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五味清浊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

合集下载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传统药材中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泻、健脾和胃等功效的药材对治疗小儿腹泻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因此,针对小儿腹泻病,本文自拟了一种中药方剂,采用敷脐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一、方剂组成1. 神农酒精敷剂(神农制药)2. 黄连解毒片(同仁堂制药)3. 苍术(浙江九州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二、方剂制作方法1. 将苍术、白术、泽泻、四季豆、甘草分别研成粉末备用。

2. 取适量黄连解毒片,用开水冲服,每次2片,每日3次。

3. 取适量神农酒精敷剂,涂在肚脐周围,每次1片,每日3次。

4. 将苍术、白术、泽泻、四季豆、甘草粉末混合均匀,每次取10克,加入适量清水拌匀后敷在肚脐周围。

三、临床评估本方剂治疗小儿腹泻,共选取100例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采用本方剂进行治疗,并根据小儿年龄调整用量,对症下药。

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小儿年龄调整用量,如:复方妇科白带止痒片、蒙脱石散、纳口爽等。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了评估,包括腹泻次数、粪便性状、发热、嗜睡等。

1. 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治愈率为32%。

治疗后1天内,患儿腹泻次数明显减少;2~3天内,患儿腹泻消失,粪便恢复正常;治疗后患儿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明显恢复。

治疗组患儿的疗效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四、临床结论本方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腹泻次数,改善腹泻症状,缩短小儿恢复期,并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通过临床评估表明,该方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40例临床观察

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40例临床观察
和对 照组 4 0例 , 对照 组采 用 口服 涩肠止 泻散及 对症 支持 治 疗 ; 治疗组 在对 照组 基础 上 用 中药止 泻散 与米 汤调 成糊 状敷 脐 , 1 d5次为 1 , 个疗程 。1 个疗程 后 比较疗 效。结果 治疗组效 果优 于对照组 ( = .8 , 007 。结论 u 208P= .3 ) 中药敷 脐 治
12 1 对照组 ..
口服涩肠 止泻散 ( 主要成 分 : 石 ; 产 蒙脱 生
至 2 1 年 8月以止泻散敷脐治疗d J迁延性非感染性腹 01 ,L
泻4 0例 , 较好 的疗生物 工程有 限公 司 ) <1 用 1 / , ~ , 岁 次 1 3岁 g
57 4
主要因素 。治疗上重点在于消除面神经的水肿, 抗炎抗
感 染 以促 进 面神 经功 能 恢 复 。肾上 腺 皮 质激 素 有抗 炎 、 抑
生 , 复功能 。笔者 认 为 急性 期 针灸 治 疗 的关 键 在 于针 刺 恢
手法与选穴 。以温针法于面部患处轻刺、 浅刺, 配合远部取
穴及 刺 络放 血 法 , 善局 部 的血 液循 环 , 畅气 血 , 而 减 改 调 从
临床表 现等方 面无统计 学差 异 , 具有可 比性 。
1 2 治 疗 方 法 .
小儿迁 延性腹 泻 因其 病程 长 , 消化 吸收 不 良, 引起 营 易 养不 良, 儿童 及 家长 的心 理构 成 不 良影 响。引 起 迁 延性 对 腹泻 的原 因很多 , 近来 有 增 多 的趋 势 , 我科 自 20 09年 8月
3 . 58
散风寒 , 调和营卫; 对于因感受风邪 , 郁而化热 , 出现面部肿 胀、 耳廓及周围疱疹、 疼痛 、 舌质红苔黄腻、 脉滑数等湿热表 现的患者, 采用三棱针刺络放血 , 到清热祛湿 , 达 消肿通络 的效果。配合透穴刺法 , 此法源于《 内经》 “ , 直针刺者 , 引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绪论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色异常、腹部不适等症状。

小儿腹泻病给孩子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同时也给家长带来不小的烦恼。

目前,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口服药物、饮食调理等,但效果并不总是理想。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疗法之一,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中医认为脐部是人体气血脏腑的聚集之地,通过经络相通关系到全身。

在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病时,常采用中药自拟方敷脐的方法,以调和脾胃、祛风清热、散寒除湿等。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通过对相关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分析,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验证中药自拟方敷脐在治疗小儿腹泻病中的价值,为患儿的康复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2. 正文2.1 小儿腹泻病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小儿腹泻病是指小儿腹部腹泻、水样便、痢气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表现,常见于婴幼儿期,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

其病因主要包括感染性因素、饮食不洁、消化系统功能不良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道炎症反应。

感染是小儿腹泻病最主要的病因,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饮食不洁也是引起小儿腹泻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过量进食油腻食物、食用生冷食品、食用腐败变质食物等都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腹泻病发。

2.2 中药自拟方敷脐的原理与作用中药自拟方敷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脐部敷贴含有药物的药膏或药物浸液来达到治疗目的。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脐部与脏腑器官之间的生理联系,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进入到腹部内脏器官,达到调理脾胃、祛痰止泻、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

1. 调理脾胃功能:脐部被称为“膏腴之会”,与脾胃密切相关。

通过在脐部敷贴药物,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腹泻症状。

2. 祛痰止泻:一些药物具有祛痰止泻的作用,通过在脐部敷贴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腹泻症状,恢复肠道正常功能。

贴脐膏敷脐合加味五苓散(农本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观察

贴脐膏敷脐合加味五苓散(农本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观察
( Z = 一 9 . 4 3 4, P< O . 0 5) , 见表 2 。 表 2 两组 患考 治疗 比较
秋 冬 季 是/ I , J L 腹泻 病 高 发季 节 , 多数 由轮状 病 毒感 染 所致 . 每 天数 次 至十余 次 , 质稀 薄或 呈蛋 花样 ; 大便 常规 检查 , 多数 为 黄 因多发 生在秋 冬季 , 故 通常称 为 ‘ 秋 季 腹泻 ” 。该 病呈散 发或小 流 色或黄 绿色 稀便 , 可 有少 量黏液 , 但 无脓 血 。镜检 有少 量 白细胞 , 脱水不 明显或 轻度脱 水 , 无 明显全 身 中毒 症 行, 经 粪一 口传 播 , 也可 通过气 溶胶 形式 经 呼吸 道感染 而致 病 , 该 不消化食 物或脂 肪滴 ; 病 潜伏 期 l 至3 天, 多 发生 在 6 至2 4 个 月婴 幼儿 , 4 岁 以上者 少 见 , 状 。( 2 ) 重 型 腹泻 , 即 中鼋 l 生消化 不 良 : 大 便次 数 明显 增加 , 1日十 以发热 、 呕吐、 白色稀 水便 或蛋 花 汤样便 为 主要 临床表 现 , 该病 治 几 次到几 十次 , 泻水样 便 , 量多 而粪质 少 , 并伴 有 明显呕 吐 , 严重 时 疗 不 当可能会 导致 营养 不 良 、 维生 素缺乏 和多种感 染 , 甚 至危及 患 可 吐 咖啡 色渣样 物 ; 有 明显脱水 现 象及 不 同程度 的酸 中毒 与 电解 儿生命 ] 。本 院 自2 0 1 l 至2 0 1 4 年间, 用贴 脐膏敷 脐合 加 味五苓散 质紊乱 ; 全 身 中毒症状 明显 , 出现烦躁 不安 , 精 神萎 靡 , 甚 至 昏迷 或 惊 厥 。绝大 多数有 发热 , 体温 可达 3 9 ℃至 4 0  ̄ C; 大便 常规检 查 , 多 ( 农本 方 ) 治疗 / ] , J L 秋 季腹泻 4 5 例, 疗效 满意 , 现报 道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数 是淡 黄色水 样便 , 带 有黏液 , 镜检有 少数 白细胞 或红细 胞 。另 外 1 . 1 临 床资 料 : 2 0 1 1 年至2 0 1 4 年 本 院门诊 和住 院患 儿共 9 0 例, 9 0 血、 尿 的常 规检查 , 粪 便细 菌培 养或 病毒 血清 学检 查 , 二 氧化 碳结 或血 钾 、 钠、 氯、 钙 的测定 , 十 二指 肠活 检和 酶活力 测 定 例 患儿 都 符合 2 0 0 9 年版 ‘ 儿 童 腹泻 诊 断治 疗原 则 专家 共识 ’ 诊 断 合 力测 定 , 线钡 剂检查 等均有 助于小 儿秋季腹 泻的诊 疗。 标 准 l 。其 中男 4 8 例, 女4 2 例, 均为 急性 起病 , 病程 1 — 4 天, 平均 2 以及肠道 x . 5 统 计 学处 理 : 应 用S P S S 1 8 . 0 软 件进 行 统计 分 析 , 计 量资 料 以 天, 表现 为大便 次数 增 多( 每天6 ~ 1 5 次) , 泻水样 便或 蛋花 汤样便 。 1 4 - 标 准差 ( x - - i s ) 表示 , 计数 资料 的 比较 采用 ) ( 检验, 计 量 资 6 6 例伴 纳差 , 4 0 例伴 呕 吐 , 5 0 例 伴 发热 , 4 8 例 伴 轻 中度 脱 水 ( 如口 均值 _ 检验, P < 0 . 0 5 为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渴) 。随 机分 为治疗 组 和对照组 各 4 5 例, 两组 患儿性 别 、 年龄及 发 料 比较 采用 t 2 结 果 病 情况 见表 1 , 2 组相 比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0 . 0 5 ) , 见表 l 。 2 . 1 疗 效 比较 : 治疗 组 治愈 3 0 例、 有效 l 2 例、 无效 3 例, 对 照组 治 表 l 受 试患 儿的 一般 情况 愈1 5 例、 有效 1 8 例、 无效 1 2 例, 两组 相 比 , 差 异具 有 统 计学 意 义

中药敷脐+西药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

中药敷脐+西药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
麝香 保 心 丸 主 要 组 成 包 括 七 味 中药 材 ,其 严 格 按 照君 臣佐 使 的 基 本 原 则 为 患 者 进 行 治 疗 ,其 可 发 挥 良好 的活 血化 瘀 、理 气 止 痛 的作 用 ,对 介 质 释 放 进 行 有 效 抑 制 ,保 护 血 管 内皮 促 进 血 管 新 生 形 成 ,且 不 会 产 生 明显 的 毒 副 作 用 ,安 全 有 效 川 。其 中 的 麝 香 主要 功 效 在 于 降血 压 ,扩 血 管 ,其 可 使 心 脏 后 负荷 明 显 减 轻 ;人 参 的 功 效 在 于 降 血 脂 、强 心 ,同 时 可 有 效 清 除 自由基 ,对 血 管 平 滑 肌 增 生 进 行 抑 制 ,使 心 肌 重 塑 实 现 逆 转 ;冰 片 、苏 合 香 脂 可 使 心 率 明 显 减 慢 ,将 冠 脉 痉 挛 有 效 解 除 ;蟾 酥 可 在 抗 炎 的 同 时 发 挥 强 心 的功 效 。根 据 现 代 药 理 学 研 究 结 果 ,肉 桂 、牛 黄 、苏 合 香 、蟾 酥 、麝 香 等 均 具 有 良好 的抗 炎 、抗 凝 、抗 血 小 板 的功 效 ,合 理 配 伍 使 用 的情 况 下 ,可 使 药 效 显 著 增 强 。尼 可 地 尔 是 血 管 扩 张 剂 之 一 ,其 具 有 和 硝 酸 盐 类 药 物 相 同 的 特 征 ,可 将 细 胞 膜 对 钾 离 子 的 通 透 性
痛 66例 I临床观 察 [J].交 通 医 学 ,2012,26(6):596—598. [5] 安 国 霞 ,柴 颖 儒 .尼 可 地 尔 对 微 血 管 性 心 绞 痛 患 者 的 疗 效 观
察 [J].临床 医药 实 践 ,2018,27(1):8—11. [6] 崔 跃 .尼 可 地 尔 治 疗 微 血 管 性 心 绞 痛 效 果 观 察 [J].中 国 医 药 科

中医外治小儿腹泻

中医外治小儿腹泻

中医外治小儿腹泻
仅供参考
小儿止泻秘方。

此方由本草纲目中单方化裁而来,疗效确切,美其名曰“八宝止泻散”,献于同仁。

药取吴茱萸15克、五倍子、小茴香、肉桂、丁香、木香、白胡椒、枯矾各10克,烘干研极细末过100目筛,临用时用姜汁或陈醋调匀以药托或伤湿止痛膏敷脐,24小时换一次。

主要用于小儿腹泻,如果配合针灸,针刺小儿长强穴,针刺1寸,得气即出针,效更佳。

五倍子10克、吴茱萸5克、丁香5克、白胡椒5克、肉桂5克,研细粉,用米醋调和为膏贴一次泄止,第二贴大便恢复正常
吴茱萸6克,肉桂6克,干姜6克,丁香3克,五倍子4克,黑胡椒5克,白附子5克。

上药共研细末混合装瓶备用。

每次取适量贴肚脐,每日一次,3天愈。

主治:小儿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或伴鼻塞流涕发热,舌苔白腻等症状。

中医走方医单方大全(腹泻)

中医走方医单方大全(腹泻)

中医走方医单方大全(腹泻)泄泻不止:梧桐树叶数片,煎水洗足。

腹泻:高梁壳,煎汤洗脚不洗腿。

腹泻:五倍子,研末,醋调敷脐,(常见病研究参考资料)寒泻腹痛:盐制附子,研末敷脐,纱布固定2-5小时即停止腹泻。

(千家验方)腹泻:苍术,研末,温水调糊状敷脐。

(千家验方)寒泻:炮姜,捣烂敷脐。

(千家验方)寒泻:胡椒,研末敷脐,(千家验方)寒泻:艾绒,酒拌炒热敷脐,一般一次即愈。

(千家验方)慢性胃肠炎:茜草根,煎水洗脚。

痢疾:吴萸,醋调敷双足心,2小时取下,适用于细菌性痢疾,不思饮食四肢发凉者。

寒湿痢:吴萸,研末敷脐和两足心,日1-2次。

(中医治方集萃)湿热痢:蒜头,去皮捣烂敷足心,两小时取下,日一次。

(中医治方集萃)痢疾:苦参,研末,水调糊,敷脐。

(中医外贴治百病)寒性痢疾:肉桂,研末敷脐。

冷痢:吴茱萸,研末,黄酒调,敷脐。

(中医外治法简编)噤口痢;黄瓜藤,烧碳存性,香油调敷脐,极效,经霜藤更妙。

(理瀹骈文)噤口痢;黄瓜根,捣如糊状,敷脐。

(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热痢:木别仁,研作泥,分二份,敷脐。

(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热痢:大黄,研末,水泛为丸,纳脐。

(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腹痛、胃脘痛:热鸡皮(新剥鸡)贴痛处。

胁痛:吴萸,研末,醋敷患处。

胁痛:白芥子,捣泥状,鸡蛋清调,敷30分钟,反过再敷30分钟去药。

胃脘痛:吴茱萸,研末,醋调敷脐。

(敷脐疗法)腹泻:萝卜英,阴干,煎水洗足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

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蒙药方五味清浊散研究进展

蒙药方五味清浊散研究进展

蒙药方五味清浊散研究进展:五味清浊散为蒙古族常用中成药方,在临床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文从该方的功效主治、临床应用、试验研究以及方剂组成的药性理论方面出发,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做了简要概述。

标签:蒙药方五味清浊散研究进展五味清浊散,蒙药方名通拉嘎-5,出自19世纪的《蒙医药方选编》,由石榴、肉桂、白豆蔻、荜茇和红花组成。

蒙医药理论认为该方能“清糟归精、分清化浊”,具有开郁消食,暖胃的功效。

1 基本功效理论蒙医药基础理论认为食物进入体内转化为机体可利用的营养精华是连续的过程。

首先须在胃中经等火赫依(气)消化希拉(火热)和腐熟巴达干(津液)三要素作用下转化为精华(食糜)和糟粕(粪);然后,食糜进入小肠后再等火气、消化火热进一步作用下转化为清精微,并经肝道经脉到达肝脏,同时形成的浊糟粕部分存留在胃肠内转化为腐熟津液;到达肝脏的清精微在转色火热作用下,转化的清精微部分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并继续代谢。

食物营养物质自从胃内吸收消化开始到形成代谢终产物的功能过程称之为“清糟归精、分别清浊”,是“清”(营养精微)和“浊”(糟粕)之间不断相互转化和分化的过程。

这一学说与现代医学的血脂代谢转运学说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胃肠道和肝脏作为营养物质代谢或分别清浊的主要场所。

2 主治及临床用途五味清浊散作为蒙药方剂中调节营养代谢,促进精华正常利用的经典方剂,已被收录于《中国药典》。

该方在临床上辩证应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脘冷痛,满闷嗳气,腹胀泄泻、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等诸病症,疗效确切。

其辩证施治的要点既是在内外病因的作用下,机体的营养物质清浊分化不利,导致营养七素(食、血、肉、脂、骨、髓和精)吸收利用和转化的一系列有规律的代谢受到障碍之故。

3 蒙医药学和中医药学对方中各药的药性认识比较中药性能是用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的重要依据。

中药贴脐治疗腹泻

中药贴脐治疗腹泻

中药贴脐治疗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采用中药贴脐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婴幼儿腹泻,病程短者一天,长者十余天,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临床表现:轻型腹泻一日10余次,为稀糊状蛋糊样或水样,色黄绿 ,有酸臭味,或恶心呕吐,体温正常或稍高,多数患儿有轻度脱水现象.
处方及制作方法:五倍子30克\白胡椒20克\黄连15克\雄黄20克\薄荷20克\麝香0.3克,研细,加凡士林调和制成如花生米大的药丸,装瓶内密闭保存备用.
使用方法:婴幼儿腹泻时,在患者脐中放一颗药丸,外用胶布贴好.一日一次,一般1---5次就好.
次贴脐疗法是中医的外治法.它是利用中药帖敷中穴,通过脐部受药物的刺激和吸收,激发人体的经络之气,已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用中药贴脐治疗婴幼儿腹泻,简便而疗效好.
《中药贴脐治疗腹泻》。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葱白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葱白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葱白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郭建辉,中医师(福建省龙岩地区第二医院中医科邮编:364000)。

小儿秋季腹泻。

葱白、豆豉、车前草各9克,大蒜10克,丁香1.5克,冰片0.2克。

先将冰片置于脐部,余药研末与大蒜调和成泥,用纱布包好,复盖于脐部,用绷带固定,4小时换药1次。

用本法治疗门诊患儿30例,均获良效,有效率达98%。

小儿秋季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以秋、夏季节为甚。

因感受暑、湿、热所致,或因饮食不洁。

笔者根据小儿服药困难的特点,采用古人外治方法为主取得疗效。

神阙即脐中乃先天精气出入之处,为人体磁场中心,主管肝、脾、胃功能,具有扶正固本、回阳救逆,理气化滞,补益脾胃、通达气机之功用。

于是笔者根据患孩胃肠功能很薄弱的特点,采用民间方法外敷神阙;因葱白散具有健牌和胃,行气导滞及利湿、利尿之功效,故而在临床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偏方秘方』中药方:敷脐法治疗腹泻

『偏方秘方』中药方:敷脐法治疗腹泻

『偏方秘方』中药方:敷脐法治疗腹泻处方1:黄连12克,滑石30克,木香15克,吴茱萸4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混合粉碎为末,过筛,备用。

用法:取药末10~15克,撒于2~8平方厘米胶布中间,贴于脐中,1日换药1次。

主治:湿热泄泻。

大便下泄如注,粪色黄褐而特臭,口干渴,或面红身热,或泻物灼肛,舌苔黄,脉滑数。

处方2: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各30克。

制法:将炒热的药包放脐上,热熨斗熨之,逼药气入腹。

主治:慢性泄泻。

处方3:艾叶3克,荜澄茄15克,吴茱萸1克,细辛、防风、公丁香各10克,川椒、干姜、香附各15克,大青盐2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加工成粗末,炒热,装入30厘米×20厘米的布袋中,备用。

用法:将药袋放脐部,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稍凉时可用电熨斗反复熨药袋,施治时间最好在晚间进行,每日1次,每次40~60分钟,连治4周为1疗程,1剂药可用2次。

主治:脾胃虚寒泄泻。

处方4:木鳖子30克,穿山甲15克,大黄10克,牙皂10克,僵蚕10克,麻油500毫升,黄丹25~35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用麻油浸泡1周后,以慢火煎熬药物至焦黑时,捞去药渣,徐徐加黄丹,边下边搅拌均匀,离火冷却收膏。

用法:取制备好的药膏摊于厚布或纱布上,厚约0.6~0.8厘米,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固定。

2天换药1次。

连续使用。

主治:通治各种急慢性腹泻。

处方5: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胡椒、木鳖子、公丁香各l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共碾成细末,备用。

用法:以热米汤适量,调和上述药物末做成1丸,将药丸填塞入患者脐孔中,外以胶布固定,待脐孔恶到灼热发痒时揭掉。

每日换药1次。

宜忌食生冷及油腻食品。

主治:五更泄,黎明前腹胀痛,肠鸣即泄,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处方6:车前子9克,滑石粉6克,甘草3克。

制法:上药共碾成细粉末,瓶贮备用。

用法:临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患者脐孔,外以纱布盖上,再用胶布贴紧。

每天换药1次。

一般填药2~3次可愈。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也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

腹泻病的发生,与小儿腹部正常的生理功能发育不全、脾肾阳气不足、肠胃功能发育不全以及外感风寒、饮食不洁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腹泻病可分为脾虚湿泻型、肾阳亏虚型、肠胃气虚型、肠滑泄泻型等。

为了治疗小儿腹泻病,中医提出了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是一种中医经典的治疗方法,其核心理论是通过脐部穴位的刺激和中药的药效作用,来调整小儿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小儿体质,从而达到治疗腹泻,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脐部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部位,也是人体的“命门”,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腹泻病是由于小儿脾肾阳气虚弱,导致肠胃功能失调,湿邪内生所致。

通过敷脐治疗能够调整脾肾功能,祛除湿邪,从而起到治疗和调理小儿腹泻的作用。

中医师会根据小儿的具体病情,针对不同的腹泻类型制定中药自拟方,然后敷于小儿脐部。

这些中药成分常包括川芎、白芷、砂仁、苦参、陈皮、艾叶等,这些中药成分有着温中散寒、祛湿止泻、理气和胃、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小儿腹泻的症状。

帮助小儿身体恢复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经过临床观察和实践,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这种治疗方法对小儿腹泻病症状的缓解效果非常好。

通过敷脐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小儿腹泻的次数,缩短腹泻的持续时间,减轻腹泻病的症状,从而提高小儿生活质量。

这种治疗方法对小儿腹泻的预防和复发有着显著的效果。

中药敷脐具有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小儿腹泻病的复发率,提高小儿的身体抵抗力。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还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中药成分多为中草药,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且无化学成分和药物残留,安全可靠。

中药敷脐不仅治疗效果好,还能保证小儿的身体健康。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小儿腹泻病是指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小儿腹部疼痛、腹泻、腹胀等症状,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由于小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较低,因此在腹泻发作时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所以对于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十分重要。

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下面我们将从临床实践中总结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一、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作用原理中医学认为,小儿腹泻病的发生是由于脾胃功能不全,湿邪蕴结引起的,因此治疗小儿腹泻病应该以健脾胃、祛湿邪为主要目标。

而中药自拟方敷脐便是通过贴敷中药药膏在脐部,借助脐部特殊的穴位作用,使药物通过经络传导达到脾胃经脏,以起到调和脾胃、祛湿止泻的作用。

二、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药物选择中药自拟方敷脐的治疗方剂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调配。

一般可选用健脾化湿、理气止泻、调和脏腑等功效的中药作为基础药物,常用的中药包括山楂、泽泻、白术、藿香、陈皮等。

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适量选择加减。

同时还可加入一些具有祛湿止泻、收敛肠道的中药,如地榆、厚朴等,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三、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临床多家医院对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自拟方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的腹泻症状明显改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通过对照实验发现,在中药自拟方敷脐治疗组,腹泻症状和病程均有明显改善,治愈率显著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应用中药自拟方敷脐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得到了医生和患儿家长的认可。

患儿家长在治疗小儿腹泻病时,可以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脐贴治疗。

同时在疗程中要遵守医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避免辛辣食物和生冷食物,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

小儿腹泻敷脐方

小儿腹泻敷脐方

小儿腹泻敷脐方
组成:川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干姜。

功能:温脾和胃,除湿止泻,和胃降逆。

主治:小儿腹泻,小儿静滴红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研细末,以瓷瓶或玻璃器皿盛贮,勿令泄气。

每用3克,盛入小纱布袋内,覆盖于脐上,外以绷带或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再用原药末3克,用法如前。

连续两次(计48小时)为一疗程。

方解:小儿泄泻与“脾”“湿”二字相关,《内经》云:“脾病则飧泄。

”又云:“湿胜则濡泄。

”故孙浩治泻多从运脾利湿着手,临床常用的有醒脾、运脾、补脾和化湿、利湿、燥湿等法。

然脾属足太阴经,任脉为之司,故取任脉经中神阙穴,用温燥辛香走窜之剂,以通经、温脾、燥湿。

方中用味辛性热之川椒、吴茱萸,暖脾胃而散寒邪;肉桂味厚甘辛大热,壮命门之阳;小茴香辛温开上下经之通道,调中止呕下食;干姜辛热守而不走,以“燥湿而补脾”。

诸药合用,共奏调任督、和阴阳、行气血、健脾胃、除寒湿、止吐泻之效,故对治疗小儿泄泻较为适宜。

近年来,笔者将其应用于防治儿童静滴红霉素所致的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疗效良好,扩大了该散的应用范围。

临证备要:此方对婴幼儿伤食(乳)泻和风寒泻疗效均佳,婴幼儿肌肤薄嫩,皮肤黏膜对药物沁入性较强,因而作用于肠道的效果也较好。

年龄较大,辨证为脾气虚或者脾肾阳虚久泻的患儿疗效欠佳,一时不易奏效,大多需加服健脾补肾中药方能痊愈。

特别提醒:使用该散时,须将药末盛入纱布袋内覆于脐部,如将其直接填于脐中,则刺激性太强,易导致皮肤黏膜损伤。

——《中国中医药报》。

药物敷脐方

药物敷脐方

药物敷脐方药物敷脐方1.温补壮阳,固精止遗。

五倍子,炮姜,小茴香,龙骨各5g,共研细末混匀,以少许人乳调敷于脐上,不变5-7天除掉。

用于治疗阳痿,通常用药一次收效,3-5次可康复。

2. 温肾壮阳,固摄止遗。

葱白4-8根,雄黄1-3g(视年龄巨细增减),于晚上临睡前敷于脐上不变,次晨除掉,逐日一次。

用于治疗小儿遗尿。

3.固摄敛汗,提拔固脱。

五倍子3g,辰砂0.7g,共研细末,开水调润;或用五倍子5g,食醋调润,敷于脐上,不变,逐日换药一次。

治疗小儿冷汗,小儿遗尿,成人夜间多尿,小儿腹泻,脱肛,须眉遗精及妇女子宫脱垂。

4.温中散寒,抑制止泻。

酒饼一个研末或五倍子末5g,吴萸6g,炒焦为末以食醋调成饼:或川椒末5g(诟谇均可)敷于脐上不变,治小儿脾胃脘痛。

5.清热利尿。

田螺6个(去壳取肉),生葱白5根,龙脑6g,共捣烂如泥,敷于脐上,不变。

治热结小便倒霉之症。

6.清热除烦,镇静安神。

陈细茶叶(越陈越好),嚼溶;或黑牵牛子粉1g,朱砂1g,龙脑少许水调敷于脐上不变。

或用鸡屎填于脐中(男用雄鸡,女用雌鸡)治小儿夜啼之症。

7.止痛。

生盐5g,嚼溶敷于脐上。

治小儿腹痛。

8. 宣布散寒。

葱白,苏叶,薄荷各适量,共捣烂如泥,敷于脐上,不变。

治小儿伤风。

9. 润肠通便。

大黄3g,食盐4g,共捣为细末,填于脐上,不变。

治小儿便秘。

10.清热化湿。

黄连2g,吴茱萸1g,共研细末,填于脐上,不变。

治小儿口疮(鹅口疮)。

11、慢性病防治。

防风、黄芪、肉桂各等份组成,研成细末敷脐。

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脐部,趁湿填入药粉5克于脐内,外贴胶布挡住药物即可。

3天换药1次,5~7次为1个疗程,可一连敷脐2~4个疗程。

12 、治疗高血压。

吴茱萸、川芎各等份,研成细末。

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脐部,将药粉5~10克插进脐内,外以麝香壮骨膏固封。

3天换药1次,1月为1个疗程。

3 治疗风寒伤风。

白芥子3克,研成细末,将药粉插进脐内,暖水袋外熨脐部,取汗出(也可用电吹风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五味清浊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
包光华,主治医师。

那顺达来,主任医师,副所长(内蒙古哲里木盟蒙医研究所邮编:028000)。

婴幼儿腹泻。

石榴35克,肉桂、荜茇、豆蔻各5克,红花20克。

以上研为细粉、过筛、混匀装瓶密封备用。

先用生理盐水棉球将患儿脐窝擦净、将药粉置于脐窝内稍加压,以填平脐窝为度,再用纱布覆盖固定。

1日或隔日换药1次。

治疗患儿100例,治愈(用药2次,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89例;好转(用药3~5次,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减少者)8例,有效率97%。

婴幼儿腹泻主要因婴幼儿脏腑娇嫩,脾胃运化功能尚不完善、感受外邪及乳食不节引起脾胃功能紊乱所致。

方中石榴、肉桂、荜茇、豆蔻均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之效,加之红花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使该药具备了平衡阴阳,清糟归精的神效。

外敷吸收良好、药效甚速。

又有安全方便,小儿易接受等优点。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