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陈璞陈绮丽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2007年01月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实验项目名称: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实验项目性质:普通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实验计划学时:2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典型注射模的基本结构,认识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2.了解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关系,掌握注射模设计时要

校核的注射机基本参数。

3.了解在注射机上安装模具的程序。

4.学习对试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安装模具到注塑机上,调整锁模机构使模具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2.测试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

3.注射标准试样。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SZ-60塑料注射成型机一台。

2.塑料试样注射模具一副。

3.工具:钢尺、活动扳手、内六角扳手、螺丝刀、锤子、铜棒等。

4.实验用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聚苯乙烯(PS)。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根据所加工塑料调整注射机料筒、喷嘴的加热温度并打开加热。打开注射座冷却水开关。

2.把模具安装在注射机上。

(1)用钢尺测量模具厚度,调整注射机锁模机构的闭合厚度与模具厚度相适应(约小于模具厚度1mm)。

(2)测量注射机定位孔尺寸,在模具上装上相同尺寸的定位环。

(3)测量注射机锁模机构水平拉杆、垂直拉杆的内侧距离,检查模具长宽尺寸是否能安装在该注射机上。

(4)把顶出杆调整在最小顶出距离的位置,把注射机的控制旋钮置于手动操作位置,打开动模板,将模具用起吊装置吊入注射机锁模机构中,并将模具的定位环对正注射机的定位孔中,用点动使注射机的动模板慢速合模,用螺栓或压板固定模具前定模板,放松吊装机构,点动松开注射机动模板少许距离后重新锁紧模具,用螺栓或压板固定模具动模。开闭模几次检查合模时导柱导套及抽芯机构的运动是否顺畅,如果不顺畅,需松开动模重新调整,直至模具合模时导柱导套及抽芯机构的运动顺畅。

(5)调整锁模力及开模过程快慢速转换、低压保护,调整开模距离和顶出距离。

3.注射机的工艺参数调整

调整注射速度、注射压力、注射时间、注座的运动形式、注座的

前进后退位置。

4.测试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

把实验用的塑料加入注射机料斗中,当注射机料筒温度达到实验条件时,对注塑机作一次最大行程的预塑加料,然后对空注射,等所注射的塑料熔体冷却凝固后用天平称重,反复注射三次,取熔体重量的平均值,则可作为该注射机最大注射量。

5.设置三组注射工艺参数注射标准样条,观察在不同的注射压力、保压压力、注射时间、保压时间的情况下所注射成型的标准样条的收缩变形情况。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数据记录

(3)比较实测最大注射量与公称注射量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分析其原因。

(4)比较三组标准样条的收缩变形情况,分析其原因。

六.思考题

1.注射模设计时要校核哪些注射机基本参数?

2.注射机在开闭模过程其开闭速度应如何变化才比较合理?闭模时的低压保护开关有何作用,应如何调整才合适?

3.试模过程注射压力应如何调整比较合适?

实验二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注射成型的全过程。

2.了解原料、注射机、模具与试样之间的关系,注意注射成型工艺条件与试样性能变化的关系。

3.学习对注射成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实验设备、工模具及塑料

1.SZ-60塑料注射成型机一台。

2.塑料试样注射模具一副。

3.实验用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或聚氯乙烯(PVC)。

4.偏光应力仪。

三.实验步骤

(一)准备工作

1.阅读注射机的资料,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原料的规格和特点,了解试样成型工艺条件。

2.初步拟出实验条件:

料筒温度、喷嘴温度;

螺杆转速、背压及加料量;

注射速度、注射压力;

保压压力、保压时间;

模具温度、冷却时间;

制品的后处理条件。

(二)制备试样

1.当注射机测温仪指示值达到实验条件时,恒温10~20分钟,加入塑料施行预塑程序,用慢速进行对空注射。

从喷嘴流出的料条观察离模膨胀和冷却收缩的现象。如料条光滑明亮、无变色、银丝、气泡,说明原料质量及预塑程序的条件基本适用,可以制备试样。

2.用手动操作方式,依次进行闭模——注射装置前移——注射(充模)——保压——冷却/预塑——注射装置后退——开模——顶出制品——顶出机构复位等操作。

动作中记录注射压力(表值),螺杆前进的距离和时间,保压压力(表值),背压(表值)及驱动螺杆的液压力(表值),料筒和喷嘴温度,注射和保压时间,

冷却时间和成型周期。

3.由制备的试样外观质量判别实验条件是否恰当,对不当的实验条件进行调整。

4.用半自动操作方式,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连续稳定地制取5模以上作为第一组试样。然后依次变化下列工艺条件:

注射速度、注射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料筒温度。

制取第二、三、四、五、六组试样。

注意:每次调节温度后应有适当的恒温时间。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

1.按本实验标准观察每组试样的外观质量,记录实验条件不同导致试样的外观质量变化的情况。

2.将各组试样放置于应力仪双折射场内,观察材料的分子取向程度,分析内应力与实验条件、制品结构的关系。

五.实验报告

1.列出实验所用的原料、模具、注射机以及成型工艺的各项条件。

2.作表列出各组试样的外观质量及内应力分布情况,写出外观质量及内应力与成型工艺条件的关系,简述其原因。

六.思考题

1.在选择料筒温度、注射速度、保压压力、冷却时间的时候,应考虑哪些问题?

2.注射成型厚壁制品时,容易出现哪些质量缺陷?如何从成型工艺上给予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