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近年来儿童中出现心理发展偏异 ,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各种心理疾病发生人数明显增加。幼儿 中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哈尔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心: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 、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 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有关专家通过问卷得出:深圳3岁至6 岁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行为问题较突出,在接受筛选的近 9000名儿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卫生问题的约占67.4%, 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大城市平均30%至50%的发生率。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行为问题按照发生率的高低排序,位于 前五位的分别是:行为问题25.8%,情绪障碍21.3%,语言发 育不良17.2%,进食障碍16%,睡眠障碍6.7%。
第三节 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
一、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问题的鉴别 1.从常模看行为表现 2.从程度看行为表现 3.从特定环境看行为表现 4.从发展规律看行为表现
二、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的具体表现
1.儿童的情绪障碍 1)分离性焦虑障碍 指有的学前儿童,特别是婴儿,当与亲人特别是与母亲分 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害怕想象中 的危险,哭泣,脾气大等,有的还伴有做恶梦、讲梦话、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跳、多汗、尿频,便秘等症状。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发展正常(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 合。
群体学前儿童的智力呈常态分布,即天才与智力低下者是少 数,大多数学前儿童处于中间状态,IQ在85~115之间。
(二)稳定的情绪、积极向上
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心理健康者与不健康者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消极 情绪,而在于这种消极情绪持续的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 人的整个情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否恰当。
心理健康的பைடு நூலகம்童积极情绪多余消极情绪,并且能主动调控 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
(三)意志品质健全与行为协调适度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 动,克服内外困难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意志健全表现在意志行动的自 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上。 心理健康者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能适时做出决定 而且自觉去执行,还能保持长时间专注的行动去实现既定 目标。 意志不健全的儿童挫折承受能力差、怕困难。做事三心二 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
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人的行为像是心 理的镜子,通过它可以反映出人的心理是否正常。
心理健康者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 激的程度与性质相配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在行为表现上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 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 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
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7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语言、动 手等能力都很强,认为自己的孩子情感发展得好的家长只有 3.95%。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发展不满意,同时,40%的家 长担心孩子的能力发展,30%的家长担心孩子的情感发展。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 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 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 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 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 人类作出贡献。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习适当表达情绪情感的思想方法;培养对他人的积 极情感;敢删与人交往的技能;形成与人合作、分享和商 量的品质;增强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自尊、自信、自主 和自我控制;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培养对问题的决策能力 ,自觉抵制有损于心理健康的行为。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爱的教育 2.社会交往的教育 3.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4.情绪、情感的教育 5.合适的性教育 6.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建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相融合 3)家庭、社区、幼儿园教育的一体化 4)个别教育与治疗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行为知道法 2)清净教学法 3)练习法 4)讲解法
因此,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 自制能力,并训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学会对生 活环境中各类刺激正确应对与反应。
(四)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表现。
学前儿童的性格可塑性很大,要注意从小培养,尤其自我 意识方面,要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多给他们 成功的机会,以表扬为主,对挫折与失败不要过分求全责 备,以增进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人际交往和谐
是指能与人友好相处,关系协调,共享欢乐。 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学前儿童与家长、教师以及 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学前儿童 的心理健康状态。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们在 共同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交流思想与情感,遵守活动规则, 学会一定的交往技能。
(六)热爱生活、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 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充分发挥自己各方 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 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 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 2.面向全体儿童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 3.主体性原则 4.民主、平等的原则 5.坚持预防、发展重于矫治的原则 6.参与性原则 7.协同性、多样性原则 8.保密性原则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育者的心理素质 2.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3.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疏导 4.尊重儿童人格,不妄下结论 5.整合家庭、社会、幼儿园的教育影响
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近年来儿童中出现心理发展偏异 ,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各种心理疾病发生人数明显增加。幼儿 中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哈尔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心: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 、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 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有关专家通过问卷得出:深圳3岁至6 岁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行为问题较突出,在接受筛选的近 9000名儿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卫生问题的约占67.4%, 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大城市平均30%至50%的发生率。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行为问题按照发生率的高低排序,位于 前五位的分别是:行为问题25.8%,情绪障碍21.3%,语言发 育不良17.2%,进食障碍16%,睡眠障碍6.7%。
第三节 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
一、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问题的鉴别 1.从常模看行为表现 2.从程度看行为表现 3.从特定环境看行为表现 4.从发展规律看行为表现
二、学前儿童一般行为偏异的具体表现
1.儿童的情绪障碍 1)分离性焦虑障碍 指有的学前儿童,特别是婴儿,当与亲人特别是与母亲分 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害怕想象中 的危险,哭泣,脾气大等,有的还伴有做恶梦、讲梦话、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跳、多汗、尿频,便秘等症状。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智力发展正常(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 合。
群体学前儿童的智力呈常态分布,即天才与智力低下者是少 数,大多数学前儿童处于中间状态,IQ在85~115之间。
(二)稳定的情绪、积极向上
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心理健康者与不健康者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消极 情绪,而在于这种消极情绪持续的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 人的整个情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否恰当。
心理健康的பைடு நூலகம்童积极情绪多余消极情绪,并且能主动调控 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
(三)意志品质健全与行为协调适度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 动,克服内外困难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意志健全表现在意志行动的自 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上。 心理健康者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能适时做出决定 而且自觉去执行,还能保持长时间专注的行动去实现既定 目标。 意志不健全的儿童挫折承受能力差、怕困难。做事三心二 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
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人的行为像是心 理的镜子,通过它可以反映出人的心理是否正常。
心理健康者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 激的程度与性质相配 心理不健康的儿童在行为表现上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 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 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
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7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语言、动 手等能力都很强,认为自己的孩子情感发展得好的家长只有 3.95%。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发展不满意,同时,40%的家 长担心孩子的能力发展,30%的家长担心孩子的情感发展。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 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 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 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 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 人类作出贡献。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习适当表达情绪情感的思想方法;培养对他人的积 极情感;敢删与人交往的技能;形成与人合作、分享和商 量的品质;增强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自尊、自信、自主 和自我控制;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培养对问题的决策能力 ,自觉抵制有损于心理健康的行为。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期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爱的教育 2.社会交往的教育 3.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4.情绪、情感的教育 5.合适的性教育 6.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建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2)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相融合 3)家庭、社区、幼儿园教育的一体化 4)个别教育与治疗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行为知道法 2)清净教学法 3)练习法 4)讲解法
因此,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 自制能力,并训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学会对生 活环境中各类刺激正确应对与反应。
(四)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表现。
学前儿童的性格可塑性很大,要注意从小培养,尤其自我 意识方面,要让他们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多给他们 成功的机会,以表扬为主,对挫折与失败不要过分求全责 备,以增进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人际交往和谐
是指能与人友好相处,关系协调,共享欢乐。 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学前儿童与家长、教师以及 同伴之间的关系,从这些人际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学前儿童 的心理健康状态。 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们在 共同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交流思想与情感,遵守活动规则, 学会一定的交往技能。
(六)热爱生活、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 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充分发挥自己各方 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 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 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 2.面向全体儿童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 3.主体性原则 4.民主、平等的原则 5.坚持预防、发展重于矫治的原则 6.参与性原则 7.协同性、多样性原则 8.保密性原则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教育者的心理素质 2.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3.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疏导 4.尊重儿童人格,不妄下结论 5.整合家庭、社会、幼儿园的教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