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题库(最终版)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学》练习题集

《农业生态学》练习题集

《农业生态学》练习题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其核心目标是( )。

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C. 减少农药使用量D. 仅关注经济效益最大化2.下列哪项不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A. 生产者(如绿色植物)B. 消费者(如人畜、昆虫)C. 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D. 无机环境 (如光照、温度,但此选项作为干扰项,实际应属于非生物成分)3.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

A. 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B. 动物摄食植物获得的能量C.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D. 人工输入的化肥中的能量4.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主要是指( )的循环。

A. 碳、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B. 所有化学元素C. 仅指水分循环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5.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包括( )。

A. 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C. 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D. 降低农作物的产量6.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A. 实行轮作和间作制度B. 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C.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D. 保护和恢复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7.农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存在说明了( )。

A.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B. 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 生物的遗传多样性8.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B. 生态农业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C. 生态农业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D. 生态农业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9.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

A. 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B. 直接为植物提供养分C. 抑制植物生长D. 增加土壤中的无机盐含量10.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包括( )。

农业生态学试题

农业生态学试题

农业生态学试题(总2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生态型2.农业生态学3.物质循环4.能量转移5.生态位6.生境7. 生活型8.生物多样性9.生态农业 10.周转率 11.趋同适应 12.食物链13.生态平衡14.营养结构15.生态金字塔16.生物学放大作用17.五大生态危机18.边缘效应19.耐性定律20.种群二、简答题(每题5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2.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的类型及意义。

3. C、N、P和水循环的特点。

4. 提高处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途径。

5. r选择和k选择。

6. 简述种群的数量特征。

7. 群落内生物个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8. 简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规律。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10分)1. 什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

2. 什么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什么要调整和如何调整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3. 你认为农业生态学应包括那些内容请你设计一个农业生态学课程内容体系。

教学班号学号姓名专业级班题号满分得分阅卷人审核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一、给出下列英文短语的中文意思并定义或解释(每个2分,共40分)19.Food chain 20. Pollution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1. 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体现在那几个方面?2. 3.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4. 简述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5. 简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作用。

6.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林业与农业的关系。

三、论述题(24分)1.试比较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10分)2.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C、N、P和水循环的意义和特点,分析目前人们在调控物质循环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4分)山东农业大学考试专用第 3 页,共 13 页《农业生态学》试卷(B卷;课程代码:1400360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长 100 分钟教学班号学号姓名专业级班题号满分得分阅卷人审核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一、从下列名词中选择15个,译成汉语并用汉语或英语解释(每个2分,共30分)9.population 10.niche 11.trophic level 12.habitatmunity 14.environment 15.interspecific relation16.intraspecific relation 17.pollution 18.biodiversity19.species structure 20.temporal structure21.trophic structure 22.vertical structure 23.horizontal structure 24.allelopathy 25.ecological strategy 26.regulation of density 27.dominant species 28.climax community 29.edge effect munity succession 31.ecotype 32.food chain 二、简答题(每题6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生物多样性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农业经济学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土壤B. 作物C. 农民D. 微生物答案:C3. 生态农业的核心理念是()。

A. 提高产量B. 增加农民收入C. 可持续发展D. 减少农业投入答案:C4.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物因素()。

A. 气候B. 作物C. 害虫D. 土壤动物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A. 实验模拟B. 统计分析C. 历史文献研究D. 市场调研答案:D二、填空题1.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______整体。

答案:动态2. 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模拟______的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关系协调的新型农业生态系统。

答案:自然3.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物链或食物链,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答案:太阳4.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是为了实现______、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目的。

答案:生物多样性保护5. 农业生态学的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农业生产与______的和谐发展。

答案:生态环境三、简答题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等。

研究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等。

2. 阐述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答: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包括:(1) 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原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2) 强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3) 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4) 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业生态学试题

农业生态学试题

农业生态学试题第一篇:农业生态学试题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即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其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体。

食物连;在生态系统中,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个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种群共生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的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而建立的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逆行演替;逆行演替就是指原来的群落在外界因素,如采伐、火烧、开垦、放牧、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等的作用下,群落由比较复杂、相对稳定的阶段向着简单和稳定性差的阶段退化。

逆行演替是群落次生演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外界作用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当作用力强或持续时间长时,原有群落可能一直要退化到次生裸地。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指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微生物等)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配置和能量、物质在各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共50分)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答:1.农业生态系统除了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以外,还需要人类提供辅助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排灌、收获、运输、贮藏、加工等)。

农业生态系统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系统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系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A 农作物B 家畜C 野生动物D 农民2、以下哪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较小()A 土壤保持B 气候调节C 文化传承D 水分涵养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D 双向流动、逐级递减4、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属于生物防治方法的是()A 使用农药B 引入天敌C 深耕土地D 燃烧秸秆5、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A 减少化肥使用B 增加农田面积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合理利用水资源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主要通过()进行。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蒸腾作用和降水C 分解作用和合成作用D 吸收作用和排泄作用7、轮作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作物产量C 减少病虫害D 以上都是8、以下哪种农业活动对土壤结构破坏较大()A 免耕法B 深耕法C 间作D 套种9、生态农业的核心思想是()A 高投入、高产出B 资源最大化利用、环境最小化影响C 单一作物种植D 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10、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特点是()A 快速、准确B 缓慢、模糊C 多样、复杂D 单一、简单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要素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2、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层次。

3、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素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途径损失。

4、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类型。

5、生态农业中常见的生态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及参考标准答案一、选择题1、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常见的食物链?(C) A. 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B. 植物→昆虫→鸟类 C. 植物→人类→熊 D. 植物→昆虫→寄生虫2、下列哪一种农业模式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A) A. 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 B. 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 C. 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 D.大量使用外来物种3、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哪一类问题?(A) A.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B.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C.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D. 农业生态环境的评估和评价二、简答题 4.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它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6. 阐述化肥和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三、论述题 7. 请论述如何通过合理的农业生态模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保护环境。

8. 阐述农业生态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

参考标准答案:1、C 选项违反了食物链的常见规律,即食物链中的生物种类应该是逐步减少的,从植物开始,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而人类并不属于食物链中的一环。

2、A 选项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即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达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而 B 选项的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容易导致生态失衡和病虫害;C 选项的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会破坏生态环境;D 选项的大量使用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

3、A 选项正确,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即通过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能流和物质循环、互利共生和竞争等。

在农业生产中,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理的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农业生态学》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农业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

A. 人工生态系统 B.自然生态系统
C.半人工生态系统 D.封闭式生态系统
3.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

A.石化农业 B.生态农业
C.有机农业 D.自然农业
4.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

A.原始合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5.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 )。

A.势能 B.生物化学潜能
C.动能 D.热能
6.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 ),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A.自然过程 B.人工过程
C.物理过程 D.化学过程
7.农业生态系统是( )。

A.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C.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D.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8.以下生态因子中属于生存因子的是( )。

A.土壤酸碱度 B.水
C.风力 D.地形。

农业生态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农作物的产量B. 农业生物多样性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农业机械化程度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害虫B. 杂草C. 化肥D. 天敌3.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是指什么?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空间位置B.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角色C.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D. 物种的生存环境4. 以下哪个概念与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无关?A. 物种多样性B. 能量流动C. 物质循环D. 人口密度5.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次生生产力”是指?A. 农作物的产量B. 农作物的生物量C. 农作物的种植面积D. 农作物的经济效益6. 在农业生态学中,哪种农业模式被认为是最可持续的?A. 传统农业B. 有机农业C. 工业化农业D. 精准农业7.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生态农业的实践?A. 轮作B. 间作C. 单一作物种植D. 混合种植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足迹”是指什么?A.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B.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程度C.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D. 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9.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入侵”通常会导致什么后果?A. 生物多样性增加B. 农作物产量提高C. 生态平衡破坏D. 土壤肥力增加10.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模拟B. 观察记录C. 计算机模拟D. 文献回顾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 阐述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环境的益处。

3. 描述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农业生态学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当前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C3. B4. D5. B6. B7. C8. A9. C10. D二、简答题1. 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生态服务、生态足迹以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等。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业生态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农业生态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农业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2.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

A. 人工生态系统 B.自然生态系统C.半人工生态系统 D.封闭式生态系统3.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

A.石化农业 B.生态农业C.有机农业 D.自然农业4.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

A.原始合作 B.偏利共生C.互利共生 D.寄生5.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 )。

A.势能 B.生物化学潜能C.动能 D.热能6.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 ),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A.自然过程 B.人工过程C.物理过程 D.化学过程7.农业生态系统是( )。

A.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B.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低C.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D.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低8.以下生态因子中属于生存因子的是( )。

A.土壤酸碱度 B.水C.风力 D.地形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营养物质”的主张说的是( )。

A.耐性定律 B.最低因子定律C.十分之一定律 D.能量守恒定律10.在农区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规模决定于( )。

A.劳动力 B.土壤C.气候 D.种植业规模11.草原上的“草一羚羊一老虎”食物链属于( )。

A.捕食食物链 B.腐食食物链C.混合食物链 D.寄生食物链12.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区别是( )。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为了满足你的要求,我将为你撰写一个2000字的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文章。

由于题目是叙述性的,适合以问答的形式来呈现。

以下是文章的内容: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请选择下列哪项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要素?A. 植物B. 动物C. 土壤D. 空气答案:D. 空气试题二:农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B. 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技术C. 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D.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答案:A. 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D.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试题三: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A. 农药的合理使用B. 农业机械的高效利用C. 种植天然耐逆植物D. 大规模灌溉答案:D. 大规模灌溉试题四:什么是有机农业?答案:有机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为目标,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生物技术,禁止或限制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肥料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试题五:请简要说明农业生态学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试题六:请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土壤的相互关系。

答案: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动物提供氧气。

动物通过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动物的粪便和死亡体也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残体释放养分,同时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吸收养分。

试题七:请简要介绍有机农业的优点和挑战。

答案:有机农业的优点包括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提升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益。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农业经济B. 农业技术C.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农业政策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A. 多样性B. 稳定性C. 封闭性D. 可持续性答案:C3. 农业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是主要的生产者?A. 昆虫B. 微生物C. 植物D. 动物答案:C4.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是指什么?A. 农业产值的平衡B. 农业资源的平衡C.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的平衡D. 农业生产的平衡答案:C5. 以下哪种不是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服务?A. 土壤肥力B. 气候调节C. 能源供应D. 文化价值答案:C6.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足迹”是指什么?A.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B. 农业生产对土壤的影响C. 农业产品对市场的影响D. 农业技术对产量的影响答案:A7.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什么?A. 农产品的销售链B. 农业产品的供应链C. 生物间相互依赖的关系链D. 农业生产的流程链答案:C8.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所有以上答案:D9. 农业生态系统中,哪种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过度耕作B. 轮作制度C. 单一作物种植D. 过量使用化肥答案:B10.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农业”是指什么?A. 只使用化肥的农业B. 只使用农药的农业C.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D. 只种植经济作物的农业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内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答案:生态平衡2. 农业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空间位置以及________。

答案:功能;营养状态3.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

农业生态环境学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环境学考试试题

农业生态环境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A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B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 农田、作物和农民D 土壤、水分和阳光2、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农业生态环境的非生物因素()A 温度B 害虫C 光照D 土壤质地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循环往复C 多向流动,保持平衡D 无序流动,难以预测4、能够提高土壤肥力的生物措施是()A 深耕B 施肥C 种植绿肥D 灌溉5、以下哪种农业活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A 合理轮作B 施用农家肥C 大量使用农药D 秸秆还田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A 水循环B 碳循环C 氮循环D 以上都是7、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A 物种多样性B 气候条件C 人类活动D 以上都是8、生态农业的特点是()A 高投入、高产出B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C 大规模、单一化D 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9、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A 发展有机农业B 过度开垦荒地C 推广沼气池D 实行秸秆综合利用10、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A 农田化肥流失B 畜禽养殖废弃物C 农村生活污水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2、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特征包括结构平衡、_____和_____。

3、土壤中的主要养分包括氮、磷、_____、_____等。

4、常见的农业生态模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5、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和_____。

6、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有_____、_____和_____。

7、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8、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C. 农业经济D. 农业政策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A. 人为控制B. 物种多样性C. 能量流动D. 自然循环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物质循环D. 能量转换答案:A4.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是什么?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C. 维持生态平衡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B. 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C. 农业生物的遗传改良D.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系统分析B. 模拟实验C. 野外调查D. 实验室分析答案:ABCD2. 农业生态系统中,影响能量流动的因素包括哪些?A. 光照强度B. 土壤类型C. 植物种类D. 气候条件答案:ACD3.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哪些方面?A. 结构稳定性B. 功能稳定性C. 物种多样性D. 环境适应性答案:ABC4. 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病虫害防治B. 土壤肥力管理C. 作物轮作制度D. 农业废弃物处理答案:ABCD5. 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环境效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绝对的。

(错误)2.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越高,其稳定性越强。

(正确)3.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错误)4.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正确)5.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完全依靠实验室模拟。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生态学的定义是以下哪一个?a) 研究农业系统及其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b) 研究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科学。

c) 研究农业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的科学。

d) 研究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的科学。

答案:a) 研究农业系统及其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2.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土壤养分管理和农业废物处理b) 农田水利和排水系统c) 农作物种植和栽培技术d) 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重建答案:a) 土壤养分管理和农业废物处理b) 农田水利和排水系统d) 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重建3. 下面哪个是农业生态学的核心原理?a) 农田的持续耕作b) 农业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 高产、高效、高质、高效益d)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答案:d)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4.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调研和观察b)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c) 实验室实验和控制实验d) 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答案:a) 实地调研和观察b)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c) 实验室实验和控制实验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生态支撑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其目标是不破坏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2. 农业生态学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态学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通过改善灌溉系统、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等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

此外,农业生态学还研究如何减少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如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等。

三、论述题农业生态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农业生态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2. 环境3. 环境因子4. 生态因子5. 生存条件(生活条件)6. 种群7. 种群生态学8. 密度9. 生态密度10. 出生率11 .死亡率12 .最大出生率13 .最低死亡率14 .实际死亡率15.实际出生率16. 捕食17. 草食18. 寄生19. 宿生20. 寄主21. 偏利共生22. 互利共生23. 群落24. 群落生态学25. 优势种26. 伴生种27. 生物多样性28. 群落演替29. 原生演替30. 次生演替31. 生态系统32. 系统32. 绿带(光合层)33. 营养结构34. 食物链35. 食物网36. 营养级37. 草木食物链38. 腐生食物链39. 生态金字塔40. 生产量41. 总生产量42. 初级生产力43. 次级生产力44. 生物放大作用45. 农业生态系统46. 生态型47. 人工辅助能48. 群落的抗变能力二、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A、虎B、真菌C、细菌D、森林2.物质循环中的还原者是()。

A、作物B、家畜C、细菌D、昆虫3.能量传递的1/10定律是由()提出的。

A、奥得姆B、林德曼C、达尔文D、海克尔4.在表达不同营养级上生物最合理的科学方法为()。

A、生物量金字塔B、生物数量金字塔C、能量金字塔D、经济产量金字塔5.种群的正相互作用为()。

A、偏利作用B、寄生C、竞争D、捕食6.陆生植物一般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

A、水生植物B、气生植物C、旱生植物D、野生植物7.水生植物不包括()。

A、沉水植物B、腐生植物C、挺生植物D、中生植物8.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

A、不定型B、固定型C、衰退型D、生态型9.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中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的危害称为()。

A、捕食B、寄主C、共生D、腐生10、对群落结构、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的植物称为()。

A、优势种B、亚优势种C、伴生种D、原种11、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有丰富度指数和()。

6731农业生态学(附答案)

6731农业生态学(附答案)

6731农业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选题1.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A)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

A.农业生物B.农作物C.农产品D.农业微生物2.下列哪项不属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D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自然环境3.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C )。

A.竞争B.捕食C.化感作用D.春化作用4.(C )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A.生物群落B.生物种群C.生态位D.生态系统5.(D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A.生态型B.生活型C.生态作用D.生态平衡6.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能量的过程叫(A )初级生产 B.次级生产 C.辅助生产 D.自然生产7.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称为( C )A.碳循环B.热循环C.温室效应D.大气温室效应8.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称为( A )。

A.反馈B.正反馈C.负反馈D.反馈机制9.非本地的生物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本地生态系统,并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现象称为( B )A.生态入侵B.外来生物入侵C.环境入侵D.物种入侵10.(C )是指根据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生产体系,靠各种生物学过程维持土壤肥力,使作物营养得到满足,并建立起有效的生物防治杂草和病虫害的体系。

A.有机农业B.自然农业C.生物农业D.生态农业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的是(ABCD)。

A.理论实用性B.学科交叉性C.研究统一性D.宏观层次性2.根据各生物组分在生态系统中对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取得营养方式的不同,又将其细分为(BCD)A.有机物质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3.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包括(ABC)。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docx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docx

二 0 一三年春学期南京农业大学本科学位《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填空题(40× 0.5 分=20 分)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2、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有、、。

3、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叫。

30、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31、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32、群落中生物钟的多样性,决定着群落的及。

33、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和。

34、通过生化分泌物对他种植物产生的抑制作用叫。

3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主要形态有、、和等3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借助于和来实现的。

它们便是生的渠道。

37、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4、生态系统包括和两个组分。

二、判断题( 15× 1 分 =15 分)5、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 1、生态系统同一般系统的根本区别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系统。

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 2、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7、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和。

() 3、 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J—型。

8、生态对策有和两种。

() 4、土壤中 C/N 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9、生态学金字塔有、、三种类型。

() 5、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10、辅助能包括和两类。

() 6、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按元素运动范围不同有、两大部分。

() 7、在不稳定的环境中 r —对策生物比 K—对策生物更容易灭迹。

12、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8、传统能也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替代农业。

13、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 9、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原始协作。

14、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是、、三大效益的统一。

() 10、就植物而言,其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15、农业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

() 11、S 循环属于气相型循环。

_16、环境污染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态学题库(最终版)农业生态学题库一、填空题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生命表可以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根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扩张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围绕中心城市有6个同心圈层,分别为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轮作农业圈、谷物农作圈、三圃农作圈、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XXX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2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三个方面。

22、农艺节水主要包括地面覆盖、耕作改良、水肥耦合、抗旱品种选育等。

二、选择题1、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包括:多效应原理、相互联系原理、勿干扰原理。

2、A型:凸型的存活线表示种群在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升高。

人类属于或接近这种类型。

B型:对角型的存活曲线表示种群下降的速率从开始到生命后期都是相等的,表明各个时期的死亡率相等。

C型: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

鱼类、两栖动物、海产无脊椎动物和寄生虫属于这类型。

3、C型作物是指光合作用中C4途径的作物,如玉米、高粱等,水稻属于C3作物,因此C型作物不包括水稻。

4、C项不正确,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统称为二级消费者,而次级生产者指的是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5、B项不正确,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但log2 2=1并不是因为二进制的基本单位是1,而是因为2的1次方等于2.6、适宜在低热层的丘陵、低山地带种植的经济林木是柑橘。

7、适宜在高寒层地带(大于3000米)种植的经济林木是XXX。

8、B项不正确,混养鱼类的目的不是为了充分利用饲料资源和促进鱼类生长,而是为了减少同种鱼类之间的竞争,提高养殖效益。

A项中的“十分之一定律”是正确的。

C、将不同高度、不同根深和不同营养特性的作物相互搭配,实行合理的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光照、水分和养分等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D、桐粮间作的理论基础是桐粮根系吸收土壤营养深度上的差异。

间作能够改善小气候,降低风速,减轻干旱的影响。

泡桐展叶较晚,叶冠稀疏,不会影响小麦等夏收作物的光照需求。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球上的能量转换是“双向”的,而物质的循环行为是闭合的循环系统。

B、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但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

C、任何一种能量的转换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的能量损失,一种形式的能量不会全部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D、太阳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

三、名词解释农业生态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种群:指在特定时间内占据同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或者说是在特定时间内占据同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体。

生命表:又称寿命表或死亡率表,用于综合评定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够活多少年,并且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例情况。

群落:是指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竞争:是指两个生物争夺同一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分为直接干涉型竞争和资源利用型竞争。

捕食:是指一个物种的成员取食另一个物种成员的现象。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偏害作用:是指当两个物种在一起时,由于一个物种的存在,可以对另一物种起到拟制作用,而自身却无影响。

例如植物化感作用和微生物拮抗作用。

偏利作用:又称单惠共生,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中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有影响。

原始合作:指两种生物在一起,彼此各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

互利共生:是一种专性的、双方都有利并形成相互依赖和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共生关系。

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生态型是指同种生物在不同的自然生态和人工培育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趋异适应和自然、人工选择,形成具有不同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基因型。

而生态位则是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初级生产是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的能量转化成有机体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初级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可以用鲜重或干重来表示。

次级生产则是指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的同化、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的过程。

信息流包括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它们都有一个产生、传输、接收的过程,这样的信息传输转化过程称为信息流。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氮循环过程。

食物链的浓缩作用(生物学放大作用)是指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进入相对封闭、水流缓慢的水体,在适宜的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体质量恶化,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食物链结构,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

生态交错带是指在景观中不同斑块连接之处的交错区域。

在生态交错带中,由于生态环境的过渡性,不同斑块间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频繁,生物种类繁多,生产力较高。

农林系统是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得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

食物链是指生物成员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本单元,也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

生态农业是一种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以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应用农业生态工程的方法及现代科技成就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的技术集约型农业。

有机农业是一种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

精确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CDS)、遥感(RS)、变率处理设备(VRT)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

然后,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域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节水农业是一种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

衡量节水农业的标准是作物的产量及其品质,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产率。

节水农业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

生态重建是指当生态平衡失调时,为了防止系统的逆向演变,人们根据生态失调的特征,通过相应的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使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并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以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

生态补偿是指人们从利用资源所得到的经济收益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并以物质和能量的方式归还生态系统,以维持其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土壤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土质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从而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而成为不毛之地,包括沙漠和戈壁。

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和物质构成,土壤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石漠化。

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和肥力水平下,经过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时的植株蒸腾、株间蒸发以及构成植株体的水量之和。

农艺节水技术是通过采取各种耕作栽培措施和化学制剂调控农田水分状况,目的是减少无效蒸发,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从而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常用的作物生产力估算模型包括生理生态模型、统计模型和机器研究模型等。

这些模型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作物产量进行预测和估算。

在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和模型验证,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经济系统的重要基础。

其发展模式包括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等,通过科技进步、资源优化配置、市场化运作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高质、高效益。

大农业的发展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热带雨林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最高。

热带雨林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分别占全球陆地和水域初级生产量的大部分。

其中,热带雨林的初级生产量高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而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则远高于陆地生态系统。

3.初级生产量分布不均衡。

全球初级生产量呈现明显的分布不均衡,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和海洋。

而在极地和荒漠地区,初级生产量较低。

这种分布不均衡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和物种组成的差异。

陆地初级生产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