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爱弥儿》
《爱弥儿》:卢梭的人性之光与自由教育的启示
《爱弥儿》是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所写的一本哲学著作。
这本书中,卢梭探讨了教育的本质,特别是关于人类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理念。
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天生具有美好的本性,教育应该尊重和发挥这种本性。
这一思想对于教育界和哲学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卢梭的哲学中,人类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是以培养孩子的本性为出发点的。
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自由意志和本性,而教育应该是一种引导而非强制。
他主张让孩子的本性自由发展,并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卢梭还认为,教育应该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孩子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而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和定义。
卢梭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的教育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念促进了学校教育从重视知识和学科向重视学生的发展和人格教育的方向转变。
卢梭主张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和潜力,而不是强迫他们去适应现有的教育模式。
这一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思想中的基石之一。
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没有受到文化、社会和政治制约的自由状态,卢梭认为这是人类最自然的状态。
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纯洁、不偏不倚的,而社会的各种恶习,使人们的本性受到了扭曲和损害。
卢梭对于教育的理念就是要还原人类的自然状态,让人们重新回到他们本性的状态,使人们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
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的天性,并让他们在社会中自由发展,使他们能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他反对那些试图将学生变成机器的教育模式,认为这种模式会破坏人类的自然本性,阻碍个体的发展和自由。
相反,卢梭主张教育应该注重人类的天性和需求,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和培养人类的本性。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从婴儿时期开始,让孩子接触到自然环境,并且根据孩子的天性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让他们有机会自由地探索和学习。
卢梭反对过度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他认为知识和技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学习,而培养好的品质和天性更加重要。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爱弥儿》读后感13篇
《爱弥儿》读后感13篇《爱弥儿》读后感篇1《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爱弥儿》读后感。
该书于1762年发表,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其副标题就叫《论教育》。
它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爱弥儿》出版后轰动了整个欧洲,影响巨大。
卢梭的《爱弥儿》共分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
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
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
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这句骄横的名言,就反映了这种专权状况。
封建贵族和僧侣们凭借封建王权和神权对第三等级施加沉重的压迫,使整个第三等级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完全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
在经济上,封建贵族和僧侣们拥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财政税收大权,残酷剥削和掠夺第三等级,特别是广大工农劳苦大众。
《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总结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的决策和选择,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成果和不足,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学名著 卢梭《爱弥儿》介绍
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
倡导公民意识
01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
是社会的一员,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培养合作与团队精神
02
他主张通过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协作,共
同完成任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强调服务社会的精神
03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
总结词
引导法是《爱弥儿》中的另一种重要教育方法,主张通过引 导让儿童自主探索和学习。
详细描述
卢梭认为,引导法可以让儿童在探索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和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成长。教育者应该通过引导 ,让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同时也可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04
《爱弥儿》中的教育目标
教育学名著《爱弥儿》介 绍
• 《爱弥儿》简介 • 《爱弥儿》教育理念 • 《爱弥儿》中的教育方法 • 《爱弥儿》中的教育目标 • 《爱弥儿》中的教育挑战与应对策略
01
《爱弥儿》简介
作者介绍
•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倡批判性思维
卢梭认为,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从鼓励孩子提问和质疑开始, 培养他们批判性地看待事物,不盲目接受权威观点。
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主张通过引导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发 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卢梭提倡让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学会独立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培 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对策略
提倡扩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育 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师资培训和教 师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爱弥儿》读书心得15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15篇《爱弥儿》读书心得1卢梭的《爱弥儿》要求打破教育要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传统,在教育史上掀起饿一场影响巨大的革命。
卢梭从他的哲学观出发,主张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培养资产阶级王国的“新人”,即自然人——爱弥儿。
他主张儿童接受自然教育、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教育。
因此,她塑造的爱弥儿,既有哲学家的头脑和判断力,又有劳动者的体格和手艺,而且还有高尚的品德和博爱仁慈的胸怀。
全书共五卷,以一个出身显贵的男孩爱弥儿的教育培养为线索,全面揭露了当时封建教育的荒谬和丑陋,设计出了顺应自然和发展儿童天心的理想教育蓝图。
掩卷沉思,卢梭的思想让人震撼。
他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天性,反对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反对干涉和限制儿童的自由和发展。
他在书中说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这种渴求“个性解放”的自然教育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
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鲜花一样自然生长。
”当然,呵护学生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在现实中做起来也许很难,但我们要试试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罗盘,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要依从学生要求什么就给什么,而是要给他们所需要的。
还要适当地让学生经受挫折,因为勇于面对挫折将会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
如果处处对孩子呵护有加,他们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会独立成长。
其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理解“天性”,如何让孩子顺着其“天性”发展呢?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在白纸上留下烙印,这一笔下去,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涂鸦一片,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
卢梭《爱弥儿》的读后感
卢梭《爱弥儿》的读后感卢梭《爱弥儿》的读后感1卢梭在他的《爱弥儿》第一卷里写道:“母不母,则子不子。
”是啊,母不母,则子不子。
如卢梭说的那样:“他们之间的义务是相互的,如果一方没有很好地尽她的义务,则对方也将不好好地尽他的义务。
”如果一个母亲没有好好地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那么她的孩子必定也不会好好地去做他该做的事。
当然,还应该加上:“父不父,则子不子。
”一个熟人,和我一样是一个高三孩子的母亲。
孩子很不听话,已经上高三了,却成天上网,连睡觉都躲在被子里用手机上网。
老师常把她找去,让她管好孩子,可没什么效果。
一天,她问我的老公:“你的孩子那么听话,学习那么自觉,从来不需要人催,你是怎么教育他的?”老公回答说:“这个一下子可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父母只顾着自己玩,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其实,这位母亲就是一位贪玩的母亲。
有一次,住校读书的儿子打电话给她,说这个双休日学校放假,他要回家吃饭。
但到了双休日,这位母亲却在同事家打了两天麻将,让儿子自己去吃快餐。
儿子之所以打电话给她,就是希望妈妈双休日能和自己在一起,并能吃上妈妈亲手做的饭菜,感受感受在学校里不能感受到的亲情。
但是妈妈的做法却让儿子大失所望。
我可以想象那个小家伙是如何怨气冲天地去了学校的,也可以想象当他的妈妈教训他的时候他是如何理直气壮地顶撞的。
因为当妈妈的没有尽职尽责,说出的任何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都没有任何说服力,不能让儿子服气。
“母不母,则子不子。
”还强调了作为母亲的榜样作用。
一个母亲,不仅作母亲要是称职的,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对待事业与工作等各个方面都要为孩子作出榜样。
很难想象,一个泼妇似的母亲,她的孩子会有多高的教养,一个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的母亲,她的孩子会爱学习,长大了对待工作会有多么负责任。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以坚贞不拔的勇敢精神去完成自然赋予她们的极其高尚的使命的好母亲们,卢梭这样写道:“根据最简单的道理得出来的结论,根据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任何人曾加以反驳的事例,我敢向这些可敬的母亲保证,保证她们将得到她们丈夫的坚定不移的爱情,保证她们将得到她们的孩子的真诚的孝顺,保证她们将得到人人的尊敬,保证她们分娩顺利,毫无痛苦和不良的后果,保证她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最后,还保证她们终有一天将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女儿学她们的榜样,看到其他的丈夫叫他们的妻子以她为模范。
《爱弥儿》读后感(精选15篇)
《爱弥儿》读后感(精选15篇)《爱弥儿》读后感1《爱弥儿》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所著的一部关于教育的名著,主要记叙了一名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的人生经历,把他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教育经历等从客观的角度记录下来,是一部值得珍藏在心中的教育理论著作,也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阅读的经典。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一个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
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
现在年轻的家长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
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陪伴着孩子穿梭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辅导班之间,肆意侵占了孩子们的玩耍的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这样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但作为一位准妈妈,我也非常能理解父母们的想法,也常常纠结以后自己要不要变成这样的家长。
但在读了这本书后,我真的想通了,我们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
孩子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
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应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
“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
”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
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
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
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夜深人静时,我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
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孩子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爱弥儿》读后感
卢梭的《爱弥儿》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写于1757年,主要叙述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是现代教育艺术的理论杰作。
全书共分为5卷,《爱弥儿》是一部半小说体的教育专著,共分五卷。
前四卷提出九童成长的自然的重要时期,论述男子教育的改革,揭穿法国封建教育的腐朽荒谬,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第二卷着重论述了对2岁至12岁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论述了对12岁至15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第四卷着重论述了对十五岁至20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借爱弥儿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子女的革新。
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围绕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发展儿童的天性而展开。
这本书全面体现了卢梭的教育观点,他的观点虽然是立足在法国18世纪的社会和教育环境,而今他的理论和观点在当今社会也不乏可取之处。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继十六、十七世纪荷兰和英国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
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这句骄横的名言,就反映了这种专权状况。
而《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
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被誉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书以卢梭的一个虚构的学生“爱弥儿”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的教育经历来探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自由教育、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爱弥儿》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
自由教育是《爱弥儿》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之一。
卢梭认为,孩子应该享有自由发展的权利,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
在书中,爱弥儿的教育师茂丹娜通过观察、倾听和引导等方式,尊重爱弥儿的个人意愿,根据他的兴趣和能力安排学习内容,让孩子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时间。
这种自由教育的方法,可使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我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自然教育是《爱弥儿》所倡导的教育观念之一。
卢梭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紧密联系自然环境,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
在书中,茂丹娜带领爱弥儿进行了很多户外教育活动,如观察花草树木、走读乡村、参观农场等,让他直接感知自然界的奥秘和生命的美好。
茂丹娜还鼓励爱弥儿亲近动物,与宠物进行互动,以培养他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自然教育的思想强调孩子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情感教育是《爱弥儿》所强调的教育目标之一。
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感品质。
在书中,茂丹娜注重培养爱弥儿的感恩之心、友善之心和关爱之心。
她通过让爱弥儿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与他人分享等方式,教育他懂得感恩、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这种情感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规范和良好的社会行为,塑造他们优秀的品质和价值观。
《爱弥儿》通过描写一个理想的教育场景,探讨了自由教育、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思想。
其中自由教育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自然教育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情感教育强调孩子的品格和情感发展。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思想,共同构成了《爱弥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一部重要教育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书中,卢梭通过对爱弥儿成长过程的详细描述,阐述了他独特的自然教育理念。
他主张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成长,而不是被过多的人为束缚和干预。
这种理念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直以来,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和兴趣。
但卢梭认为,孩子生来就具有自己的天性和本能,教育的目的不是去压抑这些天性,而是引导和发展它们。
这让我反思我们如今的教育,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自由去探索和发现?是否因为过度追求成绩和所谓的“优秀”,而剥夺了孩子本应拥有的快乐童年?书中的爱弥儿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去理解世界,去学习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让知识不再是枯燥的书本内容,而是生动有趣的生活实践。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孩子大多被困在教室里,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书本和作业,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亲身感受大自然,去体验生活中的种种美好。
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的遗憾吗?卢梭还强调了教育者的角色。
教育者不是权威的统治者,而是孩子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教育中,很多时候教育者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们总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却很少倾听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另外,书中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也让我印象深刻。
卢梭认为,道德不是通过说教来传授的,而是通过孩子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来培养的。
只有当孩子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他们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这让我明白,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仅仅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生活中去感受和领悟。
读完《爱弥儿》,我不禁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种自然教育的理念?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卢梭著作《爱弥儿》的读书心得五篇
卢梭著作《爱弥儿》的读书心得五篇卢梭著作《爱弥儿》的读书心得1《爱弥儿》是卢梭闻名的教育著作,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献。
它是卢梭20年苦心撰写3年才完成的,发表于1762年是一本小说半论文体形式的著作。
全书共5卷,以一个出身显贵的男孩爱弥尔的教育培养为线索,全面揭露了当时封建教育的荒谬和丑恶,设计出了顺应自然和发展儿童天性的理想教育蓝图。
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
以今人的眼光看,这些思想不免有其局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儿童是无法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
但瑕不掩瑜,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
但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幸福的爱弥儿。
不难看得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尤其是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是殊途同归的。
他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天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干涉和限制儿童的自由和发展。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
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而又感情丰富,能爱能仁的人,是封建政权的掘墓人。
他认为当时的封建教育把人的身心桎梏得无法自然发展了,使人屈服成为目前制度和风尚的牺牲品。
卢梭认为人们生而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
而这种教育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的,来自周围的和外界的事物。
我们的本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事物获得不错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当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时,有能圆满地配合时,儿童才能受到不错的教育三者中,自然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由我们决定,人的教育时光全由我们控制。
因上,卢梭要求后两种教育必须同自然教育配合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教育。
《爱弥儿》读后感
《爱弥儿》读后感最近读了卢梭的《爱弥儿》,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多呀!在《爱弥儿》中,卢梭通过对爱弥儿成长过程的详细描述,阐述了他独特的教育理念。
这可不是那种死板的、说教式的教育论述,而是充满了对孩子天性的尊重和理解。
就拿爱弥儿学习知识这一块来说吧。
卢梭主张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而不是生硬地灌输。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大概也就七八岁,正是好奇心爆棚的年纪。
有一天,我看到爸爸在院子里修理自行车。
那辆自行车的链子掉了,爸爸拿着工具,一会儿敲敲这儿,一会儿拧拧那儿,忙得不亦乐乎。
我站在旁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心里充满了好奇。
我忍不住问爸爸:“爸爸,这自行车咋坏啦?”爸爸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跟我说:“链子掉了,得装上去。
”我又问:“那咋装呀?”爸爸笑了笑说:“看着啊,闺女。
”只见爸爸先把链子捋顺,然后把后轮稍微抬起一点,慢慢地转动脚踏板,找准时机,一下子就把链子套上了齿轮。
我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觉得爸爸简直太厉害了!然后爸爸转过头问我:“看懂了吗?”我懵懵懂懂地点点头,其实心里还是有点迷糊。
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来,你试试。
”我有点害怕,怕自己弄不好。
爸爸鼓励我说:“别怕,试试看,弄不好也没关系。
”我小心翼翼地接过爸爸手里的工具,学着爸爸刚才的样子,先捋顺链子,然后抬起后轮,可是当我转动脚踏板的时候,链子总是套不上去,急得我满头大汗。
爸爸在旁边耐心地指导我:“别着急,慢一点,看准了再套。
”在爸爸的鼓励下,我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在不知道第几次的时候,链子成功地套上了齿轮!那一刻,我高兴得跳了起来,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
现在想想,这不就是卢梭说的在实践中学习吗?通过自己动手,我不仅学会了怎么装自行车链子,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面对困难不退缩的勇气和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再说说爱弥儿的品德教育。
卢梭强调要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而不是靠说教。
这让我想起了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同学家里条件不太好,经常穿着旧衣服,用着旧文具。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通用10篇)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通用10篇)卢梭《爱弥儿》读后感(通用10篇)卢梭《爱弥儿》读后感1《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
卢梭是一个自学成才的思想家,卢梭从自身成长的经历告诉人们,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
爱弥儿是他假想的学生,一个他要真心教育、成就的学生。
卢梭认为,对人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人的教育、物的教育、事的教育。
只有三种教育的有效结合才可以说得上真正的教育。
按现代教育的观点就是,教师、家长等人的教育、客观环境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观察、思考。
卢梭也认为,教育中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教育,存在着试图把人教育成某些人奴隶的教育,这要值得我们警醒。
教育要先把人培养成为人,让他懂得人的权利,人生而自由和平等,谁比谁也不高贵,谁比谁也不低贱,人首先要做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自由人。
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该哭就哭,该乐就乐。
压抑孩子的自然需要,压抑人的自然需要是违背教育道德的。
不承认人的自然需要的合法性的,一定是伪道德,一定是欺骗性的道德。
卢梭认为要培养人的感受美的能力,道德、技术、艺术无不是自然界中美的化身,在人的一生中追求事业、家庭和人生价值的成功过程,就是追求美的过程,人是不断追求完美的、打造完美的。
教育的重要目的,还在于能够使人善于比较各种关系,在比较中抓住要害关系。
总的感觉,人生真正的学习是四十岁以后的事情,才能够看懂一些过来人的真实体会和感受,才懂得一些道理的珍贵。
记得上大学时,教心理学的老师让大家读读这本书,但怎么也读不进去。
今读爱弥儿,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感觉心有灵犀,卢梭的想法与现代社会教育理论竟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不得不佩服啊!卢梭《爱弥儿》读后感2首先,来谈一下《爱弥儿》这本书。
此书由法国教育家卢梭创作。
撇开社会背景、地域文化不谈,我看到得是爱弥儿在教育家的指导下,由婴儿长至成人并与自己的所爱结为伉俪的过程。
爱弥儿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
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似乎从出生得那一刻,他的人生轨迹已由父母绘制好—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不少于2000字
卢梭《爱弥儿》读后感,不少于2000字示例文章篇一:《读〈爱弥儿〉有感》哇,最近我读了卢梭的《爱弥儿》,这可真是一本超级有趣又让我想了好多好多的书呢!《爱弥儿》里讲的是一个叫爱弥儿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卢梭就像一个超级智慧的老师,在书里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怎么去教育爱弥儿,让他成为一个健康、善良、聪明又独立的人。
我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就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教育故事呢?就好像我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宝盒,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宝贝。
书里一开始就说,要让孩子自然地成长,就像小树苗一样,不能老是把它绑得紧紧的。
我就想啊,我们平时在学校里,有时候老师管得可严了,是不是就像把小树苗绑得太紧了呢?比如说,我们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会规定只能在很小的范围里活动,这是不是就有点不自然呢?我跟我的小伙伴小明就讨论过这个事儿。
我对小明说:“你看,爱弥儿要是在咱们学校,他肯定不喜欢课间只能在那么点地方玩。
”小明就说:“是啊,我也想能在操场上到处跑呢。
”书里还说,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来教育。
这就好比做菜,不同的菜要在不同的时间放不同的调料才能做出美味。
对于小孩子,卢梭说不能给他们讲那些很深奥的大道理,就像不能给小娃娃吃硬邦邦的骨头一样。
我们小孩子的脑袋就像一个小口袋,只能装得下适合我们这个年龄的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我爸爸跟我讲股票的事儿,我听得一头雾水,就像在听外星语一样。
我就跟爸爸说:“爸爸,你说的这些我根本听不懂,就像你给我看一本全是生字的书一样。
”爸爸听了之后,就再也不在我面前讲那些复杂的股票的事儿了。
这就是卢梭说的,要给孩子合适的知识嘛。
爱弥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去接触大自然。
卢梭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我特别同意这一点呢!我每次去公园玩,看到那些花花草草,就觉得特别开心。
有一次,我和我的小伙伴小红一起去公园观察昆虫。
我们看到一只小蚂蚁在搬一块很大的面包屑,小红就说:“你看这小蚂蚁多厉害啊,这么小就能搬这么大的东西。
《爱弥儿》中卢梭教师观启示
《爱弥儿》中卢梭教师观启示摘要:《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
本书通过叙述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受教育的情况,塑造了卢梭这个全方位的教师形象。
本书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教师观是其中所表达的一个比较独特的部分,给后人很多启迪关键词:教师观;卢梭;爱弥儿一、《爱弥儿》教师观概述《爱弥儿》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提出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卢梭的教师观主要蕴藏在前四卷之中(一)第一卷:婴儿期在这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该如何进行体育教育。
作为教育婴儿期的孩子的教师,卢梭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亲历亲为。
同时,卢梭希望教师是年轻聪慧的,总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如书中所说,和自己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能够使他的教学效果加倍,孩子们有时候虽然是恭维老年人的,但是却从来是不太喜欢的。
这其实表达出另一个侧面,教师不应以权威自居,要给予孩童充分的尊重,尊重他们的价值、个性和思想,充分的倾听、交流、陪伴才能使教育得以良好开展在这一卷中,卢梭也提出容许教师去挑选他的学生,同时也提出不能根据孩子的天赋和性格来挑选。
据此,卢梭假想了他的学生是一个智力寻常的孩子,于是我们的主人公,可爱的爱弥儿也应运而生(二)第二卷:儿童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教师的教养责任开始加重,教师的职责多为榜样的力量。
在书中曾描述,教师慌张地跑去安慰受伤的孩子,这使孩子认为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之后孩子对同样的事情的反应就会很夸张,但相反,教师冷静对待,那孩子也会马上冷静下来这一时期的孩子,教师在做好榜样的同时,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卢梭在书中多次使用游戏或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如当杜潘夫人的儿子想知道卢梭作为他的教师是否完全服从他时,多次对卢梭提出要求,卢梭则通过让孩子被拒绝后独自出门,同时安排街上一些人来谈论孩子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华丽锦绣的外在并不能使他受到尊重。
卢梭教导的方式也体现出教师不要过分干预学生,在孩子遇到痛苦的时候,要看孩子是否需要,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在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榜样使其心灵思想不断完善的同时,卢梭也非常注重让教师对学生身体和感官的整体锻炼,多方面教养使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三)第三卷:少年时期在这卷中,卢梭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通过感官的感受,已具有一些经验,这时教师的主要角色应是一个引导者,采用问答交流的自由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行智育教育在孩童成为一个少年时,好奇心随着接触的东西的增多而增长,卢梭在少年好奇心大盛的时候,不急于回答少年的疑问,抛出几个引导性问题,让少年自己思考。
教育学名著卢梭《爱弥儿》介绍PPT
分阶段教育
卢梭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 不同的阶段,针对每个阶 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育。
实践教育
卢梭强调通过实践活动让 儿童亲身体验知识,认为 这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知 识的理解和记忆。
《爱弥儿》中的教育哲学
个性化教育
卢梭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 独特的个性和天赋,教育 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个性化教育
未来教育应更加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尊重其兴趣和特长,提供多 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方式。
培养创造力
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 和尝试新事物。
家庭教育与社会责任
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具有重要地位,家长应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VS
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了儿童独立 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但过度 强调个体自由可能导致忽视集体和社 会责任的培养。此外,卢梭的教育理 念过于理想化,难以完全实现,在实 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困难和挑战。
实践局限性
《爱弥儿》中的教育理念虽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 在一些问题。例如,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强调儿童天性的自由发展,但这种 教育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于大多数家长和教育机构来说可能难以 实现。
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了儿童天性的自由发展,反对过度干涉和强制教育。然而,在当今高度竞争 和功利化的社会中,许多家长和教育机构可能难以完全放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导致《爱弥儿》 中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受到限制。
理论局限性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自然主义 教育理念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和价值, 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 争议。例如,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 社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人性的堕落。 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一些学 者认为人性并非本善,而是具有复杂 的多面性。
从《爱弥儿》探索卢梭的儿童教育观_教育学
从《爱弥儿》探索卢梭的儿童教育观_教育学卢梭是18世纪法国的一位哲学家、作家和教育家,他的儿童教育观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他的著作《爱弥儿》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儿童教育著作之一。
《爱弥儿》讲述了一位青年男子爱弥儿如何教育他的孩子们,卢梭从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自由的理解出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儿童教育理念。
以下是从《爱弥儿》中可见的卢梭儿童教育观:1. 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卢梭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好奇心、求知欲等天性,应该让孩子自由探索、发现、学习,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意愿来约束他们。
他主张尊重孩子的自由和个性,不要把孩子当作成人的附属品和工具。
2. 环境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卢梭认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十分重要。
他认为适度的自由和自主能力可以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思考能力。
对于教育方法,他主张从孩子的生活出发,创造一个探究的环境,让孩子自发学习。
3. 孩子的身体与心理发展应该同时进行卢梭认为,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将两者分开来看待。
他主张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玩耍、锻炼身体,同时注重孩子的情感和道德教育,帮助孩子培养健康的心理。
4. 关注孩子的个性和感受卢梭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根据孩子的需要和个性来为他们设计教育方案,不应一刀切、批评和惩罚。
他主张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帮助孩子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
总之,卢梭提出的儿童教育观强调了孩子天性的重要性、自由探索的重要性、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身体与心理的重要性、个性和感受的重要性等方面,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冲击。
卢梭的著作《爱弥儿》
卢梭的著作《爱弥儿》
卢梭的著作《爱弥儿》如下:
《爱弥儿》是法国作家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
《爱弥儿》是一篇很大程度上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
这是西方第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以及第一部教育小说。
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
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
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在《爱弥儿》中,卢梭试图描绘一个教育体系,使他在《社会契约论》(1762年)中的“自然人”能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生活。
卢梭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岁的爱弥儿:爱的年龄
• 成年的到来,既成一个成人,第一个自然的欲念便是自 爱,最可靠最自然避开办法便是结婚。 • 其次,谈谈什么是理想的女人。 • 再次,进入社交界时,是审美趣味的获得。
• 最后,论述了书籍和戏剧的经典价值,这可以教他分析 演说和欣赏雄辩之美。
第五卷 婚姻
第五卷主要是介绍爱弥儿青年时期的事, 书中以爱弥儿和苏菲的爱情为线索,他们从相 识、热恋、暂别(游历)、结婚、分离、最后 又走到一起。
即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 怎样做到自然教育?
(1)了解儿童其自然倾向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充 分发展儿童的天性。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 (2)自然教育还要求“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 道路前进”,即“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 进行教育”,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 (3)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经验主义脱离实际、死记硬 背,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通过观 察和亲自动手取得对事物的观念。
•
对当前中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 以童为本,让他们快乐成长。教育者应当树立以童为本的思想,珍惜 孩子现在的时光。现如今,中国的儿童教育过于功利化,使儿童远离 了他们本该拥有的幸福的童年。 • 2岁多的儿童背古诗; • 幼儿园的学前班儿童提前学小学的内容 • 寒暑假学生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辅导班…… • 卢梭强调不可使学生对读书发生厌恶的情绪,不可使他们尝到读书的 苦味,以免过了青年时期他们还觉得读书是件可怕的事情。如不采取 正确的教育方法,儿童不仅不可能真正理解所学内容,还极易造成厌学 情绪并对老师和家长反感。在本该玩耍的年纪,家长和老师不可过多地 用学习来剥夺孩子们玩耍的权利。我们要想保持他们天真烂漫的本性, 就该让他们自然、快乐地成长,而不是因为学习成绩的事动辄惩罚他 们。那样只会让他们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进而失去兴趣,甚至造成 在今后的学习上表现得更加被动。
主要内容简介
• 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 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 • • • • 第一卷 婴儿期(0-2岁) 第二卷 儿童期(2-12岁) 第三卷 少年期(12-15岁) 第四卷 青年期(15-20岁) 第五卷 婚姻
• 凡是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 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 • ——卢梭
18岁的爱弥儿:博爱的年龄
• 社会教育,必须得向他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整个社会 秩序图景,而且卢梭“希望精心的为青年选择社交界,从 而使他认为同他一起生活的人都是好人”。 • 要根治虚荣心,而且将虚荣心扩大到爱别人,这样把他变 成一种美德,让这种美德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 道德教育:要教育孩子爱自己和爱一切人,这是道德教育 的基础。 • 宗教教育:卢梭认为,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密切联系的, 没有宗教教育就没有真正的道德教育。 • 宗教教育,使他获得良心的安宁和对最高存在的沉思,这 预示着他将受用今生之后,最终享受永恒的幸福。
二、女子教育
10岁之前的女子教育
• 优美身材的培养 • 培养良好的兴趣(从打扮布娃娃到绘画、算术、阅读 和写作) • 防止懒惰和不温顺
“生命、健康、理性和舒适,应该是压倒一切的。” “为了防止女孩轻佻放荡和反复无常,最重要的是要教育他们 自己克制自己。”
10岁以后的女性教育
• 修饰和愉悦的艺术 • 宗教教育 • 理性的训练
本卷组成部分:
一、女子与男子的教育有所不同 二、女子教育(重点) 三、苏菲 四、终身伴侣慎选择 五、游历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女子与男子的教育有所不同
1、男、女间对待他 “妇女们所受的种种教育,和男人都是有关系的。要取悦他们,帮 助他们。所有这些在任何时候都是妇女的天职。”
• 所以,足以看出卢梭认为这段时期最好的教育,便 是自然教育。
•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人,不是野蛮人和公民, 而是自由自然、独立、不依附别人的人。他认为人 本性为善,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在文明状态下不违 背自然法则,滥用自己的自由,使得偏见、权威、 需要、先例等制度扼杀人的天性,那么人必能趋于 善。
3、注重游戏的力量
• 游戏和活动具有认知的功能,并能提供身 临其境的环境,这比单纯的口头教育要实 际的多,也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方式。
• 比如卢梭通过让爱弥儿进行田间劳动使其 具有财产的概念,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劳 动和权利。
• 游戏也正是孩子在儿童阶段应该做的事情,孩子应 该在该玩儿的时候尽情地玩耍。而家长和教师应该 做的是在孩子做游戏的时候把握好教育机会。 • 比如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在他们高兴玩耍时,教他 认识植物和小昆虫,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并和他一 起探讨大自然的奥妙。在游戏中他们能学到很多在 课堂上老师教不来的东西,并且能帮助他们形成科 学的探索行为,大自然是一本奇异的书,与其向他 们声情并茂地描绘蝌蚪的样子不如带他们到池塘去 细心观察,引发他们的思考。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对 生活的兴趣,为未来的求知打下良好基础。
1、“光有外在的饰品,而她们本身缺乏内在品性,那是不够的。” “ 同别人说话时,只说使人喜欢的话,前提是千万不能撒谎。”
2、“所有的妇人都要信她们丈夫所信的宗教。” “要把你的孩子们始终限制在那几条涉及道德的教义上。”
3、 “要从社会评论和内在良知两方面去教育女子。”
三、苏菲
• 在外貌方面:“她样子长得很普通, 但是是讨人喜欢的” • 在穿扮方面:“她是很讨厌华丽的衣 服,她的衣服又简朴又淡雅……但实 际是十分好看,引人注目” • 在才情方面: “她的头脑很聪明,但还 是说不上是十分聪慧” • 在与人交往方面:“一点事故气息都 没有,但她对人是十分的亲切……有 一定的礼貌的” • 在家务事方面:“她对所有一切家务 事情都是很专心细致地做的……”
• 美国教育给孩子感悟的时间从而使其多了智慧以及创新 能力。中国教育则倾向灌输式,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 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缺乏感悟的时间。殊不知 “欲速则不达”。学生一味依赖灌输而不主动思考和感 知会导致自主学习能力的降低以及兴趣的丧失。 •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不应教他们过多的学问,而应该承 担起“教练”的角色,推动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 并在其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再教以研究学问的方 法以及推理预测、分析判断等能力。同时灵活教法,培 养他们的兴趣。用一条中国古训来说就是:授人以鱼不 如授人以渔。
消极教育
• 消极教育思想尊重儿童天性,让儿童率性发展; 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最终目的是为 了孩子的自我教育。
• 卢梭指出,儿童在十二岁之前应当进行消极教育。 教育的任务在于防止学生的心灵受到罪恶的沾染, 而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因为儿童的天性是好的。 在教育上,教师不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而且要注重“实训”和“自然后果法”。
• “要他工作或游戏,在他看来是一样的。他 的游戏就是他的工作。”试想当教育达到 这样的境界的时候,现在的孩子还会那么 讨厌学习吗?因此在孩子们的儿童阶段我 们该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尽情玩耍,在游戏 中产生对学习和探索生活奥秘的兴趣。家 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一下什么时候能 让孩子上课能像玩网络游戏那样入迷,那 么我们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
第二卷:儿童期(2-12岁)
• 1.“以童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卢梭秉持“以童为本,关注现在”的教育理 念。他认为成人有成人的地位,儿童有儿童 的地位,每个人不应该逾越自己的地位。也 就是在各个年龄阶段应该做那个阶段该做的 事。
• •
卢梭主张要以童为本,把儿童当作儿童,尊重孩子的天性,按照儿童的年龄 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 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如果我们能 够按照儿童的天性、个性特点去施教就可以培养出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 脑健康,道德完善,有良好修养,具有新价值新信念的人。” “人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灵,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而且我们 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在教育他们。”“大家不愿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 要把他教育成一个博士,所以做父亲和做教师的不论骂他、夸他、吓他、教 他、改他的缺点、答应给他东西和对他讲道理,都操之过急,做得不是时 候。”“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 缚”。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现在的时光,保持他们快乐的天性。
2、注重感悟,而非一味灌输
• 卢梭反对在孩子们的儿童阶段对其进行知识教育。 • 与很多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基础教育向孩子灌输了过 多的知识,耗费了他们大量脑力。如美国小学,几乎是 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孩子每 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 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样一来 孩子对知识会产生兴趣,总是有渴望的感觉。 • 而中国的小学教育则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黄金 珠宝,马不停蹄地灌输给学生,不管他们能否真正接受。 美国教育的聪明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 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孩子们走完感性 认识——感悟——知识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
少年期(12-15岁)
少年期教育
• “现在是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了”。因此卢梭指 出这一时期应进行知识学习和职业、劳作的教育。
• 知识学习:卢梭认为,首先应当学习有用的,而且能够增 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卢梭强调要首先 把培养儿童爱好学问的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
• 有用原则:卢梭认为不能让孩子照别人的话做,除了他自 己觉得对他足有益处的事情外,其他的一切事物对他都是 没有益处的。此外本书不断强调的另一个教育原则是,孩 子所不能理解的其他方面,就绝不让他知道。 • 鲁宾逊的游戏
“世人的议论是葬送男人美德的坟墓,然而却是荣耀女人的王冠。”
3、女子语言教育方法与男子相反
她们应当牢牢地记住这个法则,即同别人说话的时候,只能够说使 人喜欢的话”。(但都需要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