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ppt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ppt课件(人教版)

材料二: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 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请回答:
(1)材料一是出现在哪一重大事件前后?
(2)材料一的态度如何? (3)根据材料二说明采取材料一中对态日度本的侵真略实不意抵图抗。
九一八事变
集中力量剿灭共产党
(4)此态度造成了怎样严重的恶果?
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敌手
3、 __1_9__3年6 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______和
_张__学__良_联合行杨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称____。
西安事变
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
主张________解决,并派__和_平_等到西安调停 周恩来
读一读 第三关
读一读,你有何收获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是____
D
A、北平 B、上海 C、南京 D、沈阳
第二关 填一填
1、__1_9_3_1年_____月9____日,1日8 本侵略者有预谋地 了________事件并趁机炮柳轰条_湖____城。
沈阳
2、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
部队组织起___________,中国共产抗党日派义__勇__军___ 东北组织游击队。 杨靖宇
? 为什么中国军队好几十万会“恭恭敬敬”让 阳城呢?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 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思考:
1、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九一八事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_难忘九一八图文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_难忘九一八图文ppt课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影响:至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再见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经过:
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 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 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936年12月 12日,伟大的爱国者 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 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 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 抗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日军占领沈阳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结果:占领了沈阳城,侵占了东北三省
目的:占领沈阳乃至全东北
动脑筋:日本侵略军侵 略中国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什么先 制造柳条湖事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 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
2、为了给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 舆论。
面对日军的暴行,中国国 民党、中国共产党、东北 人民的态度怎样呢?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日军侵略
蒋介石:下令不抵抗,结果: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 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 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 称“双十二事变”。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对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件)

日本陆军方面首先指责张学良为“叛徒”,并借 机打探情报。更愿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反共”, 共同“讨伐”张、杨。
日本的态度是什么?并思考为什么?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 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新授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英美
赴华盛顿的记者报道:英美为营救蒋介石而积极奔走, 英国人端纳与宋子文、宋庆龄密切合作,并亲自传达宋 夫人旨意,让蒋介石联共抗日,“只是要求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只要蒋先生答应这个条件,张杨两将军还要 竭诚拥护你做领袖。”并且说:这个主张“也是全中国 人民的迫切要求,而且许多西洋人(指英美)也赞成。”
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
总结
九一八事变发生85年了,可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根本 不检讨自己当年的罪行,反而频频做出伤害中国人民 感情的事。例如:日本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曾经多次 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随意篡改历史教科书, 甚至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等等。这一切,都在警 示我们,要提防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有位伟人说的 好,“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和民族的希望,我们更要勿忘国耻,以史为签。
新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 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 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 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 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 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 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新授
新授
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
李兆麟
周保中
赵尚志
新授
通化市靖宇烈士 陵园内杨靖宇将 军塑像
新授 讨论: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1.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2.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 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 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 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 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 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 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 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
时 间 1931年9月18日 地 点 沈阳 策划者 日本关东军 占领沈阳,四个月 结 果 后东北三省沦陷
抗日义勇军
抗日游击队 时 间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发动者 张学良 杨虎城 (双十二事变) 结 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 义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学完《难忘九一八》这 节课,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老师寄语
悲壮的历史留下了 永久的烙印, 历史不能忘却也不 容篡改!
勿忘国耻,自强不 息,振兴中华!
选一选
C 1、九一八事变发生在_____ A、1929年 B、1930年
C、1931年 D、1932年 2、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 提出了什么主张?_____ C A、开展游击战争 B、局部抗战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____ D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 “兵谏” C、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 策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是____ D
让出局部保全局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东 三 省 沦 亡
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日游击队进行抵抗
9月20日,国民政府发 布《告全国人民书》,定九 一八为国耻日。
参观者在触摸警世钟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 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
华北危机!
整个中华民族危机!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

8、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的利益实现共 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9、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 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1)当时日本军队在东北有何行动?
(2)当时蒋介石对日本侵略采取什么态度? 造成了什 么结果?态度:不抵抗政策
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中共: 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中共的主张,并多次要求蒋介石 3.张、杨个人: 联共抗日 ;
4.蒋介石: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继续围剿红军;(直接原因)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
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 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
三、国伤——日本侵略军在华的暴行
掠夺资源
奴化教育
建立伪满政权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很快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本对东北进行了长达14 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东北的统治是伴随着对东北人民的残酷屠杀、血腥逮捕、疯 狂讨伐和野蛮奴役、迫害来进行的。14年,东北人民生活于深深的苦难之中。
民族魂
你知道有哪些值得崇敬 的抗日英雄呢?
难 忘 九 一 八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沈阳都要鸣 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回顾历史 理性爱国
高碑店五中 张学会
一、国难——九一八事变
时间 .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经过
. 沈阳
.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
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结果 . 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 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 持和平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共18张PPT)
A、北平 B、上海 C、南京 D、沈阳
填一填
1、_____ 1931 年_____ 9 月____ 18 日,日本侵略者 柳条湖 事件并趁机炮 有预谋地制造了________ 沈阳城。 轰_____ 2、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 抗日义勇军 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___________ , 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 杨靖宇 等在东北组织游击 队。
学完《抗日救亡运动》 这课,你最大的感悟是什 么?
导火线
日本侵略军侵略 中国东北,为什么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呢?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 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 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杨 靖 宇
杨靖宇牺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 军残忍的割下他的头颅, 剖开他的腹部,在胃里 没有找到一粒粮食,只 有未消化的草根与棉絮。
想一想 1、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 了什么政策?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2、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东北三省沦陷
东 三 省 沦 陷
西安事变 (1936.12.12)
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如何?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有什么具体行动?
中共中央派遣周恩来等去西安进行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着 怎样的历史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
时 间: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中国局部抗战
为了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 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张学良
张学良
杨虎城
作为蒋介石的部下,张、杨为什么 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八年级历史上册 4.14《难忘九一八》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4.14《难忘九一八》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想一想
作为蒋介石的部下,张、杨为什么 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张、杨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谏无 效,因此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逼 蒋抗日。
杀蒋?放蒋?囚蒋?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企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担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
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 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日本侵略军侵略 中国东北,为什么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 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 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事变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 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西安事 变
1936年 12月 12日
西安
得到和 平解决
讨论: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 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 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 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 为什么?
①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十分动荡。处死 蒋介石,中国就有可 能限于纷争四起、群雄争霸的局面。②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 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③在此背 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 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 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1927年
1931年
国民党
屠杀剿共
九 一 八 事 变 国共矛盾为主
不抵抗政策
东三省沦陷
中日矛盾为主
西安 事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3)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此事变是中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是国 民党中实力派之一部,不满意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 要求立即停止“剿共”,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 并接受了中共抗日的主张的结果。
• (1日 联 军
国 人 民 局 部 抗 战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的抗日义勇军抵 抗日本侵略者
杨 靖 宇
杨靖宇组织的游击队
侵占东三省后,日本又将魔爪伸向华北
自主学习课本P72,落实下列基础知识。
时间: 地点:
目的:
人物: 结果: 意义:
《西北文化日报》报导西安事变的消息
二、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 背景:日军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严重;中共提出建
--------不抵抗政策
在辽宁铁岭龙尾山,日军刺杀 我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日 军 对 中 国 平 民 的 大 屠 杀
日军虐杀中国平民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难民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是否其他社会阶层也在坐以待毙呢?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 的东北军将士:
组成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
派遣杨靖宇等在 东北组织游击队
博古(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
中共参加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
西安事变结果:
和平解 决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1.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 成。
九一八事变(1931.9.18)
蒋介石不抵抗 中共和人民奋勇抵抗
西安事变(1936.12.12)
中国局部抗 战的开始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怎么处置蒋介石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件(23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 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课件(23张PPT)
一二九运动来自中国各阶层掀开了抗日救亡运动

怒涛汹涌
3、东北人民的 抗日战争起了什 么作用?
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 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 开始,他们在极为险恶 的环境里英勇抗敌,为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做出 重大贡献。
打响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
杨靖宇
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兵谏
张学良
杨虎城
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兵谏
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 纷争四起,群雄割据局面。 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眈眈 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 其进一步独霸中国。
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 杀蒋、放蒋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 族利益出发,不计 宿怨,提出了和平 解决西安事变,释 放蒋介石的主张, 有力地推动了国民 党向停止内战,联 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 击了日本。
蒋介石“围剿” 红军手令
二、祸起东夷之贼喊捉贼
柳条湖事件(借口)
三、退避三舍
•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 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 抵抗,力避冲突。 • ——蒋介石给 • 张学良密电
三、退避三舍
1.东北军脚上的镣铐指什么?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2. 蒋介石为什么这样做呢?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日军在沈阳城楼上射杀中国百姓 亲眼看见自己的儿子被炸死,老人痛不欲生 充斥街头的难民

怒涛汹涌
1、面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全国人民的态度如何?
全国人民强烈反对蒋的 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 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 2、中共态度如何?
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要求国民党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人教版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残历碑
一、狼子野心—根本原因 • 惟欲征服支那(近代 日本称中国),必先 征服满蒙(中国东北 和内蒙),如欲征服 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 —1927年,田中义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这里需要注意的 是: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在国破家亡情况下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组织名目不一,没 有统一的领导。原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组织的“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是其中 著名的一支。嫩江大桥之战就是在马占山将军指挥下进行的。他的军队被称颂为“孤军御 寇,忠勇堪称,为民族争光。”
九 一 八事变
(1931、9、18)
背景: 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爆发: 结果: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各方的态度:
(1)蒋介石 (2)东北军 (3)全国人民的态度 (4)东北人民和 (5)中共 未撤走的东北军。
影响: 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原因: 目的: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
西安事变
(又称 双十二事变 ) (1936、12、12)
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经过: 中共的态度和作出的努力:(出发点) 结果: 和平解决意义:
当堂检测,展示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1、“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害我同胞。” 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2、每年的9月18日,沈阳总是响起长长的警报声, 这是为了让人民不要忘记那一国耻___________。 3、标志着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初步形成的的事件是__________。 4、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如果用民国纪年,你知 道当时是民国_____年吗? 5、日军侵占东北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国共 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要求国 民政府_______,_________。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 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 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 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 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 火。” 通化市靖宇烈士 将军阵亡后,日酋岸谷隆一郎下令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 陵园内杨靖宇将 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将军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 军塑像 草根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 杨靖宇将军 率领我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屡立战功,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 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评 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城关中心校:刘志辉
学习目标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
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 解决的历史作用。 3、认识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危机,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 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事变后:
九一八事变后,又电令东北军:“即使勒令缴 械,占入营房,均可听自便。”
——《革命文献》
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 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 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 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攘外必先安内 “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 寄希望于国联 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1931年10月,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 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 ……让出东北。” 让出局部保全局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 话
亲日派
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 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 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 张和平解决。
活动与探究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 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 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 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 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 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 蒋介石的军事实力 如果杀掉蒋介石, 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 很强,共产党不敢 当时中国会…… 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 杀他。 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日本在国内制造舆论,大规模扩军备战。 1931年,日本政府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总支出 的30.8%,到“九一八”前,已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军队 达23万人,举行全国总动员演习,加强全国军需生产。
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转嫁危机:
1929年——1933年,爆发了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在日本,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希望建立独裁 政府,并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来转嫁危机,从而加剧了侵华的步 伐。
东 三 省 沦 亡
血腥屠杀
细菌试验
掠夺资源
奴化教育
建立伪满政权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很快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本对东北进行了长达14 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东北的统治是伴随着对东北人民的残酷屠杀、血腥逮捕、疯 狂讨伐和野蛮奴役、迫害来进行的。14年,东北人民生活于深深的苦难之中。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国家元首, 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
日本侵略军侵略 中国东北,为什么 这是“柳条湖”事件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 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 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 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 进行攻击。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事变前: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 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吾兄万勿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不顾。” ——《文史资料选辑》
张学良
杨虎城
西安军民为支持张学良、 杨虎城的抗日壮举上街游行
兵 谏 亭
“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立即引起了国内外 和国民党内部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应……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日本
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 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
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 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 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东 北 抗 日 队 伍 抗 击 日 军
止民 中 内族 国 战统 共 、一 产 一战 党 致线 提 抗的 出 日主 建 。张 立 ,全 要国 求抗 停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华北危机!
整个中华民族危机!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介 石的卫队交火。蒋介石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 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 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 大计。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从而促成了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应张学良电邀,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赴西安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 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 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 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 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 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 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 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