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碎屑组分特征与物源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碎屑组分特征与物源分析

赵正望;谢继容;吴长江;李楠;王小娟;贾松;李莉;朱华

【摘要】碎屑组分记录了当时沉积演化过程,对物源具有明显的指示性.根据须家河组砂砾岩碎屑成分、砂岩骨架颗粒及重矿物组合等时空演变的对比分析,认为:①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大体以须三段为界,可以划分出两个演化阶段,须一—须二段为相对远源沉积,物源性质为古陆物源,从须三段开始,川西北地区表现为近源快速沉积特征,以大量的砾岩分布及高岩屑含量为特征,表明从须三开始,该区沉积环境和物源发生了巨大变革,物源性质为造山带物源;②碳酸盐岩砾分布在川西北大部分地区,而石英岩砾及燧石砾则局限分布在九龙山以北地区,表明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物源以龙门山北段为主,是该区沉积贡献的主体,来自盆地北缘的物源有少量贡献,但不足以影响沉积格局.

【期刊名称】《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年(卷),期】2012(035)004

【总页数】5页(P6-10)

【关键词】物源;碎屑组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川西北;四川盆地

【作者】赵正望;谢继容;吴长江;李楠;王小娟;贾松;李莉;朱华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0 引言

物源控制盆地沉积,对分析砂体及沉积相展布具有重要意义。碎屑组分记录了当时沉积演化过程,对物源具有明显指示性。Dickinson等人认为,大地构造性质不同的物源区,提供给盆地的沉积物不同,并进一步将物源分为造山带物源、古陆物源、火山带物源等三大类。因此,可以通过盆地岩石(或沉积物)成分来分析物源区性质。前人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物源研究获得了重要进展,认为四川盆地发育多个物源[1],但对具体地区物源影响范围未做详细分析,本文从砂砾岩碎屑成分、砂岩骨

架颗粒及重矿物组合等方面对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沉积记录进行系统分析,试图进一步探讨物源特征及其对该区须家河组沉积的影响。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梓潼坳陷,西界和北界均为盆地边界,分别为松潘—甘孜褶

皱系的龙门山逆冲构造带(早期为摩天岭古陆、雪包古隆起)[2]和米仓山褶皱带,向南和向东逐渐向盆地过渡。区内分布中坝、老关庙、文兴场、柘坝场、九龙山等构造(图1)。

区内须家河组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根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划分方案(2005)[3],纵向上可分为须一、须二、须三、须四、须五和须六6个岩性段。由于印支晚幕运动,川西北地区只残留了须一段—须四段地层。须三段—须六段不同程度地遭受剥蚀,由南向北剥蚀程度不断加深,其中须六段全部剥蚀。

图1 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构造圈闭与地层剥蚀线叠合图

须一段厚20m~380m,上部以浅灰色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灰白色(部分深灰—灰色)石英粉砂岩为主与黑色页岩、砂质页岩互层,中部为两套块状中粒砂岩,

下部以灰白、深灰色石英粉砂岩为主。

须二段保存完整,厚度130m~480m,为灰色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成正韵律层。其下部为灰色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中上部为黄灰色泥质粉砂岩和泥岩夹细砂岩,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至粉砂岩和泥岩。组成多个向上变细的大型韵律层。

须三段在全区均有分布,但靠近盆缘有剥蚀,残度160m~450m,下部为长石石英细砂岩夹粉砂岩和泥岩,黄灰色薄层粉砂岩和泥岩夹碳质泥岩和煤线,上部为灰色厚层状岩屑砂岩夹粉砂岩、泥岩和煤线。

须四段仅在中坝—文兴场—柘坝场—九龙山以南地区残留,岩性以浅褐灰色—褐灰色砂质砾岩、砂岩夹页岩,向上变为褐灰色、深褐灰色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夹页岩。砾石成分主要为泥晶—细粉晶灰岩,次为细粉晶—粗粉晶云岩,少量燧石、泥砾及石英岩,圆—次圆,分选较好,充填物主要为灰岩、云岩及少量石英等。中下部岩屑石英砂岩中岩屑成分以灰岩、云岩,少量泥岩岩屑,上部岩屑类型与下部不同,以石英岩、砂岩、泥岩及少量千枚岩岩屑,岩屑含量相对较低。

须五段区内绝大部分地区遭受剥蚀,仅思依场及以南地区有保存,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泥岩夹砂岩,残厚0~150 m。

2 碎屑组分特征

本次对川西北地区须家河组82口井进行了岩类统计,精细描述了6条野外剖面,对242块样品进行了薄片鉴定,分析岩石组分特征。

2.1 砾岩

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砾岩在须二、须三、须四段均有分布。须二段砾岩主要分布在川西北地区青林口—柘坝场—老关庙—中坝地区、九龙山以北地区。前者砾石成分主要为碳酸盐岩,砾石分布在须二段上部,以薄层分布为特征,表现为

河道滞留沉积,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中坝—青林口地区(图2),以中12井厚度最大(20m),其它地区相对不发育。九龙山以北地区主要为石英砾和燧石砾,如旺苍后坝,砾岩为薄层状分布,发育2层,单层厚度小于1m,砾径一般为2cm~4cm,分选度及磨圆度较好。总体看,须二段有外来砾石带入沉积盆地,但规模小,说明龙门山北段在须二晚期逆冲活动开始发展。

须三段砾岩分布范围较须二段有所扩大,厚度也较大,川西北地区均有分布,砾岩厚度大于10m主要分布在广元—剑阁—梓潼地区,以广元河湾场地区厚度最大(河2井,70m)(图3)。砾石成分主要为碳酸盐岩砾,次为燧石,由盆缘向盆内砾

径相对变小,分选及磨圆变好,燧石砾主要分布在盆缘广元石罐子—须家河等地,盆内不发育。据砾岩的分布特征,反映龙门山物源[4,5]贡献。

图2 川西北地区须二段砾岩等厚图

九龙山以北地区有少量石英砾、燧石分布,砾径小,磨圆及分选都较好,以薄层夹于砂岩中,为河道沉积,表明离物源区较远。在广元与旺苍之间的白水剖面,碳酸盐岩砾、燧石、石英砾均有分布,砾岩厚度小于10m,砾径小,一般为1cm~

2cm,分选及磨圆都较好,为广元—剑阁—梓潼与九龙山以北区物源交汇区。综

合分析,须三段砾岩厚度及组分具有一定的分区性,物源主要来自龙门山。

图3 川西北地区须三段砾岩等厚图

须四段砾岩在全区均有分布,以青林口—双鱼石一带厚度最大,砾岩残厚超过

200m(图4)。厚层块状,单层厚度最大超过40m,砾石成分主要为碳酸盐岩砾,见少量石英砾、燧石砾。灰岩砾相对须三段明显增多,砾径较大,最大达20cm,分选及磨圆都较差,表明该段砾岩成分及结构成熟度明显降低,为近源快速堆积、物源区供源充足。

图4 川西北地区须四段砾岩残厚图

综上,从须二—须四段,川西北地区砾岩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沿江油—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