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生如梦”(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人生如梦”(一)

摘要:苏轼“人生如梦”观,形成于任徐州太守时期,定型于“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时期。苏轼的“人生如梦”既不仅是一般文人在政治坎坷时期的自我排遣,也不仅停留在陶渊明式关于生命短促的慨叹上,而是在大乘佛经尤其是《圆觉经》的影响之下,在参究佛家“如幻三昧”中的梦觉不二含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儒佛整合式的生命体验。这一生命体验渐老渐熟。这表现在他以如梦观整合、升华了他的人生思想,并始终保持一种亦儒亦佛,非儒非佛而又圆融统一,超然离执而又积极用世的态度去看待人生。

关键词:苏轼;人生如梦;《圆觉经》;如幻三昧作者简介:郑群辉,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广东潮州521020)

苏轼“人生如梦”的观念,非常引人注目。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这一题目发表的学术论文就不下10篇,主要就苏轼的词展开探讨,涉及苏轼这一观念的思想来源以及对这一观念持“消极”说的重新评价等。这些论文对所探讨的问题还不够深入细致,或仅满足于从苏轼某篇作品进行引申发挥。另有一些学者在其著作当中附带提及这一问题的,例如较早注意到苏轼喜写梦的孙昌武先生,认为苏轼深受佛家“人生如梦”观的影响,而佛家讲“如梦”,是因为我、法两空,比中国固有的老、庄思想深刻得多。这一见解非常精辟。张再林的《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一文在列举了大量苏轼词中例句后,认为“人生如梦”是其词表现得最为深沉、动人的感慨之一。张丽华则统计出在苏轼近350首词中,使用“梦”字达80多次。但上述学者均未展开讨论。

其实,苏轼喜写梦,并不局限于其词,其诗、散文、笔记小说中均有。据笔者所知,在其诗中所用“梦”字要远远超出其词,至于以梦为题的诗、梦中作诗以及记梦诗、叙也非常多;笔记小说里,《东坡志林》卷一列了“梦寐”专条共十一事,此外一大批铭、颂、书信也屡屡提及梦。除却记梦题材的作品,“人生如梦”的确是他许多作品中最为深沉的感慨之一。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人生如梦”难道是苏轼的套语、口头禅,用以故作旷达,甚或是他思想中的悲观消极的表现?如果不是,而是他本人深切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又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有哪些具体表现,我们又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他这种人生观?

]一、“人生如梦”观的基本涵义及苏轼这一观念的定型期

我们考查苏轼的诗词与文集可知,他的关于“人生如梦”的思想观念,最初发轫并形成于知徐州时期,而定型于黄州时期。欲知其“人生如梦”观的定型,先必溯源其“人生如梦”观念,明其“人生如梦”观念的基本内涵。

苏轼“人生如梦”观念的理论成因得力于佛教。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如梦’是(佛教)大乘十喻之一,是佛家人生观的表现”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页。

,“人生如梦”是一个佛教概念。中国本土虽然也有庄周梦蝶、蕉叶覆鹿、南柯春梦等寓言,但把梦与宇宙人生明确而紧紧联系起来,并予以最为深入论述的,却是佛教。大乘佛教无论是般若系还是唯识系的各种经论,无不连篇累牍地提到以梦为诸法本质的譬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最著名者,如《大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六等以十种譬喻说明诸法空相: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等,此即所谓“般若十喻”,其中即有“如梦”一喻。又如《维摩经#8226;方便品》表示“人身无常”之十喻,也举出梦喻。至于《金刚经》结尾的“六如偈”,更是最广为人知的偈子。其实,佛教“人生如梦”应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人生是一场迷梦,盲目而缺乏方向,缺乏自觉性,并且无法把握自已的命运,就好像人在做梦时无法掌控自己的潜意识心理活动一样。二是指人意识到人生、世事的虚幻性、不实性,人生是一场梦幻。前者就迷而言,后者就觉而说,前者是身处其中的迷情,而后者却是跳脱出来的觉悟,含义相反而相生相成,互为因果。“只有一个因为无意义、盲目及缺乏方向而觉绝望的人才能有机会找到方向。要能因自己身处的处境而感到绝望,一个人需要在大量的理智与

观察(悉达多在决心要成为佛陀之前的心意状态)”。

西亚多乌祖迪迦:《炎夏飘雪》,香港闻思修佛法中心2001年版,第179页。

盲目而绝望之人若能反思,对内心进行理智的观察,那么当对内心有所了悟时,反观人身人事人世,其虚幻性和不实性就会得以呈现。因此,人生如梦作为一种感受、一种体会来说,并非佛教的专利,它与个人生活履历和善于内省密切相关。每个人都可能有所感受,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饱经忧患(包括迁徙、病患、濒危、官运起伏,等等)而又能深自省察的人当然感悟较为深刻。

苏轼这种“人生如梦”的观念,在其早年生活里是没有的,在诗文中看不出来。我们从其最早表现这一观念的词句“古今如梦,何曾梦觉”(《永遇乐#8226;明月如霜》)

据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考证,《永遇乐#8226;明月如霜》作于熙宁十年(1068)徐州任上;第230-231页考证,《西江月#8226;三过平山堂下》作于元丰二年(1079)四月,由徐州到湖州任路上。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8226;三过平山堂下》可以得知,这种观念大约形成于其任徐州太守(1076—1079)时期。这与他守密、徐、湖五年,“经历了一场政治思想与人生思想的搏斗,形似平静之官场生活,掩盖不住他内心深处行藏用舍与世途祸福的矛盾”⑥

薛瑞生:《论苏东坡及其词#8226;东坡词编年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41页。

有关,更与他频繁接触佛教僧人,佛学修养逐渐增进密切相关。当然,苏轼此时的“人生如梦”观仅仅是一个开端。正如薛瑞生先生所说,“政治之威压感常使他(指苏轼——笔者按)作庄生梦蝶之想以求解脱人生如梦观念或主要是来源于激烈斗争的官场体验,是一种“对政治的退避”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表现,还未必是他对整体人生的看法。只有经历了他人生第一次大死大活的“乌台诗案”,并被贬谪到了黄州(元丰三年至七年,1080—1084),通过深刻的言行反思,以及阅读佛教经典、静坐观空体验,他的“人生如梦”观念方才真正确立。

政治上的重大挫折和人生的第一次跌落谷底,使苏轼心神甫定、痛定思痛之余,重新回首自己所走过的人生旅途,自然而然地会滋生出一种强烈的人生如梦感。而这正是他所言的“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的“梦”——“迷梦”,个人在这场迷梦中认不清方向,做了不少“不合时宜”的事,写了不少得罪当局的诗词,既未能完全意识到宦途的艰险,事到临头更掌控不了自身的命运。从他给友人的许多信中屡屡提到的“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的话语

②③④⑥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1、1759、1859-1860、1535、392页。

,尤其是这一句:“既蒙圣恩宽贷,处之善地,杜门省愆之外,萧然无一事,恍然酒醒梦觉也”(《与杜几先一首》)

即可看出,他觉悟到在此前的人生就好像一场迷梦。也就在这种深刻的人生反省过程中,苏轼转向了佛教,从佛经里和静坐中体验了“人生如梦”的另外一层涵义:人生、人世的不实性、无常性。

苏轼黄州佛教修行自有非佛教的因素在其中。例如为了政治上的免祸去灾,学佛可为他提供一个政治的避风港,另外也是为方外友情所感召等。如他说:“谪居以来,杜门思咎而己。平生亲识,亦断往还,理故宜尔。而释、老数公,乃复千里致问,情义之厚,有加于平日,以此知道德高风,果在世外。”(《与参寥子二十一首之二》但在一个单位时间里,如此集中地亲近佛教的结果,的确给他的人生观带来了巨大的改观。就佛教修行而言,苏轼在黄州时期做了众所周知的两件事:读经和静坐。先考察一下他的静坐活动。他的静修地有两处:一是黄州安国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