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古诗解释意思
咏鹅古诗
![咏鹅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b271f0e776a20029bc642d23.png)
咏鹅古诗
咏鹅古诗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古诗鉴赏:咏鹅精选
![古诗鉴赏:咏鹅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79badb833687e21ae45a9d6.png)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表达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快乐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
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那么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古诗词简析《咏鹅》
![古诗词简析《咏鹅》](https://img.taocdn.com/s3/m/160aad116c175f0e7cd13782.png)
古诗词简析《咏鹅》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古诗词注释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 项:颈的后部。
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古诗词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曌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咏鹅》古诗鉴赏
![《咏鹅》古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e60a57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5.png)
《咏鹅》古诗鉴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咏鹅》古诗鉴赏《咏鹅》古诗鉴赏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古诗《咏鹅》 翻译及读后感
![古诗《咏鹅》 翻译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691139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e.png)
古诗《咏鹅》唐·骆宾王的翻译及读后感
《咏鹅》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翻译和读后感。
原文: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复制复制
翻译:
鹅,鹅,鹅,
曲项仰天歌。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
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波浪。
复制复制
读后感:这首《咏鹅》以一个七岁孩子的视角,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鹅在清澈的水中嬉戏的情景。
诗中的“鹅,鹅,鹅”仿佛是孩童的欢呼声,让人感受到了童真、活泼的氛围。
作者通过对鹅的
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纯真感受,使诗歌充满了生机和童趣。
曲项仰天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鹅儿高昂的姿态,仿佛在天空中歌唱。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新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水畔场景中。
整首诗简短而富有节奏感,语言清新简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通过这样一首充满童真的诗篇,读者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细节,让人不由得陶醉在这种纯真和愉悦的情感中。
这使得《咏鹅》成为一首不仅仅适合儿童阅读,也让成年读者在回味中寻找到自己曾经快乐的瞬间。
咏鹅诗意解析
![咏鹅诗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a0ae0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4.png)
咏鹅诗意解析一、原文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二、字词解释1. 咏这里是用诗词等来描写、赞颂的意思。
2. 鹅诗的描写对象,家禽的一种。
3. 曲项弯曲着脖子。
项,颈的后部。
4. 向天歌朝着天空鸣叫。
歌,在这里是鸣叫的意思。
5. 白毛白色的羽毛。
6. 浮漂浮。
7. 绿水碧绿的水。
8. 红掌红色的脚掌。
9. 拨划动。
10. 清波清澈的水波。
三、诗意解析1. 整体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鹅在水中嬉戏的生动画面。
诗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将鹅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充满了童真童趣。
2. 诗句解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开篇连用三个“鹅”字,生动地模拟出鹅的叫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鹅的情境之中。
“曲项向天歌”则描绘了鹅弯曲着长长的脖子,朝着天空引吭高歌的姿态。
这两句诗从鹅的叫声和动作入手,先声夺人,让鹅的形象初步树立起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两句诗进一步细致地描写鹅的外形和在水中的活动。
“白毛浮绿水”描绘了鹅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白色与绿色相互映衬,色彩鲜明。
“红掌拨清波”则特写了鹅红色的脚掌在清澈的水波中划动的情景。
“拨”字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表现出鹅掌划水时的动态感,使整个画面仿佛动了起来。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1. 白描手法全诗采用白描手法,没有过多的修饰词,简单几笔就勾勒出鹅的形态、颜色和动作。
如“白毛”“红掌”直接写出鹅的颜色特征,“浮”“拨”简单而准确地描绘出鹅在水中的状态。
2. 色彩对比鲜明诗中“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使鹅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3. 富有童趣从三个“鹅”字的连用,到对鹅的形象生动的描写,整首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很可能是诗人童年时期对鹅的观察和喜爱的真实写照。
五、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通过对鹅的生动描写,展现了鹅的活泼可爱,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热爱。
咏鹅古诗
![咏鹅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09e4a7d85ef7ba0d4a733bab.png)
咏鹅古诗
咏鹅古诗
【咏鹅】
唐·骆宾王
眷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
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古诗咏鹅全诗解读
![古诗咏鹅全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2c2ce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e.png)
古诗咏鹅全诗解读: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鹅的优雅姿态和美丽外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1. “鹅,鹅,鹅,”:诗的开篇连续三次呼喊“鹅”,既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也唤起了读者对鹅的注意。
2. “曲项向天歌”:描绘了鹅伸长脖子,仰望天空,欢快地歌唱的形象。
表现出鹅的自信和快乐。
3. “白毛浮绿水”:描绘了鹅羽毛的洁白,以及在水中游动的美丽景象。
这里的“白毛”指的是鹅的羽毛,而“浮绿水”则形象地描绘了鹅在水中游动的姿态。
4. “红掌拨清波”:描绘了鹅在水中划动红色脚掌的情景。
这里的“红掌”指的是鹅的脚掌,“拨清波”则形象地表现了鹅在水中游动的动态。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鹅的形态美、色彩美和动态美。
诗中运用了对比、夸张等手法,使得鹅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同时,诗人通过对鹅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被认为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创作的作品,展现了他早慧的才华。
通过对鹅的细腻描绘,诗人将鹅的形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深刻。
《咏鹅》古诗赏析
![《咏鹅》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036c2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b.png)
《咏鹅》古诗赏析《咏鹅》古诗赏析《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1、咏:用、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用诗词来鹅。
2、项:颈的后部。
这里代指脖子。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拨:划。
赏析:《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幅可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
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
“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古诗《咏鹅》全文
![古诗《咏鹅》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42070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e.png)
古诗《咏鹅》全文【--整改方案】《咏鹅》唐代: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1.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2. 拨:划动。
鉴赏一《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的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鉴赏二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
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
“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
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
“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不管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一年级上册古诗《咏鹅》赏析
![一年级上册古诗《咏鹅》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e57f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b.png)
一年级上册古诗《咏鹅》赏析【原文】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①曲项:弯着脖子。
②歌:长鸣。
③拨:划动。
【作者简介】骆宾王(约619—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有集。
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创作背景】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
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
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
客人跟着骆宾王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赏析】(一)这首诗以一个七岁小孩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动活泼。
第一句三个“鹅”字,是诗人对鹅的亲切呼唤,也可以理解为模仿鹅的叫声。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
曲,弯曲。
项,就是脖子。
曲项,弯着脖子。
歌,唱歌。
这两句让人想象出,一个7岁的儿童在对鹅作诗,他指着鹅说:鹅,鹅,鹅,弯曲着长长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
一下子抓住鹅脖子长的特征,写出它欢叫时洋洋自得的神态。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
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
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
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
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
古诗咏鹅翻译赏析
![古诗咏鹅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1f6ad3e45c3b3566ec8b0f.png)
古诗咏鹅翻译赏析《咏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骆宾王。
其全文古诗如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前言】《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注释】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翻译】“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赏析】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
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
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
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
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
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
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
“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
“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
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经典诗句】唐诗《咏鹅》古诗 赏析
![【经典诗句】唐诗《咏鹅》古诗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61f0e590c69ec3d4bb75b9.png)
【经典诗句】唐诗《咏鹅》古诗赏析咏鹅①鹅,鹅,鹅,曲项②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③拨清波。
??唐?骆宾王注释①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据说《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②项:颈的后部。
这里代指鹅的脖子。
③掌:指鹅的脚掌。
解读翻译鹅,鹅,鹅,高昂着弯弯的脖子朝天唱着歌。
洁白的羽毛浮动在碧绿的水面上,鲜红的鹅掌滑动着清清的水波。
赏析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描绘了鹅游水嬉戏时生动活泼的神态特征。
第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
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
那一群白鹅悠闲的游来,正昂这脖子高声叫着,像是在聊天,更像是向天歌唱,爱情语录。
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清清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
小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真是令人喜爱。
而且,骆宾王这种善于观察的能力,也值得我们学习。
作业题美丽的大白鹅在水面游泳时是什么样子呢?请你在图上画一画,并涂上颜色。
趣味阅读骆宾王与武则天的故事公元684年春天,轮宾王因事进京,目睹了武则天废帝夺权、大开杀戒,以及武氏势力横行无忌的种种恶行,十分愤怒。
他抑郁的离开了京城去了扬州,和徐敬业等人聚合密商,准备武装讨伐推翻武则天。
骆宾王起草了讨伐武则天的宣言。
宣言的前半部分历数了武则天的罪行,而后半部分则号召天下人响应起义。
武则天读了这篇文章,开始并没有当回事,可是,当她读到文末“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的时候,忙问身边的人,这文章是谁写的?当她知道是出自骆宾王之手时,先是赞叹,然后十分惋惜的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真是宰相的过错啊!”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三——咏鹅.doc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三——咏鹅.doc](https://img.taocdn.com/s3/m/827ed748482fb4daa58d4b8a.png)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三——咏鹅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三——咏鹅【原作】咏①鹅王洛宾鹅、鹅、鹅,曲项②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③拨清波。
【注释】①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②项:颈的后部。
③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古诗今译】大白鹅啊白鹅,弯曲着脖子对着天空唱歌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作者介绍】骆宾王唐代诗人。
字观光,义乌人人。
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赏析】《咏鹅》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
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
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
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成趣,扼要鲜明。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安”两句时,心为之触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咏鹅》骆宾王古诗解析
![《咏鹅》骆宾王古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b0acbd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5.png)
《咏鹅》骆宾王古诗解析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简介《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赏析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
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
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
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
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
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那一年他只有7岁。
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
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
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
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
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
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
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
“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
咏鹅古诗解析
![咏鹅古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7698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f.png)
咏鹅古诗解析原文:咏鹅【作者】骆宾王【朝代】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标签: 咏物注释:1.曲项:弯曲着脖子。
2.歌:长鸣。
3.拨:划动。
标签: 咏物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
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解析:这首诗以一个七岁小孩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动活泼。
第一句三个“鹅”字,是诗人对鹅的亲切呼唤,也可以理解为模仿鹅的叫声。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
曲,弯曲。
项,就是脖子。
曲项,弯着脖子。
歌,唱歌。
这两句让人想象出,一个7岁的儿童在对鹅作诗,他指着鹅说:鹅,鹅,鹅,弯曲着长长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
一下子抓住鹅脖子长的特征,写出它欢叫时洋洋自得的神态。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
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
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
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
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
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
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
“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
“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
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鹅》唐诗的意思:鹅,鹅,鹅!面对蓝天,一群鹅儿伸展着脖子在唱歌。
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拍打着水面,泛起层层水波。
《咏鹅》的作者是唐代的骆宾王。
《咏鹅》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
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
“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
“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
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骆宾王,字观光,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