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院体花鸟画审美特征浅析
传统中国画中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价值
意境深远,引人 遐想
艺术风格独特, 具有时代性
文化价值
宋代院体花鸟画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观念 和艺术风格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 信息
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具有极高的 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宋代院体 花鸟画在构图、色彩、 笔墨等方面具有独特 的艺术风格,具有极 高的艺术价值
添加标题
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宋代院体花鸟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国际文化交 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提供了重要窗口。
宋代院体花鸟画在当代的价值
历史地位:宋代 院体花鸟画是中 国传统绘画的重 要组成部分,具 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和历史地位。
艺术价值:宋代 院体花鸟画以精 湛的技艺和细腻 的表现手法,展 现了自然之美和 生命之力,成为 当代艺术家学习 和借鉴的重要资
宋代院体花鸟画在历史上的影响
添加标题
对后世绘画的影响:宋代院体花鸟画在构图、色彩、笔墨等方面对后世绘画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流派之一。
添加标题
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宋代院体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历史信息,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添加标题
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宋代院体花鸟画在艺术市场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影响力,成为 收藏家和投资者追逐的热点之一。
当代艺术家对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传承:当代艺术家对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临摹与学习,继承其笔墨技巧和审美观念
创新实践:当代艺术家在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创作手法,进 行创新实践,形成新的艺术风格
融合中西:当代艺术家在中西绘画技法上寻求融合,以宋代院体花鸟画为基础,借鉴西 方绘画的色彩、构图等元素,进行创作
宋代院体花鸟画艺术特点刍议
二、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品
宋代 宫廷的花鸟 画家 创作态度一 丝不苟 ,非 常 重视对动植 物动 态 、 形状等 的研究观 察 , 他们描绘 的
花果草木 , 在形状 、 色泽 、 特点上追 求生动逼真 。作 品
大都设 色典 雅 , 造型端 庄 , 刻 画精工 富丽 , 作 品的艺 术特点都折射 出宋代宫廷贵族 的审美特 征。宋代院 体花 鸟画的代 表人物 主要有 赵估 、 黄居 案、 崔 白、 林
椿、 李 安忠等 。 黄居案精于 勾勒 ,表现 的是精工富丽 、宁静平 和、 细腻艳 丽的“ 黄家 富贵 ” 之风 , 代表 作 品有 《 山鹧
又如赵佶的杏花鹦鹉图一株盛开的杏花用淡墨勾勒后施白粉敷色渲染一只鹦鹉栖息在枝头鹦鹉的背部用重色渲染胸脯用笔点簇而成这种笔法让鹦鹉的绒毛有一种真实的质感画面中花的娇艳妩媚树干的挺劲树叶的簇簇而动以及乌兽的动态刻画都体现出赵佶高超的绘画写实技巧
宋代 院体 花 鸟 画艺术 特 点 刍议
◎鄢 彬 彬
( 黄河水利职业技 术学院 , 河 南 开封 4 7 5 0 0 4 ) “ 院体画 ” 是 中国画的一种 , 又称 “ 院体 ” “ 院画” ,
、
宋代 院体花 鸟画的艺术风格成 因
雁, 注重写生 , 精 于勾勒填彩 , 线条 劲利 如铁丝 , 设色
淡雅 , 在继承黄筌 、 徐熙两体 的基础上 另创 出一种清 雅疏秀的风格 , 代 表作 品《 双喜图》 。崔 白的艺术风格 对院体 花乌画的兴盛产生很大的影响。
宋代花鸟画的特点与艺术价值评析
宋代花鸟画的特点与艺术价值评析导言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代被誉为是花鸟画的黄金时期,该时期的花鸟画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卓越的艺术价值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宋代花鸟画既继承了唐代花鸟画的传统,又在技法、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技法、题材、内容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对宋代花鸟画的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艺术价值进行评析。
技法的创新与发展平法与摩渲法的应用宋代花鸟画在技法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是平法和摩渲法的应用。
平法是指用平纸就笔、不使用水与颜料的绘画方法,它使画面呈现出平整、均匀的色彩效果,加强了画面的整体和谐感。
摩渲法则是用刷子在颜色尚湿的状态下进行涂抹和推擦,以此来创造出丰富细腻的色彩层次感。
这两种技法的应用使得宋代花鸟画达到了色彩的丰富和表现层次的深度,使画面更加生动而立体。
宋代花鸟画的线条表现在线条的表现上,宋代花鸟画注重捕捉事物的生动性和形态特征。
画家通过精确的线条勾画,将花鸟的神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纸上。
他们不仅追求线条的细腻和洗练,还注重线条的变化和流畅性,使画面更具有节奏感和动态感。
这种线条表现方式的运用,使得花鸟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题材与内容的多样化花鸟并茂的作品宋代花鸟画注重将花与鸟结合在同一幅画中,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
画家们通过对花鸟的精确观察和描绘,使这些作品呈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们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花鸟的形态特征,赋予作品以自然的美感。
虫鱼草木的丰富表现除了花鸟之外,宋代花鸟画还注重对虫鱼草木等小动物和植物的表现。
画家们通过精确的描绘,使这些虫鱼草木在画面中栩栩如生,充满生机。
他们不仅重视虫鱼草木的外貌特征,还注重描绘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情感表达,赋予作品以更多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内涵。
艺术价值的评析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宋代花鸟画以其精湛的技法和独特的题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这些画作体现了画家对花鸟以及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理解,展现了画家独特的审美趣味。
写生精神: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审美取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写生精神: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审美取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宋代是我国绘画艺术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令后代望尘莫及。
北宋院体花鸟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典范。
重写实写意、重意蕴情趣、讲求理法,在反映自然物理中寄寓人的主观感受,形成了精致化、理趣化、诗意化的审美特色。
一个时代的绘画与哲学思想间往往存在着一条隐性的内在联系。
这些联系直接决定着绘画审美特色内在心理结构的形成。
在影响北宋院体花鸟画至深的思想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北宋哲学思想轴心地“理学”精神,和一个王朝无处不在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影响北宋院体花鸟画及广大画师群体的想法和创作。
一、“黄家富贵”范式的确立在唐代史书记载边鸾、薛稷擅长画花鸟画,但并未有独立的花鸟画传世。
直到五代时期西蜀的黄荃和南唐的徐熙,他们将唐朝对大型动物的专注上转向了对小动物的描摹上。
唐代灭亡后,中国进入到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是我国第三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但在南唐和西蜀,战乱较少、经济和文化艺术立刻繁荣起来。
他们流连声色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奢靡腐败的生活。
五代的花鸟画家黄荃在写实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作为前蜀的宫廷画师,他因为卓越的艺术天分被朝廷赐予了三品官服,曾当翰林待诏50余年。
通过唯一流传下来的《写生珍禽图》可以管中规豹可见一斑。
黄荃终日与皇家御苑里的珍禽异兽、奇花异石为伴,严格按照皇帝的旨意、好恶以及宫廷的需要进行绘画创作,最终形成了“皇家富贵”的风格:注重细节逼真,以及翎毛色彩和纤毫毕现,完全是皇家的富贵气象和宫廷的气息。
相传他画的丹顶鹤,引得真鹤飞来将画中之鹤当成同伴;他画的鹰贴在庙宇的墙上,使麻雀不敢上前。
他细致观察创作,最终开创了宫廷工笔花鸟画的繁盛局面。
五代时期另外一位重要的花鸟画家,南唐的徐熙流传得下来的画作也很少,只有《雪竹图》可以参考。
与黄荃不同他家境显赫,但终生未仕浪迹天涯。
他的画作更具有生活气息,他不画珍禽异兽,更多地关注于汀花野竹、秋荷凫雁。
宋人花鸟画技法特点剖析
宋人花鸟画技法特点剖析
宋人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它源于宋朝
(960-1279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宋人花鸟画以其细腻、生动的笔墨表现技法和绚丽多彩的画面,深受世人爱戴。
其画法特点博大精深,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首先,宋人花鸟画注重笔法。
其画家们在传统的墨色技巧基础上,充分运用毛笔之柔和、水墨之黑白对比的特点,配以特有的线条画法,一笔一划,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其它手段,如点划、错落、点状等,也被画家巧妙地运用其中,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令人着迷。
其次,宋人花鸟画注重用色。
它以色彩艳丽、灵动多姿的特点而著称,大胆而多变的匠心,令画面的色彩变化得不落窠臼,如神灵般的色彩和光泽,令人叹为观止。
宋人花鸟画“有色而不丑,有质而不浊”的特色,使得每一幅画作都别具一格,十分震撼人心。
最后,宋人花鸟画注重意境。
它以自然的感悟、熟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出清新、纯净而不失精致的题材,令人沉浸到一个古雅、自然、幽静的世界,感受恬静宁静、甚至幽暗缠绵的情绪。
总之,宋人花鸟画以其精湛的画技和艺术美感,深受众人喜爱。
从笔墨表现技法和用色处理到意境细节,宋人花鸟画中尽可见“芬芳异香、清韵缭绕”的优美意境。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追求艺术之美的道路。
- 1 -。
浅谈对院体花鸟画的认识
浅谈对院体花鸟画的认识摘要:院体画花鸟画通常是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后代宫廷画家所创造的花鸟题材作品体式,它是专为皇家服务的绘画,讲究法度,形式工致规整,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对当代花鸟画影响深远。
关键词:院体花鸟画;艺术特征;影响;当代工笔画;学院派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三大画科之一,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从中唐直到现当代,传承了千余年,其样式与风貌在各代绘画大师手中演变多端,美不胜收,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
宋代以花鸟画作为宫廷绘画的主脉,形成高贵的院体风格。
其题材广泛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易于寄托情感。
从宋代开始涌现出众多有重要影响的院体花鸟画画家,他们创作出了很多对后世极具影响力的花鸟画作品。
院体花鸟画对后世影响致深。
通过本学期对明代宫廷画家边景昭《双鹤图》的临摹学习和研究,使我对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为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工笔花鸟画艺术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院体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五代时期出现了花鸟画史上二位大师黄筌、徐熙,他俩绘画的画法与观念奠定了花鸟画的两大风格基础。
其后宋代花鸟画直接继承了五代的传统,在此基础上院体花鸟画发展成熟。
北宋初一百多年,黄家体制便是院体规范。
北宋中期崔白、吴元瑜变革院体,表现出吸收徐熙一派画法。
宋徽宗对不同画风兼收并蓄,南宋画院亦是如此,所以就总体上而言院体继承了黄徐二家的体制。
黄氏体制的画法为用墨勾线定形,或填色或染墨,笔法细劲而有变化,其典型之作为工笔设色一类。
再看徐熙画法,徐铉称之为“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
明代画院体制的恢复,院体画得到复兴,宫廷画家边景昭继承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又掺入了明代皇室平民化的贵族品味,开创了明代院体花鸟画新风。
明中期林良、吕纪将明代宫廷绘画发展推向高峰。
第二章院体花鸟画的艺术特点(一)题材主体呈现富贵意态宫廷画家在绘画题材上不像文人士大夫那样,以梅兰竹松等为表现对象,表现文人的意趣,他们更多的是描绘珍禽瑞鸟、奇花怪石、孔雀龟鹤类寓意富贵瑞祥的物品,表现皇家的贵族生活,符合宫廷审美情趣。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美学思想探究
美学思 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 宋代 , 是我 国花 鸟 画繁 荣的高峰 , 而院体 花鸟画是绘 画长廊 中尤 为璀璨 的一 颗明珠 。 院体 花鸟画有 着高雅娟 秀、
北 宋 的 统 一 和 稳 定 是 在 结 束 了上 百 年
战乱 局 面 的 基 础 上 取 得 的 。 宋 太 祖 赵 匡胤
林中潜心观 察四时花 草的 姿态变化 , 研 究 多 种 珍 禽 的形 态 特 征 , 将 花 鸟 画 的 富 贵 为 核 心 的 风格 ,
而这 种 风 格 大 都 以 精 工 富 丽 的技 巧 得 以体 为加 强 君 主 集 权 , 在 总 结 了前 朝 覆 灭 的 历 推 向 空 前 的高 度 , 以 至 达 到 超 过 山 水 画 及 现 。 宫 廷 上 富 贵 的特 点 自从 有 了 皇 室 以 来 史教 训 和 经 受 了几 十 年 征 战 的 劳 苦 之 后 。 在 宋 王 朝 建 立 后 的 三 百 年 间得 以 保 持 。
总结 出 了“ 崇文 抑 武 ” 的治 国方略 , 并使 之 绘 画 当 中的 独 特 地 位 。 由 此 成 为 中 国绘 画 术 的欣 赏特 征 , 还 是 比较 少 见 的 。 唐 以前 绘 五代 黄筌的 “ 皇家 富贵 ” 画风对 宋 “ 院 并 没 有 得 到 充 分 重 视 , 直 到 主 张 文 治 的 宋
荣, 这 一 时 期 是 绘 画 美学 思 想 转 型 的 时 代 , 也 是 绘 画 美学 思 想 争 论 激 烈 的 时 代 , 其 独 特 的时 代 审 美 方 向 , 繁博 丰 富 的 审 美 形 态 、
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观与意蕴解读
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观与意蕴解读引言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宋代被公认为是花鸟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代花鸟画以其独特的审美观与丰富的意蕴而成为后世画家们的借鉴对象。
本文将探讨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观与意蕴,从而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绘画特点和内涵。
审美观:以写生为基础,取法于古人1. 重视真实写生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观念以真实写生为基础。
画家们注重观察自然界中的鸟类、动物以及花草植物等对象,在作品中力求真实地再现它们的外貌特征和动态姿态。
这一追求真实的写生观念,使得宋代的花鸟画作品更加具有可信度和现实感。
2. 取法古人,发扬传统宋代画家们对古代名家的作品充满敬仰,并从中吸取灵感,发扬传统。
他们在绘画技法和构图手法上继承了唐代花鸟画的传统,同时又注入了自己的创新和独特之处。
这种取法古人的审美观念,使得宋代花鸟画作品既融会了古人的精华,又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意蕴解读:寓意深远,展现文化内涵1. 象征吉祥、美好的寓意宋代花鸟画作品往往寓意深远,象征着吉祥、美好的寓意。
在画面中,常常可以看到描绘了一对对翩翩起舞的鸟儿,或者繁花似锦的花朵,这些形象常常被赋予了吉祥、幸福、和谐的意义。
画家们通过线条、色彩等各种手法,将这些美好的意象展现在作品中,给观者带来欢愉和喜悦。
2. 含蓄、典雅的文化内涵宋代花鸟画作品透露出一种含蓄、典雅的文化内涵。
画家们通过描绘细腻柔和的线条和色彩,给人以温婉、静谧的感觉。
在画作中,常常融入了一些文人雅士的意境,如一带青山绿水,或者松柏挺拔,寓意着壮志凌云,不畏艰险。
这些文化内涵使得宋代花鸟画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有着深远的哲理和思想。
结论宋代花鸟画以其独特的审美观与丰富的意蕴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画家们注重真实写生,追求自然与现实的再现,同时又从古人中汲取灵感,发扬传统。
宋代花鸟画作品富含深远的寓意,展现出吉祥美好的意象,同时又含蓄典雅地展现出文化内涵。
这些特点使得宋代花鸟画成为后世绘画家们学习借鉴的对象,也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
宋代宫廷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技法。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写实性
宋代宫廷花鸟画追求写实性,强调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描绘。
画家
们通过对植物、鸟兽等细致入微的观察,将其形态、色彩、纹理等特
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力求达到真实自然的效果。
二、注重构图
宋代宫廷花鸟画在构图上也有独特之处。
画家们善于将花卉、鸟兽等
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变化和层次感的画面。
同时,在布
局上注重对称和平衡,使整幅画面显得稳定而美观。
三、注重笔墨技法
宋代宫廷花鸟画在笔墨技法上也有独到之处。
画家们善于运用“写意”、“工笔”等不同的技法进行表现。
其中,“写意”强调笔墨自
由流畅,追求意境和气韵;“工笔”则注重细腻精细,追求写实效果。
画家们在运用不同技法的同时,也注重墨色的运用和层次感的表现。
四、注重意境
宋代宫廷花鸟画追求意境,强调画面所表现出的情感和内涵。
画家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描绘,创造出富有生命力和灵性的作品。
他们善于将自然界万物与人类情感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总之,宋代宫廷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写实性、构图、笔墨技法和意境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也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宋代宫廷花鸟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而闻名于世。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形态的写实性和生动性宋代宫廷花鸟画注重对花鸟形态的真实描绘,力求表现事物的形态特征。
画家们以细腻、精确的线条勾勒出花鸟的轮廓,通过用墨、色彩的变化来衬托出花鸟的神韵和生动感。
画家们注重细节的描绘,尤其是花鸟的羽毛、花瓣、叶子等细节,以及它们的眼睛、爪子等部位,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花鸟活灵活现的形态。
二、运用写实的绘画技巧宋代宫廷花鸟画运用了许多写实的绘画技巧,例如立体感的表现、光影的处理、层次感的塑造等。
画家们通过运用透视原理、阴影和颜色的变化等手法,使花鸟画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他们善于运用墨线,通过变换线条的粗细、浓淡和质感来表现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画家们还善于利用颜色的明暗变化和层次感的处理,使花鸟画更加生动逼真。
三、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宋代宫廷花鸟画不仅注重形态的写实性,还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画家们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细腻的色彩和精妙的构图,营造出一种静谧、优雅的意境。
他们注重表达花鸟的姿态、神情和情感,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家对花鸟的热爱和情感。
四、注重审美的追求和艺术的修养宋代宫廷花鸟画注重审美的追求和艺术的修养。
画家们追求画面的和谐、平衡和整体的美感,注重构图的布局和比例的协调。
他们注重画面的空灵、雅致和简洁,追求画面的纯净和淡泊。
画家们还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技法的研究,通过不同的笔墨和技法来表现花鸟的特点和个性。
总的来说,宋代宫廷花鸟画以其形态的写实性、生动性、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而独具特色。
它注重对花鸟形态的真实描绘,运用写实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花鸟的神韵和生动感。
它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细腻的色彩来营造一种静谧、优雅的意境。
它注重审美的追求和艺术的修养,追求画面的和谐、平衡和整体的美感。
宋代宫廷花鸟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审美的追求,它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和借鉴。
精妙绚丽归于简雅淡逸——浅析五代宋元花鸟
精妙绚丽归于简雅淡逸——浅析五代宋元花鸟宋代工笔画重视格法,强调绘画必须尊重事物本身的规律,要写实写真。
画家在观察所画物象时要按照其客观的形式规律来刻画。
不仅对物象形象的描绘要严格符合其生长规律和自然规律。
还要仔细观察客观事物在自然世界中所呈现出的状态以求在画面中表达出该物象的神韵。
不仅要在形态上要象,神态上更要活。
在布局构图,采用技法时也要服务于物象本身的规律。
在刻画物象之前,画家要对其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写实,才能“形色俱若自然,意高韵古”。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特点“形”、“神”、“趣”、“情”、“意”。
也就是说宋代工笔花鸟的写实性是在保证物象形似的前提下力求神似,整个画面要有自然的趣味并能够传递出画家的主观感情,此外意境的营造也是不可或缺的。
理学是儒学在宋代的新的发展,也是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精神实质。
理学不仅沿袭了儒学的内容,还加入了佛家与道家的部分内容,也称为宋学或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及元明时期。
宋代的理学家提倡到世间万物中去“观生意”,喜好深入自然,接近万物,研味理趣。
现代的研究中大都肯定了理学中“格物致知”的思想对宋代工笔花鸟画写实性的影响。
“格物”就是去接触研究事物,“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即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工笔花鸟画的写实性从宋代发展到今天,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下面从绘画材料、表现形式和技法、表现的题材、观察的角度与透视规律、构图方法和构图理念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五代南唐徐熙玉堂富贵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徐熙款,但据专家分析,可能是南宋-元代的作品。
五代后唐李赞华丹枫呦鹿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旧题五代人画,据考证,这种画风接近北宋时期的西域绘画风格,当为辽代作品。
北宋文献中有著录李赞华的千角鹿图一套,由辽主赠送给北宋皇帝,是图与著录中李赞华的风格接近,很可能就是其传世作品。
下图与此图为一套。
五代后唐李赞华秋林群鹿图轴五代后蜀黄居寀山鹧棘雀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真迹这件作品是黄氏传世唯一真迹。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知识讲解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画的重要类别,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
宋代宫廷花鸟画家极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
其表现精工细丽,设色浓重典雅,造型周密端庄,反映出宋代宫廷贵族的审美特征。
代表人物与作品是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画家,书法家。
在政期间,扩充画院,兴办画学,鉴藏古画,编纂《宣和画谱》,使的宋代宫廷画院人才济济,达到我国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
赵佶长于工笔花鸟画。
代表作《芙蓉锦鸡图》。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
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堂壁装饰之需而创作的承袭五代“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风;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与院体花鸟画并存而形成鲜明对比。
院体花鸟画的繁荣,宋朝历代皇帝特别是宋徽宗的大力提倡起了重要的作用,涌现出了一批技巧高超的花鸟画家,崔白影响尤大。
黄筌介绍(课本)(课本)崔白:字子西,濠梁( 今安徽风阳) 人,生卒年失考。
宋神宗熙宁初为画院艺学,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线条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在继承徐熙、黄筌两体的基础上别创出一种清雅疏秀的风格。
崔白还精于道释人物鬼神。
他对院体花鸟画的兴盛产生很大的影响。
《双喜图》是他的传世名作。
(课本)赵佶(1082 一1135 年) :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昏庸无能,但酷爱艺术并极有造诣。
他在位时扩充翰林图画院,提高画家的社会地位,建立比较严格的考核制度,并经常亲自进行指导。
他还广泛搜集历代文物,命下臣编辑《宣和睿览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汇刻书法《大观帖》等。
他亦善书法,书风坚劲秀挺,被称为“瘦金书“。
擅绘画,尤工花鸟。
代表作有《听琴图》、《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等,大约均系代笔而署宋徽宗御制。
所以留传至今确为宋徽宗本人所作的画并不多。
<芙蓉锦鸡图》是北宋徽宗赵佶的代表作之一。
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1
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1运以精心出以妙笔—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文/江虹内容提要:宋代中国花鸟画成熟并至极盛,应物象形、随类敷彩臻于完美,而其中院体花鸟画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关注写生、妙法自然,到大胆创新、强调诗情画意;笔墨技巧由精工富丽、浓重典雅的风格转向追求自然生动,工放结合的新风格。
宋代院体花鸟画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典范,对元明清乃至现代的花鸟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院体花鸟画;代表性;风格演变;艺术特点翻阅宋人画册,细读其间精妙传神的花鸟画作品,常常会令人沉醉其间。
无论是出自名家之手的《晚荷郭索图》(黄居寀)《果熟来禽图》(林椿)《梅石溪凫图》(马远),还是来自无名氏画家的《白茶花图》《草虫图》《白头丛竹图》,一幅幅佳作均展现出中国花鸟画发展鼎盛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也难怪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论古今优劣》一节认为:“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
”正是众多的画家,繁荣的创作,使花鸟画的发展在宋代进入了一个完全成熟的阶段。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三百余年间,院体花鸟画一直呈上升态势,技巧愈加脱俗,品味愈加精纯,创造了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一、北宋初期:院体花鸟画“黄家富贵”风格的形成与确立回溯花鸟画史,唐代花鸟画盛行而发展成为独立的专门画科,有以画鹤著称的薛稷和擅长孔雀、折枝花木的边鸾,至晚唐花鸟画名家滕昌祐、刁光胤等“避乱”入蜀,直接影响了五代蜀地的花鸟画,至宋代初期,花鸟画主要继承了五代传统。
黄筌(公元903年—公元968年),字要叔,成都人。
他自幼喜爱绘画,13岁师从刁光胤学画花鸟竹石,同时善于博取众长,自成一家,17岁入前蜀禁宫,任待诏职。
黄筌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宫廷画家,历仕前、后蜀和宋初,一直受到宫廷“厚”遇。
黄筌的画取材广泛而富丽工巧,他的花鸟画多用淡墨细细勾勒,再以重彩层层渲染,敷色极为精妙。
浅析宋代花鸟画的审美特征
家 付 出整 个 心灵 和 全部 技 巧
(二)
像
,
唤起 共 鸣
我们 试 以几 幅作 品为例
。
,
来看 宋 代 花
,
。
鸟 画 是 如 何 将 自然 景 色 与 画家 的 感 情 融 为 匕 体的 崔 白是 一 个 性情疏 阔 连 奉 旨作
画 也勉为 其 难的 画 家
。
宋 代 花 鸟 画 的 另 一 重 要 特色 是 文人 画 观 的渗 入和影 响 北宋 后 期 以 文 同
浅 之
今
;
宋
冬
花
今
审 {特 } ;画 { 冬 冬 )
_
、
张丁亚
析 之 代 之鸟 之的 之美 考 征 之 之
我 国的 花 鸟 画 源 远 流 长 看到 各种 花 式确 立 的
五代 时
,
。 、 。
早 在新 石器 时 代 的 彩 陶 和 战 国
,
、
、
汉 代 的 帛画 上
,
,
我 们 已可
鸟
、
虫
、
鱼 的生动 形象
一 鸟一虫
无不 源
,
其 间寄 寓着 画家 的生 活 体验
。
,
凝聚着 画家 对 自然 的 一 片 深 情
《 宣 和画
花
、
鸟
、
虫
、
鱼 在 画 家笔 下 已 经被 人 化 了
宋 徽宗 赵信救 令 编纂 的
注
:
谱 》 说
:
(上 接 9 1 页)
指
1 9 6 8年 5 月 以 巴黎 为 中 心 的 法
,
能永 不衰 落 的 先认识 到
(一 )
试论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性
22艺术家The artists本真、本质、精神进行描绘的写意性。
一、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性与发展进程写意,主要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意境,即以具体事物为依托,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意向和情感,是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
部分人认为,工笔画主要是以精细严谨的绘画手法对事物进行描绘,大体等同于西方写实性绘画,而中国写意画则并不以精细严谨为标准,多以潇洒自如注重意境表现,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因此工笔画并不具备写意性,二者并不互通。
但实际上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出发点相同,均是在掌握事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意象描绘的,只是工笔画侧重于写实,写意画对其外在形象进行精炼。
因此,宋代画家们将崇尚写实的历史风气和注重写意性的中国传统相融合,便成就了蕴含强烈写意性的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
由于宫廷画家是画院的主要代表者,所以以宫廷画家的绘画风格为标准对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进行划分更具有权威性和参考性,其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黄荃富贵时期,宋朝建立初期,接纳前朝画家,画家黄荃随即进入画院,并以安逸祥和、富贵艳丽的画风得到统治阶级赏识,逐渐成为画院主导;第二是徐熙野逸时期,此阶段与黄荃富贵同为宋初风格,不同的是徐熙野逸的绘画题材更为广泛,更加注重对乡间野物的表现,风格质朴清新,具有浓厚的平民色彩;第三是崔白变法时期,北宋中后期,崔白与其他画家在继承徐熙野逸时期风格的同时一同对原有绘画风格进行突破,以“格调清淡,气格宾秀”为主要特点,透露出清淡高雅的画作气息;第四是赵佶时期,赵佶作为宋朝皇帝,对画院进行了大力扩充并组织办学,其绘画风格结合了宋朝前三个绘画阶段的艺术风格,史称“宣和体”,并将诗文引入绘画,用以辅助表达画作意蕴,将写意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性表达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内在进行刻画,并进行更深层次的表达。
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侧重点:一是画作景物的外在形象,要尽量复原其形,即写实性表达;二是要将自身所蕴含的情愫赋予画作中的景物,使其具有特殊含义,即写意性表达。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画的重要类别,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
宋代宫廷花鸟画家极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
其表现精工细丽,设色浓重典雅,造型周密端庄,反映出宋代宫廷贵族的审美特征。
宋代院体花鸟画之所以能够在传神方面达到很高的境界,在于能够从自然万物中直接取得,生意趣味浓厚是其重要的特征,当时众多的作品具备这样的素质。
将作品归类来看其特征:第一,纯画花卉者:赵昌《杏花图》花朵明媚嫣然,盈盈有绰约之姿。
刘益画莲塘背风荷叶百余,其中独有一红莲花半开,创意颇佳。
此类画花,调粉弄朱求得鲜华之色与摇曳俯仰之姿。
第二,花果带蜂蝶禽虫者:崔白《杏花双鹅图》杏树下有两鹅,其一欲鸣,另一临流唼花片。
林椿《桂竹翠鸟图》桂花竹叶,游蜂上下飞舞,翠鸟偷窥。
此类讲求物象之间呼应关系,独具生动情趣。
第三,带景禽兽者:崔白《秋塘双鹅图》红蓼清波,双鹅游于其中。
李迪《雪树寒禽图》一鸟立于枯枝上,旁有雪竹,空中飞雪如粉点。
此类画追求特定景致的意境。
第四,禽兽相戏或相斗者:李迪《鹰熊图》在峭壁岩中,鹰熊相互顾盼,隐隐动犄角之机。
陈居中《五鹑图》其两相斗,其两驯扰,另一伏于坡下草间延项窥伺得蓄怒之状。
此类作品传得物象动势之神态。
以上的归类并不是绝对的,目的在于突出画面的特征。
这一幅幅画作栩栩如生、宛然若动。
花盛叶茂,果实灿烂,俯仰有体,布景有致。
花鸟相伴,意趣颇多,游蜂栖蕊,飞鸟窥实,虫穿绿叶。
禽兽之态各得其情,戏水眠栖翻飞顾盼,独立相斗哺乳觅食,安祥嬉戏鸣噪捉攫。
自然之丰富多采,可谓气韵生动,情趣活泼。
院体还专指南宋画院有代表性的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等人的作品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画的重要类别,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
宋代宫廷花鸟画家极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知识讲解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知识讲解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画的重要类别,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
宋代宫廷花鸟画家极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
其表现精工细丽,设色浓重典雅,造型周密端庄,反映出宋代宫廷贵族的审美特征。
代表人物与作品是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画家,书法家。
在政期间,扩充画院,兴办画学,鉴藏古画,编纂《宣和画谱》,使的宋代宫廷画院人才济济,达到我国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
赵佶长于工笔花鸟画。
代表作《芙蓉锦鸡图》。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
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堂壁装饰之需而创作的承袭五代“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风;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与院体花鸟画并存而形成鲜明对比。
院体花鸟画的繁荣,宋朝历代皇帝特别是宋徽宗的大力提倡起了重要的作用,涌现出了一批技巧高超的花鸟画家,崔白影响尤大。
黄筌介绍(课本)(课本)崔白:字子西,濠梁( 今安徽风阳) 人,生卒年失考。
宋神宗熙宁初为画院艺学,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线条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在继承徐熙、黄筌两体的基础上别创出一种清雅疏秀的风格。
崔白还精于道释人物鬼神。
他对院体花鸟画的兴盛产生很大的影响。
《双喜图》是他的传世名作。
(课本)赵佶(1082 一1135 年) :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昏庸无能,但酷爱艺术并极有造诣。
他在位时扩充翰林图画院,提高画家的社会地位,建立比较严格的考核制度,并经常亲自进行指导。
他还广泛搜集历代文物,命下臣编辑《宣和睿览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汇刻书法《大观帖》等。
他亦善书法,书风坚劲秀挺,被称为“瘦金书“。
擅绘画,尤工花鸟。
代表作有《听琴图》、《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等,大约均系代笔而署宋徽宗御制。
所以留传至今确为宋徽宗本人所作的画并不多。
解读南宋院体花鸟画艺术特色
解读南宋院体花鸟画艺术特色张春霞【摘要】中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北宋前期的花鸟画主要继承传统五代画风,画法多宗“徐黄”二体,而黄体“钩勒填彩,旨趣秾艳”的富贵意绪更为后世所尚.从宋初静谧安宁、细腻秾丽的“黄家富贵”之风到崔白的清雅韶秀,体现了宋代文化特点的独有风貌;从穷工极妍、典雅秾丽的北宋画院到南宋精工严谨的新颖体貌,无不诠释了宋代院体花鸟画的演变历程.南宋院体画承续北宋院体绘画的路径,南宋院体花鸟画得到很好的发展,主导了艺术生活繁荣丰富的社会场景和雅致秀润的时代风尚.【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30)004【总页数】4页(P101-104)【关键词】精细平实;清雅秀润;写实承续;尺寸之景【作者】张春霞【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12南宋院体花鸟画沿续北宋院体“格物穷理”的认真态度,追求“尚细”形式,工笔绘制山石树木、花草鸟兽,追求画面造型精细平实,用笔法度严谨。
古人所谓的“笔”,通常指勾、勒、皴、擦、点等笔法以及用笔的轻重、疾徐、曲直等变化,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语言,是画家提炼自然物体客观形象,从客观形象转移成主观形象,融入个人的情思心绪,创造艺术魅力的基本手段。
中国花鸟画中的“线”是画家主观地从客观物象中提炼出来的,它概括了客观物象的轮廓特征。
中国画作品中的空间感、体积感往往都是通过线条的粗细浓淡、轻重刚柔表现出来;画面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往往也是画家们通过用线,体会运笔过程的中锋、藏锋、侧锋、漏锋的转、折、提、按等运笔轨迹。
伍蠡甫曾在《中国画论研究》中说:“所谓线条,意味着‘形而上’的‘道’或表现途径,自始至终缀合意笔,懂理心物,统一主观与客观,从而概括出艺术形象。
简言之,国画线条具有创造艺术美的巨大功能。
”由此可见,中国花鸟画中的线条不但具有造型功能,还可以起到以形传神、表情言意的作用。
宋代院体花鸟画设色风格探究
宋代院体花鸟画设色风格探究摘要:宋代院体花鸟画在中国花鸟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以“写实”为主的工笔花鸟画也在宋代达到了巅峰。
宋代院体花鸟画在受到当时统治者的影响下,整体呈现出赋色浓艳,华丽富贵,细腻写实的画风,并且这股画风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院体画的整体审美方向,影响至今。
而色彩作为表现中国画意境最为直观的第一感觉,宋代院体花鸟画的设色一直以来都被其后的中国画家所效仿。
关键词:花鸟画;院体;设色(一)代表画家及风格北宋社会安定,繁荣昌盛,诗书画印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皇家贵族以及民间审美都趋于偏向院体画风。
初期,以黄荃、黄居寀父子为代表的院体花鸟画以造型严谨、赋色浓艳画风为主。
直到崔白后,院体花鸟画的设色才有一定的变化。
后期,受宋微宗赵佶的影响和推崇,院体花鸟画分成了两种形态,一种是延续了崔白画风严谨工细的花鸟画和以赵佶为主的写意形态的花鸟画。
南宋院体画风虽并没有太大改变,现出更加多样的染色方法,设色依旧有的浓艳,有的清新淡雅。
以下,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院体画家来阐述宋代院体画的设色风格。
一、黄家父子黄荃的花鸟画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小笔精细勾勒,先用淡墨晕染再上颜色较多,黄荃相比唐代画家用墨晕染,则更加注重用淡墨晕染,不见墨迹,又能使艳丽的颜色相对沉着,既雅致又不失风韵。
黄居寀虽然子承父法,但在用色上却得己之道,以《山鹧棘雀图》为例,画面上几只禽鸟的设色可以参考其父黄荃的《写生珍禽图》,但山石树干则使用了较为浓重的墨色,先勾勒皴擦再着色的方法描绘,使用墨色浓淡来区分山石的块面,制造山石的凹凸感,线色相融,虽然整体色彩较淡,但整幅作品还是未跳脱当时“富贵”气象,以至于宋人评黄家父子“父子俱入神品,惟居寀一家云”。
二、崔白崔白进入画院后将院体画推向了新的高峰。
崔白用色特点是综合了黄家和徐熙的的两种风格,用墨和赭石诸多,营造的意境更加疏逸。
代表作《寒雀图》用墨色和浅绛设色,枯树用湿润的墨色,不加其他颜色晕染,营造冬日树枝的伸展和倔强,墨色又更加的湿润饱满,在麻雀的设色脱去追求墨韵的晕染来营造画面效果,通过在麻雀的头,肚,翅尾和翅羽用赭石和白灰来晕染,使麻雀更加灵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宋院体花鸟画审美特征浅析
南宋时期的绘画继承了五代、北宋的优良传统,达到了新的高峰。
而院体画是南宋画院中流行的一种绘画风格,其特点是多从写生出发,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清丽典雅。
院体画的形成,与南宋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密切相关。
宋徽宗赵佶崇尚文艺,奖励提倡绘画创作,尤重书画院建设,政府大力支持画家外出写生,并多方搜集名家真迹,对创作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后来人把他当作院体画的开山祖。
1、花鸟画在总体上偏向于自然。
文人画自顾恺之“笔迹周密,
乃称士气”以后,就在追求物象形似的同时,又注意精神表现和笔墨情趣。
南宋院体花鸟画在追求物象形似的基础上,也讲究笔墨的趣味,强调物我两忘,从而形成了它别具一格的自然画风。
如此造就了一批“胸有成竹”,擅长描写各种动植物的画师们,他们以敏锐的观察力,及熟练的绘画技巧,以真实而鲜活的动植物入画,给观者一个自然美好的世界。
但随着对外交流增加,文化交融,中西合璧的元画也对院体花鸟产生了一定影响。
2、南宋院体花鸟画,首先是内容形式的要求。
宋代皇帝都喜欢
书画。
他们大量收藏历代名画,并且本身就有爱好绘画的兴趣。
因此宫廷中就需要很多画工。
再者宋朝的科举制度,已经将艺术纳入考试范围之内,很多文人热衷于艺术。
从这里看,文人不但愿意做官,还想有高雅的艺术爱好。
这样的一种社会氛围,是院体画繁荣的重要原因。
再者宋朝文人讲究个人修养,主张“温柔敦厚”,那么,文人在
绘画上的追求也会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张炎认为黄筌“多学徐熙野逸之状”。
他说:“似乃徐熙之格,黄家体态,妙处难与俗人道。
”这些话虽然带有贬义,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宋代文人重视个性抒发,讲究笔墨情趣的文人画思想。
画院组织非常严密,画师由著名画家直接聘任,画院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他们服务于宫廷,供职于御画院,是名副其实的官僚机构,是科举制度的产物。
当然,南宋画院制度的建立,本身也包含了民间艺人参与创作,自发性创作的积极性。
3、北宋院体花鸟画“以形似”为美,南宋院体花鸟画“以韵味”为美。
南宋院体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既重视物象的描绘,又追求笔墨的趣味,在追求形似和笔墨的情趣过程中,讲究的是意境的创造。
这样也反映了南宋花鸟画审美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