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缺陷全面总结(无机非方向)

合集下载

晶格的缺陷

晶格的缺陷

晶格的缺陷晶格的缺陷是指晶体结构中存在的各种不完美或异常的位置或排列。

这些缺陷对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材料的性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个方面,介绍晶格缺陷的种类、产生原因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一、点缺陷1. 点缺陷是指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位置发生变化或缺失。

常见的点缺陷有原子间隙、空位、间隙原子、杂质原子等。

2. 原子间隙是指晶体中存在的原子无法占据的空间,通常是由于晶格结构的不完美而形成。

原子间隙的存在会导致晶体的密度降低,同时对电子和热的传导产生影响。

3. 空位是指晶体中原子位置上缺失了一个原子。

空位会导致晶格的局部变形,降低晶体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4. 间隙原子是指晶体中存在的非晶体或空气中的原子进入了晶体中的间隙位置。

间隙原子的存在会改变晶体的电子结构和热导率。

5. 杂质原子是指晶体中存在的与晶格原子不同种类的原子。

杂质原子的加入会改变晶体的导电性、磁性以及光学性质。

二、线缺陷1. 线缺陷是指晶体结构中存在的一维缺陷,通常是晶体中原子排列发生错位或缺失。

2. 赝位错是指晶体中两个晶格面之间的原子排列发生错位,即晶体中的原子位置发生了偏移。

赝位错会导致晶体的机械强度下降,同时也会引起晶体的局部形变。

3. 堆垛错是指晶体中两个晶格面之间的原子排列发生缺失或添加。

堆垛错会导致晶体局部的结构畸变,进而影响晶体的热稳定性和电子传导性能。

4. 螺错是指晶体中原子排列沿晶体的某一方向发生了扭曲,形成了一种螺旋形的缺陷。

螺错会导致晶体的机械强度下降,同时也会引起晶体的局部形变。

三、面缺陷1. 面缺陷是指晶体结构中存在的二维缺陷,通常是晶格面的错位、缺失或添加。

2. 晶界是指晶体中两个晶粒之间的界面。

晶界是晶体中最常见的面缺陷,其形成原因包括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结晶不完全以及晶体在变形过程中的再结晶。

晶界会对晶体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化学反应产生显著影响。

3. 双晶是指晶体中存在两个晶界的结构。

晶体结构缺陷的类型

晶体结构缺陷的类型

二 按缺陷产生旳原因分类
晶体缺陷
辐照缺陷 杂质缺陷
电荷缺陷 热缺陷 非化学计量缺陷
1. 热缺陷
定义:热缺陷亦称为本征缺陷,是指由热起伏旳原因所产生 旳空位或间隙质点(原子或离子)。
类型:弗仑克尔缺陷(Frenkel defect)和肖特基缺陷 (Schottky defect)
T E 热起伏(涨落) 原子脱离其平衡位置
面缺陷旳取向及分布与材料旳断裂韧性有关。
面缺陷-晶界
晶界示意图
亚晶界示意图
晶界: 晶界是两相邻晶粒间旳过渡界面。因为相邻晶粒 间彼此位向各不相同,故晶界处旳原子排列与晶内不同, 它们因同步受到相邻两侧晶粒不同位向旳综合影响,而做 无规则排列或近似于两者取向旳折衷位置旳排列,这就形 成了晶体中旳主要旳面缺陷。
-"extra" atoms positioned between atomic sites.
distortion of planes
selfinterstitiallids
Two outcomes if impurity (B) added to host (A):
• Solid solution of B in A (i.e., random dist. of point defects)
OR
Substitutional alloy (e.g., Cu in Ni)
Interstitial alloy (e.g., C in Fe)
Impurities in Ceramics
本章主要内容:
§2.1 晶体构造缺陷旳类型 §2. 2 点缺陷 §2.3 线缺陷 §2.4 面缺陷 §2.5 固溶体 §2.6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晶体的结构缺陷精简

晶体的结构缺陷精简

形成原因
点缺陷
由于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缺失、多余 或错位,导致局部的原子排列异常。 常见的点缺陷包括空位、间隙原子和 替位式杂质等。
线缺陷
面缺陷
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平面排列异常, 如晶界、相界和表面等。
晶体中由于原子或分子的排列不连续 而形成的线性异常区域,如位错。
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缺陷可以影响晶体的热 学、光学、电学和磁学等物理性 质。例如,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会
03
线缺陷
位错概念
位错
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 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或缺失,从 而使晶体结构发生畸变,这种畸 变可以延伸到相当远的区域,称
为位错。
位错线
位错延伸的方向称为位错线,其 运动方向与位错线垂直。
柏氏矢量
描述位错特征的矢量,其大小表 示位错的大小,方向表示位错线
的方向。
位错类型
刃型位错
肖脱基缺陷
总结词
肖脱基缺陷是由于晶体表面上的原子 迁移到内部而形成的表面空位。
详细描述
在晶体表面,原子由于热运动或其他 原因迁移到晶体内部,留下表面空位 。这种缺陷通常在高温或高真空条件 下形成。
间隙原子与空位
总结词
间隙原子和空位缺陷是由于原子或分子的位置偏离正常格点 而形成的。
详细描述
间隙原子是指原子进入晶格间隙位置,而空位则是在正常格 点位置上形成的空位。这两种缺陷对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产生影响。
表面缺陷在半导体器件、光电 子器件、催化等领域有重要应 用,例如表面改性、表面增强 拉曼散射等。
05
体缺陷
沉淀与固溶体
沉淀
当晶体内部某些组分由于过饱和而析出,形成与基体不同的相,即为沉淀。

晶体缺陷简述

晶体缺陷简述

a 空位 c 替位杂质
b 填隙基质原子 d 填隙杂质
2、线缺陷(一维缺陷)
指在一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的周期性、 规则性排列所产生的缺陷,即缺陷尺
寸在一维方向较长,另外二维方向上很短。如各种位错( dislocation)
线缺陷有下面两种情况:
刃型位错(Edge dislocation)
螺型位错(Screw dislocation)

性排列而产生的缺陷, 即缺陷尺寸在二维方向上延伸,在第三维方向上很小。如
晶界、表面、堆积层错、镶嵌结构等。面缺陷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平移界面
孪晶界面
晶粒间界
界面两侧晶体以一特征的非
第二类面缺陷称为孪晶界面,
第三类面缺陷为晶粒间界,
点阵平移相联系者称平移界
它所分隔开的两部分晶体间以
它们是以任意取向关系相
4、体缺陷
所谓体缺陷,是指在晶体中三维尺度上出现的周期性排列的紊乱,也就是在较 大的尺寸范围内的晶格排列的不规则。这些缺陷的区域基本上可以和晶体或者晶粒的尺寸 相比拟,属于宏观的缺陷,较大的体缺陷可以用肉眼就能够清晰观察。
体缺陷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包裹体、气泡、空洞、微沉淀等。这些缺陷区域在 宏观上与晶体其他位置的晶格结构、晶格常数、材料密度、化学成分以及物理 性质有所 不同,好像是在整个晶体中的独立王国。比如, 空洞是在晶体中包含的较大的空隙区, 微沉淀是指在晶体中出现的分离相,是由某些超浓度的杂质所形成的,包裹体则是在晶体 中包裹了其他状态的成分,多为生长 时原来的液体。
晶体中某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 生有规律的错排的现象
一个晶体的某一部分相对于其余部分发生滑 移,原子平面沿着一根轴线盘旋上升,每绕
轴线一周,原子面上升一个晶面间距

材料化学-晶体结构缺陷详解

材料化学-晶体结构缺陷详解

V (V V ) VNa
Cl Na Cl
2 书写点缺陷反应式的规则
(1)位置关系(溶剂): 对于计量化合物(如NaCl、Al2O3),在缺陷反应式中 作为溶剂的晶体所提供的位置比例应保持不变,但每类位置 总数可以改变。
2ClCl CaCl2 ( s) Ca VK
(3)溶质原子(杂质原子):
LM 表示溶质L占据了M的位置。如:CaNa SX 表示S溶质占据了X位置。
(4)自由电子及电子空穴:
有些情况下,价电子并不一定属于某个特定位置的原子,在 光、电、热的作用下可以在晶体中运动,这样电子和空穴称 为自由电子(符号e/ )和电子空穴(符号h. )。
(5)带电缺陷 不同价离子之间取代如Ca2+取代Na+——Ca · Na Ca2+取代Zr4+——Ca”Zr 把离子化合物看作完全由离子构成(这里不考虑化学 键性质),则在 NaCl晶体中,如果取走一个Na+与取走Na 原子相比较,相当于少取走一个电子e , 晶格中多了一个e, 因此VNa 必然和这个e/相联系,形成带电的空位——
Schottky缺陷的产生
2 组成缺陷
概念——杂质原子进入晶体,或者外界气氛等因素引起基质产生空位的缺陷。 原子进入晶体的数量一般小于0.1%。 种类——间隙杂质 置换杂质空位
特点——杂质缺陷的浓度与温度无关,只决定于溶解度。
存在原因——本身存在,有目的加入(改善晶体的某种性能)
3 电荷缺陷
晶体内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由于受到外界激发,有少部 分电子脱离原子核对它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对应留下空穴。
VCl NaCl VNa
形成——正常格点的原子由于热运动跃迁到晶体表面, 在晶体内正常格点留下空位。 从形成缺陷的能量来分析—— Schttky缺陷形成的能量小Frankel 缺陷形成的能量 因此对于大多数晶体来说,Schttky 缺陷是主要的。 热缺陷浓度表示 :

晶体结构与缺陷讲解

晶体结构与缺陷讲解
压力等有关,这是有别于其他缺陷; • (2)可以看成是高价化合物与低价化合
物之间的固溶体,即不等价置换是发生 在同一种离子中的高价态与低价态之间 的相互置换;(如,四氧化三铁) • (3)缺陷的浓度与温度(wēndù)无关
精品资料
点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点缺陷的存在使晶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点缺陷引起晶格畸变,使材料内部的能量提高,系统不稳定, 容易发生晶型转变等。 点缺陷引起电阻的增加,这是由于晶体中存在点缺陷时,对传 导电子产生了附加的电子散射,使电阻增大。 空位对金属的许多过程有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响,特别是对高温下进行的过程 起着重要的作用。 金属的扩散、高温塑性变形的断裂、退火、沉淀、表面化学热 处理、表面氧化、烧结等过程都与空位的存在和运动有着密切 的联系。 过饱和点缺陷(如淬火空位、辐照(fú zhào)缺陷)还提高了 金属的屈服强度。 在一般情形下,点缺陷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而对材料 的物理性能的影响较大
0.1%),进入晶体后无论位于何 处,均因杂质质点和原有的质点 性质不同,故它不仅破坏了质点 有规则的排列,而且在杂质质点 周围的周期势场引起改变,因此 形成—种缺陷。
溶剂:原晶体 溶质:溶质
精品资料
• 晶体中杂质含量在未超过其固溶度时,杂质 缺陷的浓度与温度无关;这点是与热缺陷是 不同的。
• 应用: • 在某些情况(qíngkuàng)下,晶体中可以溶
入较大量的杂质,如制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 池电介质材料,使用8-10%(mol)Y2O3溶 入ZrO2中,Y3+置换Zr4+,形成大量氧 空位缺陷,可传导氧离子,起到离子导电的 作用。

精品资料
• 杂质缺陷的小结:
• 概念——杂质原子进入晶体而产生的缺陷。原子 进入晶体的数量一般(yībān)小于0.1%。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
2、造成晶体结构缺陷的原因:
实际晶体温度总是高于绝对零度(热缺陷) 实际晶体总是有限大小(表面/界面缺陷) 实际晶体总是含有或多或少的杂质(外来缺陷)
缺陷就是对于理想晶体结构的偏离
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一
3、缺陷对于晶体的影响
影响晶体的电学以及力学性能 影响晶体内部质点的扩散 影响晶体的烧结和化学反应活性 形成非化学计量物质,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杂质原子(掺杂原子)其量一般小于0.1%,进入主晶格后,因杂 质原子和原有的原子性质不伺,故它不仅破坏了原子有规则的 排列,而且在杂质原子周围的周期势场引起改变,因此形成一 种缺陷。
特点: A 杂质原子又可分为间隙杂质原子及置换杂质原子两种。前者
是杂质原子进入固有原子点阵的间隙中;后者是杂质原子替代 了固有原子。杂质原子在晶格中随机分布,不形成特定的结构。 B 晶体中杂质原子含量在未超过其固溶度时,杂质缺陷的浓度 与温度无关,这与热缺陷是不同的。
点缺陷的名称→
□←点缺陷所带的 有效电荷
× 中性 ● 正电荷
' 负电荷
○←点缺陷在晶体中占的位置
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二
( X原1)子空空位位:。用VM和Vx分别表示M原子空位和
(2)填隙原子:用Mi和Xi表示。 (3)错放位置:Mx表示M原子错放在X位置。 (4)溶质原子: LM表示L溶质处在M位置。 (5)自由电子及电子空穴:有些电子不一定
(1)弗伦克尔缺陷: 弗伦克尔缺陷可以看作是正常格点 离子和间隙位置反应生成间隙离子和空位的过程。
正常格点离子+未被占据的间隙位置〓间隙离子+空位
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二
•例如在AgBr中,弗伦克尔缺陷的生成可写成:AgAg+Vi=Agi´+VAg · •由质量作用定律,

晶体结构缺陷

晶体结构缺陷
离子晶体中基本点缺陷类型
4)溶质原子:LM表达L溶质处于M位置,SX表达S溶质处 于X位置。 例:Ca取代了MgO晶格中旳Mg写作CaMg, Ca若填隙在MgO晶格中写作Cai。
5)自由电子及电子空穴:自由电子用符号e′表达。电子空 穴用符号h·表达。它们都不属于某一种特定旳原子全部, 也不固定在某个特定旳原子位置。
VO••
3OO
1 2
O2
例2:CaCl2溶解在KCl中:
产生K空位 ,合 理
CaCl2 KCl CaK• VK' 2ClCl
CaCl2 KCl CaK• Cli' ClCl
Cl-进入填隙位, 不合理
CaCl2 KCl Cai•• 2VK' 2ClCl
Ca进入填 隙位,不合

例3:MgO溶解到Al2O3晶格内形成有限置换型固溶体:
荷。为了保持电中性,会产生阴离子空位或间隙阳离子; 2、高价阳离子占据低价阳离子位置时,该位置带有正电
荷,为了保持电中性,会产生阳离子空位或间隙阴离子。
举例:
例1:TiO2在还原气氛下失去部分氧,生成TiO2-x旳反应能 够写为:
2TiO2
2TiT' i
VO••
3OO
1 2
O2
2Ti
4OO
2TiT' i
克罗格-明克符号系统
1、 缺陷符号旳表达措施 (以MX离子晶体为例) 1)空位:VM和VX分别表达M原子空位和X原子空位,V表达缺陷种类,
下标M、X表达原子空位所在位置。
VM〞=VM +2eˊ VX‥ = VX +2 h·
2)填隙原子:Mi和Xi分别表达M及X原子 处于晶格间隙位置 3)错放位置:MX表达M原子被错放在X位置上, 这种缺陷较少。

晶体结构缺陷

晶体结构缺陷

第四部分晶体结构缺陷讨论晶体结构是,把整个晶体中所有原子都看成按理想的晶格电阵排列。

实际上,在真实晶体中,在高于0K的任何温度下,都多少存在着对理想晶体结构的偏离。

实际晶体都是非理想的,存在各种晶体结构缺陷。

晶体缺陷就是指实际晶体中与理想的点阵结构发生偏差的区域,这些缺陷的存在并不影响晶体结构的基本特征,只是晶体中少数原子的排列发生改变。

缺陷的存在及其运动规律、缺陷的数量及其分布对材料的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掌握缺陷的知识是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

4.1 点缺陷晶体结构缺陷有好几种类型,按其几何形状划分(偏离区域在三维空间的几何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型:点缺陷:缺陷在4个空间方向上的尺度均很小,尺寸在1-4个原子大小级别。

线缺陷:缺陷在4个空间方向上的尺度很小,另一方向的尺度很大。

一维缺陷,通常指位错。

面缺陷:缺陷在1个空间方向上的尺度很小,另4个方向的尺度很大。

二维缺陷,通常指晶界和表面。

三种缺陷中,点缺陷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4.1.1 点缺陷的类型(1)根据对理想晶格偏离的几何位置及成分可划分为4种类型①空位:正常结点没有被原子或离子所占据,成为空结点。

(空穴)晶体中某结点的原子跳离,迁移到界面或跳到另一个位置。

最重要的点缺陷。

晶体结构中,少了原子,周围原子收缩,产生畸变。

多了原子,周围原子扩张,产生畸变。

这个畸变区域就是缺陷,宏观上看该区域,抽象为几何点。

②间隙原子(离子):原子或离子进入晶格正常结点之间的间隙位置,成为填隙原子或添隙离子。

③杂质原子:外来原子进入晶格成为晶体中的杂质。

置换杂质原子:杂质原子取代原晶格中的原子而进入正常结点位置。

间隙杂质原子:杂质原子进入本来没有原子的间隙位置。

杂质进入晶体可以看作一个溶解过程:杂质为溶质,原晶体为溶剂。

这种溶解了杂质原子的晶体称为固溶体。

(4)根据产生缺陷的原因也可划分为4种类型①热缺陷:当晶体的温度高于绝对0K时,由于晶格内原子热振动,使一部分能量较大的原子离开平衡位置造成缺陷。

材料物理基础晶体结构的缺陷概要

材料物理基础晶体结构的缺陷概要

]
1 34
exp(
G 3RT
)
(2) 弗仑克尔缺陷浓度的计算
AgBr晶体形成弗仑克尔缺陷的反应方程式为:
AgAg Agi. VA' g
平衡常数K为:
K
[ Agi. ][VA'g ]
5. 带电缺陷
在NaCl晶体中,取出一个Na+离子,会在原来的 位置上留下一个电子e,,写成VNa’ ,即代表Na+离 子空位,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同理,Cl-离子空位 记为VCl ·,即代表Cl-离子空位,带一个单位正电 荷。
即:VNa’=VNa+e,,VCl ·=VCl+h·
其它带电缺陷:
1) CaCl2加入NaCl晶体时,若Ca2+离子位于Na+离子 位置上,其缺陷符号为CaNa ·,此符号含义为Ca2+离 子占据Na+离子位置,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 2) CaZr,,表示Ca2+离子占据Zr4+离子位置,此缺陷带 有二个单位负电荷。
其余的缺陷VM、VX、Mi、Xi等都可以加上对应于原 阵点位置的有效电荷来表示相应的带电缺陷。
6. 缔合中心
电性相反的缺陷距离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在 库仑力作用下会缔合成一组或一群,产生一个缔 合中心, VM ’和VX ·发生缔合,记为(VM ’ VX ·)。
三、缺陷反应表示法
对于杂质缺陷而言,缺陷反应方程式的一般式:
杂质进入基质晶体时,一般遵循杂质的正负 离子分别进入基质的正负离子位置的原则,这样 基质晶体的晶格畸变小,缺陷容易形成。在不等 价替换时,会产生间隙质点或空位。
例1·写出NaF加入YF3中的缺陷反应方程式
以正离子为基准,反应方程式为:
NaF YF3 Na Y ''FF 2VF.

晶体结构缺陷

晶体结构缺陷

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内容提要在讨论晶体结构时,人们认为质点在三维空间的排列遵循严格的周期性,这是一种仅在绝对零度才可能出现的理想状况。

通常把这种质点严格按照空间点阵排列的晶体称为理想晶体。

由于质点排列的周期性和规则性,使得晶体中的势场也具有严格的周期性。

在实际晶体中,因其所处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因而其质点排列总会或多或少地偏离理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则性排列,即实际晶体中存在着各种尺度上的结构不完整性。

通常把晶体点阵结构中周期性势场的畸变称为晶体的结构缺陷。

正是由于缺陷的存在,才使晶体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性质,使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动力学过程得以进行,使材料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性能得以有效控制和改变,使材料性能的改善和复合材料的制备得以实现。

缺陷的产生、类型、数量及其运动规律,对晶体的许多物理与化学性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晶体材料所固有的电、磁、声、光、热和力学等性能和材料加工、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大都具有结构敏感性,晶体缺陷则是研究晶体结构敏感性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材料质量的核心内容。

有位科学家说过:―能够控制晶体中的缺陷,就等于拿到了控制实际晶体的钥匙‖。

由此可见,了解和掌握各种缺陷的成因、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材料工艺过程的控制,材料性能的改善,新型结构和功能材料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本章从微观层次上介绍晶体中缺陷产生的原因和缺陷的类型,阐述缺陷的产生、复合、运动以及缺陷的控制与利用,建立缺陷与材料性质和材料加工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最终利用或控制缺陷对材料实施改性奠定科学基础。

概述一、晶体结构缺陷的概念在学习晶体结构的时候,我们知道了晶体结构的特征是晶体中的质点在三维空间规则与周期性排列。

晶体中的每一个质点都是处在相邻质点的周期性势场之中,具有这种性质的晶体称之为理想晶体,这是为了研究晶体面总结出来的理想状态。

在自然界中绝对完整的晶体是不存在的,在绝对零度以上,由于热运动等种种原因,晶体中质点的排列都或多或少不那么完全有规则。

晶体结构中的缺陷

晶体结构中的缺陷

定义:正常结点上的原子离开平衡位置迁移到晶体表面,在原来位置形成空位。 特点:晶体表面增加了新的原子层,晶体内部只有空位缺陷。肖特基缺陷的特点晶体体积膨胀,密度下降。
第4章 - 7-
第4章
- 8-
杂质缺陷
外来原子进入主晶格(即原有晶体点阵)而产生的结构为杂质缺陷。 点缺陷杂质原子无论进入晶格间隙的位置或取代主晶格原子,都必须在晶格中随机分布,不形成 特定的结构。杂质原子在主晶格中的分布可以比喻成溶质在溶剂中的分散,称之为固溶体。
第4章
- 17 -
2、晶粒间界
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每个晶粒组成是一个小单晶。相邻的晶粒位向不同,其交界面叫晶粒界,
简称晶界。多晶体中,每个晶粒内部原子也并非十分整齐,会出现位向差极小的亚结构,亚结构 之间的交界为亚晶界。晶界的结构与性质与相邻晶粒的取向差有关,当取向差约小于10℃,叫小 角度晶界,当取向差大于10℃以上时,叫大角度晶界。
第4章
- 9-
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
原子或离子晶体化合物中,可以不遵守化合物的整数比或化学计量关系的准则,即同一种
物质的组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相应的结构称为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也称为非化学 计量化合物。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中存在的多价态元素保持了化合物的电价平衡。 1. 2. 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的形成: 组成中有多价态元素组分,如过渡金属氧化物; 环境气氛和压力的变化。
F 0 n T
……………………………(2)
对于肖脱基缺陷的数目统计,我们以由一种原子组成的晶体为例来分析。设晶体有N个原子,平衡时晶体中存在n个空 位,令w是将晶格内部一个格点上的原子跳到晶体表面上去所需要的能量,即形成一个空位所需的能量,则晶体中 含n个空位时,内能将增加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缺陷

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缺陷

热缺陷
定义:热缺陷亦称为本征缺陷,是指由热起伏的原因所产生 的空位或间隙质点(原子或离子)。
类型:弗仑克尔缺陷(Frenkel defect)与肖特基缺陷 (Schottky defect)
热缺陷浓度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升高时,热缺陷浓度增加
热缺陷产生示意图
(a)弗仑克尔缺陷的形成 (空位与间隙质点成对出现)
晶体结构缺陷的定义
➢通常把晶体点阵结构中周期性势场的畸变称为晶体的 结构缺陷。
➢理想晶体:质点严格按照空间点阵排列。 ➢实际晶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的不完整性。
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晶体结构缺陷的类型
分类方式:
几何形态: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等 形成原因:热缺陷、杂质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等
点缺陷(零维缺陷)
➢ 缺陷尺寸处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上,即三维方向上缺陷 的尺寸都很小。
➢ 包 括 : 空 位 ( vacancy ) 、 间 隙 质 点 ( interstitial particle)、杂质质点(foreign particle)。
空位
杂质质点
间隙质点
线缺陷(一维缺陷)
指在一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则性排 列所产生的缺陷,即缺陷尺寸在一维方向较长,另外二维 方向上很短。如各种位错(dislocation)。
特点:其化学组成随周围气氛的性质及其分压大小而变化。
非化学计量缺陷
➢ 实际的化合物中,有一些化合物不符合定比定律,负离子 与正离子的比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些 化合物称为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 半导体都是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由于负离子缺位,使金属离子过剩
TiO2、ZrO2会产生这种缺陷,分子式可写为TiO2-x, ZrO2-x,产生原因是环境中缺氧,晶格中的氧逸出到大气 中,使晶体中出现了氧空位。

材料化学-晶体结构缺陷综述

材料化学-晶体结构缺陷综述
O
1
2
G f G f ] [VO ] K exp( K s K 0 exp( ) [VMg ) KT KT 若将缺陷浓度写成 n , 并取N 1mol N G f 则n K exp( ) 2 KT
2.2 晶体的线缺陷(line defects ,dislocation)
电荷缺陷
周期排列不变
价带产生空穴 附加 导带存在电子 电场
周期势场畸变 产生电荷缺陷
4 色心* 负离子缺位和一个被束缚在缺位库仑场中的电子所形成的缺陷。
- + - + + - + - + - + - + + - + - + - + - + V-色心的形成
5、点缺陷化学反应表示法
1. 常用缺陷表示方法:
Schottky缺陷的产生
2 组成缺陷
概念——杂质原子进入晶体,或者外界气氛等因素引起基质产生空位的缺陷。 原子进入晶体的数量一般小于0.1%。 种类——间隙杂质 置换杂质空位
特点——杂质缺陷的浓度与温度无关,只决定于溶解度。
存在原因——本身存在,有目的加入(改善晶体的某种性能)
3 电荷缺陷
晶体内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由于受到外界激发,有少部 分电子脱离原子核对它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对应留下空穴。
热缺陷、杂质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等(形成原因)
2.1点缺陷
本节介绍以下内容:
1、热缺陷
2、组成缺陷
3、电荷缺陷
4、色心
5、点缺陷化学反应表示法
点缺陷 根据产生缺陷的原因分 热 缺 陷
组成 缺 陷
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电荷缺陷)
1、热缺陷:当晶体的温度高于绝对0K时,由于晶格内原子热运 动,使一部分能量较大的原子离开平衡位置造成的 缺陷。 (1) Frankel缺陷 特点 —— 空位和间隙成对产生 ;晶体密度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结构缺陷全面总结(无机非方向)
晶体结构缺陷全面总结
由于缺陷的存在,使晶体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性质,使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动力学过程得以进行,使材料加工、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性能得以有效控制和改变,使材料性能的改善和复合材料的制备得以实现。

一、按缺陷的几何形态分类:
二、按缺陷产生的原因分类:
三、缺陷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对于杂质缺陷而言,缺陷反应方程式的一般式为:
2.书写时应遵循的原则:
(1)位置平衡:基质晶体中正负离子格点数之比保持不变,并
非原子个数比保持不变。

(2)质量平衡:缺陷反应方程式两边的质量应该相等。

缺陷符
号的右下标表示缺陷所在的位置,对质量平衡无影响(即空位没有质量)。

(3)电荷平衡:缺陷反应方程式两边的有效电荷数必须相等。

3.经典例题:
写出C a Cl2加入KC l中的缺陷反应方程式。

4.基本规律
(1)低价正离子占据高价正离子位置时,该位置带有负电荷。

为了保持电中性,会产生负离子空位或间隙正离子。

(2)高价正离子占据低价正离子位置时,该位置带有正电荷。

为了保持电中性,会产生正离子空位或间隙负离子。

四、固溶体
1.定义:将外来组元引入晶体结构,占据基质晶体质点位置或间
隙位置的一部分,仍保持一个晶相,这种晶体称为固溶体。

2.形成置换型固溶体的条件:
(1)原子或离子尺寸的影响:从晶体稳定的观点看,相互替代的原子或离子尺寸愈相近,则固溶体愈稳定。

(2)晶体结构类型的影响:若溶质与溶剂晶体结构类型相同,这也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3)离子类型和键性:离子类型是指离子外层的电子构型,相
互置换的离子类型相同,容易形成固溶体。

化学键性质相近,即取代前后离子周围离子间键性相近,容易形成固溶体。

(4)电价因素形成固溶体时,离子间可以等价置换也可以不等
价置换。

为了保持形成固溶体的电中性,不等价置换不易形成连续固溶体。

3.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条件:
(1)杂质质点的大小:添加的原子愈小,易形成固溶体。

(2)晶体结构:基质晶体中空隙愈大,结构愈疏松,易形成固溶体。

(3)电价因素:外来杂质原子进入间隙时,必然引起晶体结构中电价的不平衡,与置换型固溶体一样,也必须保持电价的平衡。

4.固溶体形成后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1)稳定晶格,阻止晶型转变的发生
(2)活化晶格:形成固溶体后,晶格结构有一定畸变,处于高能量的活化状态,有利于进行化学反应。

(3)固溶强化:固溶体的强度与硬度往往高于各组元,而塑性则较低。

5.固溶体理论密度的计算:
理论密度
式中W—晶胞中所有质点的质量;
V—通过X射线衍射测得的晶胞常数可得到,如立方晶系V=。

计算方法:
(1)先写出可能的缺陷反应方程式;
(2)根据缺陷反应方程式写出固溶体可能的化学式;
(3)由化学式可知晶胞中有几种质点,计算出晶胞中i质点的质量。

晶胞中i质点的质量:
晶胞中i质点的位置数由基质的晶体结构确定,i质点实际所占分数由固溶体的化学式决定。

据此,计算出晶胞质量
通过计算出的固溶体理论密度,在与实验测得的密度比较,哪个最符合实验值则属于这种固溶体类型。

6.例题:
以C a O加入到Z r O2中为例,若固溶体的摩尔组成为0.15C a O 0.85Z r O2,将其写成原子比形式为Ca0.15Z r0.85O1.85。

置换式固溶
体的化学式为,根据固溶体中各元素原子数目对应成比例即可求出固溶体化学式中待定参数的值。

(1)对于置换式固溶体有
置换型固溶体的缺陷反应方程式为:
x=0.151-x=0.852-x=1.85
则可得出x=0.15,所以,置换式固溶体化学式为C a
0.15Z r
0.85
O1.85。

又因为Zr O2属于萤石结构,晶胞分子数Z=4,晶胞中有、、三种质点。

晶胞质量
X射线衍射分析晶胞常数a=0.5131nm,晶胞体积V=a3=135.1×10-24c m3,
(2)对于间隙式固溶体:
间隙型固溶体的缺陷反应方程式为:
其化学式为,与已知组成C a
0.15Z r
0.85
O1.85相比,O2-不同,需经
过如下恒等变形来确定待定参数之值。

然后根据固溶体中各元素原子数目对应成比例建立关系:
由此可得y=0.15/1.85,所以间隙式固溶体化学式为
C a
0.3/1.85Z r
1.7
/
1.85
O2。

晶胞质量
实际测量密度=5.477g/cm3,与相近,由此可判断生成的是置换型固溶体。

五、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1.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特点:
(1)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产生及其缺陷浓度与气氛性质、分压大小有关,这有别于其他缺陷;
(2)这种化合物可以看作是高价化合物与低价化合物的固溶体,即不等价置换是发生在同一种离子中的高价态与低价态间的相互置换;
(3)缺陷浓度与温度有关,这点可以从平衡常数看出;
2.金属离子过剩(n型)导致的非化学计量缺陷:
(1)由于负离子缺位,使金属离子过剩:
T i O2失氧变成T i O2-x;其缺陷反应方程式为:
(2)由于间隙正离子,使金属离子过剩:
O。

其Z n O在锌蒸汽中加热,颜色会逐渐加深,形成了缺陷Zn
1+x
缺陷反应方程式为:
3.负离子过剩(p型)导致的非化学计量缺陷:
(1)由于间隙负离子,使负离子过剩:
目前只发现U O2+x具有这样的缺陷,可以看作U2O8在U O2中的固溶体其缺陷反应方程式为:
(2)由于正离子缺位,使负离子过剩:
F e O由于F e2+缺位产生了F e
O的缺陷,从化学观点看,可以看
1-x
O3在F e O中的固溶体,其缺陷反应方程式为:
作Fe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