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第3章 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
工程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考试范围参照书目
第 2 章流域径流形成过程;河流与流域;降水、下渗、蒸发散、径流观点。
第 3 章水文信息收集与办理;测站与站网;降水观察、水位观察、流量测试泥
沙测试及计算;
第 4 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流域降雨径流因素计算;蓄满产流计算;流域汇
流计算;河流汇流计算。
第 5 章水文预告;短期洪水预告;水文预告精度评定
第 6 章水文频次计算;有关剖析
第 7 章设计年径流剖析及径流随机模拟;拥有长久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拥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缺少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计算;设计枯水径流量剖析计算
第 8 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洪水资料的剖析办理;设计洪峰流量及洪量
的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制定;设计洪水的地域构成;
第 9 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设计面暴雨量;设计暴雨时空分派的计算;
可能最大降水计算;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
参照书目:《工程水文学》(第四版)主编:詹道江、徐朝阳、陈元芳,中国水利水电第一版社, 2010
1 / 1。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
小 结
3、次洪水的分割方法 、 退水曲线法 4、水源的划分方法 、 直线法、 直线法、斜线法 5、前期影响雨量 a的计算方法 、前期影响雨量P 逐日递推法(掌握)、经验公式法(了解) )、经验公式法 逐日递推法(掌握)、经验公式法(了解)
3、设计暴雨时程分配的计算
(1)有实测资料情况下典型暴雨过程的选择原则 (2)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方法——同频率放大法 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计算方法——同频率放大法 ——
4、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经验法、扩展暴雨过程法、同频率法) (1)设计Pa的计算方法(经验法、扩展暴雨过程法、同频率法) 设计
(2)产、汇流方案的应用(外延问题、移用问题) 汇流方案的应用(外延问题、移用问题)
小 结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就是对年最大流量及各种历时的年最 大洪量作频率分析,并按典型放大法求出某一重现期的作为设 大洪量作频率分析, 计依据的洪水流量过程线。 计依据的洪水流量过程线。
小 结
1、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原则 同频率放大法、 同频率放大法、以及与同倍比放大法的区别
2、分期设计洪水
分期设计洪水的概念 分期设计洪水的分期划分 分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
小 结
1、 概述 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三要素、校核洪水、 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三要素、校核洪水、水利水电工程枢纽的等级划 分 2、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总量的推求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 洪水资料的选样,包括洪峰及洪量的选样。 1. 洪水资料的选样,包括洪峰及洪量的选样。要掌握各种历时的洪 量选样和计算方法。 量选样和计算方法。 特大洪水处理:什么是不连序样本? 2. 特大洪水处理:什么是不连序样本?不连序样本的经验频率如何 计算?用矩法确定不连序样本的统计参数,只是初步估算, 计算?用矩法确定不连序样本的统计参数,只是初步估算,仍要在适 线中调整C 甚至可调整均值。 线中调整 v和Cs,甚至可调整均值。 求设计洪水过程线,重点是同频率放大法。 3. 求设计洪水过程线,重点是同频率放大法。 资料的“三性审查” 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4. 资料的“三性审查”,成果的“合理性分析”,都是水文学的重 要内容,它们贯穿于各章之中,应加以重视,反复体会。 要内容,它们贯穿于各章之中,应加以重视,反复体会。
工程水文第3章课件
Q
Qt
Qt+△t 0
Qt t
Qt
e
t Kg
t
t +△t
t
地下水时段退水方程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确定Kg的方法
方法1:根据地下水退水曲线上每隔△t
的流量值Q(t)、Q(t+△t),可算出
Kg
t ln Q(t) ln Q(t t)
取若干计算值的平均值作为流域的Kg。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N
地表径流
B
A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停止点
地下径流分割示意图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三、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是表示包气带土壤湿润程度的物 理量,土壤保持水分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田间持水量与凋萎含水量的差值称流域蓄水容 量(Wm )。土壤含水量与前期降雨有密切关系,
可以用参数 前期影响雨量(Pa )来反映。
已知 Pa = 58mm P ΣP ΣR R 50 50 18 18 30 80 38 20 25 105 63 25 25 130 88 25
18 38 63 88
R(mm)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3、简化的降雨径流相关图
降雨径流
关系也可采用
简化形式,以
Pe+Pa为纵坐标 ,R 为横坐标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A+Pe
R = Pe + W0 - Wm
△W =PWe m-W0
Wm
A
W0 0
R= Pe – △W流=域Pe蓄–(水W容m –量W曲0 ) 线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分。
《工程水文学》复习提纲
《工程水文学》复习提纲一、流域径流形成过程(1)基本的水文学原理,如水文循环、区域与流域水量平衡、流域径流的形成过程。
(2)河流、流域、降水、下渗、蒸散发、径流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理解并掌握相关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二、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1)水位、流量、泥沙、水质等各种水文信息要素的观测;水文的调查方法;以及水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三、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1)流域产汇流计算基本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掌握流域降雨径流相关要素的计算。
(2)前期流域蓄水量及前期影响雨量的计算;初损后损法计算地面净雨过程。
(3)考核对单位线、瞬时单位线、时段单位线的理解;单位线法推求流域出口洪水过程,瞬时单位线法推求流域出口洪水过程;综合单位线法计算流域出口洪水过程。
四、水文预报(1)水文预报的原理、常用的预报方法以及对预报成果误差的修正方法。
五、水文统计(1)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皮尔逊III型、经验频率曲线参数的初估方法,掌握矩法公式在水文随机变量推算中的应用;水文频率计算的适线法。
(2)相关系数、回归系数。
六、设计年径流分析(1)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的资料审查;年径流量的频率分析计算;年径流量的相关分析及插补延长。
(2)设计年径流量的推求、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具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时、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三种情况下设计年径流分析的方法和计算。
七、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1)洪峰、洪量样本系列的选样,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审查;特大洪水的处理。
(2)设计洪水等相关概念的理解,典型洪水的选择及放大方法,掌握设计洪峰流量、洪量和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方法。
八、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1)点雨量、面雨量、时段雨量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暴雨资料的选样;不同资料情况下设计暴雨的计算。
(3)掌握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和步骤,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之流域产汇流计算
工程水文学之流域产汇流计算●降雨径流要素计算●流域降雨分析●单站降雨特性分析●降雨强度过程线●降雨强度~历时曲线●降雨量累计曲线●流域降雨特性分析●流域平均降雨量●算术平均法●垂直平分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时~面~深关系曲线●点~面关系曲线●径流量计算●径流过程线分析●流量过程的分割●非本次降雨的径流分割●水源的划分将本次降雨形成的地面、地下径流分割开●水平直线分割●斜直线分割●目估法●标准退水曲线法●径流量计算●流域的土壤含水量间接表示●前期影响雨量●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公式●流域的蓄水量●流域最大蓄水量WM和消退系数K●流域产流分析●包气带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包气带地面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包气带土层对下渗水量的再分配作用●产流机制●蓄满产流●超渗产流●产流面积的变化●蓄满产流情况下产流面积的变化●超渗产流情况下产流面积的变化●降雨径流关系●产流计算●降雨径流相关法●蓄满产流的产流量计算●概述●蓄满产流的产流量计算●产流量计算公式●流域蓄水量计算●一层模型●二层模型●三层模型●产流过程(净雨过程)计算●地面地下径流(净雨)的划分●超渗产流的产流量计算●概述●下渗曲线法●超渗产流的产流量计算●应用fp~t和fp~W关系推求产流量●图解法●初损后损法●初损量I0的确定●平均后损率f的确定●产流量计算●流域汇流计算●流域出口断面流量的组成●单位线法●单位线的基本概念●倍比假定●叠加假定●单位线的推求●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单位线的时段转换●单位线的应用●单位线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洪水大小的影响●暴雨中心位置的影响●基本步骤●选择资料●确定单位时段●求地面径流过程●求地面净雨过程●由已知的地面净雨过程和地面径流过程推求单位线●瞬时单位线法●S曲线●等流时线法●地貌瞬时单位线法●地下径流汇流计算●线性水库法。
第3章_流域汇流计算讲解
h1=10
0 430 630 400 270 180 118 70 40 16 0
部分径流(m3/s)
h2=10
h3=10
h4=10
(4)
0 430 630
+ 400 270 180 118 70 40 16 0
0 430
+ 630 400 270 180 118 70 40 16 0
0
+ 430 630 400 270 180 118 70 40 16 0
分析法的缺点在于误差传,使分析的 单位线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而呈锯齿形, 必须加以修匀。修匀得到的单位线的径流 量也应为10 mm。
分析法只适用于二、三个时段净雨。
流域汇流计算
q
(m3/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T4(61h5)
单位线修匀
流域汇流计算
三个时段以上的净雨可采用试算法。试算法是 假定一条单位线。计算出流量过程,再与实测过程 比较,如不相符,改正单位线后再试,直到两者相 符。
8 14 20 22
8 14 20 32
8 14 20
hs
(mm)
(2)
24.0 23.0 3.2
q
(m3/s)
(3) 0
2.0 15.0 35.0 41.0 25.0 15.0 9.0 6.0 4.0 3.0 2.0 1.0
0
Q’(t)=h/10q(t)
(m3/s)
h1=24.0 h2=23.0 h3=3.2
S曲线与时段长成反比
S (t
,t)
t0 t
S (t0 , t)
因为
q(t ,t j ) S(t ,t j ) S(t ,t j t )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流域产汇流计算
RS2 产生的 Q2,I (m3/s)
Q20 = 0
Q12 = Q2 Q21
Q21
=
Q11
RS 2 RS1
Q13 = Q3 Q22
Q22
= Q12
RS 2 RS1
Q1-4=Q4-Q2-3
Q23
= Q13
RS 2 RS1
……
……
计算单位线 q (m3/s)
q0 = 0
q1
=
10 RS 1
如表8-6所示,由式(8-28)即可根据地下净雨 过程求得流域的地下径流过程
§8-7 单位线法计算流域出口洪水 过程
一. 单位线定义与基本假定 (一)定义:单位时段内、分布均匀的单位地面净雨,
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如图8-15。
·单位时段 t : t =(1/3~1/2)tr, 常选 1,3,6,12,24h
(二)分解法:对多个时段净雨的洪水过程 总的地面径流过程分解为各净雨独立产生的地面
径流过程→按缩放法由某单位时段的地面径流过程求 单位线
以两个时段净雨的流量过程为例,方法步骤如下
1. 分割地下径流,求地面径流过程 Q ~ t 和地面径
流深
RS
=
Qi t F
2. 求地面净雨过程:RS1,RS2 如降雨径流相关图法,注意计算的各时段净雨之和
一定等于RS 3. 将地面径流过程分解为各时段净雨的地面径流过程
( Q ~ t )1、( Q ~ t )2:按假定一和假定二进 行,如下表
时间 t( t )
0 1
净雨 RS,I(mm)
RS1
Qi (m3/s)
Q0=0 Q1
2
RS2
工程水文学-总复习(提纲版)
《工程水文学》总复习第1章 绪论1、水文学概念;2、水资源包括哪几方面内容?3、工程水文学包括哪几方面内容?第2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1、概念:水文循环,水文小循环,水文大循环,水量平衡原理,水系,流域,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流域面积,流域长度,降水,降水强度,土壤含水量,下渗,下渗率,下渗能力,蒸发,蒸发率,径流,净雨,日降雨量。
2、计算:水量平衡方程;河道纵比降;3、径流的表示方法及其表示单位:径流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径流模数,径流系数(简答或者计算)4、河流沿水流方向,可分为哪几段?5、我国降水及径流自东南向西北有什么样的特点?6、流域总蒸发包括哪几种蒸发面的蒸发?7、河川径流有哪三个特性?第3章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1、概念:水位,输沙率,含沙量2、水文站观测项目有哪些?3、根据测站的性质,河流水文站可以分为哪两种?4、日平均水位计算方法?5、流速仪法测算断面流量的步骤?6、浮标法测流,测得的流量要经过怎么样处理得到实际流量?第4章 流域产汇流计算1、降雨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2、降雨强度过程线,降雨量累积过程线,降雨强度~历时曲线3、降雨强度过程线与累积雨量有什么样的关系?4、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重点掌握垂直平分法,也就是泰森多边形法)5、前期影响雨量的计算 :公式、消退系数计算、计算出t a P ,大于流域蓄水容量时,前期影响雨量应如何选取?、起算值如何确定?6、已知降雨径流相关图时,会由降雨推求径流。
7、流域修建水库时,流域蒸发如何改变,流域径流又如何改变?那么围垦湖泊时,流域蒸发及径流是如何变化?第6章 水文统计1、概念:事件,概率,频率,随机变量,适线法2、概率和频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统计参数的计算:包括均值x ,均方差σ,变差系数xCv σ=,偏态系数(一般选取nCv Cs =),统计参数对频率曲线的影响:均值,Cv ,Cs 4、频率与重现期的关系:5、经验频率曲线的绘制步骤。
(完整)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
第四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第一节概述根据第二章的论述,由降雨形成流域出口断面径流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为了进行定量阐述,将这一过程概化为产流和汇流两个阶段进行讨论。
实际上,在流域降雨径流形成过程中,产流和汇流过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在这里提到的所谓产流阶段和汇流阶段,并不是时间顺序含义上的前后两个阶段,仅仅是对流域径流形成过程的概化,以便根据产流和汇流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法分别进行计算。
产流阶段是指降雨经植物截留、填洼、下渗的损失过程.降雨扣除这些损失后,剩余的部分称为净雨,净雨在数量上等于它所形成的径流量,净雨量的计算称为产流计算。
由流域降雨量推求径流量,必须具备流域产流方案。
产流方案是对流域降雨径流之间关系的定量描述,可以是数学方程也可以是图表形式。
产流方案的制定需充分利用实测的流域降雨、蒸发和径流资料,根据流域的产流模式,分析建立流域降雨径流之间的定量关系。
汇流阶段是指净雨沿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并经河网汇集形成流域出口断面流量的过程。
由净雨推求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称为汇流计算。
流域汇流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净雨经地面或地下汇入河网的过程称为坡面汇流;进入河网的水流自上游向下游运动,经流域出口断面流出的过程称为河网汇流.由净雨推求流域出口流量过程,必须具备流域汇流方案。
流域汇流方案是根据流域净雨计算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应根据流域雨量、流量及下垫面特征等资料条件及计算要求制定。
就径流的来源而论,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是由地面径流、壤中流、浅层地下径流和深层地下径流组成的,这四类径流的汇流特性是有差别的.在常规的汇流计算中,为了计算简便,常将径流概化为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两种水源。
地面径流和壤中流在坡面汇流过程中经常相互交换,且相对于河网汇流,坡面汇流速度较快,几乎是直接进入河网,故可以合并考虑,称为直接径流,但在很多情况仍称为地面径流。
浅层地下径流和深层地下径流合称为地下径流,其特点是坡面汇流速度较慢,常持续数十天乃至数年之久.目前,在一些描述降雨径流的流域水文模型中,为了更确切地反映流域径流形成的过程,采用了三水源或四水源进行模拟计算。
工程水文学题库第章习题流域产汇流计算
问答题1.在进行流域产汇流分析计算时,为什么还要将总净雨过程分为地面、地下净雨过程?简述蓄满产流模型法如何划分地面、地下净雨?2 .目前常用分割基流的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其优缺点?答:有斜线分割法及水平分割法等。
水平分割法简单认为洪水期间地下径流消退,与其补充是相等:斜线分割则认为洪水期间地下径流补充量大于地下径流消退量,对于大多数流域来说,这种认识较符合实际。
3.何为前期影响雨量?简述其计算方法与步骤?答:前期影响雨量Pa是反映本次降雨之前流域土壤干湿程度的一种指标,因此对本次降雨的产流量将产生重要影响。
Pa一般按下式计算:且其计算步骤如下:⑴确定流域蓄水容量Wm;⑵由蒸发资料和Wm确定土壤含水量消退系数Kt;⑶由降雨P、Wm和Kt按上式计算。
4.简述流域土壤前期影响雨量折减系数的确定方法和步骤?答:⑴根据实测雨量资料确定流域的蓄水容量Wm;⑵根据蒸发资料计算流域多年平均的月平均日蒸散发能力Em;⑶以折减系数公式K=1-Em/Wm计算各月的K;⑷通过产流计算方案进一步优选。
5.土壤前期影响雨量Pa 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其原理和步骤?答:⑴用公式逐日计算,式中P a, t+1、Pa ,t分别第t+1天、第t天的前期影响雨量;Pt为第t天的降雨量;Wm为流域蓄水容量,K为折减系数。
⑵按公式:Pa,t+1=P a +Pt –Rt - E t逐日计算,式中Rt为Pt产生的径流量,Et为第t天的流域蒸散发量。
6.何谓超渗产流,何谓蓄满产流,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不管当地的土壤含水量是否达田间持水量,只要降雨强度超过下渗强度就产生地表径流,称此为超渗产流。
蓄满产流则是指一次降雨过程中,仅当包气带的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后才产流,且以后的有效降雨全部变为径流。
可见这两种产流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蓄满产流以包气带的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即蓄满)作为产流的控制条件,而超渗产流则以降雨强度大过于当地的下渗能力作为产流的控制条件,而不管蓄满与否。
工程水文学总复习
《工程水文学》总复习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河川径流的形成 第三章 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第四章 流域产流、汇流分析与计算 第五章 水文预报 第六章 水文模型简介 第七章 水文统计 第八章 设计年径流及年输沙量的分析与计算 第九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十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水文调查包括洪、枯水及暴雨调查。
根据洪水痕迹高程确定洪峰流量的常用方法有:水位流量关系法、
比降法(曼宁公式)和水面曲线法。
14
6、水文资料处理
(1)水位流量关系的确定
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同一张图上绘制 Z~A、Z~V和Z~Q 关系曲线。
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临时曲线法和连时序法。
不同影响因素下水位流量关系:受洪水涨落影响、受河槽冲淤影响、 受变动回水影响及受综合因素影响。
22
3、产流面积的变化
蓄满产流情况:用流域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来表示。随着降雨量 的增加产流面积也增加;产流面积与降雨强度无关。
超渗产流情况:用流域下渗容量面积分布曲线来表示,该曲线与初 始流域蓄水容量有关。随着降雨历时的增长,产流面积时大时小;产流 面积与时段流域蓄水容量和降雨强度有关。
f F
A
大循环与小循环:海陆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为大循环;局部地区的 水文循环称为小循环。小循环又分为海洋小循环和内陆小循环。当内陆 距海洋很远时(如我国的西北地区) ,内陆小循环成了内陆地区的主要 水汽来源。
水文循环的作用:联系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塑造地貌形态, 影响气候变迁,决定水资源分布和生物种群的分布,促进全球能量再分 配,侵蚀和搬运泥沙等。
2
第一章 绪论
1、水文学、水资源、应用水文学和工程水文学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水文学第3章第2节流域产流与汇流
式中:rss为壤中径流产流率(mm/min); rsat为饱和地 面径流产流率(mm/min); fb为土壤入渗能力 (mm/min)。
17
饱和地面径流产流前提:产流界面-包气 带下界面(或下弱透水层上界面)。 注意:饱和后是地表产流。
11
fA rss
fB
带
12
13
壤中径流产流前提:产流界面-相对不透水层或弱 透水层。
必要条件:供水水源-上层有下渗水(fA)。 充分条件:fA>fB 产生临时饱和带;
侧向动力条件-坡度。 壤中径流产流取决于fA,与雨强不直接相关。
14
(3)地下径流的产流机制:
是指包气带较薄、地下水位较高时的地下水产流机制。 包气带下界面,在均质、非均质或层次性土壤、风化裂 隙中均可发生: 对于均质土壤:
故,影响产流方式的主要因素是下垫面、降 水特征。
24
二、流域汇流分析
1.流域汇流过程与汇流时间 流域汇流过程:流域上各处产生的各种成分的
径流,经坡地到溪沟、河系,直到流域出口的 过程,即为流域汇流过程。
25
净雨量
地表水流
河
网
汇
地下水流
流
槽面降水出流过程 地表水流出流过程
地下水流出过程
(坡地汇流) (河网汇流)
必要条件:供水水源-降水(i)
充分条件:包气带全部饱和(i > fb+rss)
18
上述四种产流机制共同规律:
1)供水:i 、f 2) i > fA 超滲地面径流;fA>fB 壤中径流
流域产汇流的计算过程
水质预测
水质监测
定期对流域内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 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
水质变化预测
根据历史水质数据和未来气象预测, 预测流域内水质的变化趋势。
06
流域产汇流的实践应用
水资源管理
01
02
03
预测洪水
通过计算流域产汇流,可 以预测洪水发生的时间和 流量,为防洪减灾提供科 学依据。
水资源规划
THANKS
感谢观看
水力学模型法
概念
水力学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水力学原理,通过建立水力学模 型来模拟水流运动的方法。
优点
水力学模型法的计算过程相对简单,能够较为快速地得出 结果,同时也能够考虑流域内的水流运动规律。
计算过程
水力学模型法通常包括水流运动方程的建立、求解和验证 等环节,通过输入流域的水位、流速等数据,模型可以计 算出流域的产流量和汇流量。
植被类型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湿度、降雨截留和地表径流的影响不同。例如, 森林能够有效地截留降雨、减缓地表径流的形成。
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也会影响流域产汇流。例如,农业用地的大量 开垦可能会导致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的增加。
05
流域产汇流的模拟与预测
水文循环模拟
降水模拟
根据气象数据和地理信息,模拟流域内的降水分 布和过程,为产流计算提供输入。
土地利用规划
流域产汇流计算有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水环境治理
水质监测
通过流域产汇流计算,可以监测 水质变化情况,为水环境治理提 供依据。
水生态修复
根据流域产汇流计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果,可以 制定水生态修复方案,恢复水域 生态平衡。
工程水文学第3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资料
第三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降雨径流要素计算 (3)第三节流域产流分析 (10)第四节产流计算 (12)第五节流域汇流计算 (22)小结 (30)课前学习指导本章要求(1)掌握实测降雨径流要素的分析计算方法;(2)掌握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的基本概念,及其产流面积变化过程的分析方法;(3)了解影响流域产流量的因素,掌握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的产流量计算方法;(4)了解流域汇流的物理过程,掌握流域汇流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共需7个课内学时,10个课外学时课前思考如何由单站降雨量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为什么要对实测流量过程线的不同水源成分进行划分?降雨是怎么变成径流的?有哪些基本的产流方式?哪些因素影响流域径流的形成?如何计算一场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汇流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汇流计算方法有哪些?什么是单位线?如何推求单位线?如何进行单位线的时段转换?学习重点掌握流域产流计算和汇流计算的方法。
难点将水文循环中蒸发、下渗、产流、汇流等过程联系起来,结合水量平衡原理实现产汇流过程的逐时段连续演算。
知识点单站降雨特性分析流域降雨特性分析实测径流量计算前期影响雨量包气带对降水的再分配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产流面积及其变化过程降雨径流关系蓄满产流的产流量计算蒸散发计算超渗产流的产流量计算流域汇流过程、流域汇流时间、流域调蓄作用单位线的基本概念、单位线的推求、单位线的时段转换瞬时单位线的基本概念地下径流汇流第一节概述内容提要1、由降雨过程推求径流过程的基本内容与流程2、流域产汇流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学习要求掌握由降雨过程推求径流过程的主要环节与基本思路1、流域产汇流计算基本内容与流程由流域降雨推求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大体上分为两个步骤:a、产流计算:降雨扣除植物截留、蒸发、下渗、填洼等各种损失之后,剩下的部分称为净雨,在数量上等于它所形成的径流深。
在我国常称净雨量为产流量,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过程为产流过程,关于净雨的计算称为产流计算。
流域产汇流的计算过程
3
1、流域平均雨量计算 (1) 算术平均法 条件:流域内雨量站分布较均匀、地形起伏变化 不大。
P1 P2 ... Pn 1 n P Pi n n i 1
4
(2) 垂直平分法(泰森多边形法)
条件:流域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为了更好地反 映各站在计算流域平均雨量中的作用。
假设:流域各处的雨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 站代表。
12
退水曲线是反映流域蓄水量消退规律的过程 线,可按下述方法综合多次实测流量过程线的退 水段求得 : 取若干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段,采用 相同的纵、横坐标比例尺,绘在透明纸上。绘制 时,将透明纸沿时间坐标轴左右移动,使退水段 的尾部相互重合,作出一条光滑的下包线,该下 包线即为地下水退水曲线,反映地下径流的消退 规律。
第t日的流域蒸发量:
Wt Et EM WM
25
若第t日无雨,则该日流域前期影响雨量的 减少全部转化为流域蒸散发,故:
Et Pa,t Pa,t 1 (1 K )Pa,t
又:
Pa,t Wt
代入:
Wt Et EM WM
得:
26
EM为流域蒸发能力,可用
E601观测器观测的水面蒸 发值作为近似值。
38
39
2.蓄满产流情况下产流面积变化特点 蓄满产流方式取决于包气带是否达到了田间 持水量。当流域某处包气带达到了田间持水量, 该处就产流,否则不产流。对于干燥土壤上的一
场降雨,其产流面积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产流面积也随之增加;
(2)产流面积的变化与降雨强度无关。
40
(二)超渗产流情况下产流面积的变化 1.流域下渗容量面积分布曲线 对流域某一起始蓄水容量 W0 ,流域内各点的下 渗能力 f p 是不同的。将全流域各点的 f p 从达到小排 列,以 f p 为纵坐标,以小于或等于该 f p 各点的面积 之和FR占全流域面积的比重 ( FR / F ) 为横坐标,则 可得流域下渗容量面积分布曲线。
工程水文学 4、产流及汇流计算
Q
R
t
图4-5 退水曲线 图4-6 次洪水过程线划分
t
实测流量过程示意图(曲线下方数字为洪号)
流域退水曲线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Q (t ) Q (0)e t / Kg Q (t t ) Q (0)e ( t t ) / Kg Q (t )e t / Kg t Kg InQ(t ) InQ(t t )
P1 P2 ... Pn 1 n P Pi n n i 1
式中:P — 流域平均降水量,mm; P1……Pn — 各雨量站同时期内的降水量,mm; n — 测站数。
泰森多边形法: 当流域内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 假定流域各处的降水量由距离最近的雨量站代表。设P1 ,P2,……,Pn为各站雨量,f1, f2,……, fn为各站所 在的部分面积,F为流域面积,则流域平均降水量P可由 下式计算:
n P f P f ... P f fi 1 1 2 2 n n P Pi F F i 1
式中fi / F表示第i雨量站所代表面积占整个流域面 积的份额,通常称为权重。求得的流域平均雨深又称为 加权平均雨深。
某一流域
n个雨量站 P1, P 2, … P
n
要求划分各雨量站权重面积
(4-6)
(4-7)
式中:Kg为地下退水参数,可根据式(4-7)用退水曲线来 计算。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流特性不同, 一般还要用斜线分割法分割开地面径流和 地下径流。 斜线分割法:从起涨点A到地面径流 终止点B绘制直线AB ,AB线以上为地面 径流,以下为地下径流。
N = 0.84F 0.2
N 起涨点 地表径流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工程水文学习题_流域产汇流计算
第七章流域产汇流计算本章学习的内容和意义:本章从定量上研究降雨形成径流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流域的产流计算和汇流计算。
产流计算主要研究流域上降雨扣除植物截留、补充土壤缺水量、填洼、蒸发等损失,转化为净雨过程的计算方法。
汇流计算主要研究净雨沿地表和地下汇入河网,并经河网汇集形成流域出口断面径流过程的计算方法。
本章研究的流域产汇流计算是工程水文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之一,是以后学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降雨径流预报等内容的基础。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流域产汇流计算基本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前期流域蓄水量及前期影响雨量的计算;降雨径流相关图法推求净雨;初损后损法计算地面净雨过程;流域汇流分析;单位线法推求流域出口洪水过程;瞬时单位线法推求流域出口洪水过程;综合单位线法计算流域出口洪水过程。
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 流域产汇流计算所需要的基本资料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套资料。
2. 图1-7-1是一次实测洪水过程,ac为分割线,ad为水平线,请指出下列各面积的含义:abca代表_______________; acdef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abcdef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图1-7-1 一次实测洪水过程3.常用的地面地下径流分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能力E m,它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象因素的作用。
5.蓄满产流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产流的控制条件。
6.按蓄满产流模式,当降雨使土壤未达到田间持水量时,降雨全部用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
7.按蓄满产流模式,当流域蓄满时,以后的降雨减去雨期蒸发后,剩余的雨水全部转化为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流域产流与汇流计算第一节概述 (2)第二节降雨径流要素计算 (3)第三节流域产流分析 (9)第四节产流计算 (11)第五节流域汇流计算 (22)小结 (30)课前学习指导本章要求(1)掌握实测降雨径流要素的分析计算方法;(2)掌握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的基本概念,及其产流面积变化过程的分析方法;(3)了解影响流域产流量的因素,掌握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的产流量计算方法;(4)了解流域汇流的物理过程,掌握流域汇流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共需7个课内学时,10个课外学时课前思考如何由单站降雨量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为什么要对实测流量过程线的不同水源成分进行划分?降雨是怎么变成径流的?有哪些基本的产流方式?哪些因素影响流域径流的形成?如何计算一场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量?汇流计算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汇流计算方法有哪些?什么是单位线?如何推求单位线?如何进行单位线的时段转换?学习重点掌握流域产流计算和汇流计算的方法。
难点将水文循环中蒸发、下渗、产流、汇流等过程联系起来,结合水量平衡原理实现产汇流过程的逐时段连续演算。
知识点单站降雨特性分析流域降雨特性分析实测径流量计算前期影响雨量包气带对降水的再分配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产流面积及其变化过程降雨径流关系蓄满产流的产流量计算蒸散发计算超渗产流的产流量计算流域汇流过程、流域汇流时间、流域调蓄作用单位线的基本概念、单位线的推求、单位线的时段转换瞬时单位线的基本概念地下径流汇流第一节概述内容提要1、由降雨过程推求径流过程的基本内容与流程2、流域产汇流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学习要求掌握由降雨过程推求径流过程的主要环节与基本思路1、流域产汇流计算基本内容与流程由流域降雨推求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大体上分为两个步骤:a、产流计算:降雨扣除植物截留、蒸发、下渗、填洼等各种损失之后,剩下的部分称为净雨,在数量上等于它所形成的径流深。
在我国常称净雨量为产流量,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过程为产流过程,关于净雨的计算称为产流计算。
b、汇流计算:净雨沿着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然后经河网汇流形成流域出口的流量过程,关于流域汇流过程的计算称为汇流计算。
计算流程如图3-1所示:图3-1 产汇流计算流程简图2 、流域产汇流计算的基本方法与思路流域产汇流计算的方法很多,本课程主要介绍目前使用比较普遍和比较成熟的计算原理及其计算方法。
产流计算的方法因产流方式不同而异,分别阐述蓄满产流方式和超渗产流方式的产流计算方法;汇流计算方法重点阐述时段单位线法和瞬时单位线法。
无论产流计算还是汇流计算,基本思路都是:先从实际降雨径流资料出发,分析产流或汇流的规律;然后,用于设计条件时,则可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用于预报时,则由实际暴雨预报洪水。
第二节降雨径流要素计算内容提要流域产汇流计算一般需要先对实测暴雨、径流和蒸发等资料做一定的整理分析,以便在定量上研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规律。
本节介绍这些要素的分析计算方法。
学习要求掌握一次实测降雨洪水过程的面平均雨量、总径流深、地面径流深、地下径流深和前期影响雨量的计算方法。
一、流域降雨分析降雨资料是产流计算的输入。
降雨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过程、降雨分布、笼罩面积及暴雨中心位置等。
1 、单站降雨特性分析降雨强度过程线:降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
降雨量累积曲线:自降雨开始起至各时刻降雨量的累积值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
图 3-3 降雨量累积曲线降雨强度~历时曲线:某场降雨最大平均雨强与历时的关系曲线。
图 3-4 降雨强度历时曲线2 、流域降雨特性分析a.流域平均降雨量的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法:适用于面积不大,地形起伏不大,站点较多且布设较均匀的流域。
计算简便。
泰森多边形法:适用于降雨分布不均,站点较少,面积不大的流域。
在确定各站的权重后也很简便,且精度较好。
缺点是在各场降雨中把雨量站权重视为固定,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
等雨量线法:适用于面积大、站点密的流域。
理论上较完善,但每次降雨都必须绘制等雨量线,并计算权重,工作量大。
泰森多边形作图步骤及计算公式①连三角形②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③以交点连线及与流域边界相交的垂直平分线构成单元面积④量出各单元面积,总面积ΣA=(A1+A2+A3+A4+A5+A6)由此可得出各单元面积的权重ωi=A i/ΣA并进一步得到流域平均雨量=ωi P i图 3-6 等雨量线法示意图总面积ΣA=(A1+A2+A3+A4+A5+A6)各子块权重ωi= A i/ΣA = Σωi P ib.时~面~深曲线在某种历时的等雨量线图上,最大平均雨深与面积的关系曲线称为面积~深度曲线。
对一场降雨分不同历时作面积~深度曲线,并绘于同一图上,称为时间~面积~深度曲线。
二、径流量计算1 、流量过程的分割观测到的次洪流量过程包括:本次洪水形成的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前期洪水尚未退尽的水量及非本次降雨补给的深层地下径流,如果该次洪水尚未退完又遇降雨时,还会有后期洪水混入。
如图 3-7所示:图 3-7 实测流量过程示意图(曲线下方数字为洪号)流量过程的分割有两项工作:一是将非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分割出去,求出本次洪水的径流总量。
二是由于不同水源的水流运动规律不同,所以还需将本次洪水径流总量划分为不同的水源,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
一般将地面径流和壤中流合并为直接径流,通常仍称为地面径流,所以最终将径流总量划分成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
流量过程分割的依据是地下水退水曲线。
a、地下水退水曲线的推求绘制流域地下水退水曲线的具体步骤如下:●以相同的比例尺,在方格纸上绘出各场洪水的退水流量过程线;●用一张透明纸描绘出最低的退水过程线;●将此曲线移到另一场洪水的次低的退水段,在保持时间坐标重合的条件下左右移动透明纸,使方格纸上的退水过程线在后部与透明纸上的退水过程线相重合,并把它也描绘在透明纸上;如此逐一描绘各场洪水的退水流量过程线,最后作光滑下包线,就构成Qg~t线。
描述地下水退水规律的方程:(3-1)式中:Q t——t 时刻流量;Q0——t=0 时的流量;K g——地下水退水参数,具有时间因次。
确定Kg的方法:(1)在Q g~t 曲线上每隔Δt摘取一个流量值,任意两个相邻的流量按式(3-2)即可算出K g,取平均值作为该流域的K g。
由可知:数,所以若绘出lnQt~t图,则所定直线的斜率 = -1/K g,从而定出K g。
b. 次洪划分当洪水的起涨流量小于后继洪水的起涨流量时,用流域退水曲线将退水过程延长到与起涨流量相等。
如图3-9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
图 3-9 次洪径流深计算示意图用矩形法求面积,则次洪径流量R0的计算公式为:c . 水源划分不同径流成分(直接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汇流速度不同,划分水源便于对它们分别进行汇流计算。
最常用的是斜线分割法。
首先在退水曲线上找到直接径流的终止点;将起涨点A与直接径流终止点B直线相连,AB线以上为直接径流W s,以下为地下径流W g,其地面径流深R s、地下径流深R g只要分别除以流域面积F即可得到。
直接径流终止点B点的确定方法:(1)将绘在透明纸上的标准退水曲线蒙在要分割的洪水过程线的退水段上(注意比例尺的一致),使横轴重合,然后左右移动,当透明纸上的标准退水曲线与洪水退水段的尾部吻合后,则两线前方的分叉点B 就是地面径流终止点。
(2)用经验公式确定洪峰出现时刻到直接径流终止点的时距N(日数),也可以定出B点。
N值与流域面积、下垫面产流汇流特性以及降雨分布等有关。
三、前期影响雨量降雨开始时,流域内包气带土壤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降雨损失的大小。
描述前期土壤含水量大小的指标:(1)前期影响雨量Pa;(2)流域的蓄水量W。
在此只介绍第一种,第二种涉及蒸发计算和产流计算,需由水量平衡方程间接计算得到,在本章第三节中介绍。
1、前期影响雨量的经验计算公式P a,t+1=K·(P t-R t)+K·P a,t (3-4)式中:P a,t+1—第t+1日的前期影响雨量;P a,t—第t日的前期影响雨量;P t—第t日的降雨量;R t—第t日产生的径流量;K—土壤含水量的日折减系数。
若t日无雨,显然P t=R t=0;若t日有雨,因R t难以确定,实际计算时仍按R t=0处理,并以P a不超过流域最大蓄水量为控制。
若流域较大,P a值应按雨量站分块计算,全流域P a值由各块P a值加权平均。
2 、流域最大蓄水量WM 和土壤含水量日折减系数Ka 、流域最大蓄水量流域最大蓄水量又称流域蓄水容量,主要是指包气带的蓄水容量。
包气带含水量中有一部分水在最干旱的自然状况下也不可能被蒸发掉,包气带蓄水容量是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蓄水量与最干旱时的蓄水量之差。
数值上等于包气带最干旱时的缺水量。
WM 可根据水量平衡原理,选前期十分干旱,雨末蓄满的一次降雨产流过程的雨洪资料分析得到。
因前期干旱,雨末蓄满,故W初≈0,W末≈WM,WM=P-R-E。
(WM,P,R,E的单位为mm)b、流域蓄水容量曲线因流域内各处的下垫面条件不同,流域内各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是不同的。
以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土壤含水量W'm为纵坐标,以流域内小于等于该W'm的面积占全流域的面积比a为横坐标,所绘的曲线称为流域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简称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如图 3-11 所示。
图 3-11 流域蓄水容量曲线曲线所包围的面积为流域蓄水容量WM。
W′mm为流域最大点蓄水容量。
c、土壤含水量日折减系数KK 综合反映流域蓄水量因流域蒸散发而减少的特性。
流域蒸散发一方面取决于蒸散发能力EM,另一方面取决于供水条件(即流域蓄水量),假定流域蒸散发量E与两者呈线性正比关系,若t日无雨,则根据水量平衡方程:3 、算例 { 动手算一算 }[ 例 ] 某流域经分析求得WM= 100 mm ,6、7月份多年平均的流域日蒸散发能力为5.6mm /d和6.2mm /d,试计算表3-1中6月25日~7月5日的逐日Pa值。
首先,算得:表 3-1P a计算示例表月27日P a 可达到WM,于是该日P a值取100mm,按照式(3-4),6月28日的P a=0.944′(100+140.7)=108.3>100 ,故28日的P a值取100 mm 。
第三节流域产流分析内容提要介绍自然界两种基本的产流形式,并建立产流理论的基本概念。
学习要求掌握自然界两种基本的产流形式,并建立产流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包气带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流域上沿深度方向取一剖面,以地下水面为界可把土柱划分成两个含水带,即地下水面以下的饱和带和地下水面以上的包气带。
包气带中孔隙和裂隙等具有吸收、储存和输送水分的功能。
1、包气带地面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包气带的上界面即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