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
核医学考试
1、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
2、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进行医学研究医学学科。
内容:实验核医学、临床核医学核医学:诊断:体外检查法体内检查法:放射性核素显像、非显像检查治疗(举例说明)核素治疗:(β粒子或α粒子)高度选择性聚集在病变部位放射性药物。
131I 甲亢甲癌转移性(分化型)3、放射性药物特点:(1)具有放射性;(2)其生理生化特性取决于被标记物固有特性;(3)不恒定性(具有特定物理半衰期和有效半衰期);(4)脱标及辐射自分解;(5)引入量少,计量单位不同(以活度为计量单位);(6)治疗作用基础不同于普通药物。
4、放射性示踪剂性质:同一性;可探测性。
5、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举例)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及天然元素或其化合物一样,引入体内后根据其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有其一定生物学行为,它们选择性聚焦在特定脏器、组织或受检病变部位中主要机制有:(1)特异性结合:放射性免疫显像及反义显像;(2)合成代谢:131I甲状腺显像;(3)细胞吞噬:肝胶体显像;(4)循环通路:99m Tc-DTPA脑脊液间隙显像;(5)选择性浓聚:99m Tc-焦磷酸盐心肌梗死组织显像;(6)选择性排泄:99m Tc-DTPA肾动态显像;(7)通透弥散:脑血流灌注显像;(8)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骨显像。
6、放射性核素显像类型根据显像部位影像采集时间、方式以及所有核素发射核射线种类,将显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2)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3)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4)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5)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根据显像剂对病变组织亲和力);(6)静息显像和负荷显像;(7)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显像(根据显像剂发出射线种类)。
7、核医学防护原则:辐射防护正当化原则;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个人剂显限值原则。
8、诊断肺栓塞首选方法:肺血流灌注显像及肺通气显像结合。
9、肺灌注显像原理:静脉注入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管径放射性核素颗粒,放射性颗粒在肺毛细血管床内暂时嵌顿,即微血管栓塞,从而使肺显影,放射性颗粒在肺内分布及肺动脉血流灌注量成正比,因而肺灌注显像反映肺动脉血流分布,当腓血管狭窄或栓塞时,放射性颗粒不能随血流进入该区,肺灌注显像该区呈现放射性减低或缺损。
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概述: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器官,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肾功能检查通过测量一系列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常用的肾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如下:1.尿常规检查:常规检查尿液的外观、PH值、比重、蛋白质、尿糖、尿酮体等指标。
异常结果可能提示尿路感染、肾小球疾病、肾小管功能障碍等肾脏疾病。
2.血清肌酐(Scr):血清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高血清肌酐水平可能提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受损。
3.血尿素氮(BUN):血尿素氮是反映肾脏排泄代谢产物能力的指标,高血尿素氮水平通常表示肾脏排除能力下降,肾功能异常。
4.尿素酸(UA):尿素酸是代谢产物,其浓度上升可能与肾功能下降、尿酸盐排泄减少有关。
异常结果常见于痛风性肾病等疾病。
5.血肌酸磷酸酶(CPK):在肾脏受损时,肌酸磷酸酶可能释放到血液中,其升高可能与急性肾损伤有关。
6.血清尿酸(SUA):血清尿酸是评估尿酸代谢的指标,异常结果可提示痛风、肾脏结石等疾病。
7.肌酐清除率(Ccr):肌酐清除率可通过计算血清肌酐、年龄、体重等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低肌酐清除率可能提示肾功能减退。
8.尿蛋白定性与定量:尿蛋白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指标,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肾小球疾病、肾小管损伤等。
结论:肾功能检查各项指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但需要注意,仅依靠单个指标是不够的,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4张肾脏病理图片
肾脏病理正常肾小球,显微这是光镜下的一个正常的肾小球。
肾小球血管袢薄而清晰。
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数目正常。
周围的肾小管也正常。
健康状态良好。
正常肾小球,显微,PAS染色这是正常肾小球,用PAS染色以突出基底膜。
肾小球血管袢薄而清晰。
正常肾小球,图示图示为一个正常肾小球。
注意血管袢和系膜的关系。
15%的肾小球滤过发生在系膜。
其它的通过有孔的上皮细胞滤过。
正常的阴离子屏障阻止象白蛋白这样的蛋白分子从内膜通过。
正常系膜含2~4个系膜细胞。
它具有巨噬细胞的功能。
微小病变,电镜这是微小病变。
它的特点是:上皮细胞(足细胞)的足突消失,正常的离子屏障丧失,表现为选择性白蛋白漏出,及随后的蛋白尿。
光镜下,微小病变的肾小球是正常的。
在这张电镜照片的下半部的毛细血管袢中有2个高电子密度的RBC。
内皮出现孔隙,但基底膜正常。
然而,上皮细胞表面的足突消失(呈融合状)。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显微这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在肾小球的中央有一片胶原硬化区。
和微小病变相比,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人更容易发生非选择性蛋白尿、血尿、发展为慢性肾衰,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不好。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显微,三色法染色这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人。
三色法染色显示了蓝色的胶原沉积。
成人和儿童肾病综合征有1/6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低倍镜小球充满细胞,毛细血管袢分辨不清。
这是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也称作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高倍镜链球菌感染后的细胞大量增生是因为在毛细血管袢内及周围有内皮细胞、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造成的。
可在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一亚群感染的数周后发生此病。
病人抗O滴度特征性地升高。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免疫颗粒沉积,免疫荧光显微镜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
因为免疫沉积过程具有局限性,免疫沉积物呈颗粒或团块状分布于毛细血管袢。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电镜电镜下,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电子致密的免疫沉积物主要位于上皮下,这里看到在基底膜右侧一个大的上皮下驼峰。
异位肾名词解释影像学
异位肾名词解释影像学异位肾是指肾脏在正常位置以外的异常位置,通常出现在腹膜后、盆腔、腰椎旁等处。
异位肾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对于影像学的检查,会增加诊断的难度。
本文将从影像学的角度解释异位肾的相关概念。
一、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脏器的排列情况等。
目前,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1. X线平片:可以显示异位肾的大致位置和形态,但对于较小或隐蔽的异位肾并不敏感。
2. B超检查:可以显示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脏器的排列情况等,具有无创、安全、经济等优点。
3.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脏器的排列情况等,并可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
4. MRI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异位肾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脏器的排列情况等,但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和成本较高。
二、异位肾的分类根据异位肾的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腹膜后异位肾:即肾脏位于腹膜后。
2. 盆腔异位肾:即肾脏位于盆腔。
3. 腰椎旁异位肾:即肾脏位于腰椎旁。
4. 肾盂膀胱连接异位肾:即肾盂直接与膀胱相连,通常与异位输尿管伴随出现。
三、异位肾的常见并发症1. 异位肾合并多囊肾病:由于异位肾排尿功能异常,容易诱发多囊肾病。
2. 异位肾合并尿路感染:异位肾的输尿管位置异常,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3. 异位肾合并输尿管结石:由于异位肾的输尿管特殊位置,容易形成输尿管结石。
4. 异位肾合并肾功能损害:由于异位肾血液供应降低,易导致肾功能损害。
总之,掌握影像学检查的知识可以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异位肾相关疾病,建议患者在就医时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以辅助临床诊断。
肾图曲线的构成、泌尿系统显像原理和应用
(5)低水平递减型
➢见于肾脏无功能、肾缺如 (本底放射性)
➢肾功能重度受损,尿路通畅
a段低, b段不出现,a 段后曲线逐渐递减。
(6) 阶梯状下降型
❖ 尿路通畅, 尿路痉挛
a、b段正常,c段呈 规则或不规则阶梯状 下降。
(7)单侧小肾图型
差,特别是肾脏移位时,影响检查结 果准确性
肾动态显像
❖ 肾血流灌注显像 ❖ 肾功能显像
一、显像原理
➢静脉注射显像剂(能被肾实质摄取、经肾单位转运并迅
速经尿液排泄)
➢ 动态观察显像剂通过腹主动脉、肾动脉,在肾实质 内摄取、浓聚,随后排泄 至肾盏、肾盂以及输尿 管最后达膀胱的动态过程。
• 获得肾脏血流灌注曲线 及功能曲线 •计算评价肾功能的重要 定量指标:肾小球滤过 率和有效肾血浆流量
数据处理
❖ 肾图曲线获取
用ROI法圈定双肾图像可同时得双肾时间-放射性曲线,即 为肾图曲线。
❖ 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及肾有效血浆流量
总肾小球滤过率(GFR) 分肾小球滤过率 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 分肾有效血浆流量
双肾及本底ROI勾画
肾图曲线获取
介入法肾动态显像
利尿剂介入试验
❖ 利尿剂介入试验用以鉴别机械性尿路梗阻与 非梗阻性尿路扩张
❖ 用肾图仪记录双肾的时间-放射性活度曲线 ❖ 反映双肾血流灌注、肾实质功能及尿液排泄的生理
过程,称为肾图 (renogram)
示踪剂
❖经典示踪剂
131I-邻碘马尿酸( 131I-OIH )
❖目前常用示踪剂
➢ 99mTc-硫基乙酰三甘氨酸(99mTc-MAG3 ,) ➢ 99mTc-双半胱氨酸(99mTc-EC ) ➢ 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 )
常用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胡颖
定位肾功能检查法简表
----------------------------------------------------------------------------------------------------------------------
功能
“标准”检查法
肾小球滤过功能
双肾ECT
正常肾图包括陡然上升的放射性出现段a,聚集 段b和排泄段c
b段上升良好,峰形锐利,峰时多在2-3分钟 c段近似指数规律下降,下降斜率与b段上升斜率
近乎对称,15分钟的曲线高度低于峰值一半 两侧肾图基本相同
肾小球滤过功能
双肾ECT (肾图)
功能受损型:a段减低,b段上升缓慢,峰值>4.5秒,c 段下降延缓,C1/2>8min,15min残留率>50%
肾脏免疫学检查
C3降低见于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狼疮肾 急进性肾炎 乙肝相关性肾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 冷球蛋白血症肾炎 分流性肾炎
肾脏免疫学检查
C4,C1q降低伴低C3:提示补体
从经典途径活化
C4,C1q正常伴低C3:提示补体
从旁路途径活化
肾脏免疫学检查
抗中性白细胞胞浆抗体(ANCA )
是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敏感指标 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亦可升高 肾移植成功,血β2-MG下降,一旦升高,提示
排斥反应 血α-MG(FW27000D)意义同β2-MG,且受感
染影响少
肾小球滤过功能
双肾ECT (肾图)
了解分侧的肾功能 两侧肾功能(包括供血状态)有无显著差异 了解分侧上尿路通畅情况 上腹部肿物与肾脏的鉴别
泌尿显像(1)
实用文档
异常肾图和临床意义
2.高水平延长线 a段基本正常, b,C
段融合呈水平延伸,多见上尿路梗阻伴明 显肾盂积水
实用文档
异常肾图和临床意义
3.抛物线型 a段基本正常或稍低, b段上升缓慢,峰时后延,C段下降缓慢,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肾动态显像
测GFR 采用99mTc-DTPA,属于肾小管滤过 型显像剂,不被重吸收,在一定时间内从肾小 球滤过多少取决于GFR的多少.
实用文档
肾动态显像
适应证 1 肾动脉狭窄的协助诊断 2 肾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3 肾实质功能的判断 4 尿路梗阻的诊断
实用文档
肾动态显像
实用文档
GFR和 ERPF是公认的判断肾功能的两个重 要指标
GFR能较早地发现肾小球的损害 ERPF则能较早地发现肾小管的损害
实用文档
肾图 肾动态显像
肾动态显像是肾图的升级版, 肾动态显 像可以更加直观准确观察肾脏
实用文档
肾图
静脉注射由肾小球滤过(99Tcm-DTPA)或肾 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而不被再吸收的放射性示踪 剂(131I-OIH),在体外以体外放射性探测器连续 记录其滤过,分泌和排泄的过程,用以了解两侧 肾脏功能状态和上尿路排泄情况,所记录的时 间—放射性曲线,称为肾图, 从而提供有关肾脏 血流灌注、实质功能和尿引流的信息。
一些累及双肾和单肾的疾病,如肾小球肾 炎和肾结核.
实用文档
肾图的临床价值
2 上尿路梗阻的诊断 采用利尿肾图鉴别 非梗阻性尿路扩张和机械性梗阻. 非梗阻性 尿路扩张在注射速尿后曲线下降明显.机械 性梗阻无明显变化
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
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
通常所说异常肾图共包括七种类型
(1)持续上升型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未见下降c段。
如果出现单侧者,多为上尿路梗阻,双侧者时多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得上尿路引流不畅。
(图6—15)
(图6—15)
(2)高水平延长线型a段正常或稍低于正常,b段上升稍差,以后呈近水平状得直线,b、c段分界不清,多见于尿路不全梗阻,或上尿路梗阻伴肾盂积水及肾功能不全患者。
(图6-16)
(图6—16)(3)抛物线型a段低于正常,b段缓慢上升,c段下降缓慢,峰时后延,峰顶圆钝呈抛物线状,多见于上尿路引流不畅,肾功能受损,肾供血不足.(图6-17)
(图6—17)
(4)低水平延长线型a段明显降低,自b段开始呈现一条近似水平得直线,无b、c段之分,常见于肾功能严重受损,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也常见于慢性尿路梗阻伴功能严重受损者。
(图6-18)
(图6—18)
(5)低水平递降型a段低,瞧不到上升得b段,只就是放射性递降,且总比健侧同时得计数低。
见于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肾缺如或肾切除。
(图6-19)
(图6-19)(6)阶梯状下降型a、b段基本正常,c段呈规则得或不规则得阶梯状下降。
见于紧张、尿路感染,上尿路痉挛。
(图6—20)
(图6-20)(7)单侧小肾图型a、b、c段图型均正常,且峰时、峰值均低于健侧,多见于一侧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或先天性小肾。
(图6-21)
(图6—21)。
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
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
通常所说异常肾图共包括七种类型
(1)持续上升型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未见下降c段.如果出现单侧者,多为上尿路梗阻,双侧者时多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上尿路引流不畅。
(图6-15)
(图6—15)
(2)高水平延长线型a段正常或稍低于正常,b段上升稍差,以后呈近水平状的直线,b、c 段分界不清,多见于尿路不全梗阻,或上尿路梗阻伴肾盂积水及肾功能不全患者。
(图6-16)
(图6—16)
(3)抛物线型a段低于正常,b段缓慢上升,c段下降缓慢,峰时后延,峰顶圆钝呈抛物线状,多见于上尿路引流不畅,肾功能受损,肾供血不足。
(图6—17)
(图6—17)
(4)低水平延长线型a段明显降低,自b段开始呈现一条近似水平的直线,无b、c段之分,常见于肾功能严重受损,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也常见于慢性尿路梗阻伴功能严重受损者。
(图6-18)
(图6—18)
(5)低水平递降型a段低,看不到上升的b段,只是放射性递降,且总比健侧同时的计数低。
见于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肾缺如或肾切除.(图6—19)
(图6-19)
(6)阶梯状下降型a、b段基本正常,c段呈规则的或不规则的阶梯状下降。
见于紧张、尿路感染,上尿路痉挛。
(图6-20)
(图6-20)
(7)单侧小肾图型a、b、c段图型均正常,且峰时、峰值均低于健侧,多见于一侧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或先天性小肾。
(图6—21)
(图6—21)。
肾功能的核医学检查
2. 肾功能、分肾功能判断和评价 疗效(较生化法的BUN/Cr敏感): (1) 观察血尿、尿路感染、炎症以
及单侧肾功能受损情况。 (2) 鉴别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炎,前 者多为单侧病变,后者都是双 侧病变。
(3) 用于疗效评价简易而敏感。 (4) GFR/ERPF为肾滤过分数。比值升 高表示肾小管功能受损肾小球功能
肾图可表现为抛物线型、高水
平或低水平延长线型、低水平递降 型及小肾图型。
5. 肾移植监测 移植肾的肾图正常或基本正
常,是肾移植成功的有力证据。
移植术后,定期肾图检查还 有助于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
若发生急性排异反应 (肾小管坏
死),免疫复合物沉积并阻塞血管,灌
注减低,放射性摄取和排泄延迟,示 踪剂滞留肾实质, 肾图呈急剧上升型。 晚期,肾小动脉闭塞和间质纤维化, 肾图多为低水平延长线型。还有助于
肾 功 能
排泄代谢产物 调节体液平衡
分泌激素
维持 内环境 稳定
放射性药物
肾小管分泌型(无滤过和重吸收不参与代谢): 131碘-邻碘马尿酸钠 ( 131I-OIH ) 99m锝-双半光氨酸 ( 99mTc-EC )
肾小球滤过型(无分泌和重吸收不参与代谢) : 99m锝-二乙三胺五醋酸 ( 99mTc-DTPA ) 肾皮质结合型: 99m锝-二巯基丁二酸钠 (99mTc-DMSA)
助良恶性鉴别诊断。
8. 游走肾和腹部肿块肾内外鉴别诊断。
9. 观察(如术后)是否有尿漏存在。 10. 碘过敏不能X线造影需了解肾功 能。 11. 协助诊断肾栓塞及观察溶栓疗效。 12. 各种肾病疗随访效观察或药物和
生理介入对肾功能的影响。
13. 膀胱输尿管尿液反流的判定。
五、临床应用
核医学 习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专业核医学试卷(一)(考试日期年月日)本卷共4页,满分共100分1.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核素:2. 物理半衰期:3. 放射性活度:4. 内照射:5.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 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核能态的一类原子统称为____ ;1H、2H、3H互称为____ ;99Tc和99mTc互称为。
2. 单一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原子核的数目随时间按规律衰减。
3. 放射活度的S1单位专名或符号是。
4. 125I、3H的物理半衰期分别为与。
5. 核仪器从构成上可分为和二部分。
6. 核素可分为与两大类。
7. 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建议放射生物效应分为(有剂量阈值)和(无剂量阈值),辐射致癌效应属于,辐射致白内障属于。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不定项选择)1、下列描述与核医学有关的是()A.核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B.研究核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其理论基础,C.研究放射生物效应发生及机理,D.核射线可用来改良作物的品系。
2、α、β、γ射线的理化特性为()A.射程α>β>γ,B.射程α<β<γ,C.电离能力α<β<γ,D.电离能力α>β>γ3、γ射线(Eγ小于1.02Mev)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效应有:()A.光电效应,B.电离和激发,C.康普顿效应,D.电子对生成效应。
4、对RIA标准品的要求包括()1.与待测配基属于同一种物质;B. 与待测配基具有相同的活性和亲和力;1.高度纯化,不含影响结果分析的杂质;D. 定量一定要准确。
5、反映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结果重现性的指标是()A.精确度B.准确度C.特异性D.回收率四、问答1、在体外放射分析中,RIA和IRMA的区别。
(10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 凡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均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核素。
2. 放射性核素由于衰变,其原子核数目或活度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核医学-泌尿系统
三、适应症
1、探测肾内有无占位性病变; 2、了解肾脏的形态、位置及大小; 3、鉴别腹部肿块与肾脏的关系; 4、进一步了解一侧肾功能减低和肾缺血状 况。
四、结果分析
(一)正常影像:双肾呈椭圆形,轮廓完 整,肾中心平1~2腰椎,两肾呈“八”字 形,右肾的位置低于左肾,右肾比左肾 宽,双肾大小约11×6cm2,中心和肾门 处放射性分布稍稀疏,两侧基本对称。
移植肾急性排斥
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
5、膀胱尿返流的诊断。 6、肾实质功能判断:本法能准确判断肾功 能,对患肾残余功能的估计优于静脉肾 盂造影。
膀胱输尿管返流
右肾膀胱尿返流
第四节
肾小球滤过率和有效肾血 浆流量测定
一、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第一节
肾功能与放射性药物
一、肾功能
肾脏的基本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 液以及分泌激素。
二、放射性药物
1、肾小管分泌型 131I-OIH、99mTc-MAG 、 99mTc -EC 3 2、肾小球滤过型 99mTc -DTPA 3、肾皮质结合型 99mTc -DMSA
二、适应症
1)了解肾脏功能; 2)观察尿路通畅情况; 3)移植肾的监护; 4)肾输尿管术后疗效随访; 5)病肾残留肾功能的判
三、检查方法
1)饮食如常,检查前半小时饮水300ml,检查 前排空小便。 2)肾脏体表定位。 3)常规坐位,危重者取俯卧位,探头对准两肾 中心。 4 ) 静 脉 注 射 1 3 1 I-0IH185~370KBq (5~10μCi/kg)。体积不超过0.5ml。同时 启动肾图仪,描记15分钟或适当延长。
肾和骨骼
肾图(一)正常肾图三段的含义:a段:示踪剂出现段或血管段,曲线快速上升,20-30秒,高度与肾外的周围血管床和肾血管床的血流灌注有关;b段:分泌段或聚集段,反映肾小管分泌(用131I-OIH)或肾小球滤过(用mTc-DTPA)功能,缓慢上升,2-4分钟,峰时<5分钟,排泄段,先快后慢下降(一半后变慢),下降一半(半排时间)约8分钟,c段主要反映示踪剂经肾小管、肾盂及输尿管排入膀胱的全过程,与尿路通畅及肾功能有密切关系,也受饮水量和尿量影响。
(二)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1.持续上升型: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不降,单侧者多见于急性上尿路完全梗阻;双侧同时出现,多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高水平延长型:a段基本正常,b段上升较差,以后呈一水平延长线,不见明显下降的C 段。
多见于上尿路梗阻伴明显的肾盂积水3.抛物线型:主要见于脱水、肾缺血、肾功能受损、上尿路引流不畅伴轻中度肾盂积水4.低水平延长型:常见于肾功能严重受损和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也可见于慢性上尿路严重梗阻,偶见急性上尿路梗阻5.低水平递降型:见于单侧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肾缺血或肾切除6.阶梯状下降型:见于因疼痛、精神紧张、尿路感染、少尿或卧位等所致的输尿管不稳定痉挛7.单侧小肾图: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三)临床应用:1.尿路梗阻的诊断2.肾功能及分肾功能的判断3.小儿尿路感染4.肾血管疾病诊断5.移植肾的监测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现称为血管收缩性肾病,是由尸体肾移植后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局部活性引起的肾内反射性缺血性反应,活体移植肾罕见骨骼骨骼显像的原理:骨显像剂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表面,应用γ相机和SPECT可使骨骼显像。
显像剂沉积在骨骼内的主要机理为:① 通过化学吸附方式与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晶体表面结合;② 通过有机基质结合方式与未成熟的骨胶原结合。
骨骼各部位聚集放射性的多少与其血流灌注量和代谢活跃程度有关。
正常影像:骨骼影像清晰,放射性分布左右对称,松质骨代谢活跃、血运丰富,放射性聚集较多(颅骨、胸骨、肋骨、骨盆、脊椎骨和长骨的骨骺端),长骨干放射性聚集较少。
肾脏先天性发育异常影像诊断
影像学表现
X线: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显影 ,但位置异常,由于多伴肾旋转异常,因而肾盂、肾 盏形态也有别于正常 CT:平扫显示肾床内无肾影,而为脂肪、肠管、胰腺 等结构占据,肾上腺位置正常;于盆腔、下腹部、膈 下或胸内可见肿块影,密度和形态类似正常肾脏。增 强检查,其强化形式和程度均与正常位置肾脏相同 MRI:表现类似CT检查所见,异位肾的信号强度、强 化表现均同于正常位置肾脏
盆腔肾
胸腔肾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影像学表现特征,单纯异位肾的诊断 并不困难。
低位的异位肾应与肾下垂及游走肾鉴别:肾下 垂是由于肾脏支持结构松弛所致,影像学特征 是超声或排泄尿路造影卧、立变换体位检查时 ,肾盂位置上下动度范围超过一个半椎体高径 ;游走肾(wandering kidney)位于腹腔内 ,超声和造影检查,当变换体位时,游走肾在 各方向上均有明显的动度。
马蹄肾的特征是两侧肾脏上极或下极相连且多 为下极相连,尿路造影、超声检查均可发现相 关的异常表现,而CT和MRI检查能直接显示这 种特征,易于诊断。
分叶肾、驼峰肾和肾柱排列异常
均为肾脏形态的正常变异,通常无症状,多为影像学 检查时意外发现。 分叶肾,又称胎儿性分叶肾,发生率很高,50%成人 不同程度存在。其为胚胎时肾叶融合不完全,肾表面 有浅沟所致,浅沟处则有自皮质向内伸人的肾柱 (Bertin柱)。 驼峰肾为肾表面局限隆突状似驼峰,多发生在左肾上 中部;左肾临近脾脏区域特别多见。 肾柱排列异常,指肾皮质柱即Bertin 柱肥大及卷曲畸 形。
正常肾脏对比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旋转异常时,各种影像学检查均可发现肾门、肾盂 的朝向异常及其并发症,不难诊断,需注意的是应除 外邻近肿物压迫造成的肾轴转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肾图类型及临床意义
通常所说异常肾图共包括七种类型
(1)持续上升型a段基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未见下降c段。
如果出现单侧者,多为上尿路梗阻,双侧者时多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或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所致的上尿路引流不畅。
(图6-15)
(图6-15)
(2)高水平延长线型a段正常或稍低于正常,b段上升稍差,以后呈近水平状的直线,b、c 段分界不清,多见于尿路不全梗阻,或上尿路梗阻伴肾盂积水及肾功能不全患者。
(图6-16)
(图6-16)
(3)抛物线型a段低于正常,b段缓慢上升,c段下降缓慢,峰时后延,峰顶圆钝呈抛物线状,多见于上尿路引流不畅,肾功能受损,肾供血不足。
(图6-17)
(图6-17)
(4)低水平延长线型a段明显降低,自b段开始呈现一条近似水平的直线,无b、c 段之分,常见于肾功能严重受损,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也常见于慢性尿路梗阻伴功能严重受损者。
(图6-18)
(图6-18)
(5)低水平递降型a段低,看不到上升的b段,只是放射性递降,且总比健侧同时的计数低。
见于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肾缺如或肾切除。
(图6-19)
(图6-19)
(6)阶梯状下降型a、b段基本正常,c段呈规则的或不规则的阶梯状下降。
见于紧张、尿路感染,上尿路痉挛。
(图6-20)
(图6-20)
(7)单侧小肾图型a、b、c段图型均正常,且峰时、峰值均低于健侧,多见于一侧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或先天性小肾。
(图6-21)
(图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