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定理互相证明总结
初一到初三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初一到初三数学公式大全总结1点的定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的定理: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直线定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2平行定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证明两直线平行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推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4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边角边定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定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定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7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8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2+b^2=c^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9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10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1矩形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12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13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14定理: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15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16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17相似三角形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3.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8定理1: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定理2: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9定理:过不共线的三个点,可以作且只可以作一个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评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2:弦的垂直平分弦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推论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评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定理3: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2.经过圆的半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3.圆的切线垂直经过切点的半径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是三角形的内心5.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6.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7.如果四边形两组对边的和相等,那么它必有内切圆8.两圆的两条外公切线的长相等;两圆的两条内公切线的长也相等20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
常考定理总结(八大定理)
lmβααba立体几何的八大定理一、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文字语言: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a b a b αα⊄⎫⎪⊂⎬⎪⎭⇒//a α关键点:在平面内找一条与平面外的直线平行的线...................... 二、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线线平行文字语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l l m αβαβ⎫⎪⊂⎬⎪⋂=⎭⇒//l m关键点:需要借助一个经过已知直线的平面,接着找交线。
.......................... 三、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文字语言: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语言://a b a b A a b αααβββ⊂⎫⎪⊂⎪⎪=⇒⎬⎪⎪⎪⎭∥∥ 关键点:在要证明面面平行的其中一个面内找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面线面平行。
................................... 四、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面面平行⇒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所得的两条交线..平行. 符号语言:////a a b b αβαγβγ⎫⎪⋂=⇒⎬⎪⋂=⎭关键点:找第三个平面与已知平面都相.................交,则交线平行.......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符号语言://,//a a αβαβ⊂⇒ 关键:只要是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就行..................nmAαaBA l βαaβα五、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线垂直⇒线面垂直文字语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符号语言:,a ma n a m n A m n ααα⊥⎫⎪⊥⎪⇒⊥⎬⋂=⎪⎪⊂⊂⎭关键点:在平面内找两条相交直线与所要证的直线垂直........................ 六、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面垂直⇒线线垂直文字语言: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符号语言:l l a a αα⊥⎫⇒⊥⎬⊂⎭关键点:往往线面垂直中的线线垂直需要用这个定理推出......................... 七、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文字语言: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并且有另一个平面经过这条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符号表示:a a ααββ⊥⎫⇒⊥⎬⊂⎭关键..点:在需要证明的两个平面中找线面垂直..................八、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垂直⇒线面垂直文字语言: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符号语言:l AB AB AB lαβαββα⊥⎫⎪=⎪⇒⊥⎬⊂⎪⎪⊥⎭关键点:先找交线,再在其中一个面内找与交线垂直的线。
(完整版)初一常用几何证明的定理总结
初一常用几何证明的定理总结对顶角相等:几何语言:∵∠1、∠2是对顶角∴∠1=∠2(对顶角相等)垂线:几何语言:正用反用:∵∠AOB=90°∵AB⊥CD∴AB⊥CD(垂直的定义)∴∠AOB=90°(垂直的定义)证明线平行的方法:1、平行公理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述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叙述:如图:∵AB∥EF,CD∥EF∴AB∥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叙述: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2∴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叙述: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2∴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叙述: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2=180O∴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叙述:如图:∵直线a⊥c,b⊥c∴a∥b(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几何语言叙述:∵AB∥CD∴∠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几何语言叙述:如图:∵AB∥CD∴∠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语言叙述:如图:∵AB∥CD∴∠1+∠2=180O(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证明角相等的其余常用方法:1、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例:∵如图∠AOB+∠BOC=90°∠BOC+∠COD=90°∴∠AOB=∠COD(同角的余角相等)2、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例:∵如图∠AOB+∠BOD=180°,∠AOC+∠COD=180°且∠BOD=∠AOC∴∠AOB=∠COD(同角的补角相等)三角形中三种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几何语言叙述:∵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BD=∠CBD=12∠ABC2、三角形的中线:几何语言叙述:∵如图BD 是△ABC 的中线 ∴AD =BD =12AB3、三角形的高线:几何语言叙述:∵如图AD 是△ABC 的高 ∴∠ADB =∠ADC =90°三角形的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各种圆定理总结(包括托勒密定理、塞瓦定理、西姆松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圆幂定理和四点共圆)
各种圆定理总结(包括托勒密定理、塞瓦定理、西姆松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圆幂定理和四点共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托勒密定理定理图定理的内容托勒密(Ptolemy)定理指出,圆的内接凸四边形两对对边乘积的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乘积。
原文:圆的内接四边形中,两对角线所包矩形的面积等于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与另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之和。
从这个定理可以推出正弦、余弦的和差公式及一系列的三角恒等式,托勒密定理实质上是关于共圆性的基本性质.定理的提出一般几何教科书中的“托勒密定理”,实出自依巴谷(Hipparchus)之手,托勒密只是从他的书中摘出。
证明一、(以下是推论的证明,托勒密定理可视作特殊情况。
)在任意四边形ABCD中,作△ABE使∠BAE=∠CAD ∠ABE=∠ ACD因为△ABE∽△ACD所以 BE/CD=AB/AC,即BE·AC=AB·CD (1)而∠BAC=∠DAE,,∠ACB=∠ADE所以△ABC∽△AED相似.BC/ED=AC/AD即ED·AC=BC·AD (2)(1)+(2),得AC(BE+ED)=AB·CD+AD·BC又因为BE+ED≥BD(仅在四边形ABCD是某圆的内接四边形时,等号成立,即“托勒密定理”)所以命题得证复数证明用a、b、c、d分别表示四边形顶点A、B、C、D的复数,则AB、CD、A D、BC、AC、BD的长度分别是:(a-b)、(c-d)、(a-d)、(b-c)、(a-c)、(b-d)。
首先注意到复数恒等式: (a− b)(c− d) + (a− d)(b− c) = (a− c)(b− d) ,两边取模,运用三角不等式得。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c-d)与(a-d)(b-c)的辐角相等,这与A、B、C、D四点共圆等价。
四点不限于同一平面。
实数完备性六个定理的互相证明
0 , x S ,使得 x ,
记为 xn a ( n ) 。如果不存在实数 a,使 xn 收敛于 a,则称数列 xn 发散。
lim xn a 0 , N N , n N ,有 xn a 。
二、一些基本概念
1.有界集: 设 S 是一个非空数集,如果 M R ,使得 x S ,有 x M ,则称 M 是 S 的
一个上界;如果 m R ,使得 x S ,有 x m ,则称 m 是 S 的一个下界。当数集 S 既有上界,又有下界时,称 S 为有界集。
a1 b1 a b a b , b1 S ,则记 a2 , b2 = 1 1 , b1 否则记 a2 , b2 = a1 , 1 1 ;...;对 2 2 2 an 1 bn 1 an 1 bn 1 a b an1 , bn1 二等分为 , bn 1 ,若 n 1 n 1 , bn 1 S , an 1 , 、 2 2 2
则记 a2 , b2 =
a1 b1 a b , b1 否则记 a2 , b2 = a1 , 1 1 ;...;对 an 1 , bn 1 二等分为 2 2
an 1 bn 1 an 1 bn 1 a b , bn 1 ,若 n 1 n 1 非 s 的上界,则记 、 an 1 , 2 2 2 an 1 bn 1 a b an , bn = , bn 1 否则记 an , bn = an 1 , n 1 n 1 ;...,得到一列闭区间 2 2
上界,则记 a2 , b2 =
六大定理互相证明总结
六大定理的相互证明总结XXX 学号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班级指导老师 XXX摘要 在《数学分析》中第二部分极限续论中提到的实数的基本定理一共提到六大定理,其中包括确界定理,单调有界原理,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柯西收敛定理,有限覆盖定理.该六大定理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证明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六大定理的相互证明.关键词 确界定理、单调有界原理、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柯西收敛定理、有限覆盖定理1 确界定理1.1 确界定理 有上界的非空数集必有上确界,有下界的非空数集必有下确界. 1.2 确界定理证明区间套定理 证明:设一无穷闭区间列{[,n a ]n b }适合下面两个条件:(1)后一个区间在前一个区间之内,即对任一正整数n ,有1+≤n n a a <n n b b ≤+1,(2)当n ∞→时,区间列的长度{(-n b )n a }所成的数列收敛于零,即()0lim =-∞→n n n a b .显然数列{}n a 中每一个元素均是数列{}n b 的下界,而数列{}n b 中每一个元素均是数列{}n a 的上界.由确界定理,数列{}n a 有上确界,数列{}n b 有下确界. 设{}{}.sup ,inf n n a b ==βα显然n n n n b a b a ≤≤≤≤βα,. 又 ()0lim =-∞→n n n a b ∴βα=即{}n a 及{}n b 收敛于同一极限ξ,并且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 1.3 确界定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1]证明:我们只就单调增加的有界数列予以证明.因{}n y 有界,则必有上确界{}n y sup =β.现在证明β恰好是{}n y 的极限,即β→n y .由上确界的定义有:⑴β≤n y (3,2,1=n …),⑵对任意给定的ε>0,在{}n y 中至少有一个数N y ,有N y >εβ-.但由于{}n y 是单调增加数列,因此当n >N 时,有N n y y ≥,从而n y >εβ-.也就是说:当n >N 时,有 n y -≤β0<ε 所以 β→n y 2 单调有界原理2.1 单调有界原理 单调有界数列有极限. 2.2 单调有界原理证明致密性定理在证明定理之前,我们要先证明一个引理:任意一个数列{}n x 必存在单调子数列. 证明:⑴若{}n x 中存在递增子序列{}k n x ,则引理已证明;⑵若{}n x 中无递增子序列,那么∃1n >0,使n >1n ,恒有1n x >n x .同样在{}n x (n >1n )中也无递增子序列.于是又存在2n >0,使2n >n ,恒有2n x <n x <1n x .如此无限进行下去便可得到一严格递减子序列{}k n x . 引理得证.下面证明定理:由引理知,有界数列必有有界单调子数列.又由单调有界原理知,该有界单调子数列必有极限,即该子数列是收敛的.故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2.3 单调有界原理证明区间套定理[1]由定理的条件立即知道{}n a 是单调增加有上界的数列,{}n b 是单调递减有下界的数列.根据定理,则n n a ∞→lim 存在,且极限等于{}n a 的上确界.同样,n n b ∞→lim 也存在,且极限等于{}n b 的下确界.亦即对任何正整数k ,有n n k n n k b b a a ∞→∞→≥≤lim ,lim (*)由定理的另一条件: ()0lim =-∞→n n n a b ,并且由于已知{}n a 及{}n b 的极限都存在,则有()0lim lim lim =-=-∞→∞→∞→n n n n n n n a b a b .从而证明了两个极限相等,且设ξ是它们的同一极限.于是定理前一部分的结果即已证得.剩下要证的是: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由(*)的两个不等式,即有 n k b a ≤≤ξ(3,2,1=k …)也就是ξ是所有区间的一个公共点.现在要证明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设除点ξ外,所设区间列还有另外一个公共点'ξ,且ξξ≠'.由于n n b a ≤≤',ξξ(3,2,1=n …),故有ξξ-≥-'n n a b (3,2,1=n …) 由数列极限的性质知道:()ξξ-≥-∞→'lim n n n a b由于()0lim =-∞→n n n a b ,故有0'≤-ξξ从而有ξξ='.到此定理的全部结果都已得证. 3 区间套定理3.1 区间套定理 设一无穷闭区间列{[,n a ]n b }适合下面两个条件:(1)后一个区间在前一个区间之内,即对任一正整数n ,有1+≤n n a a <n n b b ≤+1,(2)当n ∞→时,区间列的长度{(-n b )n a }所成的数列收敛于零,即()0lim =-∞→n n n a b ,则区间的端点所成两数列{}n a 及{}n b 收敛于同一极限ξ,并且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3.2 区间套定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 证明:设数列{}n x 递增有上界.取闭区间[]11,b a ,使1a 不是数列{}n x 的上界,1b 是数列{}n x 的上界.显然在闭区间[]11,b a 内含有数列{}n x 的无穷多项,而在[]11,b a 外仅含有数列{}n x 的有限项. 对分[]11,b a ,取[]22,b a ,使其具有[]11,b a 的性质.故在闭区间[]22,b a 内含有数列{}n x 的无穷多项,而在[]22,b a 外仅含有数列{}n x 的有限项.以此方法,得区间列{[,n a ]n b }.由区间套定理,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显然,在ξ的任何邻域内有数列{}n x 的无穷多项,即ε∀>0,∃*N N ∈,当n >N 时,有ξ-n x <ε. 所以ξ=∞→n n x lim 定理得证.3.3 区间套定理证明致密性定理[1]证明:设{}n y 为有界数列,即存在两个数b a ,,使b y a n ≤≤.等分区间[]b a ,为两个区间,则至少有一个区间含有{}n y 中的无穷个数.把这个区间记为[]11,b a ,如果两个区间都含有无穷个n y ,则任取其一作为[]11,b a .再等分区间[]11,b a 为两半,记含有无穷个n y 的区间为[]22,b a .这个分割手续可以继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则得到一个区间列{[,n a ]n b },这个区间列显然适合下面两个条件:(1)[][][]⊃⊃⊃2211,,,b a b a b a … (2)02→-=-nn n ab a b 于是由区间套定理,必存在唯一点[]b a ,∈ξ使ξξ→→n n b a ,,且[]k k b a ,∈ξ(3,2,1=k …).每一[]k k b a ,中均含有{}n y 的无穷个元素.在[]11,b a 中任取{}n y 的一项,记为1n y ,即{}n y 的第1n 项.由于[]22,b a 也含有无穷个n y ,则它必含有1n y 以后的无穷多个数,在这些数中任取其一,记为2n y ,则1n <2n .继续在每一[]k k b a ,中都这样取出一个数k n y ,即得{}n y 的一个子列{}k n y ,其中1n <2n <…<k n <…,且k n k b y a k ≤≤.令∞→k ,由于,,ξξ→→k k b a 故ξ→k n y .这就是定理所要的结果.4 致密性定理4.1 致密性定理 又称魏尔斯特拉斯定理,任一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4.2 致密性定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证明:不妨设{}n x 单调递增且有界,根据致密性定理有收敛子列{}k n x . 令a x k n k =∞→lim .于是,对ε∀>0,∃0k ,当k >0k 时,有a x k n -<ε (*) 由于{}n x 单调递增,显然恒有a x n ≤(3,2,1=n …). 由此(*)式可改成0k n x a -≤<ε (k >0k ) 取0k n N =,当n >N 时有 k n n x a x a -≤-≤0<ε 所以 a x n n =∞→lim4.3 致密性定理证明柯西收敛原理[1] 证明:首先证明条件的必要性:设a x n →,则对任意给定ε>0,有一正整数N ,当k >N 时,有 a x k -<2ε从而当n m ,>N 时,有m n m n x a a x x x -+-≤-<2ε+2ε=ε 其次证明条件的充分性:首先,证明满足条件的任何数列必有界.从所设条件,取ε=1,必有一正整数0N ,当n m ,>0N 时,有m n x x -<1特别地,当n >0N 且10+=N m 时,有 10+-N n x x <1 从而当n >0N 时,有 1100+++-≤N N n n x x x x <1+10+N x这就证明了{}n x 的有界性.由致密性定理,必有收敛子列{}k n x ,设a x k n k =∞→lim .根据子列收敛定义,对任意给定的ε>0,必有正整数K ,当k >K 时,有 a x n -<ε取一正整数()1,1m ax 0++=N K k .于是0k >K ,且11+≥≥+N n n N k o >N .因此,当n >N 时,由已知条件有0k n n x x -<ε,所以a x x x a x k k n n n n -+-≤-00<ε+ε=2ε即 a x n n =∞→lim5 柯西收敛原理5.1 柯西收敛原理 数列{}n x 有极限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对任意给定的ε>0,有正整数N ,当m , n >N 时,有m n x x -<ε. 5.2 柯西收敛原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证明:反证法,设{}n x 为一递增且有上界M 的数列.假设其没有极限,则用柯西收敛原理表达就是ε∃>0,对*N N ∈∀,当n m ,>N 时,有 m n x x -ε≥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21,n n >1N 时,有112≥-n n x x . 又由于数列{}n x 为一递增的数列,所以1212n n n n x x x x -=-1≥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32,n n >1N 时,有123≥-n n x x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43,n n >1N 时,有134≥-n n x x …………… …………… ……………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1,+k k n n >1N 时,有11≥-+k k n n x x 将以上式子相加,得11+≥+k x k n ∞→ (∞→k ) 与数列{}n x 有上界M 矛盾,假设不成立. 即,单调有界数列有极限. 5.3 柯西收敛原理证明致密性定理证明:反证法,设{}n x 为一有上界M 的数列. 假设其没有收敛子列.由子列收敛的定义,则ε∃>0,对*N N ∈∀,当k k n n ,1+>N 时,有ε≥-+k k n n x x 1.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21,n n >1N 时,有112≥-n n x x 取2=ε,必有一正整数2N ,当32,n n >2N 时,有223≥-n n x x 取3=ε,必有一正整数3N ,当43,n n >3N 时,有334≥-n n x x…………… …………… …………… 取k =ε,必有一正整数k N ,当1,+k k n n >k N 时,有k x x k k n n ≥-+1 显然与数列{}n x 有上界M 矛盾,假设不成立. 即,任一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6 有限覆盖定理6.1有限覆盖定理 若开区间所组成的区间集E 覆盖一个闭区间[a ,b ],则总可以从E 中选出有限个区间,使这有限个区间覆盖[a ,b ]. 6.2 有限覆盖定理证明确界定理证明:在这里我们只说明定理的上确界部分.设不为空集的区间E ⊂R ,∀x ∈E ,有x ≤M ,任取一点0x ∈E ,假设E 无上确界,那么∀x ∈[0x ,M ]:ⅰ)当x 为E 的上界时,必有更小的上界1x <x ,因而x 存在一开邻域∆x ,其中每一点均为E 的上界,称其为第一类区间;ⅱ)当x 不是E 的上界时,则有2x ∈E 使2x >x ,那么x 存在一开邻域∆x ,其中每点均不是E 的上界,称其为第二类区间.∴ 当x 取遍[0x ,M ]上每一点找出一个邻域∆x .显然∆x 不是第一类区间就是第二类区间.这些邻域组成闭区间[0x ,M ]的一个开覆盖,由有限覆盖定理,必存在有限子区间覆盖[0x ,M ].显然M 所在的开区间应为第一类区间,与其邻接的开区间∆x 有公共点.所以∀x ∈∆x ,x 均为E 的上界.而与∆x 相邻接的开区间∆'x 有公共点,所以∀x ∈∆'x ,x 均为E 的上界. 依此类推,0x 所在的开区间也是第一类区间,则0x 为E 的上界. 又 0x E ∈,∴E 为常数集.由此矛盾引出. 得证.同理,E 有下确界.6.3 有限覆盖定理证明致密性定理证明:设{}n x 是一有界数列,现在证明{}n x 有收敛子列.(1)如果{}n x 仅由有限个数组成,那么至少有一个数ξ要重复无限多次,即ξ===21n n x x …==kn x … 因而子列{}kn x 收敛于ξ.(2)如果{}n x 是由无穷多个数组成,由有界性知,存在闭区间[]b a ,,使对一切自然数n 都有a <n x <b在[]b a ,内至少存在一点0x ,使对于任意的正数δ,在()δδ+-00,x x 内都含有{}n x 中无穷多个数.事实上,倘若不然,就是说对于[]b a ,中每一点x ,都有x δ>0,在()x x x x δδ+-,内,仅有{}n x 中的有限个数.考虑所有这样的开区间所成之集:{=μ(,x x δ-)x x δ+},μ完全覆盖了闭区间[]b a ,,依有限覆盖定理,存在μ中的有限多个区间.()11111,x x x x δδ+-=∆,…,()n n x n x n n x x δδ+-=∆,,他们也覆盖了[]b a ,,并且在每一个i ∆(,2,1=i …,n )中都只含{}n x 中的有限多个数.因此{}n x 也最多是由有限个数组成,这与假设矛盾. 于是,对于k δ=k1(,3,2,1=k …),于()k k x x δδ+-00,内取{}n x 中无穷多个点,就得到{}n x 的子列{}k n x 满足:0x x k n -<kk 1=δ(,3,2,1=k …)从而∞→k lim 01x x n =得证.总结:六大定理可以分为两类: ① 有限覆盖定理:反映区间上的整体性质; ② 其余五个:反映函数在一点上的性质.实数的六个基本定理在理论上很有用,在之后的闭区间上的函数的性质的证明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XXX 老师的多次精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 陈传璋 金福临 朱学炎 .《数学分析(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7。
实数完备性的六大基本定理的相互证明
1 确界原理非空有上(下)界数集,必有上(下)确界。
2 单调有界原理 任何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3 区间套定理 若]},{[n n b a 是一个区间套, 则存在唯一一点ξ,使得 ,2,1],,[=∈n b a n n ξ。
4 Heine-Borel 有限覆盖定理 设],[b a 是一个闭区间,H 为],[b a 上的一个开覆盖,则在H 中存在有限个开区间,它构成],[b a 上的一个覆盖。
5 Weierstrass 聚点定理(Bolzano 致密性定理有界无穷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 直线上的有解无限点集至少有一个聚点。
6 Cauchy 收敛准则数列}{n a 收敛⇔对任给的正数ε,总存在某一个自然数N ,使得N n m >∀,时,都有ε<-||n m a a 。
一.确界原理1.确界原理证明单调有界定理证 不妨设{ a n }为有上界的递增数列.由确界原理,数列{ a n }有上确界,记a = sup{ a n }.下面证明a 就是{ a n } 的极限. 事实上,任给ε> 0, 按上确界的定 义,存在数列{ a n }中某一项a N ,使得a - ε> a N .又由{ a n }的递增性,当n ≥ N时有a - ε < a N ≤ a n .另一方面,由于a 是{ a n }的一个上界,故对一切a n 都有a n ≤ a < a + ε.所以当 n ≥ N 时有a - ε < a n < a + ε,这就证得a n = a.同理可证有下界的递减数列必有极限,且其极限即为它的下确界.2.确界原理证明区间套定理 证明:1设 [an,bn] 是一个闭区间套,即满足: 1)∀n,[an+1,bn+1]⊂[an,bn];2)bn-an =我们证明,存在唯一的实数ξ,使得ξ∈[an,bn],(n =1,2,⋯)存在性:令S={an},显然,S非空且有上界(任一bn都是其上界).据确界原理,S有上确界,设sup S =ξ.现在,我们证明ζ属于每个闭区间[an,bn],(n=1,2,⋯)显然an ≤ξ,(n =1,2,⋯)所以,我们只需证明对一切自然数n,都有ξ≤bn. 事实上,因为对一切自然数n,bn都是S 的上界,而上确界是上界中最小者,因此必有 ξ≤bn,故我们证明了存在一实数ξ,使得ξ∈[an,bn],(n =1,2,⋯)唯一性: 假设还有另外一点R ∈'ξ且],[n n b a ∈'ξ,则||||n n b a -≤'-ξξ,0→ 即ξξ'=。
初三数学公式定理总结
初三数学公式定理总结定理是经过受逻辑限制的证明为真的陈述。
一般来说,在数学中,只有重要或有趣的陈述才叫定理。
证明定理是数学的中心活动。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初三数学相关公式定理总结。
具体内容如下,快来看看吧!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立体几何证明定理及性质总结
立体几何证明定理及性质总结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内物体形态、结构和性质的一门数学学科。
其研究对象一般为立体物体,如点、线、平面等的延伸形成的三维空间中的实体。
立体几何的核心是几何定理和性质的证明,这些定理和性质为我们理解和应用立体几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1.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关系(1)平面穿过一条直线,分割直线成两段,这两段相互垂直。
(2)平面与两条垂直直线的交线是水平的。
(3)平面的两条相交线分别与直线的其中一直线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在该平面上相交。
(4)平面的两条交线都与直线的其中一直线相交,则两交线在该平面上相交。
(5)平面的两个不同交线都与直线的其中一直线相交,则交线的交点在该平面上。
2.平面之间的关系(1)平行平面之间的任一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则它也与另一个平面相交。
(2)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任一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则另一平面上的相交线平行于两给定平面。
(3)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交点的连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
(4)平面分割直线,则直线在平面上的两个截点在直线的同一侧。
3.空间图形的性质(1)圆柱的轴线与底面圆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底面平行,生成的侧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2)圆锥的轴线垂直于底面,底面与轴线连线的斜率相等,生成的侧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球的所有直径相等且是最长的,球面上任意两点相连的线段都在球内。
4.空间多面体的性质(1)正方体的近似球半径与边长之比约为1:1.633(2)正四面体的顶点到底面边心的距离与底面边长之比约为1:1.5(3)正八面体的顶点到底面中心的距离与底面边长之比约为1:0.707(4)正十二面体的顶点到底面中心的距离与底面边长之比约为1:0.612以上只是立体几何中的一部分重要定理和性质,我们通过对这些定理和性质的研究和证明,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立体几何的知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定理和性质快速推导出结论,同时也可以通过反证法等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证明这些定理和性质。
关于实数连续性的6个基本定理的互证
{
∴∀ε > 0,∃N > 0,当n > N时, xn − β < ε ∴ lim xn = β
n →∞
5、确界定理证明有限覆盖定理 证明:设 E 是闭区间[ a , b ]的一个覆盖. 定义数集 A={ x ∈ [a , b ] |区间[ a , x ]在 E 中存在有限子覆盖} 从区间的左端点 x
0 0
n →∞
5、单调有界证明有限覆盖定理
证明: 假设某一闭区间 [ a, b ] 的某个开覆盖 E 的有限个区间覆盖, 等分 [ a, b ] 为 两个部分区间,则至少有一个部分区间不能被 E 的有限个区间覆盖,把这个区 间记为 [ a1 , b1 ] ,再等分 [ a1 , b1 ] ,记不能被 E 的有限个区间覆盖的那个部分区间为
1
a n2 …… a nk ,满足 n1
< n2 < ......nk < ...... ,那么我们就已经得到一个单调下降
的子列 {an } . ②数列 {an } 只有有穷多项具有性质 M,那么 ∃ N ,当 n
1
N ,有 an 不具有
性质 M, 即 ∃i > n, 有an < ai , 从中任取一项记为 an , 因为它不具有性质 M, ∴ ∃n2 > n1 , 使an1 < an2 ,……,如此继续下去,我们得到一子列 ank 单调
∴ {x n } 存在收敛子数列.定理证完
4、确界定理证明柯西收敛原则. 证明:首先证明基本列必有界, 取E<1,必有一正整数 ,当 m,n> N 0 时,有
xm − xn < 1 ,特别的当 n > N 0且m = N 0 + 1 时,有 xn − xN0 +1 < 1
六大定理互相证明总结
六大定理的相互证明总结1 确界定理1.1 确界定理 有上界的非空数集必有上确界,有下界的非空数集必有下确界. 1.2 确界定理证明区间套定理 证明:设一无穷闭区间列{[,n a ]n b }适合下面两个条件:(1)后一个区间在前一个区间之内,即对任一正整数n ,有1+≤n n a a <n n b b ≤+1,(2)当n ∞→时,区间列的长度{(-n b )n a }所成的数列收敛于零,即()0lim =-∞→n n n a b . 显然数列{}n a 中每一个元素均是数列{}n b 的下界,而数列{}n b 中每一个元素均是数列{}n a 的上界.由确界定理,数列{}n a 有上确界,数列{}n b 有下确界. 设{}{}.sup ,inf n n a b ==βα显然n n n n b a b a ≤≤≤≤βα,. 又 ()0lim =-∞→n n n a b ∴βα=即{}n a 及{}n b 收敛于同一极限ξ,并且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 1.3 确界定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1]证明:我们只就单调增加的有界数列予以证明.因{}n y 有界,则必有上确界{}n y sup =β.现在证明β恰好是{}n y 的极限,即β→n y .由上确界的定义有:⑴β≤n y (3,2,1=n …),⑵对任意给定的ε>0,在{}n y 中至少有一个数N y ,有N y >εβ-.但由于{}n y 是单调增加数列,因此当n >N 时,有N n y y ≥,从而n y >εβ-.也就是说:当n >N 时,有 n y -≤β0<ε 所以 β→n y 2 单调有界原理2.1 单调有界原理 单调有界数列有极限. 2.2 单调有界原理证明致密性定理在证明定理之前,我们要先证明一个引理:任意一个数列{}n x 必存在单调子数列.证明:⑴若{}n x 中存在递增子序列{}k n x ,则引理已证明;⑵若{}n x 中无递增子序列,那么∃1n >0,使n >1n ,恒有1n x >n x .同样在{}n x (n >1n )中也无递增子序列.于是又存在2n >0,使2n >n ,恒有2n x <n x <1n x .如此无限进行下去便可得到一严格递减子序列{}k n x . 引理得证.下面证明定理:由引理知,有界数列必有有界单调子数列.又由单调有界原理知,该有界单调子数列必有极限,即该子数列是收敛的.故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2.3 单调有界原理证明区间套定理由定理的条件立即知道{}n a 是单调增加有上界的数列,{}n b 是单调递减有下界的数列.根据定理,则n n a ∞→lim 存在,且极限等于{}n a 的上确界.同样,n n b ∞→lim 也存在,且极限等于{}n b 的下确界.亦即对任何正整数k ,有n n k n n k b b a a ∞→∞→≥≤lim ,lim (*)由定理的另一条件: ()0lim =-∞→n n n a b ,并且由于已知{}n a 及{}n b 的极限都存在,则有()0lim lim lim =-=-∞→∞→∞→n n n n n n n a b a b .从而证明了两个极限相等,且设ξ是它们的同一极限.于是定理前一部分的结果即已证得.剩下要证的是: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由(*)的两个不等式,即有 n k b a ≤≤ξ(3,2,1=k …)也就是ξ是所有区间的一个公共点.现在要证明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设除点ξ外,所设区间列还有另外一个公共点'ξ,且ξξ≠'.由于n n b a ≤≤',ξξ(3,2,1=n …),故有ξξ-≥-'n n a b (3,2,1=n …) 由数列极限的性质知道:()ξξ-≥-∞→'lim n n n a b由于()0lim =-∞→n n n a b ,故有0'≤-ξξ从而有ξξ='.到此定理的全部结果都已得证. 3 区间套定理3.1 区间套定理 设一无穷闭区间列{[,n a ]n b }适合下面两个条件:(1)后一个区间在前一个区间之内,即对任一正整数n ,有1+≤n n a a <n n b b ≤+1,(2)当n ∞→时,区间列的长度{(-n b )n a }所成的数列收敛于零,即()0lim=-∞→n n n a b ,则区间的端点所成两数列{}n a 及{}n b 收敛于同一极限ξ,并且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3.2 区间套定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 证明:设数列{}n x 递增有上界.取闭区间[]11,b a ,使1a 不是数列{}n x 的上界,1b 是数列{}n x 的上界.显然在闭区间[]11,b a 内含有数列{}n x 的无穷多项,而在[]11,b a 外仅含有数列{}n x 的有限项. 对分[]11,b a ,取[]22,b a ,使其具有[]11,b a 的性质.故在闭区间[]22,b a 内含有数列{}n x 的无穷多项,而在[]22,b a 外仅含有数列{}n x 的有限项.以此方法,得区间列{[,n a ]n b }.由区间套定理,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显然,在ξ的任何邻域内有数列{}n x 的无穷多项,即ε∀>0,∃*N N ∈,当n >N 时,有ξ-n x <ε.所以ξ=∞→n n x lim 定理得证.3.3 区间套定理证明致密性定理证明:设{}n y 为有界数列,即存在两个数b a ,,使b y a n ≤≤.等分区间[]b a ,为两个区间,则至少有一个区间含有{}n y 中的无穷个数.把这个区间记为[]11,b a ,如果两个区间都含有无穷个n y ,则任取其一作为[]11,b a .再等分区间[]11,b a 为两半,记含有无穷个n y 的区间为[]22,b a .这个分割手续可以继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则得到一个区间列{[,n a ]n b },这个区间列显然适合下面两个条件:(1)[][][]⊃⊃⊃2211,,,b a b a b a … (2)02→-=-nn n ab a b 于是由区间套定理,必存在唯一点[]b a ,∈ξ使ξξ→→n n b a ,,且[]k k b a ,∈ξ(3,2,1=k …).每一[]k k b a ,中均含有{}n y 的无穷个元素.在[]11,b a 中任取{}n y 的一项,记为1n y ,即{}n y 的第1n 项.由于[]22,b a 也含有无穷个n y ,则它必含有1n y 以后的无穷多个数,在这些数中任取其一,记为2n y ,则1n <2n .继续在每一[]k k b a ,中都这样取出一个数k n y ,即得{}n y 的一个子列{}k n y ,其中1n <2n <…<k n <…,且k n k b y a k ≤≤.令∞→k ,由于,,ξξ→→k k b a 故ξ→k n y .这就是定理所要的结果. 4 致密性定理4.1 致密性定理 又称魏尔斯特拉斯定理,任一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4.2 致密性定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证明:不妨设{}n x 单调递增且有界,根据致密性定理有收敛子列{}k n x . 令a x k n k =∞→lim .于是,对ε∀>0,∃0k ,当k >0k 时,有a x k n -<ε (*) 由于{}n x 单调递增,显然恒有a x n ≤(3,2,1=n …). 由此(*)式可改成0k n x a -≤<ε (k >0k ) 取0k n N =,当n >N 时有 k n n x a x a -≤-≤0<ε 所以 a x n n =∞→lim4.3 致密性定理证明柯西收敛原理[1] 证明:首先证明条件的必要性:设a x n →,则对任意给定ε>0,有一正整数N ,当k >N 时,有a x k -<2ε从而当n m ,>N 时,有m n m n x a a x x x -+-≤-<2ε+2ε=ε其次证明条件的充分性:首先,证明满足条件的任何数列必有界.从所设条件,取ε=1,必有一正整数0N ,当n m ,>0N 时,有m n x x -<1特别地,当n >0N 且10+=N m 时,有 10+-N n x x <1 从而当n >0N 时,有 1100+++-≤N N n n x x x x <1+10+N x这就证明了{}n x 的有界性.由致密性定理,必有收敛子列{}k n x ,设a x k n k =∞→lim .根据子列收敛定义,对任意给定的ε>0,必有正整数K ,当k >K 时,有 a x n -<ε取一正整数()1,1max 0++=N K k .于是0k >K ,且11+≥≥+N n n N k o >N .因此,当n >N 时,由已知条件有0k n n x x -<ε,所以a x x x a x k k n n n n -+-≤-00<ε+ε=2ε即 a x n n =∞→lim5 柯西收敛原理5.1 柯西收敛原理 数列{}n x 有极限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对任意给定的ε>0,有正整数N ,当m , n >N 时,有m n x x -<ε. 5.2 柯西收敛原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证明:反证法,设{}n x 为一递增且有上界M 的数列.假设其没有极限,则用柯西收敛原理表达就是ε∃>0,对*N N ∈∀,当n m ,>N 时,有 m n x x -ε≥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21,n n >1N 时,有112≥-n n x x . 又由于数列{}n x 为一递增的数列,所以1212n n n n x x x x -=-1≥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32,n n >1N 时,有123≥-n n x x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43,n n >1N 时,有134≥-n n x x …………… …………… ……………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1,+k k n n >1N 时,有11≥-+k k n n x x 将以上式子相加,得11+≥+k x k n ∞→ (∞→k ) 与数列{}n x 有上界M 矛盾,假设不成立. 即,单调有界数列有极限. 5.3 柯西收敛原理证明致密性定理证明:反证法,设{}n x 为一有上界M 的数列. 假设其没有收敛子列.由子列收敛的定义,则ε∃>0,对*N N ∈∀,当k k n n ,1+>N 时,有ε≥-+k k n n x x 1.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21,n n >1N 时,有112≥-n n x x 取2=ε,必有一正整数2N ,当32,n n >2N 时,有223≥-n n x x 取3=ε,必有一正整数3N ,当43,n n >3N 时,有334≥-n n x x …………… …………… …………… 取k =ε,必有一正整数k N ,当1,+k k n n >k N 时,有k x x k k n n ≥-+1 显然与数列{}n x 有上界M 矛盾,假设不成立. 即,任一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6 有限覆盖定理6.1有限覆盖定理 若开区间所组成的区间集E 覆盖一个闭区间[a ,b ],则总可以从E 中选出有限个区间,使这有限个区间覆盖[a ,b ]. 6.2 有限覆盖定理证明确界定理证明:在这里我们只说明定理的上确界部分.设不为空集的区间E ⊂R ,∀x ∈E ,有x ≤M ,任取一点0x ∈E ,假设E 无上确界,那么∀x ∈[0x ,M ]:ⅰ)当x 为E 的上界时,必有更小的上界1x <x ,因而x 存在一开邻域∆x ,其中每一点均为E 的上界,称其为第一类区间;ⅱ)当x 不是E 的上界时,则有2x ∈E 使2x >x ,那么x 存在一开邻域∆x ,其中每点均不是E 的上界,称其为第二类区间.∴ 当x 取遍[0x ,M ]上每一点找出一个邻域∆x .显然∆x 不是第一类区间就是第二类区间.这些邻域组成闭区间[0x ,M ]的一个开覆盖,由有限覆盖定理,必存在有限子区间覆盖[0x ,M ].显然M 所在的开区间应为第一类区间,与其邻接的开区间∆x 有公共点.所以∀x ∈∆x ,x 均为E 的上界.而与∆x 相邻接的开区间∆'x 有公共点,所以∀x ∈∆'x ,x 均为E 的上界.依此类推,0x 所在的开区间也是第一类区间,则0x 为E 的上界. 又 0x E ∈,∴E 为常数集.由此矛盾引出. 得证.同理,E 有下确界.6.3 有限覆盖定理证明致密性定理证明:设{}n x 是一有界数列,现在证明{}n x 有收敛子列.(1)如果{}n x 仅由有限个数组成,那么至少有一个数ξ要重复无限多次,即ξ===21n n x x …==k n x … 因而子列{}k n x 收敛于ξ.(2)如果{}n x 是由无穷多个数组成,由有界性知,存在闭区间[]b a ,,使对一切自然数n 都有a <n x <b在[]b a ,内至少存在一点0x ,使对于任意的正数δ,在()δδ+-00,x x 内都含有{}n x 中无穷多个数.事实上,倘若不然,就是说对于[]b a ,中每一点x ,都有x δ>0,在()x x x x δδ+-,内,仅有{}n x 中的有限个数.考虑所有这样的开区间所成之集:{=μ(,x x δ-)x x δ+},μ完全覆盖了闭区间[]b a ,,依有限覆盖定理,存在μ中的有限多个区间.()11111,x x x x δδ+-=∆,…,()n n x n x n n x x δδ+-=∆,,他们也覆盖了[]b a ,,并且在每一个i ∆(,2,1=i …,n )中都只含{}n x 中的有限多个数.因此{}n x 也最多是由有限个数组成,这与假设矛盾.于是,对于k δ=k1(,3,2,1=k …),于()k k x x δδ+-00,内取{}n x 中无穷多个点,就得到{}n x 的子列{}k n x 满足:0x x k n -<kk 1=δ(,3,2,1=k …)从而∞→k lim 01x x n =得证.总结:六大定理可以分为两类: ① 有限覆盖定理:反映区间上的整体性质; ② 其余五个:反映函数在一点上的性质.。
考研数学重要定理性质及公式证明总结
考研数学重要定理、性质及公式证明总结1. 证明一元函数可微、可导及连续的关系 :(1) 函数y = f ( x )在点x 0处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函数y = f ( x )在点x 0处可导,且当函数y = f (x )在点x 0处可微时,有dy = f '( x 0 ) ∆x = f '( x 0 ) d x ; (2) 如果函数y = f ( x )在点x 0处可导,则函数函数y = f ( x )在点x 0处必连续,反之不一定.证明:(1)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111页; (2)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82页.2. 证明费马定理 :设函数f ( x )在x = x 0处可导且取极值,则f '( x 0 ) =0. 证明: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125页.3. 证明罗尔定理 :设f ( x )在[a , b ]上连续,在(a , b )内可导,且f (a ) = 证明: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126页.4. 证明柯西中值定理 :f (b ),则至少存在一点ξ ∈(a ,b ), 使得f '(ξ ) =0. 设f ( x )、g ( x )在[a , b ]上连续, (a , b )内可导, 且g '( x ) ≠ 0,则∃ξ ∈(a , b ),使得f (b ) - f (a ) = f '(ξ ).证明: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130页.5. 证明洛必达法则:设f ( x ), g ( x )在点x 0的某去心邻域内可导,且g '( x ) ≠ 0, 又满足:f '( x )f ( x )g (b ) - g (a )f '( x )g '(ξ )(1)lim f ( x ) = lim g ( x ) = 0(, 2)极限lim 存在或为∞;则lim = lim .x →x 0 x → x 0 x →x 0 g '( x ) x →x 0 g ( x ) x → x 0 g '( x ) 证明: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133页.6. 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充分判别法 :设f ( x )在[a , b ]上连续, 在(a , b )内可导,且f '( x ) > 0 (< 0), 则f ( x )在[a , b ]上单调增加(单调减少). 证明: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144页.7. 证明曲线凹凸性的充分判别法 :设f ( x )在[a , b ]上连续, 在(a , b )内二阶可导,且f ''( x ) > 0 (< 0), 则f ( x )在[a , b ]上的图形是凹的(凸的). 证明: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148页.8. 证明极值点的充分条件 :设f (x )在x = x 0处二阶可导, f '( x 0 ) = 0, 若f '( x 0 ) > (0 证明: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155页.< 0),则x = x 0是极小(大)值点.a∆ → a 9. 证明拐点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 :(1)设f ( x )在x = x 0处二阶可导,且点( x 0 , f ( x 0 ))是曲线f (x )的拐点,则f ''( x 0 ) = 0; (2)设f (x )在x = x 0处三阶可导, f ''( x 0 ) = 0, 若f ''( x 0 ) ≠ 0, 则点(x 0 , f ( x 0 ))是曲线f (x )的拐点. 证明:(1)设f ''( x 0 )∃ ⇒ f ( x )在x = x 0的某邻域可导,因( x 0 , f ( x 0 ))是曲线的拐点 ⇒ f ( x )在x = x 0的两侧凹凸性相反⇒ f '( x )在x = x 0的两侧单调性相反,又f '( x )在x = x 0连续 ⇒ x = x 0是f '( x )的极值点,对f '( x )使用费马定理, 得f ''( x 0 ) = 0.(2)f ''( x ) = lim f '( x ) - f '( x 0 ) = lim f '( x ) > 0或< 0 ⇒ f '( x )在x = x 两侧异号 0x → x 0 x - x x →x 0 x - x0 0 0⇒ ( x 0 , f ( x 0 ))是曲线f (x )的拐点.10. 证明积分中值定理 :设f ( x )在[a , b ]上连续,则至少存在一点ξ ∈(a , b ), 使得⎰b f ( x )dx =f (ξ )(b - a ). 证明: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242页例6.11. 证明变限积分函数的连续性 :设f ( x )在[a , b ]上可积,则对∀x 0 ∈[a , b ], 有F ( x ) = xf (t )dt 在[a ,b ]上连续.证明:因f ( x )在[a , b ]上可积, 故f ( x )在[a , b ]上有界,则可设 f ( x ) ≤ M (x ∈[a , b ]).x +∆xx +∆x 又∀x , x + ∆x ∈[a , b ], 有 ∆F = F ( x + ∆x ) - F ( x ) = ⎰xf (t ) d t - ⎰x f (t )dt = ⎰xf (t )dtx +∆x x +∆x≤ ⎰xf (t ) d t ≤ ⎰xMdt = M ∆x ,因此,当x , x + ∆x ∈[a ,b ]时,lim ∆F = 0,即F ( x )在[a , b ]上连续.x 012. 证明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设F ( x )是连续函数f ( x )在区间[a , b ]上的一个原函数,则⎰bf ( x )dx = F (b ) - F (a ). 证明: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上册240页.13. 证明二元函数可微的必要条件 :设z = f ( x , y )在点( x , y )处可微,则z = f ( x , y )在点( x , y )处可导,且z = f ( x , y )在点( x , y )处的 全微分dz = ∂z dx + ∂zdy .∂x ∂y证明: 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下册73页.14. 证明二元函数可微的充分条件 :设z = f (x , y )的两个偏导数∂z , ∂z在点( x , y )处都连续,则z = f ( x , y )在点( x , y )处可微. ∂x ∂y证明: 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下册74页.⎰x⎰L Pdx + Qdy = ⎪ ∑ ∞15. 证明比值判别法(数一数三):⎧⎪⎪ρ < 1 ⇒ ∑ n =1u n 收敛 ∞ u n +1 ⎪ ∞设∑u n 为正项级数, 设ρ = lim ,则⎨ ρ > 1 ⇒ ∑u n 发散n =1 n →∞ u n⎪⎪ρ = 1 ⇒ ∞ n =1u n 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证明: 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下册262页.16.证明阿贝尔定理(数一数三):∞n =1 如果级数∑ a x n 当x = x ( x ≠ 0)时收敛,那么满足 x < x 的一切x 都使该幂级数绝对收敛;nn =0 ∞反之,如果级数∑ a x n 当x = x 时发散,那么满足 x > x 的一切x 都使该幂级数发散.nn =0证明: 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下册274页.17. 证明格林公式(数一):设区域D 由分段光滑的闭曲线L 围成,函数P ( x , y )及Q ( x , y )在D 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 ⎛ ∂Q - ∂P ⎫⎰⎰ ∂x ∂y ⎪dxdy . D ⎝ ⎭证明: 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下册205页.18. 证明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问题(数一):我们已知:设P ( x , y ), Q ( x , y )在区域D 上连续,则曲线积分⎰LPdx + Qdy 在D 内与路径无关⇔ 对区域D 内∀ 分段光滑闭曲线C , 有⎰CPdx + Qdy = 0.证明: 设区域D 是一个单连通区域,函数P ( x , y ), Q ( x , y )在D 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曲线积分⎰ Pdx + Qdy 在D 内与路径无关 ⇔ ∂Q = ∂P(( x , y )∈ D ).L证明: 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下册209页.∂x ∂y 证明: 设区域D 是一个单连通区域,函数P ( x , y ), Q ( x , y )在D 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则Pdx + Qdy 在D 内是某一函数u ( x , y )的全微分⇔ ∂Q = ∂P(( x , y )∈ D ).∂x ∂y (这里的u ( x , y )也称为Pdx + Q dy 的一个原函数) 证明: 参看同济教材七版下册211页.。
相似三角形的六大证明技巧大全
相似三角形的六大证明技巧大全1.AA判定法AA判定法指的是若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度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该方法一般用于解决两个三角形已经有一个角度相等的情况。
证明过程中,首先要证明两个对应角度相等,然后在利用角度相等证明其余对应边的比例关系。
2.SAS判定法SAS判定法指的是若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度相等,而另两边的比例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该方法一般用于解决两个三角形已经知道两个对应边的比例相等的情况。
证明过程中,首先要证明一个角度相等,然后根据比例关系证明其余边的比例关系。
3.SSS判定法SSS判定法指的是若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比例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该方法一般用于解决两个三角形已经知道三边长度比例相等的情况。
证明过程中,需要证明各个对应边的比例相等。
4.直角三角形的相似证明直角三角形的相似证明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三角函数关系进行证明。
当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度相等,而另两个边的比例相等时,可以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证明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性。
5.角平分线相似证明角平分线相似证明利用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也可以通过角度相等和角平分线的长度比例相等来证明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性。
此外,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导出很多关于比例的等式或者比例关系,进而推导出相似三角形。
6.边平分线相似证明边平分线相似证明利用了边平分线的性质,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利用角平分线切分三角形,并利用与之相关的角度相等和边长比例相等进行推导,最终得到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
以上六大相似三角形的证明技巧是解决各种几何问题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证明方法,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帮助我们解决各种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总结起来,相似三角形的证明技巧主要包括AA判定法、SAS判定法、SSS判定法、直角三角形的相似证明、角平分线相似证明和边平分线相似证明。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种相似三角形的证明问题。
数二证明题用到的定理总结
数二证明题用到的定理总结一、极限相关定理。
1. 夹逼准则。
- 定理内容:如果数列x_n,y_n,z_n满足y_n≤slant x_n≤slant z_n(n =1,2,·s),且lim_n→∞y_n=lim_n→∞z_n = a,那么lim_n→∞x_n=a。
- 例题1:证明lim_n→∞sqrt[n]{1 +(1)/(n)} = 1。
- 解析:因为1≤slantsqrt[n]{1+(1)/(n)}≤slantsqrt[n]{2},而lim_n→∞1 = 1,lim_n→∞sqrt[n]{2}=1(根据lim_n→∞sqrt[n]{a}=1(a > 0)),由夹逼准则可得lim_n→∞sqrt[n]{1+(1)/(n)} = 1。
2. 单调有界准则。
- 定理内容: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 例题2:设x_1=√(2),x_n + 1=√(2 + x_n),n = 1,2,·s,证明数列{x_n}极限存在并求其极限。
- 解析。
- 首先证明数列单调递增且有上界。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单调递增。
当n = 1时,x_2=√(2+sqrt{2)}>√(2)=x_1。
假设当n = k时,x_k + 1>x_k成立,那么当n=k + 1时,x_k+2-x_k + 1=√(2 + x_k+1)-√(2+x_k)=frac{x_k + 1-x_k}{√(2 + x_k+1)+√(2+x_k)}>0,所以数列{x_n}单调递增。
- 再证明有上界。
通过数学归纳法,当n = 1时,x_1=√(2)<2。
假设当n = k时,x_k<2成立,那么当n = k+1时,x_k+1=√(2 + x_k)<√(2 + 2)=2,所以数列{x_n}有上界2。
- 设lim_n→∞x_n = a,对x_n + 1=√(2 + x_n)两边取极限得a=√(2 + a),解得a = 2或a=-1(舍去),所以lim_n→∞x_n = 2。
六年级定理法则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定理法则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定理法则整数的加法定理法则:两个正整数相加,结果仍是正整数;两个负整数相加,结果仍是负整数;正整数与负整数相加,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整数的加法公式:a + b = c整数的减法定理法则:减去正整数相当于加上负整数;减去负整数相当于加上正整数。
整数的减法公式:a - b = c二、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定理法则整数的乘法定理法则:两个正整数相乘,结果仍是正整数;两个负整数相乘,结果为正整数;正整数与负整数相乘,结果为负整数。
整数的乘法公式:a × b = c整数的除法定理法则:两个正整数相除,结果仍是正整数;两个负整数相除,结果为正整数;正整数除以负整数,结果为负整数。
整数的除法公式:a ÷ b = c三、多项式加法和减法定理法则多项式加法定理法则: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并保持同类项的指数不变。
多项式加法公式:(a + b) + c = a + (b + c)多项式减法定理法则:将减数的各项相反数加到被减数上。
多项式减法公式:(a - b) - c = a - (b + c)四、多项式乘法和除法定理法则多项式乘法定理法则:将各项的系数相乘,底数相乘,指数相加。
多项式乘法公式:(a × b) × c = a × (b × c)多项式除法定理法则:将除数的各项的系数除以被除数的各项系数,底数相除,指数相减。
多项式除法公式:(a ÷ b) ÷ c = a ÷ (b × c)五、平方定理法则平方定理法则: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该数乘以自己。
平方公式:a² = a × a六、立方定理法则立方定理法则:一个数的立方等于该数自己乘以自己两次。
立方公式:a³ = a × a × a七、勾股定理法则勾股定理法则: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两个边的平方和。
高中数学的归纳立体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总结
高中数学的归纳立体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总结在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领域。
归纳立体几何基本定理与证明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常见的归纳立体几何基本定理进行总结和证明,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定理。
一、半正多面体的顶点、棱和面数关系在立体几何中,一个多面体称为半正多面体,是指其每个顶点周围的所有面所成的角相等。
根据欧拉公式,半正多面体的顶点数V、棱数E和面数F满足以下关系:V - E + F = 2证明:考虑一个半正多面体中的一个顶点,该顶点周围有k个面,每个面的边数均为n。
那么根据半正多面体的定义,每个面所成的角相等,所以一个面的内角为360°/n,因此每个顶点所成的内角和为360°。
由于半正多面体的内角和为360°,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k × 360°/n = 360°进一步地,考虑每个面,每个面的所有顶点组成了一个简单多边形,所以每个面的顶点数为n。
而每个顶点都会被k个面共享,所以总的顶点数V可以表示为V = (n × k) / k = n。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每个面的边数为E = n。
那么根据欧拉公式得到:V - E + F = 2n - n + F = 2F = 2所以半正多面体的顶点、棱和面数关系满足V - E + F = 2。
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在立体几何中,平行四边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对于平行四边形ABCD,其面积可以由向量的叉乘来表示。
证明: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点为O,且向量OA为a,向量OB为b。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向量AD与向量BO平行且长度相等,所以向量AD可以表示为向量BO的某个倍数。
设向量AD 为向量BO的倍数,即AD = k × BO。
由向量的性质可知,向量的叉乘可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 = |向量AD ×向量BO| = |k ×向量BO ×向量BO|由于向量的叉乘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所以:S = |k × (向量BO ×向量BO)| = |k × (0向量)| = 0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0。
初中数学 几何证明题的知识点总结
几何证明题的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线段垂直平分线(中垂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MPA BN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这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定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三、相交线、平行线1、对顶角相等2、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四、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2、RT 的性质定理:(1)RT 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RT 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推论:(1)在RT 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这个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在RT 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度。
2、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c b a222=+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连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遍的一半。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中线、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相等五、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判定定理:(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六、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判定定理:(1)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七、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八、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判定定理:(1)判定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主要根据定义,途径有两种:①先证它是矩形,再证它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先证它是菱形,再证它有一个角为直角.(2)判定正方形的一般顺序:①先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②再证明它是菱形(或矩形);③最后证明它是矩形(或菱形)九、(等腰)梯形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等腰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底平行.(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高中数学定理证明方法高中数学定理证明
高中数学定理证明方法|高中数学定理证明数学公式抛物线:y = ax *+ bx + c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a > 0时开口向上a < 0时开口向下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还有顶点式y = ax+h* + k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h是顶点坐标的xk是顶点坐标的y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 准线方程为x=-p/2由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2=2px y^2=-2px x^2=2py x^2=-2py圆:体积=4/3pir^3面积=pir^2周长=2pir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一椭圆周长计算公式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椭圆面积公式:S=πab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
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短半径*PAI*高三角函数: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ot2A=cot2A-1/2cot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α+2π*n-1/n]=0cosα+cosα+2π/n+cosα+2π*2/n+cosα+2π*3/n+……+cos[α+2π*n-1/n]=0 以及sin^2α+sin^2α-2π/3+sin^2α+2π/3=3/2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万能公式:sinα=2tanα/2/[1+tan^2α/2]cosα=[1-tan^2α/2]/[1+tan^2α/2]tanα=2tanα/2/[1-tan^2α/2]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otA+cotBsinA+B/sinAsinB -cotA+cotBsinA+B/sinAsinB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n+1/2^21*2+2*3+3*4+4*5+5*6+6*7+…+nn+1=nn+1n+2/3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个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图形周长面积体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 √[pp - ap - bp - c] 海伦-公式p=a+b+c/2和:a+b+c*a+b-c*1/4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r/2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三角形面积=abc/4r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S= √{1/4[c^2a^2-c^2+a^2-b^2/2^2]} “三斜求积” 南宋秦九韶| a b 1 |S△=1/2 * | c d 1 || e f 1 |【| a b 1 || c d 1 | 为三阶行列式,此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a,b,Bc,d, Ce,f,这里ABC| e f 1 |选区取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从右上角开始取,因为这样取得出的结果一般都为正值,如果不按这个规则取,可能会得到负值,但不要紧,只要取绝对值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秦九韶三角形中线面积公式:S=√[Ma+Mb+Mc*Mb+Mc-Ma*Mc+Ma-Mb*Ma+Mb-Mc]/3其中Ma,Mb,Mc为三角形的中线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 a—边长 C=4aS=a2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S=ab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版)初一常用生物证明的定理总结
完整版)初一常用生物证明的定理总结1.定理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描述:细胞是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具有自我复制、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能力。
证明证据:通过显微镜观察可见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具有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
细胞能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代谢过程。
2.定理二:遗传信息通过DNA传递描述:DNA是生物所有遗传信息的承载者。
证明证据:DNA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信息储存和传递功能的分子。
通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能够被传递给下一代。
DNA序列的变异可导致可观察到的遗传变化。
3.定理三: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维持生命活动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不断转化,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
证明证据:生物有吸收、消化、排泄等功能,实现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代谢。
通过呼吸作用,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
能量转化能够维持细胞分裂、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
4.定理四:生物体具有生长和发育能力描述:生物体能够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并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一连串变化。
证明证据:生物体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以实现生长。
生物在发育过程中经历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等不同阶段。
细胞分化和组织器官形成是生物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现象。
5.定理五:物种之间存在进化描述:生物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物种,物种之间存在进化的现象。
证明证据:不同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而经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逐渐形成不同特征的物种。
化石记录显示了生物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化历程。
分子证据表明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共同的遗传物质。
以上是初一常用生物证明的定理总结,通过对细胞、遗传信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生长和发育、物种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证明了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这些定理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大定理的相互证明总结XXX 学号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班级指导老师 XXX摘要 在《数学分析》中第二部分极限续论中提到的实数的基本定理一共提到六大定理,其中包括确界定理,单调有界原理,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柯西收敛定理,有限覆盖定理.该六大定理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证明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六大定理的相互证明.关键词 确界定理、单调有界原理、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柯西收敛定理、有限覆盖定理1 确界定理1.1 确界定理 有上界的非空数集必有上确界,有下界的非空数集必有下确界. 1.2 确界定理证明区间套定理 证明:设一无穷闭区间列{[,n a ]n b }适合下面两个条件:(1)后一个区间在前一个区间之内,即对任一正整数n ,有1+≤n n a a <n n b b ≤+1,(2)当n ∞→时,区间列的长度{(-n b )n a }所成的数列收敛于零,即()0lim =-∞→n n n a b .显然数列{}n a 中每一个元素均是数列{}n b 的下界,而数列{}n b 中每一个元素均是数列{}n a 的上界.由确界定理,数列{}n a 有上确界,数列{}n b 有下确界. 设{}{}.sup ,inf n n a b ==βα显然n n n n b a b a ≤≤≤≤βα,. 又 ()0lim =-∞→n n n a b ∴βα=即{}n a 及{}n b 收敛于同一极限ξ,并且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 1.3 确界定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1]证明:我们只就单调增加的有界数列予以证明.因{}n y 有界,则必有上确界{}n y sup =β.现在证明β恰好是{}n y 的极限,即β→n y .由上确界的定义有:⑴β≤n y (3,2,1=n …),⑵对任意给定的ε>0,在{}n y 中至少有一个数N y ,有N y >εβ-.但由于{}n y 是单调增加数列,因此当n >N 时,有N n y y ≥,从而n y >εβ-.也就是说:当n >N 时,有 n y -≤β0<ε 所以 β→n y 2 单调有界原理2.1 单调有界原理 单调有界数列有极限. 2.2 单调有界原理证明致密性定理在证明定理之前,我们要先证明一个引理:任意一个数列{}n x 必存在单调子数列. 证明:⑴若{}n x 中存在递增子序列{}k n x ,则引理已证明;⑵若{}n x 中无递增子序列,那么∃1n >0,使n >1n ,恒有1n x >n x .同样在{}n x (n >1n )中也无递增子序列.于是又存在2n >0,使2n >n ,恒有2n x <n x <1n x .如此无限进行下去便可得到一严格递减子序列{}k n x . 引理得证.下面证明定理:由引理知,有界数列必有有界单调子数列.又由单调有界原理知,该有界单调子数列必有极限,即该子数列是收敛的.故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2.3 单调有界原理证明区间套定理[1]由定理的条件立即知道{}n a 是单调增加有上界的数列,{}n b 是单调递减有下界的数列.根据定理,则n n a ∞→lim 存在,且极限等于{}n a 的上确界.同样,n n b ∞→lim 也存在,且极限等于{}n b 的下确界.亦即对任何正整数k ,有n n k n n k b b a a ∞→∞→≥≤lim ,lim (*)由定理的另一条件: ()0lim =-∞→n n n a b ,并且由于已知{}n a 及{}n b 的极限都存在,则有()0lim lim lim =-=-∞→∞→∞→n n n n n n n a b a b .从而证明了两个极限相等,且设ξ是它们的同一极限.于是定理前一部分的结果即已证得.剩下要证的是: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由(*)的两个不等式,即有 n k b a ≤≤ξ(3,2,1=k …)也就是ξ是所有区间的一个公共点.现在要证明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设除点ξ外,所设区间列还有另外一个公共点'ξ,且ξξ≠'.由于n n b a ≤≤',ξξ(3,2,1=n …),故有ξξ-≥-'n n a b (3,2,1=n …) 由数列极限的性质知道:()ξξ-≥-∞→'lim n n n a b由于()0lim =-∞→n n n a b ,故有0'≤-ξξ从而有ξξ='.到此定理的全部结果都已得证. 3 区间套定理3.1 区间套定理 设一无穷闭区间列{[,n a ]n b }适合下面两个条件:(1)后一个区间在前一个区间之内,即对任一正整数n ,有1+≤n n a a <n n b b ≤+1,(2)当n ∞→时,区间列的长度{(-n b )n a }所成的数列收敛于零,即()0lim =-∞→n n n a b ,则区间的端点所成两数列{}n a 及{}n b 收敛于同一极限ξ,并且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3.2 区间套定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 证明:设数列{}n x 递增有上界.取闭区间[]11,b a ,使1a 不是数列{}n x 的上界,1b 是数列{}n x 的上界.显然在闭区间[]11,b a 内含有数列{}n x 的无穷多项,而在[]11,b a 外仅含有数列{}n x 的有限项. 对分[]11,b a ,取[]22,b a ,使其具有[]11,b a 的性质.故在闭区间[]22,b a 内含有数列{}n x 的无穷多项,而在[]22,b a 外仅含有数列{}n x 的有限项.以此方法,得区间列{[,n a ]n b }.由区间套定理,ξ是所有区间的唯一公共点.显然,在ξ的任何邻域内有数列{}n x 的无穷多项,即ε∀>0,∃*N N ∈,当n >N 时,有ξ-n x <ε. 所以ξ=∞→n n x lim 定理得证.3.3 区间套定理证明致密性定理[1]证明:设{}n y 为有界数列,即存在两个数b a ,,使b y a n ≤≤.等分区间[]b a ,为两个区间,则至少有一个区间含有{}n y 中的无穷个数.把这个区间记为[]11,b a ,如果两个区间都含有无穷个n y ,则任取其一作为[]11,b a .再等分区间[]11,b a 为两半,记含有无穷个n y 的区间为[]22,b a .这个分割手续可以继续不断的进行下去,则得到一个区间列{[,n a ]n b },这个区间列显然适合下面两个条件:(1)[][][]⊃⊃⊃2211,,,b a b a b a … (2)02→-=-nn n ab a b 于是由区间套定理,必存在唯一点[]b a ,∈ξ使ξξ→→n n b a ,,且[]k k b a ,∈ξ(3,2,1=k …).每一[]k k b a ,中均含有{}n y 的无穷个元素.在[]11,b a 中任取{}n y 的一项,记为1n y ,即{}n y 的第1n 项.由于[]22,b a 也含有无穷个n y ,则它必含有1n y 以后的无穷多个数,在这些数中任取其一,记为2n y ,则1n <2n .继续在每一[]k k b a ,中都这样取出一个数k n y ,即得{}n y 的一个子列{}k n y ,其中1n <2n <…<k n <…,且k n k b y a k ≤≤.令∞→k ,由于,,ξξ→→k k b a 故ξ→k n y .这就是定理所要的结果.4 致密性定理4.1 致密性定理 又称魏尔斯特拉斯定理,任一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4.2 致密性定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证明:不妨设{}n x 单调递增且有界,根据致密性定理有收敛子列{}k n x . 令a x k n k =∞→lim .于是,对ε∀>0,∃0k ,当k >0k 时,有a x k n -<ε (*) 由于{}n x 单调递增,显然恒有a x n ≤(3,2,1=n …). 由此(*)式可改成0k n x a -≤<ε (k >0k ) 取0k n N =,当n >N 时有 k n n x a x a -≤-≤0<ε 所以 a x n n =∞→lim4.3 致密性定理证明柯西收敛原理[1] 证明:首先证明条件的必要性:设a x n →,则对任意给定ε>0,有一正整数N ,当k >N 时,有 a x k -<2ε从而当n m ,>N 时,有m n m n x a a x x x -+-≤-<2ε+2ε=ε 其次证明条件的充分性:首先,证明满足条件的任何数列必有界.从所设条件,取ε=1,必有一正整数0N ,当n m ,>0N 时,有m n x x -<1特别地,当n >0N 且10+=N m 时,有 10+-N n x x <1 从而当n >0N 时,有 1100+++-≤N N n n x x x x <1+10+N x这就证明了{}n x 的有界性.由致密性定理,必有收敛子列{}k n x ,设a x k n k =∞→lim .根据子列收敛定义,对任意给定的ε>0,必有正整数K ,当k >K 时,有 a x n -<ε取一正整数()1,1m ax 0++=N K k .于是0k >K ,且11+≥≥+N n n N k o >N .因此,当n >N 时,由已知条件有0k n n x x -<ε,所以a x x x a x k k n n n n -+-≤-00<ε+ε=2ε即 a x n n =∞→lim5 柯西收敛原理5.1 柯西收敛原理 数列{}n x 有极限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对任意给定的ε>0,有正整数N ,当m , n >N 时,有m n x x -<ε. 5.2 柯西收敛原理证明单调有界原理证明:反证法,设{}n x 为一递增且有上界M 的数列.假设其没有极限,则用柯西收敛原理表达就是ε∃>0,对*N N ∈∀,当n m ,>N 时,有 m n x x -ε≥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21,n n >1N 时,有112≥-n n x x . 又由于数列{}n x 为一递增的数列,所以1212n n n n x x x x -=-1≥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32,n n >1N 时,有123≥-n n x x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43,n n >1N 时,有134≥-n n x x …………… …………… ……………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1,+k k n n >1N 时,有11≥-+k k n n x x 将以上式子相加,得11+≥+k x k n ∞→ (∞→k ) 与数列{}n x 有上界M 矛盾,假设不成立. 即,单调有界数列有极限. 5.3 柯西收敛原理证明致密性定理证明:反证法,设{}n x 为一有上界M 的数列. 假设其没有收敛子列.由子列收敛的定义,则ε∃>0,对*N N ∈∀,当k k n n ,1+>N 时,有ε≥-+k k n n x x 1. 取1=ε,必有一正整数1N ,当21,n n >1N 时,有112≥-n n x x 取2=ε,必有一正整数2N ,当32,n n >2N 时,有223≥-n n x x 取3=ε,必有一正整数3N ,当43,n n >3N 时,有334≥-n n x x…………… …………… …………… 取k =ε,必有一正整数k N ,当1,+k k n n >k N 时,有k x x k k n n ≥-+1 显然与数列{}n x 有上界M 矛盾,假设不成立. 即,任一有界数列必有收敛子列. 6 有限覆盖定理6.1有限覆盖定理 若开区间所组成的区间集E 覆盖一个闭区间[a ,b ],则总可以从E 中选出有限个区间,使这有限个区间覆盖[a ,b ]. 6.2 有限覆盖定理证明确界定理证明:在这里我们只说明定理的上确界部分.设不为空集的区间E ⊂R ,∀x ∈E ,有x ≤M ,任取一点0x ∈E ,假设E 无上确界,那么∀x ∈[0x ,M ]:ⅰ)当x 为E 的上界时,必有更小的上界1x <x ,因而x 存在一开邻域∆x ,其中每一点均为E 的上界,称其为第一类区间;ⅱ)当x 不是E 的上界时,则有2x ∈E 使2x >x ,那么x 存在一开邻域∆x ,其中每点均不是E 的上界,称其为第二类区间.∴ 当x 取遍[0x ,M ]上每一点找出一个邻域∆x .显然∆x 不是第一类区间就是第二类区间.这些邻域组成闭区间[0x ,M ]的一个开覆盖,由有限覆盖定理,必存在有限子区间覆盖[0x ,M ].显然M 所在的开区间应为第一类区间,与其邻接的开区间∆x 有公共点.所以∀x ∈∆x ,x 均为E 的上界.而与∆x 相邻接的开区间∆'x 有公共点,所以∀x ∈∆'x ,x 均为E 的上界. 依此类推,0x 所在的开区间也是第一类区间,则0x 为E 的上界. 又 0x E ∈,∴E 为常数集.由此矛盾引出. 得证.同理,E 有下确界.6.3 有限覆盖定理证明致密性定理证明:设{}n x 是一有界数列,现在证明{}n x 有收敛子列.(1)如果{}n x 仅由有限个数组成,那么至少有一个数ξ要重复无限多次,即ξ===21n n x x …==kn x … 因而子列{}kn x 收敛于ξ.(2)如果{}n x 是由无穷多个数组成,由有界性知,存在闭区间[]b a ,,使对一切自然数n 都有a <n x <b在[]b a ,内至少存在一点0x ,使对于任意的正数δ,在()δδ+-00,x x 内都含有{}n x 中无穷多个数.事实上,倘若不然,就是说对于[]b a ,中每一点x ,都有x δ>0,在()x x x x δδ+-,内,仅有{}n x 中的有限个数.考虑所有这样的开区间所成之集:{=μ(,x x δ-)x x δ+},μ完全覆盖了闭区间[]b a ,,依有限覆盖定理,存在μ中的有限多个区间.()11111,x x x x δδ+-=∆,…,()n n x n x n n x x δδ+-=∆,,他们也覆盖了[]b a ,,并且在每一个i ∆(,2,1=i …,n )中都只含{}n x 中的有限多个数.因此{}n x 也最多是由有限个数组成,这与假设矛盾. 于是,对于k δ=k1(,3,2,1=k …),于()k k x x δδ+-00,内取{}n x 中无穷多个点,就得到{}n x 的子列{}k n x 满足:0x x k n -<kk 1=δ(,3,2,1=k …)从而∞→k lim 01x x n =得证.总结:六大定理可以分为两类: ① 有限覆盖定理:反映区间上的整体性质; ② 其余五个:反映函数在一点上的性质.实数的六个基本定理在理论上很有用,在之后的闭区间上的函数的性质的证明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XXX 老师的多次精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 陈传璋 金福临 朱学炎 .《数学分析(上)》.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