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雅典人的城邦生活
1、雅典的政治改革过程: • 开明贵族德拉古在公元前621 年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对贵族的权利进行了适当的 限制; • 梭伦又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 更为彻底的政治改革,通过 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债务奴隶 制,设置了四百人会议和公 民陪审法庭;
立法者梭伦
• 继梭伦之后,僭主庇 西特拉图和民主派领 袖克利斯梯尼又先后 进行了政治改革,基 本确立了雅典的民主 制度,摧毁了传统贵 族依凭的氏族秩序;
总结
• 公元前26—公元前16世纪,优雅的克里特 人建立了米诺斯文明。 • 公元前16—公元前12世纪,豪迈的阿卡亚 人建立迈锡尼文明。 • 公元前12—公元前8世纪,野蛮的多利亚人 导致黑暗时代。
二、希腊神话与传说
(一)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
1、希腊的含义 古代希腊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 至多是个民族或文明区域的名称。作为欧洲文明的发 源地,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地理范围主要指以 巴尔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的希腊本土为中心,北及黑 海沿岸,南达北非的埃及地区,东至亚洲西部的小亚 细亚,西至地中海的亚平宁半岛、西西里、马赛利亚 (今法国的马赛),直达伊比利亚半岛最南端与非洲 隔海相望的直布罗陀海峡。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化
第一节 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爱琴海文明在古代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一、爱琴文明的发展演化
(一)米诺斯文明
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 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 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克里特岛 中央的克诺索斯地区出现了米诺 斯文明,公元前17世纪达到顶峰。 到了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场突 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 王国迅速衰亡。
3、系统叙事诗与希腊悲剧
西方文化概论
①: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宗教专制代替民主制度,宗教制
度到政教分离,经历了宗教专制、宗教理性化和宗教改革
②:拜占庭文化和斯拉夫文化 ③:《罗马民法大全》《斯提芬· 杜尚法典》 ④:神殿式;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艺术 ⑤:多元化的政治经济格局——采邑;世俗政权与神权斗争 激烈;基督教与世俗王权对抗,还要应对更为有力的宗教异端; 中世纪西欧各国封建王朝建立后,原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德意志 帝国
一、三大逻辑
墨经逻辑:中国古典逻辑的代表 因明逻辑:是印度古典逻辑中最为重要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西方形式逻辑代表
二、百年翻译:
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也叫翻译运动,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开 展翻译介绍古希腊和东方科学文化典籍的大规模、有组织的 学术活动。
三、西方古典文化中的七艺: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四、西方文化的特征: 精神支柱、政治原则、社会道德导向、经济手段
1.罗马王政时代2.罗马共和国时代3.罗马大帝国时代
六.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律
十二铜表法
七.古罗马第一位皇帝
屋大维号称奥古斯都
八.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专制滋生腐败,腐败酿成了政治混乱和分裂,内外交困的政
治经济形式,加之基督教宣扬来世不关心现实世界的教义,
外部蛮族的入侵,就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
第三章 欧洲中古封建文化
二.爱琴文明的分支
1.克里特文明2.迈锡尼文明
三.古希腊的民族性ຫໍສະໝຸດ 特点1.崇尚勇敢,热爱自由2.尊重理性,推崇科学3.重视体育, 团结统一4.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
四.雅典大殖民运动是什么形式及其意义
1.形式:移民2.意义:实现了东西文明之间的大规模的交
流,缓解了雅典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西方文化概论 PPT课件
二.爱琴文明的分支
1.克里特文明2.迈锡尼文明
三.古希腊的民族性格特点
1.崇尚勇敢,热爱自由2.尊重理性,推崇科学3.重视体育, 团结统一4.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
四.雅典大殖民运动是什么形式及其意义
1.形式:移民2.意义:实现了东西文明之间的大规模的交
流,缓解了雅典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五.古罗马经历的时代
1.罗马王政时代2.罗马共和国时代3.罗马大帝国时代
六.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律
十二铜表法
七.古罗马第一位皇帝
屋大维号称奥古斯都
八.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专制滋生腐败,腐败酿成了政治混乱和分裂,内外交困的政
治经济形式,加之基督教宣扬来世不关心现实世界的教义,
外部蛮族的入侵,就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
第三章 欧洲中古制度,宗教制
度到政教分离,经历了宗教专制、宗教理性化和宗教改革
②:拜占庭文化和斯拉夫文化 ③:《罗马民法大全》《斯提芬· 杜尚法典》 ④:神殿式;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艺术 ⑤:多元化的政治经济格局——采邑;世俗政权与神权斗争 激烈;基督教与世俗王权对抗,还要应对更为有力的宗教异端; 中世纪西欧各国封建王朝建立后,原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德意志 帝国
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 核心武器:人文主义思想
第四章 现代西方文化
(公元16世纪以后)
一、新历史时期的大西洋文化
二、启蒙主义思想家的学说 三、工业文明时代 四、西方的殖民扩张 五、西方对非洲的殖民 六、西方在美洲的殖民与移民 七、西方文化体系构成
一、三大逻辑
墨经逻辑:中国古典逻辑的代表 因明逻辑:是印度古典逻辑中最为重要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西方形式逻辑代表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指的是在欧洲和北美洲传统上流行的文化和价值观体系。
它是由古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和启蒙运动等多个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相互交织而成的。
以下是关于西方文化的一些概括性介绍:1. 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奠定了西方文化的许多基础。
古希腊是西方文学、哲学、政治和艺术的发源地,其民主政治和理性思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则建立了法律和行政制度,推动了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
2. 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
基督教教义、道德观念和礼仪习俗贯穿了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
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组织、法律和伦理价值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运动。
它强调理性、科学和个人自由,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和原则,例如人权、民主、平等和自由主义等。
4. 科学和技术:西方文化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着显著贡献。
西方科学方法的发展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兴起,从而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西方的技术创新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5. 艺术和文学:西方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和文学作品而闻名。
从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史诗和戏剧,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再到现代的文学和电影,西方艺术和文学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创作领域。
总的来说,西方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概念,其中包含着多个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文化遗产。
它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文化力量。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讲
爱琴文化成就: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航海业基本成型,为 古希腊古典时期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 艺术创作上:壁画、雕刻和建筑水平很高; 神话观念:泥版文书中已有古希腊神话的雏形。 对于古希腊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米诺斯神话、阿卡亚人对宙斯及奥林匹斯神族 的崇拜及其英雄传说。
2、黑暗时代(B.C.1100-B.C.750) 多利亚人南侵,摧毁了迈锡尼文明。 3、古风时代(B.C.750-B.C.500) 希腊各奴隶制城邦兴起,古希腊文明走向复苏。 4、古典时代(B.C.500-B.C.338)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 空前繁荣 5、希腊化时代(B.C.338-B.C.30) “希腊化”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它的直接结果是 希腊文化向东方那个各地区的传播和渗透。古希腊文明走向衰 败。同时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希腊化时代,希腊人从城 邦走向了世界,打破了狭隘的城邦界限,开阔了视野,产生种 族平等观念,成为世界主义的滥觞。
2、政治 (1)城邦国家的兴起 城邦: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 城邦与公民:主权在民思想的源头; 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是希腊奴隶制 文化在政治上的一大特色。也是古代希腊人在政 治文化方面对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它成为今天 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 经历了四个阶段: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僭主政治 和民主政治。
系统叙事诗
以英雄和神话传说为内容,盛行于荷马和赫西俄德之后 的时期(与前7世纪-前6世纪),较著名的有《塞浦路斯 之歌》、《埃提奥皮斯》、《小伊里亚特》、《特洛伊 失陷记》和《归来》。 填补和充实了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作品中的忽略处和空 缺处。因此与荷马史诗及其神谱成为古希腊悲剧和文学 作品的重要题材来源。 系统叙事诗把某些英雄的家族历史和不幸遭遇当做叙述 的主题,并且开始明显的突出命运和神谕的重要性,从 而具有了最初的悲剧色彩。
西方文化概论
(二)文化概念: 无论在中外都没有确定的定义。 在最广义上,它被用来指称人的一切行为,除了像 笑话和排泄等自然现象,发生哎哎人身上的所有活 动都是文化活动。 狭义上,常常只用来指称个人的道德和知识修养。 我们指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的高级精神 活动及其产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 交……”,概括地说,就是指宗教、哲学、科学和艺 术等领域。 (三)世界上两大(东西)文化系统 西方文化系统:起源于 古希腊罗马和古希伯来( ” 两希”文化) 东方文化系统:起源于中国和印度
古希腊人是“爱智”的,追求超越的理想,对纯粹 只是充满神圣渴望,都热衷于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以寻找有关真善美的普遍原则,因为长期思考,古 希腊在理论方面大有建树。
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 为起因,希腊军进攻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古希腊神话
迷宫里的米诺陶诺斯
宗教意识浓厚,民族凝聚力强
大卫
大卫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时期(公元前10133-前 933年),是希伯来文化的黄金时期。大卫王死后, 其儿子所罗门王继位。他在耶路撒冷兴建了犹太教 的神殿。耶路撒冷由此成为希伯来民族心目中的宗 教中心,“圣城”的地位从此确立。从该圣殿的建 成到它的毁灭在希伯来民族的历史上被称为“第一 圣殿时期”。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至高神,万神 之王,主管天空,第三代神王。极 为好色,常背着妻子赫拉与其他女 神和凡人私通,私生子无数
阿波罗,古希腊神话中 最著名的神祇之一,希 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 是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 所生之子。他掌管音乐、 医药、艺术、寓言,是 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 也是最美最英俊的神祇, 同时是男性美的典型。
古罗马文化特征
西方文化概论课的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概论课的名词解释引言:西方文化概论课是许多大学教授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价值观。
这门课程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关键词进行简要解释,以帮助读者对课程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文化(Culture)文化是一种包括信仰、价值观、行为模式、艺术表达和社会组织形式在内的综合性概念。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艺术传统的总和。
文化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环境创造的一种模式,有助于交流、互动和理解。
二、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社会和政治观念,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
它主张在一个社会中接受和欢迎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存在。
多元文化主义认为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贡献,而且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启蒙时代(Enlightenment)启蒙时代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欧洲发生的一场思想变革运动。
这一时期的欧洲哲学家和思想家提倡理性、自由和人权,反对封建主义和迷信。
启蒙运动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动了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发展,并为后来的法治社会和民主体制奠定了基础。
四、自由主义(Liberalism)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和哲学观点,强调个人自由、政治权利和私有产权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认为个人在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上应该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
自由主义对于西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是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场跨国范围的经济和技术变革。
它标志着从传统手工业到机械工业的转变,通过使用机器替代人力和利用化石燃料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工业革命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化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对西方世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一、爱琴文明: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
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
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
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
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
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
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
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五、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具有什么深刻寓意?“命运”是指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爱琴海文明在古代世界中的地理位置一、爱琴文明的发展演化(一)克里特文明(米诺斯文明)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克里特岛中央的克诺索斯地区出现了米诺斯文明,到了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王国迅速衰亡。
文字:象形文字和线形文字A ,线形文字B为早期希腊的文字艺术特点:高雅,自然,写实克里特人的精神特征:热爱生活;性情快乐(二)迈锡尼文明就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或者稍早一些时候),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个新兴的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由一支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阿卡亚人所建,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相融合的结果。
而那些自称为阿卡亚人的游牧征服者,就是最初的希腊人。
二、希腊神话与传说荷马时代:又称黑暗时代;前12-前8世纪(二)希腊神谱赫西俄德的《神谱》和荷马史诗记录整理了克里特与迈锡尼的神话和传说.赫西俄德的《神谱》神谱的文化学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涵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三)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这两部史诗所记载的故事都是对迈锡尼时期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和航海活动的一种神话化的渲染,是对阿卡亚人已往的英雄业迹的赞美讴歌。
“系统叙事诗”是古希腊史诗之一,以神话和英雄传说为内容,盛行于荷马和赫西俄德之后的时期(约公元前7—6世纪),这些叙事诗将分散凌乱的希腊民间神话传说联系为彼此相关的有机体系,并且填补和充实了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作品的空缺。
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文明的分期二、希腊城邦的形成和兴盛早期希腊世界(一)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在黑暗时代的末期,一批新兴的城市国家——城邦(Polis)开始取代建立在氏族和部落基础上的农村公社;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的二百年间,城邦国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简介西方文化是指以希腊和罗马文化为起源,经历了漫长发展和演变的文化体系。
它涵盖了欧洲大陆、美洲和大洋洲的各个国家和地区。
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被认为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西方文化的特点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起源西方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古希腊文化以其哲学、艺术和民主政治而闻名于世。
它的学者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对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文化则在法律、工程和政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西方文化的特点个人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个人主义是其核心特征之一。
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责任。
科学精神西方文化对科学和理性的推崇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科学哲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也源于西方文化。
科学精神的推动使得西方文化在科技、医学和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文化多样性尽管有着共同的起源,西方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英国文化、法国文化、德国文化等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
这种文化多样性使得西方文化成为一个丰富而多元的体系。
解放思想西方文化倡导思想的自由和开放,容纳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西方各国以言论自由和民主制度为基石,鼓励人们自由表达和交流。
这种解放思想的氛围为科学、艺术和创新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土壤。
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以下是一些例子:政治制度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制度对世界范围内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国家都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政治体系中。
技术创新西方文化在科技领域的创新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的发展,西方国家一直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
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文化输出西方文化通过电影、音乐、文学等形式不断输出到全世界。
好莱坞电影和西方音乐成为了全球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西方文化概论教学大纲I.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类型:必修课授课方式:面授II.课程描述西方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西方文化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行概览,学生将获得对西方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跨文化沟通技巧。
III.课程目标1.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2.掌握西方文化的重要元素,如宗教、哲学、艺术等;3.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跨文化沟通技巧;4.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尊重能力;5.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IV.课程内容1.西方文化的定义和特点a.文化的概念和种类;b.西方文化的定义;c.西方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2.古希腊文化a.古希腊文化的起源和发展;b.古希腊哲学、文学和艺术的特点。
3.罗马文化a.罗马文化的起源和发展;b.罗马帝国的文化遗产。
4.基督教文化a.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b.基督教文化的主要特征。
5.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a.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影响;b.启蒙时代的主要思想和人物。
6.近现代西方文化a.工业革命的文化影响;b.科技和现代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c.当代西方文化的特征和趋势。
V.教学方法1.授课:通过面授讲解的方式,介绍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引导学生对关键概念进行理解和思考。
2.讨论:组织学生参与小组或全班讨论,深入探讨西方文化的关键问题和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西方文化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西方文化概论》大纲
《西方文化概论》大纲西方文化概论大纲引言-展示西方文化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和重要性-介绍本大纲旨在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第一部分: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1.古希腊文化-希腊哲学、政治、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古希腊神话和史诗的传承2.古罗马文化-罗马法、道德和道德观念的形成-罗马建筑和工程的贡献3.中世纪文化-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影响-封建制度和骑士精神的重要性4.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文艺复兴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贡献第二部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1.自由与个人权利-西方文化中对个人自由的重视-人权和平等观念的发展2.民主与法治-民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法治原则及其在西方文化中的作用3.科学与理性-科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理性思维和实证主义的重要性4.社会正义与人道主义-反对不平等和歧视的理念-人道主义行动的重要性第三部分:西方文化的艺术与文学1.文学与音乐-西方文学作品的代表性-古典音乐的发展与影响2.绘画与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3.建筑与设计-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现代建筑的发展与创新第四部分:西方文化在当代世界中的影响1.全球化与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在国际关系和贸易中的作用-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方式2.西方文化与科技-科技发展对西方文化的推动作用-数字化时代对西方文化的挑战3.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西方文化在多元社会中的应用-跨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重要性结论-总结西方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和重要性。
西方文化概论教案
西方文化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2. 掌握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3. 分析西方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 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二、教学内容1. 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 希腊罗马文化3. 基督教文化4.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5. 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2. 难点: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复杂思想和概念的理解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2. 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五、教学准备1. 教材:西方文化概论2.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论文、网络资源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讲解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2. 第二课时:希腊罗马文化讲解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背景及其特点分析希腊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3. 第三课时:基督教文化介绍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分析基督教文化在西方世界的重要性4. 第四课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5. 第五课时: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潮介绍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潮及其代表人物分析这些思潮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等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2. 引导学生阅读西方文化相关的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3. 邀请西方文化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西方文化概论
的结果。而那些自称为阿卡亚人的游牧征服者,
就是最初的希腊人。
迈锡尼文明虽然在文化上对克里特文明多有
借鉴,但是在文化成就方面却比后者大为逊色。
迈锡尼文明因为修建一种规模宏伟的巨石城 堡和狮子门而著称,这种被称为“库克罗比亚” (Cyclopean)的巨石建筑据说是由希腊神话中的
前12世纪-前8世纪:黑暗时代(多利亚人)
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神谱
前8世纪-前4世纪:希腊城邦时代
城邦民主政治、希腊哲学、希腊悲剧和喜剧等
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
希腊神话传说以形态优美、谱系分明而著称, 它是许多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神话传说相互混杂和
历史演化的结果。
早在希腊入侵者到来之前,爱琴海上克里特
2、北方游 牧民族神话的 影响(战神、 征服者)
3、巴比仑神话 的影响(神谱)
以上谈到的各种神话传说最初是彼此独立和
形态各异的,通过人为的系统化改造过程而最终 形成统一的神谱和英雄传说,而这种系统化改造
工作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黑暗时代”
末期的那些游吟诗人,如荷马和赫西俄德等人。
三、赫西俄德的《神谱》
总之,呈现于后世人们面前的那个美丽而明晰
的希腊神话传说是历史融合的结果,在它之中,既
包含着东方――埃及、巴比伦、赫梯等――神话的 神秘主义色彩,也包含着爱琴海世界的古朴特色, 同时又融入了北方印欧语入侵者的粗犷勇武风格。
希腊神话主要是地中海神话与北方印欧语 神话相融合的结果
1、埃及宗教
的影响(如迷 宫、半人半兽、 斗牛、能工巧 匠)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是指源自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殖民扩张传播到其他地区的文化体系,代表着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艺术表现、文学作品、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精神文化。
西方文化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它吸收了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权利。
其社会制度以民主和法治为基础,注重人权保障和法律尊严。
西方文化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既尊重传统又鼓励创新,注重个人成就和社会进步。
西方文化的分支西方文化可分为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化、近代欧洲文化等多个分支。
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的基石,奠定了民主、理性、审美等概念的基础;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形成,以宗教信仰为核心,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欧洲文化则以启蒙运动为代表,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
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本土各国,还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传播到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
西方文化的语言、艺术、音乐、时尚等元素被广泛接受和模仿,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文化的挑战与反思尽管西方文化具有许多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创造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例如,个人主义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人际关系冷漠;文化输出可能带来文化同质化和文化排斥的问题;西方理性主义可能忽视传统智慧和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因此,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批评是有必要的,以求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结语西方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文化体系,它不断演变和创新,与全球其他文化相互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通过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共存与发展。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1、宗教裁判所: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
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4、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5、希腊化:是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各地区的传播和渗透,这种传播和渗透是卓有成效。
6、修道运动:随着基督教的国教化,到了4世纪末,基督徒已经在罗马人口中占有多数。
主教们开始为它的纯洁而忧虑。
修道运动的最初是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状态,它的本义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基督教的圣徒们为了上帝的缘故而折磨自己的肉体,以独身、清贫、禁欲和脱离尘世的沉思冥想来与骄奢淫逸的罗马生活方式抗衡。
8、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本人的善行得到拯救。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神学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只有信仰才是得救(称义)的唯一根据;“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在于,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各种善功称义思想针锋相对,反对通过买卖赎罪券等活动来达到称义目的的虚伪主张。
9、至尊法案:1534年11月由英国国会通过,宣布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不仅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宗教上的最高统治者,英国所有教会不再听罗马教皇的指挥,确立了英格兰唯一的教会——安立甘教会。
它标志着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会的正式决裂,由此揭开了英国宗教改革的帷幕。
10、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化概论一、爱琴文明: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
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
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
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
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
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
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
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五、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具有什么深刻寓意?“命运”是指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
悲剧中人与命运的冲突没有善恶的明确区分和截然对立,冲突双方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
相对于希腊人来说,“命运”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它是一种感性世界背后的抽象的本质或规律,它是处于感性思维阶段的希腊人所难以企及的。
这种“命运”主题的基调是悲壮的、崇高的。
六、如何理解希腊化时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希腊化”时代是亚历山大帝国的一个文化后果。
“希腊化”一词的含义是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各地区的传播和渗透。
在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处于埃及和东方的托勒密和塞琉西王国继续推行“希腊化”政策,在东方推行希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果。
“希腊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双向文化交流的过程,把希腊与东方在文化上联系为一个相互融通的整体,一方面,希腊文化向东方渗透和扩张,另一方面,东方文化对希腊以及后来的罗马又进行着反向渗透,源于东方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神秘主义和彼岸主义和宗教信仰渗透到了西方,改变着西方文化的面貌。
七、如何评价希腊化时期的文化精神?从表面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在地域上的推广和扩展,但是从实质上看,希腊化时代却是希腊文化精神的衰颓和没落。
由于政治的腐败、生活的腐朽、思想的衰竭,希腊文化在此时期开始从崇高向平庸和腐化堕落方向转化,政治上向东方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发展,神秘主义和彼岸性宗教精神也渗透到希腊精神之中。
八、罗马英雄主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了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不惜牺牲生命的雄浑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
九、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功利主义是整个罗马文化的特点。
共和其间,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帝国期间它与阴谋与贪婪联系在一起,为了私欲牺牲国家。
十、《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查士丁尼时代编纂的罗马法的总汇,后来成为中世纪教会法的基本依据,它通过中世纪继续对现代西方法律体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十一、功利主义:是整个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因此功利主义焕发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是悲壮、崇高和理想化的。
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它与物欲主义联系在一起,呈现出贪婪、麻木、阴险的特征。
十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包括什么?从内容上看,罗马法涉及民法、商法、刑法等诸多领域。
罗马的民法体系又分为人法、财产法和程序法等三个部分。
从法律规范的范围来看,罗马法又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汇。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
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
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
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一、论述基督教的“两希”文化渊源:1、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根源。
2、基督教自身的源头:两希其一,希伯莱文化构成源头之一,因为希伯莱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
其二希腊文化构成源头之二,它为基督教提供的精神资源是希腊唯心主义哲学,这种哲学为基督教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思想。
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主要差别在哪些方面?1 、两者相同处:基督教继承和保留了犹太教的特点,相同之处在于圣教历史、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
2、两者的区别:其一,犹太教侧重律法,基督教侧重信仰。
其二,在道德上,犹太教重视效果,基督教则重视动机。
其三,犹太教是一种具有此岸性和直观性的宗教,基督教则是一种具有彼岸性的唯灵主义宗教。
两者的差别所导致的后果:相互敌视。
三、修道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1、定义: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姿态,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2、修道的内容:公元3世纪后半叶,真诚的基督徒的苦修苦行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折磨自己的肉体,独身,清贫,禁欲,沉思冥想。
这种生活与罗马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
3、修道之原因:由于进入教会的人员良莠不齐,导致教会道德每况愈下,真诚的基督徒想借助修道运动匡正这种不良风气。
4、对修道运动的评价:由于基督教强调原罪和与肉相对立的灵的境界,所以它倡导禁欲,这种禁欲给人的是痛苦的快感。
四、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与实质是什么?1、定义:它是罗马教会有目的地组织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是教皇命令组织的一场对异教的神圣远征。
2、原因:其一,十字军东征对贫穷愚昧的基督徒具有诱惑力,因为,在远征中可以掠夺财富和被教皇赦罪。
其二,东征可以把欧洲从罪犯手中解放出来,让罪犯到异邦去犯罪。
其三,东征对国王、贵族和骑士有利可图,他们可以到东方去掠夺土地和资源。
其四,东征对罗马天主教会有利,因为东征可以收复圣地,可以让闹独立的君士坦丁堡回归罗马教会,可以向世俗政权显示教会的影响力。
由于东征对各方有利,所以,西欧社会各阶层在罗马教会的号召下展开对异教世界的劫掠活动。
四、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与实质是什么?1、定义:它是罗马教会有目的地组织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是教皇命令组织的一场对异教的神圣远征。
2、原因:其一,十字军东征对贫穷愚昧的基督徒具有诱惑力,因为,在远征中可以掠夺财富和被教皇赦罪。
其二,东征可以把欧洲从罪犯手中解放出来,让罪犯到异邦去犯罪。
其三,东征对国王、贵族和骑士有利可图,他们可以到东方去掠夺土地和资源。
其四,东征对罗马天主教会有利,因为东征可以收复圣地,可以让闹独立的君士坦丁堡回归罗马教会,可以向世俗政权显示教会的影响力。
由于东征对各方有利,所以,西欧社会各阶层在罗马教会的号召下展开对异教世界的劫掠活动。
五、如何从中世纪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中理解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1、骑士文学所表现的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骑士精神,这种精神是指忠诚、勇敢(行侠)、高尚、纯洁(护教)以及对罗曼谛克爱情的专注与高雅优美的言行,这种爱情副入了基督教的唯灵主义思想,是一种圣洁的理想爱情模式。
骑士前身是统治者的军事仆从,由于十字军东征,骑士演变为一个独特的阶层这一阶层居于贵族与平民之间。
2 、哥特式建筑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精神:唯灵主义其一,哥特式建筑给人的感受就仿佛进入了灵的境界,让人谦卑,让人有深沉悲切的忏悔的冲动。
其二,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纤巧华丽、怪诞夸张,它暗示着空灵幽邃的天国理想,它给人的感受是觉得自己有罪,需要忏悔,其三,它的功能是充当了精神与肉体的分离器,让精神超脱肉体上升到天国,灵魂得到净化。
哥特式建筑的文化内含丰富,它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标志性成就,既表现了圣洁的理想,又表现了痛苦的现实,把唯灵主义理想与禁欲主义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净化人的灵魂,让人得到救赎。
六、什么原因导致了中世纪后期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和普遍虚伪?1 、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是指基督教的精神本质与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反差2、这种内在矛盾具体表现为痛苦的自我分裂,即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理想与卑劣欲念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普遍的虚伪。
这种自我分裂的具体存在形式如以上帝的名义干罪恶的勾当,在自我折磨中体验心旷神怡的境界等。
3 、自我分裂给人一种被蹂躏的快感和异化的兴奋。
如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表现出一种痛苦的极乐感受。
4 、基督教文化内在矛盾的深层原因是灵魂与肉体、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唯灵主义理想过于冰清玉洁,其境界是作为人的教士所无法达到的,它与人性的欲望是矛盾的,二者构成了一种奇特的二元分裂。
这种分裂造成了基督徒心灵深处的痛苦。
六、什么原因导致了中世纪后期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和普遍虚伪?1 、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是指基督教的精神本质与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反差2、这种内在矛盾具体表现为痛苦的自我分裂,即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理想与卑劣欲念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普遍的虚伪。
这种自我分裂的具体存在形式如以上帝的名义干罪恶的勾当,在自我折磨中体验心旷神怡的境界等。
3 、自我分裂给人一种被蹂躏的快感和异化的兴奋。
如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表现出一种痛苦的极乐感受。
4 、基督教文化内在矛盾的深层原因是灵魂与肉体、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唯灵主义理想过于冰清玉洁,其境界是作为人的教士所无法达到的,它与人性的欲望是矛盾的,二者构成了一种奇特的二元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