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外来人员进出实验室登记表
参观实验室外来人员进出校园信息登记表
对口单位:(盖章) 主要负责人:(签字)
序号
姓 名
身份证号
联系方式
单位或居住地址
身体是否健康
是否到过疫区
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或疑似例
说明:于2020.06.6~06.6期间需由南门进学校实验室改造现场测量,当日返回。
1、在疫情还没有解除之前,学校仍要做到严防严管,请各对口单位对进出校园的外来人员要严格审核把关。
2、此登记表需要对口单位领导签字同意后,加盖对口单位公章,报送校防疫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3、保卫处通知门岗做好进出人员的检查和登记。
医疗工作者出入登记表
医疗工作者出入登记表
1. 背景
为了管理医疗机构内外部人员的出入,加强对医疗工作者的管理与监控,制定医疗工作者出入登记表,以便记录和追踪他们的活动。
2. 目的
通过医疗工作者出入登记表的实施,达到以下目的:
- 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和安全管理水平;
- 加强对医疗工作者的管理和监控;
- 提供出入登记的准确数据,以便追踪和调查相关事件。
3. 登记表内容
医疗工作者出入登记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 医疗工作者姓名;
- 工作者所属部门或单位;
- 出入时间及日期;
- 出入目的;
- 刷卡记录或签名确认;
- 备注(可用于记录特殊情况或说明)。
4. 使用方法
医疗工作者在进入或离开医疗机构时,需在登记表上填写以下
信息:
- 姓名;
- 部门或单位;
- 出入时间及日期;
- 出入目的。
医疗工作者可以选择刷卡或签名确认方式作为出入登记的凭证。
5. 登记表保存与查阅
医疗工作者出入登记表应由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存和管理。
登记表应保存一定的时间,以便后续的查阅和追踪。
6. 隐私保护
在管理医疗工作者出入登记表时,应遵守相关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并采取措施保护登记表中的个人信息安全。
7. 审查与改进
定期对医疗工作者出入登记表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完善登记表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
以上为医疗工作者出入登记表的相关内容。
请相关人员合理使用和管理该登记表,以达到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确保医疗工作者安全有序出入的目标。
实验室准入制度及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
实验室准入制度(附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
1、为保证出入实验室相关人员的自身安全,进入实验室必须谨遵相关制度;
2、实验区域必须有明显的限制进入及实验室使用标识;
3、实验室人员必须熟知实验室相关安全条例,熟知实验室危险源及安全防护措施,提交实验方案且在导师同意后方可出入实验室;
4、外来参观人员须在相关人员陪同,且详细告知相关安全条例,做好安全防护后方可进入实验室;
5、实验或参观人员除了遵守常规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等管理要求外,还要遵守各特殊工作区域内的特殊要求(见实验室特殊工作区域一览表)
附表:实验室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
实验室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
出入人员登记表
离开地点
记录人员离开时的具体场所或区域名称,需 与进入地点相对应,如"XX大厦一楼大厅"。
出入事由与证明文件
出入事由
说明人员出入的原因和目的,如"参加会议" 、"拜访客户"、"送货"等。
证明文件
记录人员出入时所携带的相关证明文件,如 工作证、身份证、通行证、介绍信等。
04
物品携带情况
携带物品名称与数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填写地点
记录填写时的具体地点,方便后续追 踪和查询
填写人员与审核人员
填写人员
记录填写该登记表的人员姓名、职务等信息,确保责任明确
审核人员
记录审核该登记表的人员姓名、职务等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02
出入人员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与年龄
姓名
记录出入人员的全名,确保准确 无误。
性别
标明出入人员的性别,方便进行统 计和管理。
出入人员登记表
汇报人: 汇报时间:
目录
• 登记表基本信息 • 出入人员基本信息 • 出入时间与地点 • 物品携带情况 • 车辆出入信息 • 其他相关信息
01
登记表基本信息
登记表名称与编号
登记表名称
出入人员登记表
登记表编号
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编号,确保唯一性
填写时间与地点
填写时间
记录填写时的具体日期和时间,确保 信息的时效性
身份证号码
记录出入人员的身份证号码,确保人员信息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
03
出入时间与地点
进入时间与地点
进入时间
记录人员进入场所或区域的具体时间, 如"汇报时间:-05-02 09:00"。
医院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外来人员管理,保障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确保医院内部员工及外来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进入医院的所有外来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病人亲属、陪同人员、访客、医护人员等。
三、职责1. 医院保卫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本制度。
2. 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外来人员的管理工作。
3. 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负责对病人家属及陪同人员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
四、登记管理1. 外来人员进入医院,需在门卫处进行登记,填写《医院外来人员登记表》。
2. 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单位或住址、入院时间、陪同人员信息等。
3. 15岁以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记载家长姓名、学校年级及班级。
4. 检验科、放射科发现传染病的阳性结果时,要询问并登记病人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同时电话报告防保科和临床首诊医师。
5. 临床首诊医生在接到检验科或放射科的报告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防保科。
6.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任何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新的传染病报告卡,卡上标记的星号必填,同时报告防保科。
7. 防保科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立即进行网络直报或卡报市疾控中心,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簿和肺结核转诊登记簿,保存传染病报告卡3年。
8. 对于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疾病病人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五、安全管理1. 医院保安部门负责对外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医院内部秩序。
2. 保安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各项安全规定,对可疑人员及时报告。
3. 医院各科室负责人应加强对科室内部安全管理,确保病人及家属安全。
4. 医院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对病人家属及陪同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六、监督与考核1. 医院保卫部门定期对医院外来人员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科室负责人应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外来人员管理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