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电力系统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化学
电力系统“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输电)
电力系统“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输电)
请根据事故经过,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并进行简要回答。
一、案例1
(一)事故经过
某电业公司XX施工单位在35kV XX线路上(线路热备用状态)进行该线路部分电杆迁移改造。
当天,XX施工单位共有30多人进行:立杆、紧线、收线分三个工作小组进行迁移改造工作。
由于赶工,立杆组完成#102Π型转角耐张杆的组立后(#101Π型转角耐张杆于前一天已组立),在尚未回填土,以及用小汽车在作为牵引力的情况下,紧线组开始登杆进行#102-#101耐张段的紧线工作(地面共12人)。
由于事前没有按施工技术要求打反向临时拉线(少打3根),紧线时没有进行逐相平衡紧线和内角侧施工防护拉线地面锚固不牢(两只地锚深度约70cm),17:35,#102Π型转角耐张杆(仅打一根紧线用临时拉线,少打2根)突然发生倾倒,在#102杆与#101杆之间的一相导线牵引下,#101Π型转角耐张杆也随之倒下。
#
102杆上3人(甲XX、乙XX、丙XX)及#101杆上1人(丁XX)全部随杆摔到地面。
事故造成甲XX、丁XX两人死亡,乙XX、丙XX两人重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紧线前#102杆转角耐张杆处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打足紧线用的临时拉线,导致杆倒人亡;
2、由于急于工作进度,杆上作业人员没有逐相进行平衡紧线,致使#102杆横担受一侧导线的力矩作用,造成整体杆型扭转变形,倾斜倒塌;
3、#102杆立好后,没有及时回填土;
4、在进行#102-#101耐张段导线紧线时,使用小汽车作为牵引力来实施。
变电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变电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电能传输、转换、分配和控制等重要的作用。
然而,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中,变电站火灾事故是常见的一种安全事故,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几起变电站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变电站火灾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一、案例一:鄂尔多斯太阳能变电站火灾时间:2019年6月26日地点:鄂尔多斯太阳能变电站伤亡情况:无人伤亡事故经过:2019年6月26日,鄂尔多斯太阳能变电站一楼机房内突然发生火灾。
事故发生后,工作人员立即报警并启动灭火系统。
火灾过程中,变电站的220KV开关柜受到了严重损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变电站一楼机房内配电柜出现短路故障,导致火源直接引燃了柜内的绝缘材料。
分析:本次变电站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
由于变电站开关柜处于电力系统的核心位置,一旦出现故障很容易引起火灾。
还有就是变电站内设备质量较差,绝缘材料容易老化或损坏,如果不及时更换或维修,也会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
二、案例二:南昌市变电站火灾时间:2018年12月12日地点:南昌市变电站伤亡情况:无人伤亡事故经过:2018年12月12日,南昌市变电站内发生火灾。
火灾发生时,变电站正处于运行状态,事故瞬间导致高压室内出现巨大的火花和烟雾。
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很快组织人员疏散,同时启动象限消防系统进行灭火。
最终,火灾被迅速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分析:本次变电站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老化。
这说明变电站的设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并且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
保持设备的良好状况和定期检测,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另外,发生事故后,变电站工作人员能够迅速组织疏散和灭火,并及时报警,这也是防范变电站火灾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案例三:美国新泽西州变电站火灾时间:2019年6月6日地点:美国新泽西州变电站伤亡情况:无人伤亡事故经过:2019年6月6日,美国新泽西州一座变电站内突然发生火灾。
变电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变电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到了电能传输、电能分配和电能转换的作用。
但是,由于变电站中存在大量高压设备和导线,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给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造成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对变电站火灾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变电站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案例分析1、南京一变电站火灾2019年3月,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的一座变电站发生火灾事故,导致该变电站非法用电业务被查处。
据了解,这座变电站长期非法向社会提供电力服务,已经被多次举报。
当局在调查中发现,该变电站管理混乱,安全设施不完备,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2、几内亚旅游区变电站火灾2018年4月,几内亚旅游区的一座变电站发生大火,导致45人受伤,其中10人严重受伤。
事故原因是由于设备老化和过载导致变压器爆炸,从而引起火灾。
当时变电站内部没有安装灭火器材,救援困难,加上旅游区内游客众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二、事故原因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变电站火灾造成的后果严重,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了极大威胁。
那么,造成变电站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呢?1、设备老旧和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电站内的设备很容易出现老化和损坏,如果不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就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触电火灾事故的发生。
2、设备过载变电站承担着大量的电能转换任务,因此在运行中极易出现设备过载的情况,从而引起各类故障、短路和火灾事故。
3、管理混乱和安全设施不完备变电站管理混乱和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例如,没有有效的灭火装置、不合格的用电线路、非法用电等。
三、预防措施针对变电站火灾事故的风险,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从根本上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1、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针对设备老化和损坏的风险,我们应该及时开展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对不合格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和升级,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2、避免设备过载为了降低设备过载的风险,我们应该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合理安排负荷,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防止因过载而发生各种故障。
2019年化工火灾案例分析
2019年化工火灾案例分析近年来,化工行业发生了多起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废水处理、储备仓库、生产设备等化工行业内的各个环节都面临着火灾的威胁。
2019年,化工火灾案例仍然不断涌现,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以便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安全。
1. 2019年1月大连化工厂火灾2019年1月,大连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严重火灾,消防部门多次出动,数十个小时后才将火扑灭。
据悉,火灾起因是该化工厂内的一名工人在操作生产设备时失误,导致温度过高,引燃了可燃气体。
孟菲斯火灾爆炸事故2. 2019年5月27日孟菲斯化工厂火灾2019年5月27日,美国孟菲斯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
事故中,一些化学品放出毒烟,周边居民被迫撤离。
调查结果表明,该化工厂内的设备维护不到位,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隐患。
此外,机器老化损坏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也是事故原因之一。
3. 2019年8月12日汕头化工厂火灾2019年8月12日,广东汕头一家化工厂发生了火灾,消防部门在多次扑灭后仍未彻底灭火。
事故中,延烧了40米高达5个小时之久,火势相当巨大。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该厂存在建筑隐患,设备老化问题,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等。
4. 2019年10月荣成化工厂火灾2019年10月,山东荣成一家液化气公司发生爆炸,多人受伤。
根据调查,爆炸起因是操作员没有按照规定操作,导致液化气泄漏,随后引发爆炸。
综上所述,化工行业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方面与化学品的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为因素相关。
化学品性质复杂,有较强的腐蚀性、氧化性和易燃性等特性,容易引起火灾。
同时,如果操作人员或管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并加强防火保护意识,也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预防化工行业火灾事故的发生,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并建立起完善的防火保护措施。
化工企业应该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和检测,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同时增强常年的消防宣传和救灾应急演练,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019年全国电力系统人身伤亡事故简要分析(内部编制安全教育资料)
(内部编制安全教育资料)依据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布的2019年全国电力系统人身伤亡事故简要信息,河南公司组织系统各企业对信息公布的43起人身伤亡事故(造成52人伤亡)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一、“1.1”内蒙呼和浩特京能盛乐热电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1日,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公司拉煤车在卸煤时,拉煤车司机的1名随行人员被本车卸下的燃煤掩埋,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随车人员站位位臵不合理,站在煤车卸煤的下方。
2.未对煤的流动性进行危险点分析,从煤车卸的煤流动太快,造成掩埋。
3.对进入卸煤区的作业人员控制不严。
(三)防范措施1.保持安全距离,卸煤人员应站在卸煤的侧部,避免被卸煤掩埋。
2.开展卸煤危险点分析,辨识卸煤时是否会造成掩埋的安全风险。
3.随车人员不得进入煤场,接卸作业使用机械或专用工具,消除安全风险。
4.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告知,告知运煤司机安全风险。
二、“1.3”安徽定远光大生物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3日,光大生物能源(定远)有限公司检修维护单位中国能建劳务分包单位永兴建设公司,在燃料堆场进行燃料草垛拆包时,1名作业人员被卸下的草垛掩埋,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作业人员作业站位位臵不合理,被卸下的草垛掩埋,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危险点分析不到位,拆垛前未分析卸下的草垛是否存在埋人的安全风险。
(三)防范措施1.杜绝交叉作业,燃料堆场作业草垛下部和附近不得有人。
2.规范作业流程,认真落实监护责任,对现场作业是否存在埋人风险进行辨识,落实控制措施。
三、“1.13”新疆国电哈密煤电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13日,国电哈密煤电开发有限公司运营及维护外包单位山东德源机电设备检修运营有限公司在清理输煤系统1号乙皮带漏煤过程中,1名输煤运行人员被卷入皮带下方,头部受伤,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运维人员违章进入运行中的#1乙皮带头部下部清煤,被#1乙皮带和回程支撑滚筒挤压甩出,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电气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炉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2019年8月,某市某小区一居民家庭因使用电气炉引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的严重事故。
事故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针对此次火灾事故,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希望能够及时总结教训、减少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事故原因分析1. 电气炉使用不当据事故调查报告显示,火灾是由家庭使用电气炉不当引发的。
初步检查发现,电气炉的电线短路并引发火灾,而这也是由于家庭未按照电气炉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所致。
2. 家庭居住环境存在隐患据调查发现,该家庭的居住环境存在多处隐患,如电气线路老化、电气炉周围杂物过多等,这些都为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3. 家庭成员防范意识不强在事故发生时,家庭成员对火灾的防范意识并不强,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导致火灾事故的严重后果。
三、事故教训及启示1. 提高电气用品使用安全意识电气炉作为一种家庭用品,其安全使用问题至关重要。
居民在使用电气炉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不得私自改动、拆卸电气炉。
2. 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家庭居住环境是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居民应定期对电气线路、用品和周围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及时进行维护和清理,减少火灾隐患。
3. 加强火灾防范培训针对家庭成员的火灾防范意识不强的问题,社区应加强火灾防范知识的培训,提高居民对火灾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四、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1.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气炉等家电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减少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火灾事故。
2. 增加宣传教育力度社区、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居民的火灾防范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火灾防范的重视程度。
3.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相关部门应定期对社区居民的住宅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解决,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五、结语电气炉火灾事故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事故的发生,反映出了在家庭用电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意识培训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2019火灾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2019火灾重大事故案例分析2019年是国内火灾事故频发的一年,以及许多重大事故案例发生的一年。
本文将对其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一、慈溪化学厂爆炸事故2019年3月21日,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化学厂爆炸事故,事故造成至少78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爆炸事故当时引爆了四个储罐,其中包括硝酸罐、苯胺罐、甲苯罐和苯乙烯罐。
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厂房内储存的化学品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爆炸源为苯胺蒸发惹起。
应对该事故的救援措施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各级人员的高度认可,展现了中国政府的救援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二、四川芦山地震灾难2019年5月22日,中国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事故记载造成了196人死亡,至少有12,211人受伤,其中11人失踪。
该地震是四川省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的震害范围大、结构破坏严重。
该地震进一步证实了中国政府加强地震预警和应对能力方面的努力,以及科学技术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重要性。
三、上海柳营路沉船事故2019年6月1日,上海黄浦江口区域的上海柳营路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沉船事故,造成至少39人死亡,处遇伤者131人。
该事件发生于船只颠簸时船舱大门敞开,导致大量海水涌入船舱,最终导致该轮船沉没。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该轮船超载、超时出海以及安全管理不善。
这种事故再一次提醒我们企业要维护自身的运营安全,以及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四、安徽当涂高架桥坍塌事故2019年7月10日,安徽当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高架桥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失踪,一辆车被压碎。
据报道,该高架桥跨越了河流,道路条件很差,许多轻型车辆在通行时都会颠簸。
该事故造成的原因是由于高架桥建设人员过度忽略了地基工程出现问题,导致桥梁坍塌。
这起事故提醒了公众和管理者们认识到在各个行业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2019年发生的几起重大事故案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反省和警示,总结了应对灾难和提升安全管理的经验教训,以尽可能地保护公民权益。
一起双电源引起反送电事故分析
一起双电源引起反送电事故分析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进步,社会对电力能源的消耗与需求不断增加。
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是实现电力供应的重要保障。
再次要求下,需要做好电网中各类设备的维护工作。
而电网中的故障与处理是电网维护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一起双电源引起反送电事故的分析,确认了事故原因并提出了几点预防方案。
标签:故障查找双电源反送电一、现场情况2019年4月2日18:38,苏各庄变电站刘庄522线路A相实接地报警,18:40供电所运维人员接调控通知刘庄522线路开关、刀闸均以断开、未合接地刀闸,可以查线。
19:10运维人员首先至线路中段2号开闭所处查线,断开进线开关后,进行绝缘摇测,开关上口阻值为1.5兆欧,下口趋近于零,初步判断为远端接地故障,这时运维人员想起522线路尾端天元谷附近正在施工,随后运维人员于19:31到达天元谷开闭所摇测绝缘,将开关断开后,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带电显示器闪烁,用10kv验电器验电,开关上口带电,并且周围路边的路灯也正常发光,运维人员马上再次仔细核对线路,核实确为刘庄522线路,且近期并无改线后,于20:01分与调控联系,刘庄522线路可能有用户反送电到线路。
为安全起见,向调控申请停止通过绝缘摇测查找接地故障,改由变电站送电,逐段拉开关查找522接地故障。
后发现1号开闭所自来水支的迁擂路路灯变电缆头烧毁,导致522线路实接地。
(如图1所示)将该路灯变摘除后于22时07分恢复送电。
(期间7:47分线路恢复为无电压状态。
)二、线路情况刘庄522线路是苏各庄变电站的一条出线,该线路大部分为电缆线路,有较多的电缆分接箱和开闭所。
而职教中心又是该线路的唯一一个双电源用户,他分别由苏变522线路和龙变522 线路供电。
(如图2所示)三、事件分析1、反送电查找首先,该线路所帶负荷不小,虽然2号开闭所进线断开,但仍带有大量负荷,而且线路反送长达20分钟左右,城区用户无需如此大功率发电机,应排除发电机反送现象。
2019年全国电力系统人身伤亡事故简要分析(内部编制安全教育资料)
(内部编制安全教育资料)依据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布的2019年全国电力系统人身伤亡事故简要信息,河南公司组织系统各企业对信息公布的43起人身伤亡事故(造成52人伤亡)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一、“1.1”内蒙呼和浩特京能盛乐热电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1日,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公司拉煤车在卸煤时,拉煤车司机的1名随行人员被本车卸下的燃煤掩埋,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随车人员站位位臵不合理,站在煤车卸煤的下方。
2.未对煤的流动性进行危险点分析,从煤车卸的煤流动太快,造成掩埋。
3.对进入卸煤区的作业人员控制不严。
(三)防范措施1.保持安全距离,卸煤人员应站在卸煤的侧部,避免被卸煤掩埋。
2.开展卸煤危险点分析,辨识卸煤时是否会造成掩埋的安全风险。
3.随车人员不得进入煤场,接卸作业使用机械或专用工具,消除安全风险。
4.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告知,告知运煤司机安全风险。
二、“1.3”安徽定远光大生物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3日,光大生物能源(定远)有限公司检修维护单位中国能建劳务分包单位永兴建设公司,在燃料堆场进行燃料草垛拆包时,1名作业人员被卸下的草垛掩埋,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作业人员作业站位位臵不合理,被卸下的草垛掩埋,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危险点分析不到位,拆垛前未分析卸下的草垛是否存在埋人的安全风险。
(三)防范措施1.杜绝交叉作业,燃料堆场作业草垛下部和附近不得有人。
2.规范作业流程,认真落实监护责任,对现场作业是否存在埋人风险进行辨识,落实控制措施。
三、“1.13”新疆国电哈密煤电人身伤亡事故(一)事故简要2019年1月13日,国电哈密煤电开发有限公司运营及维护外包单位山东德源机电设备检修运营有限公司在清理输煤系统1号乙皮带漏煤过程中,1名输煤运行人员被卷入皮带下方,头部受伤,造成1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1.运维人员违章进入运行中的#1乙皮带头部下部清煤,被#1乙皮带和回程支撑滚筒挤压甩出,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019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2019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事故案例一:某电子厂发生火灾事故某电子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多名员工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根据初步调查,起火原因是由于一台设备短路引发的。
事发时,厂内员工没有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导致疏散过程混乱。
同时,厂房内的防火设施存在故障,无法及时启动,加重了事态发展的严重性。
相关部门已展开调查,责任人将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事故案例二:矿井透水事故导致多名矿工被困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导致多名矿工被困地下。
初步分析,透水事故是由于矿井抽水装置失效导致地下水沿井道涌入所致。
事发时,矿工团队未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也未能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疏散。
救援队伍经过艰苦努力,成功将被困矿工全部救出,尽管有人员伤亡,但总体救援效果良好。
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将对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
事故案例三:物流仓库起火引发爆炸,多人受伤一家物流仓库发生起火事故,由于未及时控制火势,火灾蔓延迅速并引发爆炸。
事故导致多名仓库工作人员受伤,部分人员伤势严重。
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点位于仓库内的电气设备,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故障所致。
在应对事故过程中,仓库管理人员未按照应急措施进行疏散和救援,导致人员伤亡更为严重。
当地消防部门已介入调查,责任人将接受相应的法律制裁。
事故案例四:建筑工地坍塌事故,多人被埋某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多名工人被困在废墟中。
事故发生时,工地上正在进行挖掘作业,由于挖掘深度超出安全范围,导致土方失稳从而引发坍塌。
由于现场管理不到位,工地没有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测和及时疏散工作,造成了后果的严重性。
相关部门已派出救援队伍展开救援工作,并对工地负责人进行调查。
事故案例五:化工厂煤气泄漏引发爆炸,多人伤亡某化工厂发生煤气泄漏事故,未能及时控制泄漏导致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时,厂房内多名工人被瞬间冲击波击中,导致多人伤亡。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泄漏起因是由于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导致。
另外,厂房内部疏散通道被堵塞,员工无法顺利逃离现场,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电力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力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力生产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存在高风险的行业。
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意外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会导致严重的事故。
下面,我们将围绕电力生产领域中的典型事故案例,从事故背景、原因分析、基本特点、前因后果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为以后电力生产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一、福岛核事故福岛核事故发生于2011年3月11日。
当时,一场强烈的地震和海啸袭击了日本福岛核电站,导致核电站的4个反应堆中的3个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事故导致了4名工人死亡,导致了大规模的核辐射泄漏。
事故给日本社会以及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事故背景:福岛核事故是由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0级地震,引发了海啸,海啸又引发核电站的失控。
在该次事故中,多个反应堆的冷却系统被摧毁,反应堆芯的燃料被加热,导致大量核辐射的释放。
这场事故不仅给日本社会以及全世界带来了沉重的损失,也让公众重新审视了核能的安全性。
原因分析:福岛核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震和海啸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初原因。
此外,核电站内部的安全设施不足,导致无法对反应堆中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也是导致事故扩大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此外,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对核电站的监管不严格,也容易让事故最终发生。
前因后果:福岛核事故不仅带来了直接的损失,包括死亡、伤害、生态破坏,也让日本政府和世界各国重新审视了核能的安全性。
事故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曾宣布福岛核电站设立于地震多发带上存在风险,此后福岛核电站一度停工,全日本的核电站也被逐渐停用。
二、台电公司烧煤电厂烟囱塌倒事故2017年2月5日,台湾台东一家台电公司的烧煤电厂烟囱发生塌落,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的严重事故。
这也成为了近年来台湾电力生产失控的又一次典型案例。
事故背景:位于台东县的台电公司燃煤发电厂是台湾最大的一家煤电厂,日产能力超过300万千瓦时。
该厂的烟囱是直径90多米、高度达162米的超级大型烟囱,为整个发电厂供排烟机组。
电力系统事故案例
电力系统事故案例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然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偶尔会发生意外事故。
本文将给出两个电力系统事故的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
案例一:变电站火灾事故描述:某城市的一座变电站在夜间发生了火灾事故,导致停电、交通瘫痪和严重财产损失。
经初步调查,发现整个变电站被大火吞噬后,才向消防部门报警。
此外,变电站内没有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
事故原因:1. 安全意识不强:变电站管理人员对火灾防范意识薄弱,无法及时发现火灾并作出紧急处理。
2. 设备维护不到位:变电站火灾可能是由于设备短路、漏电等原因引起的,缺乏定期检修和维护的机制,导致设备故障无法及时发现和修复。
3. 缺乏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缺乏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使得一旦发生火灾无法立即扑灭,扩大了事故损失。
解决方案:1.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使其具备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的能力。
2. 定期设备维护:建立完善的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制度,及时排查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和更换。
3. 配备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在变电站内部设置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扑灭。
案例二:输电线路短路事故描述:某地区的一条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短路,导致大面积停电,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短路造成了输电线路的严重损坏,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维修恢复。
事故原因:1. 设备老化:输电线路存在长期使用和老化情况,线路上的绝缘体老化导致线路易发生漏电和短路。
2. 天气因素:在暴风雨等恶劣天气下,树木可能倒塌到输电线路上,造成线路短路事故。
3. 缺乏在线监测机制:缺乏针对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系统,无法及时发现线路问题。
解决方案:1. 定期检测和维护:建立定期检测输电线路的机制,及时检查线路的老化和损坏情况,并进行维护和更换。
2. 防护措施加强:对于高风险区域的输电线路,加强防护措施,如设置护栏、设立预警标志等,减少外界因素对线路的损害。
电力系统人身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一、起吊孔无护栏不慎坠落死亡某厂更换皮带打开起吊孔,仅用尼龙绳设置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简易围栏,一清理积煤人员从起吊孔坠落死亡。
【简要经过】某厂检修人员为更换输煤皮带打开吊砣间的起吊孔(标高25m),仅用一条尼龙绳作为简易围栏。
1月17日上午,工作负责人于某带领岳某等人到达吊砣间,进行疏通落煤筒工作,虽发现起吊孔未设围栏,未采取防护措施,便开始作业。
一工作人员用大锤砸落煤筒,岳某为躲避大锤后退时,从起吊孔坠落至地面(落差25m),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暴露问题】1.检修人员打开起吊孔,未设安全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2.虽用尼龙绳设简易围栏,但过于松动,垂落在地,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3.工作负责人带领作业人员到达现场,虽发现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未要求检修人员设置可靠的刚性临时围栏;4.工作负责人在临时围栏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的情况下,也未采取其他防护措施,盲目组织开工。
【事故图片及示意图】【知识点】1.打开起吊孔应设置安全可靠的刚性围栏;2.工作人员发现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应停止作业,通知检修人员设置可靠的安全设施,方可开工。
三、安全意识淡薄某厂一焊工在工作负责人正在办理工作票手续时,擅自进入照明不足的锅炉烟【事故图片及示意图】【知识点】1.检修设备试运工作由工作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工作许可人同意并收回工作票,在不变动其它工作组安全措施时,方可试运设备;2.工作期间,如果需要增加(变更)工作班成员,新加入人员应进行工作地点和工作任务、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学习、接受安全措施交底,并在《危险点控制措施票》上签名后,方可工作。
【制度规定】1.《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标准》5.5.11.2规定:“检修设备试运工作由工作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工作许可人同意并收回工作票,在不变动其它工作组安全措施时,进行试运工作。
在试运前,工作负责人负责将全体工作班成员撤离工作地点,履行试运许可手续后,方可试运”;2.《工作票、操作票使用和管理标准》5.5.11.4规定:“试运结束后尚需工作时,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仍应按“安全措施”执行栏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后,方可恢复工作。
电力系统事故案例
电力系统事故案例电力系统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问题,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本文将从一些典型案例出发,探讨电力系统事故的主要原因、应对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介绍电力系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供应方式,然而在电力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中,时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
这些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大的人身损失和经济损失。
针对电力系统事故,我们应该深入分析原因,以期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二、案例分析1. 2003年美国大东北地区停电事件2003年8月14日,美国大东北地区突然停电,黑掉的范围覆盖了数百万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调查报告显示,导致此次翻车的根本原因是电网过载,一个电荷超载的导线发生了故障,导致其周围多条线路全部断电,整个过程仅仅几秒钟,黑掉了整个繁华的大东北地区。
2. 2007年中国2007年内蒙古工人罢工事件2007年11月17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一家煤矿一场事故导致了停电,加上发生当天的工人罢工和极端天气的影响,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最终导致了当前的严重停电。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矿山老化的电力设备损坏,与煤矿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
3. 2019年阿根廷全国停电2019年6月16日晚,阿根廷全国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停电,全国范围内的各大城市瞬间被断电,3小时后才全部恢复。
初步调查发现,该次停电的直接原因是一家私营企业的一台发电机发生了故障,长达数小时的电力缺失使数百万居民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三、原因分析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电力系统事故的原因总结如下:1. 电力系统设备老化、损坏等问题;2. 电力系统运营管理不善、规范化程度不高;3. 电力系统恶劣的环境因素,如天气、环境污染等;4. 社会对电力系统的日益依赖,电力需求的急剧增长。
四、应对措施为有效防范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采取如下措施:1. 对电力设备及时进行检查、保养和更新换代;2. 程序化、规范化的电力系统运营管理,包括系统监测、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3. 积极应对恶劣的环境因素,如加强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研发和利用;4. 减少对电力的依赖,倡导节能减排。
电缆火灾案例
电缆火灾案例电缆火灾是一种在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火灾事故,是指由于电缆绝缘层及接头处故障而引发的电气设备火灾。
近年来,电缆火灾已经成为了电力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需要引起重视。
在日常的电力使用过程当中,电缆火灾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因为电缆的装配不正确,或是因为电缆绝缘层老化、损坏等原因引起。
更糟糕的情况是,电缆火灾会呈现出蔓延性,很容易引起相邻设备的爆炸,造成连锁反应,给事故的扑灭带来了难度。
下面我们通过一起电缆火灾案例,来了解电缆火灾带给人们的影响及该如何预防。
案例一:2019年广西宁明火车站电缆火灾事故2019年8月,广西宁明火车站发生一起电缆火灾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11人受伤。
当时的广西电网在接电火车站使用的高压输电线路两端外挂设有大型瓷瓶,此次事故是由于这些瓷瓶中的电缆绝缘材料损毁引起。
由于当时的处置不当,火灾场面十分恶劣,整个车站陷入了火海之中。
痛定思痛,我们需要引起重视,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置预案。
首先,我们要从源头抓起,尤其是要在电缆的装配、接线和运行维护方面做好规范管理。
其次,加强应急响应的培训和应急系统的建设,确保事故及时得到处理。
另外,电缆火灾的危害及对策也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旦发生电缆火灾,我们应立即切断电源及用水和灭火剂进行扑灭。
如果发现电缆短路或起火后,遇到不能切断电源的情况,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或FOAM灭火器来进行灭火。
在处理上,一定要采取防止复燃的措施,避免遗患。
综上所述,电缆火灾事故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实行规范的预防和处置措施,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同时,也希望人们在使用电力设备时,生产环节起到保障作用,减少电缆火灾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一起低压配电越级跳闸事例分析
一起低压配电越级跳闸事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19年1月10日晚上,某企业车间突然停电,导致生产线全部停摆,造成了产能损失和经济损失。
经初步排查发现,停电原因是由于低压配电越级跳闸导致的。
为了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我们组织了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事故分析1.供电系统概况该企业低压配电系统供电方式为两级供电,分别由主配电室和分配电室供电。
主配电室由一台1250kVA变压器供电,负责整个厂区的供电;分配电室由多台400kVA变压器供电,分别负责不同的生产车间。
2.事故发生经过在事故发生当天,主配电室的1250kVA变压器由于检修维护,导致停电。
此时,分配电室的400kVA变压器自动跳闸,而厂区内又有一台100kVA的变压器提供部分负荷供电,结果低压配电出现了越级跳闸现象。
造成了整个车间的停电。
3.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低压配电越级跳闸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电力系统设计缺陷:供电系统的设计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在主变检修时,分配电室的400kVA变压器无法顺利切换负荷,从而跳闸停电。
(2)供电设备运行不稳定:在1250kVA变压器检修期间,100kVA变压器无法稳定供电,造成了部分负荷供电不足,从而导致了低压配电越级跳闸。
(3)设备运行监控不到位:在主变检修时,分配电室的400kVA变压器跳闸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4)检修作业管理不严格:1250kVA变压器的检修作业管理不够严格,未有完善的备用电源和切换方案,导致了供电系统的不稳定,从而引发了低压配电越级跳闸。
三、事故教训及改进措施2.设备运行监控到位:加强对供电设备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运行异常,防止出现类似事故。
3.制定完备的检修作业管理规定:对变压器的检修作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检修期间有完备的备用电源和切换方案。
4.加强应急预案及培训: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电力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实例
事故原因:施 工人员在未采 取安全措施的 情况下违规操 作,导致触电。
事故后果:造 成1人死亡,2 人受伤,直接 经济损失达数
百万元。
事故教训:加 强施工现场安 全管理,提高 员工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
PART FOUR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避免事故发生。 建立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确保设备得到及时维护和保养。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
定期开展电力安 全风险评估和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 及时发现和消除 安全隐患。
加强应急预案的 制定和演练,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 的快速响应能力。
强化应急处置力 量建设,提高应 急处置的专业化 水平。
PART FIVE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 救援
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尽快恢复电力供应,减少损失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电力安全事故 概述
典型电力安全 事故案例分析
电力安全事故 的预防措施
电力安全事故 的应急处置
电力安全事故 的后果和责任 追究
PART ONE
PART TWO
添加标题
电力安全事故的定义:指在电力生产、建设和试验、运行、检修、管理过程中发生的,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备损坏或停电等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类事故。
PART THREE
事故概述:某电厂高压开关柜发生 爆炸,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事故后果:设备严重损坏,多人受 伤,部分人员死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气火灾案例2019
电气火灾案例2019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气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备品,但与此同时,电气火灾也随之而来。
2019年,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多起电气火灾事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下面就几起典型的电气火灾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公司仓库发生电气火灾2019年5月,某公司的仓库发生了电气火灾。
据事故调查,该公司为了减少成本,雇佣了一些不具备相关资格的电工进行维修。
这些电工对于电气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没有认真检查、维护和修理,直接导致了电气设备的故障,引起了火灾。
这起事故提示我们,企业应该注重培训和维护员工的技能水平,禁止非法的维修和更改电气设备。
同时,民众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不在私人家庭中随意安装、维修电气设备。
二、学校实验室电气火灾2019年6月,某高中实验室发生电气火灾,一名学生不幸身亡。
据事故调查,该实验室电气线路老化,存在危险隐患,学校没有对设备进行及时检查和维修,导致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这起事故再次提示校园安全教育和设施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学校应该加强安全设施、防火措施的建设和完善,增强学生和校内教工的安全意识,及时检查和维修设备。
三、电动车充电引起火灾2019年7月,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充电时突然燃烧,车主不幸被烧伤。
据事故调查,该车主私自为自己的电动车购置了不符合标准的锂电充电器进行充电,引起充电器的爆炸和电动车的火灾。
这一事件提示民众购买电气设备时要选择品牌、专业的商家,购买合格的电气产品,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
同时,在使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一些操作失误,防止因为不正确的用电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
以2019年发生的这些电气火灾案例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电气设备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不可估计的,而这些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大家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知识,企业对于电气设备的维护管理不严格,市场上非法的电气产品充斥等问题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
• 母线故障跳闸的处理 • (1)利用备用电源或合上母线分段(或母联)断路
器,先对失压的中、低压侧母线及分路恢复供电 ,并优先恢复站用电。 • (2)对跳闸母线的母差保护范围内的设备,认 真地进行外部检查。检查有无爆炸、冒烟、起火 现象或痕迹,瓷质部分有无击穿闪络、破碎痕迹 ,配电装置上、导线上有无落物,设备上是否有 人工作等。 • (3)若发现有明显的故障现象,应根据故障点 能否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隔离、能否及时消除, 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案例一
2)CPU2为自适应自动重合闸。 装置具有一次自动重合闸功能。能实现综合重合闸方式、 单相重合闸方式、三相重合闸方式及停用方式。重合闸起 动方式有两种,一是由线路保护跳闸起动重合闸;二是由 跳闸位置起动重合闸。结线线路同一侧的两台重合装置的 重合顺序可切换,后合侧延迟时间可整定,先重合开关合 于故障时,后合重合闸装置立即闭锁并发三跳命令。当先 合重合闸因故检修或者退出运行时,后合重合闸将以重合 闸整定时限动作,而不经过后合侧延迟时间。
• (5)对3/2断路器接线方式的母线故障跳闸,若跳闸前,各串均 为合环运行,则母线故障后,不影响对线路及变压器设备供电; 但若在故障前,中断路器处于检修状态,母线故障跳闸将引起线 路或变压器高压侧断路跳闸。
• (6)若未发现任何故障现象,站内设备无问题,跳闸时无故障电 流冲击现象,母差保护动作信号不能复归。应检查母差保护出口 继电器的触点位置、直流母线绝缘情况、保护装置无异常。
案例二
案例二
• 第一套 RCS-915CD 第二套 WMH-800 • 母差保护的功能。 • 1)清除该母差保护所接入母线上的短路故障,与此同时,动作使
该母线上的线路单元的相差高频保护及高频保护停信(加速线路 对侧跳闸)。 • 2)母线故障且母联失灵或在母联断路器至母差电流互感器间发生 短路故障时起母联断路器失灵保护的作用,这两套保护均动作。 • 3)在向母线充电时,如母线存在短路故障,可由它的母差保护有 选择性地跳开母联断路器以切除故障。 • (3)220kV母差保护交流电流、交流电压以及跳闸回路的切换。 220kV母差保护的交流电流、交流电压以及跳闸回路是采用按出 线单元母线隔离开关回路切换的方式,自动将交流回路、跳闸回 路切换到相应的母差保护中去,采用双位置继电器来反映母线侧 隔离开关辅助接点是否切换正确。
案例三
案例三
• 允许用隔离开关直接进行的操作 • (1)在电力网无接地故障时,拉合电压互感器。 • (2)在无雷电活动时拉合避雷器。 • (3)拉合220kV及以下母线和直接连接在母线上的设备的电容电流
,拉合经试验允许500kV空载母线和拉合3/2断路器接线的母线 环流。
• (4)在电网无接地故障时,拉合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关。 • (5)与断路器并联的旁路隔离开关,当断路器合好时,可以拉合
案例一
LFP—921A型断路器保护的组成。 LFP-921A型断路器保护由三个CPU组成: 1)CPU1为断路器失灵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死区保护、 充电保护 。 装置具有失灵保护功能,分为故障相失灵、非故障相失灵 和发、变三跳起动失灵三种情况。 装置具有三相不一致保护功能,当断路器某相断开,线路 上出现非全相时,可经三相不一致保护回路延时跳开三相, 三相不一致保护功能可由控制字选择是否经零序或者负序 电流开放。
案例一
沟通三相跳闸, 1)当重合闸在投入状态,且控制字为“1时,只要重合闸在未充好 电的状态,即发沟通三相跳闸GSJ。 2)重合闸为三重方式时,发沟通三相跳闸G5J。 3)重合闸装置故障或直流电源消失,发沟通三相跳闸节点GSJ。 三相直跳。 1)当重合闸在投入状态,且控制字SWl0=“1”时(未充电沟通三相 跳闸),只要重合闸在放电状态,装置收到任意节点时联切三相跳 闸。 2)当单相重合闸时间TD满足后,若故障未消除,经1s后再跳三相 跳闸。 3)当后合的重合闸控制字SWll(后合经检线路有压闭锁)置为“1”, 先合重合闸未成功,线路三相电压不能恢复,则经检有压后合的断 路器不再合闸,同时经延时后直接三相跳闸
断路器的旁路电流。
• (6)拉合励磁电流不超过2A的空载变压器、线路并联电抗器和电 容器电流不超过5A的空载线路。
• (7)对于3/2断路器接线,某一串断路器出现分、合闸闭锁时, 可用隔离开关来解环,但要注意其他串的所有断路器必须在合闸 位置。
• (8)对于双母线单分段接线方式,当两个母联断路器和分段断路 器中某断路器出现分、合闸闭锁时,可用隔离开关断开回路。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FN线两侧的保护配置 第一套CSLl01A方向保护 的功能。 CSLl01A保护由高频距离保护(CPU1)、 距离保护(CPU2)、零序保护(CPU3)和故 障录波器(CPU6)构成,其中高频距离保 护包括高频相间距离保护和高频接地保 护,以高频零序保护作为对高频接地距 离保护的补充。高频距离保护作为全线 速动的主保护,瞬时切除全线路各种类 型的故障。
案例一
3)CPU3为启动和管理机,内设整机总启动元件,该启动 元件与CPU1和CPU2保护在电路上(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完 全独立,动作后开放保护出口电源。另外CPU3还作为人 机对话的通信接口。保护整组复归后,CPU3接收并整理, 显示、打印CPU1与CPU2来的跳合闸报告及电压电流波 形。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FT线两侧的保护配置 (1)第一套保护。WXH—11X型微机线路保护由4个CPU构成, 其中,CPUl为高频保护,包括高频闭锁距离、高频闭锁零序; CPU2距离保护,包括三段式相间距离和三段式接地距离; CPU3零序保护。CPU4为重合闸。
(2)第二套保护。LFP-902A型线路成套快速保护由3个CPU 组成,其中CPUl为主保护,由以超范围整定的复合式距离继 电器和零序方向元件通过配合构成全线路快速跳闸保护,由I 段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构成快速独立跳闸段,由两个延时 零序方向过流段构成接地后备段保护;CPU2为三段式相间和 接地距离保护,以及重合闸逻辑;CPU3为管理CPU,配SF600集成电路收发信机,LFP-923C型失灵启动及辅助保护装 置,CZX-12A型操作继电器装置。
案例一
(9)打印故障录波报告及微机保护报告。 (10)事故处理完毕后,变电站值班长要指定有经验 的值班员做好详细的事故障碍记录、断路器跳闸 记录等,并根据断路器跳闸情况、保护及自动装 置的动作情况、事件记录、故障录波、微机保护 打印以及处理情况,整理详细的现场跳闸报告。 (11)根据调度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将所整理 的跳闸报告及时上报。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案例一
线路单相瞬时性故障的处理原则是: (1)线路保护动作跳闸时,运行值班人员应从中央
信号、事件打印、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及时 分析故障相别、故障距离、保护的动作情况。 (2)将以上情况和当时的负荷情况及时向调度汇报, 便于调度及时、全面地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3)若查明重合闸重合成功,且本站录波器确已动 作,经询问对方断路器和保护动作情况,确认是 本线路内瞬时故障,可作好记录,复归信号,向 调度汇报。
案例二
• 1)若故障点能隔离或者消除的,应立即断开断路器或拉开隔离开 关进行隔离或消除故障。检查母线绝缘良好,导线无严重损伤, 再合上电源主进断路器,对母线充电正常后恢复供电,恢复系统 之间的并列及正常运行方式。汇报上级,由检修人员处理设备故 障。
• 2)若故障不能消除,且不能隔离,对于双母线接线,可将无故障 部分全部倒至另一段母线上,恢复供电;故障设备的负荷可倒旁 母带。单母线接线,只能将重要的负荷倒旁母带,尽量减小停电 损失。无上述条件,只有停电检修以后,再恢复供电。
重合闸准备。为了避免多次重合闸,必须在“充电”准备 完成后才能启动合闸回路,启动“充电”的条件为: 1)跳闸位置继电器TWJ不动作。 2)同时启动回路LQ不动作。 3)重合闸投入。 4)装置无报警信号。 5)没有低气压闭锁重合闸和闭锁重合闸开入。
案例一
重合闸“放电”条件有: 1)重合闸启动前压力不足,经延时400ms后“放电”。 2)重合闸方式在退出位置 3)收到外部闭锁重合闸信号 时立即“放电”。 3)合后位置接点HHKK(断路器在合后位置信号)为“0”时 “放电”。 4)重合闸脉冲发出的同时“放电”。 5)当判断跳开相为永久故障时,延时1s后“放电”。 6)当CPUl的失灵保护动作时立即“放电”。 7)重合闸收到断路器任意跳闸位置信号,而装置未启动时, 延时2s“放电”。 8)收到外部第二组三相跳闸信号TRABC时立即“放电”。
案例一
第二套LFP-901B保护动作情况分析 (1)LFP-901B保护的功能。LFP-901B保护由3个CPU组成。 CPU1为装置的主保护,由工频变化量方向继电器和零序方向继
电器配合通道构成全线路快速跳闸保护(跳闸时间小于25ms),采用 欠范围允许式,其高频通道采用复用载波通道。由I段工频变化量 距离继电器构成快速独立跳闸段(近端故障跳闸时间小于10ms,中 间故障跳闸时间小于15ms);由Ⅱ、Ⅲ、Ⅳ零序方向过流段构成接 地后备保护。
案例三
• 隔离开关不允许进行的操作 • (1)不准用隔离开关向500kV母线充电。 • (2)操作中,如果发现隔离开关支持绝缘子严重破损、
隔离开关传动杆严重损坏等严重缺陷时,不准对其进行 操作。 • (3)操作中,如隔离开关被闭锁不能操作时,应查明原 因,不得随意解除闭锁。 • (4)操作中,如果隔离开关有振动现象,应查明原因, 不要硬合、硬拉。 • (5)严禁用隔离开关拉、合运行中的500kV电抗器、空载 变压器、空载线路。
CPU2为三段式相间和接地距离保护,以及重合闸逻辑。 CPU3为启动和管理机,内设整机总启动元件,该启动元件与方 向和距离保护在电子电路上完全独立,动作后开放保护出口电源。 另外,CPU3还作为人际对话的通信接口,保护整组复归,CPU3 接受并整理、显示、打印CPU2传来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测距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