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科诊疗常规
中医外科乳房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乳房疾病乳房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包括感染性、增生性、导管性、肿瘤性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由于女性生理上的特点,其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
乳房与经络的关系甚为密切。
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
冲任两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故中医学认为“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所以乳房疾病与肝、胃、肾经和冲、任两脉有密切关系。
又因乳汁为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
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下行为经。
乳汁的分泌与调控与肝木之气也有关。
因此,女子乳汁的分泌、质量的调摄等与脾胃、肝、冲任二脉有关。
乳房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气郁结,或胃热壅滞,或肝肾不足,或痰瘀凝结,或乳汁蓄积,或外邪侵袭,或七情内郁等因素,影响肝、肾、脾、胃的生理功能,抑或冲任失调而产生病变。
乳房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四诊得出判断。
必要时可借助其他检查方法,如铜靶X 线摄片、CT检查、B超、红外热图像、针吸细胞学检查、活组织检查等。
还要求对病史(包括过去史、家族史)、乳房的肿块等都要有详细的询问与检查。
如乳房有疼痛,应问清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痛点是否移动、疼痛与月经有无关系等。
如有肿块,则应问肿块的发生时间、大小、活动度、与月经的关系(如有的肿块经前较硬,经后则变软)。
月经史包括询问初潮年龄和绝经的年龄、周期是否正常、有无紫血块、量的多少、有无痛经等,孕史中应问有无流产,分娩史中有无自己哺乳等,既往史中有无纤维瘤手术史,家族史中有无母系乳腺癌史等。
在望诊中应注意双侧乳房有无大小不均、乳头指向如何、有无乳头凹陷、乳晕部有无湿疹、乳房皮肤有无橘皮样改变和有无凹陷等。
扪诊时的体位,应根据需要,坐位与卧位相结合。
检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经后7~10天。
因为,此阶段为乳房生理最平稳时期,容易发现病变。
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乳房。
医院乳腺科科室规章制度
医院乳腺科科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乳腺科科室的医疗服务,维护患者权益,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乳腺科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应当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坚持科学、规范、全面、人性化的服务原则。
第四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疗卫生行业标准,不得违法违规从事医疗服务活动。
第五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健全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严格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第六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七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配备专业齐全的医务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第八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第九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医务人员考核制度,对医生、护士等进行绩效考核,激励优秀人员,纠正不足。
第十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医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一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医务人员患者沟通、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考核制度,确保服务质量。
第三章诊疗服务第十二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门诊预约制度,方便患者就诊,减少等待时间。
第十三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确保病历记录的完整、准确。
第十四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患者病情跟踪制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监测和随访。
第十五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手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第十六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医疗质量跟踪评估机制,对诊疗过程进行评价,保障医疗质量。
第四章设备管理第十七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配备先进的乳腺检查设备,确保诊疗效果。
第十八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定期维护和检修。
第十九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对设备进行定期清点和登记。
第二十条医院乳腺科科室应当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常见乳腺病诊疗常规
乳房疾病发生在乳房部位的多种疾病,统称为乳房疾病。
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故《妇科玉尺•妇女杂病》说:“妇女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
”关于乳房疾病,早在汉代就有记载,且对各种乳房疾病的病因、症状、治法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这对后世诊治乳房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乳痈、乳痨、乳核、乳癖、乳疬、乳漏、乳衄、乳岩等乳房疾病。
【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乳房位于胸前第二和第六肋骨水平之间。
分乳房、乳晕、乳头、乳络等四个部分。
乳房与经络的关系密切,如: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
冲任两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故有称“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所以乳房疾病与肝、胃、肾经及冲任两脉有密切联系。
【病因病机】乳房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气郁结,或胃热壅滞,或肝肾不足,或痰瘀凝结,或乳汁蓄积,或外邪侵袭等,皆可影响肝肾、脾胃的生理功能而产生病变。
如《外证医案汇编》说:“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胃气壅滞,则为痈疽。
”一般而言,感染性乳房疾病,多由乳头破碎、感染毒邪,或嗜食厚味、脾胃积热;或情志内伤、肝气不舒,以致乳汁郁滞,排泄障碍,久而化热,热腐而成脓肿。
肿瘤性乳房疾病,则因忧思郁怒,肝脾受损,气滞痰凝而成“乳中结核”。
临床辨证除局部观察病变外,尚须结合全身症状,从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现将辨证要点归纳分述如下:1.肝郁胃热:由于肝气不舒,失于条达;胃经积热,经络阻塞,气血瘀滞,日久化热,致局部红肿热痛,成脓时则剧痛。
伴有恶寒发热、口渴欲饮、小便短赤、舌苔白或黄、脉弦数。
如乳痈、乳发等。
2.肝气郁结:情志不畅,郁闷忧思,致肝气不舒而失条达,气不舒则气滞血瘀;肝郁而致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气滞痰瘀互结而成肿核,形如桃李,质地坚实或坚硬,表面光滑,推之可动或固定不移。
乳腺科科室制度
乳腺科科室制度乳腺科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乳房和男性乳腺相关的疾病和病理学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腺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乳腺科的科室制度也日益完善和规范。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乳腺科科室的制度。
一、乳腺科科室的组织架构乳腺科科室一般由科室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等人员组成。
科室主任和副主任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主治医师担任科室的技术骨干,负责诊疗和手术等工作,住院医师负责病人的入院治疗和日常观察护理,护士则主要承担病人的护理和照料工作。
科室之间还需互相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科研和临床工作。
二、乳腺科科室的服务内容1.日常诊疗:乳腺科主要诊治乳房异常、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疾病,通过对病人的详细询问、全面体检、必要检查以及综合分析等手段,制定出恰当的治疗方案,及时有效地帮助病人解决身体的问题。
2.手术治疗:乳腺科手术主要包括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乳腺恶性肿瘤手术、乳房再造手术等,以切除、治疗、重建乳房等方式来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
3.宣教服务:乳腺科的医生不仅要为病人治病,还要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增加病人对乳腺健康的认识和意识,加强乳房自查和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的重要性。
三、乳腺科科室管理制度乳腺科科室的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
具体来说:1.人事管理:科室人员的招聘、考核、晋升、调配等都需要科室领导慎重处理,确保科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均能满足科室工作需要。
2.财务管理:科室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科室经费,统计和审计科室开支,保证科室医疗设备的正常维护和更新换代,确保病人的看病资费得到严密地掌控。
3.安全管理:科室必须保证病人、医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加强消防、卫生防疫、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确保科室环境的安全稳定。
4.医疗质量管理:科室必须严格遵循医疗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流程,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医疗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乳腺科工作制度与职责
乳腺科工作制度与职责乳腺科是专门研究乳腺疾病的医学科室,主要负责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
在医院内,乳腺科作为重要的临床科室,其工作制度和职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乳腺科的工作制度和职责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乳腺科的工作制度1. 值班制度乳腺科通常采用24小时候诊制度,以满足患者对乳腺疾病诊治的需求。
乳腺科医生和护士需要进行轮班,保证全天候的医疗服务。
在安排值班时,要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轮班时间,保证医务人员有足够的休息和休假时间。
2. 医疗流程规范乳腺科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医疗流程,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接受到规范的诊疗服务。
医疗流程应包括患者的接待、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评估、治疗方案制定等环节,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流程执行,确保每位患者得到精准、及时的医疗服务。
3. 质控制度乳腺科需要建立严格的质控制度,包括对医疗设备、医疗环境和医疗行为的监督。
定期对超声、磁共振等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定期对医院内乳腺科的工作环境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监督医护人员的行为,杜绝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4. 知识更新制度乳腺科的医护人员需要定期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包括乳腺疾病的最新诊疗技术、最新药物研究进展等。
可以通过举办内部培训、组织参加学术会议、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来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5. 紧急救治制度乳腺科需要建立健全的急诊救治制度,对于乳腺急性疾病、乳腺恶性肿瘤等紧急情况,医护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反应、迅速处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乳腺科的职责1. 乳腺疾病的诊断乳腺科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进行乳腺疾病的诊断。
包括乳腺肿块的检查、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核磁共振等检查项目,通过对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准确的诊断。
2. 乳腺疾病的治疗乳腺科的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整理]乳腺诊疗规范
整理]乳腺诊疗规范乳腺疾病诊疗规范治疗目录第一节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第二节乳腺囊性增生病第三节乳腺纤维腺瘤第四节乳腺导管内状瘤第五节乳腺癌急性乳腺炎和乳腺脓肿病史】1.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2.乳腺红、肿,病变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伴明显触痛;3.严重者可有发热、头痛甚至畏寒、寒颤。
体格检查】1.病灶表浅者,在乳腺病变处有浸润性肿块,有红肿热痛;2.脓肿形成后局部可有波动感;3.患侧腋窝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并伴触痛。
辅助检查】1.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2.B超检查:脓肿形成后,可见液平段;3.穿刺乳腺脓肿可抽出脓液,细菌学搜检有阳性结果。
诊断】1.产后数周内的哺乳期妇女出现乳房的肿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2.体格检查患侧乳房呈现红、肿,病变局部皮温升高,伴有明显触痛,部分病人可查出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3.患侧腋窝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并伴有触痛。
4.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鉴别诊断】1.炎性乳腺癌;2.慢性乳腺炎及脓肿形成。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1)使用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的抗生素;2)局部热敷或物理医治促进炎症病变的吸收消散;3)保持患乳乳汁引流,严重病例则停止哺乳。
2.手术医治:1)手术适应证:对乳腺脓肿已形成者,应尽早切开引流;2)手术方式:1)范围脓肿可沿皮肤与交界线作环状切开:2)较深的脓肿,以为中央作放射状暗语;必要时可做两个暗语尴尬难口引流以保证引畅通流畅畅;3)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
疗效标准】1.治愈:非手术医治症状、体征消失,或手术医治暗语愈合;2.好转:症状减轻、或引流脓液减少;3.末愈:末医治者。
出院标准】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疗效者。
乳腺囊性增抱病病史】1.多为育龄期妇女发病;2.乳房胀痛,痛苦悲伤可放射至肩背部;3.疼痛与月经有关,经前明显,经后减轻,多数具有明显周期性;4.肿块可为双侧性也可为单侧性,可多发也可单发;5.偶有浆液性溢液。
普通外科乳腺癌诊疗常规
普通外科乳腺癌诊疗常规【病史采集】1.家族有患乳腺癌者;2.月经初潮较早或绝经较晚者;3.未婚、未育或高龄初产者;4.一侧乳腺癌经治疗后;5.患乳腺增生病者;6.放射性大剂量或长期接触者;7.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
8.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无痛;9.乳头溢液、溢血,乳头皮肤脱屑、长期摩烂。
【体格检查】1.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乳头有无抬高或内陷,肿物有无溃烂,肿块表面皮肤有无凹陷或呈“桔皮样”改变;2.肿物位置、大小、性质、与皮肤及胸大肌是否粘连;3.同侧液窝及锁量上淋巴结有无肿大。
【辅助检查】1.X线检查:钼靶X线摄片;2.B型超声检查;3.近红外线扫描;4.ECT全身显像检查有无骨转移;5.必要时可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有乳头溢液者做反复涂片寻找癌细胞;6.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肝胆B超,胸部平片。
【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多能确诊,术前未能确诊者,术中应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1.乳腺囊性增生症;2.乳腺腺瘤。
【治疗】1.手术治疗:乳腺肿块不能排除乳腺癌者,住院手术治疗,术中先作局部切除并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者,按以下原则处理:(1)I期:传统性乳腺癌根治术或保留乳房的肿块局部切除,术后加放疗;(2)Ⅱ期:传统性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根据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范围加放疗;(3)Ⅲ期:无禁忌者可行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有手术禁忌者,可考虑作单纯乳房切除术,术后进行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4)Ⅳ期:不宜手术治疗,可采用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和中药治疗;(5)位于内侧象限的乳腺癌可考虑作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或根治术后加胸骨旁放疗。
2.药物化疗:常用的抗癌药有环磷酰胺(C)、氨甲喋啶(M)、氟腺嘧啶(F)、阿霉素(A)、复方新水仙(CO)等,多主张联合、分次、足量使用,推荐的化疗方案如下:(1)术前化疗常用方案:CMF、COC方案;(2)术后常用方案:CMF、CAF方案;(3)放射治疗常用于术后;(4)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包括去势治疗和内分泌药物治疗;去势治疗主要用于绝经前或闭经5年以内者,手术去势用于全身情况较好,急需内分泌治疗生效者;放射去势用于全身情况差,难于耐受手术者。
乳腺癌临床诊治指南
乳腺癌临床诊治指南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有一定发生率在男性中。
随着医学研究和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为了帮助医生和临床医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国际乳腺癌协会制定了乳腺癌临床诊治指南。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该指南中的主要内容。
诊断部分:1.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是降低乳腺癌致死率的关键。
妇女在40岁及以上应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检查)。
2. 高危女性,如有家族史或其他相关风险因素,应从30岁开始开始进行定期乳腺X线摄影。
3. 对于发现可疑乳腺肿块或其他异常体征的患者,应进一步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等检查。
4. 对乳腺穿刺活检的判断应根据回声、超声扫描和影像,结合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提高准确率。
治疗部分:1.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疾病分期、年龄、健康状况和自愿程度进行个体化制定。
2. 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
对于较小病灶的患者,局部切除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3. 对于乳腺癌的中晚期患者,化疗常常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方案的选择应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4. 靶向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如靶向治疗药物Herceptin可以针对某些HER2阳性的患者。
随访和康复:1. 乳腺癌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
随访周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常为半年至1年一次。
2. 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乳腺X线摄影、乳房超声等相关检查,以及与患者的交流和心理支持。
3. 康复护理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等方面的综合治疗。
结语:乳腺癌临床诊治指南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掌握乳腺癌的防治措施。
然而,临床实践中,仍需结合具体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乳腺科工作制度与职责
乳腺科工作制度与职责
乳腺科是医院中负责乳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室,其工作制度和职责如下:
1. 工作制度:
- 医院应设立乳腺科,并明确其组织架构和职责。
- 乳腺科负责制定乳腺疾病的诊疗、手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 乳腺科应建立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制度,参与乳腺疾病的
相关研究和学术讨论。
- 乳腺科应负责编制乳腺疾病的宣教材料,普及乳腺保健知识,提高公众意识和乳腺健康水平。
- 乳腺科应与其他科室和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共同
推进乳腺疾病的综合管理。
2. 职责:
- 乳腺科医生负责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乳腺癌、乳
腺增生、乳腺囊肿等疾病。
- 乳腺科医生应掌握乳腺超声、钼靶、乳腺磁共振等影像学
检查和乳腺穿刺、乳房纤维镜检查等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 乳腺科医生应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等,并进行手术或操作操作。
- 乳腺科医生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意愿和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 乳腺科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病历
记录、医疗器械准备和消毒、病人的康复指导等。
- 乳腺科医生和护士应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乳腺科作为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应负有保障患者健康、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的责任,需要医生和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和提升自己,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乳腺科室工作规范与操作流程
乳腺科室工作规范与操作流程乳腺科室是医院中专门负责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科室。
乳腺疾病在女性中非常常见,尤其是乳腺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乳腺科室的工作高效、规范,医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首先,乳腺科室的工作规范要求医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医务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保护患者的权益。
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和疑虑,并给予及时、准确的解答和建议。
同时,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科室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次,乳腺科室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接待、初诊、检查、诊断和治疗等环节。
当患者前来乳腺科室时,接待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预约情况,确保患者能够按时就诊。
在初诊环节,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乳腺科室常见的检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和乳腺磁共振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乳腺结构和异常情况,对乳腺疾病进行评估和诊断。
在进行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安抚,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乳腺科室要求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指南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
对于乳腺癌患者,乳腺科室通常会与其他科室(如外科、放疗科、化疗科)进行协作,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除了诊断和治疗,乳腺科室还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
医生会向患者详细介绍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预防、自我检查、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建议。
对于手术后的患者,乳腺科室还会提供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乳腺科室还注重科研和学术交流。
医务人员会定期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学术造诣。
乳腺纤维腺瘤诊疗常规
乳腺纤维腺瘤诊疗常规
【概述】
乳腺纤维瘤多为单发,少数属多发,除肿块外,病人常无明显自觉症状。
【诊断标准】
肿块增大缓慢,质似硬橡皮球,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好,无压痛。
【纳入标准】
(1)年轻女性。
(2)单发乳腺纤维瘤,瘤体直径小于5cm。
(3)非哺乳期且无伴发疾病。
【治疗常规】
1.手术
错误!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错误!术后三天换药,七天拆线。
2.药物
错误!术前:不用抗生素。
错误!术中:麻醉用药。
错误!术后:不用抗生素。
3.检查
错误!术前: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五项检测、心电图、胸正位片、双乳钼
靶片
错误!术后:病理检查。
【出院标准】
1.切口甲级愈合;
2.体温正常。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10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9%,病死率<0.5%
3.切口感染率<1%。
乳腺内科诊疗常规(2013-11)(1)
不能开在同一时间点。 4、 化疗医嘱勿忘开——化疗配置,遥控心电监护,
(长期)护理级别 5、 “心电监护”医嘱,请勿忘开持续时间24小时
精品课件
出院医嘱注意事项
1、提前通知病人次日出院,提前1天将出院通知单、诊断证明 书及自费协议和适应症交与主班护士
出院当天一般情况早上关帐,点出院,如有必须开的医嘱,请医生提 前询问主班护士是否已经点出,如点出,不可再开医嘱。
上午出院患者10:30以后结账,下午结账患者3:30以后结账
精品课件
DC-CIK免疫治疗的准备工作
骨髓穿刺
签署知情同意书
➢生物免疫治疗知情同意书 ➢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知情同意书 ➢若不能自身血浆培养,输血知情同意书
医嘱
套餐医嘱——DC-CIK门诊回输
临时 药疗 0.9%氯化钠注射液(大冢100塑)300ml iv
临时 药疗 地塞米松钠注射液 15mg iv
临时 处置 输血
临时 处置 输血
临时 处置 输血
临时 药疗 0.9%氯化钠注射液(双鹤袋250)750ml iv
临时 处置 留置针穿刺
临时 处置 留置针穿刺
签署自费协议书
项目名称 治疗性血细胞分离 G-CSF(具体药物名称,剂量)
单次费用 1900元
*元
次数 1 *
确定分血时间
(6079输血科,请示上级医师)
➢血细胞分离预约单×2份 ➢DC-CIK培养申请单×1份 ➢血细胞分离申请单×2份(需上级医师签字)
精品课件
DC-CIK免疫治疗的准备工作
如需股静脉穿刺置管
临时 处置 留置针穿刺
乳腺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乳腺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乳腺外科医生提供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以确保乳腺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指南主要涵盖乳腺外科手术的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乳腺外科手术前,医生应进行适当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 患者评估和病史记录;
- 患者的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术前禁食等。
3. 麻醉管理
乳腺外科手术通常需要进行麻醉,医生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麻醉管理:
- 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和适应症;
-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
4. 术中操作
在乳腺外科手术过程中,医生应按照以下操作规范进行:
- 采用无菌操作,保证手术区域的洁净;
- 使用合适的手术器械和材料;
- 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 遵循手术步骤和操作技巧;
- 注意手术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和并发症预防。
5. 术后处理
乳腺外科手术完成后,医生应进行适当的术后处理,包括但不限于:
- 对手术创口进行处理和包扎;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并发症;
- 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和医嘱;
- 定期随访和复查。
6. 总结
本文档为乳腺外科医生提供了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旨在确保乳腺外科手术的安全有效。
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状况和临
床需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决策,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以上为乳腺外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的简要内容概述,具体操作细节和要求请参阅完整版指南。
乳腺病学诊疗常规
精心整理乳腺病学乳腺癌诊疗规范【诊断标准】乳腺癌(ICD:C50.900)的诊断标准对具备乳腺癌相应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乳腺癌者可确诊。
完整的乳腺癌诊断应包括乳腺癌的病位、病理类型、TNM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雌孕激素受体、HER2受体、Ki-67的表达情况。
症状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不易引起病人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乳房无(1(2轮廓不规则。
1.2.3.估并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者。
4.因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者,如术后伤口感染、术口愈合不良、化疗后骨髓抑制症、化疗后白细胞降低导致发热、肝肾功能损害、放射性皮炎(溃疡)等,可入院积极治疗。
5.晚期乳腺癌由于脏器转移而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住院进行治疗者。
【入院检查】1.常规体格检查1.1全身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可提供鉴别诊断的体征(如淋巴瘤);全身皮肤、粘膜检查,可发现有无贫血、皮下出血、黄疸等。
心脏检查应注意心率、心律、各听诊区有无杂音等,评估有无合并心脏疾患。
肺部检查应注意呼吸频率、是否有呼吸减弱或者消失,是否有干湿罗音,是否存在胸水等;腹部检查应注意肝脏大小的测量,是否存在腹水等,判断内脏转移情况。
1.2乳腺及其区域淋巴结检查需要对乳房的外观、乳头的指向、乳房皮肤改变进行观察;如果发现乳头溢液,需要记录乳头溢液的乳管开口位置(钟点位标记)、乳头溢液的量色质;详细记录乳房肿物的位置(以钟点位及与乳头的距离进行定位标记)、大小、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度等;区域淋巴结检查包括双侧腋窝、双侧锁骨上下窝及内乳淋巴结,需记录肿大淋巴结的大小、数量、形态(是否融合)及活动度(是否固定),为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提供判断依据。
2.(1病等)超,双侧检查。
(2CT 或MRI1.23.(1)手术治疗对于病变局限于乳房局部及区域淋巴结的乳腺癌,应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
乳腺癌诊疗常规
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流程1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2诊断应当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表现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病人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病人以乳腺肿块首诊;病人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 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 形成’’皮肤卫星结节’’;(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 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5)腋窝淋巴结肿大;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医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人1/3 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2.1乳腺触诊进行乳腺触诊前应详细询问乳腺病史、月经婚姻史、既往肿瘤家族史乳腺癌、卵巢癌;绝经前妇女最好在月经结束后进行乳腺触诊;受检者通常采用坐位或立位,对下垂型乳房或乳房较大者,亦可结合仰卧位;乳腺体检应遵循先视诊后触诊, 先健侧后患侧的原则,触诊时应采用手指指腹侧,按一定顺序,不遗漏乳头、乳晕区及腋窝部位,可双手结合;大多数乳腺癌触诊时可以触到肿块,此类乳腺癌容易诊断;部分早期乳腺癌触诊阴性,查体时应重视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变硬、乳头糜烂、乳头溢液,以及乳头轻度回缩、乳房皮肤轻度凹陷、乳晕轻度水肿、绝经后出现乳房疼痛等,应提高警惕;诊断时要结合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必要时可活检行细胞学诊断;2.2影像学检查2.2.1乳腺X 线摄影常规体位包括双侧内外侧斜位MLO及头足位CC;常规体位显示不佳或未包全乳腺实质者,可根据病灶位置选择补充体位;为使病灶显示效果更佳, 必要时可开展一些特殊摄影技术,如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等;适应证:(1)乳腺肿块、硬化,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2)筛查发现的异常改变;(3)良性病变的短期随诊;(4)乳房修复重建术后;(5)乳腺肿瘤治疗时;(6)其他需要进行放射检查或放射科医师会诊的情况;对35 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查体未见异常的妇女,不建议进行乳腺X 线检查;2.2.2乳腺超声用于所有疑诊乳腺病变的人群;可同时进行乳腺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乳腺超声扫描体位常规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腋窝顶部至双乳下界,包括全乳及腋窝;适应证:(1)年轻、妊娠、哺乳期妇女乳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2)对临床触及的肿块及可疑异常进行确认,进一步评估临床及影像所见;(3)评估植入假体后的乳腺病变;(4)引导介入操作;诊断报告基本规范略;2.2.3乳腺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MRI 不作为乳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可用于乳腺癌分期评估,确定同侧乳腺肿瘤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多灶或多中心性肿瘤;初诊时可用于筛查对侧乳腺肿瘤;同时,有助于评估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范围、治疗缓解状况,以及是否可以进行保乳治疗;2.3组织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是通过综合分析临床各种信息及病理形态得出的最后诊断;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时,需要临床医生提供完整、确切的临床情况,及时、足量的组织标本;临床病理分期 AJCC,第七版T——原发肿瘤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原位癌TisDCIS导管内原位癌TisLCIS小叶原位癌TisPaget′s乳头Paget′s病与浸润癌或乳腺实质的原位癌不同;与Paget′s病有关的乳腺实质的肿瘤根据实质病变的大小和特征进行分类,此时应对Paget′s病加以注明;T1 肿瘤最大径≤2cmT1mi肿瘤的最大径≤T1a 肿瘤的最大径>,且≤T1b 肿瘤的最大径>,≤T1c 肿瘤的最大径>,≤T2 肿瘤的最大径>2 0cm,≤T3 肿瘤的最大径>T4 任何体积的肿瘤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结节T4a 侵犯胸壁,单纯的胸肌受浸润不在此列T4b 没有达到炎性乳癌诊断标准的皮肤的溃疡和/或卫星结节和/或水肿包括橘皮样变T4c 同时有T4a和T4bT4d 炎性乳腺癌N—区域淋巴结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p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先前已切除或未切除N0 无区域淋巴结pN0 无组织学证实的区域淋巴结转移pN0i-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阴性pN0i+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阳性,肿瘤灶≤pN0mol-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RT-PCR阴性pN0mol+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RT-PCR阳性N1 可活动的同侧Ⅰ、Ⅱ组腋淋巴结pN1微转移;或转移至1-3个腋淋巴结;和/或临床无发现,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pN1mi 微转移瘤灶大于和/或多于200个细胞,但小于或等于pN1a 1-3个腋淋巴结,至少有一个大于pN1b 临床无发现,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的内乳淋巴结微转移或大转移pN1c 1-3个腋淋巴结,同时有临床无发现,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的内乳淋巴结微转移或大转移N2 融合或固定的同侧Ⅰ、Ⅱ组腋淋巴结;或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淋巴结转移的证据pN2 4-9个腋淋巴结;或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淋巴结转移N2a 同侧腋淋巴结融合或固定pN2a 4-9个腋淋巴结至少有一个瘤灶大于N2b 临床发现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淋巴结转移的证据pN2b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淋巴结转移的证据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Ⅲ组转移,伴或不伴Ⅰ、Ⅱ组淋巴结转移;或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伴临床发现的Ⅰ、Ⅱ组腋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淋巴结或内乳淋巴结转移pN3 10个及以上的腋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伴一个或以上的腋淋巴结转移;或3个以上的腋淋巴结转移,伴临床无发现,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的内乳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N3a 转移至同侧锁骨下淋巴结pN3a 转移至10个或更多腋淋巴结至少有一个瘤灶大于;或转移至锁骨下淋巴结N3b 转移至同侧内乳淋巴结和腋淋巴结pN3b 转移至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伴一个或以上腋淋巴结转移;多于3个腋淋巴结转移,伴临床未发现,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的内乳微转移或大转移;N3c 转移至同侧锁骨上淋巴结pN3c 转移至同侧锁骨锁骨上淋巴结M—远处转移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M0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cMi+无转移的症状和体征,也没有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但通过分子检测或镜检,在循环血、骨髓或非区域淋巴结发现小于或等于的病灶M1经典的临床或影像学方法能发现的远处转移灶和/或组织学证实的大于的病灶临床病理分期0期 Tis N0 M0I A期 T1 N0 M0 I B期 T0 N1mi M0 T1 N1mi M0 ⅡA期 T0 N1 M0T1 N1 M0T2 N0 M0 ⅡB期 T2 N1 M0T3 N0 M0 ⅢA期 T0 N2 M0 T1 N2 M0 T2 N2 M0 T3 N1 M0T3 N2 M0 ⅢB期 T4 N0 M0 T4 N1 M0 T4 N2 M0StageⅢC AnyT N3 M0StageⅣ AnyT AnyN M13鉴别诊断乳腺癌需与乳腺增生、纤维腺瘤、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结核等良性疾病,与乳房恶性淋巴瘤,以及其他部位原发肿瘤转移到乳腺的继发性乳腺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时需要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仔细地体格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X 线摄影及乳腺核磁共振等,最后还需要细胞学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临床查体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约占80% ,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活检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借助穿刺尽快明确诊断;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增加了鉴别诊断的困难,需借助影像学检查定位病灶进行穿刺,或在乳腺X 线技术引导下放置金属定位线,再经外科切除活检明确诊断;少数乳腺癌病人伴有乳头溢液,需与乳腺增生、导管扩张、乳汁潴留、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等鉴别;有条件的医院可借助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查找癌细胞,通过乳管内镜检查,了解乳管内有无占位性病变,需要时再经活检明确诊断;4治疗4.1治疗原则乳腺癌应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病人的身体状况,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期提高疗效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I期:做根治性手术,国内现多作改良根治术,术后上肢功能恢复较好,亦可作保留乳房的保守手术及术后根治性放疗;原发肿瘤直径≥1cm者均作辅助化疗,肿瘤高分化的除外;激素受体+或绝经后病人术后口服三苯氧胺TAM5年;Ⅱ期:术后4-6周当伤口基本愈合时,高危病人也可于4周内先作辅助化疗,其后再根据病情选作放疗;激素受体+或绝经后病人给内分泌药物治疗;Ⅲ期:先作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再作改良根治性手术或作乳腺单纯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作辅助化疗和放疗半年内,激素受体+者并给内分泌药物治疗,需要时也可作卵巢去势术;Ⅳ期:以化疔和内分泌治疗药物或去势术为主,需要时作局部放疗或姑息性局部切除手术;4.1.1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1)小叶原位癌:绝经前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治疗5 年;绝经后口服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降低风险;若不能排除多形性小叶原位癌可行全乳切除术,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2导管原位癌:① 局部扩大切除并全乳放射治疗;②全乳切除,视情况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乳房重建;对于单纯原位癌病人,在未获得浸润性乳腺癌证据或者未证实存在肿瘤转移时,不建议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然而,仍有一小部分临床诊断为单纯原位癌的病人在进行手术时被发现为浸润性癌,应按浸润癌处理;单纯小叶原位癌的确诊必须依据手术活检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1)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3)全乳切除并前哨淋巴结活检,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4)老年人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或全乳切除,受体阳性病人须进行内分泌治疗,视情况做前哨淋巴结活检;4.2手术治疗4.2.1手术治疗原则乳腺癌手术范围包括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两部分;乳腺手术有肿瘤扩大切除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除原位癌外均需了解腋窝淋巴结状况;选择手术术式应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人的身体状况;4.2.2乳腺手术(1)乳房切除手术;适应证为TNM 分期中0、I、II期及部分Ⅲ期且无手术禁忌的病人;主要采用的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Halsted 传统根治术创伤较大,随机临床试验显示较改良根治术未能提高病人存活率,故目前多数医院已逐渐放弃;(2)保留乳房手术;严格掌握保乳手术适应证;实施保乳手术的医疗单位应具备保乳手术切缘的组织学检查设备与技术,保证切缘阴性;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设备与技术;保留乳房手术后美容效果评价标准略;保乳手术适用于病人有保乳意愿,乳腺肿瘤可以完整切除,达到阴性切缘,并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者;年轻不作为保乳手术的禁忌,≤35岁的病人有相对高的复发和再发乳腺癌的风险,在选择保乳时,应向病人充分交待可能存在的风险;保乳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包括既往接受过乳腺或胸壁放射治疗;妊娠期需放射治疗;病变广泛,无法完整切除;最终切缘阳性;相对禁忌证包括肿瘤直径>5cm和累及皮肤的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是硬皮病和红斑狼疮;4.2.3腋窝淋巴结的外科手术处理腋窝淋巴结是浸润性乳腺癌标准手术中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以确定分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1)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通过切除前哨淋巴结最先接受肿瘤淋巴引流,最早发生肿瘤转移的淋巴结,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来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减少因腋窝淋巴结清扫而导致的上肢淋巴水肿;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有放射性胶体和蓝色染料;对于临床检查腋窝淋巴结无明确转移的病人,可以做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若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可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若前哨淋巴结阴性,则腋窝不需再手术;(2)腋窝淋巴结清扫;应切除背阔肌前缘至胸小肌外侧缘Level I、胸小肌外侧缘至胸小肌内侧缘Level Ⅱ的所有淋巴结;清扫腋窝淋巴结要求在 10 个以上,以保证能真实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在切除的标本中尽量寻找淋巴结,逐个进行组织学检查;保乳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因切口小,解剖范围广,手术操作应精细;即刻I期乳房修复与重建手术乳腺癌治疗应严格遵循肿瘤学治疗原则,在规范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充分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若病人有乳房修复或重建的需求, 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加即刻I期乳房修复与重建或延迟Ⅱ期重建;(1)病例选择:大多选择I、Ⅱ期乳腺癌,术前评估可以根治的病人,应向病人充分说明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2)术式选择:乳房修复与重建手术需综合考虑病人的身体状况、乳腺癌分期及根治手术创伤程度、健侧乳房情况等;局部肿瘤切除的病人, 组织缺损较小,可采用局部乳腺组织转移塑形、部分背阔肌肌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若对侧乳房体积较大或伴有下垂,则同时行对侧乳房缩小或上提术;单纯乳房切除无乳房皮肤缺损或缺损较小, 术后无需放射治疗的年轻病人, 可直接于胸大肌下放置假体;根治手术造成组织严重缺损,可选用自体肌皮瓣移植到胸部重建乳房,如腹直肌肌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等;术前如能预计病人需要行术后放射治疗,首选自体组织修复重建的方式,不选择假体植入;若病人不能在术前确定是否术后需要放射治疗,又选择了假体乳房重建的方法,皮肤缺损<4cm,可采用胸大肌下即刻放置组织扩张器,待放射治疗结束后,再更换成永久性假体;(3)术后护理:为不影响后续治疗的开始时间,必须重视乳房重建术后护理;假体乳房重建或扩张器置入除按隆乳术常规护理外,必须确保引流通畅,皮瓣下无死腔;自体组织重建乳房术后要密切观察皮瓣血运,采用腹部皮瓣的病人要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制动;(4)综合治疗及定期随诊:即刻乳房修复与重建手术不影响肿瘤的治疗和定期随诊,术后2~3 周后根据病理结果合理安排化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肿瘤治疗后的随访内容及间隔时间均遵循肿瘤学治疗原则;由于放射线不能透过硅胶假体,接受假体重建的病人随诊时可选择彩超或MRI 等影像学检查;4.3放射治疗照射靶区、放射治疗靶区设计及计量略;4.3.1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原则上所有保乳手术后的病人均需要放射治疗,可选择常规放射治疗或适形调强放射治疗;70 岁以上、TNM 分期为I期、激素受体阳性的病人可以考虑选择单纯内分泌治疗;4.3.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对术后全身治疗包括化疗或和内分泌治疗者, 具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 需术后放射治疗: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5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2腋窝淋巴结转移≥4 枚;3T1、T2、淋巴结转移1~3 枚,包含某一项高危复发因素年龄≤40 岁,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20%, HER-2/neu 过表达等的病人,可以考虑术后放射治疗;4.3.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指征与未接收新辅助化疗相同;参考新辅助化疗前的初始分期;放射治疗技术和剂量同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对于有辅助化疗指征的病人,术后放射治疗应该在完成辅助化疗后开展;如果无辅助化疗指征,在切口愈合良好的前提下,术后8 周内开始放射治疗;辅助赫塞汀治疗可以和术后放射治疗同期开展;放射治疗开始前,要确认左心室射血分数LVE F>50%,同时避免内乳野照射,尽可能降低心脏的照射剂量,尤其是患侧为左侧;4.3.4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放射治疗局部区域复发病人在治疗前需取得复发灶的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4.4化疗晚期乳腺癌化疗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目的不是治愈病人,而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治疗手段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必要时考虑手术或放射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根据原发肿瘤特点、既往治疗、无病生存期、转移部位、进展速度、病人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手段,个体化用药;1符合下列某一条件的病人首选化疗:①年龄<35岁;②疾病进展迅速,需要迅速缓解症状;③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④存在有症状的内脏转移;2化疗药物与方案:①多种药物对于治疗乳腺癌均有效,其中包括蒽环类、紫杉类、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铂类药物等;②应根据病人特点、治疗目的,制定个体化方案;③序贯单药化疗适用于转移部位少、肿瘤进展较慢、无重要器官转移的病人,注重考虑病人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④联合化疗适用于病变广泛且有症状,需要迅速缩小肿瘤的病人;⑤既往使用过的化疗药物应避免再次使用;病人首次化疗选择蒽环类药物为主方案,或蒽环类药物联合紫杉类药物,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人一般首选含紫杉类药物的治疗方案;而蒽环类和紫杉类均失败时,可选择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铂类等单药或联合化疗;4.4.1可手术治疗的乳腺癌辅助化疗病人基本情况年龄、月经状况、血常规、重要器官功能、有无其他疾病等、肿瘤特点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激素受体状况、有无脉管瘤栓等、治疗手段如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若接受化疗的病人受益有可能大于风险,可进行术后辅助化疗;(1)适应证:①腋窝淋巴结阳性;②对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少1~3 个的绝经后病人,如果具有受体阳性、HER-2 阴性、肿瘤较小、肿瘤分级I级等其他多项预后较好的因素,或者病人无法耐受或不适合化疗,也可考虑单用内分泌治疗;③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只适用于那些具有高危复发风险因素的病人病人年龄<35 岁、肿瘤直径≥2cm、分级Ⅱ~ Ⅲ级、脉管瘤栓、HER-2 阳性、ER/PR 阴性等;(2)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①首选含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有:C A EF、ACC 环磷酰胺、A 阿霉素、E 表阿霉素、F 氟脲嘧啶;②蒽环类与紫杉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如 TACT 多西他赛;③蒽环类与紫杉类序贯方案,如 AC-T/PP 紫杉醇或FEC-T;④老年、较低风险、蒽环类禁忌或不能耐受的病人可选用非蒽环类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有CMFC 环磷酰胺、M 氨甲喋呤、F 氟脲嘧啶或TCT 多西他赛、C 环磷酰胺;⑤不同化疗方案的周期数不同,一般为4~8 周期;若无特殊情况,不建议减少周期数和剂量;70 岁以上病人需个体化考虑辅助化疗;⑥辅助化疗不与三苯氧胺或术后放射治疗同时进行;⑦育龄妇女进行妊娠试验,确保不在妊娠期进行化疗;化疗期间避孕;⑧所有化疗病人均需要先行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指为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切除率和保乳率,在手术或手术加局部放射治疗前,首先进行全身化疗;(1)适应证:①临床分期为ⅢA不含T3,N1,M0、ⅢB、ⅢC;②临床分期为ⅡA、ⅡB、ⅢA仅T3,N1,M0期,除了肿瘤大小以外,符合保乳手术的其他适应证;(2)化疗方案: 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均可应用于新辅助化疗,推荐含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①蒽环类方案;CAF、FAC、AC、CEF、FE CC环磷酰胺、A阿霉素、E表阿霉素、F氟脲嘧啶;②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方案:A ET、TA C T多西他赛;③蒽环类与紫杉类序贯方案:AC-T/P T多西他赛;P紫杉醇;④其他可能对乳腺癌有效的化疗方案;⑤HER-2阳性病人化疗时可考虑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3)注意事项:①化疗前必须对乳腺原发灶行核芯针活检明确组织学诊断及免疫组化检查, 区域淋巴结转移可以采用细胞学诊断;②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后实施新辅助化疗;③不建议I期病人选择新辅助化疗;④一般周期数为4~8周期;⑤应从体检和影像学两个方面评价乳腺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疗效,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或WHO标准评价疗效;⑥无效时暂停该化疗方案,改用手术、放射治疗或者其他全身治疗措施更换化疗方案或改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⑦新辅助化疗后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留乳房手术;⑧术后辅助化疗应根据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周期、疗效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1)首选内分泌治疗的适应证:①病人年龄>35 岁;②无病生存期>2 年;③仅有骨和软组织转移;④或存在无症状的内脏转移;⑤ER 和或PR阳性;(2)药物选择与注意事项:①根据病人月经状态选择适当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一般绝经前病人优先选择三苯氧胺,亦可联合药物或手术去势;绝经后病人优先选择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药物或手术达到绝经状态的病人也可以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②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失败的病人,可以考虑换用化疗,或者换用其他内分泌药物,例如:孕激素或托瑞米芬等;辅助内分泌治疗(1)适应证:激素受体ER 和或PR阳性的早期乳腺癌;(2)药物选择与注意事项:①绝经前病人辅助内分泌治疗首选三苯氧胺;②绝经前高复发风险的病人,可以联合卵巢抑制或切除;③三苯氧胺治疗期间,如果病人已经绝经,可以换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④绝经后病人优先选择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建议起始使用;⑤不能耐受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病人,仍可选择三苯氧胺;⑥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治疗期限为5 年;⑦ 针对具有高复发危险因素的病人,可以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延长用药仅针对第三。
急性乳腺炎诊疗常规
急性乳腺炎概述、定义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
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
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称产褥期乳腺炎。
产褥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
产褥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的化脓性感染,几乎所有病人均为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3~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脓肿形成,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
在脓肿形成前以抗感染促进乳汁排出为主,脓肿形成后以切开引流为主。
预后较好。
病因产褥期乳腺炎是产褥期的常见病,常常继发于乳头皲裂、乳房过度充盈、乳腺管阻塞。
1.乳头皲裂通常是由于哺乳姿势不正确,婴儿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吮在口内,且固定于一侧的哺乳时间过长所致。
2.乳腺管阻塞常见于继发性的乳汁淤积,不完全吸空乳房、不规律性经常哺乳及乳房局部受压是其主要原因。
乳汁淤积也多见于乳头发育不良者(如乳头凹陷),影响了哺乳的进行。
另外,初产妇的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更容易引起乳腺管的阻塞,使乳汁淤积加重。
3.细菌入侵急性乳腺炎主要的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见于链球菌。
(1)细菌可直接经乳管侵入,因由乳汁淤积潴留,容易感染。
因潴留的乳汁易分解,分解的产物为酸性不仅对乳腺管有刺激,而且是细菌繁殖很好的培养基。
(2)细菌可通过乳头小创口或裂缝进入,经淋巴管侵入乳叶间质形成蜂窝织炎。
(3)产褥期产妇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可经血循环引起乳腺感染。
(4)另一条感染途径是由婴儿体内的病原菌(如口腔、鼻咽部感染)在哺乳时直接沿乳腺管逆行侵入乳腺小叶、在淤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引起乳腺感染。
4.乳汁淤积(1)初产妇哺乳无经验,乳汁多,婴儿往往不能把乳汁吸尽,致使有多余的乳汁淤积在腺小叶中,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乳腺癌诊疗常规
乳腺癌诊疗常规一.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⒈病症⑴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病症。
⑵乳头溢液:乳腺癌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病症者少见,多数伴有乳腺肿块。
⑶乳头和乳晕异常:表现为表皮脱屑、糜烂、回缩、固定。
⒉体征⑴乳腺检查①肿块:部位、大小、数目、活动度、硬度、形态及边界。
②乳房皮肤:有无皮肤水肿、皮肤粘连、浅表静脉曲、类炎症表现、皮肤溃疡、卫星结节。
③乳头乳晕:有无表皮脱屑、糜烂、回缩、固定、乳头溢液。
⑵区域淋巴结检查: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是否融合、是否疼痛。
〔二〕实验室诊断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A125、CA15-3、CEA。
〔三〕影像学诊断⒈乳腺*线照相⒉超声显象检查⒊热图象检查⒋近红外线扫描⒌ CT与MRI检查⒍ PET检查〔四〕病理学诊断⒈脱落细胞学检查⒉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⒊活组织检查〔包括ER/PR及HER-2检测〕+〔五〕其他检查胸片、腹部B超、骨ECT、骨髓检查、心电图。
二、诊断〔一〕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TNM分期系统〔2005年〕T T* To (原发肿瘤)原发肿瘤无法评估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仅指原位癌,或非侵袭性乳腺癌,如导管原位癌〔DCIS〕、小叶原位癌 (LCIS)、乳头Paget病无肿瘤者T1肿瘤最大直径≤2cmT2 2 cm<肿瘤最大直径≤5cmT3肿瘤最大直径>5cmT4任何肿瘤大小侵及胸壁或皮肤〔桔皮征、乳腺皮肤溃疡、局限于患侧乳腺的皮肤卫星结节〕和炎性乳癌N N*〔区域淋巴结〕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如已先期切除)+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可活动N2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相互融合或固定;或者,肿瘤已转移至乳淋巴结,但无腋下淋巴结转移N3同侧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下淋巴结转移;或者,肿瘤已转移至同侧乳淋巴结及同侧腋下淋巴结M M*〔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二〕临床分期0期Tis N0M0Ⅰ期T1 N0 M0ⅡA期T0-1 N1 M0T2 N0 M0ⅡB 期T2 N1 M0T3 N0 M0ⅢA期T0-2 N2 M0T3 N1-2 M0ⅢB期T4 N0-2 M0ⅢC期任何 T N3 M0Ⅳ期任何T任何N M1〔三〕病理分类⒈非浸润性癌⑴小叶原位癌⑵导管癌⑶乳头Paget病⒉早期浸润性癌⑴小叶癌⑵导管癌⒊浸润性特殊型癌⑴乳头状癌⑵髓样癌⑶小管癌⑷腺样囊性癌⑸粘液腺癌⑹鳞状细胞癌⒋浸润性非特殊型癌⑴浸润性小叶癌⑵浸润性导管癌⑶单纯癌⑷硬癌⑸髓样癌⑹腺癌⑺大汗腺癌三、治疗〔一〕治疗根本原则⒈非浸润性乳腺癌⑴导管癌①弥漫性病变〔≥2象限〕或切缘阳性,行全乳切除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科诊疗常规一、乳腺小叶增生【概述】乳腺小叶增生是乳房非均匀分布的脂肪和纤维组织的不均一性导致生理学的非均质性、不规则和多块性,而且随着月经周期等造成分布的进一步不均匀。
是育龄期女性的多发现象之一,常见于25-40岁之间。
【临床表现】1、临床多表现为乳腺钝痛、胀痛、触痛和乳腺团块。
2、疼痛的特点是多具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或与情绪、劳累、紧张等有关。
但亦可表现为非周期性,不规则胀痛。
3、团块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可见于一侧或双侧,可局限于乳腺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腺。
团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并无粘连而可移动,但与周围乳腺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肿块在经期后可能有所缩小或变软。
【诊断要点】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彩超等辅助检查可能有所表现。
【治疗原则】对于确诊为小叶增生的妇女,如果没有疼痛等症状,可以考虑不用药物治疗,自己注意生活规律、放松心情、少吃高脂食物、少饮用富含咖啡因类的饮料等应该有好处。
如果疼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等,则可以考虑用些活血化瘀类的中药等调理,严重的甚至可以考虑用些雌激素阻断剂等来缓解疼痛。
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除非是增生团块不能除外恶变的时候。
二、副乳腺【概述】副乳是女性常见的一种乳房发育畸形,常为发育不全的组织,有的仅有乳腺,有的仅有乳头,但也有的可见完整的乳体(乳头、乳晕、腺体),且较大。
【临床表现】1、月经期前副乳也发胀、疼痛,妊娠期明显增大,有乳头的副乳在哺乳期间甚至还分泌出乳汁来。
2、副乳可发生在上下肢间的乳线的任何位置,多位于乳腺下部及腋窝周围,一般多在正常乳腺的附近,但也有发生在面、颈、臀等部位,腹股沟外阴处。
【诊断要点】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彩超等辅助检查亦有所表现。
【治疗原则】副乳在临床上恶变的机会很小,对于副乳,除非是明确有肿瘤,或者是对于美观的要求(特别是夏天,穿无袖装容易暴露副乳),否则我们一般不建议手术。
三、纤维腺瘤【概述】纤维腺瘤是最常见乳腺良性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偶尔见于青春期女性。
纤维腺瘤约14%-25%为多发或双侧的。
【临床表现】最早表现为质韧、无痛的活动肿块,有时可以长得很大,特别在青春期女性中。
【诊断要点】临床触诊可为阳性或阴性,彩超可显示边界清晰,回声均质的低回声结节可确诊。
【治疗原则】纤维腺瘤一旦形成,药物等是无法让肿瘤消失的,而手术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对于年轻女性而言,治疗方案应由患者和医师共同确定,因为外形和手术的必要性是个相对的问题,应综合考虑。
我们认为,对于可触及的肿瘤或者肿瘤伴危险信号(如血流信号、边界不清、伴钙化等)的患者是建议手术的。
手术的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对于大部分肿瘤,可以选择乳晕切口行肿块切除术,因为切口选在乳晕周边黑白交界的地方,相对瘢痕不明显,很好地解决了女性对肿瘤的恐惧和外观的要求之间矛盾。
部分瘤子位于腺体周边,通过乳晕切口不可触及,或者位于乳腺下象限,可以通过腋窝皮纹切口、放射状切口等手术切除。
微创手术:包括安珂、麦默通等,都是借助仪器,通过皮肤的微小切口(一般小于0.5cm,甚至更小),进行肿瘤的切除。
微创手术对肿瘤的大小是有限制的,一般建议<2cm,<1.5cm的肿瘤切除效果更好。
如果肿瘤比较大,相对容易有残留,从而导致近期复发。
四、乳腺囊肿【概述】常见的乳腺囊肿有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等,单纯囊肿在乳腺囊肿中最为多见。
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导管上皮增生,管内细胞增多,致使导管延伸、迂曲、折叠。
折叠处管壁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形成囊肿。
积乳囊肿又称乳汁潴留样囊肿,主要是由于泌乳期某一导管阻塞,引起乳汁淤积而形成囊肿。
【诊断要点】最明确的诊断是做乳腺彩超,可以显示是否为无回声结节、囊内是否有附壁肿瘤、囊壁有无不规则和丰富血流等。
【治疗原则】囊肿出现恶变的机会很小,大部分囊肿我们都可以观察,应定期复查彩超进行对比。
如果囊肿很大、有压迫症状等,或彩超提示囊壁局部变厚、有丰富血供,或囊内有附壁肿瘤等,或患者精神压力很大,则可以考虑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分为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
对于年轻患者行囊肿切除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行微创手术,如安珂切除等效果比较好:一方面可以切除大部分囊壁,防止再形成囊肿;另一方面可以基本忽略手术瘢痕。
五、乳腺炎乳腺炎包括急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和其他乳腺炎等。
(一)急性乳腺炎【概述】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乳房的红肿热痛:常为胀痛、局部红肿伴皮温高,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
同时患者可出现寒战、高热等。
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如果炎症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表现为体表有波动感。
脓肿可为单房性或多房性。
浅表的脓肿易被发现,而较深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不易发现。
【诊断要点】临床症状明显,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或者彩超表现乳汁淤积、混合回声等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乳腺炎关键在于预防:1、妊娠期的乳房卫生极为重要,从孕后6个月开始,每天用清洁水或中性肥皂水擦洗乳头、乳晕,或用75%酒精棉球蘸涂乳头及乳晕,以提高局部抵抗力。
2、对先天乳头畸形的,在孕后(其实是越早越好)加以矫正。
3、一定要保持乳汁通畅,乳汁淤积是引发乳房炎的重要因素,绝不可忽视。
如定时哺乳,每次将乳汁吸尽,如吸不尽,可用吸乳器或按摩挤出,以使乳汁尽量排空。
如乳汁过稠,易发生凝乳阻塞乳管,要多进汤液饮食。
4、对已有乳头皲裂者要积极治疗,绝不可小视。
5、对机体其他的感染病要妥善治疗。
6、要注意乳婴的口腔卫生,如口腔有病除治疗外改用喂奶法。
7、不要养成乳婴含乳头睡觉习惯,注意哺乳姿势。
8、一旦发现乳房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处理,以免病情发展。
9、多饮用液体,使乳汁变稀,减少淤滞,利于乳汁排出。
乳腺炎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当乳腺炎只有红肿热痛,没有形成脓肿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联合理疗。
药物治疗主要有中药治疗、抗生素治疗等,如果发热高于38.5℃时,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停止哺乳,并用吸奶器吸空乳汁。
如果炎症进一步发展形成脓肿,应考虑切开引流:可以考虑于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行弧形、放射性或下皱襞切口等进行排脓。
有条件的可以考虑行脓肿出对穿冲洗,这样切口小、以后瘢痕小,有利于美观。
(二)浆细胞性乳腺炎【概述】浆细胞性乳腺炎不是细菌感染所致,而是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
反复发作,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长久不愈,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炎症。
【临床表现】1、与妊娠哺乳无关,即不是在哺乳期发病。
2、多数患者伴有乳头的各种畸形或导管扩张。
3、年轻妇女多,未婚的也不少;男性可见。
4、反复发作,长久不愈的乳晕旁瘘管或慢性炎性肿块。
5、本病并不少见,约占乳腺患者的10%。
6、毁形严重多次的切开、破溃,多处瘢痕,乳头扭曲,乳房变形。
如果病变多发,反复不彻底的手术,乳房毁形更加严重。
7、容易误诊、误治急性期如果缺乏专业知识会误诊为一般的小脓肿,以为切开换几次药就能好;多发瘘管,脓水不断,可误诊为乳腺结核;最可怕的误诊为乳癌做了根治术。
如果初起的病灶离乳头较远,或位置深,这种慢性炎症的肿块,会引起皮肤粘连,与乳腺癌不易鉴别。
【治疗原则】浆细胞性乳腺炎往往用抗生素治疗只能缓解一段时间,而手术能尽量彻底地去除炎性物质,从而尽量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根据术中情况,必要时需要劈开乳头、去除乳头下大导管内的炎性物质,尽量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如果浆细胞性乳腺炎范围比较大,清除炎性物质后不能一期缝合切口,则需要开放伤口慢慢换药;有经验的大夫可以考虑做自体腺体移植,从而尽量做到一期缝合。
如果浆细胞性乳腺炎迁延不愈或对乳房毁形严重,则只能行乳腺单纯切除术。
可以尝试保留乳头、乳晕,但容易复发。
六、男性乳腺发育【概述】男性乳腺发育是一种常见病,按其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发病年龄几乎见于任何年龄,7-85岁均可发生,左、右侧乳房发生率无显著差别,一侧乳腺发育多见,双侧乳腺发育少见。
【临床表现】临床上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腺呈女性发育,增生肥大,乳头、乳晕发育均好,在乳晕下可触及盘状、质地较硬韧、边界清楚的弥漫性肿块,直径多在2-3cm,有一定的活动性,与皮肤无粘连。
少数患者有胀痛或轻度压痛,极少数还可能有乳头溢夜。
偶见增生的乳腺不在乳腺中央,而在某一象限,以外上象限多见。
【治疗原则】早期患者常伴有疼痛、乳腺发育不明显,可以考虑应用雌激素阻断剂,如他莫昔芬等药物治疗。
后期患者乳房发育至女性化,特别是夏天,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心理和生活,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有环半个乳晕切口的全乳腺切除术;术中注意保留乳头下方部分腺体组织,否则容易引起乳头坏死;注意保留较厚的皮下脂肪组织,防止术后局部凹陷。
七、导管内乳头状瘤【概述】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导管上皮的良性乳头状瘤,多以乳头溢液为就诊原因,是雌激素的过度刺激导致。
【临床表现】1、临床上为浆液性、浆液血性或水样乳头溢液。
2、常为自发的单侧、单孔溢液。
3、导管内乳头状瘤一般小于1cm,常为3-4mm,但有时可达4-5cm。
4、按压乳晕的一定部位会导致溢液,病变往往在此处。
【治疗原则】多孔乳头溢液一般为良性病变,不需要手术治疗,必要时可以查血清泌乳素水平以除外脑垂体病变;也可以行溢液的细胞学检查和乳腺导管造影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一般发现血性浆液性乳头溢液,建议行手术治疗。
如果做乳管镜检查,发现有肿瘤,建议置入导丝定位手术。
八、乳腺癌【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北京307医院普通外科郝晓鹏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临床表现】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