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人本原理论文
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
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管理中的人本问题一直是组织管理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本问题是指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关注和尊重员工的需求、情感和尊严,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和满足。
本文将从人本问题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背景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组织被视为一个机器,员工被视为机器的一部分。
这种机械化的观点导致了以效率为导向、忽视员工需求和情感等问题。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于组织更加关注人性化管理,这就使得人本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二、原因1. 价值观转变: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人们对于自身权益和尊严有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被当作一个机器来对待,在工作中追求自我实现。
2. 组织效能提升:研究表明,在关注员工需求并提供良好待遇与发展空间的组织中,员工表现更加积极、工作效能更高,从而提升了组织的整体效能。
3. 人才竞争加剧: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成为组织的重要任务。
而关注人本问题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加员工留任率。
三、影响1. 员工满意度提升:关注人本问题可以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2. 组织效能提高:在关注人本问题的组织中,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创造力更强,从而提升了组织整体效能。
3. 员工流失率降低:在关注人本问题的组织中,员工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他们更愿意留在这样一个有关爱、尊重和发展机会的环境中。
四、解决方法1. 建立良好沟通渠道:管理者应该与员工保持良好沟通,并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这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团队会议、个别面谈等方式实现。
2. 提供发展机会: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包括培训、晋升等,让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
3. 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组织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公正对待。
4. 倡导工作与生活平衡: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生活状况,提倡工作与生活平衡,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图书馆管理中人本管理论文
论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摘要图书馆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人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之一,图书馆管理模式由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变,是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信息服务部门,更图书馆要从单纯的物本管理,逐步向强调以人为本和不断塑造人本管理模式转变,同时以人为本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带给图书馆的新思维、新理念,也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
本文主要对人性化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本原理管理模式一、人本管理的内涵及原则(一)人本管理的定义人本管理就是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主动能动性。
人本管理理念对图书馆来说就是在图书馆的管理中,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在管理馆员时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的不同,结合馆员自身的能力、素质、兴趣特长以及心理状况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职能部门,在管理馆员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hr和管理中的方法,使馆员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图书馆的工作顺利有序展开,创造处处为学生服务的图书馆共同努力。
这样对对读者来说也是创造了一种更为自由宽松的阅读氛围。
(二)人本管理应遵循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
首先,应该重视人才,求贤若渴。
其次,要有独到的识人的目光,选贤举能。
最后,应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用心交流。
总之,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
对这种活动的管理,必然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前提。
2.重视人的需要,以激励为主。
首先应侧重于使受管理对象能够感到自己被尊重,有自我期望值得到满足的感觉。
其次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以物质奖励为主。
建立健全分配制度,将年薪,红利与福利相结合。
体现收入等级层次分明,风险收入有保障的分配制度。
最后是要建立健全升职制度,管理者要给受管理对象提供给他们所需的培训,升职等体现他们个人价值的空间。
强调外在报酬与内在报酬并举。
从而激发调动他们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提供培训教育条件。
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理论论文
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理论论文摘要:只有以人为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也才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一、前言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当代素质教育应当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学校管理模式。
传统管理理论在观念上表现为以物为中心,把人作为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
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控制与约束,压抑甚至是扼杀了人发展。
在管理制度上,强调管理的模式化、制度化、组织化,注重秩序的稳定与保持,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与创新。
在管理方法上,强调命令与服从,缺乏民主与参与。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忽视人的价值,不利于人的发展和教育创新。
人本管理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从而实现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人本管理是人本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是以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学校管理。
它是把人作为管理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原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发展人。
文章指出人本思想是当代一种重要的哲学理念,人本管理更能体现学校管理的本质;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更是教育改革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分析了传统的学校管理在管理观念、价值取向、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局限。
提出了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构想,阐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管理本质的根本体现;尊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实现学生、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校长素质的提升与自我发展是学校实现人本管理的关键,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保证等观点。
笔者在文中把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理论与上海中学学校管理的实践相结合,运用文献法和案例法,围绕所工作的上海中学学校管理的实例,特别是上海中学国际部在国际化教育背景下所作的创造性的教育管理实践,讨论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理论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实践意义。
什么是人本管理(五篇范例)
什么是人本管理(五篇范例)第一篇:什么是人本管理什么是人本管理西方人性理论的发展新趋势是什么?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和能本管理三个阶段,而后者是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后新的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什么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
由此出发,建立或考察人本管理,都要从分析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开始,确定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基本内容,建立人本管理体系。
人本管理有哪些基本要素?以人性为核心,人本管理有员工、环境、文化及价值观四项基本要素。
这四项基本要素是学习与建立人本管理时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
简述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创立,涉及复杂的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变化中的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作出合乎客观实际的分析判断,从而确立适应时代变化和组织发展的人本管理学说。
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是:主客体目标协调--激励--权变领导--管理即培训--塑造环境--文化整合--生活质量法--完成社会角色体系确立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依据是什么?在分析、综合了各学派理论的同时,结合人本管理基本要素的不同层面,认为确立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基本依据是:(1)组织中的员工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具有社会人的角色。
人本管理应该始终坚持把“组织人”本身不断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最高目标,为个人的发展和更好地完成其社会角色提供选择的自由。
(2)组织中的员工的心理、动机、能力和行为都是可以塑造、影响和改变的,社会和组织的环境、文化及价值观的变化也同样可以影响“组织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3)作为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之间具有相关性,其目标是可协调的。
为什么说人的管理是第一的?从对象上看, 企业管理可以分为人、物及信息。
于是企业管理就具有了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种特质。
应该看到,企业不是物的堆积,而是人工的集合,是由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性组织。
管理的人本原理是什么的管理思想
管理的人本原理是什么的管理思想在现代社会,管理的概念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管理来协调与规划各项活动。
然而,管理并非一味地强调规章制度、权威压迫,更多的是要注重人文关怀与个体尊严。
因此,管理的人本原理是什么的管理思想将个体的尊严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与发展。
人本管理的基本理念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将员工视为组织最宝贵的资源,强调尊重人的尊严、激发员工的潜力、满足员工的需求。
在人本管理中,领导者应该始终注重员工的感受和利益,善待员工,关心员工的成长与幸福。
通过打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实现企业与员工共赢的局面。
人本管理的核心实践1.倾听与尊重: 人本管理的第一步是倾听员工的声音,尊重员工的想法和感受。
领导者应该保持敞开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的情感。
2.发展与激励: 通过培训、晋升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激励员工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建立公正激励机制,让员工有动力和热情投入工作。
3.关爱与关怀: 领导者要关心员工的生活与工作,了解员工的需求与困难,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真正关心员工的利益,才能形成团结稳定的团队,共同面对挑战。
4.沟通与协作: 有效的沟通是人本管理的基石,领导者应该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沟通信息和决策,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人本管理的价值与意义人本管理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的尊严和主体性,追求人与组织的和谐发展。
在当今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和创新,就必须实行人本管理,关注员工的需求与成长,激发员工的潜能与创造力,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团队。
总之,管理的人本原理是什么的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尊严,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与共赢。
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才能打造一个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组织,实现个体与组织的共同目标与价值。
人本管理理论
2010年12月22日论文人本管理理论人本原理,是管理学四大原理之一,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已是现代社会的潮流所向。
从人性出发来分析、考察人类社会中任何有组织的活动,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这就是所谓的“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1.人的管理第一企业管理,从管理对象上看,分为人、物及信息,于是企业管理就具有了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种特质。
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进而支配物质资源的配置来达到的。
基于这种考虑,企业管理就必然是也应该是人本管理,以及对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
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东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
激励是一个领导行为的过程,它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
未满足的需要,才会引起动机,所以它是激励的起点。
激励必须是领导者利用某种外部诱因,刺激人的未满足的需要,诱发人的“潜在的需要”,一旦潜在的需要变成现实的需要,就会引起动机。
人的需要,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因此外部诱因也应有物质的和精神的,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诱因刺激人们相应的需要。
激励的目的是激发起人们按照管理要求,按目标要求行事。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然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
(1)人际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人际关系,会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工作效率、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
(2)企业管理和谐目标的三个层次的涵义。
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达成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以实现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以形成目标期望的相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浅论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浅论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论文篇一:试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观试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指导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树立、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观,应坚持员工重于产品,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观念作为企业管理,自然要生产优质产品,取得经济效益。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观认为,在企业生产的诸要素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
产品开发是由人的智慧决定的,产品质量是由人的素质决定的,优质产品的提供最终要靠高素质的员工来完成。
因此,员工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决定因素,应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观念,坚持员工重于产品。
从企业管理二重性层面来看,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即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主要反映生产力诸要素和其他资源的相互关系;社会属性主要反映生产关系的要求,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员工既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又是生产关系的重要载体,是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关系的总和。
随着世界性的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过渡,企业传统的劳动方式在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发生重大变革,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和新材料、新技术的突破,使人在生产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员工不再是受制于机器运作节奏的部件,而成为驾驭机器的生产中真正的主人。
在这种情况下,仍按照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以产品为中心,围绕生产优质产品来展开对员工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势必压抑员工的活力和热情。
因此,要把人作为企业的核心,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和心理活动,重视人性、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人本性、亲和力。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观的一切管理理念都围绕着一个总原则: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应以员工为中心,其余一切先进设备、技术和制度规章统统为人服务、为人操纵。
所以在企业管理中应提倡更聪明地工作,不再是拼命工作;追求管理的人情味、艺术化,形成不同的个体和特色优势,不再把人的行动和管理过程标准化;努力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淡化“管”的概念,彰显“理”的成分。
[原创]管理学论文----论人本原理
管理学论文论人本管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在组织员工中的比例增加并呈上升趋势,员工需求开始关注精神和社会需求,并呈现多样性。
人本管理适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在吸引与留住人才,提高组织绩效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管理理论的发展,在经过三个阶段之后已出现了第四阶段,即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提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
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内涵及精髓,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工程和机制,是时代的要求,企业成功的关键。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
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归根到底,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
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去创造组织的辉煌业绩。
(2)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
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正是为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3)尊重每一个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
每一个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
人们常常把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应当使人受到最大的尊重,使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不允许任何侮辱人格、损害人权的现象存在。
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员工,更要尊重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用户。
因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们被消费者所接受、所承认,所以应当尽一切努力,使消费者满意并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上帝。
(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组织成功的基础。
浅论“以人为本”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浅论“以人为本”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第一篇:浅论“以人为本”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浅论“以人为本”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摘要:“以人为本”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在知识、技术和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的今天,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资源。
企业管理是人的管理,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不竭动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强化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关键词:以人为本;员工管理;激励;情感管理;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综合了行为科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学科成就,提出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财富。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是影响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只有重视人的作用,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企业才会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以人为本”的管理即人本管理,它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尊重个人价值,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全体员工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以人为本”的管理与“以物为本”的管理是相对立的,它改变了传统管理中把人与资金、设备同等看待的思想,强调员工不仅可以享有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满足感,而且应该享有参与管理、施展才干、得到尊重并获得荣誉的自我实现感。
目前,人本管理的思想已在企业界受到了重视,理论界普遍认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支柱,管理环境对“以人为本”具有重要影响,而情感管理则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人本原理与班级管理论文
1.管理学的人本原理和原则行为激励原则。
行为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生并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连续性和创造性特点。
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经历、接受教育程度以及性格等不同,人们的行为就有很大的差异。
人的行为与人的需求、动机、人本原理和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灵活运用王艾青(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455)个性有着内在的关联,人的行为是具有可塑性的,还受到目标高低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人的心理、意识、情绪、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1]。
能级原则。
在管理中按一定标准、一定规范、一定秩序将班级中的组织和人分级,就是管理的能级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把有相应能力的人放在相应位置上。
班级管理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使班级管理内容能动地处于相应的能级中去[2]。
班级管理能级必须是分层的,层次等级结构是物质普遍存在的方式,班级管理系统也不例外。
班级管理层次不是随便划分的,各层次也不是随机组合的。
从高层到底层依次是班级决策层(班主任或辅导员)、管理层(各班委)、执行层。
能级应该是动态地对应,岗位有不同的能级,只有相应的人才处于相应能级的岗位上,班级管理系统才能处于高效运转的稳定状态。
动力原则。
正确运用管理动力才能使班级管理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潜能和工作积极性。
这就是管理的动力原则。
管理动力包括三种。
物质动力:物质动力就是在班级活动中设一些小奖品,对积极参加活动的同学给予奖励,或对工作较出色的班干部给予奖励,满足同学们的物质生活所需。
物质动力是促使同学们努力学习和班干部积极工作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手段。
精神动力:精神动力就是班主任或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班级可以采用学分制对各项工作给予列表积分,如学习成绩、遵守纪律、班级活动、文明卫生、其它等各项表现每周给予登记并公布,做的好的在班会中及时鼓励、赞扬,做的不好的及时指出并督促改进。
现代管理中,精神动力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使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原理的运用工商管理论文_管理学论文_
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原理的运用工商管理论文_管理学论文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必须有管理,只要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就必须管理,虽然促使人类活动的工具因时而异,技巧各不相同,但人类心理行为的原则永远不变,最佳的管理一直是开发人类潜力的钥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管理实践不断向纵深的延伸,标准化管理越来越多地暴露出种种弊端,昔日的“科学管理”显出其明显的不科学成份。
与此同时,以人为本,解决人的系统问题成为21世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一、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人力资本”来自舒尔茨和贝克尔在本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
它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
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然而管理总是要有人来参与,要管理者能出色地执行管理的职能,员工能很好地完成其工作,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出色的员工,即对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这也是21世纪“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也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通过投资得到的。
不经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不能称其为人力资本。
因为他未受教育,不具备知识和相应劳动技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个废物而毫无价值。
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才会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从而才可称为人力资本。
然而人在接受这一系列教育、培训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与进行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一样,以减少现期消费来增加未来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是一回事,只是投资的方向不同而已。
学校人本管理论文.doc
学校人本管理论文现在,一谈到学校管理,都说要“以人为本”,遵从“人本管理”,下面我也想对此谈些看法。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人是一切组织结构的基石,没有人,或“人”在组织中的积极性没充分激发,其作用没被充分发挥,这个组织就会不健全,其开展就会受到限制。
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开展中心,人既是开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开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开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
在社会高速开展的今天,人们将更加关注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存在与价值。
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最重要的基地,因此管理学校更应该表达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生为本,以师为本。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是第一要素。
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领导和服从、教诲与听从的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但绝不是老板与下属、公司与雇员的关系。
教师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身份,但又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学生也具有被管理、被指导同时又必需发挥自主性的特点。
因此,学校的整个管理要充分自主、充分尊重、充分民主。
要给教师教学创新和专业开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从结果更应从过程中让教师体验到一种自身价值的实现与满足,感受到事业的成功和个人开展的无限可能性,获得不断发奋向上、追求成功的动力;要让学生自我尊重、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由提高,使其在学校环境、管理中获得知识的娱悦、个性的突显与人性的提炼——这,就是理想中的学校人本管理。
但,以人为本并不是不以学校为本,人本管理并不是不要管理,任由人我行我素,天马行空。
学校是个组织,是个整体,要靠管理来实现长远的开展。
管理就是要有制度与执行的力度,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才能维护学校组织的整体利益而非“人”这一个体的利益。
社会是复杂的,学校也是多样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企业人本管理论文
企业人本管理论文一、企业定位全球化二、经营目标多元化传统的以“资”为“本”的“资本主义”理论认为,企业的所有者是指资本的投入者,企业归出资人所有,剩余价值的索取权也归出资者,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保证股东的绝对权威,满足股东的利益。
自从新制度经济学确认了人力资本在生产要素中的合理地位以后,“人本主义”便逐渐取代了“资本主义”在企业中所占的主导地位。
按照“人本主义”的观点,企业是一个不同生产要素投入的契约体,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这种对企业本质和企业产权认识的新理论说明,企业的利益涉及各生产要素投入者的共同利益,企业的经营目标必将呈多元化趋势,即既要满足投资者(股东)的利益,又要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利益,还要满足顾客的利益,而且企业还要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利益也罢,责任也罢,说到底是满足“人”的需要。
企业只有在实现多元化经营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发展壮大。
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几乎成为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的共识。
过去的教科书一直把企业界定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这些说法并没有错,但是很不全面。
这里涉及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利润最大化的标准是什么二是企业除追求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的经济利益外,是否应承担其它责任先说第一个问题。
我们经常讲,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但什么是利润最大化呢肯定有人说,利润最大化就是利润越多越好。
这样理解等于毫无意义的废话。
实际上“越多越好”的无限量利润是不存在的。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找到一个利润最大化的标准。
我们知道,利润是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后的余额。
经济学中所讲的成本分为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货币支出,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放弃的利益。
总收益是企业出卖产品所得到的总收入。
总收益与会计成本之差称为会计利润,与总成本之差称为经济利润。
企业所要实现的利润最大化应该是经济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会计利润最大化。
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论文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论文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论文【1】[摘要] 人本管理提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
本文从理解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入手,探讨人本管理的原则和特点。
[关键词] 企业管理人本管理原则特点人本管理的精髓与最高宗旨是: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
所谓的人本管理,是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对象和管理的核心,提倡能力本位,建立起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价值观,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企业目标为共同远景,实现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首次提出人本管理思想。
麦格雷戈认为,企业的管理应着重于对人的管理,把个人的需要和组织的目标尽可能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使人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能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最大满足。
1970年,洛希在其《组织结构与设计》中提出了人既不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
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即使是相同的人,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二、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1.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准则要求企业在对其成员在岗位安排、教育培训、工作环境、文化氛围、资源配置过程等诸多方面均按当事人本意,从有利于当事人特性潜质发挥,以及按当事人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考虑,决不是简单地处置,决不是仅仅从组织功利性目标出发,把促进个性发展摆在首位。
2.引导个性发展原则管理者放弃特权,平等友好地建议、协调,使企业成员自觉地凝聚在一起,在企业的引导下,团队共同努力完成组织最终的目标,在此过程中谋求各自的个性化发展。
3.创设成员参与氛围原则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创设一个能让人全面发展的环境,间接地引导他们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毕业论文】试论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可编辑)
【毕业论文】试论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试论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试论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摘要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前沿的企业管理理论管理中由重物到重人是管理哲学上的跃迁它表明人们认识到人是管理中最根本的因素一切管理都必须依靠人而且还认识到一切管理活动最终目标也是为了人为了人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论文对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归纳重点探讨了我国企业在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得出了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根本途径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结论关键词人本思想以人为本企业文化IN DISCUSSION BUSINESS MANAGEMENT HUMANISTAbstractHumanitarian management is a new kind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ory management of personal resources instead of material ones is a big step in management philosophy It shows that a person is the most essential fact and all managements rely on persons and is for personsThe thesis summarized historical and present humanitarian management emphasized some of its problems raised the essential principals in Chines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 hard point ishow to make a humanitarian management The thesis facing the problem gave its theoretical patterns and fundamental methods Key words humanitarian management all for people enterprise culture目录1绪论11 以人为本管理研究的背景及目的1com 中国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 2com 西方人性假设 212以人为本的含义 213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414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42 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现状分析 621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成果 622当代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尚存的问题 83探索企业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基本途径 1031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1032企业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途径 104 结束语 13参考文献16致谢171 绪论11 以人为本管理研究的背景及目的人本管理已成为目前企业管理前沿和时髦的理论人本管理理论在新世纪的兴盛有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首先从管理理论上讲人本管理是管理科学发展与对人性的认识深化的产物一般认为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但管理只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成为一门学科管理科学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科学管理经济人20世纪初至30年代2行为科学社会人20世纪40至50年代3现代管理复杂人20世纪6070年代4最新管理即人本管理全面发展的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人性认识的深入管理理论在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现代管理理论最新发展阶段也被称为最新管理理论阶段它开始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反思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管理学界曾经出现一股强大的并影响至今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而另一些人则从反思走向后现代使管理理论继60年代后重新走向空前活跃百花齐放的时期显现出最新管理理论丛林茁壮成长繁花似锦的景象像企业流程再造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和谐管理知识管理等等最新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系统性权变性艺术性实用性战略性文化性以人为本管理的思想在各种管理理论中凸现出来因此有人将最新管理理论阶段与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现代管理阶段并称之为人本管理阶段[1]以人为本的管理将人看作是全面发展的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企业采取自主管理建设企业文化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措施其次从管理实践上讲人本管理是新经济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是管理人本化要求的体现新经济时代有三个主要特点1经济全球化 2 信息网络化3知识经济化在新经济时代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创新能力也日益取代土地资本等物质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并且日益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支配地位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人拥有的知识智力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人新经济时代对管理的要求集中表现为管理人本化管理人本化是指在管理中人的地位和权利得到空前重视在新经济时代管理的使命不再只是为了提高效率管理的首要任务将是精心培植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无论是公共管理还是企业管理都要依靠人的积极参与人成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就是人本管理的根本要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2]com 中国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很早就有以人为本的说法这种以人为本是古代哲人和圣明君主意识到民众力量的一种理论反映具体形式有一用以人为本反对以神权为本如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二用以民为本反对以君为本孟子明确阐述了人民国家统治阶级三者的关系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三人为天地万物之尊[3]当然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主要是从手段意义上来讲的仅仅是把人当作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古代一些圣贤和开明君主在一定意义上意识到民众对于成就霸业和维护统治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而今天我们讲以人为本的人是真正大写的人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人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要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尽管如此我国古代政治统治和管理中的人本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她映现着中华民族的人本主义精神构成了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思想渊源com 西方人性假设西方从人性假设出发人性假设的发展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这几种人性假设[4]可以看出他们反映了西方管理学界对人性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人的各方面的社会心理需要对管理的影响以及管理方式对人的影响从人性假设的发展趋势来看其越来越重视人性这其实就是一种伦理观从人性假设理论逐渐向人本伦理相靠拢所以如果要讲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那必然要从人性假设理论出发由于二者均以管理活动中的人作为关注的热点因此它们便有了这种领域的共同性人性假设理论在客观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以人为本适应了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并融合了以往人性假设理论的优势对现代管理活动甚至人的生活都产生影响12以人为本管理的含义本文认为企业中的以人为本管理即人本管理主要包含以下三层涵义第一把人的因素当作企业管理的首要因素和本质第二通过以人为本管理活动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来锻炼人提高和完善人的意志品格智力体力等使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管理是以人为目的的管理即以谋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管理第三人本管理应当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对企业外部主体的关怀[5]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以人为本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的重大突破这意味着管理者把对人的投资视为经济性投资的立场转变为全面发展性投资的立场企业在以往理论的指导下所进行的一切投资希望得到的仅仅是效益而在以人为本管理时代投资不仅要产出效益还产出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并且以人为本管理在处理人与企业的关系时并不否定和排斥人的目标相反是把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作为组织目标的组成部分[6]所谓以人为本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具体表现为1依靠人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归根到底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去创造组织的辉煌业绩2开发人的潜能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以人为本管理的任务在如何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3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人们常常把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他的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4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 5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6凝聚人的合力组织本身是一个生命体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不过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7]13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以人为本管理应具备如下基本特征1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企业的最终目标通常地讲一个企业有三个因素一是物质因素二是制度因素三是人的因素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因素因为物的因素归根到底要由人去使用改进和创造制度的因素归根到底靠人来执行推动和制订因此企业中人的素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企业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以人为本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以企业组织成员为本促进全体企业员工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本管理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服务对象仅限于企业内的成员是不够的以人为本管理还应该惠及企业的相关服务群体企业是处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小系统是整个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网结企业总要同组织系统之外的相关群体发生社会联系并受社会所制约因此企业组织所追求的就不应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利益的满足也要追求为与企业发生关系的相关群体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从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利益出发为他们竭诚服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3以人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企业里全体员工的全面发展而不只是管理者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在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是企业的真正主人不只是做该做的事还要做该做以外应做的事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4以人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相统一组织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在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企业中全体员工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管理活动成功的标志不但要看企业组织的经济目标是否实现还要看企业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只有将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8]14企业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1坚持企业管理以人为先的原则管理即管人理事管人包括被人管和管他人企业的以人为本管理工作并不是由局外人来帮助企业组织来完成的而是企业人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和市场竞争中逐渐感悟反复体验不断学习进而由企业人自己来付诸实施的企业人无论是作为管理主体人还是作为管理客体人都是企业组织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离开了企业人在管理中的感悟体验学习和实践以人为本管理乃至企业的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所以说从企业人在管理中的作用看以人为本管理是企业人的活动对这种活动的管理必然要求将对人的管理放在首位2重视人的需要以激励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实质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和对人的了解与把握这是以人为本管理与其他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哲学和管理制度相区别的开始以人为本管理必须研究人尤其是企业成员的个性需要期望对其行为的驱动作用研究企业人行为与工作满足感及工作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激励对企业人行为导向预期绩效所具有的影响力3人与组织共同协调发展的原则这一原则是针对一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企业发展轻员工发展的倾向让以人为本管理统领企业一切工作使企业组织在取得预期发展绩效的同时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前面分析过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许多企业只注重企业的发展淡漠企业员工的发展成长把职工看作是螺丝钉缺少对企业员工在个性化发展上的规划没有把组织目标与个人发展统一起来以人为本管理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组织成员与组织共同发展成长任何单纯的组织的功利性发展或员工个性化发展都不能推动以人为本管理所谓组织与个人共同发展是指一方面企业组织的发展应与以人为本管理的方式相适应组织体系架构及运作功能都要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另一方面企业员工要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价值理念来适应组织的成长需要兼顾企业组织全体成员的一致性利益和行为模式4以人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统一的原则我们的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是统一的关系首先以人为本管理要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科学管理炼就了职工严格守时守则的职业精神它是商业文明和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分工协作体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次科学管理又要以以人为本管理为导向任何组织的运营过程不过只是人为了获得更好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物质载体与物质过程企业科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生存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管理代表了企业管理的根本方向企业对员工在管理上的严格要求若成为员工的理性自觉的行为和状态也就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内在素质即是促进了企业人的发展和进步5以组织成员为本与以相关服务群体为本相结合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原则企业以组织成员为本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促使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以相关服务群体为本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能使企业在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才有能力为组织成员的发展提供条件企业作为社会大系统之中的小系统处理好与企业外相关群体的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条件企业在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把为相关群体提供优质服务保护企业周围环境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做到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9]2 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管理的现状分析21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成果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管理中学习和借鉴西方管理的经验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探索和创新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管理的倾向越来越突出人的积极性的调动人的发展的关切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彰显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愈来愈强如果说我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以人为本管理的努力上主要是围绕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基础上开展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上进行的话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企业以人为本管理则围绕企业管理哲学企业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等的探索上下功夫当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发展程度的企业这些企业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状况存在差别有些企业根本就谈不上以人为本管理但是就整体而言企业在以人为本管理的实践上有了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一些明优企业中表现突出我国企业开始注重培育企业价值观塑造企业精神力求以企业文化凝聚人引导人着眼于人的需要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进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增强职工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光荣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视顾客为上帝真诚为消费者服务注意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等等一些优秀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企业行业特征和产品特点在企业营运中以人为中心开展各项活动实行以人为本管理下面是两家优秀企业在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方面的典型案例东风汽车的人本理念与行动东风汽车集团公司坚持不断超越自我视今天为落后的发展理念和企业哲学在职工中努力倡导创造优秀产品和优质服务引导改善和改变人们行路难和落后运输状态以最终优化人们的生活形态的企业价值观坚持不懈地培育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坚持改革的创新精神永攀高峰的竞争精神顾全大局的主人翁精神造就一流人才生产一流汽车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一流效益的企业精神在建设企业文化凝聚企业职工的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的以人为本管理机制和体系使职工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具有审议权决定权对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具有评议权监督权企业还结合技术改造产品的升级换代发动全体职工进行合理化建议活动从而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光荣感也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0] 上海宝钢集团的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与文化管理宝钢集团不仅充分重视员工的技能素质培训而且更重视员工的自主管理和岗位成才在生产班组的自主管理活动中员工发现问题可以自己研究对策自己实施自己总结并发表成果企业将操作工自行研究总结出的改进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法以操作工的名字命名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在这样一个超大型企业中企业员工并没有感到一种无所作为的失落感反而具有强烈的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宝钢集团重视民主管理在企业的一切重大问题与决策上宝钢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了作用体现了全体宝钢人的意愿在加强岗位培训引进竞争上岗机制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宝钢在不断改进员工的工作环境修正生活学习环境努力将钢城建成一个绿色之城将企业建成一个追求卓越的学习型组织宝钢集团还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为了实现办世界一流企业创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宝钢集团公司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人包括用户出资者社会和员工宝钢要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出资者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价值宝钢集团的宗旨现代化建设的创造者当代生活品质的优化者创造新的文化的实践者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示范者宝钢集团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凝聚规范引导全体宝钢人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作为我国企业典型代表的上海宝钢在以世界一流大公司为赶超目标的发展中已注意到实行以人为本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正在为开拓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的新思路而努力[11] 22当代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尚存的问题尽管一些企业在实施以人为本管理上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就特别是发达国家然而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就企业的整体而言企业在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就以我国来说为例1管理观念理论体系的缺陷①对以人为本管理重视不够我国国有企业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既重视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又关注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促进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而在事实上我国一些国有企业或出于政治需要或是出于广告宣传在企业的文件管理手册上写着以人为本在企业的广告宣传上强调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但并未对如何实施以人为本下功夫去研究表里不能如一有些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更谈不上发挥和调动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几年不少国有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管理者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而企业职工却无可奈何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全部却凸现了我国国有企业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上令人担忧的状况②理论体系不成熟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不强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和理论界真正重视和研究以人为本管理理论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情因此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从中国国情出发来探讨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理论体系还不成熟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不强从而使一些企业的以人为本管理实践带有随意性残缺性和功利性2管理实践上的误区①单纯注重企业发展而忽视员工发展我们以往在强调集体利益时不注意个人正当利益实际上这是对集体主义思想的曲解这种扭曲的集体主义宣扬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只重集体而轻个人的这种思想观念并不是真正的集体主义精神也不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推动力量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是集体主义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将集体利益与个人正当利益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激发人们的热情为集体贡献力量在我国企业的。
关于人本管理论文
关于人本管理论文人本管理,就是要在管理过程中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的核心。
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本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关于人本管理论文篇一关于学校人本管理的研究摘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策略,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
因此,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已经是必然趋势,应关注教师的发展,制定完善的竞争机制,突出管理的民主性,实现学校管理的和谐。
关键词:学校管理人本管理人本理念一、学校人本管理的概述人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其核心思想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通过管理服务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使人获得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
学校管理应用人本原理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于通过管理职能的执行,制导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塑造有德、有才、有能力、有个性的现代人。
[1]所谓学校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把学校教师作为管理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而进行的学校管理。
[2]学校管理的人本理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理念。
二、学校人本管理的合理性1.从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看,人本管理已是必然趋势。
学校改革的最敏感处就是进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做好“人”的工作。
但是不少学校领导仍然沿用固有的刚性管理制度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来管理学校。
人本管理要求对每一位教师做出恰当公正的评价,让“走”的教师口服心服,让“留”的教师心安理得。
这样才能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让他们自愿为之献身,尽心尽力为学校工作,并有利于教师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才有可能全面推进以创新为特点的素质教育,否则,仍呆板用刚性制度管理的方式,再掺杂一些个人思想,不仅做不到人才尽其用,发掘潜能,还会给改革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所谓的人本管理就是把员工看作金融企业的重要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综合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心理状况等,从而为每一个员工安排一个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且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到员工的价值和成长,通过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使得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都能充分发挥和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能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人本管理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一种严格自律的科学的人力管理方法。
企业在向推崇文化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演变过程中依次会体现出三个方面的人性化关系的转变,具体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变化,从隶属关系逐渐变为合作伙伴关系。
员工自身的价值成为企业价值的一部分。
员工的激励由人力资源的外部激励变成与企业共享利益的自我激励方式。
企业通过这种认可员工主人公地位,从而在金融企业中实现真正的人本管理。
1什么是金融企业中的人本管理思想通常情况下所说的人本管理是指一种工作行为、一种工作态度、一种工作追寻,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企业管理中把人看作管理的核心。
金融企业要想实施人本管理,首先得先有人本思想和观念。
金融企业的管理理论往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回顾近代世界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管理的改革基本上是经历了以下四个时代:第一,机器为本,即把人和机器处于同一地位,人也是物和机器的一部分;第二,技术为本,以技术为本已经开始慢慢更定人的价值,这算是人本管理思想的萌芽;第三,资本为本,这个主要是发生在20世纪初,世界各大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全球金融市场的逐渐形成,资本成为一切活动的.根本;第四,以人为本,这也是目前世界管理体系中主要方式。
整个社会的竞争也正从资源和资本的竞争慢慢转变成知识和人的竞争,在这个知识经济的金融时代,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也逐渐成为金融企业管理中奉行的金科玉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管理之人本原理
摘要: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对人的认识有
了升华,提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
当人才发展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人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同时具备了劳动力和资
本两重性,对人的管理又注入了新的内涵。
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内涵,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工程和机制,是时代的要求,企业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人本原理内涵人本管理机制人力资本
0 引言
早在九十年代山西省的优秀管理企业亚宝集团有限公司就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理念,他们通过多年实践的经验,得出了一套独具
特色的管理模式,即”三、四、五”管理模式,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划小,即划小管理的单位,划小管理的区域,划小管理的内容,
这一步,它把企业的管理范围缩小了,并都确定到了人,变企业所有的管理内容主要为人的管理;四个一,即月初一次布置安排,月中一次检查督促,月底一次总结兑现,月内一次不定时巡查;五个有:即
工作有标准,操作有规程,学习有榜样,成绩有奖励,问题有处罚。
这两步是“三个划小”之后,也就是将管理工作确定到人后,具体对人进行的管理。
其核心可归纳为: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管,事事有标准,事事有结果。
一句话,也就是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指标。
集中到一点就是,把所有的管理的单位、区域和内容划到最小单位,即都能定到人,通过管理好人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亚宝集团有限公
司通过这样的管理,得到了让人惊异的效果。
使员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和质量意识大为提高,使现场管理大为改观,使工作更趋规模化,使公司的效益稳步增高。
1 人本管理的内涵
籍亚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经验,我们一眼可以看出,他们的管理工作紧紧抓住了人这一企业细胞,把人放在管理的核心位置,把企业的活力和效率都归集于人。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此公司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他们利用的理论也就是人本原理,那么,何为人本原理呢?参照《人事管理辞典》,它对人本原理有如下描述:人本原理是组织原理之一,它强调人在组织及其活动中有决定性作用。
该原理认为,组织的根本是人。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组织的活动根本上是人的活动,在组织的管理活动中,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根本,工作要尽可能地围绕着发挥人的能力和需要展开,组织的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需要。
管理者要通过做好人的工作,使全体组织成员明确整体目的,个人职责,工作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等,然后主动、积极、认真、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人本原理强调人在组织中的主要地位,并不是把人看作是脱离其它管理对象的要素而孤立存在的人,相反,它是强调在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系统内,人是所有其它构成要素的主宰。
因此,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层涵义:
1.1 依靠人——全新的管理理念。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热衷于片面追求产值和利润,却忽视了创造产值、创造财富的人和使用产品的人。
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
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归根到底,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
因而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去创造组织的辉煌业绩。
1.2 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
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人们以极大的热情
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解放生产力,首先就是人的解放。
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正是为亿万人民聪明才智的充分
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1.3 尊重每一个人——企业最高的经营宗旨。
每一个人,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应有权利。
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人们常常把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应当使人受到最大的尊重,使人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不允许任何侮辱
人格、损害人权的现象存在。
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他的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
自己应尽的责任。
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员工,更要尊重
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用户。
因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们被消费者所接受、所承认,所以应当尽一切努力,使消费者满意并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上帝。
1.4 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组织成功的基础。
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
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
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
1.5 注重人力资本——管理的新内涵。
经济组织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在过去短缺的经济的时代,有了资本、劳动力和科学管理,足以产生利润,但今天不行了,企业需要一种人,这种人投入的不是金钱,而是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被称之为人力资本,比如企业关键岗位的领导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人员,有了他们企业产生利润,没有他们企业不产生利润,人力资本具有劳动力和资本的双重性,劳动力的回报是工资奖金报酬,资本的回报是利润,为了对人力资本的尊重和吸引,除了给予高额的工资待遇外,还应当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如年终的红利分配,项目股份分成等。
1.6 凝聚人的合力——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
组织本身是一个生命体,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不过是这有机生命体中的一分子,所以,管理不仅要研究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和素质,还要研究整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
从这一本质要
求出发,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就应当是齐心合力、协同作战的团队。
如何增强组织的合力,把企业建设成现代化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也是人本管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 人本管理的机制
人本原理理论是如此。
但在具体应用中,管理者当从何着手呢?人们在实践中得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使每一个员工不是处于被管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
人本管理主要包括相互联系的如下一些机制:
2.1 动力机制。
旨在形成员工内在追求的强大动力,主要包括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即利益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2.2 压力机制。
包括竞争压力和目标责任压力。
竞争经常使人面临挑战,使人有一种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和挑战,会使人产生一种拼搏向前的力量。
因而在用人、选人、工资、奖励等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目标责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责任,迫使人去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2.3 约束机制。
制度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使人的行为有所遵循,使人知道应当做什么,如何去做并怎样做对。
制度是一种有形的约束,伦理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前者是企业的法规,是一种强制约束,后者主要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
当人们精神境界进一步
提高时,这两种约束都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2.4 保证机制。
包括法律保证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保证。
法律保证主要是指通过法律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利益、名誉、人格等不受侵害。
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保证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情况下的正常生活。
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企业福利制度,则是作为一种激励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手段。
2.5 选择机制。
主要指员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有应聘和辞职、选择新职业的权力,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此同时,企业也有选择和解聘的权力。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竞争机制,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建立企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群体。
2.6 环境影响机制。
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指两种环境因素:一是指人际关系。
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反之,则会影响工作情绪和干劲。
二是指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
人的大半生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必然会影响到人的心境和情绪。
提高工作条件和环境质量,首先是指工作本身水平方向的扩大化和垂直方向的丰富化;其次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工具、设备、器材等的先进水平和完备程度;再次则指工作场所的宽敞、洁净、明亮、舒适程度,以及厂区的绿化、美化、整洁程度等。
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
的提高,也会促进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企业管理》杂志.
[2]《人事管理学辞典》.
[3]《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4]《管理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