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指骨骨折手术配合

合集下载

掌指骨骨折手术配合

掌指骨骨折手术配合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注意事项
在功能锻炼和随访过程中,应注 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手部功能改 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风险降低策略
严格无菌操作
01
手术全程遵循无菌原则,确保手术器械、敷料及手术环境无菌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02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术前、术中或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
掌指骨骨折手术配合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掌指骨骨折概述 • 手术前准备工作 • 手术步骤及操作要点 • 手术中配合事项 • 手术后处理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掌指骨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掌指骨骨折是指掌骨或指骨的完 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是手部常见 的骨折类型。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不同,可分为掌骨 骨折和指骨骨折;根据骨折形态 不同,可分为横形、斜形、螺旋 形、粉碎性骨折等。
医护人员要及时将患者的生命 体征变化告知手术医生,以便 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手术方案。
记录与报告
医护人员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生 命体征变化及处理措施,并向 上级医师或医院管理部门报告

05 手术后处理措施
伤口包扎及敷料更换
伤口包扎
术后应采用无菌敷料对伤 口进行严密包扎,确保伤 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敷料更换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功能锻炼,避免关节粘连和僵硬 。
物理治疗
采用热敷、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僵硬。
定期随访及康复指导
术后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指导。
THANKS
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术后 2-3天更换一次,如敷料被 渗血、渗液污染,应及时 更换。

掌指骨骨折内固定的应用

掌指骨骨折内固定的应用

掌指骨骨折内固定的应用掌指骨骨折是手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约占手外伤的1/4。

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基本原则:骨折的适度复位;为满足局部生物力学需要的稳定内固定;个性化的原则选择内固定物;微创外科操作技术的应用;肌肉及骨折部位邻近关节早期活动,无痛的功能锻炼。

目前对不稳定掌骨骨折处理的方法很多,如微型钢板、螺钉、克氏针内固定、细钢丝、记忆合金环抱器、可吸收棒及外固定支架等,各有其优缺点。

在临床上各位战友各有高招,我谈谈我的一些处理观点和目前治疗上的国内外进展。

我个人倾向于微型掌指骨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虽然对无明显移位的稳定骨折也可达到较好的愈合,但存在固定时间长,限制邻近关节活动,不能早期锻炼等缺点,而且对粉碎性斜形或螺旋形等不稳定骨折难以达到可靠固定,容易产生关节僵硬,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现已较少采用。

克氏针克氏针在掌、指骨骨折的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还广为应用。

单根克氏针固定应用最多,对掌骨的多处骨折都可应用,手术操作简单,局部对位尚可,但缺点是不能防止旋转,稳定性较差,克氏针穿过掌指关节面及伸指肌腱,破坏关节面的光滑,以后掌指关节恢复功能比较困难。

由于固定不牢固,常需加用外固定,使关节不能得到早期的功能锻炼。

我主张应尽量不用或少用。

交叉克氏针固定适应证为非粉碎性的掌骨各部位稳定骨折,特别是比较长的斜形、螺旋形骨折及断指再植患者。

交叉克氏针发生并发症较多,据统计有4成左右。

主要为:(1)感染例数较多,骨折固定时间延长,严重影响了关节的功能锻炼;(2)合并肌腱、血管、神经损伤例数多,由于术后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继而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克氏针固定后引起的各种不适,包括钉尾刺激、穿戴不便、不敢洗手等,均不同程度影响手部功能锻炼。

对不稳定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临床常使用切开复位单根克氏针内固定,再辅以适当外固定,但由于克氏针固定不够可靠,不易控制旋转,骨折端间易分离,常要穿过关节固定等,不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即使勉强锻炼,其活动范围明显受限,骨折处固定不确实受外力即产生疼痛,同样容易产生关节僵硬,肌腱粘连,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手部功能恢复欠佳。

骨科手术配合

骨科手术配合
实用文档
❖ ⑥监督手术人员无菌技术操作,如有违反, 立即纠正。随时注意手术台一切情况,以免 污染。关心手术人员情况,及时给予解决。 ⑦手术即将结束时,应清点用品,核对术中 用药,协助医生包扎和封闭伤口。擦干病人 身上的血迹,协助麻醉师将其护送到病房, 并与病房护士交待病人的病情,输液和输血 情况。
(2)压力:成人上肢40kpa,小儿上肢20~27kpa,成人下肢53~80kpa,小 儿下肢27~33kpa
(3)时间:从充气开始,上肢不得超过1小时,下肢不能超过1个半小时, 止血带到时间放松后,需间隔10-15分钟方可充气使用。
实用文档
使用止血带的禁忌症
❖ 对动脉硬化、血栓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脉管炎及淋巴 管炎禁用。
❖ 器械护士术前要做到:①掌握病人的诊断、 术式,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密切 与术者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实用文档
❖ ②手术前要了解术者的喜好及病情需要,准备特殊器 械和用品。如常用的电钻、高频电刀、吸引器以及该 手术所需的特殊器械等。术前应该做器械的性能检查, 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③熟悉所用骨科手术器械 的用途、目的及用法,以便准确无误地配合手术。充 分的术前准备是做好术中配合的前提,术前准备用物 齐全,保证仪器性能良好,器械护士术前向医生询问 病情,熟悉骨科手术的体位、术式、步骤等,做到术 前心中有数,做到术中主动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骨科手术配合要点
黄衬娇 2018-06
实用文档
骨科手术配合要点
一、 骨科手术特点及配合要求 1、骨科手术病人因疼痛和功能障碍造成心理压力大,会
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因此术前访视时要做好心理护理,耐 心讲解手术必要性,使病人解除顾虑,增强自信心,并在手 术过程中以亲切的语言、体贴的护理取得病人的合作。

掌骨骨折手术护理配合

掌骨骨折手术护理配合
10
应室提供的清点单价格收费,(切记巡回护士要抄下 10 收费标准)
Thank you
骨折分型:完全性骨折、部分性骨折、粉碎性骨折 骨折症状: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诊断要点:x光、CT 治疗方式: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器械护士手术配合
配合要点:
1、认真清点外来器械,注意螺丝螺帽的 完整性 2、认识外来器械名称及作用,熟悉使用 电钻安装克氏针跟钻头,必要时电池套 上手套防止脱落导致污染 3、术中有碎骨应浸泡在无菌生理盐水中, 未经手术医生允许,不得丢弃碎骨 4、螺丝分:松质骨、密质骨,根据手术 医生需求选择螺丝 5、钢板分型:T型、L型、直型,根据手 术医生需求选择钢板 6、对于使用钢板及螺钉类型及数量做到 心中有数,清点时与手术医生核对并告 知巡回护士
掌骨骨折手术配合
2020-05
目 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解剖
病理因素
器械护士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手术配合
2020-05-15
解剖
解剖特点:
1 小管状骨 2 共五块 3 由外至内分别为第一至第五掌骨 4 分掌骨头、掌骨干、掌骨底
病理因素
掌骨骨折分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如打 篮球,拳击等运动 自身因素,如骨髓炎、骨肿瘤致骨质发生改 变,引起病理性骨折
术中: 1、安全核查无误进入手术状态 2、调节气压止血带遵手术医生,上肢使用时间 <1小时,下肢使用时间<1.5小时,严格记录使 用及终止时间,并及时通知手术医生 3、连接各仪器,监督各人员是否违反无菌操作 4、减少出入手术间,控制人员数量 5、做好护理记录单等各项工作 6、术中使用的钢板螺钉克氏针做好收费工作
7
7
巡回护士手术配合

掌指骨骨折手术配合

掌指骨骨折手术配合

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是一种不稳定性骨折。

解剖上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构成鞍状关节灵活而稳定当暴力沿拇指纵轴作用于鞍状结节时可于第一掌骨基底部形成自内上至外下的斜形骨折。

近侧骨折块由于韧带及关节囊的附着能保持与大多角骨的解剖关系远侧骨折段则因外展拇长肌的牵拉而向桡侧和背侧移位,这类骨折复位较易维持对位则较困难复位后易再移位而畸形愈合因此这种骨折常需切开复位。

[适应证]1.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复位不满意或复位后再移位者。

2.骨折1、2周后或陈旧性骨折复位及外固定有困难者。

[麻醉方式]常用臂丛麻醉,或臂丛麻醉加局麻[手术体位]病人仰卧位、伤肢外展置于平台上或伤肢屈肘置于胸前。

[手术切口]自第一掌骨中1/3起、沿掌骨桡侧与大鱼际肌桡侧缘纵行走向近侧至腕横纹后,沿横纹走向尺侧,使切口呈L形。

[手术用物]一次性手术包一个,驱血带,缝针十颗,单纱、棉球、绷带各一包,长条五块、方块五块,大、小、尖刀片各一片,一号、四号丝线给一包,各类型手套,疝气包一套,小儿骨科包一个,电动或手动驱血器。

[手术步骤]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递卵圆钳,碘伏棉球消毒皮肤,递小单、中单、洞巾协助铺巾。

2.显露骨折端,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后,于切口背侧可见伸拇短肌腱,将之向背侧拉开。

于第一掌骨近端切开骨膜及关节囊,作骨膜下剥离,以显露掌骨近端及骨折部位。

3.复位助手固定伤手术者握住伤员的拇指牵引并使第一掌骨外展和背伸同时用另一手拇指按压第一掌骨基底部使骨折复位。

4.内固定复位后一般多用的克氏针作内固定。

在手术助手维持对位下,如近侧骨折块较大,用电钻穿入两根克氏针,将远侧骨折段与三角形骨块交叉固定。

如近侧骨折块很小难以用克氏针固定时,可将拇指置于外展对掌位,用克氏针将掌骨的远折段与大多角骨固定。

因为这类骨折的近侧骨折块复位后极易再移位,所以克氏针固定以前,应先检查复位是否正确。

骨科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骨科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骨科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缝合器械包、手外包、电钻、克氏针、敷料包、手术衣包
2 、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3/0丝线、缝合针
3、仪器准备:气压止血带
二、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三、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清创车上,上臂安放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
四、手术配合:
1.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显露骨折端:用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皮肤拉钩牵开指伸肌腱,显露骨折端
3.整复骨折,克氏针内固定:骨膜剥离器将骨折远端撬出,选择合适的克氏针安装于电钻上,进行穿刺固定,用克氏剪剪去过长的针尾并埋与皮下
4.缝合切口:冲洗后小圆针3/0丝线缝合皮下组织,角针3/0丝线缝合皮肤,酒精消毒,纱布包扎切口
五、注意事项:
1.掌握气压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2.熟练掌握电钻的使用及保养
3.备齐各种型号的克氏针,以备使用。

手指骨折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手指骨折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手指骨折外科治疗临床路径1. 简介手指骨折是指手指骨骼发生断裂现象,常见于日常生活和运动中的意外伤害。

外科治疗是处理手指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外科手术恢复骨骼结构,加速愈合过程,以恢复手指的功能。

2. 诊断及评估手指骨折的诊断常通过临床症状与体征来确定,包括手指疼痛、肿胀、变形等。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辅助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等也常用于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3. 手术适应症手指骨折外科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 多个手指骨骼骨折- 关节脱位合并骨折- 椎管内骨折4. 手术准备在手指骨折外科治疗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 术前评估和准备- 麻醉选择- 患者的术前指导和安慰5. 手术技术手指骨折外科治疗的手术技术因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手术区域- 麻醉局部或全身麻醉- 切口放置和骨折复位- 使用固定器材固定骨折- 切口缝合6.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手指骨折外科治疗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伤口处理和更换敷料- 使用石膏、外固定器、支具等固定手指- 应用药物、物理疗法和功能锻炼等促进康复7. 康复计划康复计划是为了促进患者手指功能的恢复,包括以下方面:- 制定个性化康复目标- 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 定期随访和评估康复效果8. 预防和注意事项手指骨折外科治疗后,患者应注意以下预防和注意事项:- 避免再次受伤,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惯- 定期进行复查和康复评估- 防止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和进行康复锻炼以上为手指骨折外科治疗临床路径的简要介绍,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医生意见来确定。

术前术后都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护理,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手指功能的恢复。

骨科精读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详细手术要点都在这!

骨科精读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详细手术要点都在这!

骨科精读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详细手术要点都在这!第一掌骨骨折发病率仅次于第五掌骨骨折,占所有掌骨骨折的25%,在第一掌骨骨折中,约80%为基底骨折。

分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根据其骨折线是否与关节内相通分为两类:关节外骨折和关节内骨折关节外骨折:1、多为横行及斜形骨折2、骨折近端向掌侧、尺侧移位,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关节内骨折:Bennett骨折:1、骨折线由内上斜向外下,进入腕掌关节内2、骨折内侧可见一三角形骨块3、骨折远端受拇长展肌的牵拉而致腕掌关节脱位Rolando骨折:为第1掌骨基底部T或Y型粉碎性骨折,可伴有关节半脱位临床表现:治疗重点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但归纳起来有三大类:1、闭合复位外固定2、闭合复位经皮固定3、切开复位内固定一闭合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1、自前臂至拇指近节上一管型石膏,石膏未凝固前行手法复位2、拇指外展位行骨牵引3、用拇指将掌指关节向尺侧推压伴有左右旋转动作4、拇指掌骨置于外展、掌指关节置于轻度屈曲位,直到石膏硬固为止鸭形夹板或钢丝托外固定1.第一腕掌关节外垫一压垫2.掌指关节尽量背伸3.指间关节屈曲——可减轻拇长屈肌腱的牵拉4.外固定时间约4-6周手法复位外固定优缺点:1、操作简便2、无手术创伤3、费用较低4、稳定性差,局部易致压疮5、后遗症明显常见后遗症:二闭合复位经皮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在不稳定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中,由于第一掌骨部的特殊解剖结构和局部肿胀程度的变化,常导致外固定松动而难以达到维持复位稳定的目的,因此对于这类骨折常需要手术治疗。

复位固定原则:1、小对大2、远端对近端3、牢固固定优点:1、操作简单2、固定可靠3、疗效优良4、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无统计学差异进针要点:1、一枚固定于大多角骨上2、内侧有较大骨折块时-将其直接固定在第一掌骨上3、骨块较小不易固定时-第一掌骨固定于大多角骨或第二掌骨上-或用两枚针在基底部交叉固定于大多角骨上要点:1、闭合复位后透视,见关节面光滑平整、无明显台阶,2枚克氏针固定至骨折愈合2、术后石膏托或石膏管型固定4-6周拔针开始锻炼闭合复位外固定器固定:优点:1.外固定器近端固定针横行穿入大多角骨,可以避开外展拇长肌2.稳定性良好,调节方便,对相邻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3.对粉碎性骨折和复合性骨折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骨科小技巧】掌指骨骨折克氏针这么打更完美!

【骨科小技巧】掌指骨骨折克氏针这么打更完美!

【骨科小技巧】掌指骨骨折克氏针这么打更完美!
操作方式
掌指骨骨折是手外伤最常见的骨折,约占手外伤患者的1/4,由于手术结构复杂细微,手部骨折的处理远较其他长管骨骨折的治疗。

掌指骨骨折也是年轻医生最先开始主刀的手术,有的医生认为,掌指骨骨折很简单,特别是骨干的骨折,手术简单,然而当自己主刀做起手术时,却觉得手术做的并不完美。

前几天跟主任做了个一例掌骨骨折,从中学到一个小技巧,受益匪浅,在此分享给大家。

在此我们不论掌指骨骨折的固定方式的优缺点,我只讲掌指骨骨折交叉针固定,打入克氏针的一个小技巧。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掌指骨一个共同的解剖特点,他们均有干骺端和骨干组成,即两端粗中间细,如下图:
交叉针的固定一般方法是,先将骨折远端撬出,自髓内用电钻斜向钻入两根克氏针,分别从掌指骨头部近侧的桡侧面和尺侧面钻出皮肤;骨折复位后再顺行打入固定骨折断端,克氏针交叉固定,如下图:但我们打入克氏针时,有时方向错误,克氏针固定方向偏差,导致手术固定失败,或重复多次操作,延长手术时间,这里有一个小技巧。

如下图:
上图红色表示骨折线,白色表示克氏针.
如果当我们的克氏针逆行往外打出时,需要紧贴出口同侧的内侧皮质,如2号克氏针,然后顺行打入的克氏针就会如上图第3掌骨;
如果没有紧贴同侧皮质如1号克氏针,则顺行打入克氏针时很有可能克氏针会从骨折断端打出,如上图第2掌骨。

一个小技巧就决定了手术的时间、成败。

你学会了吗?
内容来源于骨科园地!。

手外伤指骨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

手外伤指骨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13226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监护·手外伤指骨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田燕,姜翠茹,胡新淳,王晓璐,梁俊,荀钰祺,孙长胜(上海中冶医院 手外科,上海 201999)0 引言手外伤手指开放性骨折以内固定手术为主,该手术为Ⅱ类切口手术,处理不当会出现伤口感染和骨折位置不佳,对手术和后期恢复都会造成影响。

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进行手外伤手指骨折内固定手术149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总计149例,男125例,女24例;右手71,左手78例;1指120例,2指15例,3指12例,4指2例;克氏针内固定92例,钢板内固定26例,钢丝内固定4例,空心钉内固定1例,再植26例。

2 护理2.1 急诊手术的准备。

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准备洗手车、洗手液、水壶内备好温水、浸泡盒、配制新洁尔灭一瓶,其他用物及护理准备同住院手术。

2.2 住院手术的准备。

①术前访视: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要对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访视。

首先查看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各项检查结果、家族遗传史等,并做好记录。

同时观察患者意识及皮肤情况,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术前的注意事项,术中手术体位,手术的方式麻醉方式,术中患者要注意配合的注意事项,介绍麻醉师及手术医师,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并给予安慰和鼓励,让患者积极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早日康复。

②器械物品准备:当日值班护士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准备好床单位、心电监护仪、氧气充足,备好所需用的器械包,气压止血带、C 臂机一台、防辐射铅衣帽一套、电钻电池一套呈备用状态,根据不同手术备好所需物品,如克氏剪、咬骨钳、骨锉、克氏针或钢板包,必要时准备一套显微器械,显微镜一台。

所有物品呈无菌备用状态。

相机一台拍照用,中单包、手术衣各一包,各种所需敷料数包,室温调至适宜温度。

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入路

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入路

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入路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是指第五掌骨的腕侧基底部骨折,是手部骨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这种骨折既可能由外力直接作用于手部而引起,也可能由腕关节的扭曲造成。

手部骨折不仅会带来剧痛,还会影响手指的正常功能。

因此,对于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进行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时,常用的入路有背侧入路、桡侧入路和掌侧入路。

下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入路及其操作步骤。

一、背侧入路1. 患者取俯卧位,手臂放于手术垫上。

使用洗手液和消毒液消毒手部。

2. 用手术针划一条10-15厘米的切口,位于第五掌骨骨折部位的背侧,与掌侧中指相平行。

3. 用剪刀剪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连接组织,直到露出骨折部位。

4. 用骨钳将骨折部位的骨块精细地拉直,使得骨折部位对齐。

5. 用骨钉将骨折部位固定。

骨钉应沿着第五掌骨的长轴插入,并延伸到近侧的掌腕关节。

6. 确保骨片的位置正确后,将皮肤缝合。

二、桡侧入路1. 患者取仰卧位,上臂外旋。

用洗手液和消毒液消毒手部。

2. 用手术针划一条切口,位于第五掌骨的桡侧。

切口应从腕窝开始,向上延伸到第五掌骨骨折部位。

3. 用剪刀剪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连接组织,直到露出骨折部位。

4. 将骨折部位的骨块拉直,使得骨折部位对齐。

用骨钳将骨折部位固定。

5. 将皮肤缝合。

三、掌侧入路1. 患者取俯卧位,手臂放于手术垫上。

选择经掌静脉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局部麻醉。

2. 用手术针划一条切口,位于第五掌骨的掌侧中指侧。

3. 用剪刀剪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连接组织,直到露出骨折部位。

4. 将骨折部位的骨块拉直,使得骨折部位对齐。

用骨针将骨折部位固定,然后用钢板加压固定。

5. 缝合皮肤。

无论使用哪种手术入路,术中仍然需要进行术中X光检查,以确保骨折部位正确对齐。

手术后,患者需要佩戴石膏夹板或固定器,在康复期内避免过度活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手术讲解模板: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讲解模板: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4.复位 助手固定伤手,术者握住伤员的 拇指牵引,并使第一掌骨外展和背伸,同 时用另一手拇指按压第一掌骨基底部,使 骨折复位。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5.内固定复位后,一般多用1mm直径的克 氏针作内固定。在助手维持对位下,如近 侧骨折块较大,用手摇钻穿入两根克氏针, 将远侧骨折段与三角形骨块交叉固定[图1 ⑵]。如近侧骨折块很小,难以用克氏针 固定时,可将拇指置于外展对掌位,用克 氏针将掌骨的远折段与大多角骨固定[图1 ⑶]。因为be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适应证: 2.骨折1~2周后或陈旧性骨折,复位及外 固定有困难者。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同切开复位术和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1.体位 病人仰卧位,伤肢外展置于小台 上;或伤肢屈肘置于胸前。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处理: 术后用石膏托固定前臂及腕关节于功能位, 拇指外展对掌位。3周后拆线,并去除外 固定。4~6周后,拔出克氏针。
谢谢!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nnett骨折的近侧骨折块复位后极易再移 位,所以克氏针固定以前,应先检查复位 是否正确。以免将骨折块在移位情况下固 定,导致畸形愈合。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内固定完成后,逐层缝合,并将克氏针尾 部弯成钩状,埋于皮下。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1.4根掌骨并列,相互之间有肌肉连系无 旋转活动,故可用单针贯穿固定,而4个 手指各自分开,单根贯穿固定,不易控制 旋转活动,宜用双针交叉固定。

手掌骨折手术流程

手掌骨折手术流程

手掌骨折手术流程一、术前准备。

1. 患者评估。

- 医生会先详细询问患者受伤的经过,比如是怎么受伤的,是摔倒时手掌着地了,还是被重物砸到了手掌等情况。

-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关注手掌受伤的部位,查看肿胀程度、是否有畸形、皮肤有没有破损等。

- 还会安排一些必要的检查,像X射线检查,这是为了清楚地看到骨折的具体位置、骨折的类型(是单纯的骨裂,还是骨头完全断开了,是横断骨折还是斜形骨折等)。

有时候可能还需要做CT检查,这样能更详细地了解骨折碎片的情况。

2. 患者告知与同意。

- 医生会和患者以及家属沟通手术的相关事宜。

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告诉他们手术大概是怎么做的,比如说要在手掌上切开一个小口,把骨折的骨头复位然后固定起来。

- 告知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像手术中可能会损伤到周围的血管、神经,术后可能会有感染的风险,或者骨折愈合不好需要再次手术等情况。

- 患者或者家属在理解这些情况后,需要签署手术同意书,表示同意进行手术。

3. 手术团队准备。

- 主刀医生、助手医生、护士等手术团队成员要做好准备。

主刀医生要再次熟悉患者的病情资料,助手医生要准备好手术中可能用到的器械。

- 护士会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物品,像手术器械(手术刀、镊子、骨钻等)、消毒用品(碘酒、酒精等)、缝合材料,还要确保手术室的设备(如无影灯、手术床等)正常运行。

- 手术团队成员都要进行严格的洗手消毒,穿上无菌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

4. 患者准备。

- 患者要换上干净的病号服,躺在手术推车上被推进手术室。

- 在手术台上,护士会给患者的手臂(包括手掌)进行消毒,一般是从手指尖一直消毒到上臂的中上部,消毒范围要足够大,防止手术过程中的感染。

- 然后给患者的手臂进行适当的固定,比如用夹板或者特殊的固定装置把手臂固定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方便手术操作。

二、手术过程。

1. 麻醉。

- 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如果是比较简单的手掌骨折,可能会选择局部麻醉,就是在手掌受伤部位周围注射麻醉药物,这样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手掌就不会感觉到疼痛了,但是患者是清醒的。

清晰多图: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指导

清晰多图: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指导

清晰多图: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指导第一掌骨基部骨折占所有手部骨折的4%,占第一掌骨骨折的80%,常伴大多角骨骨折。

其中,关节内骨折包括Bennett和Rolando骨折,以及其他更粉碎的基底部骨折。

关节内骨折是不稳定的,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Bennett骨折占所有拇指掌骨骨折的30%,发生率是Rolando骨折的4倍。

关节外骨折发生在干骺端交界处,通常被称为基底上骨折。

骨折分型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类型是Bennett 骨折,其次是Rolando 骨折,其发生率要低得多,而且模式可能非常复杂,最后是大多角骨-掌骨关节骨折脱位(通常是Rolando 大多角骨),具有可变性复杂的大多角骨骨折, 可能包括撕脱或复杂的多平面粉碎性骨折。

关节外骨折即基底上骨折。

图1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分型。

大多角骨骨折很少见,仅占所有腕骨骨折的 3-5%。

Foucher描述了 4 种大多角骨骨折类型:纵向、横向、周围和粉碎(图2)。

图2 大多角骨骨折Foucher分型。

损伤机制多为间接暴力传递至第一掌骨基底部所致。

一些研究报道了损伤机制,Monsche 和 Kindl 的机制在实验室中可以重现,Fèvre 的机制仅基于 1 个病例报告。

图3 根据 Monsche、Kindl 和 Richard-Fèvre的不同类型的拇指掌骨基部骨折机制,合并或不合并大多角骨骨折。

图4(左)作用于拇指掌骨的变形力(Bennett骨折显示)与完整的掌侧斜韧带(喙状)(星号)连接到掌侧喙状碎片。

在Rolando骨折中,韧带也保持完整,连接了大多角骨和掌侧基底碎片。

(右)典型的拇指掌骨干屈曲畸形。

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无论采用何种克氏针技术,通过牵引来恢复长度,同时术者按压拇指尖以重新定位掌骨基部,使其与Bennett 骨折中未移位的内侧碎片对齐,从而实现复位(图5)。

图5 拇指复位手法结合了纵向牵引、拇指底压和拇指内旋(Bennett骨折如图所示)。

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治疗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指掌骨骨折手术配合

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治疗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指掌骨骨折手术配合

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治疗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指掌骨骨折手术配合目的总结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治疗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指掌骨骨折护理配合方法。

方法对24例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指掌骨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后采用马特仕公司AO系统直径为1.5mm和2.0mm的不锈钢螺钉及配套锁定钢板行皮外固定骨折术,对有肌腱损伤者外加石膏外固定。

结果24例患者随访期内骨折均已愈合,未发生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根据TAM系统评定法进行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达到90%,效果非常满意。

结论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以及术中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标签:合并软组织损伤;骨折;AO微型钢板;皮外固定;手术中护理随着我国现在社会乡镇等各大型企业的发展,手部骨折已成为各医院的常见病,其中以掌指骨骨折尤为多见,大约占手外伤病人的1/4[1]。

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治疗要求较高,解剖复位复杂,而且对于其它部位的骨折而言,周围软组织的保护和关节的功能锻炼更为重要。

手外伤特别是工伤,在导致手部指、掌骨骨折伴的同时,常常伴有局部软组织的损伤,甚至缺损,那么这类骨折治疗比较困难,如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

目前对这类掌骨骨折处理的方法很多,如克氏针内固定、细钢丝、记忆合金环抱器、可吸收棒及外固定支架等,这些方法固定时间长且欠稳定,不利于手在早期的活动,从而导致手部功能恢复欠佳[2]。

我院于2015年1月~12月,应用AO微型锁定钢板皮外固定治疗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指掌骨骨折的患者24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患者年龄为15~54岁,平均37岁。

其中男18例,女6例。

损伤主要为车祸伤3例,机器绞压伤19例,刀砍伤2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5例,并伴有局部软组织缺损5例,缺损范围在0.5×0.5~1.0×1.5cm;闭合性损伤9例,均伴有局部软组织损伤。

24例患者中骨折主要为掌骨骨折10例,指骨及指间关节内骨折14例,其中伴有肌腱离断伤6例;所有开放性骨折,均需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病情稳定后二期手术。

手术讲解模板: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讲解模板: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第7步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闭合伤口,塌陷的掌骨头恢复原高度。用 背侧石膏托制动4周,开始有保护地练习 关节活动。骨折愈合后拔针。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并发症: 可并发正中神经伤和屈指肌腱断裂。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术后护理: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一般常用各种类 型的石膏作外固定。石膏固定完成后,应 待其干燥硬固后,始可搬动病人。
手术步骤: 沿第五掌骨背侧做弧形切口,牵开伸小指 肌腱,显露骨折端。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第5步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在直视下复位骨折,用克氏针做叉内固定。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第6步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手术步骤: X线片示骨折复位有内固定情况良好。
术前准备: 5.切开复位后需用内固定物或骨移植者, 应于麻醉后立即静脉点滴抗生素,以后每 6小时1次,共用4次。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 6.骨折部位要有足够范围的清洗和消毒准 备,参加手术者当日应避免接触化脓伤口, 严格执行洗手规程等,以防切口感染。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术前准备: 7.因故需延期手术的病人,应先行牵引, 既可复位,又可暂作固定,且能克服软组 织挛缩,减少手术时复位困难。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术后护理:
2.抬高伤肢,密切观察肢体的血运和指 (趾)的活动,如有异常情况,应迅速查明 原因,及时处理。如为外固定太紧应立即 放松;如有神经受压,要及早解除压迫。
手术资料:掌骨骨折切开复位术
术后护理: 3.在指导下,鼓励病人应尽作伤肢肌肉和 关节的功能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是一种不稳定性骨折。

解剖上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构成鞍状关节灵活而稳定当暴力沿拇指纵轴作用于鞍状结节时可于第一掌骨基底部形成自内上至外下的斜形骨折。

近侧骨折块由于韧带及关节囊的附着能保持与大多角骨的解剖关系远侧骨折段则因外展拇长肌的牵拉而向桡侧和背侧移位,这类骨折复位较易维持对位则较困难复位后易再移位而畸形愈合因此这种骨折常需切开复位。

[适应证]
1.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复位不满意或复位后再移位者。

2.骨折1、2周后或陈旧性骨折复位及外固定有困难者。

[麻醉方式]
常用臂丛麻醉,或臂丛麻醉加局麻
[手术体位]
病人仰卧位、伤肢外展置于平台上或伤肢屈肘置于胸前。

[手术切口]
自第一掌骨中1/3起、沿掌骨桡侧与大鱼际肌桡侧缘纵行走向近侧
至腕横纹后,沿横纹走向尺侧,使切口呈L形。

[手术用物]
一次性手术包一个,驱血带,缝针十颗,单纱、棉球、绷带各一包,长条五块、方块五块,大、小、尖刀片各一片,一号、四号丝线给一
包,各类型手套,疝气包一套,小儿骨科包一个,电动或手动驱血器。

[手术步骤]
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递卵圆钳,碘伏棉球消毒皮肤,递小单、中单、洞巾协助铺巾。

2.显露骨折端,切开皮肤、皮下及筋膜后,于切口背侧可见伸拇短肌腱,将之向背侧拉开。

于第一掌骨近端切开骨膜及关节囊,作骨膜下剥离,以显露掌骨近端及骨折部位。

3.复位助手固定伤手术者握住伤员的拇指牵引并使第一掌骨外展和背伸同时用另一手拇指按压第一掌骨基底部使骨折复位。

4.内固定复位后一般多用1.0的克氏针作内固定。

在手术助手维持对位下,如近侧骨折块较大,用电钻穿入两根克氏针,将远侧骨折段与三角形骨块交叉固定。

如近侧骨折块很小难以用克氏针固定时,可将拇指置于外展对掌位,用克氏针将掌骨的远折段与大多角骨固定。

因为这类骨折的近侧骨折块复位后极易再移位,所以克氏针固定以前,应先检查复位是否正确。

以免将骨折块在移位情况下固定导致畸形愈合。

5.内固定完成后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淡碘伏盐水冲洗伤口,四号丝线缝合筋膜,肌肉组织,用酒精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递角针四号丝线、有齿镊间断缝合皮肤,并将克氏针尾部弯成钩状埋于皮下,再次消毒皮肤,递酒精单纱、棉块、绷带覆盖包扎切口。

[术后处理]
术后用石膏托固定前臂及腕关节于功能位拇指外展对掌位。

3周
后拆线并去除外固定。

4、6周后拔出克氏针。

[护理要点]
1.熟练掌握电钻的装、拆、提前安装好克氏针备用。

2.手术中保护器械台面的整洁,不潮湿、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主动观察手术野,积极配合。

4.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清点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