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_语言游戏说_述评
维特根斯坦地语言游戏说
试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内容提要:根据《哲学研究》进一步探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后期主要哲学思想中的语言游戏说,对其概念及其多样性、家族相似性、遵守游戏规则等三个基本特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哲学研究语言游戏说多样性家族相似性遵守规则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他是强调以逻辑构造世界,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释命题的意义。
后期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强调使用日常语言,着重研究对语言用法的动态分析。
《哲学研究》一书便体现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主要思想,而“语言游戏说”则是其后期思想的核心主张。
一、语言游戏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游戏”呢?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最初在《蓝皮书》中提出,语言游戏由“语言”和“游戏”两个要素构成,可以简单指“孩子刚使用语词时的语言方式”,“语言的原始形式”,或者“原始语言”。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书中描述了大量的语言游戏,学者刘放桐曾对此进行了恰当的描绘,此书是对各种语言游戏的描述和显示的总汇,是各种语言游戏的“风景速写集”。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对语言游戏这个概念本身进行精确地定义,我们之能从各种语言游戏中感受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举例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给事物命名,然后我们就可以谈论他们,比如:石头,桌子,天空等具体的事物,为某个东西事物命名,这可以被称为一种语言游戏。
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为不能被称为“事物”的词命名,比如:“走开!哎呦!救命!好吧!不行!”等等,这只是一种与命题相关的指物,但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游戏。
我们可以设想一种符合奥古斯丁描述的语言。
这种语言被用于在建筑师A 和他的助手B之间进行交谈。
A用各种建筑石料进行建筑。
这些石料有:方石,柱石,板石,椽石。
B要向A传递石料,并且要按照A所要求的顺序传递,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们便使用了一种由“方石”“柱石”“板石”“椽石”这些词组成的语言。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对于语言和意义的讨论对后来的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他提出了“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这两个概念,用以描述语言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维特根斯坦对于这两个概念的阐释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语言游戏”。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来确定的。
在他的观点中,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示客观事物的绝对真理,而是通过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来达成交流和理解。
维特根斯坦认为,使用语言就像参与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由社会共同遵守的。
每个人在语言游戏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并按照规则进行交流。
这些角色和规则的变化也导致了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维特根斯坦进一步指出,每个语言游戏都有自己的“语言规则”,这些规则是由社会习俗、传统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就像我们玩游戏时要遵循游戏规则一样,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也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则来表达和理解。
这种语言规则包括语法、逻辑和语用等方面,而且可能因为不同群体和文化而有所不同。
因此,维特根斯坦认为,理解别人的语言就要理解他们所参与的语言游戏,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交流。
然后,我们来探讨“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人类生活又是由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习惯所组成的。
这些活动和习惯构成了不同的“生活形式”,并且每个生活形式都对应着一种语言游戏。
维特根斯坦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生活形式与语言游戏之间的关系。
比如,他提到了“打击保龄球的技艺”这个生活形式,以及与之对应的“保龄球规则的使用”。
虽然保龄球规则的使用是一个语言游戏,但它只在特定的生活形式中才有意义。
同样地,维特根斯坦还提到了其他的生活形式,如“礼仪”、“战斗”和“信仰”等等,这些生活形式都有各自特定的习俗和规范,并与对应的语言游戏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的核心思想是人类语言和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探析
则, 试图通过孤立的逻辑分析以揭示语言的意义, 结果只能误 人歧途。 维特根斯坦在《 逻辑哲学论》 中采用了剥笋式的逻辑分析 方法, 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的“ 图像论”并且认为, , 语言的命 题系统与世界事实的本体论系统之间存在着所谓的同构关 系, “ 图像” 这个比 喻可以贴切地映现这种关系。按照这种“ 图 像论” 的观点, 语言系统中最简单的指号是名称, 而构成世界 对象。然而, 只要认真考察一下现实生活世界中所使用的日 常语言就会发现, 指称只是部分名词性表达式的一部分功能, 而名词性表达式在整个日 常语言系统中也仅占 一小部分。这 样, “ 语言图像论” 所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也就昭然若揭了。 中 维特根斯坦的“ 语言游戏” 作为一个批判性的用词, 其矛头正 是直指他在《 逻辑哲学论》 中提出的“ 语言图像论” 中的有关问
出传统意义上的阐释和定义, 而是通过一个个实例来描述和 性) 功能, 结果导致各种哲学问题产生的情况, 后期维特根斯 显示“ 语言游戏” 。 坦不再试图通过设计一种理想语言以改造日 常语言, 而是力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说” 的提出获益于一场足球赛的启 图通过观察语言在日 常生活中的实际使用, 也即回到日 常生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作为一个批判性的用词其矛头正是直指他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的语言图像论中的有关问性功能结果导致各种哲学问题产生的情况后期维特根斯坦不再试图通过设计一种理想语言以改造日常语言而是力图通过观察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使用也即回到日常生收稿日期20040304作者简介刘龙根1957男江苏张家港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 年第 7 04 期 ( 总第 19 0 期)
广西社会科学
GUANGXI S OCI S ENCE AL CI S
从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看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
文化长廊从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看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李岩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本文从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三个角度,从其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分析了该学说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影响,发现该学说的理论的确影响少数民族对于汉语的习得,并能对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疆少数民族汉语习得作者简介:李岩(1994-),女,汉族,河南驻马店市人,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178-02一.维特根斯坦和《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犹太人,哲学家,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和语言哲学等方面。
(马尔康姆,18)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哲学研究》(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I N V E S T I GAT I ONS)是他后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主要关注:理解命题意义、逻辑的概念;数学的基础;有意识的状态以及其他的一些观念。
(哲学研究,1)。
1.书中主要哲学思想该书主要探讨了语言与哲学的以下方面:语言的丰富性和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哲学研究问题在于确认一种语言游戏;语言分析(哲学方法);人人认可的东西;哲学问题应当完全消失;哲学语法(结论)。
(哲学研究)本文旨在重点探讨他的语言游戏说“language game”。
2.语言游戏说“Language Game”(1)“语言游戏说”没有明确的定义在该书中第一部分第7段中提出了“language game”这一概念,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方说出这个词,另一方演示出来:当老师指向石头的时候,同学们可以说出它的名字。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摘要维特根斯坦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研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其思想的发展主要以两部著作为代表,分别为《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
在这两部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前者以“图像论”为主,后者是“语言游戏说”。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不仅对哲学、语言哲学甚至是语言学(尤其是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都有很多影响。
本文主要是概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1. 引言对于语言游戏论,维特根斯坦在他多部作品中都曾提及。
语言游戏论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剑桥讲演集》,在其中维特根斯坦举了一些关于语言游戏的例子,提出每种语言游戏都是对语言的一种使用。
在此后的《褐皮书》、《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进一步对语言游戏这个概念进行了研究,并做了更完善的说明。
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语言游戏”进行简单的阐述。
2. 语言游戏说的概念就“语言游戏”这个概念来说,维特根斯坦没有给出特别明确、固定的概念。
在《哲学研究》中,他给“语言游戏”做了一些不太严密的界说。
比如,他在列举一些语言游戏的事例之后说:“我们将把这些游戏成为‘语言游戏’而且有时也把原始语言称为一种语言游戏。
”再比如,他在此书中说到:“我也将把语言与那些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语言游戏”这个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
这里我们需要提到另外一个与维特根斯坦同时代的结构语言学家即叶尔姆斯列夫的主张。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的概念与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用法”这个概念十分相似。
这两个概念都强调语言用法或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和易变性。
不同之处在于叶尔姆斯列夫除了和维特根斯坦一样讨论语词和语词用法之外,他还注意考察语言结构,强调结构的稳定性。
理解“语言用法”这个概念对“语言游戏”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在这里由于篇幅有限,不对“语言用法”进行详细描述,可自行参考叶尔姆斯列夫的Introduction: Language,1972,pp 37-38.3. 语言游戏说的特点3.1多样性维特根斯坦非常强调语言游戏的多样性。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江怡: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我们北师大,来做这个论坛。
我们刚刚在北大开了一个关于维特根斯坦与分析哲学的国际研讨会。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概有十几位国外的专家到北京参会,国内虽然专门做维特根斯坦的人不多,但是仍然有很多代表来参加。
会议反映的信息表明,大家对维特根斯坦究竟是不是分析哲学家提出了一些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在1999年出版的《维特根斯坦》这本书的序言当中就提出了,我的序言的题目就叫《维特根斯坦是谁》,目的就是要提出维特根斯坦的定位问题,究竟维特根斯坦是不是一个分析哲学家。
我从读硕士研究生开始到今天,一直做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从1982年到现在有20年的时间了。
我自己在做博士论文之前,一直还是把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哲学家来看待。
但是在1990年写博士论文的时候,通过阅读发现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来源,从他的哲学气质,从他的整个哲学风格,包括他的写作风格,他不像一个分析哲学家。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定位问题。
就是说,什么样的人能够被称作分析哲学家,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哲学能够被称之为分析哲学,换句话说,分析哲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使得我们把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大家,也叫做分析哲学家。
我们这里可以给出一个定义,非常非常简单的定义。
分析哲学就是以逻辑分析为手段,以处理具体的命题意义为特征,不追求建立体系,而力图通过澄清命题的意义来解决哲学问题。
这种特征我刚才说了,我说得不是很完整,但是可以说是抓住了分析哲学的几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分析哲学的话,那我们回到头来看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到底属不属于这样的哲学家。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分析的话,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怀疑,维特根斯坦前期的《逻辑哲学论》这本书,以他这本书为代表的早期思想,可以被认为是属于分析哲学。
为什么呢?理由很清楚,因为他在这本书当中,建立了一套逻辑语言,并且以这种特有的逻辑语言来处理传统的哲学问题,同时它又关照了哲学的本质。
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反私人语言论证
后期维特根斯坦读书报告——语言游戏说与反私人语言论证张宽前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转变,不但可以看成是其个人哲学走向的重大事件,也是其所在哲学时代的走向变化的一个缩影:抛弃理性的逻辑构造,关注人的生活世界。
一、转变后期哲学之所以能够称之为方向上的转变,主要在于其对前期以《逻辑哲学导论》为蓝本所构成的哲学观存在着多方面的批判。
这些批判集中体现为:他抛弃了逻辑分析的手段建构世界和命题的命题结构的理想,从对命题的静态的结构分析转向了对语言用法的动态分析。
这些批判不但可以看成是针对前期哲学的,更是针对以往哲学共有的一些根本性观念的。
1、否认存在一切命题共有的逻辑形式,抛弃了原子命题的独立性和关于真值函项的论题;2、对逻辑原子主义的形而上学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从日常语言的实际使用出发,指出了这种形而上学的根源在于错误地使用了日常语言;3、彻底抛弃了命题的图像论,语言的实在的同构关系和关于命题及其所描述的事实之间的关系的整个看法;4、否定了逻辑形式的存在,强调日常语言的表达式的语法结构和使用规则;5、完全放弃了前期那种视逻辑分析为哲学主要任务的哲学观,提出了哲学的人物应当是对日常语言的语法规则的研究,自习考察句子和语词在不同情形中的不通用法,并根据他们的使用来确定它们的意义。
当然,后期和前期的哲学研究也保持了相当高的一致性,这些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1、关心的主题都是思想的语言表达,而不是传统哲学所讨论的思想本身;2、都把哲学理解为一种活动;3、对待哲学问题的处理方式也相似,都把哲学问题的出现看作是思想混乱和理智疾病的产物,因而解决的办法不是不是根据问题的要求来回答,而是分析问题的方法而最终消解它们,由此表达它们的出现是不合理的或是违反了语言正确用法的结果;4、在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方面,关于‚可说的‛与‚不可说的‛东西的看法上,在对待形而上学的态度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连贯性。
二、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说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们实际中的使用,而语言的运用也应当像足球运动那样遵守规则。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解析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解析一、语言游戏说的基本内容1。
语言游戏说是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家们提出来的一种重要的语言观点。
其中包括2点:①语言作为人类交际工具是一种游戏,在语言这种游戏里主体可以发挥其最大能力,并达到高峰;②语言作为游戏,人类是玩者,语言也可以称之为玩具或者游戏用品,而玩具可以指使用者,也可以指使用者和被使用者共同操作的对象。
2。
有关游戏说的论述很多,它既不同于语言理论中的思想实验说,也与语言理论中的交际论或思维论相区别。
游戏说强调语言在语言使用者和被使用者的交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认为语言交际的过程也是一种游戏。
它的核心概念是“交流”。
它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语言成为了一种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双方都得到了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
通过上面两个公式,我们知道,交际不单纯是游戏,它也不仅仅是游戏,交际同样是游戏,游戏中包含着交际,交际依赖于游戏,没有游戏,就不会有交际。
但是游戏说并不否定游戏的本质意义,也并不是将游戏与交际对立起来。
相反,它把游戏说成是交际中的一个部分,它强调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游戏只是交际过程的一部分,即使没有游戏,交际仍然能够完成。
3。
语言游戏说所指向的客体——语言本身是一种最简单的游戏形式。
它与人类社会的许多复杂现象相去甚远。
这种游戏说忽略了语言的更深层次结构及其功能,割裂了人类语言活动与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联系。
因此,尽管语言游戏说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却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市场。
二、游戏说的局限性和非游戏说的比较。
1。
两种说法的共同之处(也可以叫他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承认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不是交际的目的。
另一个是,交际也不单纯是语言的游戏,语言只是游戏的载体。
2。
两者的差异之处:第一,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具有两面性,游戏说侧重于其积极意义,而语言理论则重视语言游戏说所掩盖的问题。
第二,两种说法所针对的对象不同。
游戏说涉及的范围广泛,从物质、精神领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人之间,可谓无所不包。
试论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得与失
试论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得与失作者:李力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8期摘要:“语言游戏说”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一个核心理论,承载了他从人工语言研究转向日常语言研究的哲学革命理念。
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点的这种转变对英美分析哲学的发展了重大影响,也为后现代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养料。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游戏说”的内容和利弊,来阐明由维特根斯坦发动的这场哲学革命的实质和意义。
关键词:语言游戏说;转变;利弊作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他的思想受到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人本主义哲学两大流派的共同推崇,而且也是后现代哲学的起源之一。
他的哲学分为前后期两大体系,分别以《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为代表。
出于对哲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其后期哲学直接出于对他前期哲学的批判,这种批判顺应了当时哲学“本体论”转向的潮流,用“语言游戏”说理论代替了以前的“命题图像论”,用“家族相似性”代替了“本质主义”,并对哲学的性质和任务进行了批判和重新确立,他最后提出哲学应该要治愈理智的疾病,表明其思想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哲学的全新领域。
一、“语言游戏说”他首先对其在《逻辑哲学论》中秉持的本质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进行了批判。
他曾经用图像伦表达过这种思想:“命题是实在的图像。
命题是我们所想象的实在的模型。
”“命题是实在的图像:因为当我们理解一个命题,我就知道它所表述的情况,而且无须向我解释其意义,我就理解这个命题。
”“语言的单词为事物命名,句子是名称的结合。
”“名称表示客体,客体是它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通过对奥古斯丁语言图像论的批判对其前期“语言图像论”进行了清算。
传统哲学总是试图追求现象背后的本质、个别中的一般、差异性中的一致,于是把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对应于相应的实体,词被看做实在对象的名称,句子是名称的组合,是对实在事态的表达或者说指代。
这种意义理论被认为是语言的本质,而说话被认为就是对实在的表达和交流。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维特根斯坦关注的问题之一是语言,他认为语言是人类沟通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
而他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概念,则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运作和人类存在有着深远的启示。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不是一种被抽象出来的符石系统,而是一系列有着各自规则的游戏。
每一种语言游戏都有它特定的规则和用法,参与者必须按照这些规则去使用语言。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意义并不在于表示现实,而在于它的使用方式和上下文。
通过不同的语言游戏,我们可以将特定的意义传达给他人。
维特根斯坦以一种棋盘游戏的比喻来阐释语言游戏的概念。
他认为,语言游戏就像是一种棋盘游戏,每个单词就像是一种棋子,而句子则是这些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放方式。
通过将这些棋子按照规则进行组合,我们能够传达出特定的意思。
然而,这种意义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参与者的互动和上下文来决定的。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游戏,因此产生了不同的语言形式。
这些语言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被他称之为“生活形式”。
生活形式包括了人们的文化、信仰、价值观等,它们通过语言游戏来表达和传播。
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特定的生活形式中。
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对于我们理解语言的运作和人类存在有着重要启示。
他认为,语言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运用和意义是建立在特定的生活形式基础上的。
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语言,而是要将它置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来考虑。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对于语言学习、翻译和跨文化沟通有着重要启示。
他的“语言游戏”概念告诉我们,语言的使用是一种活动,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互动。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个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翻译成另一个语言,而是要理解和传达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反本质主义-论文
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反本质主义思想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反本质主义思想内容摘要维特根斯坦作为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有着前后期之分,而且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对当时的哲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语言游戏”说思想所表现出的反本质倾向,从而揭示出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同后现代主义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语言游戏、后现代、反本质主义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对“本质”这一哲学概念进行分析,论证的哲学家,继他之后本质主义一直是近代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而在后现代主义那里,针对本质主义的结构封闭,意义固定,而提出了以差导性代替普遍性,以多元性代替统一性,主张一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哲学,被称为反本质主义(Anti-essentialism)。
而这种反本质主义的思想正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
一、以游戏规则取代对本质的追求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时期,坚持认为命题和事实之间存在着共同的逻辑形式,其实也就是具有相同的本质,因而可以通过对命题的分析而达到对世界结构的认识,但在《哲学研究》中,他不再承认事物具有相同的本质,而赞成用规则来保证语言游戏的顺利运行。
语言游戏必需在正确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通常我们认为的游戏,如棋类游戏都是在明确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但维特根斯坦对这种看法提出了质疑,那语言游戏的规则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维特根斯坦指出,我们在开始进行语言游戏的时候,其实是不知道规则的,规则是我们通过在语言游戏中感受出来的,是从游戏中得到规则,因而游戏不同,规则也不同。
维特根斯坦称之为“盲目地遵守规则”。
他写到“规则一旦封印上特定的含义它就把遵循规则的路线延伸到无限的空间。
——即使真这样延伸到无限,那对我又有什么帮助?不然;你必须在象征的意义上理解我的描述,它才有意义。
——我本该说: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我遵从规则时并不选择。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
试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内容提要:根据《哲学研究》进一步探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后期主要哲学思想中的语言游戏说,对其概念及其多样性、家族相似性、遵守游戏规则等三个基本特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哲学研究语言游戏说多样性家族相似性遵守规则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他是强调以逻辑构造世界,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释命题的意义。
后期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强调使用日常语言,着重研究对语言用法的动态分析。
《哲学研究》一书便体现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主要思想,而“语言游戏说”则是其后期思想的核心主张。
一、语言游戏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游戏”呢?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最初在《蓝皮书》中提出,语言游戏由“语言”和“游戏”两个要素构成,可以简单指“孩子刚使用语词时的语言方式”,“语言的原始形式”,或者“原始语言”。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书中描述了大量的语言游戏,学者刘放桐曾对此进行了恰当的描绘,此书是对各种语言游戏的描述和显示的总汇,是各种语言游戏的“风景速写集”。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对语言游戏这个概念本身进行精确地定义,我们之能从各种语言游戏中感受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举例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给事物命名,然后我们就可以谈论他们,比如:石头,桌子,天空等具体的事物,为某个东西事物命名,这可以被称为一种语言游戏。
但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为不能被称为“事物”的词命名,比如:“走开!哎呦!救命!好吧!不行!”等等,这只是一种与命题相关的指物,但这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游戏。
我们可以设想一种符合奥古斯丁描述的语言。
这种语言被用于在建筑师A 和他的助手B之间进行交谈。
A用各种建筑石料进行建筑。
这些石料有:方石,柱石,板石,椽石。
B要向A传递石料,并且要按照A所要求的顺序传递,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他们便使用了一种由“方石”“柱石”“板石”“椽石”这些词组成的语言。
维特根斯坦之语言游戏观
维特根斯坦之语言游戏观【摘要】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
语言哲学的中心论题之一是语言与世界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探索了语言与现实的关系,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
【关键词】语言哲学;语言游戏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
语言哲学的中心论题之一是语言与世界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认为,语言与现实不是一一对应,而是难分彼此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整体地编织在现实之中,语言和行动交织在一起组成的整体就是“语言游戏”。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能帮我们澄清语言的日常使用中遇到的困惑,并且通过逐步增加新的形式,人们可以从诸种原始形式构造出诸种复杂形式。
《哲学研究》这样说到语言游戏,包括“孩子们借以学习母语的诸种游戏”和“原始语言”,如:一方喊出语词,另一方依照这些语词来行动;交的人指着石头,学生说“石头”这个词等等。
“语言游戏”有更为广泛的意义,维特根斯坦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陈嘉映,2003:166)。
语言的原始形式是和人类其他活动编织在一起的,我们在场景中学会说话,在场景中理解语句,在场景中理解句子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语句逐步脱离特定的场景,话语套着话语,一个词的意义由另外一个词或一串词来解释,若把语言视作一个大领域,有一个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边缘地带,这个边缘地带就是语言游戏。
根据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的描述,语言有这样两方面:一方面它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语言就像一种工具,能够为这一些目的服务,也能够为那一些目的服务。
语言之所以具有它所具有的诸多功能完全是因为我们在语言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对它做了如此这般的使用。
一个语言表达的意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它所处的语言实践、生活实践中的用法。
另一方面,这些行动的执行有要遵守传统的和可变的规则。
因为语言是一种人为的规定,语言的规则体现在人对语言的使用中。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及其语用价值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及其语用价值“语言游戏论”(Sparachspiel)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这一理论注重“自然描述”,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实际使用的语言,因而成为他后期哲学思想的灵魂。
“语言游戏论”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生活形式”、“遵守规则”、“家族相似性”等密切相关。
研究语言游戏论,不仅对于深刻把握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真实内涵与实践价值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应用语言学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
这位传奇式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基本学说是语言图像论,在语言的表述功能层面上研究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强调结构的封闭。
“语言游戏论”(Sparachspiel)是维特根斯坦后期的重要思想。
虽然从形式上看,“语言游戏论”只不过是把语言比作游戏,但是由于它从根本上取消了“本质是否存在”这类哲学问题,使哲学家走出长期无法摆脱的困境,因此这一理论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的意义重大,成为维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灵魂。
我们不妨得出结论:“生活形式”这一概念的外延是非常丰富的;它既可指整个人类社会(或整个部落、整个民族) 思想行为的总体,又可指社区、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为的总体或局部。
这些或大或小的生活形式,形式多样、千差万别,但它们互相影响、互为前提,互相交织缠绕在一起。
这一论述推翻了传统的观点——游戏必然存在娱乐性、竞争性、及其技巧与运气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取消了“本质是否存在”这类问题,从此哲学家走出了长期无法摆脱的“哲学病”的困境。
尽管所有的游戏都是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的,但并不是每一个游戏处处都受到了规则的限定,都是按照固定的、精确的规则进行的。
对于语言游戏而言,情况也如此。
虽然所有语言游戏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而且很多语言游戏是按照固定、精确的规则进行的,以便人们能够写出这种游戏的规则。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论文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论文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论文【摘要】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核心为“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说”成为他前期哲学观和后期哲学思想的分水岭,其影响已超出语言哲学领域,扩展到语言学及其他学科,对这一学科的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现实意义也不可低估。
【关键词】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性;意义1语言游戏说1.1“语言游戏说”产生的背景对意义的追问一直是语言学、语言哲学和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包括维特根斯坦在内的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意义问题的探索。
受传统意义指称理论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意义的背后存在着某种本质的东西,认为通过逻辑分析等手段可以把握意义的本质。
“语言游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批判意义指称理论,进而提出新的意义理论。
维特根斯坦用“五个苹果”和“建筑师和学徒之间对话”等说明意义指称论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他引入语言游戏概念以突出这样一个事实:语言在说话者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表明只有在具体语境中,语言的意义才得以实现。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否定了传统的意义指称论,代之以新的意义理论---意义即使用。
1.2“语言游戏说”的内涵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的解释是:“语言游戏是使用符号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刚开始使用语言的语言形式,研究语言游戏就是研究语言的初始形式或初始语言”在他看来,任何定义都是对被定义者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概括,而语言游戏并不存在这样的本质。
因为离开游戏的参与者,单独的词和句子就会失去意义,话语的意义与说出话语时的具体语境密切相关,话语因此是变化的,不存在话语的本质问题,所以,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对“语言游戏”作出传统上的定义和阐述,而是通过实例来描述和显示“语言游戏”,他为我们举出这样的例子:下命令,服从命令---、唱一段歌---、猜谜---、解应用题---。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发现游戏并非像传统观点所理解的那样存在“共享”的特征,但他们彼此又确实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历史趣谈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内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内容
导语:维特根斯坦是上个世纪中最出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分为前后两期,在后面的哲学思想中,维特根斯坦最为重要的两个概
维特根斯坦是上个世纪中最出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分为前后两期,在后面的哲学思想中,维特根斯坦最为重要的两个概念是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其中,语言游戏是对他前期思想中语言观的批判,生活形式是对他前期思想中世界观的批判。
维特根斯坦图片
对于维特根斯坦论述的关于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对于语言游戏到底是什么,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我们根本就无法明确的给出一个定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拿一连串的实例来解释它。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它存在的意义就在这种游戏的游戏规则中。
在维特根斯坦论述的语言游戏中,他认为语言这类游戏的特点以及这些游戏和那些游戏之间存在的关系需要通过语言游戏中的相似性来界定。
对于维特根斯坦论述的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对生活形式具体是什么概念,他同样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因为他认为根本没有关于可以对生活形式有个定义的特点。
在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中,虽然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都没有做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他论证了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之间的关系:语言游戏中的很多规则都植根于生活形式之中;“遵守规则”是一种习惯、一种制度、一种实践,它同样存在于生活形式之中;语言游戏也存在于生活形式之中。
这就是维特根斯坦论述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
生活常识分享。
从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看哲学话语困境
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看哲学话语的困境[中图分类号] B5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5420(2001)01—0040—07维特根斯坦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思想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他对日常语言的态度上。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充满了对日常语言的不信任感,他力图寻求一种严格精确的人工语言来防止日常语言出错,并且把形而上学的错误统统归结为日常语言的误用。
在后期哲学中他却认为,“说在哲学中我们考察一种与日常语言相反的理想语言,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这使得看起来好像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对日常语言加以改造。
但日常语言是完全正确的”[1][P322]。
与此同时,维特根斯坦对形而上学批判的重心亦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哲学家们的错误不仅仅是因为企图言说不可言说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语言与它的使用分离开来,企图发现语词概念的普遍定义,并且通过它来接近存在于其背后的实在对象。
虽然维特根斯坦的研究对象——语言——并没有变,他批判形而上学的立场依然如旧,但是在其后期哲学中的确有新的思想出现。
这种新思想的核心就是“语言游戏”说。
本文试图围绕“语言游戏”说,分析维特根斯坦针对所谓“哲学病”所提出的治疗方案,并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哲学话语的困境。
一、“语言游戏”说在《哲学研究》一开始,维特根斯坦就提出了关于语言的性质的两种不同观点。
首先,他将奥古斯丁的有关思想看做是传统语言观的代表。
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是用来表达对象的,因而一个命题或语句的意义乃源于外在于它的实在对象,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根据语词与对象之间的关联进行的:“每个词都有一个意义。
这一意义与该词相关联。
词所代表的乃是对象。
”[2][P3]维特根斯坦承认,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和他自己关于概念图式对象的前期思想都属于这类实在论。
[2][P32]实际上我们关于语言的通常观点也是如此。
现在,虽然他并不否认语词具有“实指定义”(diehinweisendeDefinition),但是认为并非所有被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东西都具有这样的性质。
评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纲领语言游戏说和家族相似论
评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纲领语言游戏说和家族相似论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纲领,特别是其两大核心理论:语言游戏说和家族相似论。
维特根斯坦,作为20世纪哲学的重要人物,其思想对后世的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背景出发,概述其反本质主义的基本立场,然后详细分析语言游戏说和家族相似论的内涵及其相互关联,最后评价这些理论在当代哲学和语言研究中的意义和影响。
This article aims to delve into Wittgenstein's anti essentialist agenda, particularly his two core theories: language game theory and family similarity theory. Wittgenstein, a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20th century philosoph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ields of philosophy, linguistics, psychology, and other fields in later generations.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Wittgenstein's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outline his basic stance of anti essentialism, then analyze indetail the connotations and interrelationships of language game theory and family similarity theory, and finally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these theorie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nd language research.维特根斯坦在哲学上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对传统本质主义观念的批判,以及对语言使用和理解的新颖观点。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与艺术审美理论的革命
析哲学从逻辑语言分析到日常语言分析方法的重大
我们研究语言时,我们把它想象为有固定规则的一
转换,并且对当代艺术和美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后
种游戏。我们把它和这种游戏相比较,根据这种游
果。所以我们这里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
戏来衡量它。” ⑥ 第三,“语言游戏”作为维特根斯
及其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艺术和审美理论做一探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与艺术审美理论的革命
主持人语:在当代,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对艺术我们总有着说不完的话,也自然有着数不清的理
论命题。艺术的身份是什么,属性是什么,谁定义了艺术,等等。相较于急速发展的社会文化,以及频繁
更新迭代的科学技术,艺术的存在状态着实令人堪忧。在大多数时间里,艺术变得游移不定、难以捉摸,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观;艺术审美理论;美学革命
107
2020 年第 1 期
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
使用,在这种活动中始终包括着“字词”与“动
的前期和后期思想都对分析哲学具有关键性作用。
作”两种内容。维特根斯坦曾经说:“我也将把由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早期的“语言图画论”“意义指
语言和动作交织成的语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
“规则”之间的联系,因为游戏总是遵循一定规则
“规则论”以及对“私人语言”的批判等,都是以
的活动,语言与游戏的类比,用来说明使用语言是
这一观念为基础的。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
遵循一定规则的社会性活动,它是一种“习俗”和
不仅标志着与传统语言观念的决裂,而且标志着分
“惯例”。 维特根斯坦在 《哲学语法》 中写道:“当
具体使用中,是无法对它下一个本质性的定义的,从而导向一种艺术和审美行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维特根斯坦简介维特根斯坦于1891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有而且颇具音乐气氛的家庭。
14岁前他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
1906年进入柏林———沙洛腾堡工学院学习。
1908-1911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从事喷气发动机、推进器等的研究设计工作。
1911年秋,维特根斯坦为了学习和研究纯数学,接受弗雷格的建议,来到剑桥大学做了罗素的学生。
罗素对他的评价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十个字:热情、深刻、认真、超群出众。
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前后期不同的语言哲学思想基础上分别提出两种不同的意义理论,即“图像论”和“使用论”。
“图像论”是前期维特根斯坦的主要哲学思想,这个思想与逻辑分析学派的主张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使用论”则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思想,它对日常分析学派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曾经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同一个维特根斯坦,其前后意义理论迥然有别,而且它们分别又对语言哲学的两个不同流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哲学史上是罕见的。
因为人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维特根斯坦也不例外,所以说他的后期的主要哲学思想应该更有价值(这里并不是贬低他的“图像论”),本文主要就是讨论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思想--“使用论”,也即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游戏”。
2“语言游戏说”简介2.1“语言游戏”的界定维特根斯坦是在《蓝皮书》一书中提出“语言游戏”的,他把使用语言(“语言和动作交织成的语言组成的整体”)比作一种游戏。
这一概念最初指“孩子刚开始使用语词时的语言方式”、“语言的原始形式”或者“原始语言”。
他认为,人们是在做语言游戏的活动中通过语言的用法来知道语言的意义的。
维特根斯坦为了说明他的语言游戏说,他列举了下棋的例子,如果把象棋者的“帅”拿出来对一个从来没有玩过象棋游戏的人来说“这是帅”,这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并不知道“帅”的具体用法。
只有告诉他“帅”在游戏中的走法,或者“只有他玩过了别的游戏或者观看别人玩‘而且看懂了’时,这时说“这是帅”才是有意义的。
在《蓝皮书》一书中,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解释是:“语言游戏是使用符号的方式……是儿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述评华紫武(巢湖学院,安徽巢湖238000)摘要:本文主要是阐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主要哲学思想———“使用论”,维氏提出了“语言游戏说”。
文章首先对其基本观点及思想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从优点和缺陷两方面对其进行评介。
它主要对后来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理论的形成以及语用学的大力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言语行为;家族象似性中图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868(2008)01-0092-042008年第10卷第1期巢湖学院学报No.1.,Vol.10.2008总第88期JournalofChaohuCollegeGeneralSerialNo.88收稿日期:2007-09-05作者简介:华紫武(1979-),男,安徽桐城人。
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学。
童开始使用语言的语言形式,研究语言游戏就是研究语言的初始形式或初始语言。
”在这些原始形式中,其思想过程相当简明,所以我们要研究真假问题、命题与真实是否一致的问题,研究断定、假设、疑问等问题,去看看这些原始形式是大有益处的。
然而,这些简单的形式和更复杂的形式并无鸿沟相隔,通过逐步增加新的形式,我们可以从诸种原始形式构造起诸种复杂形式。
既然使用语言是一种游戏,那么就必然有游戏的参与者,离开参与者,单独的词和句子都没有独立的意义。
所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是内在的包括了说话者和听话者在其中的。
由于语言游戏说引入了说话者和听话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分析的语言就不再是离开语言使用者而出现的孤立符号,而是有人说出而且有人理解的话语,分析这些话语的意义与说出这些话时的具体语境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背景知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由此可见,维特根斯坦的这种语言游戏说意义上的语言观与过去那种离开语言的使用者抽象谈论语言意义的语言观是截然不同的。
维特根斯坦之所以把语言的使用称为“语言游戏”,目的是为了强调一个事实,即语言是一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种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
他认为,通过一种语言游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种生活形式,由于生活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所以,语言游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报导一条新闻、猜谜语、讲故事、名人演讲等都是属于不同种类的语言游戏,它们反映了生活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语言的意义也与生活形式紧密相联。
维特根斯坦举例说,我们要想懂得一个陌生国家的人民用语言做什么,语言怎么适应他们的活动,就必须知道他们的生活形式语言。
同时,因为语言的使用方式是多样的,从而决定了语言意义的多样性。
比如“长”这个语词在不同的使用方式和语言环境中就有多种不同的意义。
“他长高了”里的“长”读zhǎng,意思是“从过去到现在,他的身高发生了变化,即增高了”;而在“这根木头比那根长”里的“长”读作cháng,意思是“把两根木头放在一块进行比较,这根木头长于那根木头”。
我们掌握了“长”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用法,也就同时掌握了“长”所具有的不同意义。
2.2语言游戏在于有规则任何游戏都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比如下象棋,首先得了解各个棋子的移动规则,然后才能与别人进行这项游戏,语言游戏当然也不例外,因而使用语言也得遵守一定的规则。
维特根斯坦强调,语言游戏在于有规则,而不在于什么规则。
他认为“本质是由语法表现”。
我们在玩游戏时,可以一边玩一边制定规则,甚至可以随时修改游戏规则,语言游戏的规则就体现在语言游戏的实践中。
但是语言游戏的规则并不像其它娱乐性或者赌博性的游戏那样,完全在于人为约定并可以随时更改,语言游戏带有公众性、习俗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语言游戏的规则并不是某一个人、某几个人、某个游戏集团可以私自制定的,遵守其规则也并不是个人的私自行为,所以无论哪个国家、民族都不存在“私人语言”,所有的语言都只能是公众的。
由于语言游戏的种类及其规则的多样性,所以维特根斯坦还从游戏的特征进一步说明,语言没有本质意义和统一性意义,人们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真正把握语言的意义。
他提出了著名的理论,即“家族相似性”理论。
他说,“例如,考虑一下我们称为‘游戏’的过程。
我指的是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奥林匹克游戏,等等。
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要说:‘它们一定有共同点,否则它们不会都叫做‘游戏’的--而要睁眼看看它们是否有一个共同点。
———因为如果你看看这些游戏,你是不会看到所有游戏的共同点的,你只会看到相似之处和它们的联系,以及一系列关系。
……考察的结果是:我们看到了相似点重叠交叉的复杂网络:有时是总体的相似,有时是细节的相似。
”维特根斯坦认为,各种语言游戏就像一个家族相似的不同成员,它们不存在一般的或概括的可能性。
他说:“只有已经知道事物用途的人,才能有意义的问一个名称。
”为了强调在语言的用法中来理解语言的意义,他甚至提出在理解词义时不要去直接追问词的意义,而要去追问词的用法。
3对“语言游戏说”的评价3.1“语言游戏说”对后代语言学研究的贡献3.1.1为以后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前期思想中曾经坚决地主张过语言意义问题上的指称论,其错误主要在于他把语词的意义仅仅局限于“事物———名称”的模式。
到后期,他做自我批判说:“‘我们给事物命名,然后我们才能够谈论它们,即能够在谈话中指示它们。
’———似乎只要有了命名的动作,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就确定了。
似乎就只有‘谈论事物’这一件事情。
但实际上我们用语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只要想想感叹句和它们完全不同的作用就够了。
”如“水、走开、不!”等,这些语句作为感叹句、祈使句,本身就表示着一种行为。
在这里,维特根斯坦所讲的“我们用语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讲的是言语本身就是在做事。
如果我们把他的这些思想和后来的言语行为理论代表人物奥斯汀讲的“语词就是做事”的思想对比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不仅在观点、主要方面有着某些共同的地方,而且他们在语言表述方面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充分说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先驱。
所以说他的“语言游戏说”对以后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3.1.2“家族象似性”理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家族成员之间各种各样的相似性:如身材、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秉性,等等,等等,也以同样的方式重叠和交叉。
———我要说:‘各种游戏’形成了家族。
”同样语言游戏也是如此,具有“家族象似性”。
按照这一学说,一个范畴的内部成员之间并没有什么共同特性,就好像同一家族的各个成员之间没有共同性只有相似性。
例如,英语属于“game”这一范畴的成员,有的只是为了游戏(如捉迷藏),有的有输赢(如球赛),有的全凭运气(如掷骰子),有的要凭智谋(如下棋),有的既凭运气又要智谋(如打麻将),这些活动只有相似点没有共同点。
我们说,维特根斯坦的“家族象似性”理论对后世乃至当今的语言学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当今的语言学中,“家族象似性”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主要是因为运用它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如现代汉语中的“词类”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吕叔湘先生提出划分词类的理想化主张“对内的一致性,对外的排他性”,朱德熙先生也指出,词类的语法特点指的是“仅为此类词所有而为它类词所无的语法性质”。
其实二位先生的主张比较接近。
但是,这一个主张难以付诸实践,难以成立。
比如,一般意义上认为名词的语法特征主要有,可以带数量词修饰,可以作主宾语,不受副词修饰等,按照吕、朱二位先生的理想化主张,这些语法特征应该是一个词能够成为词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如“科学”,我们说它是名词,但它能够受副词“很”、“不”等修饰,如“这种方法很科学”,所以依此有人提出了“词无定类”的观点。
我们说这两种主张都是不科学的。
根据“家族象似性”理论,我们认为,属于同一类别的成员构成一个范畴,而这些成员只有具有某方面的共同点或者象似性,才能进入这一范畴。
而在这一范畴中,所有的成员的地位并不是相等的,应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
如刚才提到的名词,“桌子”、“飞机”等具备大多数名词的语法特征,所以应属于典型的名词,而类似“理想”、“科学”类词具备较少的名词的语法特征,所以应属于非典型的名词。
这就解决了词类问题的纠葛。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族象似性”理论对汉语语法学有很大的贡献,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3.1.3语境的强调对当代语用学发展的贡献过去研究语言的具体现象大都在静态平面来研究,如句法、语义等。
自“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及广泛应用,以及当代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动态研究受到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