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的管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教育的管理方法
十字乡龙昌小学谢超
摘要:教科研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在农村小学教科研管理工作中,用制度引领,以各种教学活动为载体,管理者领跑课题研究管理工作,不断刷新教科研管理策略,是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实现教师快速成长,以及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教育科研;管理方法;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制度引导。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用制度管理人,以各种教学活动为载体,管理者有较好的管理水平,是营造良好班风、校风、教风,和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证。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科研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上新台阶的重要条件。”[1]反思近几年我的工作表现,我自己以为:抓好教学科研工作是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前提条件。我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和担任学校部分的相关管理工作,这些年,我总结了别人的和自己的一些经验,我认为,搞好一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学校制度管理
制度是一种强制力,比道德、文化价值观更为强硬的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
学校靠什么来达到教育标准呢?靠制度。因为制度不仅可以促使目标的实现,促进效率和业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所发生的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2]好的制度因为公正,因为维护了人的权利,所以能激发和保护人的创造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并不仅仅是约束人的,更是解放人的,更确切地说,制度通过约束人而解放人。当然,在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正确理解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能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实现与否的评估。唯有这样,学校教师才有可能——在有可靠的管理制度作为坚实保障的教育生活中,实现共同的梦想和价值追求。如:我们学校杨校长,开学第一天订学校相关管理制度,他家就在学校边,第二天,他故意来迟到,他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找校务日志,提笔记下自己迟到15分钟,以后大家都很自觉,成为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
一切从我做起,不相信制度管人会管不了。从那以后,我们学校连续3年被平坝县评委优秀学校。
二、搞好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教育科研管理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新课题,新课程呼唤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科研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成为研究者。”[3]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管理
我校校长挂帅,教导组织实施,全体教师参与,健全科研网络,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制订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建立质量奖惩制度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2、转变教师观念,引导教师走进科研之路
通过培训者培训活动,使我校广大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在新时期环境下的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和挑战性。认识到只有不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步伐,从而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我校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兴趣,采取自愿原则组合,形成多个科目研究项目,转变和更新观念,选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有钻研兴趣的教师,形成一个良好的科研队伍。同时,学校在有限的经费中投入大量科研活动经费,教师需要学习资料、校本培训资料、校本培训经费,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经费等,学校都会毫不犹豫的拿出来。
3、抓好过程管理的规范性
组织实施,是课题研究最重要的一环。“为了不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我们加强了过程管理,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严格规范研究程序,加强对研究过程的跟踪。”[4]把课题研究工作与评课紧紧结合起来,教师的教案、上课、教研活动时的评课紧紧围绕课题进行。每学期按计划定期搞好座谈会、课题的汇报课、观摩课,期末召开实验教师经验总结交流会,对科研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及时收集、整理经验资料,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推进,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学校的一批骨干科研教师就在这样活动中成长起来。
三、重视开展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专家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有激励青年教师涉足科研,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创出教育科研新成果,学校才能有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那么如何培养骨干教师呢?
1、必须加强训练。
为了全面提高骨干教师业务素质,可广泛开展练兵活动,让他们尽快入门。按教学常规严格训练。首先,重点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三个环节。如备
课要求做到“三个一”: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月一次备课笔记交流;每学期一次教案设计展览。使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其次,训练教学基本功,定期组织新教师进行相互听课活动,使之不断取长补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2、适时加压,给骨干教师添码。
创设多途径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健康个性的张扬提供足够的舞台,对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我们要适时加压,让他们挑起教学改革的担子,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对有一定教学研究的青年骨干教师,我们应及时让他们参与有关课题研究,使之挑起教学科研的重任。这样才能使他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3、开展竞赛,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在传统管理中,“家庭型”、“人情化”、“官本位”的消极影响根深蒂固,管理的效率必然较低。现代管理则应“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使庸者下、弱者让、能者上,给能人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竞争是一种催化剂,它激发人们勤学苦练,奋发向上,多作贡献。正是通过竞争,一大批能人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如:我们片区每年实行教学质量奖惩,教师交叉监考,学生考出真实成绩,这样也就看出教师上课水平的高低,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形式,全体教学质量都得到相应提高。因此,学校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赛教学基本功、赛教学能力、赛教学质量、赛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活动,创设竞争向上的氛围,促使青年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我们应该坚持竞争,强化竞争。但必须制定科学的竞争标准、合理的规章制度,开展积极的、公平的、良心的竞争。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专家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有激励青年教师涉足科研,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创出教育科研新成果,学校才能有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四、公开课对促进教师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公开课是最好形式的课例研究,正像病例研究是名医成长的重要载体一样,课例研究也是名师成长的重要载体。
首先,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说课、听课、评课这三种课例研究的基本活动方式,它比常态课的备课、上课、反思多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要素和活动,因此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了更多的专业支持。其次,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义、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再次,如果教师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那对专业发展的帮助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