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9项功能简单解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9项功能简单解读分析
止血与血栓涉及临床所有学科,是临床患者常见死亡原因,对于临床各科疾病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环节。由于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最重要的诊断就是实验室诊断,因此。血栓性疾病是一种起病隐匿、发病突然、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可见于几乎各临床科室,应充分利用现有手段提高诊断效率。血栓/出血评分工具。尤其对于在患者入院时,及时进行出血或血栓类疾病风险评估,通过对现存或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出血中危、出血高危或血栓中危、血栓高危等类型。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后,再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因此在进行抗凝治疗时,应该恪守“持续监测、谨慎选择”的原则。
PT (凝血酶原时间):在体外模拟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应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PT :凝血酶原时间)。(应有正常对照,超过对照3s为延长)此化验单为16.4-13.5=2.9S,无临床意义。
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TF暴露,激活Ⅶ,最终形成Ⅶa-TF- PL-Ca2+。
PT延长:遗传性 VII缺乏,遗传性共同途径因子I、II、V、X、缺乏,Vitk缺乏症,严重肝病,纤溶亢进(如DIC后期),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 SLE,
口服抗凝剂首选监测指标:PT延长2-3倍(即超过对照值的3倍)。
PT缩短:高凝状态。
一、PT(外源性)在临床上要比正常范围>3s才有临床意义;
我是利用历史来记住外源性与内源性,APTT名称比较长,联想到我们国家内战时间长,因此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而PT名称短,我们对外战争时间相对短,因此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主要用来方便记忆而已)PT延长:
(1)先天性:I、II、V、X凝血因子缺乏(为共同通道)、
III、VII凝血因子缺乏(PT系统特有的因子)
(2)合成减少: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II、VII、IX、X 凝血因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3)消耗太多:DIC后期(凝血因子已消耗完)、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如SLE)
注意:当PT延长,而其余指标正常,最常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刚开始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或者维生素K轻度缺乏;如果PT 时间延长过于明显,可能要考虑罕见的先天性缺乏VII PT缩短:
一般考虑高凝状态,可能是脑梗、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也有可能是口服避孕药引起的。
INR值是患者PT值与正常PT值之比,主要用来监测华法林抗凝药物效果的情况,而对于预测出血风险的价值不大,一般控制在2.0-3.0之间,如果>3.0可能提示抗凝太过,易出血,要视情况来调整。如果<2.0可能提示抗凝效果不佳。
2.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体外模拟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对照10s为延长。)此化验单为32.9-30=2.9S,无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下带负电荷的胶原暴露,激活Ⅻ→Ⅺ→Ⅸ,最终形成Ⅸa-Ⅷa-PL-Ca2+。
APTT延长见于:内源性途径的凝血因子缺陷(Ⅷ、Ⅸ、Ⅺ):血友病A、B,因子XI缺乏症,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缺陷:如FV、FX、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肝病,DIC,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普通肝素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使APTT延长1.5-2.5倍。
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脑血栓、心梗、DIC高凝期)。
跟PT延长原因差不多。
注意:APTT主要是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如果APTT延长>100s,而无出血表现,可高度怀疑FXII缺乏症。血友病是由
于缺乏8、9因子导致的,因此它往往会出现APTT指标延长,而PT指标正常。
APTT缩短:一般考虑高凝状态,如脑栓塞、心梗、DIC高凝期、深静脉血栓等。
三、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三个指标的关系
纤维蛋白原通过活化、水解产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然后再产生D-二聚体。因此这三者升高一般表示处于凝血状态,容易出现血栓事件。如心梗、脑梗等。
如果三者降低,可能是肝病、DIC后期凝血因子耗尽所致。
四、凝血酶时间测定(TT)
反映的是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超出正常值3s 为异常。
华法令导致导致PT的延长,肝素、低分子肝素导致APTT延长。
3.FIB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
可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促进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收缩,增加血液粘滞性和外周阻力,引起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胶原和去氧核糖核酸合成,趋化单核/巨噬细胞向内膜下迁移,促进红细胞粘着和血栓形成。
FIB增高:导致血沉增快的最主要的血浆蛋白。FIB超过正常值上限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
FIB减低:肝功能受损的疾病、DIC、药物如雄激素等、遗传性异常FIB血症。
4.IN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测定试剂的国际敏感指数(ISI)推算出来的。
例如:用你实验室凝血活酶测质评血浆的PT结果为14秒
用你实验室同一凝血活酶测正常血浆的PT结果为13.5秒
则比值为:14/13.5=1.04
4.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相对于对照血浆凝血活性百分比。(70-130%)其含义及其来历1935年,Q u i c k发明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之初,是以秒数报告的。后来为了能对PT进行“定量”,1942年他又采用了一种做标准曲线的方法,即将正常人的血浆用生理盐水作不同倍数的稀释,分别测定其PT。然后以PT秒数为纵坐标,以稀释血浆中血浆的实际含量(%) 为横坐标作图,绘制标准曲线。这样在测得病人血浆的P T秒数以后,就可以直接从图上查到患者的凝血酶原相当于健康人的百分之几。考虑到每批测定都要做标准曲线,十分麻烦。后来又在假定正常血浆PT为12 s的前提下,将上述曲线图简化为下列公式:凝血酶原活动度(%)=330/(PT-8.7) 70—120%。
例如,正常人血浆PT为12s,则凝血酶原活动度=330/(12-8.7)=330/3.3=100。因此,只要正常对照在12s,就不必每次测定都绘制标准曲线,日常使用十分方便。这种百分比,能够给临床医生一个鲜明的印象,即病人的凝血酶原活力,(即活性,旧称活动度)大概是正常的百分之几,所以临床医生十分乐意采用。
当前,国内外关于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的报告方式,己统一采用以秒数(s )、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或患者PT的秒数与正常对照秒数的比值报告。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国际血栓止血委员会(ICTH)和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 (NCCLS),早已建议不再使用所谓“凝血酶原活动度(%)”报告PT结果。但至今仍有不少单位,特别是临床肝病科室,坚持要求检验科室报告PT活动度,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先进的指标。殊不知凝血酶原活动度是一种不科学,多数发达国家早己淘汰。众所周知,凝血是一个复杂、多种凝血因子连续相互作用的过程,PT是测定外源途径和共同途径多种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外源和共同途径中任何一个因子,如凝血酶原(第II因子),第VH,V,X因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