乏。建筑速度慢; 1924后,欧洲经济复苏,建筑活动增加并一度繁荣; 后 欧洲经济复苏,建筑活动增加并一度繁荣; 1929后,经济危机爆发,建筑活动进入萧条期 后 经济危机爆发,
2、建筑技术的进步 、
1.现代主义建筑( architecture) 1.现代主义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 现代主义建筑
广义现代主义建筑 泛指1917—今的建筑式样 泛指 今的建筑式样 狭义现代主义建筑 形成于两战之间的以四大师为代表的设计手 法。建筑反映工业化精神 又称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 20—50年代 年代
结构 材料 设备 施工技术
三、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西方园林 新艺术运动名词解释
![西方园林 新艺术运动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505c9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f.png)
西方园林新艺术运动名词解释西方园林的新艺术运动(New Art movement in Western gardens)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股重要的园林设计和美学潮流。
该运动倡导以自然为灵感和参照,追求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园林设计风格,以取代传统形式主义的园林设计。
该运动起源于英国,并迅速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和北美地区。
它的主要特点是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反思,以及对当时传统对称式几何形式园林设计的批判。
新艺术运动在设计中融入了自然元素,以及更加优雅、柔和的曲线和有机形状,以反映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新艺术运动在园林中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性:追求自然景观的再现,强调利用植物和景观元素的自然特性,以营造出一种接近自然的环境。
2. 动态性:通过创造景色的流动和变化来表现园林的动态美。
这一原则强调引人入胜的路径、隐喻性的元素,以及流动的水景和瀑布等。
3. 简约性:通过去除冗余的装饰和复杂的几何形式,强调简洁、清爽和功能性。
园林设计师们鼓励采用简单而有力的设计元素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4. 艺术性:新艺术运动注重园林设计的美学价值。
设计师们将园林视为一幅绘画,通过精心布置的植物、彩色花坛和雕塑等艺术元素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5. 社会性:新艺术运动的设计理念强调园林的社会功能和参与性,鼓励人们在园林中休闲、游玩和社交。
在新艺术运动的指导下,一些重要的园林设计师如威廉·罗宾逊(William Robinson)、格雷戈里·琼斯(Gertrude Jekyll)和埃德温·卢丁斯(Edwin Lutyens)等塑造了西方园林设计的新方向。
他们的作品引入了更加自然和有机的景观元素,以及各种新颖的植物和园艺方法,影响了当时和未来几十年的园林设计。
总之,新艺术运动对西方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具有反传统的特点,通过强调自然性、动态性、简约性、艺术性和社会性,创造了一种更加接近自然而具有独特美感的园林环境。
新艺术运动建筑解析
![新艺术运动建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602850b307e87101f69652.png)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
• 安东尼·高迪
生平简介
• 安东尼奥·高迪,也译为安东尼·高蒂,(Antonio Gaudi Cornet, 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 于新艺术建筑风格。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 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 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 家族教堂(也称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 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 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 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米拉公寓
• 米拉公寓坐落在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 亚大街上,形状怪异,造型奇特,被老百 姓称为“石头房子”,是高迪自认为他建 造的最好的房子,它与高迪的另外两件作 品一起,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 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米拉公寓不再是公寓而是为博物馆,可以观赏高迪 建筑的概念与特色,米拉公寓不仅外表流线内部亦如此, 无一处是直角(这也是高迪作品的最大特色,高迪认为 只有神是直线的其余都是曲线的)
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 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 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 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19世纪80年代,最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展开, 随后向法国、奥地利、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等地 区扩展。 反对历史式样,主张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 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装饰主题喜用自然界生长繁 盛的草木形状线条。大量使用铁构件。建筑风格主 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一般简洁。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为德国青年风格派。
• 早期作品——东方风格
•
外国建筑史第四讲——欧美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第四讲——欧美现代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76276ca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5.png)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一)工艺美术运动(Arts & Crafts Movement)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 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
实质是针对建筑设计、装饰艺术和室
内陈设品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
导致的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一场设
布鲁塞尔埃塞尔饭店楼梯间, 维克多·霍尔塔1893年
布鲁塞尔Wauquez百货商店内 部,维克多·霍尔塔1906年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安东尼·高迪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并没有渊源上的实质关系,但在设计形式 上却有共通之处,他汲取了伊斯兰风格与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凭借丰富的浪漫 主义式幻想,结合自然形式,独创了极富 动势与抽象美感的塑性建筑。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西欧国家为首的欧美社会出现了一场以反传统为主 要特征的、广泛突变的文化革新运动,这场狂热的革新浪潮席卷了文化与 艺术的方方面面,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迁对建筑 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匹兹堡市郊的流水别墅,20世纪30年代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建筑的探索——现代建筑形成与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美国匹兹堡市郊的流水别墅内部,20世纪30年代
•第十二章 欧美现代建筑设计探索
新艺术运动建筑解析
![新艺术运动建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602850b307e87101f69652.png)
• 起源:19世纪90年代运动的不同之处)
• 工艺美术运动推崇哥特风格,而新艺术运动则完 全放弃了对任何传统风格的,强调自然中不存在 的线、平面,强调装饰感。 • 新艺术运动时一场运动,而非特指某种风格。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欧洲各国
• • • • 法国(发源地) 比利时——先锋派运动 德国——青春风格 奥地利——分离派等
西班牙高迪设计的巴塞罗那米拉公寓
• 从植物形象中提取造 型素材,即植物形花 纹。采用曲线装饰, 用自由连续弯绕的曲 线和曲面,形成特有 的富于动感的造型风 格。
• 米拉公寓,高迪以浪 漫主义幻想使塑性艺 术形式渗透到三度的 建筑空间中,独创具 有隐喻性的塑性造型。
• 目前米拉公寓不再是公寓而是为博物馆,可以观赏高迪建筑的概念与 特色,米拉公寓不仅外表流线内部亦如此,无一处是直角。米拉公寓 是一尊由波浪型的曲线构成的巨大石造纪念碑,形状扭曲奇特的通风 口,石块好像都是液体的,有机的,房顶上的烟囱和通风口成了幻影 似的战士,抽象的陶瓷拼花螺旋。
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的简要介绍。
2.各国(法国、英国、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及 其作品展示 3.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高迪的相关简介。 4.高迪的作品及其展示(古埃尔公园、圣家族教堂、米 拉公寓)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 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 的“装饰艺术”的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 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 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 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 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建筑外观
内部及屋顶
古埃尔公园
• 古埃尔公园又叫奎尔公园,位于西班牙巴 塞罗那市区市北,占地20公顷,建于 1900-1914年。
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11572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b.png)
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与展望20世纪初,欧美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崛起,这是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舍弃了传统建筑的装饰与装饰,注重简约、实用以及大量运用钢铁等新材料,推陈出新。
随着科技和艺术发展的不断推进,现代主义建筑逐渐成为国际范围内的主流建筑风格。
本文将就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进行探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起源欧美现代主义建筑要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在热爱自然主义和工艺美术风格的带领下,现代主义建筑呈现出了一种脱胎于随从自然规律的极简风格。
1908年,德国建筑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在德国达姆施塔特成立了工艺美术学校,率领着建筑师组成了“新手工艺运动”,开创了现代建筑运动的先河。
此后,建筑师们不断试图摆脱传统建筑的束缚,追求极简、实用、高效的设计理念,如德国包豪斯派、荷兰“德斯标识”等。
二、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价值观现代主义建筑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用性、简洁明了和结构合理。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建筑师们放弃了繁琐的装饰和精雕细琢的细节,将建筑材料的纹理和质感表达出来,来强化建筑的外观效果。
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将结构与美学融为一体,建筑构件经过仔细的设计和计算,因此更加合理。
此外,现代主义建筑注重社会公益性,强调人性化和生态友好性。
这种人性化和生态友好性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发展趋势的核心。
三、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20世纪80年代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不断进步,使得现代主义建筑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现代主义建筑在发展中也不断涌现新的思路,例如:主流趋势从狭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到了玻璃幕墙结构,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建筑材料变得更加环保和生态友好。
同时,它也开始融合起文化、艺术、科技等因素,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创新性。
四、欧美现代主义建筑的未来展望随着全球化和移民导致的文化多样性,建筑风格和审美也变得多元化。
解构主义建筑名词解释
![解构主义建筑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f083d5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a.png)
解构主义建筑名词解释
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建筑风格,源于20世纪初期欧洲现代主义运动,强调对建筑结构的分解和重构。
这种建筑风格主张将复杂的结构分解为基本组件,并通过对这些组件的重新组合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解构主义建筑的主要特点包括:
1. 反对传统建筑形式:解构主义建筑试图摆脱过去建筑形式的束缚,创造出新的、更加现代化的建筑形式。
2. 强调结构的重要性:解构主义建筑认为建筑结构是建筑的灵魂,通过分解和重构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美观和高效的建筑。
3. 重视材料的质感:解构主义建筑强调材料的质感和纹理,追求独特的建筑外观。
4. 对建筑形式进行批判性思考:解构主义建筑对建筑形式进行批判性思考,试图发现传统建筑形式的弱点,并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解构主义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组件包括:
1. 块:解构主义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组件是块。
块可以是各种形状和大小,通常被组合在一起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2. 线条:解构主义建筑中的线条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元素,可以用于创造建筑的形状和韵律。
3. 形式:解构主义建筑中的形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用于描述建筑的形状和结构。
除了以上常见的结构组件外,解构主义建筑还有许多其他组件和元素,如窗户、门、管道、楼梯等。
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通常以简单的几何形状为主,但也
可以采用复杂的抽象形式。
解构主义建筑的影响十分广泛,不仅影响了现代建筑,也对当代艺术、文学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也是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之一。
名词解释新建筑运动
![名词解释新建筑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7f77c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0.png)
名词解释新建筑运动
新建筑运动是指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建筑革命运动。
它试图打破以往建筑传统和
风格的束缚,通过提倡简洁、功能主义和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来适应当时迅速变化的社会和工业化进程。
新建筑运动强调建筑应该以功能为本,追求实用性、适应性和效率。
它反对过度装饰和华丽风格,主张简洁、直接的建筑形式。
同时,新建筑运动还重视合理利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如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以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住宅和工作环境的需求。
新建筑运动不仅影响了建筑领域,也对设计、艺术、城市规划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在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建筑作品,如德国包豪斯学派的作品,以及荷兰机能主义建筑等。
它对后来的现代建筑和国际风格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外建史名词解释(,古代+外近现)
![外建史名词解释(,古代+外近现)](https://img.taocdn.com/s3/m/67a91dbe02d276a200292edc.png)
63----------------------名词解释------------------------------------古埃及建筑1——牌楼门(sjtu-07)古埃及庙宇中,轴线上高大、做戒备用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眉梁。
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墙面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
牌楼门高大雄伟,表达了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2——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帝王陵墓。
长方形台状,形式源于对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3——太阳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式来源于古埃及人对山体外观的理解——方锥形态,永恒的太阳神,太阳照射角锥形的光线4——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
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
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
最高50余米,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西亚建筑5——山岳台又称观象台,是古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
常建于一大平台,外形呈阶梯形,顶上有庙或祭坛。
实例:乌尔观象台6——空中花园新巴比伦城中,建筑在“梯形高台”之上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爱琴文明7——爱琴文明建筑(sjtu-08)即希腊上古时代,处于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周围的爱琴海一带的建筑文化,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古爱琴建筑最早创造了“正室”的布局形式,成为后来希腊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原型。
代表实例: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迈西尼城狮子门,阿托雷斯宝库古希腊建筑8——古典建筑(tj-97)古希腊盛期的建筑和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9——古典柱式(tj-94,98,sjtu-01)包含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
古希腊古典时期发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组合的艺术形式,到了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扩充至五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
简述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
![简述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f6fc56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d.png)
简述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新建筑运动是20世纪初期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流派,它的出现标志着建筑设计的一次重大变革。
新建筑运动提倡以科技为基础,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并反对以往复杂的装饰和华丽的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
一、功能性新建筑运动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功能性。
它强调建筑应该根据其使用目的来设计,而不是为了装饰或表现个人风格而设计。
因此,在新建筑运动中,设计师通常会与业主和使用者密切合作,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科技科技是新建筑运动另一个重要原则。
它认为科学技术应该成为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并应用到所有方面,包括结构、材料和设备等方面。
因此,在新建筑运动中,设计师通常会采用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来构造他们的作品。
三、简洁简洁是新建筑运动另一个核心原则。
它认为精简和简单才是美的本质,因此建筑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化和精简化,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这意味着建筑物应该避免过多的装饰和华丽的形式。
四、真实性真实性是新建筑运动另一个重要原则。
它认为建筑应该反映出其材料和结构的本质,而不是假装成其他东西。
因此,在新建筑运动中,设计师通常会避免使用虚假的材料或装饰来掩盖建筑物的本质。
五、平面化平面化是新建筑运动另一个重要原则。
它认为建筑应该采用平面化的设计风格,以强调其功能性和科技性。
这意味着建筑物应该避免使用过多的曲线和复杂形状,而是采用简单直线和几何图形来表达其设计理念。
六、开放式空间开放式空间是新建筑运动最后一个重要原则。
它认为开放式空间可以提高人们对空间和环境的感知,并促进社交互动。
因此,在新建筑运动中,设计师通常会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和宽敞的内部空间来创造开放式的环境。
总结以上是新建筑运动的六项原则。
这些原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原则中获得灵感,并将其应用于我们自己的建筑设计中。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cc9f3828763231126edb1174.png)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介绍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高6层,立面对称,墙 面划分严整,仍然带有文艺复兴式建筑的敦 实风貌,但细部处理新颖,表面的大理石贴 面板就用铝制螺栓固定,螺帽坦率地露在外 面,产生奇特的装饰效果。银行内部营业大 厅做成满堂玻璃天花,由细窄的金属框格与 大块玻璃组成。两行钢铁内柱上粗下细,柱 上铆钉也袒露出来。大厅白净、简洁、新颖。
介绍
1、由1898年一群对抗旧派建筑师与宫廷贵族的艺术 家所建,主要由华格纳的学生奥布里希设计,它最 大的特征就是那颗金色的圆顶,由一片片金色的月 桂叶组成。当时,曾遭保守势力取笑为「镀金的大 白菜」,白色四方形的会馆外墙浅浮雕花饰壁,立 面饰有猫头鹰与女妖美杜沙的头像,三角楣上刻着 分离派运动的主张-「每个时期都有它自己的艺术, 艺术有它的自由」。 2、它为当时进步的艺术家提供了展览场所。建筑基 部工谨方正,表面光滑整洁.整座建筑既显出理性 主义手法.也兼顾了新艺术运动风格化的装饰图案。 这个展览馆是几何形状的集会。入口结合了多种艺 术形式:绘画、浮雕.建筑艺术及实用艺术。
12.2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
背景: 1、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工业迅速发展, 人口激增,地皮紧张,建筑不得不向高空发 展。 2、1873年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 突出
12.2.1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们使用的铁全框架结构,使楼 房层数超过10层甚至更高。由于争速度、重时效、 尽量扩大利润是当时压倒一切的宗旨,传统的学院 派建筑观念被暂时搁置和淡化了。这使得楼房的立 面大为净化和简化。为了增加室内的光线和通风, 出现了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被称为“芝加哥 窗”。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成为 “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
1、贝仑斯
二章 十九世纪-20世纪对新建筑的探求
![二章 十九世纪-20世纪对新建筑的探求](https://img.taocdn.com/s3/m/682205ae011ca300a6c390d3.png)
(2)法古斯工厂:格罗皮厄斯和A.迈尔设计的,外墙以玻璃为主,造 型简洁、明快、透明,表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格罗皮厄斯在1910年 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是对建筑工业化的最早探索。 (3)科隆展览会办公楼:结构构件外露,材料质感的对比,内外空间 的沟通。
法古斯工厂:这是一个制造鞋楦的厂房。它的平面布置和体型处理主要由生产上的需要决定。 立面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显得轻巧透明、大方得体; 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 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这些手法后来成了现代建筑最常用的设计语言。法古斯工厂是 格罗披乌斯早期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2月23日星期 三上午3时22分 1秒03:22:0120.12.23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2月 上午3时 22分20.12.2303:22December 23,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2月23日星期 三3时22分1秒03:22:0123 December 2020
2、目的: 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在绘画装饰与建筑上创造一种不同
于以往的艺术风格 3、代表人物:费尔德 4、代表作品:奥太---1893-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费尔德-德国魏玛艺术学校
4、建筑特征: 室外:一般比较简洁,保持砖石建筑的格局。 室内:反对历史样式,创造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方法——模仿自然界生
第二节: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
1、探求先驱: 德国建筑师-申克尔,提出建筑的时代性问题; 桑珀-受英国“水晶宫”影响,提出建筑形式应与建筑手段相结合。 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设计了巴黎圣吉纳维夫图书馆,大胆应用 新材料和结构,形式没创新,造型开始净化。 2、探求焦点: 建筑的时代性、建筑形式与建筑手段的关系、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 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新建筑运动——现代建筑的开端
摘要:
19世纪的西欧萌生了建筑领域的一次大变革“新建筑运动”,这是世界建筑历史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理念,建筑模式,建筑风格。
本文从工业革命和文化变革两个方面阐述了新建筑运动开始的原因,然后介绍了几位在这段时期活跃的建筑师和流派,最后总结新建筑运动对于现代和当代建筑学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近代建筑革命
1718年,以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标志的产业革命正式拉开序幕,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一系列技术革命从英国开展起来并陆续传送到欧洲各国。
所有的这些发明,都对近代的新建筑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之前,建筑师们一直不断的在探索一种新的建筑形式,一种有别于古典建筑那种将建筑立面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的建筑形式。
工业革命的伟大发明改进了铁,钢,玻璃等材料的生产方式,使这些原本制造方法复杂的建筑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成为了可能,甚至带来了稍后电梯和混凝土的发明。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之这一时期欧洲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开始进行改造,城市面貌也迅速改观。
社会方面的大变动,使建筑领域内出现许多新现象,新事物和新观念,起先是零星的,分散的现象,到19世纪20世纪之交,新事物日益增多,到20世纪,形成波及全球的建筑大潮,这个建筑大潮笼统的被称为“新建筑运动”。
2.社会新文化引领建筑创新
在文化方面,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的文化思潮逐渐蔓延冲击着各方面的保守观念。
哲学领域,黑格尔之后,欧洲古典哲学渐渐衰落,一批新的哲学理念诞生。
科学主义的哲学流派重视客观实际,重视实证经验。
实用主义则认为一种理念,一种信仰的实际意义在于它在实用中带来的实用价值。
等等这些,都表明众多哲学家背离传统思想并向欧洲的主流思想进行挑战。
在文学艺术方面,这个时期涌现出一笔鄙视再现,提倡表现的文学艺术新派别。
比如:爱尔兰作家J。
乔埃斯,奥地利作家F,卡夫卡。
绘画方面,莫奈,雷诺阿,高更,梵高等先锋画家反对传统绘画的写实风格,他们的作品更带有个人主义色彩,强调情感表达。
其中,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色彩构成作品对于其后的建筑革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追求的毫无装饰的纯粹的绘画精神体现了现代建筑简洁的特点,著名的施罗德住宅既可谓是立体的蒙德里安作品。
总之,在19世纪欧洲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及建筑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首先是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变化,继而在建筑物的性质和功能方面出现改变,但仅仅在物质方面的改变还不足以完成建筑革命的进程,建筑艺术处在建筑体系的最高层,它同社会的思想,哲学,文学,艺术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进入20世纪,建筑艺术变革的主客观条件都渐渐成熟,西方世界建筑终于进入一个新的注重创新的阶段。
现代英国著名建筑史家N,佩夫思那再一本著作的前言中写道:“建筑,并不是材料和功能的产物,而是变革时代的变革精神的产物,正式这种时代精神,渗透在它的社会生活,它的宗教,它的学术和它的艺术之中。
现代建筑运动也不是因为钢骨架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而发生,它们都产生于一种它们所要求的精神。
”
3.时代的探索者
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西欧各国涌现出一大批新派建筑师,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新理论,形成了对传统建筑的挑战和冲击,他们有的温文尔雅,有的激烈热情,他们引领的新建筑运动不仅是建筑样式和风格的变革,而且涉及到材料,
结构,技术和功能等全方位的变革。
这时的建筑师已不像过去那种隶属于王公贵族的匠师,而是文化艺术水平很高的知识分子。
他们以自由身份进行工作,除了设计,他们还广泛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开展教育工作,这都表明现代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西欧的建筑师们在探索新方向的道路上有着领导者的地位。
1)新艺术派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部分地区出现名为“新艺术派”的实用美术新潮流。
新艺术运动的革新主要表现在用新的装饰图案取代旧的图案,新图案主要从植物
形象中提取造型元素。
建筑师霍塔(Victor Horta,1861-1947)在1892年设计的一
所住宅中,将铁质的柱子裸露于室内,铁柱上以贴条做花式,1899年落成的布鲁
塞尔人民之家也是注重简朴与实用的作品,金属框架直接表露在建筑立面上,与
大片玻璃组成幕墙,这种风格是在房屋建筑中努力使工业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尝试。
2)安东尼奥。
高迪
西班牙建筑师高迪(antoni gaudi I cornet,1852-1962)是西班牙东北东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建筑师,他的建筑活动集中于巴塞罗那,他的作品突出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加泰罗尼亚的地区特色。
他设计的两栋公寓:巴特罗公寓和米拉公寓,都以造型怪异而闻名于世。
巴特罗公寓的入口和底部两层的墙面做的像熔岩和溶洞,上部基层的阳台栏杆做成嘉勉舞会的面具模样。
屋脊如带鳞片的兽类背脊,屋顶上的尖塔及其他突出物体各有各的怪异形状,表面贴以五颜六色的瓷碎片。
在高迪的建筑中,你找不到一处直线,所有的元素都来自于大自然,他的建筑处理繁琐负载,不注明明晰和逻辑性,虽然它不能体现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便利,但是高迪独特的设计方法和辨识度极高的作品在现代建筑中独树一帜。
3)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是现代建筑四位大师之一而且被公认为最有影响力的
法国建筑师。
他的作品众多,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巴黎萨伏耶别墅,马赛公寓和
朗香教堂,他的这些作品外形简洁,内部空间却十分复杂且富于变化,尤其是其
中的萨伏耶别墅展现的机器美学和立体主义的造型效果,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建
筑的主张。
1926年柯布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底部独立支柱,2,屋顶花园,
3,自由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立面。
这些在萨伏耶别墅中均有体现。
4)密斯凡德罗
另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四位大师之一的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
的一位建筑巨匠,他有一句著名言论“少即是多”,他认为这是建筑处理的一项原
则。
1929年接任德意志制造联盟副主席不久的密斯为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进行
设计,这个建筑里只有孤零零的几片墙和几只椅子,并无使用功能,作为国家馆
也没有在馆中设立展品,建筑本身作为唯一的展品在博览会一闭幕就拆掉了,然
而当时拍摄的十几幅黑白照片却整整影响了几代建筑师,那个建筑被称为现代建
筑的丰碑,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代表了当时现代主义建筑的领头羊德意志
魏玛共和国的光荣。
除了上述几位大师外,北欧也有很多具有现代精神同时一些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师,比如芬兰的伊利,沙里宁和阿尔瓦阿尔托,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在这些建筑大师的引领下,建筑学在上个世纪蓬勃发展,除了后来的“后现代主义”,还出现了诸如“风格派”“构成派”“高技派”等等大小不一的流派和小群体。
从一开始,现代建筑运动就一直被变化无常的创造性能量与猛烈的批判性思想所塑造,在整个20世纪,这些深邃的力量总是在证明着它们的不可或缺与至关重要。
到21世纪,建筑学的超多样性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风格迥异的作品,建筑也已经从原来的使用物品上升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甚至具有精神引领与感召作用的高度。
参考书目:
1.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吴焕加,三联书店
2.西方建筑史---从远古到后现代,马文,特拉亨伯格,,伊莎贝拉,海曼,,机械工
业出版社
3.伟大的建筑革命—西方近代、现代和当代建筑,萧默机械工业出版社
4.外国古建筑二十讲,陈志华,,联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