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事故案例,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099a5fdfad6195f302ba654.png)
If one day I have money or I am completely out of money, I will start wandering.模板参考(页眉可删)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1999年5月13日下午13点20分,徐州铸造总厂发生了一起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所幸的是该气瓶爆炸发生在午休,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但爆炸现场的破坏程度相当严重。
1)事故概况(1)爆炸现场及破坏情况1999年5月13日上午10时许,徐州铸造总厂收到本市金陵气体供应站送来的15只二氧化碳气瓶,该批气瓶由江苏泰兴二氧化碳充装站充装,直接卸存在其露天仓库内。
下午13点20分,其中一只气瓶发生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波将15只气瓶全部推到,其中一只气瓶向南飞出52m,砸在机修车间的大门上,旋转进入车间,冲坏地坪,打翻工作台,翻落在墙根下。
一只气瓶向西约15角飞出43m,撞击在西墙上落地。
一只气瓶被气浪冲倒后,向西南方向飞出15m,翻越1.2m矮墙落地。
还有一只气瓶向南飞出11.3m造成瓶阀折断,落地泄压。
气浪附近砖墙(8m2m)被推到。
距爆炸点l0m处有二层楼机房,门窗玻璃全部震碎,紧靠存瓶处有一砖瓦结构平房,工人在房内午休,所幸的是平房外停放一辆3吨铲车,缓解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平房没有倒塌,避免了人员伤亡。
现场有5只气瓶报废。
(2)爆炸气瓶及残体基本情况爆炸气瓶残体距爆炸点西南方向约5.6m,落在块石结构的墙根下,残体瓶口向上,瓶底向下,呈直立状,瓶体展开,内壁面向东。
爆炸气瓶的基本情况:气瓶编号02265,水压试验TPl8.8,公称工作压力WPl2.5,重量W45.1,容积V41.3,瓶体壁厚S4.5,气瓶制造代号JP,制造年月97年2月,制造厂检验标记(检)。
气瓶标注字样明显、清晰、完整。
材质为碳锰钢、钢号为37Mn2A。
2)事故原因分析(1)爆炸气瓶数据分析对爆炸气瓶从轴向、径向进行了密集点测厚,其数据见表5-5。
气瓶事故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
![气瓶事故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f7ad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0.png)
气瓶事故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近年来,气瓶事故频发,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担忧。
气瓶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气瓶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气瓶事故的案例,探讨如何应对这些事故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2019年江苏宿迁气瓶事故2019年7月,江苏宿迁发生了一起重大气瓶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气瓶运输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追尾,导致气瓶受损并发生泄漏,引发爆炸。
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严格执行运输规定:加强对气瓶运输车辆的监管,确保车辆安全,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气瓶质量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气瓶质量监控标准,加强对气瓶的质量把关,严禁使用低质量或过期气瓶。
3.提高气瓶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气瓶使用者的安全教育,提供正确的使用指南,促使使用者认识到气瓶的潜在危险,加强事故预防意识。
案例二:2016年甘肃兰州气瓶事故2016年9月,甘肃兰州发生了一起气瓶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该事故是由于一家火锅店瓦斯气瓶泄漏引发爆炸,导致附近民房受损严重。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气瓶安全管理:火锅店等地方应建立健全的气瓶存放和使用规定,定期检查气瓶的使用情况,确保气瓶的安全性。
2.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在火锅店等具有气瓶使用场所,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一旦检测到气体泄漏情况,及时报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加强火灾防范措施:对于使用气瓶的场所,应加强火灾防范工作,定期进行消防设备检查和灭火器维护,提高火灾应对能力。
案例三:2017年北京气瓶事故2017年12月,北京发生了一起贮存液化石油气的气瓶泄漏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故导致气瓶自燃,使整个小区被迫疏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液化石油气存储管理:对于液化石油气的存储,应设定专门的存储区域,避免与可燃物质接触。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25e7a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8.png)
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案例引言: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是指在充装二氧化碳气瓶时发生的爆炸事故。
这种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对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讲述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案例描述:2024年市发生了一起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爆炸事故。
当时,一名经验丰富的工人正在对一批二氧化碳气瓶进行充装作业。
在他对气瓶进行连接过程中,由于连接不良,导致连接处泄漏出少量气体。
工人并未留意到这一点,继续将气体注入气瓶。
突然,气瓶爆炸,导致工人当场身亡,同时引发大火,燃烧了周围的设备和仓库。
事故分析:1.连接不良导致泄漏:案例中,工人未能确保气瓶与充装设备连接牢固,导致连接处泄漏。
这种泄漏会导致气压不稳定,进而增加气瓶发生爆炸的风险。
2.着火点引发爆炸:连接处泄漏的气体逐渐积聚并扩散,直到遇到明火、高温或火花引发爆炸。
在本案例中,气体积聚后遇到明火,引发爆炸事故。
3.爆炸危害:二氧化碳气瓶爆炸后,产生大量的高温和压力,造成周围设备、仓库等财产损失。
对于工人来说,爆炸的冲击和火焰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此外,爆炸还可能引发附近的火灾,并对环境和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事故预防措施:1.设立合理操作规程: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的安全要求、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培训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
2.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充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连接部位和阀门处没有泄漏现象。
同时,加强对设备的更新,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安全设施与装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设置灭火器、砂桶、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确保这些设施易于使用和维护。
此外,为了保护工人免受爆炸和火灾的伤害,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耐火服、防爆眼镜等。
结论:。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14d6577bd64783e08122b48.png)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内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
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
事故造成 4 人当场死亡,2 人重伤,其中1 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气瓶阀进气口及活门被烧及碳黑痕迹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内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
对同批气瓶内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
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
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内部存有油脂。
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2016年11月2日上午,沈阳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
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
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
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内。
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
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
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
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
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案例四:哈尔滨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内。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7ac7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2.png)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氧气瓶爆炸是指由于氧气瓶内高压氧气与外界其中一种能源的接触而引起的爆炸事故。
这类事故不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氧气瓶爆炸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以提高人们对此类事故的认识和防范。
案例1:工地氧气瓶爆炸2024年地工地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进行钢结构焊接作业,其中一名工人不慎将焊炬的火焰接触到了放置在旁边的氧气瓶上,瞬间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不幸身亡。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
首先,氧气瓶与明火接触是非常危险的,应该将氧气瓶与火源相隔一定距离。
其次,焊接作业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这名工人可能缺乏必要的焊接技术和安全意识。
预防措施:在工地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危险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规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禁止将明火与氧气瓶接触。
在工地设置专门的存放氧气瓶的地方,隔离火源。
案例2:医院氧气瓶爆炸2024年地医院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医院正在进行手术,手术室内一名护士不慎将氧气瓶与患者体内的电灼、激光手术器或电刀等高温设备相接触,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医护人员和患者受伤。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和设备管理不善。
首先,医护人员应该熟悉各种手术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与氧气瓶的安全距离。
其次,医院应加强对手术设备和氧气瓶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氧气瓶的安全存放。
预防措施:针对手术操作和设备管理不善的问题,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同时,医院应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3:工业氧气瓶爆炸2024年工业区企业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进行金属切割作业,其中一名工人在切割过程中不慎将火花引燃了放置在旁边的氧气瓶上,导致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严重烧伤。
典型气瓶相关事故案例展示
![典型气瓶相关事故案例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8658b9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b.png)
重庆潼南氧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2006年8月6日上午,位于重 庆潼南县城的一家临街气体经营部发生 氧气瓶爆炸事故,致5人死亡、1人重伤 。氧气钢瓶爆炸碎片震飞近20米,存放 气瓶的库房中间隔墙被炸开一个大洞。
事故原因:在对氧气瓶进行测压时使用 了含有油脂的测压表,高压氧气接触油 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导致形成瞬间高温, 进而造成气瓶闪爆事故。氧气瓶已过报 废年限是事故的第二原因。
气瓶事故案例:
福建南安五金厂氮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2007年7月6日,福建省南安 市水头镇一五金厂发生氮气气瓶爆炸事 故,至2人死亡、2人重伤。当时该厂锌 合金压铸机需检修和补氮,在维修工检 查设备时,氮气瓶突然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氮气瓶曾受到过局部猛烈撞 击已至瓶身存在内应力缺陷,在事故当 日氮气瓶经长时间太阳,又受压铸机周 围局部高温环境影响,最终引发气瓶超 压爆炸。
安全提示:1、氩气属惰性气体,虽不燃烧不爆炸也无毒,但吸入过量会导致缺氧窒 息。氩气密度比空气重,氩气一旦发生泄漏会集聚于低洼处,在坑道地形使用氩气应 作好通风工作,并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流程,作好必要安全措施。2、液氩储罐不 得设立于坑、井、池当中或者附近,液氩泄漏易造成低洼处氧浓度过低,构成窒息危 险。
气瓶事故案例:
西安六村堡黑作坊氩气泄漏事故
事故概况:2016年5月8日,西安市未央 区曹家堡村一黑化工厂发生氩气泄漏事 故,至2人死亡。现场一处5m³液氩储罐 设置于坑道内,2名工人在坑道内作业因 窒息死亡。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为氩气泄漏导致有 限空间形成缺氧环境,而操作人员在未 进行任何安全防护的条件下违规进入有 限空间作业导致窒息死亡。黑化工厂违 法违规经营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诱因。
气瓶事故典型案例
![气瓶事故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1a92305998fcc22bdd10d7f.png)
●2007年1月31日20时10分,山东省聊城市 东昌府区聊城蓝天气体厂发生一起气瓶爆 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事发当日20时左右,该厂在充装1只氧气 瓶过程中发生爆炸,1名操作工被炸死。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 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 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1 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该公司焊工在气割作业中发现氧气瓶气源用完,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 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车间北侧墙壁破开宽约1. 瓶体完全撕裂,厂房玻璃震碎,操作区的保暖隔断完全破坏。
●20体厂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死亡。
事发时,该公司工人从1只二氧化碳气瓶向4个空瓶倒装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瓶爆炸,该人当场死亡。 该公司焊工在气割作业中发现氧气瓶气源用完,在准备更换新气瓶时,气瓶突然发生爆炸,该人当场死亡,另1名职工受轻伤。 ●2007年8月22日7时40分,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运输总公司客运公司氧气供应站发生一起气瓶爆炸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 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2007年4月4日11时00分,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中山市凯盟灯饰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重伤,经济损失6万 元。
氧气瓶爆炸碎片8块,最远飞出约35米。 5米的缺口,车间屋顶破开约1×6米的缺口。 事发当日20时左右,该厂在充装1只氧气瓶过程中发生爆炸,1名操作工被炸死。 5米的缺口,车间屋顶破开约1×6米的缺口。 ●2007年3月22日11时30分,上海市松江区科技园区港业路50号,协伟集成电路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 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经济损失25万元。 该公司焊工在气割作业中发现氧气瓶气源用完,在准备更换新气瓶时,气瓶突然发生爆炸,该人当场死亡,另1名职工受轻伤。 ●2007年4月4日11时00分,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中山市凯盟灯饰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1人重伤,经济损失6万 元。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98351e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9.png)
【案例 1】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事故经过: *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主要原因分析: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
事故责任划分:〔1〕搬运氧气瓶时,要防止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2〕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
【案例 2】发生乙炔瓶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05 年 2 月 16 日〔正月初五〕20 时 30 分,一声震天撼地的巨响,将沉浸在春节欢乐气氛中的市楚州施河镇的居民惊呆了。
惊魂未定的人们发现,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入口处的一间 15 平方米的乙炔气焊门市部,随着这声巨响被夷为平地,门市部路对面西侧一堵围墙也被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门市部的一幢二层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的许多建造物的铝合金门窗被扭曲变形,玻璃被震得粉碎,满街都是震落下来的碎玻璃片。
施河镇顾王村村民、年过半百的公司主顾××、××夫妇和同村年仅 27 岁的农用三轮车主施××在爆炸中当场身亡;路过的行人高××〔女〕头部、背部、臀部等多处被炸伤,伤势严重。
行人××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晕倒。
事故原因:据调查,爆炸由公司主顾*和施*在门市部门前违章焊接农用车引起,顾*在焊接作业时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气瓶减压阀,引起气瓶爆炸。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发展安全技术和专业技术培训,坚决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杜绝易燃易爆作业和明火作业混合穿插的现象发生。
【案例 3】*化工厂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情况概述: 1998 年 10 月 8 日 10 时 40 分摆布, *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c81f9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6.png)
实验室气瓶事故案例案例一:“粗心大意的阀门之祸”有这么一个实验室,里面有个氢气瓶。
负责这个气瓶的同学啊,那叫一个迷糊。
有一天,他用完氢气瓶后,就随手那么一关阀门,也没仔细检查是不是关紧了。
结果呢,这氢气就慢悠悠地泄漏了。
你想啊,氢气这玩意儿在空气中越积越多,就像一颗隐形的炸弹。
这时候呢,实验室里有个电器设备,可能有点小故障,就冒了个小火花。
这火花就像是点燃炸弹的导火索啊,“轰”的一下,就发生了爆炸。
整个实验室那是一片狼藉啊,玻璃仪器碎了一地,幸好当时实验室里人不多,不过也把大家吓得够呛。
这就是一个小小的阀门没关好,引发了这么大的灾难。
案例二:“错误搭配的悲剧”还有个实验室,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用到氧气瓶和乙炔气瓶。
这俩气瓶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得按照规矩来相处。
可是呢,有个新来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啊,他把这两个气瓶放得特别近,而且也没有采取什么安全隔离措施。
这就好比把两个爱吵架的人硬塞在一个小房间里。
在操作过程中,不知道怎么的,乙炔就泄漏了,然后遇到了氧气,这就是干柴烈火啊。
瞬间就引发了剧烈的燃烧,火势一下子就蔓延开来。
周围的实验器材都被烧得不成样子了,大家手忙脚乱地灭火,好在最后没有人员伤亡,但这个实验室也算是遭受了重创,重新整顿了好久才又能正常使用呢。
案例三:“老化的受害者”在一个比较老的实验室里,有一个二氧化碳气瓶。
这个气瓶啊,已经用了好多年了,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身上很多地方都老化了。
可是呢,实验室的人没有太在意,觉得还能继续用。
有一天,在正常使用的时候,气瓶的瓶体突然出现了裂缝。
这二氧化碳就像找到了出口一样,呼呼地往外冒。
这突然的变故把正在做实验的同学吓了一跳。
虽然二氧化碳本身不可燃,但是大量泄漏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啊,比如让人窒息。
而且这个气瓶因为压力突然变化,还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破裂。
还好发现得及时,大家赶紧疏散了,然后找专业的人来处理这个问题。
这就是忽视气瓶老化问题带来的惊险一幕啊。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db42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5.png)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乙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气体,常用于金属加工、焊接以及切割等工艺。
然而,由于其具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性,乙炔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乙炔事故案例。
某工厂使用乙炔进行金属焊接作业,该工作区域为封闭的车间。
事故发生在一个晴朗的夏日下午,当时有四名工人正在焊接作业。
在这一天,由于工作量较大,工人没有留意到乙炔气瓶上的压力已经接近极限。
其中一名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紧接着剧烈的爆炸发生。
爆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和火焰,一时间整个工作区域被火海吞噬。
三名工人当场受伤,其中两人重伤,不幸的是一名工人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实施紧急撤离后,工厂的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并成功扑灭了大火。
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乙炔气瓶压力过高:由于工作量大,工人没有及时检查乙炔气瓶的压力,导致压力已接近极限,极易引发爆炸。
2. 未使用合适的阀门和调整器:焊接作业中,乙炔气体需要通过阀门和调整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确保稳定的气体流量。
然而,在这次事故中,工人没有使用正确的阀门和调整器,导致气流不稳定,产生爆炸。
3. 不当的存储和保管:乙炔气瓶存放时需要注意防止摩擦、颠簸和高温等因素,以免引发泄漏和爆炸。
然而,由于工人的疏忽,乙炔气瓶没有得到适当的保管,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这起乙炔事故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在日常工作中,正确使用、存储和保管乙炔气体至关重要。
工人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
此外,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培训,加强设备的维修和检查,都是预防乙炔事故的重要措施。
总之,通过这起典型的乙炔事故案例,我们应该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乙炔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用气体,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焊接和切割等工艺。
然而,由于乙炔具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性,乙炔事故时有发生,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气瓶事故典型案例
![气瓶事故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c7c42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7.png)
气瓶事故典型案例气瓶作为一种常见的储存和运输气体的设备,在工业和生活中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或缺乏维护等原因,气瓶事故时有发生,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下面是几个典型的气瓶事故案例。
1.气瓶爆炸2024年,在化工厂的车间里,工人正在使用一只常用气瓶。
由于喷嘴故障,气瓶内的压力逐渐升高,最后超出了其承受的极限,导致气瓶爆炸。
爆炸当时造成了车间内的设备损坏和一名工人受伤。
这个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维修不及时和不合格的气瓶使用。
工人应该经常检查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气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
此外,对于气瓶的安全使用,员工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气瓶泄漏2024年,在工业区的储罐区域,一只气瓶发生泄漏,导致气体泄漏。
由于气体具有易燃性,泄漏引发了一起大规模火灾,造成了多人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个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气瓶的贮存和设备老化等问题。
气瓶在密闭空间中存放过久,会因为气瓶本身或瓶阀的老化等问题导致泄漏。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定期检查气瓶并更换老化或受损的部件,确保其正常运作。
3.气瓶运输事故2024年,在城市的一个交通事故中,一辆装载有气瓶的货车发生碰撞,导致气瓶从车辆上掉落。
由于气瓶受到剧烈撞击,气瓶外壳破裂,引起气体泄漏,最终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这个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运输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和设备破损。
在气瓶运输过程中,应该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使用固定架和锁扣,确保气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此外,针对车辆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也是预防此类事故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气瓶事故在工业和生活中时有发生,给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气瓶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定期检查和维护气瓶设备,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增加气瓶的安全性。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气瓶事故的风险。
气瓶安全事故案例及教训
![气瓶安全事故案例及教训](https://img.taocdn.com/s3/m/d2e89a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c.png)
气瓶安全事故案例及教训
案例一:
2024年市工厂发生了一起气瓶安全事故。
事故的原因是工人在操作过程中不慎让气瓶坠落,导致气瓶破裂并发生爆炸。
该事故造成两名工人死亡,三名工人重伤。
教训一: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工作中,工人应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步骤正确无误。
在操作气瓶时,应先将气瓶固定好,避免因气瓶坠落导致破裂。
教训二:气瓶要定期检验与维护。
气瓶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定期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与维护,确保气瓶的安全性能。
如果气瓶有任何损坏或问题,应立即予以修理或更换。
案例二:
地小区的住户在使用厨房煤气瓶时发生了一起事故。
一位住户在更换煤气瓶时,不慎将门板磕碰到气瓶,导致气瓶破裂并引发火灾。
事故中,该住户不幸因无法逃生而遇难。
教训一:避免碰撞和摩擦。
在搬运、更换气瓶等操作时,要注意避免磕碰、碰撞或摩擦气瓶,防止气瓶破损。
教训二: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
在家庭使用气瓶时,要确保房间内的疏散通道保持畅通,以便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逃生。
教训三:及时关闭燃气阀门。
当发生煤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并保持通风,避免引发火灾。
这些气瓶安全事故案例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教训。
为了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我们应当始终遵循操作规程,并在操作前接受相关培训和指导。
此外,气瓶的定期检验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操作人员应该始终牢记安全第一,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
同时,公众也应提高对于气瓶安全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以减少气瓶安全事故的发生。
气瓶事故案例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气瓶事故案例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3c2f05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7.png)
气瓶事故案例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2024年7月,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气瓶事故。
当时,一家化工厂的一名工人正在进行氩气灌装作业,突然发生了爆炸。
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大面积火灾。
经过调查,该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次,企业管理不到位。
该化工厂的安全管理存在明显的漏洞。
首先,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导致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其次,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标准,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使得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最后,设备质量不过关。
该化工厂使用的气瓶存在质量问题。
气瓶是一种高压容器,如果质量不合格或者存在缺陷,就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在这起事故中,气瓶的质量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企业在采购气瓶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另一方面,气瓶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不合格等问题,导致气瓶的安全性能下降,容易发生泄漏和爆炸。
通过这起气瓶事故案例的分析首先,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确保每一名工人都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其次,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标准,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加强对气瓶质量的监管和控制,确保气瓶的生产和使用符合标准,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总之,气瓶事故案例提醒我们,气瓶的使用和管理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
只有通过加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加强管理和控制质量等措施,才能更好地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全。
乙炔气瓶安全事故案例
![乙炔气瓶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f61de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33.png)
乙炔气瓶安全事故案例朋友们,今天给你们唠一唠乙炔气瓶引发的安全事故,那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就说有这么一个小作坊,那地方不大,干活儿的人也没多少安全意识。
他们那有个乙炔气瓶,就跟个定时炸弹似的放在角落里,周围还堆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
这乙炔气瓶本来就脾气大,得好好伺候着。
有一天啊,一个工人大哥在旁边抽烟呢,他可能压根就没把那个乙炔气瓶当回事儿。
那烟头啊,就那么一弹,好巧不巧就弹到了气瓶附近。
突然,“轰”的一声,就像鞭炮在屋里炸了一样。
那乙炔气瓶直接就爆了,火焰一下子就窜起来了,周围那些杂物就像干柴遇烈火,噼里啪啦地烧起来。
那工人大哥当时就懵了,头发都被烧焦了一部分,整个人就像个黑炭似的。
还好他跑得快,不然估计就被大火给吞没了。
这作坊也被烧得乱七八糟的,那些设备啊,材料啊,都毁了个七七八八。
本来小本生意,这下可倒好,直接就面临破产了。
还有一个建筑工地上的事儿。
这工地上的乙炔气瓶呢,在搬运的时候也不讲究。
那些工人就图个方便,直接把气瓶在地上拖来拖去的,也不管地面上有多少石子啊,坑洼啊。
这气瓶被这么一折腾,它内部的结构可能就有点受伤了。
然后呢,在使用的时候,连接气瓶的那个管子有点老化了,有个小裂口。
这就像水管子漏水一样,乙炔气就慢慢地漏出来了。
工地上到处都是焊接、切割的火星子啊。
这火星子一碰到泄漏的乙炔气,那可不就着了嘛。
瞬间,气瓶旁边就成了一片火海。
周围的工人吓得四处逃窜,那些脚手架啊,建筑材料啊,都被火烧得变形了。
你看,这两个案例都是因为对乙炔气瓶的不重视。
一个是不遵守使用规定,在气瓶附近抽烟;另一个是搬运和检查不到位,导致气瓶受伤和气管泄漏。
这乙炔气瓶就像个有小脾气的家伙,你得按照规矩来对待它,要是不小心惹毛了它,那可就是一场大灾难啊。
所以啊,不管是小作坊还是大工地,对待乙炔气瓶这种危险的家伙,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实验室气瓶安全事故案例
![实验室气瓶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adaf7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b.png)
实验室气瓶安全事故案例实验室气瓶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储存容器,用于存放各种气体供实验使用。
然而,由于气瓶内压力高、气体易燃易爆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下面列举了十个实验室气瓶安全事故案例,以警示人们注意气瓶的安全使用。
1. 2015年某大学化学实验室发生气瓶爆炸事故。
当时,实验室内的一名研究生在操作气瓶时不慎打开了阀门,导致气瓶内气体突然释放,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研究生受伤,实验室设备严重损坏。
2. 2016年某医院病理学实验室发生气瓶泄漏事故。
实验室内存放有大量液氮气瓶,由于使用不当和设备老化,导致气瓶发生泄漏,液氮迅速蒸发形成大量浓雾。
该事故造成实验室人员中毒和烧伤。
3. 2017年某化工企业实验室发生氧气瓶泄漏事故。
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正确关闭氧气瓶阀门,导致氧气大量泄漏,引发火灾。
事故造成实验室大面积火灾,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4. 2018年某高校物理实验室发生气瓶燃烧事故。
由于实验操作不当,火焰直接接触到气瓶表面,导致气瓶燃烧起来。
事故造成了实验室火灾和设备损坏。
5. 2019年某化学研究所发生气瓶漏气事故。
实验室内存放的气瓶由于长时间未使用,气密性下降,导致气体泄漏。
事故中,实验室人员因吸入泄漏气体导致中毒。
6. 2020年某制药企业实验室发生气瓶爆炸事故。
由于气瓶内气体超压,超过了气瓶的承受能力,气瓶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实验室严重损毁,设备报废。
7. 2021年某科研院所实验室发生液氨气瓶泄漏事故。
气瓶存放位置不当,被阳光直射,导致气瓶内液氨蒸发并迅速泄漏,形成有毒气体。
事故中,实验室人员中毒,部分人员严重受伤。
8. 2022年某大学生物实验室发生氧气瓶泄漏事故。
实验室内的氧气瓶由于操作不当,阀门未完全关闭,导致气体泄漏。
事故中,实验室产生大量氧气,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幸好及时发现并处理。
9. 2023年某化工企业实验室发生气瓶燃烧事故。
由于操作人员使用错误的气源管道连接到气瓶,导致气瓶内气体燃烧。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6e1e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3.png)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以一起气瓶火灾爆炸事故为案例,探讨其原因和教训,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2024年6月20日,在市化工厂发生了一起气瓶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伤和巨额财产损失。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发现该化工厂的储气罐区域没有进行适当的划分,且气瓶堆放杂乱,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存储。
同时,该厂未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气瓶存在泄漏和损坏的问题。
此外,现场防火设施不完善,未能及时控制火源的延伸。
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储气罐区域的管理不善。
根据相关规定,储气罐区域应使用固定设施和可抗火建筑材料加以划分,确保不同种类的气瓶有专门的存放区域,以防止交叉污染和相互影响。
此外,建立健全的储气罐区域管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其次,气瓶的泄漏和损坏也是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
气瓶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特别是在气瓶被重物压坏或剧烈碰撞时更容易出现泄漏和损坏。
因此,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禁止使用损坏的气瓶,确保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现场防火设施不完善也加剧了火灾爆炸的严重程度。
对于储气罐区域,要进行合理的防火划分,设置必要的防火隔离设施,并且加强消防器材的配置。
此外,加强现场管理,保持整洁,清除可燃物和易燃物,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此次事故我们得出以下教训:一是必须重视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的存在,并加强预防工作。
二是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气瓶的存储、检查和维护,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三是加强现场管理,加强防火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火源的延伸。
为了预防气瓶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落实储气罐区域的管理责任,划分合理的存储区域,并进行分类存储。
二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气瓶进行必要的修理和更换。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5ed567a5a8102d276a22fd1.png)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内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
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
事故造成 4 人当场死亡,2 人重伤,其中1 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气瓶阀进气口及活门被烧及碳黑痕迹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内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
对同批气瓶内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
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
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内部存有油脂。
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2016年11月2日上午,沈阳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
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
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
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内。
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
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
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
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
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案例四:哈尔滨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内。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14bb8f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a.png)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昆山特种气瓶工厂爆炸事故近年来,中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类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重大危害。
其中,2014年8月2日发生在江苏昆山的特种气瓶工厂爆炸事故被誉为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
这起事故因其重大性和典型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发了对安全生产的深刻思考。
事故发生在昆山经济开发区一家名为“昆山康得德气体有限公司”的特种气瓶厂。
当天下午2时30分许,突然发生剧烈爆炸,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数十辆汽车和十余幢厂房被毁。
这起事故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废气净化装置失效,引发了原料处理过程中的爆炸。
几个主要的因素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首先,该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对安全隐患忽视和治理不力。
据调查,该公司原本是一个建筑公司,对特种气瓶行业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建设过程中,他们不重视安全规范,缺乏安全生产设备和防护措施,导致事故的风险逐渐增大。
其次,公司的管理体系混乱。
他们缺乏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员工对安全生产的意识低下,对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弱。
此外,管理层对现场的监管不到位,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最后,废气净化装置失效是该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废气净化装置未经有效维修和更换,长时间使用导致其使用寿命减短,无法有效处理废气。
当原料处理过程中的废气不能被处理时,随着时间的累积,废气堆积形成爆炸隐患。
这起事故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启示。
首先,危险化学品和特种气瓶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这类行业涉及到的是易燃易爆化学物质,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要加强对工厂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
其次,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关乎着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企业应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另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增强对现场的监管。
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全面的安全规范,完善的安全设备,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现场的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瓶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安全,了解常见的气瓶事故类型及常见原因,至少掌握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内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
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
事故造成4 人当场死亡,2 人重伤,其中1 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内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
对同批气瓶内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
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
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内部存有油脂。
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2016年11月2日上午,沈阳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
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
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
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内。
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
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
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
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
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案例四:哈尔滨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内。
3月24日早8时50分该焊工在做焊接准备工作时将减压器安装于乙炔气瓶,在开启阀门时乙炔瓶发生爆炸。
当乙炔气和被突然减压而气化的丙酮与空气形成爆燃性混合气体后,被车间内的电器火花再次引爆,其造成的破坏是可以想象的。
爆炸的气瓶已成上封头、下封头和展成平板的筒体的三块。
气瓶内的填料已大面积散布于车间内。
事故造成4人死亡,14人重伤(其中2人重度烧伤);设备受损61台,厂房严重损坏。
直接经济损失1300~1600万元。
事故原因分析:此起溶解乙炔气瓶事故是非常典型的重大事故,一只乙炔气瓶造成如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全世界也是前所未见的。
因此,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了3个事故调查组进行此次事故的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先后对同批次制造的气瓶进行质量分析,对同批充装气瓶的充装量进行了检查。
认定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超装。
当超装的乙炔瓶被置于更高环境温度下(从室外移至室内十几小时)会出现满液现象。
此时瓶内压力会急剧上升,当压力足够高时未溶解的乙炔也可能会处于液化状态。
高压下的压缩乙炔或液化乙炔极小的能量(如震动)就可以引发其爆炸。
另外,在打开瓶阀时高压的乙炔急速冲入减压器内,也可能引起绝热压缩而使乙炔产生分解爆炸,并再引爆气瓶。
案例五:2019年12月4日下午1点多,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新奉公路一个场地内发生氧气罐爆炸事故,导致一名工人不幸当场死亡。
据了解,事故疑似因钢板切割不慎所致。
周边目击者介绍:爆炸发生时,现场传出剧烈的声响,有少量烟雾升腾起来,事故中,一名51岁的操作工人贾某不幸被炸身亡。
记者在现场看到:场地内有多个氧气瓶等气罐,易燃易爆品随意堆放、杂乱无章。
从现场初步情况来看:死者切割钢板时操作不当引发了氧气罐爆炸。
现场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易燃易爆品随意堆放、杂乱无章。
从现场初步情况来看:死者在对钢板进行切割、因操作不当引发现场氧气罐发生爆炸,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案例六:(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2018年7月5日下午17时40分左右,位于青河县阿热勒托别镇克孜勒萨依村废弃工地,发生一起氧气钢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8万元。
事故原因:①按照《氧气钢瓶装卸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气体钢瓶运输应安装钢帽和防撞胶圈,装卸严禁摔、碰、砸、滚等野蛮装卸行为,操作人员违反规定,在卸氧气钢瓶时将氧气钢瓶直接由车箱滚动摔落于硬质地面,在地面搬运也用放倒滚动的方式,且氧气钢瓶未安装钢帽和防震胶圈。
②事故爆炸气瓶于2015年9月报废,充装报废气瓶,违反了《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相关标准;气瓶制造钢印标记显示,充装介质为CNG,属于易燃易爆介质,氧气属于助燃物,两者不能混装;气瓶爆炸后的残片内壁有大片肉眼可见的油脂,与水不相容。
三是该气瓶在有天然气、有油脂的情况下充装了氧气,又在搬运过程中摔落于硬质地面,引发的化学爆炸。
案例七:(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2017年02月14日,某钢材市场一只公称容积为118L(50kg)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了爆炸如图2.5。
事发地点院门处有一个气瓶底部爆炸残骸,距该残骸约2m处有一只公称容积为35.5L(15kg)液化石油气钢瓶,钢瓶上封头已经严重变形,且存在漏气现象。
现场有一台电动三轮车,车周围地面有数只氧气瓶,其中一只氧气瓶瓶阀连接有软管如图2.6,且软管已断裂,断口处已明显发黑。
现场多处发现气瓶爆炸碎片。
送气商贩(其中一死者)用电动三轮车载118L液化石油气钢瓶给钢材市场经营者(另一死者)分装液化石油气,据说由于天气较凉,倒罐操作困难。
操作者向118L 的钢瓶输入氧气以增加瓶内压力时,钢瓶发生爆炸。
从现场情况以及钢瓶的爆炸威力和碎片形状来看,可认为存在上述可能性。
案例八:(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盘锦市某烧烤店内一118L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事故,4人当场死亡,20余受伤。
爆炸冲击波和火灾将烧烤店及相邻店铺的二层损毁。
经查事故气瓶为某厂2008年3月制造,型号YSP-118产品。
规定充装量49±1kg。
某充装站于3月4日充装了47kg的液化石油气,3月6日早7时,供应液化石油气的商贩在自家中用倒气枪将事故气瓶充满并送至烧烤店储瓶间。
事故原因分析:爆破的气瓶及破口形态如图2.2、图2.3。
从图片可可见气瓶纵向开裂,气瓶塑性变形不大;气瓶断口焊缝处有多个气孔(如图2.4),可判断气瓶制造质量不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但并非此次事故直接原因。
本次事故是由于过量充装所致,3月6日早7时将钢瓶充满,此时室外温度低于0℃。
移至室内其温差超过20℃,由于环境温度的上升致瓶内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但过量充装的气瓶内已不能提供膨胀所需的空间。
致使瓶内出现液压现象并造成瓶内压力急剧上升,最终导致气瓶爆破案例九:江苏无锡一气瓶公司乙炔钢瓶爆炸,引燃近百个钢瓶,场面震撼。
初步调查为乙炔钢瓶未直立使用导致的爆炸事故。
案例十: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事故经过: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主要原因分析: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某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
事故责任划分:(1)搬运氧气瓶时,要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2)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
(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案例十一:江苏淮安发生乙炔瓶爆炸事故事故经过:一声震天撼地的巨响,将沉浸在春节欢乐气氛中的淮安市楚州施河镇的居民惊呆了。
惊魂未定的人们发现,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入口处的一间15平方米的乙炔气焊门市部,随着这声巨响被夷为平地,门市部路对面西侧一堵围墙也被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门市部的一幢二层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内的许多建筑物的铝合金门窗被扭曲变形,玻璃被震得粉碎,满街都是震落下来的碎玻璃片。
施河镇顾王村村民、年过半百的公司主顾××、刘××夫妇和同村年仅27岁的农用三轮车主施××在爆炸中当场身亡;路过的行人高××(女)头部、背部、臀部等多处被炸伤,伤势严重。
行人杨××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晕倒。
事故原因:据调查,爆炸由公司主顾某和施某在门市部门前违章焊接农用车引起,顾某在焊接作业时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气瓶减压阀,引起气瓶爆炸。
案例十二:高压氧气遇油着火事故事故经过:某公司操作工在打开氧气集合系统的针阀时,突然着火。
这次事故是由13.8MPa压力的氧气点燃了针阀阀杆和填料上的润滑油引起的,烧坏了针阀。
该操作工穿的80%聚酯和20%棉的衬衣被烧着,烧伤了手和胸部。
(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原因分析:①氧气系统周围未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未设置警示标志。
②没有掌握保证安全制作、安装和操作的有关标准、程序和其他资料。
3)防范措施①进行安全教育,使所有操作工都知道氧气装置中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危险。
②制定详细的说明氧气操作工如何选择、使用、清洗和维修所有设备的现场安全手册指南。
③应穿戴全棉工作服。
案例十三:新余市凯尉气体有限公司“9.29”氧气瓶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17年9月29日下午,驾驶员兼卸瓶员郭海华、押运员兼卸瓶员郭新建驾驶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在凯尉气体公司装载60瓶氧气送往通达悦来建筑公司在赛维多晶硅公司的拆迁工地。
到达赛维多晶硅公司南大门后,由通达悦来建筑公司气瓶管理员王磊骑着电动车领路,约15时30分,到达还原车间东大门卸瓶。
王磊把电动车停稳后绕到驾驶室驾驶员位置时听到一声爆炸声,气瓶发生爆炸。
爆炸造成郭海华、郭新建当场死亡,王磊受轻伤,小货车后门、侧门损坏严重,距离小货车10米远的还原车间东面墙上玻璃被震碎。
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凯尉气体公司向一只瓶内沾有油脂的气瓶充装了氧气,郭海华和郭新建采取滚、滑方式卸瓶且未采取加垫橡胶垫等防撞击措施,气瓶产生撞击,发生爆炸。
这是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2)间接原因①气瓶运输车辆未取得危险品道路运输证,郭海华、郭新建未取得危险品运输驾驶、押运、装卸管理从业资格证;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无相关记录等见证材料;气瓶出站前,未按规定配戴防震圈、瓶帽;气瓶运输时,未按规定采取固定措施。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和业务知识。
气瓶检查人员林融善未按规定对气瓶进行充装前后检查并作出记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兼气瓶充装员林建文未督促落实气瓶充装前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