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诊断分析
详细颈椎X线解读及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汇总
![详细颈椎X线解读及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f21641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c.png)
详细颈椎X线解读及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汇总
颈椎X线是所有医生都必须会看的基本功
颈椎病的影像诊断及分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本文就为大家详细讲解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分型汇总,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来源:部分来源影像时间。
颈椎病×线临床诊断分析
![颈椎病×线临床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02c319cc7931b765ce1586.png)
节突肥大增生 向侧方 突出能够通过 正位片进行详细观察 , 椎间隙宽度 的改变和病变部位 向后成角能够通过前屈 、 后伸侧位片观察。 总之, 在颈椎病的临床诊治 中随着X线、 T、 C 椎动脉造影以及脊髓 造影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发展 , 其诊疗效果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提高 , 同时也对此病的病因诊断效果进行 了明确的肯定, 由此在临床 中的应 用 日益广泛 。 但是 由于C 椎动脉造影以及脊髓造影其具有一定的创 T、 伤性或是检查费用昂贵等因素, 故在临床中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项 目,
病 患者 X线 诊 断 资 料 报告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料 .
背部症状: 肩背部呈现肌 肉酸胀 疼痛症状。 其他 : 有很小一部分患者 出
现 双 下肢 及 躯 干 痛 、 木无 力 动 不灵 , 态 不 稳 等 。 麻 活 步
12 . 方 法
AF . 4 n / CE 2 9 g , P1 0 g L, A: . 4 n /L CA1 5 4 7 g/ 孕 酮 : . 2 : . 5 n L, 0
患者 , ,2 , 民 。 女 5岁 农 查体 发现 下 腹包 块 5 。 往 月经 规 律 , 期 月 既 周
3天 , 0 经期7 天 , -8 经量 中等 , 无痛经史。2 自然绝经 , 5岁 绝经后无异常 阴道流血 、 排液。个月前, 5 在某医院因“ 糖尿病 、 高血压、 药物性肝炎” 住
理曲度 自然站立位, 焦距 15 .m球管 中心对准患者下颌角摄的侧位片按 照弧的高度为 1 ±5 0 m, >17 2 .r 若 a . mm ̄ 过深 , l l l <7. 0mm为变直
如 为 负值 为 反 曲 。
2 结 果
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
![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507a61011ca300a6c3906e.png)
213 软产道裂伤 : .. 本组资料 中 1 例产妇因巨大儿 , 1 另 例产 妇 急 产 因 裂 伤 累及 阴道 后 穹 窿 及 子 宫 下 段 , 阴道 难 以 缝 合 , 经
开 腹 行 裂 伤修 补 术 。助 产 士 应 指 导 产 妇 适 时 正 确 使 用 腹 压 , 防 止 胎 儿娩 出过 快 , 掌握 会 阴后 一斜 切 开 术 的适 应 证 及 时 机 , 阴道手术规范、 柔 , 轻 发现 血 肿 应 切 开 血 肿 , 除 积 血 , 底 止 清 彻
综 上所 述 , 平 片 检 查 一 方 面 可 以 显 示 颈 椎 病 病 变 的 x线 部 位 、 围和 程 度 , 一 方 面 还 能 排 除 症 状 类 似 的 其 他 疾 病 。 范 另 同 时 x线 平 片 又 具 有 简 单 、 捷 、 廉 的 优 势 , 便 低 x线 平 片 与 临 床 结合 , 为 颈 椎 病 的诊 治 提 供 可 靠 依 据 。 能 5 参 考 文 献 [ ] 吴在德 , 1 吴肇汉 . 外科学 [ . 7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生 人
中 1例 经 产 妇 因疤 痕 子 宫 行 剖 宫 产 术 , 现 胎 盘 与 子 宫 壁关 发
[] 乐 2
杰 . 产 科 学 [ . 7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妇 M] 第 北 人
社 ,0 9 2 5— 0 . 2 0 :0 2 7
[] 余 文 君 . 索前 列 醇 直 肠 给 药 预 防 低 置 胎 盘 产 后 出血 3 米
2 9— 21 0 0.
中 , 摩 子 宫 同 时 热盐 水 纱 布 湿 热 敷 子 宫 后 子 宫 收 缩 转佳 。 1 按 例 产 妇 因 疤痕 子宫 、 大儿 行 剖 宫产 术 中 子宫 收 缩 乏 力 , 按 巨 经 摩 子 宫 , 用 宫 缩 剂 , yc 使 B—l h缝合 及 子 宫 动 脉 上 行 支 结 扎 后 n 观 察 3 i 出血 多 且 不 凝 , 虑 DC 遂 行 子 宫 次 全 切 除 术 。 0rn仍 a 考 I, 212 胎 盘 因素 : 盘 1 i 未 剥 离 可 脐 静 脉 注 入 内 加 缩 宫 .. 胎 5rn a 素 1 的 O9 OU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2 I 能 促 使 胎 盘 迅 速 剥 离 而 0I , I l 出血 少 , 盘 粘 连 、 留 及 时 行 清 官 术 可 减 少 出 血 , 组 资 料 胎 残 本
颈椎骨质增生x线标准
![颈椎骨质增生x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55a6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a.png)
颈椎骨质增生x线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颈椎骨质增生,又称颈椎骨赘症,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主要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椎间盘高度减低、椎体前缘和椎间隙出现骨赘增生等病理改变。
该病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准确诊断颈椎骨质增生,医生常常会进行X线检查,通过X 线影像来判断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颈椎骨质增生X线标准的内容。
一、正位颈椎X线片检查正位颈椎X线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该检查能够显示颈椎的生理曲度和解剖结构,并观察任何异常变化。
通过正位颈椎X线片,医生可以发现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骨赘增生等病变。
1. 椎间盘退变:在正位颈椎X线片上,椎间盘的高度会减低,呈现出骨质密度增高,边缘模糊或呈锯齿状的改变。
少数病例中,还会有钙化的情况发生。
2. 椎间隙变窄:正常颈椎的椎间隙宽度均匀,而在颈椎骨质增生病变中,椎间隙的宽度会变窄,呈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状态。
3. 骨赘增生:在正位颈椎X线片上,常常可以看到椎体前缘和椎间隙出现骨赘增生的情况。
骨赘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有的呈尖端状,有的呈条状,有的呈环状,严重影响正常的椎管和神经根的通畅。
3. 骨赘增生:在侧位颈椎X线片上,骨赘增生的表现主要为椎体前缘和椎间隙出现不规则的骨质增生。
骨赘会压迫周围的神经根和血管,引起颈椎疼痛、神经受压症状等。
通过正位和侧位颈椎X线片的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颈椎骨质增生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但需要注意的是,X线检查只是一种辅助性检查方法,对于确定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在进行X线检查时,患者应配合医生的要求,保持体位正确,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X线检查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正位和侧位颈椎X线片的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颈椎的结构和异常变化,准确诊断颈椎骨质增生,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颈椎病的X线平片分析
![颈椎病的X线平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9e593b3968011ca30091bd.png)
21 颈椎生理 曲度改变 .
本组患者测量颈椎生理 曲度改
变 的有 18例 , 6 %. 中变直 16例 ,s 形改变 5 , 9 占 2 其 0 “” 6例 反曲
2 例, 9 增大 7例 。 22 颈椎不 稳或前后 滑脱 . 表 现为椎 体 自然弧度 消失 , 病变椎体 曲度呈阶梯状错落感 , 可形成各关节特别是椎小关节
质硬化、 间孔 变形、 管狭窄是颈椎病诊断 的可靠指征 , 带 椎 椎 韧
钙化、 钩椎 关节变尖或横 向增 生是 颈椎病诊 断的重要征 象。
【 关键词 】颈椎病
增生
椎 间隙狭 窄 x 线表现
颈椎病 即颈椎椎 间盘退行 性改变及其 继发病 理改变 累及 周围组织 结构( 神经根 、 脊髓 、 椎动脉 、 交感神 经等 ) 出现相应的
( 收稿 日期 :0 1 0 — 1 2 1-6 1)
验结果时 , : 如 中老年 患者 有腰 酸背痛 、 活动障碍 、 头晕乏力 、 红
颈 椎 病 的 ×线 平0 7 3 ) 3 0 1
【 要 】目的 探讨颈椎病 x线平片的影像 学特点。 摘 方法
的形态外 , 还可见双核 、 子核 , 多可见 4核 。有 的浆细胞像 母 最 蝌蚪样 , 还有的呈火焰状 , 红色突起 , 细胞核圆整 , 或者 扁圆 , 有 的居 中如早幼 、 中幼红 细胞 , 染色质呈 紫红色 , 颗粒 粗而深染 ,
[] 王淑娟 , 1 朱立军. 多发性 骨髓瘤及其实验室诊断[. J中华检验医学杂 ]
的侧 突, 均可直接作用颈椎局部 , 引起偏侧性骨质增生 , 以对抗 过高的应力 , 于是便 出现 当颈椎一 侧性失稳 , 另一 侧也受到不
23 椎 间隙狭窄 本组 9 . 8例有此征象 , 3%. 占 1 此征象是
如何看颈腰椎X光片(课堂PPT)
![如何看颈腰椎X光片(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1dbf5d0508763230121238.png)
• ④环枢关节半脱位:张口位 上若环椎侧块偏移、齿状突
不居中、两侧环枢关节间隙
不等宽,是环枢关节半脱位 的X线征。
10
• ⑤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性改变:正位片上如显示单个椎间隙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说明该相邻椎体有陈旧性损伤或椎间 盘变性,病损一侧或两侧钩突变尖、密度增高。严重者钩 突骨质增生往外突向椎间孔,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形狭窄。 患者一般有病损部位神经支配区的根性刺激症状或牵扯性 疼痛症状。如肩、肘、上肢的疼痛、麻胀以及不同程度的 功能障碍、麻木、肌萎缩等。突向横突孔的骨赘可刺激或 压迫椎动脉,产生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障碍的症状。由 于钩椎关节增生性改变是一个慢性渐进过程,所以患者具 有反复发作、间歇缓解的特点。
11
胸椎的X线平片检查
12
单个椎间隙相邻椎体的增生性改变
• 提示该相邻椎体有陈 旧性损伤或异常的应 力存在。临床症状有: 相对应肋间神经分布 区的疼痛和相应交感 神经支配脏器的功能 紊乱症状。这些症状 常由于过度劳累和气 候变化而诱发或加剧。 例如,胸椎正位片显 示胸第8、9相对应椎 体右侧骨赘形成,则 患者一般有右侧季肋 部的慢性疼痛和胃肠、 胆道功能紊乱症状, 仅是其程度不等而已。
18
如何看X片
19
加盟商发过来的X线片(1)
20
加盟商发过来的X线片(2)
21
加盟商发过来的X线片(3)
22
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X线检查:信息不全,有很大限度。 CT检查:骨结构或钙化性病变优于平片;可显示 部分椎间盘突出。 MRI :清楚显示上述解剖结构、病理异常。椎体附 件骨折线逊于CT。
13
下胸段椎体楔形改变
• 多见于第11、12胸椎。如该椎体无明显的 骨质增生性改变且骨结构正常,则属于正 常范围,无临床意义。若该楔形改变的椎 体有明显的骨赘形成。则属于陈旧性压缩 骨折。此类患者,一般有下腹不适、腹股 沟牵扯痛或者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
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710afc87c24028905fc3be.png)
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
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确诊的颈椎病患者病例74例,观察其X线平片,对结过作分析。
结果 74例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生理弯曲异常等明显X线平片特征。
结论 X线平片在颈椎病的诊断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颈椎病 X线平片影像特点【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69-02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
近年,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MRI等技术对颈椎病的诊断也日趋明确,但X线平片检查,仍是常规颈椎病诊断的首选方法[2]。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确诊的74例颈椎病患者,对其X线平片作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基本资料本组病例共计74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19~64岁; 19~30岁8例,31~45岁25例,46~60岁32例,60~68岁7例。
病程最长6年,最短1个月。
2、检查方法诊断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标准[3],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使用曝光条件,74例患者均摄取颈椎站立前后正位、侧位、左右双斜位,必要时加摄过伸过屈位平片。
二、结果1、X线平片表现通过X线检查发现,74例病患中颈椎生理曲度改变32例(43.24%),椎体骨质增生13例(17.57%),椎间孔变形4例(5.41%),椎间隙变小6例(8.11%),韧带钙化11例(14.86%),椎体失稳5例(6.76%),钩突增生3例(4.05%),具体统计见表1。
表1 74例颈椎病患者X线平片表现X线平片特征例数比例(%)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32 43.24椎体骨质增生 13 17.57椎间孔变形 4 5.41椎间隙变小 6 8.11韧带钙化 11 14.86椎体失稳 5 6.76钩突增生 3 4.05总计 74 100.002、结果分析 1.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表现为变直、“S”型改变、反曲和曲度增大,其中,以变直14例(43.75%)和“S”型改变12(37.5%)占绝大部分比例。
颈椎病x光片报告
![颈椎病x光片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38e84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9.png)
颈椎病X光片报告摘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骨科疾病,临床上常采用X光片来帮助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病X光片报告的步骤和内容,包括胸椎正位X光片、侧位X光片、斜位X光片和测量椎间隙等内容。
读者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如何阅读和解读颈椎病X 光片报告。
1. 胸椎正位X光片首先,医生会观察胸椎正位X光片。
在这张X光片上,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应该保持正直,胸椎处于正常的生理曲度。
医生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椎体:观察椎体的形态和间隙是否均匀,是否存在骨质增生等异常情况;•椎间隙:测量相邻椎体间的间隙是否均匀,有无异常的椎间隙变窄或增宽;•椎间盘:观察椎间盘的高度和密度是否正常,有无退化或突出;•椎管:观察横断面内椎管的大小和形态,有无异常的椎管狭窄。
2. 侧位X光片接下来,医生会观察侧位X光片。
在这张X光片上,医生可以看到颈椎的前弯曲度和后弯曲度。
主要观察以下方面的信息:•弯曲度: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是否正常,有无过度前屈或后屈;•椎间隙:测量相邻椎体间的间隙是否均匀,有无异常的椎间隙变窄或增宽;•椎间盘:观察椎间盘的高度和密度是否正常,有无退化或突出;•椎管:观察横断面内椎管的大小和形态,有无异常的椎管狭窄。
3. 斜位X光片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还会要求患者进行斜位X光片的拍摄。
这种X光片可以更好地观察颈椎的椎间关节和椎间孔。
医生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椎间关节:观察椎间关节的大小和形态,有无关节增生或关节囊肿;•椎间孔:观察椎间孔的大小和形态,有无异常的椎间孔狭窄;•椎体:观察椎体的形态和间隙是否均匀,是否存在骨质增生等异常情况。
4. 测量椎间隙对于颈椎病X光片报告,还需要测量椎间隙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相邻的椎体之间应该保持均匀的间隙。
医生会测量椎间隙的前后和左右大小,以评估椎间隙变窄或增宽的程度。
结论综上所述,颈椎病X光片报告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
通过胸椎正位X光片、侧位X光片、斜位X光片和测量椎间隙等步骤,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颈椎的状况。
常见脊柱疾病的X线分析演示课件
![常见脊柱疾病的X线分析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37bdb3b9d528ea81c779b6.png)
3. X线表现
(1).骨质增生 见椎体左右,前后边缘出现唇样、
鸟嘴样、骨刺形成,椎管狭窄,甚至 形成骨桥 ———纤维强直——骨形 强直。
SUCCESS
THANK YOU
2019/5/6
骨质增生的X线图
(2).骨质疏松
表现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 疏、间隙增宽、椎体中央上下双向 凹陷。
(3).脊柱侧弯 生理弧度畸形。
• 脊柱外伤 • 脊柱退行形变 • 脊柱感染 • 脊柱肿瘤
第一章 脊柱外伤
1. 临床表现 结合损伤病史,体格检查, 畸形,活动异常,骨擦音,软组织压 痛和叩击痛。
2. 常规检查 颈椎,胸椎,腰椎,骶尾 椎X光照片。
3. X线表现
(1). 压缩骨折
压缩骨折的X线图
最常见的为椎体压缩变扁呈楔形变,生理弧度改变
(2).爆裂型骨折
该类骨折在普通正、侧位X光片可见椎体前半部明 显压缩变窄,后半部向后膨出,后弓畸形,椎间 盘可不同程度的膨出,突出或脱出,椎弓根间距
增宽 甚至骨折。
(3)脊柱滑脱
第二章 脊柱退行性疾病
1.临床表现 眩晕,头痛,突然 摔倒,手脚麻木、疼痛和行走不 稳、步态笨拙、发抖、无力。
2.检查方法 颈椎三位照片,胸 椎正侧位,腰椎正侧位,骶尾椎正 侧位,对X线平片疑有椎间盘脱出 患者,为明确诊断补做MRI检查
在进行对脊柱疾病的X线分析 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常的脊 柱。
颈椎侧位X线图
胸椎正位X线图
胸椎侧位X线图
腰椎正位X线图
腰椎侧位X线图
现在,我们对人的正常脊柱结构已 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接下来, 我们就可以开始对脊柱疾病开始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脊柱疾病有哪 些类型:
颈椎X光片分析报告
![颈椎X光片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d690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6.png)
颈椎X光片分析报告
一、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岁
二、临床资料
患者于XXXX年X月X日来诊,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肩膀酸痛及上臂放射性疼痛,无明显外伤病史。
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史,决定行颈椎X光片检查。
三、影像所见
1. 颈椎正侧位X光片:显示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椎体高度、间隙均匀,未见明显骨质破坏或畸形变形。
颈椎各椎间隙正常。
四、医生建议
根据颈椎X光片的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情况。
建议进一步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疼痛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并进行进一步相关检查。
五、注意事项
1. 本报告只是根据颈椎X光片的结果来做出初步诊断,并不代表最终诊断,仅供参考。
2. 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建议患者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最新X光检查结果。
3. 在未获得医生诊断前,不要自行解读X光片报告。
六、结论
根据颈椎X光片分析,患者的颈椎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现骨
质破坏、畸形变形等异常情况。
但仅以此片不能完全确定颈椎病的存
在与否,建议定期关注颈椎相关的病情变化,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七、医生签名:
日期:XXXX年X月X日。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13b76c280eb6294dd886c3f.png)
胸椎、颈椎、腰椎、骨棘突定位(图文学解)00胸椎02胸椎图片(侧面看)胸椎骨质增生作为人体骨质老化的客观标志,胸椎骨质增生多数时候对人体并无不良影响,而且还在椎关节新的平衡过程中起着维持作用,也是椎体为适应应力的变化而产生的胸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高成正比例增多,而颈、肩、臂、腰、腿麻木疼痛的症状却不随年龄增高而增多。
60岁以上的老人,胸椎骨质增生率为100%,而临床症状发生率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还有许多研究资料说明,在50岁以上的男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90%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
年满70岁者,几乎在x线片上都有骨关节病的改变,但多数人并不出现症状。
许多患者一见到胸椎骨质“增生”即恐惧,见到“骨刺”即心情紧张,恐怕将来会四肢瘫痪,这是不必要的紧张。
因为骨刺本身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生理性的组织反应,是中老年时期骨关节的生理性老化的表现。
所以,颈椎骨刺并不可怕。
就是发现有骨刺形成,也不等于就可以诊断为颈椎病,需要专科医生的详细检查并作出诊断。
如有疼痛症的状,首先采用消炎止痛药、根据病情,先不要手术,以中药调理或采用药物、姜、艾、火炙、之理疗法,(如活力油、或湛江出的麝香风湿油等之类的药物)效果都很好,达到舒筋活络、活血化淤、疏风理气、松弛肌肉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经络等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感觉?(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疼痛具有以下特点:1.放射痛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如为腰3-4间隙突出,疼痛会向大腿前方放射2.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
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跪在床上缓解症状。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
(三)脊柱活动受限: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
(完整版)颈椎影像诊断
![(完整版)颈椎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7facc6eb4daa58da1114a1f.png)
8、椎体双边、双凸、双凹影:椎体有无旋转。 在侧位像上以下三种情况具有临床意义:① 一个或两个颈椎椎间小关节突呈现有双像, 称为双凸现象;椎根切迹呈现双像,称为双 凹现象;椎体后缘呈现有双影,称为双边现 象,提示该部颈椎有旋转。②上部颈椎显影 正常,而下部颈椎呈现双凸、双边、双凹现 象;或下部正常而上部有类似的改变,这表 示其交界部有旋转现象。③颈椎的一个或两 个显影正常,而其余部分有双凸、双凹、双 边现象,提示显影正常的颈椎有旋转现象。 全部颈椎的后部呈现双凸、双凹、双边现象, 则系投照位置不正之故,无临床意义。
6、椎间隙颈椎间隙约为 5mm。 7、椎体双边影 8、环椎侧摆
9、关节突及关节间隙 10、变异椎 11、颈前软组织(咽后 壁、食管后壁、下颌淋
巴结、甲状软骨、项韧 带)C4以上椎前软组织 ,一般厚度约为3mm, C5以下椎前软组织,厚 度为6—7mm。 12、测量画线:测量① 生理曲度测量②枕齿突
8、甲状软骨:正常情 况下显影不清楚,在 一定情况下可清楚显 示两侧梨状隐窝积气 影,在四十岁以上一 些患者在颈椎5~7椎 体两侧与横突重叠之 条状2mm左右致密影。 甲状软骨骨质密度均 匀一致,注意与软组 织内钙化病变鉴别。
甲状软骨钙化
9、气管:气管 正常情况下与椎 体棘突垂直并重 叠,但在颈椎6 椎体上下可见狭 窄的气管声门裂 影。注意气管是 否垂直,宽度是 否一致,有无中 断、凹陷、移位、 受压切迹表现。 读片时注意与颈 椎隐性脊椎裂相 鉴别。
等宽,寰枢椎关节间隙不等宽综合判断。临床
上是引起头痛、头晕的常见原因。同时也是整 脊医生手法复位的重点。
3、椎体骨质密度情况.除了C1,2外,各椎体 呈方形,椎体上下面平整呈轻度凹陷。C4,5 椎体前部可稍扁窄,呈轻度楔形属正常现 象。各椎体骨增生,椎体前缘骨质增生一 般无临床症状,但骨质增生过于严重,尤 其在C4-7椎水平可引起食管受压型颈椎病。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尤为严重,即使轻度骨 质增生也可引起硬膜囊受压,骨性椎管腔 隙变小,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且手法治段 第一段
X线诊断颈椎病的应用意义研究及分析
![X线诊断颈椎病的应用意义研究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03e11fad51f01dc381f129.png)
X线诊断颈椎病的应用意义研究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及分析X线诊断颈椎病的应用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为颈椎病的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采取X线诊断观察组,采取CT诊断对照组。
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观察X线表现。
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性94.0%(47/50)较对照组76.0%(38/50)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X线征象包括:椎间孔改变、颈椎旋转及滑椎、韧带钙化或骨化、椎骨骨质增生、钩椎关节软骨退变、椎间盘变性等。
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采用X线诊断的效果显著,即具有操作简便、检查快速、经济等、准确性高等优势,且能对颈椎病变予以清晰显示,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X线诊断;应用意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371-01在临床骨科中,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且对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存在严重威胁【1】。
针对该病症,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其生存质量尤为重要【2】。
而目前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肌电图、CT、X线等,但诊断准确性各异【3】。
因此本文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为颈椎病的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即研究及分析了X线诊断颈椎病的应用意义,现具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为颈椎病的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晓同意。
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为30-75岁,平均年龄为(46.5±2.7)岁。
病程1个月-6年,平均病程(14.5±2.7)个月。
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31-74岁,平均年龄为(47.2±3.1)岁。
颈椎病患者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颈椎病患者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778c524c6529647d26285248.png)
颈椎病患者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总结颈椎病在X线、CT、MRI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
方法收集近十年来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X线平片可观察到颈椎病的大部分征象,特别是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隙狭窄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CT能更准确地显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明确椎管狭窄的真正原因。
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直观的看到椎间盘对硬膜囊、脊髓的压迫。
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椎动脉的改变。
结论任何一种影像学检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优势,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体征检查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1],是因颈椎间盘变性所致病变节段不稳定,或外伤等因素造成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临近的神经与其他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2],好发部位为C4-5.C5-6C6-7[3]。
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4],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变,愈来愈多的从事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学生、教师等开始出现颈椎病的相应症状,颈椎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重视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中青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防止中老年人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X线、CT、MRI检查已成为诊断颈椎病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1.方法通过万方,知网,维普三大数据库,以颈椎病为关键词,文摘中以X线、CT、MRI为索引,年限定在2001年- 2012年,进行搜索,对所得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结果2.1 X线平片表现:A)生理曲度变直[6-9]:颈椎成保护性的变直、后凸、前凸或反弓。
改变原因可能是颈部附近肌肉因神经受刺激引起的反射性痉挛所致。
B)椎间隙变窄[10-11]:椎体间隙变窄、不对称或休蒙氏结节,椎板密度增高等。
腰椎骨质增生的X射线影像学诊断分析
![腰椎骨质增生的X射线影像学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5d5813763231126edb11ab.png)
53.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临床医学工程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网络技术的普及、缺乏锻炼、工作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均可导致国民体质下降,诸多疾病患者数量不断提升。
目前,骨质增生在成年人群中比较常见,以颈椎及腰椎为高发部位。
其中,腰椎骨质增生以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下骨质及关节边缘增生为典型临床特征[1]。
腰椎骨质增生病情发展多比较缓慢,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腰椎生理曲度发生异常改变,其解剖结构也随之发生病理性改变,不仅能够压迫脊髓及相应神经根,还可因此以此为圆心,影响邻近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相应的临床表现。
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现,CT 及MRI 在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展,但X 射线作为传统影像学检查措施,具有无创、灵敏度较好、民众接受度良好等特点仍被临床医务人员看做腰椎骨质增生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2]。
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骨质增生患者153例,分成A 组(有症状,83例)及B 组(无症状,70例),分析两组患者X 射线检查结果,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骨质增生患者153例,按照是否有临床表现可分成A 组(有症状,83例)及B 组(无症状,70例)。
A 组患者83例,男50例,女33例,年龄27~70岁,年龄平均(45.50±4.56)岁。
B 组患者70例,男45例,女25例,年龄30~75岁,年龄平均(44.93±5.30)岁。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
纳入标准:(1)年龄超过18岁;(2)无脊柱化脓感染,无波及全身的感染;(3)意识清楚,精神系统正常,能够与人正常交流;(4)病程至少12个月;(5)所有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值得收藏
![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dbad9f57700abb68a882fb5e.png)
颈椎腰椎 X 线、 CT、MR 报告模板,值得收藏前几期分享了一些关于颈椎、腰椎病变的资料,应一些老师的要求,搜集了一个关于颈椎腰椎的报告模板,此模板来自一大型三甲医院,报告中所描述的内容相当详细,规范,让我受益颇多,特此分享,以供大家工作参考。
X 线报告模板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生理曲线稍直,椎列连续;颈椎 4-7 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狭窄;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 、颈椎退行性变2 、第 4/5 、 5/6 、6/7 椎间小关节不稳侧位示颈椎生理曲线以第 4/5 、 5/6 、 6/7 颈椎间隙为中心向后突成角;颈椎 4-7 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明显正常;其他:未见异常。
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第 3-7 颈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颈椎 5/6 椎间隙变窄;颈椎 5/6 椎间隙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部分钩椎关节及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变尖;见斑点状、短窄条状、致密项韧带钙化影;其他:未见异常。
腰 4、 5 椎轻度骨质增生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第 4-5 腰椎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余椎体、附件及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腰椎退行性变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各椎体缘均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各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各椎间隙未见狭窄;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骨质疏松;各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腰椎 4/5 椎间隙变窄;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腰椎 4/5 、腰 5/ 骶 1 椎间小关节骨质增生、增白,关节间隙变窄;前纵韧带见斑片状,短小条状密度增高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值得收藏
![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66622490a58da0116c174992.png)
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值得收藏前几期分享了一些关于颈椎、腰椎病变的资料,应一些老师的要求,搜集了一个关于颈椎腰椎的报告模板,此模板来自一大型三甲医院,报告中所描述的内容相当详细,规范,让我受益颇多,特此分享,以供大家工作参考。
X线报告模板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生理曲线稍直,椎列连续;颈椎4-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狭窄;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颈椎退行性变2、第4/5、5/6、6/7椎间小关节不稳侧位示颈椎生理曲线以第4/5、5/6、6/7颈椎间隙为中心向后突成角;颈椎4-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明显正常;其他:未见异常。
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第3-7颈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颈椎5/6椎间隙变窄;颈椎5/6椎间隙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部分钩椎关节及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变尖;见斑点状、短窄条状、致密项韧带钙化影;其他:未见异常。
腰4、5椎轻度骨质增生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第4-5腰椎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余椎体、附件及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腰椎退行性变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各椎体缘均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各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各椎间隙未见狭窄;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骨质疏松;各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腰椎4/5椎间隙变窄;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腰椎4/5、腰5/骶1椎间小关节骨质增生、增白,关节间隙变窄;前纵韧带见斑片状,短小条状密度增高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1、第4、5腰椎退行性变。
2、腰4/5椎间盘病损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腰4、5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腰4/5椎间隙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颈椎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特点,探究其诊断价值。
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病患共计200例为研究对象。
颈椎骨质增生100例,腰椎骨质增生100例。
对其开展x线诊断,分析临床价值。
结果:颈椎增生病患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节段性骨质、椎间孔、椎间隙以及生理曲线病理性变化。
C4椎以上生理曲线变化存在反张情况者共计33例,C5-6椎段前后软组织中合并斑片样变化者共计16例。
颈椎边缘骨质增白硬化,边界锋利,存在星点样或者唇样骨致密影,椎间隙非均匀性狭窄,椎体形态呈现出扁长方形。
腰椎骨质增生者中:I级53 例,II级32例,III级15例。
结论:与其他在方式相比,X现平片在诊断颈椎以及腰椎增生方面有着独到优势,其不但能显示出增生发生位置、病变范围和程度,同时能排除引致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进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性依据。
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诊断价值
骨质增生为中老年常见骨科疾病,其属于退行性病变的一种,一般发生在脊椎、腰椎等活动度大、高负荷的关节部位。
长期伏案工作者为颈腰椎骨质增生的好发群体[1]。
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腰椎和颈椎生理曲度和关节结构发生形态学改变,脊髓或者神经根受到压迫,进而影响血供,引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X线检查对于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灵敏性较高,即便在CT,MRI等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其仍不失为诊断上述疾病的首选方式。
为了分析颈椎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情况,结合实际,本文择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病患共计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x线检查,全面分析这种检查方式在诊断上述疾病中的临床表现,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腰椎骨质增生病患共计200例为研究对象。
颈椎以及腰椎增生各100例。
腰椎增生者男40例,女60例。
年龄区间为19.63-85.22岁,平均年龄为
(55.28±12.25)岁。
病患临床表现:反复性局部腰骶部疼痛、下肢发麻、牵涉性疼痛、腰部僵直,错位感。
颈椎增生者男63例,女37例。
年龄区间为20.25-82.33岁,平均年龄为
(57.87±10.36)岁。
病患临床表现:四肢无力、颈部背部疼痛、向臂部和手指方向放射,手指麻木,个别病患耳鸣、呕吐、向肩部放射、自感颈部强直、局部肌肉僵硬等。
1.2方法
本实验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R设备,对病患开展X摄片,颈腰椎检查方式:X线球管中心线对准第三腰椎垂直摄入,距离为100cm。
开展腰椎正位片、侧位片检查,颈椎侧位和双斜位检查。
2.
结果
2.1颈椎增生X线表现
100例颈椎增生病患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节段性骨质、椎间孔、椎间隙以及生理曲线病理性变化。
其中C4椎以上生理曲线变化存在反张情况者共计33例,C5-6椎段前后软组织中合并斑片样变化者共计16例.侧位片:颈椎边缘骨质增白硬化,边界锋利,存在星点样或者唇样骨致密影,椎间隙非均匀性狭窄,椎体形态呈现出扁长方形。
2.2腰椎增生X线表现
生理曲线消失,变直僵硬,部分病患反张。
小关节面骨质增臼关节间隙狭窄。
韧带软组织内存在仿骨样浅淡斑片状钙化影。
钙化灶方向和韧带纵轴相一致。
斜位片证实,存在增生的椎体节段之间缩小,边缘毛躁不规则。
经检查证实,腰椎骨质增生者中:I级53 例,表现为生理曲度正常或稍微变直,腰椎序列正常。
椎体边缘轻度唇样增生。
II级32例,表现为脊柱弯曲轻度变化,曲度过度前凸,变直。
或者轻度后凸,侧弯,小关节半脱位。
脊椎稳定性不佳,椎体呈现出轻度滑落。
边缘增生呈现为鸟嘴样骨赘。
III级15例,表现为脊椎曲度显著改变,曲度后凸、侧弯,小关节呈现为半脱位,脊柱稳定性不佳,椎体滑落明显,可见骨桥。
椎体上下缘骨质光滑性不佳,严重者出现虫蚀样,椎间隙狭窄。
3.
讨论
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生和创伤、年龄、劳损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病患关节软骨变形,软骨下骨质和关节边缘出现反应性增生。
退行性病变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多见,这一点和颈椎骨质增生不同。
病理性增生一般存在腰部外伤史以及长期慢性劳损史,受累椎体呈现压缩性骨折/楔形变化,受伤椎体边缘为常见增生部位。
经常规X线检查,能区分病理性以及退行性增生[2]。
就病理学角度来讲,腰椎骨质增生指的是负重关节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
干骺端血流上升,且存在滑膜炎。
软骨变性为腰椎骨质增生的主要特征,其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且程度逐渐严重。
但凡损伤软骨的病变,均会继发本疾病。
比如创伤、劳损、感染等等。
在疾病早期,患者软骨表面碎裂,细胞增生,软骨面向纵向裂开,结晶沉淀在此,另外也存在软骨修复以及骨赘增生现象。
到了疾病晚期,软骨组织彻底破坏,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呈现为局灶性坏死。
颈椎骨质增生属于退行性骨关节疾病,其主要为发生在颈椎产生的症状,临床上也称其为颈椎病。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均会出现退行性骨关节改变,在病理因素的影响下,这种退行性变化提早出现,例如:内分泌疾病、先天畸形、外伤、坐姿不正你等等。
因修复机能无法适应,进而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疾病早期X线无明显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自然生理改变,进而表现出相关临床症状[3]。
颈椎骨质增生常见于伏案工作人员中,因长期保持该姿势,令颈椎失去正常生理曲线弧度,椎间盘和椎体长时间受压,令纤维环增厚,软骨组织变薄,破损位置难以修复,形成“唇样”改变,周围韧带长时间牵拉。
导致疲劳,血液循环异常,令韧带增厚、钙质沉积,最终发生骨化和软组织内结节样钙化改变[4]。
骨化累积在椎间隙、椎体和椎间孔等位置,产生占位效应,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和椎管孔径改变,进而压迫神经,产生诸多临床症状。
与其他在方式相比,X现平片在诊断颈椎以及腰椎增生方面有着独到优势,其不但能显示出增生发生位置、病变范围和程度,同时能排除引致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进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性依据。
有文献证实,开展颈椎/腰椎X线平片检查,在诊断小关节骨质增生检出率比CT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X线设备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检查范围也比较广泛。
骨质增生发生率较高,在疾病影响下,功能障碍,畸形以及疼痛会对病患的身心健康,但尽早开展临床干预,能延缓患者疾病发展,因此提倡病患在出现临床症
状之前,就进行X线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病变。
[参考文献]
[1]陈雨茜. 腰椎骨质增生X线影像学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9):150-152.
[2]张丛伟陈万凯. 青年腰椎骨质增生病因分析与X线诊断[J].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5.
[3]宋恬. 中青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摄片特点[J]. 上海医学, 2011, 34(4):309-311.
[4]张锋, 周钢, 王顺生,等. 颈椎病327例X线诊断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s1):5-6.
第一作者:汪春春质控办科室。
第二作者:胡强骨伤康复科。
第三作者:陈波珍八病区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4年1月27日。
职称:护师。
出生地:江西省南昌市新
建县。
研究方向:临床应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