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行医感悟:治疗咳嗽有迹可循!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中医行医感悟:治疗咳嗽有迹可循!

小编导读

一、治咳贵宣降

宣法是用辛散轻扬的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降法是用肃降肺气的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宣法和降法常合并应用,故合称宣降法。

肺喜宣通而恶壅塞,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咳,故当以宣法宣散发表外邪。肺主秋令,喜清虚肃降,苦气上逆,“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当以苦降肺气。宣降肺气是治疗咳嗽的重要方法,正确而灵活地把握宣降法的临床应用,对咳嗽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余以为,治咳不宣降,非其治也。

宣法的应用:临床只要排除燥热、内伤气火、阴虚等,皆可使用宣法。使用宣法的四要素:①要询问患者咳嗽的诱因,其咳嗽是否因寒加重;②咳嗽的声音是否闷咳不扬,或咳声嘶哑;③咳嗽是否有痰难于咯出;④咳嗽的伴有症状,是否合并有鼻窍不通之症。临证四者不必悉具。宣肺当以疏风为先。风为六淫之首,故外感之咳常以风为先导。风邪当疏解,如止嗽散;夹寒邪当疏风散寒,如三拗汤;夹热邪当疏风清热肃肺,如桑菊饮;夹燥邪当疏风清肺润燥,如桑杏汤。同时注意邪气的转化兼杂,如风寒犯肺,未能及时宣散,郁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肺有蕴热,而外感风寒,表现为外寒内热证,皆当解表散寒,清泄肺热并施。他如风寒化热应清肃;风热化燥当转清润;肺热蒸液成痰,当转清热化痰等。此外,内伤咳嗽反复发作,常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致内外相引而发病,且日渐加重,治疗当佐以宣散外邪,方中肯綮。咳久肺气虚,表卫不固,易感风邪,对此切忌专肆祛风,当益气固表。宣肺首推麻黄。麻黄辛散宣通,又具苦降之性,善宣肺气郁闭,平肺气之上逆,在宣发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于伤风咳嗽,“无热便是寒”,即可使用麻黄。肺气之宣降是相济的,肺气

不宣必然会影响肺气而致不降;肺气不降势必影响肺气以致不宣。非宣则外邪不去,非降则肺气仍逆。因此,在运用宣降法治疗咳嗽时,根据咳嗽病因的不同,或宣中寓降,或降中寓宣,使宣与降相反相成。一般地说,外感咳嗽以肺气不宣为主,内伤咳嗽以肺气不降为主,宣与降之治疗各有侧重,但应当配合。

二、治咳不远温

温法是用温热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

因肺性本凉,易受寒邪侵袭,形寒饮冷皆可伤肺而咳嗽。肺对寒邪的易感性,决定了寒邪致咳的多发性。痰为阴邪,易伤阳气,而痰饮内伏,痰瘀互结所致咳嗽者多。临床多见脾肺阳虚,痰饮不化,水饮犯肺咳嗽;肾阳不振,肺中寒冷,肾不纳气,肺气上逆而咳喘等。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临床常囿于西医消炎药和苦寒清热中药治咳,凉药太多,对寒咳者雪上加霜,对热咳者苦寒凉遏,渐致陈寒伏肺。

肺热咳嗽治以苦寒清热,为防苦寒伤肺,可佐以温热药。临床应用温法治咳要善辨寒热标本。咳嗽以痰饮为患居多。

痰饮为阴邪,伤人阳气。慢性咳嗽以肺阳虚,痰饮内伏,痰瘀互结为主要病理基础,种种热象为标。临床应排除对标的顾忌,施治应从本,以温(化、散、补、通)为法。如寒饮化热者,温化寒饮为主;阳虚痰瘀化热者,温补阳气为主;时热证寒者,舍时从证,以温寒为主。久咳、顽咳要细辨寒热,凡有寒象,或热象不明显者,均可灵活运用温肺散寒之剂,或酌伍清热药。仲景治寒饮,尤其治疗肺胃寒饮的用药,常以干姜、细辛、五味子三药合而用之,对寒饮咳喘确有良效。干姜、细辛可直接入肺,散水寒之邪;五味子入肺,可敛肺气之上逆。一收一散,散中有收,正邪兼顾,对消散寒饮而止咳喘十分得力。

关于小青龙汤,本方虽为外解表寒,内散水饮而设,据药物分析,又能温散上中下三焦水寒之邪。临床上对外寒内饮,水寒射肺,寒饮

伏肺之咳喘;以及外感风寒之邪未予表散,日久寒饮入肺;或肺热咳嗽,苦寒凉润太过,热从寒化;或素体肺气不足,肺阳虚弱等所致之咳喘,总归于寒饮壅肺,均可酌情应用。小青龙汤临床应用得当,效如桴鼓;用之不当,祸不旋踵。以其辛烈发散,有伤阴动阳之弊,上耗肺气,下拔肾根,不可不慎。因此,要注意慎用和忌用证。药后当以苓桂剂善后。

寒饮壅肺辨证:①辨气色,诸如水气、水色、水环、水斑;②辨咳喘;③辨痰饮;④辨舌象;⑤辨脉象;⑥辨兼症。上述证候不必悉见,符合一二项即可。凡寒饮内伏于肺,肺失宣降而咳喘,吐痰清稀,背部恶寒,舌苔水滑等,即可予之小青龙汤。

关于麻黄的应用:小青龙汤麻黄生用,取其发表散寒;炙用则专于温肺散寒,止咳平喘。故对肺寒久咳,须炙麻黄,防生麻黄耗气之弊。麻黄中的麻黄碱,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扰乱心律,故对心脑血管病人不能贸然使用。用麻黄时,应先小剂量服用以投石问路,再酌情增加剂量。

去麻黄加杏仁问题:麻黄之宣肺,既可解散在表之风寒,又有助水寒攻肺的上逆之势;麻黄之发其阳,对难潜的虚阳欲脱有推波助澜之虞。用杏仁苦降之品,不仅气顺喘平,还可使气顺而表解。从麻黄与杏仁之一减一加,可以看出仲景用药旨在用其利而避其弊、既病防变、治病求本的严谨的学术思想,足堪效法。

三、治咳莫畏敛

敛法是用收敛肺气的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

肺主敛欲收。肺属秋,主收敛,主肃降。肺主皮毛,肺为华盖。因此,肺司宣降。肺之宣而不泄,肺之降而不逆,余以为靠肺之主收欲敛以维系相济。因此,肺之主收欲敛是肺气宣降的枢机。

感受外邪,失敛失降,则肺气逆,逆则太阴不收,肺叶焦满而咳。肺主气,剧咳或久咳伤耗肺气。肺气耗散,宣降不支,咳必不愈。《内经》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只有在辨证中使用敛法,敛肺利气,使正复邪去,方能病愈。若肺气不敛,正气不复,

则邪去不尽,留恋迁延,为不善之治。

《说文解字》曰:“敛,收也。”敛法,一则收敛肺气外泄之耗散,一则敛降肺气之上逆,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因此,在辨证中酌以收敛,可谓泛应曲当,疗效弥增。

外感咳嗽,勿须拘泥禁敛。感冒早期刺激性咳嗽,祛风散邪是为治疗大法。但是由于患者频频剧烈咳嗽难于忍受,辛散祛邪又一时难于达到缓解咳嗽之效,故每于方中将麻黄或荆芥与五味子同用,服后可收到剧咳缓解,痰易咳出之效。外感风热,咽喉不利,咳嗽剧烈者,在宣散风热、清利咽喉中,伍以白芍、五味子等养阴收敛之品,可明显缓解咳嗽。外感咳嗽剧烈,或呛咳频作,甚者咳而遗尿,在宣肺同时,因其剧咳耗散肺气致膀胱失约,可酌加敛肺之品以摄尿;考虑肺有肃降之性,尚需伍肃降之药以通调水道;如肺气虚则加益气之品,使肺之治节复权而遗尿方止。

内伤久咳,必当酌情与敛。久咳必致肺气虚耗,一则气不化津,痰浊壅肺;再则卫外失固,易感风邪。此正虚恋邪,虚实夹杂。在益气祛痰降逆中,伍以麻黄祛风散邪,粟壳酸以敛肺,一宣一敛,一开一合,宣不伤正,敛不留邪,相反相成,咳嗽自愈。

治咳不畏敛,专敛则当戒。经云:“欲伏其所主,必先其所因。”治咳嗽如不针对“其所因”施治,只凭一味的收敛去“伏其所主”,不但不能伏其所主,反因其所因未却而生他变。因此,《内经》在强调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的同时,告诫我们还必须以辛泄之。此条最宜玩味,意在敛中当寓祛邪,一敛一辛,敛不留邪,辛不伤正,当不偾事。

四、治咳善化痰

化痰止咳法是用化除和控制痰涎的方药治疗咳嗽的方法。

痰是关键因素。痰是肺系疾病中最主要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和诱发肺系疾病的重要病因。衍生致病:痰阻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阻,化热酿毒,形成痰-气-瘀-毒之病理链;痰蕴化热,耗伤肺阴,肺失濡润;痰为阴邪,其性黏腻,易伤阳气,致肺气虚;痰湿伤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