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这些是大家评课稿三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选手、老师们:大家上午好!在这绿树成荫、你追我赶的火红季节,酉阳县第三届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竞赛活动,经过三天紧张精彩的角逐,即将在这里落下帷幕。
借此机会,我代表本次赛课的评委,对搭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平台和为本次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甘溪教管中心,甘溪小学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向参与本次活动的其他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老师们,本次品生、品社优质课竞赛活动是又一次成功的、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赛课活动。
这次赛课活动旨在“转变教学行为,促进内涵发展,打造卓越高效课堂。
”三天来,我们有幸见证了13位教师在讲台上的教学风采。
虽然每一节课只是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浩瀚天空中的一颗星星。
但是,由于凝聚了太多的呵护,太多的心血,太多的关注。
因此,有许多风起云涌的景色可以回味,也有许多精彩纷呈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受教科所领导的安排和评委会的委托,根据本次赛课的思想,下面我对这次品生、品社赛课活动从“总的感受”、“课堂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及“教学建议”四个方面做如下发言。
我发言的题目是:转变教学行为,打造卓越高效课堂,成就师生精彩。
一、总的感受1.课程标准深入教师之心。
从这十三节课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更好地落实以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教学流程由单一的学习到多维的转化,通过情境创设、独立探究和思考、小组合作、拓展延伸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
2.课程意识深入教师之心。
教师们已经确立了生成、整合、实践的课程观,在孩子认知的基础上促进经验的提升。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这些是大家的》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爱我们班》。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这些是大家的》这一课共有四个活动主题:“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我和公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爱护”。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校里的公物,明确这些公物的作用,从而唤起对学校里的公物的保护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主动爱护公物,做到小心使用不损坏。
二、说学情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虽然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缺乏使用公物的经历,并且时时刻刻都在享受公物提供的方便,但对于什么是公物还没有明确的、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公”与“私”概念的分辨。
另外,学生虽时刻享受着校园公物所带来的便利,但是对于身边公物的使用情况却缺乏一定的关注,因此容易忽视校园公物与自己的密切性关系,内心无法主动产生对校园公物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目标:1、认识学校里的公物,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知道要爱护身边的公物。
3、能够主动爱护公物,做到小心使用不损坏。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要爱护身边的公物。
【教学难点】:能够主动爱护公物,做到小心使用不损坏。
五、说教法和学法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过程活动一:猜谜导入,认识学校里的公物1.师:小朋友们,今天小叮当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她要考考大家。
(出示谜语)2.小结:班级里的课桌是学校提供的,是给大家共同使用的,是学校里的公物。
(板书:学校公物)【设计意图】用猜谜游戏导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9.这些是大家的》说课稿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9.这些是大家的》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9.这些是大家的》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和保护这些公共财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公共财产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和责任感。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如公园、图书馆、学校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这些公共财产。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一些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公共财产的重要性可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公共财产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和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认识各种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理解公共财产的含义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公德观念,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爱护和保护公共财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公共财产的含义和重要性。
2.难点: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公德观念,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爱护和保护公共财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内容展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各种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6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6篇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____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 6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篇11.改变课程观念或者说是教育观念,教师的本职不仅仅是教书,而是教书育人,不多赘述。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小学教师会教两门课程。
学生发展:学生是生命个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而不是割裂成学科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使命:增加生命的厚度,增长生命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应有的观念:道德与法治教材和课程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
其一,采用儿童惯有的语言,而不是成人化的命令方式。
包括话题、内容、儿歌、童谣等,主持人、活动的人、教材的生活内容、引导儿童思考的话题和问题。
其二,课程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
采用儿童生活语言不是书面语言,如公物:这些是我们大家的,而不是用科学的概念来解释。
避免制造心理距离。
关心儿童生活真实存在的问题。
课程的目的是改变儿童生活的状态,由当下走向更加美好、更加善的生活,而不是建构知识体系。
使儿童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完成书面作业和考试。
其三,课程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时间上的开放。
回望过去,反思当下,规划未来。
你想想你有过这样的事情吗,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怎样做。
由此汲取营养。
空间上的开放。
以德育课程为核心,辐射学生各种活动和教育,如入学教育、班团队、学校大型活动、家庭生活、社区公共空间。
向学生开放。
通过学生学习,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
向教师开放。
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是解释者不是强调学习重点的人,而是引路人,是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结合的引导者,是教学内容的再创造者。
其四,课程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
内容之间融合。
彼此相互解释、相互融合,以生活为导向,深度融合。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4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4篇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1听了张老师的《学习伴我成长》这一课,收获很多。
下面谈谈一些浅薄看法。
教师通过评价学生两年来学会的本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从而鼓励学生攀登新的高峰,将自信心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
三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这为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但是,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烦恼和学习困难也会越来越多,这对刚进入中年段的学生来说面临着新的挑战。
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这是思维发展中最艰难的一个阶段,孩子们刚刚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发展的程度也不平衡。
这一时期若不注意引导,有的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这就是为什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对于很多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学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学习”的概念还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是终身学习,更不明白人为什么需要终身学习。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周围大人们的学习情况,明确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以学习,从而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获得成长。
因此,本课重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懂得学习是人成长的需要,并且需要终身学习;引导学生理清学习的概念,理解并树立新的学习观,懂得学习的空间、途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生活处处皆学习。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2品德与社会评课稿老师执教的《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不乱扔垃圾》;《远离危险》几节课。
下面我就说一下观看这几节课后的一些小感想。
首先,《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节课,这一节教师准备充分,形式多样。
学生学有所得,受益匪浅,既提高了认识,又学会了技能。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学生观看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去爱护公物,知道爱护公物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板书设计
大家一起来爱护
爱护公物小卫士
作业设计
做一件爱护学校公物的小事情。
评价设计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与星级评价。
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与儿童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因此,我设计了“游戏闯关积分”、“划区域找公物”、“扮演公物”等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观察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兴趣。首先,在认识公物的时候,通过视频《小图书》及设定问题“图书是谁的,是用来做什么的?”体会公物的特点是供大家一起使用,从而真正建立公物的概念,为闯关游戏寻找教室内、教学楼内以及校园内的公物做了铺垫,其次,每一关游戏结束后都有重要的问题作提升,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游戏中蕴含着知识与道理,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再次,在扮演角色中体会受损公物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从而引出第三关的爱护公物的方法,可以说这几个活动是环环相扣,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爱护公物的事情非常多,大家做得也非常好,说一说你们班哪些小朋友在爱护公物方面表现最突出。给他们一个大大的赞吧。
小结: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心去爱护所有公物,做一名爱护公物、爱校如家的小学生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应该去爱护。并且掌握爱护公物的方法,知道如何去爱护公物。
分组调查: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去实地调查一下,看看我们学校的公物怎么样了吧。第一小组调查教室门窗、第二组调查走廊外墙、第三组调查操场乒乓球台等、第四组调查图书室。
调查数据按照书上的表格进行详细记录。调查结束,请各组交流结果。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精华(9篇)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精华(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评课稿准备工作,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与法治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1第一次备课后是在我班试讲的,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讲,让人有一种这就是一节干巴巴的要传授些知识,要学生懂一些必须懂的道理的课堂,一方面我班的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考深度都不足,但也从其中看出学生对于这样的平淡并且充满了一种无感情的课是缺少感触的。
或许也可以换句话说,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这样的课对于他们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又怎么会有感想呢?这次试讲后,我们都发现了课件的页面太过灰暗,并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感触,同时,道德与法治课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与说教,只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趣厌烦,而只有调动更多的表现形式,才能真正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也才会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到老师展现的丰富多彩的材料之中,也才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更多。
换句话说,谁说形式不重要呢?我们很多事情的失败孰不知都是因为不注重形式忽视形式的结果呢?接下来刘老师又经过了第二次备课,我们共同交流后,又在二班进行了第二次试讲,通过此次试讲,你分明就感觉到这节课因为形式的多样化分明变得更加饱满,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我想不仅仅因为学生本身学习兴趣的原因,因为改变,让课堂变得立体化,也让学习的内容更具研究性更具趣味性。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如果在学生书写时加上一个舒缓的古音乐,那么更能让学生有一种愿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书写优美的汉字中的感受。
经过两次试讲后,刘老师对于课堂的脉络更加清晰,她在本班上课时,你分明感受到她的那种对于课堂把握的轻松自由度,同时,你也分明感受到她们班学生的那种积极学习与交流的开放性,老师与学生分明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学生的思考透彻通透理解深入具体,你简直觉得他们就是一种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对接。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这些是大家的》说课稿2篇
《这些是大家的》说课稿篇一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执教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话题,即教材中的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养成主人翁意识为核心,引导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爱护公物。
这一课教材中包含了4个小话题,分别是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我和公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爱护,一节课显然是完不成教学目标的,需要2个课时。
我将4个话题中第四个话题“爱护公物我能行”放在了第二课时,本节课遵循的是:学生先从初步认识校园公物,再观察身边公物的现状并分析原因来引导学生明白爱护公物迫在眉睫这样的事情逻辑顺序。
二、说学情分析对校内公物的保护是一个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养成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年级学生不缺乏使用公物的经历,并且时时刻刻都在享受着公物提供的种种方便,但对于什么是公物还没有明确的、深刻的认识,为了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公物”的概念,教学时我利用了学校内部的资源,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爱护公物、喜爱学校、热爱集体的情感,使他们在思想上提升对公物的认识,并能主动爱护公物。
三、说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学校的公物,区分出“公物”与“个人物品”。
2.通过课前调查身边的公物是否完好,知道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人人都要爱护。
3.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明了校园公物给大家带来的便利,自然地产生爱护校园公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学校的课桌椅等公共财物,知道公物的作用。
2.调查身边的公物是否完好,知道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人人都要爱护。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公物调查表四、教学过程:1、玩游戏,找物品导入。
师:孩子们,在上课之前,顾老师想和你们玩个小游戏,看谁拥有火眼金睛,能帮老师找出图中所有物品。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反思三篇
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反思篇一《这些是大家的》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一课,编著的意图是通过“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我和公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爱护”四个部分,认识学校的公物,关注学校公物的使用情况,养成公物要用心爱护的意识,学会爱护公物的方法,形成爱护公物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时,我通过“视频《小图书》导入,讲授部分主要以游戏闯关形式进行,第一关寻找公物,第二关扮演公物,第三关爱护公物”等几个环节设计本课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公物,在思想上提升对公物的认识,并能主动的爱护公物。
《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与儿童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
因此,我设计了“游戏闯关积分”、“划区域找公物”、“扮演公物”等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观察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兴趣。
首先,在认识公物的时候,通过视频《小图书》及设定问题“图书是谁的,是用来做什么的?”体会公物的特点是供大家一起使用,从而真正建立公物的概念,为闯关游戏寻找教室内、教学楼内以及校园内的公物做了铺垫,其次,每一关游戏结束后都有重要的问题作提升,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游戏中蕴含着知识与道理,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再次,在扮演角色中体会受损公物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从而引出第三关的爱护公物的方法,可以说这几个活动是环环相扣,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认识的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与学生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潜下心来认真专研教材,将课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学习。
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不够灵活,对于孩子所问的一些问题未能及时有效回答完美;教师的激励语言单一,重视了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却忽略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导致有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在讨论爱护公物的方法时,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通过教学我也得到了一些启示:结合学校“让学生发生真实性的学习”的教学理念,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设置教学活动,同时要注意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创造精神,为学生搭建一个愉快学习的平台,实现与学生共成长的理念。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通用6篇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通用6篇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1第一次备课后是在我班试讲的,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来讲,让人有一种这就是一节干巴巴的要传授些知识,要学生懂一些必须懂的道理的课堂,一方面我班的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考深度都不足,但也从其中看出学生对于这样的平淡并且充满了一种无感情的课是缺少感触的。
或许也可以换句话说,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课,这样的课对于他们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又怎么会有感想呢?这次试讲后,我们都发现了课件的页面太过灰暗,并不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感触,同时,道德与法治课如果只是单纯的传授与说教,只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趣厌烦,而只有调动更多的表现形式,才能真正地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也才会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到老师展现的丰富多彩的材料之中,也才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更多。
换句话说,谁说形式不重要呢?我们很多事情的失败孰不知都是因为不注重形式忽视形式的结果呢?接下来刘老师又经过了第二次备课,我们共同交流后,又在二班进行了第二次试讲,通过此次试讲,你分明就感觉到这节课因为形式的多样化分明变得更加饱满,学生的参与度也更高,我想不仅仅因为学生本身学习兴趣的原因,因为改变,让课堂变得立体化,也让学习的内容更具研究性更具趣味性。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如果在学生书写时加上一个舒缓的古音乐,那么更能让学生有一种愿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书写优美的汉字中的感受。
经过两次试讲后,刘老师对于课堂的脉络更加清晰,她在本班上课时,你分明感受到她的那种对于课堂把握的轻松自由度,同时,你也分明感受到她们班学生的那种积极学习与交流的'开放性,老师与学生分明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学生的思考透彻通透理解深入具体,你简直觉得他们就是一种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对接。
生生师生之间的这种水乳交融让你觉得你分明就是看客,而他们的交流是你无法深入更是无法参与的。
而在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分明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情感与思想的提升与深刻,我想,或许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追求的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至高境界吧!没想到道德与法治课还可以上到如此程度,更没有想到学生与老师的那种忘我的投入,你分明感受到的是生命与生命的灵魂在对话,你分明感觉,当你用心做事时,你才能真正地唤起更多心灵的感应。
小学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通用6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通用6篇) 小学德育与法制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一个专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篇1】小学道德与法治评课稿范文这次通识培训,我感到受益不少,我想一定要通过这次的学习而有一个大的的转折点,并能学以致用。
再不能用那老套套去给幼儿灌输生硬的识字和加减法。
要让他们在快乐中度过童年。
在快乐中成长,在游戏中去学习,在游戏中去启迪他们的智慧,去开发他们的智力。
我们要用心地爱每一个孩子,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不偏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要做好幼儿的好榜样,因为孩子们都好模仿,而老师正好是孩子模仿的最方便的对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的形象要做到端庄大方得体,我们的言行要一致,言行举止需文明,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好的熏陶,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我们的正能量。
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
当一名教师不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非常不易的,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步。
身教重于言教,幼儿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幼儿幼小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幼儿我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感染幼儿和教育幼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教育,使幼儿从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幼儿在园一日常规活动也是家长与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学习以后觉得幼儿园保育工作是整个幼儿教育期间的重中之重。
在我国。
实行保教结合的政策,在通常情况下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完善幼儿的保育工作。
幼儿教育与保育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
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机结合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也就是说教育中要渗透保育,保育中也离不开教育。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5篇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5篇道德与法治评课稿篇11.改变课程观念或者说是教育观念,教师的本职不仅仅是教书,而是“教书育人”,不多赘述。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小学教师会教两门课程。
学生发展:学生是生命个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而不是割裂成学科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使命:增加生命的厚度,增长生命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应有的观念:道德与法治教材和课程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
其一,采用儿童惯有的语言,而不是成人化的命令方式。
包括话题、内容、儿歌、童谣等,主持人、活动的人、教材的生活内容、引导儿童思考的话题和问题。
其二,课程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
采用儿童生活语言不是书面语言,如公物:“这些是我们大家的”,而不是用科学的概念来解释。
避免制造心理距离。
关心儿童生活真实存在的问题。
课程的目的是改变儿童生活的状态,由当下走向更加美好、更加善的生活,而不是建构知识体系。
使儿童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完成书面作业和考试。
其三,课程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时间上的开放。
回望过去,反思当下,规划未来。
你想想你有过这样的事情吗,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怎样做。
由此汲取营养。
空间上的开放。
以德育课程为核心,辐射学生各种活动和教育,如入学教育、班团队、学校大型活动、家庭生活、社区公共空间。
向学生开放。
通过学生学习,完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
向教师开放。
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是解释者不是强调学习重点的人,而是引路人,是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结合的引导者,是教学内容的再创造者。
其四,课程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
内容之间融合。
彼此相互解释、相互融合,以生活为导向,深度融合。
如大家排好队与规则。
多元心理素质的融合。
是综合性的实践智慧,只有与情感、意愿、判断、行动结合在一起的道德知识才是有行动力的知识,而不是僵化的知识,这就是生活智慧。
人与世界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一个人的存在是作为与自然对话、与家庭和谐相处、对社区有所贡献、对国家兴旺有所努力的一个人而存在。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这些是大家的》教案三篇
9《这些是大家的》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二、看看我们的学校公物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学校公物作用大,它使我们的学习更加便利,使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作为使用者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公物呢?(分组进行讨论,并回答)同学们讨论的真热闹,你们都知道怎样对待公物,非常棒!《中小学守则》里明确规定:要爱护公共财物。
大家也知道要爱护公物,那么现实生活中,大家是否做到了爱护公物呢?分组调查: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去实地调查一下,看看我们学校的公物怎么样了吧。
第一小组调查教室门窗、第二组调查走廊外墙、第三组调查操场乒乓球台等、第四组调查图书室。
调查数据按照书上的表格进行详细记录。
调查结束,请各组交流结果。
(同学参与调查并交流结果)通过同学们的调查结果交流,我们知道了大多数公物还是完好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出示破坏公物的图片:面对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公物怎么变成了这样?你是否参与破坏它了?你以后准备怎么做呢?(同学参与回答问题)视频:爱护公物小结:校园里的公物是我们大家的好伙伴,它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我们应该从我做起自觉爱护它们。
二、学生观看图片并回答相关问题。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观看视频《爱护公物》二、通过实际调查,让学生明白公物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但是有些已经受损严重,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学校里的公物有哪些,知道了学校里的公物作用大,它们使我们的学习更加便利,使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应该爱护它。
板书这些是大家的(第二课时)9《这些是大家的》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这些是大家的》是《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单元的第1课,对其他几课起着铺垫、引导的作用。
本课由“学校里的公物”“身边的公物还好吗”“我和公物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爱护”四部分内容组成,此外还融入了《中小学生守则》中的内容“爱护公共财物”。
本课时第一、二、三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走访校园,帮助学生认识学校里的公物,认识学校公物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现场调查班级公物的使用的情况,发现问题,产生对爱护公物问题的关注;采用换位思考的讲故事方式,感受公物和“我”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公物为我服务,我应该爱护公物;从“我和公物的故事”反思自己的行为,布置学生开展校园公物小调查。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课稿及反思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说课稿及反思《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学校里的公共财物。
知道这些公物的作用。
知道公物是为大家服务的,人人都应该爱护。
2.感受公物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破坏公物给我们带来的不便,从而产生爱护公物的情感。
3.了解公物现状,查找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物现状,对公物损坏原因进行深层思考,并能够身体力行去保护公物。
难点:激发学生爱护公物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短片导入,回顾校园里的公物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老师带着大家参观了我们的校园。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找找短片里都有哪些公物?2.教师播放校园短片3.让学生大面积地进行回答4.教师评价: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找到了这么多的公物。
(二)调查汇报,分析公物现状原因1.过渡:你们在观察身边的公物时有什么发现吗?2.学生用观察表说自己观察到的公物的现状。
(有保护好的,有损坏的)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桌子上有很多笔印,四周也有掉漆的情况。
”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墙壁上有的地方有小洞。
”还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灭火器没有灰尘,也没有损坏的地方,非常完好。
”3.当学生谈到有些公物非常完好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公物为什么在使用时还能这么完好?学生在分析公物完好的原因时,教师出示相应的文字。
4.教师追问:刚才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破损的公物,它们是怎么变成这样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寻找出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特别是使用和日常护理相关的原因。
预设: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想到这些公物是大家的,只想到了自己。
有时可能是学生不小心造成的无意识的行为。
还有公物在使用时的自然消耗等等。
5.在学生查找到公物破损的原因后,教师马上创设情景,让学生听听小课桌要对我们说些什么,这时教师播放动画“小课桌的自述”,让学生谈谈听了小课桌的话,你的心情,有什么想说的?6.请学生谈谈自己和公物相处的美好瞬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和公物在一起时的内心感受。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通用11篇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德与法治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1《这些是大家的》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学期有幸听了区道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
本课的教学以“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
下面谈谈个人浅薄看法:1、贯彻生活化的原则。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章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在本堂课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内容开展活动,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调动生活中的经验。
让学生说生活中的公用设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面对学习主题感到有话可说,因而乐于探究,善于,政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深切感受公用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事例,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已身边爱护公物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积极发言,通过积极岁与,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拉近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学生才能有话说,有真话说。
商榷点:①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通过教师在一个个问题的“开导”下,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跟者教师在转,削弱了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5篇(1)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5篇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1听了张老师的《学习伴我成长》这一课,收获很多。
下面谈谈一些浅薄看法。
教师通过评价学生两年来学会的本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从而鼓励学生攀登新的高峰,将自信心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
三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经验,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这为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但是,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课程内容的加深、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学习难度逐渐加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烦恼和学习困难也会越来越多,这对刚进入中年段的学生来说面临着新的挑战。
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这是思维发展中最艰难的一个阶段,孩子们刚刚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发展的程度也不平衡。
这一时期若不注意引导,有的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这就是为什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对于很多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学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学习”的概念还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是终身学习,更不明白人为什么需要终身学习。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周围大人们的学习情况,明确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以学习,从而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获得成长。
因此,本课重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懂得学习是人成长的需要,并且需要终身学习;引导学生理清学习的概念,理解并树立新的学习观,懂得学习的空间、途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生活处处皆学习。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评课稿2听了XXX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
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一一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
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道德与法治评课稿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评课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应当如何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德与法治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1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师以教材资源为范例,以课外资源为补充,以活动体验为手段,让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展示、分享、讨论,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动物的亲近感、好奇心,知道了怎样才是真的喜欢动物的行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了几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懂得了要爱护小动物。
对实施过程进行自我分析和思考:整个课堂教学创设三次闯关的情境,将真的喜欢动物的行为分散其中,意在落实课堂目标。
纵观课堂教学,三次闯关给学生创作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最后,将知识点编成儿歌,成为板书,潜移默化的落实了教学目标。
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通过不同情境的表演,体验动物的心声,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交流的真切、真诚。
不伤害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句句精彩的回答,成为课堂的亮丽风景。
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年级的孩子要多给方法,小组合作前,教师先通过小猫的例子一步步教学,然后总结方法。
这样,小组学习时孩子们就“有法可依”。
明确的分工,充分的课前准备,也让课堂上的小组合作真实有效,每个小组的交流展示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给予他们的阵阵掌声就是最好的评价。
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力求体现道法的生活性和实践性,紧紧联系本课的学习,让大家科学养蚕。
在体验与实践中,培养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这也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教师还将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和改进。
一,利用情境创设教学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案例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这些是大家评课稿三篇
《这些是大家的》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学期有幸听了区道
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
本课的教学以“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作为教学的基
本理念。
下面谈谈个人浅薄看法:
1、贯彻生活化的原则。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章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
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在本堂课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内容开展
活动,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调动生活中的经验。
使学生说道生活中的公用设施,从学生尚无的生活经验启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生活经验与课本科学知识展开有机融合,并使直面自学主题深感
存有话可以说道,因而乐意探究,擅于,妹婿刊登自己的意见,诚挚体会公用设施与我们
的生活息息相关。
(2)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事例,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学生,
让学生自已身边爱护公物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积极发言,通过积极岁与,明确具体的教学
目标。
2、积极主动创设民主、公平、人与自然的课堂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了民主、公平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加深师生间的感情
距离,学生就可以存有话说,存有真话说道。
商榷点:①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通过教师在一个个问题
的“开导”下,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跟者教师在转,削弱了的课堂上
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缺少对学生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
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却忽视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因为只有通过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才
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③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致使蔡个课
堂氛围还不够轻松、活跃。
④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同学,忽
视了反应较慢的同学的参与,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教学环节不够严谨,教学语言不够简练,有重复罗嗦的地方。
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较差。
在生活中,学生真的没有必要时刻都精神,那样可以感觉
很累。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明白两点,第一,存有精神的生活和自学就是身心健康
的整体表现。
第二,当自己看见别人不精神时的体会就是什么,轮转思索,当别人看见自
己不精神的时候,又可以有何感想。
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不好认知存有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也存有动力秉持。
课堂上教师尝试着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适当点拨,适当引导,同时介绍一些生活小技能、小窍门。
在演示生活的情景中学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明白
了有精神的孩子人人夸,有精神的孩子更自信,有精神的孩子是健康的表现。
自己应该每
时每刻把最美最精神的样子展现给大家!
首先通过ppt展现恰当的坐姿、站姿,使学生自己制止自己的坐姿,并初步懂人体姿
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
然后观赏错误坐姿、站姿领略到我们的危害及“国庆六
十周年阅兵式”视频,通过对照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我们挑选恰当坐姿、站姿的必要性与重
要性,并且体会较好的精神面貌领略到我们的惊艳。
学生们通过观赏视频都存有很深的体会,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尽力努力做到最出色,但是问题就是无法维持。
小学生就是喜欢动,让他们一节课保持一个姿势也不现实,因此要求他们在写作业、
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不仅对我们的脊柱生长有益处,更能保护我们的视力。
在走路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抬头挺胸。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做好可以,但是坚持做
好就有很大的困难,因此要想真正的能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通过比赛,看看哪个同学能一节课都维持恰当的坐姿,使同学体会恰当的写字姿势,
并且维持一段时间,先使大家充份体会这个过程,然后在以后的听课过程中,必须不断的
告诫,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可以构成不好的习惯,这个过程不仅须要学生的秉持,
也须要老师的秉持。
不足之处:
1、应当特别注意和家长的信息沟通,介绍孩子们在家中的真实整体表现,进而展开
存有针对性的鼓励。
2、课外延伸评价应加强督促指导,并进行持续跟踪,将学生在课堂内的短时实践转
化为课外的持续践行,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长期坚持的仪态仪表习惯。
听到了张老师的《自学相伴我蜕变》这一课,斩获很多。
下面谈谈一些肤浅观点。
教师通过评价学生两年来学会的本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从而鼓励
学生攀登新的高峰,将自信心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
三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已经累积了一些自学经验,在老师和家长的协
助下初步构成了一些不好的自学习惯,这为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打下了基础。
但是,入读
三年级后,随着课程内容的增进、自学任务不断减轻、自学难度逐渐加强,学生遭遇的自
学苦恼和自学困难也可以越来越多,这对刚步入中年段的学生来说遭遇着代莱挑战。
近代
知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智发展理论表示,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处在具体内容运算阶段。
这就是思维发展中最艰困的一个阶段,孩子们刚刚由具体内容形象思维向抽象化逻辑思维
发展,发展的程度也不均衡。
这一时期若不特别注意鼓励,有的孩子可能会对自学产生抵
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这就是为什么此阶段学生的自学难发生两极分化现象。
对于很多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学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学习”的概念还只局限于学校课堂、书本知识的学习;不知道什么是终身学习,更不明白人为什么需要终身学习。
使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周围小人们的自学情况,明晰自学将充斥人的一生,时时可以自学,时时可以自学,从而在自学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赢得蜕变。
因此,本课重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懂得学习是人成长的需要,并且需要终身学习;引导学生理清学习的概念,理解并树立新的学习观,懂得学习的空间、途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生活处处皆学习。
收到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