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中总烃的测定火焰离子化法标准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5.7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5.7](https://img.taocdn.com/s3/m/eca445d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1.png)
(环境空⽓)总烃、甲烷和⾮甲烷总烃的测定⽓相⾊谱法5.7⽅法验证报告⽬录开展新检测项⽬申请表修改记录:第0次HJ 604-2017 ⽓相⾊谱法环境空⽓总烃、甲烷和⾮甲烷总烃的测定⽅法验证报告1.⽅法依据依据《环境空⽓总烃、甲烷和⾮甲烷总烃的测定⽓相⾊谱法》HJ 604-2017。
2.⽅法原理将⽓体样品直接注⼊具氢⽕焰离⼦化检测器的⽓相⾊谱仪,分别在总烃柱和甲烷柱上测定总烃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即为⾮甲烷总烃的含量。
同时以除烃空⽓代替样品,测定氧在总烃柱上的响应值,以扣除样品中的氧对总烃测定的⼲扰。
3.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中总烃、甲烷和⾮甲烷总烃的直接进样-⽓相⾊谱法。
本标准适⽤于环境空⽓中总烃、甲烷和⾮甲烷总烃的测定,也适⽤于污染源⽆组织排放监控点空⽓中总烃、甲烷和⾮甲烷总烃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 1.0 mL 时,本标准测定总烃、甲烷的检出限均为0.06 mg/m3(以甲烷计),测定下限均为0.24 mg/m3(以甲烷计);⾮甲烷总烃的检出限为0.07 mg/m3(以碳计),测定下限为0.28 mg/m3(以碳计)。
4.主要仪器4.1、⽓相⾊谱仪。
5.主要试剂5.1、除烃空⽓:总烃含量(含氧峰)≤0.40mg/m3(以甲烷计);或在甲烷柱上测定,除氧峰外⽆其他峰。
5.2、甲烷标准⽓:16.0µmol/mol、800µmol/mol,平衡⽓为氮⽓。
也可根据实际⼯作需要向具资质⽣产商定制合适浓度标准⽓体。
5.3、氮⽓:纯度≥99.999%。
5.4、氢⽓:纯度≥99.99%。
5.5、空⽓:⽤净化管净化。
5.6、标准⽓体稀释⽓:⾼纯氮⽓或除烃氮⽓,纯度≥99.999%,按样品测定步骤测试,总烃测定结果应低于本标准⽅法检出限。
6.本⽅法样品的采集、处置和保存6.1、样品采集环境空⽓按照HJ 194 和HJ 664 的相关规定布点和采样;污染源⽆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按照HJ/T 55 或者其他相关标准布点和采样。
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的测定方法
![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eb57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f.png)
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的测定方法空气中的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是指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的含量,通常以体积浓度或质量浓度来表示。
测定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火焰离子化检测(GC-FID)火焰离子化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气相色谱方法,通过火焰离子化器将易燃易爆物质转化为离子,然后利用气相色谱柱分离并检测这些离子。
该方法常用于测定易燃气体如甲烷、乙烷等的浓度。
火焰离子化检测具有快速、高灵敏度、准确性高等优点,但需要专用的仪器设备和高纯度的载气。
2. 火焰离子化检测(TCD)火焰离子化检测器(TCD)是一种常用的气相色谱检测器,主要用于测定气体中的浓度变化。
通过使用TCD可以测定许多易燃易爆气体如氧气、氮气、氢气等的浓度。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一个电流经过热物质,当气体通过时会引起电流的变化,从而得到气体浓度。
TCD具有简单、快速、可靠等优点。
3. 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气体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易燃易爆物质浓度。
该方法利用气体的红外吸收特性,通过测量样品光线经过红外光谱仪后的吸光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浓度。
红外吸收光谱法适用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的测量,具有灵敏度高、样品处理简单等优点。
4. 燃烧控制法燃烧控制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控制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的混合比例,在封闭空间内进行燃烧,并测量燃烧产物中的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来推算空气中的浓度。
燃烧控制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需要严格控制燃烧条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 传感器测量法传感器测量法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的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专门的传感器设备,如电化学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直接测量空气中的易燃易爆物质浓度。
传感器测量法具有实时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但需要注意传感器的选择和校准。
综上所述,测定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的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检测物质的性质、浓度范围、仪器设备的可用性以及实际需求等因素。
HJ604-2017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直接进样
![HJ604-2017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直接进样](https://img.taocdn.com/s3/m/43a3013e4b35eefdc8d33388.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04-2017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Ambient ai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hydrocarbons,methane and nonmethane hydrocarbons —Direct injection/Gas chromatography(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7-12-14发布2018-03-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代替HJ 604—2011目次前言 (i)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方法原理 (1)5试剂和材料 (2)6仪器和设备 (2)7样品 (2)8分析步骤 (3)9结果计算与表示 (5)10精密度和准确度 (5)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12注意事项 (6)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是对《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4年,原标准(GB/T15263-1994)起草单位为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一次修订于2011年。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扩展了测定指标,增加了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相应修改标准名称;——适用范围增加了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修改了总烃的定义,增加了非甲烷总烃的定义;——增加气袋作为采样容器,规定了样品采集、保存方式和保存期限;——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删除了附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604-2011)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和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甲烷、CO2)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甲烷、CO2)](https://img.taocdn.com/s3/m/1550a5661ed9ad51f01df262.png)
Ambient air-Determination of total hydrocarbons-Gas chromatographic m ethod本标准适用于空气中总烃的测定。
本方法用注射器采集空气样品,以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直接进行测定。
样品经过空柱或玻璃珠阻尼柱导入检测器,测定总烃含量。
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空气中总烃的测定。
1.2 本方法用注射器采集空气样品,以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直接进行测定。
样品经过空柱或玻璃微珠阻尼柱导入检测器,测定总烃含量。
1.3 方法检测范围:所用的仪器不同,方法的测定范围不同。
总烃测定下限为0.14mg/m3。
以氮气为载气测定空气中总烃含量时,总烃峰中包括氧组分,因样品中氧对响应值有效应,在此,采用除烃净化空气求出空白值,从总烃峰中扣除氧组分值。
2 定义总烃:氢火焰检测器所测的碳氢化合物(Cl~C8)为总烃,以甲烷计。
3 试剂和材料3.1 载气和辅助气体3.1.1 氮气:99.9%的纯氮。
用装有5A分子筛净化管净化。
3.1.2 氢气:99.9%。
用装有硅胶和活性炭净化管净化。
3.1.3 空气:由高压钢瓶或用无油空气压缩机供气,用装有硅胶和活性炭净化管净化。
3.1.4 净化空气:经除烃的净化空气装置处理(详见附录A)。
3.2 制备色谱柱使用的试剂和材料3.2.1 制备色谱柱和填充物参考4.3条的有关内容。
3.2.2 色谱标准物:以氮气为底气7.1mg/m3(10ppm)左有的甲烷标准气体。
4 仪器4.1 仪器: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
4.1.1 仪器主要部件: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附带柱加热炉,温度调节器,注入口加热器,检测器加热器及相应的温度调节器,放大器等。
4.1.2 控制载气的压力表、流量计和辅助气体的指示流量计。
4.2 进样器:仪器自带不锈钢进样口或六通阀,1ml定量管。
4.2.1 注射器:1ml、5ml、50ml、100ml注射器若干个。
环境空气 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 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f9e31552ea551811a68706.png)
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烃的气相色谱法。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总烃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1.0 m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4 mg/m3,测定下限为0.16mg/m3。
2. 术语和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方法。
总烃total hydrocarbons指在本方法规定条件下,用氢火焰检测器所测得气态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量,以甲烷计。
3. 方法原理将样品直接注入气相色谱仪,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样品中总烃和氧二者的总量(以甲烷计),同时用除烃空气代替样品,可以测得氧的含量(以甲烷计),从二者的总量中扣除氧的含量后即为总烃的含量。
4.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方法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4.1 磷酸:ρ=1.75 g/ml。
4.2 磷酸溶液:c (H3PO4) =3.3mol/L量取38ml磷酸(4.1)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4.3除烃空气:总烃含量(含氧峰)<0.4mg/m3 (以甲烷计),直接购置或自行制备,参见附录A。
4.4甲烷方法气体:10.0µmol/mol,以氮气为底气。
4.5 燃烧气:氢气,纯度≥99.99%4.6 载气:氮气,纯度≥99.99%4.7 助燃气:空气,用净化管净化。
4.8稀释气:高纯氮气,纯度≥99.999%。
5. 仪器和设备5.1 气相色谱仪: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5.2 进样器:1ml气密玻璃注射器或带1ml定量管的六通阀。
5.3 色谱柱5.3.1填充柱:材质为不锈钢或硬质玻璃,长1〜2m,内径5 mm,内填充硅烷化玻璃微珠(60〜80目)或其他等效填充柱。
填充柱制备方法:不锈钢柱的一端用玻璃棉塞住,接真空泵;柱的另一端通过软管接漏斗,将担体慢慢通过漏斗装入色谱柱内。
在装担体的同时,开启真空泵抽气,并轻轻敲击色谱柱使担体在色谱柱内填充紧密均匀,填充完毕后用玻璃棉塞住。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J 133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J 1331](https://img.taocdn.com/s3/m/6feb45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5.png)
HJ1331—2023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本方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总烃(以甲烷计)、甲烷的检出限为均为0.4mg/m3,测定下限均为1.6mg/m3。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1012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总烃total hydrocarbons;THC在本标准规定的测定条件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除另有说明,结果以甲烷计)。
3.2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在本标准规定的测定条件下,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除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
4方法原理连续抽取样品导入仪器,同时或交替通过总烃检测单元和甲烷检测单元(甲烷检测单元通过催化剂将除甲烷以外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全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别测定总烃1HJ1331—2023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为非甲烷总烃的含量。
5干扰和消除5.1样品中的颗粒物易堵塞管路或污染仪器,可通过安装符合HJ1012要求的过滤器,消除或减少影响。
5.2样品中水分的冷凝会造成部分挥发性有机物的溶解损失,可通过全程120℃±5℃加热和伴热采样并直接测试的方式消除影响。
db11t1367-2016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db11t1367-2016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4a5d5ac281e53a5802ff66.png)
ICS 13.040.40Z 30 DB 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 11/T 1367—2016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methane/total hydrocarbons/non-methane hydrocarbons-Portable hydrogen flameionization detector method2016-12-22发布2017-01-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1367—2016目次前言... ................................................................................................................................ (II)1 范围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3 术语和定义 ... .................................................................................................................... . 14 方法原理 ... .................................................................................................................... (2)5 干扰和消除 ... .................................................................................................................... . 26 标气和材料 ... .................................................................................................................... . 27 仪器和设备 ... .................................................................................................................... . 28 校准量程 ... .................................................................................................................... (3)9 测试步骤 ... .................................................................................................................... (3)10 计算和结果表示 ... ......................................................................................................... .. 5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 ......................................................................................................... .. 612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 . 613 注意事项 ... ................................................................................................................... .. 7IDB11/T 1367—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5.7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5.7](https://img.taocdn.com/s3/m/1d003384a5e9856a561260e7.png)
方法验证报告目录开展新检测项目申请表修改记录:第0次HJ 604-2017 气相色谱法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方法验证报告1.方法依据依据《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604-2017。
2.方法原理将气体样品直接注入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分别在总烃柱和甲烷柱上测定总烃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即为非甲烷总烃的含量。
同时以除烃空气代替样品,测定氧在总烃柱上的响应值,以扣除样品中的氧对总烃测定的干扰。
3.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也适用于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 1.0 mL 时,本标准测定总烃、甲烷的检出限均为0.06 mg/m3(以甲烷计),测定下限均为0.24 mg/m3(以甲烷计);非甲烷总烃的检出限为0.07 mg/m3(以碳计),测定下限为0.28 mg/m3(以碳计)。
4.主要仪器4.1、气相色谱仪。
5.主要试剂5.1、除烃空气:总烃含量(含氧峰)≤0.40mg/m3(以甲烷计);或在甲烷柱上测定,除氧峰外无其他峰。
5.2、甲烷标准气:16.0µmol/mol、800µmol/mol,平衡气为氮气。
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向具资质生产商定制合适浓度标准气体。
5.3、氮气:纯度≥99.999%。
5.4、氢气:纯度≥99.99%。
5.5、空气:用净化管净化。
5.6、标准气体稀释气:高纯氮气或除烃氮气,纯度≥99.999%,按样品测定步骤测试,总烃测定结果应低于本标准方法检出限。
6.本方法样品的采集、处置和保存6.1、样品采集环境空气按照HJ 194 和HJ 664 的相关规定布点和采样;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按照HJ/T 55 或者其他相关标准布点和采样。
采样容器经现场空气清洗至少 3 次后采样。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2020版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5e6e8baf45b307e87197e5.png)
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现场测定。
本标准中非甲烷总烃的方法检出限为0.1 mg/m3(以碳计),测定下限为0.4 mg/m3(以碳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732 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HJ 1012 环境空气和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总烃 total hydrocarbon;THC在本标准规定的测定条件下,在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结果以碳计)。
注:改写HJ 38—2017,定义3.1。
3.2非甲烷总烃 nonmethane hydrocarbon;NMHC在本标准规定的测定条件下,从总烃中扣除甲烷以后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结果以碳计)。
注:改写HJ 38—2017,定义3.2。
3.3校准量程 calibration span仪器的校准上限,为校准所用标准气体的浓度值(进行多点校准时,为校准所用标准气体的最高质量浓度值),校准量程(以下用C.S.表示)应小于或等于仪器的满量程。
[HJ 57—2017,定义3.2]3.4示值误差 calibration error标准气体直接导入分析仪的测量结果与标准气体浓度值之间的误差。
HJ/T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38-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a53a3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7.png)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nonmethanehydrocarbons-Gas chromatographyHJ/T 38-1999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NMHC)测定。
1.2 NMHC的检出限为4×10-2ng。
当色谱进样量为1.0 ml时,方法的检出浓度为4×10-2 mg/m3,方法的定量测定浓度范围为0.12~32 mg/m3。
2 定义非甲烷总烃(NMHC):指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总称。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所测得的NMHC,是于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碳氢化合物总量,以碳计。
3方法原理用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仪,注射器直接进样,分别测定样品中的总烃和甲烷含量,以两者之差得非甲烷总烃含量。
同时以除烃空气求氧的空白值,以扣除总烃色谱峰中的氧峰干扰。
4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5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5.1 硅胶。
5.25A分子筛。
5.3 活性炭:15#。
用6mol/L盐酸溶液(5.6)浸渍12 h后,用水洗至中性,在105℃烘干备用。
5.4 盐酸:ρ=1.19g/ml。
5.5 磷酸:ρ=1.71g/ml。
5.6 盐酸溶液:1+1。
5.7 磷酸溶液:c (H3PO4)=3.3mol/L。
用量筒量取ρ=1.75 g/ml磷酸(5.5)38 ml,缓慢倒入水中,再用水稀释到100 ml。
5.8 氢气:经5A分子筛(5.2)、活性炭(5.3)和硅胶(5.1)净化处理。
db11t1367-2016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db11t1367-2016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4a5d5ac281e53a5802ff66.png)
ICS 13.040.40Z 30 DB 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 11/T 1367—2016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methane/total hydrocarbons/non-methane hydrocarbons-Portable hydrogen flameionization detector method2016-12-22发布2017-01-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1367—2016目次前言... ................................................................................................................................ (II)1 范围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3 术语和定义 ... .................................................................................................................... . 14 方法原理 ... .................................................................................................................... (2)5 干扰和消除 ... .................................................................................................................... . 26 标气和材料 ... .................................................................................................................... . 27 仪器和设备 ... .................................................................................................................... . 28 校准量程 ... .................................................................................................................... (3)9 测试步骤 ... .................................................................................................................... (3)10 计算和结果表示 ... ......................................................................................................... .. 5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 ......................................................................................................... .. 612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 . 613 注意事项 ... ................................................................................................................... .. 7IDB11/T 1367—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气体分析 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最新国标
![气体分析 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ff2e35a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c.png)
气体分析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对用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的原理、试验条件、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采样、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精密度和测量不确定度、质量保证和控制、试验报告等内容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对于微量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测定范围为(0.1~30)×10-6(摩尔分数),对于微量碳氢化合物组分及总烃(以甲烷计),测定范围为(0.05~50)×10-6(摩尔分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34.2氢气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GB/T4842氩GB/T4844纯氦、高纯氦和超纯氦GB/T4946气相色谱法术语GB/T5274.1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第1部分:称量法制备一级混合气体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979纯氮、高纯氮和超纯氮GB/T14599纯氧、高纯氧和超纯氧GB/T14850气体分析词汇GB/T43306气体分析采样导则HG/T5896高纯空气3术语和定义GB/T4946、GB/T14850、GB/T43306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总烃Total hydrocarbons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测定条件下,气体中微量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总和。
4原理采用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
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e5e57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d.png)
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的测定1. 引言环境空气中的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Total Hydrocarbons,NMTH)是指除甲烷之外的所有烃类化合物的总和。
NMTH的测定对于环境监测及空气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介绍环境空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方法、仪器设备、样品采集与处理以及方法的准确性和误差控制等相关内容。
2. 测定方法2.1 简介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等。
### 2.2 GC-MS法 GC-MS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测定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气相色谱分离烃类化合物,并利用质谱仪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GC-MS法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能够准确测定环境空气中的各种非甲烷总烃。
3. 仪器设备3.1 GC-MS仪GC-MS仪是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的仪器。
GC-MS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进样口、色谱柱、质谱检测器等。
其中色谱柱的选择对于测定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常用的色谱柱包括毛细管柱和毛细管柱。
4. 样品采集与处理4.1 样品采集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的测定需要进行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常用的采样器包括高体积泵、低流量泵等。
采样时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样品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风向等。
### 4.2 样品处理样品采集回来后,需要进行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
处理方法包括萃取、浓缩等。
萃取过程中要注意提取液的选择和萃取时间的控制,确保提取液中的目标化合物浓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5. 方法的准确性和误差控制5.1 准确性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方法准确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仪器的精度、标准品的纯度和浓度等。
对于GC-MS法测定,仪器的校准、质控样品的使用以及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等都是影响准确性的重要方面。
固定污染源废气--- 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 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08a5611711cc7931b71633.png)
Method 25B
总气态有机物(TOC)浓度的非色散红外分析法(NDIR),直接借口取样系统现场在线分析,主要用于含烷烃的总气态有机物浓度的测定。
美国
EN12619-2013
利用FID测量固定源排放的气态或蒸汽态有机物,结果描述为总碳(TVOC)质量浓度
欧盟
HJ/T 38-1999
固定源中能被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碳氢化合物的总量
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种类有烃类(烷烃、烯烃和芳烃)、酮类、酯类、醇类、酚类、醛类、胺类等,其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没有相应标准监测方法,通常选取综合性评价因子非甲烷总烃(总烃)来进行评价。
2.3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
目前,固定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总烃)的测定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主要以现场采集样品,转交实验室用GC-FID检测、分析为主。样品采集-制备-定量分析过程复杂,监测分析周期长,遇到高温废气采样到实验室分析,有研究表明针筒采样会发生冷凝损失,无法复原实际烟气排放的非甲烷总烃等问题。因此,目前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无论采集、样品保存还是运输,都不可避免的会引起样品的损失、吸附或者变质,不能反映废气真实排放情况。而且,大量的样品采集与运输会增加检测人员的工作量,且滞后的检测分析不利于对排污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监管,而现场监测法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样品的原有特点,使分析结果更真实反映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因此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现场甲烷、非甲烷总烃(总烃)检测分析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日本
4
2014年11月,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递交了课题申请书、签署合同。
2015年1月上旬,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组织课题参加人员召开项目启动会。
2015年2月下旬,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大纲,组织课题参加人员研讨并确定课题技术路线。
离子火焰检测原理
![离子火焰检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749674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b.png)
离子火焰检测原理
离子火焰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气体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火焰离子化的特性来检测目标气体的存在。
离子火焰检测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引燃、离子化和检测。
首先,在离子火焰检测器中引入待检测气体和一个适当的燃料气体,通常是天然气或甲烷。
然后,这些混合气体通过火焰燃烧器进行引燃,产生一个稳定的火焰。
当待检测气体存在时,火焰燃烧会发生变化,因为待检测气体的燃烧特性不同于纯燃料气体。
在火焰中,一部分待检测气体会离子化,并形成正离子和电子。
这些电离的粒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形成一个离子电流。
离子电流是离子火焰检测的关键参数。
离子火焰检测器通常包含电极,用于测量离子电流。
当离子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说明目标气体存在。
离子火焰检测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
它在工业、石油化工、煤矿等领域广泛应用,用于监测可燃气体的泄漏,确保安全。
然而,离子火焰检测器也有一些局限性。
它只能检测特定类型的可燃气体,对其他气体不敏感。
另外,一些因素如湿度、温度变化等也会对离子火焰检测器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干扰。
综上所述,离子火焰检测利用火焰离子化的原理来检测目标气体的存在。
它是一种有效的气体检测方法,在许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hj 604-201x 环境空气 甲烷、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征求意见稿)
![hj 604-201x 环境空气 甲烷、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征求意见稿)](https://img.taocdn.com/s3/m/51d1567da98271fe910ef9f4.png)
附件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04-201□代替 HJ 604-2011 环境空气甲烷、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Ambient air-Determination of methane, total hydrocarbonsand nonmethanehydrocarbons-Gas chromatography(征求意见稿)201□-□□-□□发布 2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方法原理 (1)4 试剂和材料 (1)5 仪器和设备 (2)6 样品 (2)7 分析步骤 (2)8 结果计算与表示 (4)9 精密度和准确度 (5)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11 注意事项 (6)附录A(资料性附录)除烃空气的制备方法 (7)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甲烷、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监测方法,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甲烷、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本标准是对《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604-2011)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11年,原起草单位为原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修订内容如下:——目标化合物从总烃扩展为甲烷、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结果以碳计。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604-2011)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阴市环境监测站、南京市溧水区环境监测站、苏州国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和南京白云化工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HJ 1012-2018 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解析--杨涛
![《HJ 1012-2018 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解析--杨涛](https://img.taocdn.com/s3/m/ead4b1723968011ca2009123.png)
目录01标准解读02方法对比及注意事项01 HJ 1012-2018标准解读0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便携式监测仪测量环境空气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环境空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检测。
02 术语及定义总烃 total hydrocarbons(TH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
非甲烷总烃 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
注:HJ 38-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604-2017 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03 仪器分类针对应用于不同场合的仪器,规定了相应仪器的检测范围。
用于环境空气及环境空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仪器本标准称为Ⅰ型仪器,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仪器本标准称为Ⅱ型仪器。
Ⅰ型仪器:检出限≤0.07 mg/m3(以碳计),检测范围≤ 20 mg/m3(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Ⅱ型仪器:检出限≤0.8 mg/m3(以碳计),检测范围≤ 200 mg/m3(非甲烷总烃,以碳计)。
04 仪器组成分析单元数据处理辅助设备采集传输分离预处理采集传输单元:主要包括采样探头、过滤装置、伴热管线和采样泵等;分离预处理单元:主要包括精细过滤部件和色谱分离部件/高温催化部件等;分析单元: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测量;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用于采集、处理和存储监测数据,FID信号收集装置及专用软件;辅助设备:包括尾气排放装置、辅助气源、电源等。
04 采集传输单元1 取样探头,加热2 零气和标准气入口3 颗粒过滤器,加热4 取样管线,加热5 样品定量装置6 取样泵(旁路泵)04 采集传输单元功能要求:过滤器的材质应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能过滤5 μm粒径的颗粒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中总烃的测定火焰离子化法标准
气体中总烃的测定是指利用火焰离子化法来确定气体中所有烃化合物的总含量。
这种方法是通过将样品引入火焰中,使其发生燃烧并释放出离子化的燃烧产物,然后利用离子化产物的特定性质进行测定的。
首先,需要收集气体样品并将其引入到火焰离子化仪器中。
气体样品应经过预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水分。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净化、干燥和过滤。
确保样品的纯度和干燥程度对测定结果非常重要。
一旦样品进入火焰离子化仪器中,它会经过一个高温火焰区域,燃烧并释放出离子化的燃烧产物。
这些离子化产物会被收集并定量测定。
火焰离子化仪器常用的离子检测器有质谱仪、电离检测器等。
在火焰离子化的过程中,烃化合物会被分解并形成碳离子和氢离子等离子化产物。
这些离子化产物会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丰度进行分析。
根据离子化产物的特性,可以确定烃化合物的总含量。
为了保证测定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必须建立一个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是通过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得到的。
使用这个标准曲线,可以根据离子化产物的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不同浓度下的总烃含量。
此外,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还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
保证措施。
这包括使用不同批次的标准样品进行分析,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维护,以及参与国际和国内质量控制计划,比对实验室的测定结果。
总之,火焰离子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气体中总烃含量的方法。
它基于燃烧产物的离子化特性,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和定量分析来确定烃化合物的总含量。
在进行测定之前,需要进行样品预处理,以确保样品的纯度和干燥程度。
同时,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气体中总烃的测定中,除了火焰离子化法外,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气相色谱法(GC)和红外光谱法(IR)。
然而,火焰离子
化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领域和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火焰离子化法的原理是将样品在高温的火焰中燃烧,并将产生的气体离子化。
由于烃化合物的燃烧具有多种不同的反应路径,因此在合适的燃烧条件下,烃类化合物会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离子,如碳离子(C^+)和氢离子
(H^+)。
在火焰离子化法中,离子化产物的检测可以使用离子检测器进行。
其中,质谱仪是常用的离子检测器之一。
质谱仪通过将离子分离并根据它们的相对质量来确定其浓度。
此外,还有电离检测器可以被用于火焰离子化法的测定,不过其检测灵敏度较低。
使用火焰离子化法进行测定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火焰。
通
常情况下,使用氧/乙炔火焰或氧/甲烷火焰,因其能够提供足
够高的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以保证烃化合物的充分燃烧。
然后,需要对气体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其中的关键是去除样品中的水分和杂质。
水分对于火焰离子化法的测定结果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水的存在会抑制烃类化合物的燃烧,从而降低测定的准确性。
杂质的存在也会干扰测定结果,如硫化物和氟化物等物质会在火焰中生成含有硫和氟离子的产物,从而干扰同时测量总烃的结果。
因此,在样品准备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系列预处理步骤,如过滤,加热,冷却和去除水分等,以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纯度。
在火焰离子化法的实际测定中,还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样品,以建立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可以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并绘制峰面积或峰高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
通过使用标准曲线,可以将测得的离子化产物的峰面积或峰高与烃类化合物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气体样品中总烃的含量。
此外,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维护,使用不同批次的标准样品进行分析,参与国际和国内质量控制计划,以便与其他实验室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
在实际应用中,火焰离子化法对于监测工业废气、环境空气中
的烃类化合物和气体燃料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火焰离子化法常用于测定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的总烃含量,以评估炼油工艺和控制废气排放。
总结而言,火焰离子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气体中总烃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样品在高温火焰中的燃烧释放出离子化产物,并使用离子检测器定量分析。
在使用火焰离子化法进行测定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火焰和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此外,还需要建立标准曲线和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火焰离子化法在工业和环境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为研究和保护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