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量与流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600冷顿冷水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

600冷顿冷水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

600冷顿冷水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冷水机组是一种常用的制冷设备,用于提供大型建筑物或工业生产场所的制冷服务。

其中,制冷量是衡量冷水机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600冷顿冷水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来计算制冷量,并对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解释。

一、冷水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冷水机组的制冷量计算公式为:制冷量(kW)= 冷却水流量(m³/h)× 冷却水进口温度(℃)× 冷却水出口温度(℃)× 1.16其中,1.16是一个换算系数,用于将单位转换为千瓦。

二、冷水机组制冷量计算示例假设某冷水机组的冷却水流量为100m³/h,冷却水进口温度为10℃,冷却水出口温度为5℃,则该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出:制冷量(kW)= 100 × (10 - 5) × 1.16 = 580 kW三、冷水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解释1. 冷却水流量(m³/h):冷却水流量是指冷水机组在单位时间内所处理的冷却水的体积。

冷却水流量的大小取决于制冷系统的需求和设计参数。

2. 冷却水进口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是冷水机组处理冷却水时,冷却水的初始温度。

通常情况下,冷却水进口温度较高。

3. 冷却水出口温度(℃):冷却水出口温度是冷水机组处理冷却水后,冷却水的最终温度。

通常情况下,冷却水出口温度较低。

4. 1.16:1.16是一个换算系数,用于将制冷量的单位从瓦转换为千瓦。

由于制冷量通常较大,使用千瓦作为单位更为方便。

四、冷水机组制冷量计算注意事项1. 冷却水流量、冷却水进口温度和冷却水出口温度是计算冷水机组制冷量的关键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量或估算。

2. 冷却水流量的测量可以通过安装流量计来实现。

如果无法直接测量,可以通过冷却水泵的流量和运行时间来计算。

3. 冷却水进口温度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通过测量冷水机组的进出口温度差来估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5)℃]X~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8*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8*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 ^ *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U(4・187A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AT2)=(3.516+KW/TR)TR其中Q2=Q1+N=TR*3.516+KW/TR*TR= (3.516+KW/TR) *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V3 UCOS9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8*(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 D mm D=V4*1000L2/(n*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C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C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C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C△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C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q—功率因数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 C) 8—空气比重(1・25kg/m3) @20C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xt=Mx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xs,M=Px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xsxt=Pxsxvxv—pxt=Px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 公式

制冷量 公式

制冷量公式
摘要:
1.制冷量的概念
2.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3.制冷量的应用实例
正文:
一、制冷量的概念
制冷量是指空调、制冷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空间移除的热量,通常用单位“瓦特”(W)表示。

制冷量是衡量空调、制冷设备制冷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以及评估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Q = K ×U ×I
其中:
Q:制冷量,单位为瓦特(W);
K:制冷系数,单位为瓦特/摄氏度(W/℃);
U:室内外温差,单位为摄氏度(℃);
I:空气流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m/h)。

三、制冷量的应用实例
假设一间房间的面积为20 平方米,高度为3 米,室内外温差为5 摄氏度,空气流量为100 立方米/小时,制冷系数为45 瓦特/摄氏度。

那么,该房间所需的制冷量为:
Q = 45 ×5 ×100 = 22500 瓦特
在选择空调、制冷设备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及房间的面积、高度、温度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制冷量,从而选择合适的设备。

空调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空调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空调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空调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制冷量、风量、功率、管径、噪音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1.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单位:千瓦)=室内设计温度-室外设计温度×设计风量
×1.2
2.风量计算公式:
风量(单位:立方米/小时)=室内设计温度-室外设计温度×制冷量(千瓦)/(1.2×安全冷凝温度差)
3.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单位:千瓦)=制冷量(千瓦)/COP
4.管径计算公式:
管径(单位:毫米)=(0.782×风量(立方米/小时))^(1/2)
5.噪音计算公式:
总噪音(单位:分贝)=噪音源1+噪音源2+...+噪音源n
其中,每个噪音源的分贝值可以通过噪音源的声压级和声功率级进行计算。

6.补水量计算公式:
补水量(单位:立方米/小时)=冷却水量(立方米/小时)/(1-冷却塔回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
7.水泵扬程计算公式:
扬程(单位:米)=(水泵出口动压-水泵入口动压)/(密度×加速度) 8.冷却负荷计算公式:
冷却负荷(单位:千瓦)=锅炉流量(立方米/小时)×冷却水温度差×水的比热
9.蒸发冷却器面积计算公式:
面积(单位:平方米)=冷却空气流量(立方米/小时)/(速度×3600)以上只是从常见角度出发的一些计算公式,实际空调工程中可能还有更为复杂的计算公式。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可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计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5)℃]X~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由于控制技术的进步,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压缩机始终在高效区运转,使得冷水机组蒸发器变流量时的性能不会下降很多。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x *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妆*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匕*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 Z\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 △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 *TR 制冷效率一EER制冷能力(Mbtu/h )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 3 UCOSt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 : Cp***(T1-T2)〕风机功率N1 KWN仁L1*H1/(102* n1*n 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 n3*n4)水管管径 D mm D=4*1000L2/( n *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 C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 —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C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CW—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C△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C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颊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J)—功率因数0.85~0.92 N—房间换气次数次/hV —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 C)x—空气比重(1.25kg/m3) @202L1—风机风量L/sH1 —风机风压mH2OV —水流速m/sn1 —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 )L2—水流量(L/s )H2-水泵压头(mH2O r —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 X t=M X 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 X s, M= P X 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 X s X t = P X s X v X v—p X t = P X 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 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 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L/s V1=Q1/(4.187△T1)冷却水量V2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KWN2=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KJ/Kg水的比热=1kcal/kg?℃水的比重=1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φ—功率因数0.85~0.92 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x *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妆*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匕*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 Z\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 △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 *TR制冷效率一EER制冷能力(Mbtu/h )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 3 UCOS©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 : Cp***(T1-T2)〕风机功率N1 KWN仁L1*H1/(102* n1*n 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 n3*n4)水管管径 D mmD*4*1000L2/( n *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 C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 C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 C W—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 C△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 C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颊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J)—功率因数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 C)x—空气比重(1.25kg/m3) @2©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 —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 )L2—水流量(L/s )H2-水泵压头(mH2O 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X t=MX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X s, M= PX 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X sX t = PX sX vXv—pX t = PX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 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 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 公式

制冷量 公式

制冷量公式
【最新版】
目录
1.制冷量的定义与重要性
2.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3.制冷量的应用实例
正文
一、制冷量的定义与重要性
制冷量是指空调、制冷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环境中移除的热量,通常用单位“瓦特”(W)表示。

制冷量是衡量空调、制冷设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用户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冷量(W)= 制冷剂的质量流量(kg/h)×制冷剂的比热容(J/kg·℃)×制冷剂的温度变化(℃)
其中,制冷剂的质量流量、比热容以及温度变化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理论计算得到。

三、制冷量的应用实例
以一台空调设备为例,如果该设备在 1 小时内从室内环境中移除了10000 焦耳的热量,那么该设备的制冷量就是 10000 瓦特。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制冷量合适的空调设备,以达到最佳的制冷效果。

第1页共1页。

冷冻水流量计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0.86/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0.86/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4.5~5)℃x1.163]X(1.15~1.2)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4.5~5)℃x1.163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6%.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冷冻水流量计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冷冻水流量计算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标准冷冻水流量=制冷量(KW)*5(度温差)冷却水流量=(制冷量+机组输入功率)(KW)*5(度温差)水流量计算1、.冷却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L(m3/h)= [Q(kW)/(~5)℃]X~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 Q(kW)/(~5)℃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 水侧变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在传统的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通过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

认为只有维持定流量,才能确保盘管的换热效果,流量减小时,在换热盘管表面可能会出现层流状态,降低换热效果;同时,流量过小时,蒸发器还会出现冻结的危险,当流速小于一定值时,水中若含有腐蚀性物质,会对盘管造成腐蚀。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先进。

目前,不同类型的冷水机组均能实现冷量的自动调节。

冷水机组能量调节功能的进步使得其水侧变流量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凸显水泵应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之策,而应以变应变。

事实上,目前,多数冷水机组允许蒸发器流量在额定流量的50%~100%以内变化。

当蒸发器采用变流量运行时,其流量随着用户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用户负荷变小时,蒸发器的冷冻水流量变小,冷水机组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需冷量减小制冷剂流量,导致蒸发器盘管内制冷剂流速偏离了最佳流速值,冷水机组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

衡量蒸发器变流量运行能否节能的标准不单是冷冻水泵运行时节能多少,而还应考虑蒸发器变流量运行造成冷水机组COP值下降而损失的能耗,再考虑变流量运行的负荷时间频度。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冷却塔循环⽔量换算公式确定冷却塔循环⽔量的换算公式:1.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W)x x x 861/(1000?t) (m3/h)2.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kcal/h)x x /(1000?t)(m3/h)3.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制冷量(RT)x x x 3024 /(1000?t)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蒸发器)⽔流量(m3/h)x x (m3/h)4.冷却塔公称流量=主机(冷凝器)⽔流量(m3/h)x (m3/h)式中:—为选型余量—为冷凝器负荷系数,对溴化锂主机取861—为1KW=861(kcal/h)3024—为1RT=3024(kcal/h)t—冷却⽔进出⽔温差,国际⼯况下取?t=5℃RT—表⽰冷吨冷却塔蒸发损失的计算公式:蒸发损失:E(%)=?t/600 x 100%=5/600 x 100%=%t—冷却⽔进出⽔温差,国际⼯况下取?t=5℃600: ⽔的蒸发热(kcal/kg)举例:已知主机制冷量100 x 104(kcal/h)电制冷冷⽔机组⼀台,需选多⼤的冷却塔国际⼯况下满负荷运⾏⼀天(24h)该冷却塔蒸发损失⽔量是多少计算:冷却塔公称流量=100 x 104x (1000x5)=300(m3/h)蒸发损失⽔量Q=300 x E (%) x 24h=300 x x 24= (m3/天)美国冷吨=3024千卡/⼩时(kcal/h)=千⽡(KW)1⽇本冷吨=3320千卡/⼩时(kcal/h)=千⽡(KW)(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在24⼩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制冷技术中常⽤单位的换算:1马⼒(或1匹马功率)=⽡(W)=千⽡(KW)1千卡/⼩时(kcal/h)=⽡(W)1美国冷吨=3024千卡/⼩时(kcal/h)=千⽡(KW)1⽇本冷吨=3320千卡/⼩时(kcal/h)=千⽡(KW)摄⽒温度℃=(华⽒°F-32)5/9(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在24⼩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冷冻冷却水流量计算

冷冻冷却水流量计算

冷冻水流量=主机冷量*4.187/(温差)*3.6(单位为m3/h)
冷却水流量=冷冻水流量*1.25(单位为m3/h)
冷却塔流量=冷却水流量*1.1~1.25常规说来,冷却塔选型大有利于热量传递水流量计算
1、.冷却水流量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L(m3/h)=[Q(kW)/(4.5~5)℃x1.163]X(1.15~1.2)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Q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L(m3/h)=Q(kW)/(4.5~5)℃x1.163
3、冷却水补水量一般1为冷却水循环水量的1~1.6%.
一般房间长度超过5.7米,为了达到好的气流组织效果,要接风管,选用高静压型30Pa。

空气能选型计算公式

空气能选型计算公式

空气能选型计算公式1.制冷量计算公式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制冷量是人们选择设备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Q=m×Cp×ΔT其中,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m为空气流量,单位为立方米/小时(m³/h);Cp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公斤·摄氏度(J/(kg·°C));ΔT为空气的温度变化,单位为摄氏度(°C)。

2.功率计算公式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功率是决定设备性能和能耗水平的重要参数。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P=Q/COP其中,P为功率,单位为千瓦(kW);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COP为系统的制冷能效比。

3.系统能效计算公式空气能热泵系统的能效是评价设备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COP=Q/P其中,COP为能效比,无单位;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P为制冷机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

4.COP的影响因素COP的值不仅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还受到环境温度、进出水温度差及负载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COP的变化率:ΔCOP=(COP2-COP1)/COP1×100%其中,COP1为其中一温度下的COP值,COP2为另一温度下的COP值。

5.系统运行费用计算公式空气能热泵系统的运行费用是评价设备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Cost= Q × PUE × EP其中,Cost为运行费用,单位为人民币(元);Q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PUE为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EP为能源价格,单位为元/千瓦时(元/kWh)。

以上公式仅为常用的空气能选型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和调整参数。

在选型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设备的品牌、规格、性能等信息,并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单级压缩机制冷计算公式

单级压缩机制冷计算公式

单级压缩机制冷计算公式计算准备公式:1、单位质量制冷量蒸进蒸出i i q −=0kj/kg (kcal/kg)压缩机产冷量蒸进压进i i q −=02、单位容积制冷量吸v q q v 0=kj/m 3(kcal/m 3)计算制冷量Q 0公式:3、制冷剂流量0q Q G O =kg/h 4、压缩机实际输气量v 0q Q Vs =m 3/h 计算耗功AL 公式:5、压缩机单位理论耗功压进压出i i Al −=kj/kg (kcal/kg )6、压缩机总理论耗功AL=G ×Al kj/kg (kcal/kg )计算散热量Q K 公式:7、冷凝器单位理论散热量冷出冷进i i q k −=kj/kg (kcal/kg )8、冷凝器总理论散热量Q k =G ×q kkj/h (kcal/kg )计算电机功率理论制冷系数公式:9、压缩机电机理论功率3600AL Nt =kw (按千焦计算)计算制冷系数公式:10、理论制冷系统Al q AL Q εh 00==计算理论输气量公式:11、压缩机理论输气量λVs Vh =㎡/h (λ-压缩机输气系数)为0.7左右功率计算公式:12、压缩机指示功率ηi NtNi =kw (i η指示功率一般为0.8~~0.9)13、轴功率ηe Nt ηm ηi Nt ηm Ni Ne =•==Kw (9.0~8.0机械效率一般为m η)(8.0~64.0机械效率一般为e η)14、轴功率Ne=Ni+Nmkw 15、电机需配功率N D =(1.1~1.2)Nekw 计算散热量公式:16、冷凝器实际散热量Q K =Q 0+Nikw 计算热交换器公式:17、换热器换热量Q 计算公式Q=KF △tmkj/h (Kw )(Kcal/h)18、传热系统K 计算公式α21λδα111K ++=kj/m 2h℃kW/m 2℃(λ导热系数δ厚度α对数放热系数α1管传热阻λδ管壁传热阻α2管内传热阻)19、对数平均温差△tm 计算公式Δt Δt 2.3lg ΔtΔt Δtm −=℃20、水、空气传热Q 计算公式Q=CW △t kj/h (kw )(kcal/h)C 比热(水:1kcal/kg=4.19kj/kg 风:1kcal/kg=0.24kj/kg 冰:1kcal/kg2.1kj/kg )W 水量lg1=0lg2=0.301lg3=0.4771lg4=lg22=2lg22lg 10lg 210lg 5lg −==Lg6=lg (2×3)=lg2+lg3Lg8=lg23=3lg2Lg9=lg32=2lg3Lg10=1理论输气量公式:21、压缩机理论输气量)/(60432h m n Z S D Vh ×××=π(M 3/h)S 单位为米功率计算:22、指示效率00bt T T i k+=η氨机b=0.001氟机b=0.002523、摩擦(机械)功率72.36VhNm α=氨机α=0.4氟机α=0.6能效比计算:24、实际制冷系数Ne Q s 0=ε相当于CO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量与流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是指制冷系统在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的物体中吸收的热量,一般用热力学单位“千焦耳”(或千瓦时)来表示。

流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断面的流体的体积或质量。

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理论制冷量:
理论制冷量是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的制冷系统的最大制冷量,也称为制冷机的制冷能力。

理论制冷量的计算公式为:
Q=m×h
其中,Q为制冷量,m为制冷剂的质量,h为制冷剂的焓值。

2.总热交换量:
总热交换量是指在制冷过程中,制冷剂从蒸汽态到液态的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也就是从制冷剂传递到被冷却物体的热量。

总热交换量的计算公式为:
Q=m×(h2-h1)
其中,m为制冷剂的质量,h2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焓值,h1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焓值。

3.机械制冷功:
机械制冷功是指制冷机为了将热量从低温环境传递到高温环境所做的功。

机械制冷功的计算公式为:
W=m×(h2-h1)
其中,W为功,m为制冷剂的质量,h2为制冷剂在压缩机出口的焓值,h1为制冷剂在压缩机入口的焓值。

流量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体积流量:
体积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断面的流体的体积。

体积流量的
计算公式为:
Qv=A×v
其中,Qv为体积流量,A为断面积,v为流速。

2.质量流量:
质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断面的流体的质量。

质量流量的
计算公式为:
Qm=ρ×v×A
其中,Qm为质量流量,ρ为流体的密度,v为流速,A为断面积。

3.聚焦式测量法:
聚焦式测量法是通过利用光线、声波或微粒等特定信号聚焦的方法来
测量流量。

其测量原理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和条件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制冷量和流量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具体参数和条件,包括制冷剂的性质、流体的密度、流体的速度、流体的温度等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制冷量和流量的计算需要依据具体的系统和条件进行
精确的计算和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