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注释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爱莲说注释内容详解

爱莲说注释内容详解

爱莲说注释内容详解
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吧!就好比在一个大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儿,玫瑰娇艳、百合清新,那莲花在其中可是独具一格呢!你想想,那么多花,为啥周敦颐就单单说莲花可爱呢?
2.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为啥独爱菊呀?就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一样,他就是对菊情有独钟呢!那和莲花比起来,菊又有啥不一样呢?
3.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哎呀呀,唐代的人可太喜欢牡丹啦!就跟现在有些人疯狂喜欢某个明星似的,那叫一个痴迷呀!那莲花在这种情况下又显得多特别呢?
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哇塞,这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污染,这多厉害呀!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很糟糕的环境里,却能保持自己的纯洁和美好,是不是超牛的?
5. “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显得妖媚,多自然多清新呀!就像一个素颜也很美的女孩子,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就很动人呢!
6.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莲花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多规整呀!就好像一个人做事有条有理,不拖泥带水一样。

7. “香远益清”,这香味飘得远远的还更加清幽,你说妙不妙?就像好听的音乐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还那么悦耳呢!
8. “亭亭净植”,直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多优雅的姿态呀!跟那些歪歪扭扭的植物比起来,简直太出众啦!
9.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只能远远地观赏不能去玩弄它,这是对莲花的尊重呀!就像有些珍贵的东西,我们只能欣赏不能随意破坏一样。

10. 总之,莲花就是这么独特这么有魅力呀!它的这些特点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去欣赏吗?。

爱莲说注释及译文

爱莲说注释及译文

爱莲说注释及译文《爱莲说》[1]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爱莲说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注释1.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2.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今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3.甚:很,十分。

4.之:结构助词,的。

5.可:值得。

6.者:花。

7.蕃(fán):多。

8.独:只,唯独。

9.自:自从。

10.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1.甚爱:大多喜爱。

12.予(yú):代词,我。

13.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14.而:表转折,却。

爱莲说注释及译文

爱莲说注释及译文

爱莲说注释及译文《爱莲说》[1]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爱莲说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注释1.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2.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今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3.甚:很,十分。

4.之:结构助词,的。

5.可:值得。

6.者:花。

7.蕃(fán):多。

8.独:只,唯独。

9.自:自从。

10.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1.甚爱:大多喜爱。

12.予(yú):代词,我。

13.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14.而:表转折,却。

爱莲说原文及译文

爱莲说原文及译文

爱莲说原文及译文
《爱莲说》原文: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1作品简介《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作品原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1爱者甚蕃2。

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4;予5独爱莲之6出淤泥7而不染8,濯9清涟10而不妖11,中通外直12,不蔓不枝13,香远益清14,亭亭净植15,可16远观而不可亵17玩18焉19。

予谓20菊,花之隐逸者21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22者也。

噫23!菊之爱24,陶后鲜25有闻2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8。

词句注释1、可:值得。

2、蕃:通“繁”,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独,只,唯独。

4、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自,(自)从。

盛,很,十分,一作“甚”。

5、予(yú):我。

6、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7、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8、染:沾染(污秽)。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翻译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译文
一、《陋室铭》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望;水不一定要深,只要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秘。

苔藓覆盖的小屋虽然简陋,但青葱的翠色让人感到生机盎然。

短小的窗户、木制的门扉紧闭着,虽然简朴却别有一番风雅。

闲时弹奏一曲《素琴》,不需要畅快的音乐,清泉在石头上起伏。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没有繁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这里景色美丽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一望见底。

拥有着奇异的山水,实在是世间最好的隐居之处。

它使人的内心感到舒适,而外界也没有尘俗之气。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称道的呢?”
二、《爱莲说》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代以来,世上的人们都很喜爱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越久越芬芳幽洁,花朵在太阳下愈发艳丽。

啊!我感叹于莲的洁身自好,喜爱它远远超过喜爱世人所深爱的牡丹。

牡丹是富贵者所喜爱,而莲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喜爱。

唉!我只恨自己没有美好的品质去衬托莲的完美啊!。

部编版七下语文《爱莲说》字词批注翻译(最新版)

部编版七下语文《爱莲说》字词批注翻译(最新版)
我单单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濯 ( z h u ó ) 清 涟 ( l i á n ) 而 洗 却 水清而有微波, 表 这里指清水 转 折
中 通 外 直 , 不 内 通 外 正 心 达 在 直 蔓 长藤满 名作动 不

不 妖 , 妖 媚
枝 , 长枝条 名作动
水中、陆上草本、木本植物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
晋陶渊明独 只

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很 从
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们(都)十分喜爱牡丹。
予 ( y ú ) 独 ② 爱 莲 之 ② 出 淤 ( y ū ) 泥 而 ① 不 染 , 我 只 取消句子 却 沾 污 仅仅 独立性的 表转折 染 泥 助词
隐 逸 ( y ì ) 者 也 表 指隐居的人 判 断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避世隐居之士;
牡丹,花之②富贵者 的 富有有 权势的 人


;莲,花之

表 判 断
君子者 品德 高尚 的人

表 判 断


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噫(yī)!菊之
叹词 欸

爱,
助词,宾 语前置的 标志
内心通达而外形笔直,不生枝蔓也不长枝节;
香 远 益 清,亭亭 净 植,可② 远播 更 清 高耸 洁 立 可以 形作动 加 新 的样 净 能够 子
予 谓 菊 , 花 之 我 认 的 为

远观 观 赏
而不可亵(xiè)玩焉。 却 亲近而 兼词 转折 不庄重 于之
香气远播,越发显得清纯芳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从远处观赏,却 不可贴近去玩弄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 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 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宜乎:当然。宜:应当。众:多。 异义词 (亭亭净植)植: 古义:立 今义:种植
K12 教育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 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是著名的隐 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 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 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 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 (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特别,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 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爱莲说》重点字词解释,翻译, 内容分析 , 写作手法赏析 莲花之美,人格之洁

《爱莲说》重点字词解释,翻译, 内容分析 , 写作手法赏析    莲花之美,人格之洁

《爱莲说》重点字词解释,翻译,内容分析,写作手法赏析——莲花之美与人格之洁《爱莲说》原文及重点字词解释: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重点字词解释:1.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2. 淤泥:被人遗弃的污泥。

3. 染:沾染(污秽)。

4. 濯:洗涤。

5.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6. 妖:美丽而不端庄。

7.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通外直。

8. 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9.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清香。

10.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11. 植:动词,竖立。

1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13. 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啊”。

《爱莲说》是宋朝周敦颐的著作。

译文如下: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爱莲说》内容分析:《爱莲说》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散文小品,字面理解是“爱莲花的传说”,但实际上是通过描写莲花的形象和品质,来表达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赞美。

文章首先描绘了莲花的外在形象特点,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等,这些都是莲花的高洁、正直、纯净、端庄、美丽的特征。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词语解释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盛:广。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

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语气助词,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翻译原文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翻译原文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翻译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诗人。

是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很多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爱莲说》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爱莲说》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爱莲说》全解【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蕃f n:多。

独:仅,只。

濯zhu :洗涤。

清涟li n: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m n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亭亭:挺立的样子。

植:竖立。

亵xi 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鲜xi n:少。

宜:当然。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周敦颐(公元10xx~10xx),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

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等职。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

因为书堂前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乡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

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公。

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2、关于背景《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公元10xx年)擢为南康(现在江西省星子县)郡守时写下的。

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长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

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胃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

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

【第二部分:整体感悟】一、谋篇立意这是一篇借花喻人的优美小品文。

作者独爱莲花的高洁不俗,来比喻自己道德情操的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同时,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火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莲花所体现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君子,要讲求精神文明。

二、文章脉络文章共两段。

第一段写了莲的形象和品质,说明爱莲的缘由。

作者从泛论入手,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含蓄地说明,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体现。

作者写陶渊明爱菊,正是对他不苟随时俗的高洁品质的赞扬。

水陆草木之花全诗译文及注释

水陆草木之花全诗译文及注释

《爱莲说》全诗、译文及注释【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出自《爱莲说》首句,系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所创作的一篇散文。

目前入选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现整理分享该作品的原文、译文及注释。

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1.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2.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3.之:的。

4.可爱:值得怜爱。

5.者:花。

6.甚:很,非常。

7.蕃:多。

8.自:自从。

9.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0.独:只,仅仅。

1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出:长出。

13.淤(yū)泥:污泥。

14.染:沾染(污秽)。

15.濯(zhuó):洗涤。

16.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17.妖:美丽而不端庄。

18.通:贯通;通透。

19.直:挺立的样子。

20.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21.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22.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原文翻译及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词语解释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盛:广。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

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语气助词,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原文与译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文学常识】本文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是北宋朝著名哲学家。

本文文体是“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重点词义】1.特殊用法古今异义:亭亭净植.:竖立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用作动词,蔓,横生枝蔓;枝,旁生枝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名词作状语,从远处2.其他重点词义可爱者甚蕃.:多予独.爱:只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水波;妖,艳丽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予谓.菊:认为隐逸..者:隐居避世莲,花之君子..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噫.,菊之爱:叹词,表示感慨。

陶后鲜.有闻.:鲜,少;闻,听说宜.乎众矣:应当3.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水陆草木之.花: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重点句默写】1 写莲的生长环境,中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许的品质,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立意相反的是(作者“独爱莲”的原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文言文爱莲说注释翻译原文

文言文爱莲说注释翻译原文

文言文爱莲说注释翻译原文《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爱莲说注释翻译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文言文爱莲说注释翻译原文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详细翻译: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注释: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短文两篇》参考译文_1

《短文两篇》参考译文_1

《短文两篇》参考译文
爱莲说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

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就很多了!
陋室铭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原文,翻译,赏析(精选5篇)

爱莲说原文,翻译,赏析(精选5篇)

爱莲说原文,翻译,赏析爱莲说原文,翻译,赏析(精选5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莲说原文,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莲说原文,翻译,赏析篇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之爱莲说》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之爱莲说》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之爱莲说》注释译文赏析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

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注释1、甚:很,十分。

2、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3、之:的。

4、可爱:值得怜爱。

5、者:花。

6、甚:很,非常。

7、蕃:多。

8、自:自从。

9、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5、濯(zhuó):洗涤。

16、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17、妖:美丽而不端庄。

18、通:贯通;通透。

19、直:挺立的样子。

20、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21、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22、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23、益:更加。

24、清:清芬。

25、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26、亭亭:挺直的样子。

27、植:竖立。

28、可:只能。

29、亵玩:靠近赏玩。

30、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31、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32、谓:认为。

33、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注释译文赏析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
(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

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注释
1、甚:很,十分。

2、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3、之:的。

4、可爱:值得怜爱。

5、者:花。

6、甚:很,非常。

7、蕃:多。

8、自:自从。

9、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0、独:只,仅仅。

1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出:长出。

13、淤(yū)泥:污泥。

14、染:沾染(污秽)。

15、濯(zhuó):洗涤。

16、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17、妖:美丽而不端庄。

18、通:贯通;通透。

19、直:挺立的样子。

20、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21、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22、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23、益:更加。

24、清:清芬。

25、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26、亭亭:挺直的样子。

27、植:竖立。

28、可:只能。

29、亵玩:靠近赏玩。

30、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31、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

32、谓:认为。

33、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34、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35、者:……的人或物。

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

36、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37、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语气助词,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38、鲜(xiǎn):少。

39、闻:听说。

40、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1、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42、宜乎:当然(应该)。

43、宜:当。

44、众:众多。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首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

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

“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好尚,这几句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

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些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

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体现。

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

接下来,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

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

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

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

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拓展
一词多义
鲜:
陶后鲜有闻(副词,少。


芳草鲜美(形容词,鲜艳。

)《桃花源记》
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菊之爱(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蔓”“枝”:名词活用作动词“生蔓”“长
枝”。


2、香远益清(远、清:形容词作动词,译为“远播”“显得清幽”。


3、濯清涟而不妖(妖:名词作动词,美丽而不端庄。


特殊句式
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者......也”判断句。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菊之爱,即爱菊,对菊的爱;“之”为宾语前置标志。


重点字词解释
1、可爱者甚蕃(甚:很;蕃:多。


2、自李唐来(自:自从。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予:我;之:用于主谓消独,无实义不译;独:仅;染:沾染。


4、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5、中通外直(直:立。


6、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作动词,分枝节。


7、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传得远;益:越发,更。


8、亭亭净植(亭亭:直立的样子;植:树立。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亵玩:玩弄。


10、陶后鲜有闻(鲜:少;闻:听,听说。


11、宜乎众矣(宜:应当;众,多。


创作背景
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