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甲浪沟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乌拉山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西南部,阴山隆起带中段,南邻鄂尔多斯坳陷带的呼包断陷,处于两个Ⅱ级大地构造单元的临界处。
区内褶皱构造以乌拉山复背斜和大青山复背斜为代表,乌拉山复背斜位于断隆西段,呈东西向展布,断裂构造以东西向的乌拉山山前大断裂(呼包断裂),临河—武川大断裂为主。
本文对研究区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标签:乌拉山金矿;地质特征;成矿原因;成矿规律1、矿区地层矿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上太古界乌拉山(岩)群脑包山组(Ar2wl3),其次为第四系(Q4)残坡积、冲洪积物。
乌拉山(岩)群脑包山组为上太古界老变质岩属乌拉山复背斜的南翼,矿区内呈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局部发生倒转现象,受构造变动及岩浆活动影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地层走向以北西西为主,倾角从20°~85°不一。
根据岩石矿物组分及其分布由北向南,由老至新可划分为五个岩段:黑云母角闪斜长变粒岩(Ar2wl3(1)),黑云角闪二长片麻岩(Ar2wl3(2)),含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Ar2wl3(3)),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Ar2wl3(4)),黑云二长片麻岩(Ar2wl3(5))。
2、矿区构造(1)褶皱构造矿区地层从北到南,由老变新,呈现单斜构造,属于乌拉山背斜的南翼。
地层以南倾为主,倾角变化很大,从20°—85°,局部发生倒转。
层间小褶曲很发育,连续性的成群出现,岩层中的扭曲褶皱发育也相当强烈。
(2)断裂构造呼—包断裂带发育在矿区的南侧,为南倾斜的区域性正断层,矿区内的断裂构造均属其次级构造,十分发育。
从形成时间上可划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三期断裂构造,其主要特征如下:1)成矿前断裂:多被早期脉岩充填,与褶皱变质作用多相伴生,其产状多与地层层间破碎带产状相一致,被花岗伟晶岩及辉绿玢岩脉充填,其规模一般不大,宽在0.3米—1米,长数十米—百余米。
喇嘛沟矿区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矿的有利地区。该区前中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 大区 、 内蒙古草原地层 区、 赤峰地层分区, 中生代 、 新 生代地层属滨太平洋地层区、 大兴安岭一燕 山地层 分区、 乌 兰浩 特一 赤 峰 地 层 小 区 。翁 牛 特 隆起 区域 上 属三 级构 造单元 , 构 造 以断裂 为 主 , 区域 上构 造线
近 年来 , 翁 牛特 旗 地 区 金银 多 金 属 矿 集 区 已成 为大 兴安 岭 中南 段 的重 要 矿 产地 _ l 。翁 牛 特旗 喇 嘛 沟矿 区位 于 翁 牛 特旗 乌 丹 镇 南 4 2 k m, 矿 区位 于 苏组 ( s s ) , 大 面积 分布 , 呈N E向展 布 , 倾向N W, 倾
矿 物往 往含 有金 矿 化 , 矿 化 强 的石 英 脉 即为 岩 金 矿
2 矿 区地质 特征
2 . 1 地 层
矿 区出露地层较简单 , 主要为志 留系中统晒乌
华 山( 1 9 8 9 一) , 男, 硕士研究生 , 0 5 0 0 0 0河北省石家庄 市裕华 区槐安东路 1 3 6号。
一
余结构 , 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有斜长石 、 钾长石、 石 英, 副矿物有磷灰石 、 金红石 , 次生矿物有绿泥石 、 绿
帘石 、 绢 云母 、 钠长石 和 高岭 土 。矿 区内 出露 的脉 岩
o
主要为花岗岩脉、 花岗细晶岩脉、 石英脉等 , 岩脉多 走向N E, 少量 N W铁矿 化 , 少量黄铜矿化、 方铅矿化 , 该类 金属
1 4 7
总第 5 5 8期
现代 矿 业
2 0 1 5年 1 0月第 1 0期
纪花 岗闪长岩体 的长轴方 向以及脉岩呈 N E走向, N E向破碎 带较 发育 , 带 内岩石具 硅化 、 绢 云母化 , 并 见压碎 现象 。N E向构 造是 矿 区 内 的主要 控 矿 容 矿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巴勒代沟北矿区铁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
《论文天地疟霎譬霎妻霭罗歹?蓼覆舅蓼该丽178《论文天地l彩猩否觋矿。
踢彦舅鳅刃彦瑗罗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巴勒代沟北矿区铁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石俊1蔚志成z何浩:、1.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呼和浩特0102002.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呼和浩特010020摘要:矿体赋存于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第三岩段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段中,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或含磁铁石榴斜长片麻岩及石榴斜长片麻岩。
走向近东西,或北西西向,倾向北,呈波状起伏,地表倾角较陡。
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成群成带的断续出露,长者1,500m,短者50一l O O m,全矿区共有44条矿体,其中12条矿体均集中在北部含矿带内,本区铁矿严格受地层控制,是寻找此类型矿床的首选层位。
铁矿具有较强的磁性,航空磁测及地面磁测,均有较好的异常显示。
区域内本地层出露广阔,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差鳇迥;旦塾盐渔兰E芝匡筮芷丝匮签延芷佳挂延盐壁拯盍凼墓直1.地质背景1.1区域地质成矿带区域上位于Ⅲ一10乌拉山——集宁——阜新太古代、燕山期金、银、铁、铜、铅、锌、石墨、白云母成矿带,Ⅳ,01乌拉山——大青山金、银、铁、白云母成矿带,V m H乌拉山白云母成矿带。
1.2矿区地质特征本区位于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阴山地层分区,大青山小区。
内蒙古台隆西段,乌拉山褶皱束内。
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主,区内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每期大的构造运动在本区都有显示。
1.2.1地层矿区内分布乌拉山群第三岩组,其岩层下部以条带状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
含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透镜体,并发现有经济价值的中、小型铁矿床。
本组厚度为11,335m,岩层总走向为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75。
一850。
局部有小褶皱,地层倒转。
沿沟谷及山脊阴坡凹地分布有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层、残坡积砂砾石或砂土层及风成砂土。
乌拉山群第三岩组,根据岩性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斜长片麻岩段、角闪斜长片麻岩段和石榴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透镜体岩段。
八楼子—大巴沟地区金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八楼子—大巴沟地区金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本文在分析控矿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标签:金矿构造蚀变破碎带成矿条件1 区域地质背景该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北缘,阴山—内蒙褶皱带的南侧,准确地说,位于华北陆块与阴山—内蒙褶皱带接触带内靠近华北陆地的一侧的赤峰—开原构造—岩浆带内。
出露的地层主要是白垩系义县组,岩性为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中酸性-酸性和碱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沉积岩;其次是白垩系沙海组,沙海组在该区的西部零星出露,岩性为灰紫色复成份砾岩、夹杂色砂岩、粉砂岩及砂质砾岩。
出露的变质岩主要为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及零星分布于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之中太古宙变质表壳岩。
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为小牵马岭片麻岩,主要分布在该区的西部,其岩性以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为主,石英闪长质、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次之;太古宙变质表壳岩主要岩性为麻粒岩,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
中元古代魏家沟组变质岩出露在该区的北部及南部,主要岩性为大理岩、千枚岩,其原岩为浅海相陆源碎屑岩。
区域上岩浆活动频繁,期次较多,具有十分复杂的演化历史。
中、早元古代,在该区及其周围有大面积的岩浆岩侵入,其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斜长花岗岩。
岩浆侵入之后,地壳活动性进一步增强,形成规模最大,活动最强烈,延续时间最长的东西向构造岩浆活动带。
活动带内岩石均遭受到强烈的变形作用,形成规模巨大的东西向韧性剪切带,由于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大面积侵入,东西向韧性剪切带遭受强烈的破坏,目前仅在该区的东部和西部呈较大的残留体状态分布。
自燕山晚期开始,该区以挤压作用为主的构造运动基本停止,以拉张作用为主的构造运动开始增强,形成断续分布的断陷、凹陷盆地,进而产生一系列东西向、北西向脆性断裂带,带内岩石为构造角砾岩,硅化强烈,有石英脉形成,大多发育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局部发育金及多金属矿化。
区域矿产以金矿为主,其次为铅锌、铜矿,但其规模较小。
代表性矿床为紧邻该区的八楼子金矿,其矿化类型顶部为石英脉型,底部过渡到蚀变岩型。
内蒙古巴彦乌拉山矿区地质构造及金矿床特征分析
I nn er M on gol i a ba h e ur al m oun t ai n mi ni ng a r e a ge ol ogi c al s t r uc t ur e an d t h e an al y si s of
c h a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gol d d ep os i t s
新近 系上 新统 ( N ) 及 第 四系 ( Q o中太 古界 乌拉 山岩 群在 该 区大面 积 出露 , 侏 罗系 、白垩系 则零星 出露 , 古近 系渐新 统( E。 ) 、新 近系 上 新统 ( N ) 及第 四系 ( Q) , 分布 广 泛 ,出露 于 山麓 、 平滩 、 河谷 中。 但规 模小断距 小对矿体破坏 大 。
1 区域 成矿背景
巴彦乌 拉 山岩 金矿 位于 内蒙 古 自治 区 阿拉善 左旗 境 内
及北西 向。Βιβλιοθήκη 北东 向构造 :由走 向4 0 。一 6 O 。 的一 系列压 扭性 断裂 及挤 压破碎 带组 成 , 控制 着 巴彦乌拉 山 隆起带 的展布 方 向 , 该 方 向压 扭性 断裂 及挤 压 破碎 带的岩 性 主要 为碎 裂岩 及糜 棱岩 , 为 区域上主要 控矿构造 。
.
GAI J i n g — we n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n i n t h g e o l o g y mi n e r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Co . , L t d , X i l i n h a o t e 0 2 6 0 0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Th i s a r t i c l e f r o m t h e r e g i o n a l me t a l l o g e n i c b a c k g r o u n d , mi n e g e o l o g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 ma g ma t i c a c t i v i t y
内蒙古乌拉特某矿区金矿地质特征
n o t r h e a s t a n d s e p a r a t e d a l o n g t h e F 9 f a u l t .On t h e s i d e o f t h e s t r a t a n e a r t h e f a u l t ,t h e r o c k s re a b r o k e n a n d s t r o n g l y c h a n g e d,a n d t e c t o n i c r o c k s s u c h a s my l o n i t e s a n d f r a c t u r e s a r e o te f n f o me r d .T h e g o l d m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i s p r o d u c e d i n t h e c r u s h i n g z o n e . T h e g e n e s i s o f t h e d e p o s i t s i s me d i u m a n d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h y d r o t h e r ma l a l t e r a t i o n r o c k t y p e g o l d d e p o s i t s . Ke y Wo r d s :g e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F 9 f r a c t u r e;me d i u m a n d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h y d r o t h e r ma l a l t e r a t i o n r o c k t y p e g o l d d e p o s i t
内蒙古乌拉山哈达门沟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黄 金 地 质 25
强 烈 的 钾 长 石 化 、硅 化 、碳 酸 盐 化 ,是 矿 区 的 主 要 导 矿构造[8-9],山 前 钾 化 带 内 局 部 金 品 位 可 达 1.0×
平行分布,剥蚀程度相对较弱。此外,越向北,矿床的 剥蚀程度越低,如北部的柳坝沟矿段剥蚀程度总体小
10-6[10],说明山前钾化带发生过矿化作用,但尚未发 于南部的哈达门沟矿段[5]。
图 2 哈达门沟金矿区地质图(据文献[7]修改)
10km,宽 10m,在 地 表 产 状 近 直 立,向 深 部 延 伸 角 度逐渐变缓,为钾长石化蚀变破碎带。该带内发育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第 8期 /第 42卷
2021年第 8期 /第 42卷
黄 金 地 质 23
内蒙古乌拉山哈达门沟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刘必政1,郭晓东1,付 斌2,缪 广3,张少远3,潘振宁2,刘 华2
(1.中国黄金集团资源有限公司;2.内蒙古包头鑫达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北京金有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哈达门沟金矿区处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西段,为区域内典型大型金矿床。通过对构造控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4 黄 金 地 质
黄 金
1—乌拉山群 2—桑干岩群 3—色尔腾山群和渣尔泰群 4—元古宙闪长岩 5—元古宙花岗岩 6—加里东期花岗岩 7—海西期花岗岩
8—印支期花岗岩 9—燕山期花岗岩 10—第四系 11—断裂
收稿日期:2021-02-04;修回日期:2021-04-30 基金项目: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地质科研项目(WKY201702) 作者简介:刘必政(1985—),男,河南新乡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勘查工作;北京市东城区柳荫公园南街 1号,中国黄金集团资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索虎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与找矿标志
1.1 地 层
4 2 , o + Na2 一 8 8 , 2 K2 一 0.9 8 .1 K2 O .0 Na O/ O 2, — 2 3, / .4 A cNK 一 0 5, 2 / O 一 1 8。岩 体 含 .8 FeO3 Fe .6
金 、 、 、 、 等 丰度 较 高 , 本 区金 成矿 的主要 铁 铜 铅 锌 是 母 岩 , 时 也 是 有 利 的 赋 矿 围 岩 。 脉 岩 主 要 有 煌 斑 同 岩 、 长玢 岩 、 长 岩 等 。 闪 闪
1 3 . 构 造
从 老 到 新 主 要 有 太 古 界 建 平 群 斜 长 角 闪 片 麻 岩 和黑 云母 角 闪斜长 片麻 岩 , 透 镜状 磁铁 石英 岩 、 夹 大 理 岩 等 , 部 已 经 混 合 岩 化 。 上 侏 罗 统 满 克 头 鄂 博 局 组 、 尼 吐 组 , 酸 性 一 中酸 性 火 山 岩 及 火 山 沉 积 岩 玛 由
1 地 质 背 景
Mg O 0 66% ,Ca . O 2 6 ,N a O 3 87 ,K 2 . 3 2 . O
本 区 位 于 华 北 地 台 北 缘 内蒙 台 隆 与 内 蒙 古 中 部 地 槽 褶 皱 系 华 力 西 晚 期 褶 皱 带 的 交 接 部 位 , 近 台 靠 缘 一 侧 , 德 一 赤 峰 深 断 裂 南 侧 ; 生 代 大 兴 安 岭 火 化 中 山岩 带 南 缘 。 位 于 华 北 地 台 北 缘 金 银 铜 钼 铁 多 金 属 成 矿 带 东 段 铭 山金 矿 带 , 胡 栏 子 、 花 沟 金 矿 田与 柴 红 朝 阳湾金 矿床 之 间 ( 图 1 。 见 )
内蒙古大青山二道洼地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
床发育于乌拉山岩群中, 以卯独庆金 矿( ) 点 为代表 的一批小型绿岩 型金 矿床产于二道洼群片岩 中[ 。 1 】 2 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 2 金矿床类型的j - 1 l 吩
目前 大青 山地 区 相变现象 , 风化表 面呈褐黄色。 目前用地表 工程控制西段 长> 7 0 圈定矿体 3 。其 中 I号矿 0 m. 个 体为主矿体 , 6 8 厚度 09 m~ 长 8 m, .3
主要有用元素为 A , g uA 可作伴
生组 分 回收
R S R E 0 9 E OU C S| 7
《 文天地 l ' 论 _ r
0 0 8
从 这 里 了 解 西部 资 源
从 这 里 了解 西部 经济
氧化矿经试采堆浸试验, 浸出率
可达 4 %。 5
适宜 露天 开采
产于古元古代为裂 陷槽环境下 的碎 屑岩一 泥岩一 碳酸盐夹火山岩沉积建 造, 变质程度属绿片岩相—低角闪岩
十处 金 矿点 . 中在 二道 洼地 区发现 其
位 的绢云千糜岩中。 在二道洼群 的南 侧 出露石炭系栓 马桩组沙砾岩和侏 罗系大青山组沙砾岩。
化, 碳酸盐化 、 钾化等。 金矿化主要与
强硅化 、 黄铁矿化 、 褐铁矿化有关。 硅 化、 黄铁矿化可划分 2 阶段 , 个 早期 形成含黄铁矿化长英质糜棱岩型金 矿, 晚期阶段形成褐铁矿化绢云千糜
《 文 地l 论 天
卸鸳源
内蒙古大青 山二道洼地 区 金 矿 成矿 规 律研 究
刘寅 彪 ’ 晓林 刘 宴 文 孙风 霞 2郝 1中国地 质大 学 ( 京 ) 探测 与信 息 技术 学院 北 京 1 0 3 . 北 地球 00 2 2内蒙 古 自治 区地质 调查 院 呼和 浩特 0 0 2 . 100
刍议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7月上11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刍议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康维良,雷自强,赵振东(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摘 要:金矿资源在我国众多区域都有着一定的分布,然其矿产地质十分复杂。
要想科学合理对其进行挖掘,首先需要对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勘察,并探明矿床的成因,方能开展挖掘工作。
因此文章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产成因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期望能够为金矿行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3-0114-2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gold deposits and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KANG Wei-liang, LEI Zi-qiang, ZHAO Zhen-dong(Gansu fourth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Jiuquan 735000,China)Abstract:Gold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in many regions of China, but their mineral geology is very complicated. In order to excavate the deposit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detail and to find out the origin of the deposit before the excavation can be carried out.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ersonal views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gold deposits, hoping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gold deposit industry.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deposit genesis收稿时间:2018-06作者简介:康维良,生于1983年,甘肃酒泉人,东乡族,本科,地矿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与找矿。
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区域地质及成矿特征
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区域地质及成矿特征作者:何峰杨丽来源:《西部资源》2012年第06期摘要:从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和矿源层,论述了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金矿的成矿环境、矿床成因、成矿作用,提示了金矿沿断裂带成矿的规律性,指出了金矿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构造断裂带找矿标志成矿规律内蒙古乌拉山—大青山地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内,包括乌拉山、色尔腾山、渣尔泰山、大青山。
其范围西起乌拉特前旗,东至丰镇市,位于内蒙古高原中段南缘。
南部为高山区与土默川平原接壤;北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西邻河套平原。
山区海拔在1,017—2,324m,相对高差200—800m,露岩条件中等。
1.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大地构造位于华北地台(Ⅰ)内蒙古台隆(Ⅰ2)阴山断隆(Ⅰ22),由于受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所控制,以近东西向构造带控制了整个区域的构造格局。
主体构造形式为乌拉山—大青山复背斜,呈东西向展布,核心以太古界乌拉山群片麻岩为主,由于受岩浆岩侵入和断裂破坏,复背斜的形态很不完整。
南翼多为断陷盆地,北翼依次为二道洼群,色尔腾群,在最北侧出露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渣尔泰群。
复背斜西南部乌拉山群构成一系列东西向背向形构造,东部以古老褶曲和燕山期断裂为主。
区内出露地层有太古界、元古界、中新生界等,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
详见下图内蒙古乌拉山—大青山地区地质略图。
1.1地层1.1.1太古界(Ar)1.1.2元古界(Pt)二道洼群(Pt1er)以各类片岩、大理岩、夹含铁石英岩、片麻岩等为主,主要分布在大青山中部一带;三合明群(Pt1Sh)主要为片麻岩、片岩、变粒岩,夹大理岩和磁铁石英岩,主要分布在大青山中段以北地区;白云鄂博群(Pt2b)为一套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经浅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组合,主要为碳质板岩、硅质板岩、石英岩、变质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北部;马家店群(Pt2mj)为板岩、石英砂岩、大理岩,夹变质砂岩、变质砾岩、片麻岩,主要分布在大青山的中南部。
乌拉特前旗东官牛犋金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分析
乌拉特前旗东官牛犋金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分析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乌拉特前旗东官牛犋金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
乌拉特前旗东官牛犋金多金属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区内分布上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北召沟岩组绿片岩含金背景较高,为金的矿源层。
矿床大多分布在该变质岩系中,并与元古代酸性侵入岩有关,晚期的岩浆活动为金的迁移、富集提供热能,矿体矿化体严格受构造控制,所以构造破碎带为矿体的储存提供了空间。
关键词:东官牛犋金多金属矿(化)体特征成矿规律引言本矿区位于内蒙古地轴西段北缘色尔腾山隆起褶皱带,书记沟――西乌兰不浪铁金成矿带。
区内早前寒武系绿色片麻岩系广泛出露,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活动强烈。
构造作用以韧性剪切为主要特征,热液活动较强,是原生金的成矿有利地段。
区内矿产以铁、金为主,如十八顷壕金矿床及东五分子金矿床。
1.矿区地质1.1 地层乌拉特前旗东官牛犋金多金属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西段,区内出露地层为上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绿片岩系,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可知,上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柳树沟岩组、北召沟岩组绿片岩含金背景较高,是区内金的矿主要源层。
1.2 构造区内仅分布较小规模的揉皱构造。
断层亦不明显。
在测区的西侧有一条走向南西――北东的逆断层。
但断裂构造发育,在矿区西侧有一条北北东向乇糜岩带,长约4.2km,带内发现1条金矿化蚀变带及数条金矿化石英脉。
组成岩性主要为绢云绿泥千糜岩,绢云黑云千糜岩,及绢云石英片岩,千糜岩一般呈灰绿色,片状――千糜状构造,矿物成分以斜长石、石英、云母为主,绿泥、绿帘、方解石少量,其间有细小石英脉顺片理贯入,具褐铁矿化,该千糜岩是区内唯一的出储矿构造。
1.3 侵入岩岩浆岩分布广泛,岩浆活动频繁,主要为元古代中酸性侵入岩,及少量石炭纪、二叠纪中酸性侵入岩。
断裂、褶皱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热液活动较强。
区域晚太古代至中生代,岩浆岩活动频繁,侵入岩极其发育,岩石类型复杂多样。
主要分布于色尔腾山地区,其中大多为中酸性侵入岩,其产状多以岩株、岩枝出现,呈近东西向展布,与各构造期的构造线方向一致,揭示了测区岩浆活动与构造环境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10978725_内蒙古海拉尔区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内蒙古海拉尔区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赵 琴,闫 静摘要:文章通过对内蒙古海拉尔区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该金矿赋存于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酸性火山岩中,早侏罗-早白垩纪花岗岩沿该构造带上侵,其所携带的热液(含成矿物质)沿次级构造上浸,在晚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地层中形成强烈的蚀变并沉积成矿。
矿床类型属于火山及次火山-热液金矿床。
关键词:海拉尔区;金矿地质特征;成因浅析1 区域地质概况1.1 地层研究区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中上统的大民山组、石炭系下统的莫尔根河组;侏罗系上统的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及白音高老组;白垩系下统的梅勒图组;第四系更新统红旗沟组以及全新统的洪积砂砾层、亚粘土。
(1)泥盆系中上统大民山组:零星分布于东部海拉尔河北岸,呈北东向断续展布,主要为海相中基性、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硅质岩、放射虫硅质岩等,厚度百米左右。
(2)石炭系下统莫尔根河组:分布在牙克石旗牧场西北侧一带,主要是海底富钠火山岩,成分从基性-酸性均可出现,伴有放射虫硅质岩、硅质粉砂岩、板岩及灰岩等。
(3)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零星分布于北部特尼河两侧,走向北东向,倾角30°左右,与上覆梅勒图组不整合接触。
本组岩性为一套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岩石呈灰色、灰白色、灰紫色,以凝灰角砾岩、凝灰砾岩、砂砾岩、凝灰质砂岩、含砾火山灰凝灰岩、层凝灰岩和凝灰岩为主。
(4)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分布海拉尔河北部地区,为一套酸-中酸性和偏碱性火山碎屑岩及其熔岩组成。
主要岩石为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含角砾英安质凝灰熔岩、流纹质英安岩、英安岩及粗面质弱熔结凝灰岩。
在西北部,该层被梅勒图组不整合覆盖。
(5)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分布在海拉尔河两岸及北部,整体走向北东向,内部有岩株状超浅成粗面岩、石英粗面岩侵入。
本组岩性下部为中粗粒凝灰砂岩、砾岩、流纹质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凝灰岩,上部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沉凝灰岩、粗安岩。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成矿流体来源_性质和演化
第3卷 第2期1997年6月黄金地质GOLD GEOLO GYV o l13 N o12Jun1,1997内蒙古乌拉山金矿成矿流体来源、性质和演化郎殿有(内蒙古包头市哈德门金矿 包头 014060)摘 要 乌拉山金矿成矿流体为中—中高温,中高压力,盐度中等偏低,低密度,弱酸性—弱碱性和还原环境的CO22N aC l2H2O体系。
韧2脆性剪切变质变形作用和岩浆活动控制着流体发育过程,成矿作用的演化从早期→晚期,从西段→东段具有规律性变化,大气降水在其演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流体 内蒙古 本文流体包裹体样品采自乌兰不浪沟金矿(西段)的M113、110、78号矿脉(8件)及哈德门沟金矿(东段)13号矿脉(2件)。
重点研究了西段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并与东段13号脉的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
1 地质概况乌拉山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隶属内蒙地轴。
本区出露地层为上太古界乌拉山群,乌拉山金矿赋存于该群的中下部。
阴山(包头段)大型推覆体是本区主要构造[1],韧性剪切带是其伴生构造。
区内韧性剪切作用有三期[2、3]:早期(2500~2400 M a)深层次塑性变形构造;中期(1800~2000M a)中深—中浅层次韧性剪切构造;晚期(139~426M a)浅层次脆性断裂构造。
金矿体受控于晚期韧2脆性变质变形带,并在后期脆性断裂叠加处构成富矿。
本区最重要的侵入岩是位于矿带西侧的大桦背花岗岩基,形成于海西晚期,是由上太古界乌拉山群经深部重熔作用形成的。
该岩体东缘倾伏在乌拉山群深处,延拓5km 向东呈鼻状突出①。
矿带以大坝沟为界可分东、西二段,西段以M113脉为代表,位于大桦背岩体东部舌状凸起南部凹陷区,距隐伏岩体115~2km;东段以13号脉为代表,位于大桦背岩体东部,隐伏凸起前缘,距岩体约有6km。
矿带东、西二段地质特征虽相似但也有不同点②。
1)矿化类型:西段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多呈或宽大的(几m)或窄的(几c m)单脉出现;东段以含金钾长石化蚀变岩型为主,矿体由含金钾长石化蚀变岩及充填其中的含金硫化物细脉或含金硫化物2石英细脉构成。
内蒙古某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81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 业 技 术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生界石炭系上统酒局子组、二叠系下上统于家北沟组、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及新生界第四系。
本区地质构造表现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是倒转褶曲的一翼,老地层覆盖于新地层之上,为倒转褶曲的倒转翼。
断裂构造为该区域内主要构造形式。
多数断裂发生在晚古生代之后,特别是燕山构造运动时期表现的尤其强烈,北东向的断裂不但控制了构造盆地、火山机构的形成,同时也是火山岩浆和侵入岩浆的活动通道,含矿热液沿北东向断裂的派生断裂(北西向)充填成矿,北西向断裂成为容矿构造。
1 矿区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区内大面积出露二叠系下上统于家北沟组及第四系全新统。
1.2构造1.2.1褶皱构造,矿区只出露二叠系于家北沟组地层,岩性为安山岩,为一走向北东东64°,倾向北西,倾角15°的单斜构造,为区域上倒转褶曲的倒转翼。
一区西部及二区南部被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γδ52)侵入。
1.2.2断裂构造,矿区内断裂构造以四条石英脉为代表,四条矿脉均为走向北西,石英脉构造断裂带。
断裂面形态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呈舒缓波状。
断裂带内岩石强烈破碎,成为碎裂岩、压碎岩及糜棱岩。
断层泥普遍存在,挤压片理与挤压透镜体相当发育,透镜体有的由围岩构成,矿脉被围岩环绕,有的围岩则直接为矿体或矿化体征。
局部地段有构造角砾岩出现,断裂所控制的矿脉形态以脉状为主,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含硫化物石英脉型,断裂带内黄铁矿、石英在某些地段形成清晰的条带状构造,延长方向与断裂方向一致或小角度斜交,由于岩石发生强烈破碎,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1.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为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γδ52)。
花岗闪长岩(γδ52):分布于详查区一区西部及二区南部,侵入于二叠系下上统于家北沟组安山岩,呈岩株状产出。
内蒙古老羊壕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论文天地j内蒙古老羊壕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孙长征冯小伟姜少飞高建新杨宏伟内蒙古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呼和浩特010010摘要:老羊壕金矿位于内蒙古地轴西段北缘,矿体分布于色尔腾山群下部含铁变质岩层中,其形成与吕梁期斜长花岗岩及沿蚀变带发育的脉岩有关。
金矿体主要受三合明东西向断裂带与大桦背—合教——达茂北东向断裂带控制,含金矿蚀变带主要是组成矿区向形构造的两条挤压片理化带、其次由北东及北西向挤压破碎带经蚀变矿化而成。
根据老羊壕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床属混合岩浆期后热液型,以蚀变矿化为主。
老羊壕金异常区内的断裂构造及断裂构造中的多种蚀变组合是金矿形成的重要标志,为今后同类型区域地质找矿及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资料依据。
老羊壕金矿位于内蒙古地轴西段北缘,该区是一构造变动、变质作用及岩浆活动非常发育的地区,是金矿孕育和形成的良好场所。
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1:20万化探扫面发现了老羊壕金异常区,1985年通过对该金异常的检查评价,发现老羊壕金矿的5号和10号含金石英脉,野外肉眼可见明金,拣块样分析最高品位可达122.94克/吨,为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
本文对老羊壕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有助于同类型区域地质找矿及成矿规律的研究。
1.区域成矿臂量老羊壕金矿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地轴与白云鄂博台缘拗陷带的过渡地带。
矿区位于区域性三合明东西向断裂挤压带,大桦背——合教——达茂旗北东向断裂、石崩北西向断裂三者交汇部位的北侧。
区域上,该地区是华北地台北缘重要的金成矿带。
区内主要发育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地层,岩浆活动主要有吕梁期、华力西晚期。
构造活动强烈,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主要为派生向形构造,挤压片理化带很发育,对本区金矿床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矿区地质特征2_1矿区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色尔腾山群片麻岩段和浅粒岩段,该套变质岩系被北部大面积分布的吕梁期斜长花岗岩侵位,呈零星残块留存体,按其岩性特征由下而上可分为片麻岩、浅粒岩两个岩性段。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五块代沟金矿普查成果分析
摘 要 : 内 蒙 古 自治 区乌 拉 特 前 旗 五 块 代 沟 金 矿 普 查 , 是 2 O 1 4年 第 一 批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质 勘 查 基
金 项 目。 项 目编 号 : 1 1 —2 一 KC6 0, 任务 书编号 : E 2 o 1 1 ] 矿产 2 —8 4 。本 次工作 圈 出 1 0条 金 矿 化 带 、 2条
( 岩 ) 群 东五 分子组 一 、 二岩 性段 斜长 角 闪片岩 、 石 英 云母 片 岩 , 被 中生 界 侏 罗 系 石 拐 群 长 汉 沟 组 砂 砾 岩
( Ar 3 d ) 之上 ; 第 四 系冲 洪 积物 ( Qh a l +p 1 ) 分 布 于 沟
谷 及地 势低 洼处 。
1 .1 上 太 古 界 色 尔腾 山 ( 岩 ) 群
2 w) 、 长汉 沟 组 ( J 2 c ) 出露 于 3 2 作 区南 部 一 带 , 呈 角
度 不 整 合 覆 盖 在 色 尔 腾 山 ( 岩 )群 东 五 分 子 组
2 . 1 . 1 早 元古 代 片 麻 状黑 云斜 长 花 岗岩 ( P t l y o ) 。 主要 出露 于普查 区 中 部 西脑 包 沟 北 部 一带 , 出 露 面 积约 2 k n。 i 。呈 岩 株 状 产 出 , 侵 入 上 太 古 界 色 尔 腾 山
2 . 2 脉 岩
1 . 1 . 1 上太 古界 色尔 腾 山 ( 岩 ) 群 东 五 分 子 组 一 岩
段 ( Ar 3 d 1 h b ) 。 主 要 出 露 于 普 查 区 中 部 西 脑 包 沟
一
带 , 出露面积 约 3 k m 。
地层 总 体 走 向 北 西 向 , 倾 向北 东 , 倾 角 6 0 。 ~ 7 5 。 。其 主 要 被 早 元 古 代 花 岗 岩 岩 体 侵 入 , 与 本 组 二 岩段 整合 接触 , 并 与 上 覆 中 生 界 侏 罗 系 石 拐 群 长 汉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白云常合山岩体南接触带金矿成因及找矿远景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白云常合山岩体南接触带金矿成因及找矿远
景
郝通顺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1999(013)004
【摘要】对白云常合山花岗岩体南接触带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指出该带是找金矿的有利靶区.
【总页数】3页(P227-229)
【作者】郝通顺
【作者单位】内蒙古有色地勘局512地质队,包头,014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小奴气沟一带原划中元古代白云常合山单元的重新厘定 [J], 朱国栋
2.戈塘式金矿床之成因及找矿远景初探——兼论紫木凼式金矿 [J], 杨科伍
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白云常合山金矿田付谷渠——北召沟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J], 丁文利
4.内蒙古固阳地区白云常合山A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Hf同位素研究及其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J], 康健丽;王惠初;任云伟;肖志斌;相振群;曾乐
5.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脑包沟金矿床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J], 李峰;冯小伟;范小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甲浪沟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摘要: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甲浪沟金矿位于乌拉山金矿带中,矿区内侵入岩不发育,金矿赋存于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系中,该岩组混合岩化强烈,石英―钾长石脉、石英脉是本区主要金矿化体,而辉绿岩具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
目前已经圈定三条金工业矿体,矿体的主要围岩蚀变为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矿、碳酸盐化等,并为直接找矿标志。
因本矿床产在太古界中―高级变质岩中,严格受构造控制,与混合岩化有关的硅化,钾长石化蚀变岩型金矿,即变质――热液金矿床。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钾长石化;乌拉山金成矿带1. 区域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台隆,阴山断隆中段;南鄂尔多斯坳陷带的包头断陷,处于两个Ⅱ级大地构造单元的临界处,其又位于乌拉山―集宁―阜新太古代、燕山期金、银、铁、铜、铅、锌成矿带内1.1 地层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以上太古界乌拉山群为主,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1982年)将乌拉山群划分为四个岩组,在本区域内只出露其中的一、二、三岩组,即为一套斜长―角闪斜长片麻岩变质建造岩系。
其普遍遭受过区域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
其中在混合岩化过程中以钾交代为主,从而导致斜长角闪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类多呈条带状,条痕状和眼球状混合岩产出,同时,该套地层为区域内金矿化的初始矿源层。
1.2 构造本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非常复杂,褶皱、断裂构造都很发育。
区域上褶皱构造以苏计河槽―三分渠隐伏复背斜为主,该复背斜轴部隐伏在大佘太―茅家疙瘩新生代的断陷盆地中,背斜轴走向东部近东西,西部为北西西。
南翼由乌拉山次一级背向斜构造组成,北翼由色尔腾山背向斜构造组成。
区域内断裂构造也较为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长几公里至几十公里不等。
本矿区所处的上述区域构造环境,为区域矿产特别是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运移赋存空间,尤其是以苏计河槽―三分区复背斜起到主要的控矿作用,这从该复背斜南翼发现一系列岩金矿脉群(如哈达门沟矿脉群),就表明了这一点。
1.3 岩浆岩区域岩浆岩较发育,各期构造运动中均有岩浆岩侵入。
在本区域主要分布在矿区的西北部,为华力西期沙德盖侵入岩岩体。
晚太古代的侵入岩多呈东西向带状分布,其岩性为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在该岩体南侧1km~2km的外接触带上,有烂召沟、柳坝沟等金矿化点。
印支期侵入岩有大桦背岩体,在矿区西部15km,出露面积达208km2,其岩性为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该岩体分异作用差,按其结构分为两个相带,由浅肉红色中细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过渡到中心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该岩体边部脉岩发育,见有细晶岩、褐帘石伟晶岩、花岗斑岩及石英脉,石英脉局部有金矿化、铜矿化和萤石化,岩体金的丰度值为1.33×10-9。
燕山期的侵入岩分布在矿区北西刘正沟和矿区北部张子沟一带,其岩性为肉红色中细粒钾长花岗岩。
区域内脉岩与各期侵入岩相伴随,主要有花岗伟晶岩脉、细晶花岗岩脉、石英斑岩脉、辉绿玢岩脉、煌斑岩脉等。
1.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1.4.1 主要地层含金性特征:本区分布地层主要为乌拉山群第二岩组脑包山组,其各种岩性含金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特征是: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二长片麻岩、含榴石黑云二长片麻岩等Au含量为克拉克值的数倍,片麻岩中Pb相对较高,Mo、Te在黑云二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含量相对较高。
1.4.2 主要脉岩含金性特征:金在角闪岩、花岗伟晶岩、闪长岩中含量较高,其它脉岩含量低。
详见表1。
总之,区域各种岩石中,唯太古界乌拉山群基性火山岩的变质岩中含金最高,相关元素Pb、Sn、Bi、Mo、Te含量亦高,是金的初始矿源层。
2.1 地层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晚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二岩组(脑包山组)的一部分,为新太古界老变质岩等。
变形作用及层流剪切作用强烈,呈层状无序形式。
原始层序难以恢复,仅据其矿物岩石组合性特点及分布特点,将其由南向北划分五个岩性段,其主要岩性有:①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段:主要为角闪斜长变粒岩、黑云角闪斜片麻岩等。
②条带状混合岩岩性段:该岩性段辉绿岩较为发育,是金矿体主要赋存部位。
③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岩性段: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为主,夹黑云斜长片麻岩。
岩石发生程度不一的混合岩化作用。
④条痕状混合岩段:岩石系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经混合岩化所形成。
⑤黑云二长片麻岩岩性段:以黑云二长片麻岩为主,夹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透镜体。
该岩组混合岩化强烈。
2.2 岩浆岩矿区内没有大的岩体,但脉岩很发育,主要是花岗伟晶岩、辉绿岩、石英脉及石英―钾长石脉等,其中,石英―钾长石脉、石英脉是本区主要金矿化体,而辉绿岩具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
2.3 构造矿区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褶皱及断裂构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褶皱构造:矿区地层从南向北,由老到新,呈现单斜构造,地层以南倾为主,倾角变化很大,从-30°到85°,局部发生倒转。
地层中,层间褶皱很发育,连续成群出现,形成肠状褶皱,尖棱褶曲,说明该区岩层中扭曲褶皱是相当强烈的。
断裂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均为其次级构造。
从形成时间上可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断裂。
①成矿前的断裂:多被早期脉岩充填。
最早期的断裂构造与矿区地层褶皱变质作用相伴生,褶皱使不同岩层之间产生层间破碎,这种破碎带与地层产状一致。
充填这种破碎带的钾长花岗伟晶岩随着地层的褶皱而褶皱。
随着挤压应力的进一步增大,又产生北东和北西两组剪切破碎带,它们都被花岗伟晶岩充填。
②成矿期的断裂构造:对一些成矿前的断裂等构造行迹进行了叠加和改造,因而发生强烈的钾长石化、硅化、碳酸岩化,形成石英钾长石脉,并形成金矿化。
破碎带交代完全时原岩成分已不易辨认,两侧交代不完全的部分可见碎裂岩,这个断裂构造是矿区内的一条主构造。
在矿区内见有三组北西向构造破碎带,其中有两组发育于早期的辉绿岩脉中,另一组发育于地层中,北西走向,长200m~500m,宽1m~4m。
③成矿后断裂:矿区范围内不发育,对矿体破坏的成矿后断裂主要为北东方向一组,斜切矿化脉,使矿脉错开30m 断距,为平推逆断层性质。
2.3 混合岩化矿区岩石混合岩化非常普遍,早期表现为钠质交代,以形成灰白色长英质脉体为特点,形成注入式混合岩。
晚期的钾交代分布范围广,强度高,矿区中的黑云二长片麻岩中的钾长石是交代斜长石的产物,交代结构和交代残留结构很普遍。
总之,本区的变质作用尤其是混合岩化作用与本区的金矿化关系密切,它促使了早期的地质活化作用进而形成初始的矿源层,同时也为初始含矿流体的再次迁移、沉积富集提供了部分热源动力。
2.4 围岩蚀变钾长石化蚀变是甲浪沟矿区金矿床最主要的围岩蚀变,矿体主要产于钾长石化蚀变岩内,或产于钾长石化蚀变岩中心的石英脉中。
这种红色蚀变使甲浪沟矿区成为独特的金矿类型。
除此之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也相当发育,形成了明显的蚀变分带,并具有强烈的物质成分带出带入。
其它围岩蚀变有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等。
上述围岩蚀变具有明显分带性。
3. 矿床特征本勘查区含金地质体主要是含金石英脉、含金石英钾长石脉和含金蚀变岩,以含金石英钾长石脉为主,含金石英脉穿插在含金石英钾长石脉中,含金蚀变岩分布在两侧,由于硫化物含量很少,氧化带不发育,地表呈现褐红色石英钾长石脉带,标志特别明显。
在勘查区内分布有含金石英―钾长石脉三条,其中1、2号脉赋存在辉绿岩中,3号脉赋存于片麻岩中,严格受构造控制,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分布。
彼此大致平行出露,其中1号脉矿化较好。
1号脉以钾长石为主,石英次之,脉体多呈肉红色或褐红色,脉长近500m,宽1m~5m,117°方向展布,南倾,倾角50°~65°。
在此脉中赋存有AuⅠ和AuⅠ-1两条金工业矿体,AuⅠ是主矿体,与矿脉产状一致,金品位2.06~25.31×10-6,平均5.21×10-6。
AuⅠ号矿体虽然有膨缩现象,但总体上矿体较连续。
该脉矿化为矿区的主要金矿化。
2号、3号石英―钾长石脉,位于1号脉北部与1号脉大致平行展布,其规模及矿化程度均不及1号脉。
其中2号脉长210m,厚1.12m~1.8m,Au平均品位1.74×10-6,矿化不连续,3号矿脉长170m,平均厚1.29m,矿化较弱,Au 平均品位为0.94×10-6。
3.1 矿石的矿物特征3.1.1 矿物组合金属矿物:主要矿物是金、黄铁矿,其次是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辉铜矿、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褐铁矿,少量的金属矿物有:铜蓝、磁黄铁矿。
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白云母,少量的矿物质有: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高岭土、绿泥石,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
金矿物:主要是自然金,其次是碲金矿,赋存在载金矿物-黄铁矿之中。
金矿物颗粒以粒间金、裂隙金为主,其次为包体金。
3.1.2 成矿阶段的划分及矿物生成顺序①金―石英―钾长石阶段:主要矿物组合为:钾长石+石英+绢云母+绿泥岩+方解石+镜铁矿+黄铁矿。
石英特征:为钾交代的伴生产物,呈文象带,蠕虫状,细脉状。
②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铜矿。
石英特征:为富硅质热液沿张扭性断裂充填交代的产物,多产在矿脉的中部。
这一期石英脉在形成过程中遭受过剪切作用。
③金―石英―黄铁矿阶段是主要成矿期,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绢韵母+方解石。
石英特征:烟灰色或乳白色,石英,呈细粒状、网脉状穿插于矿体中,石英表面暗化混浊。
有一定的透明感,它紧依附乳白色石英脉的主体而存在,分布不均匀,也没有独立形体,是早期石英经变形作用改变,二氧化硅交代和重结晶而成,这种烟灰色的石英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该期的黄铁矿多呈微细粒浸染状,并与方铅矿共生。
④石英―碳酸岩阶段: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方解石+菱铁矿+(铁白云石)。
这一阶段石英含量较少,呈淡白色,晶簇状、梳状、石英晶体自形程度很高,常与碳酸盐矿物伴生,含金性差。
3.2 矿石类型本区属贫硫化物型矿石,硫化物的总量一般只有2―3%,金属矿物比较单一,主要是含金黄铁矿,其它硫化物都很少,按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含金黄铁矿―石英钾长石脉型及含金黄铁矿―硅化钾长石化蚀变岩型三种类型。
上述三种矿石类型呈渐变过渡和交替分布,石英钾长石脉是强烈的硅化、钾长石化的结果,原岩的矿物成份已基本上不存在,而蚀变岩型矿石还可以见到交代残留的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这两种类型仅仅是硅化、钾长石化程度不同,石英是主要脉石矿物,各类型均有石英细脉、网脉分布,而石英脉型矿石仅仅是石英脉的宽大部位,所以各种矿石类型交替出现,很难单独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