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excel-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一课 认识Excel 精选八年级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课认识Excel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启动、退出Excel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
3.使学生掌握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4.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
5.使学生掌握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技能方面:
1.使学生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
2.工作表、工作簿的建立和保存。
三、教学难点
建立工作表。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4.启发式。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
八、板书
第一课认识Excel
一、启动Excel
二、认识Excel窗口
三、几个概念
1.单元格
2.工作表
3.工作簿
三者的关系:单元格组成工作表组成工作簿。
四、建立简单的工作表
五、保存文件
六、退出Excel。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Excel》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Excel》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初识Excel一、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包括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Excel文件;2. 掌握Excel的基本界面和菜单栏的布局;3. 熟悉Excel的常用操作,包括插入、删除、移动和复制数据等;4. 能够使用Excel创建简单的表格,并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每人一台电脑;2. 安装好Excel软件的电脑;3. 准备好和Excel相关的教学素材,如Excel软件操作视频、案例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知识1. 引导学生思考Excel软件的作用和作用领域。
2. 引入Excel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的概述。
3. 展示Excel软件的界面和菜单栏,示范如何打开和关闭Excel文件。
Step 2:了解Excel的基本界面和菜单栏1. 分享Excel软件的基本界面布局,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等。
Step 3: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1. 分享Excel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插入、删除、移动和复制数据等。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些基本操作。
Step 4:创建简单的表格1.示范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表格,包括设置表格的标题、行列名称等。
2.引导学生按照示范的步骤创建自己的表格。
Step 5:基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1. 分享Excel的基本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如排序、筛选、函数等。
2.示范如何对表格进行排序和筛选操作,以及如何使用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这些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延伸:1. 完成教学设计中的基本任务后,可以进一步教授Excel的高级功能和操作,如图表制作、数据透视表等。
2.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应用Excel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操作技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布置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对Excel 软件的掌握情况。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电子表格》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子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单元格,调整行高、列宽等。
3. 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包括文本、数字、日期等类型。
4. 让学生了解Excel中的常用函数,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 Excel的基本操作3. 数据输入的方法及技巧4. 常用函数的使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输入方法,常用函数的使用。
2. 难点:常用函数的灵活运用,数据输入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函数使用。
2. 采用“循序渐进”教学法,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电子表格的使用。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表格实例,引发学生对电子表格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输入的方法及技巧,常用函数的使用。
3. 示范:教师演示具体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输入方法及技巧、常用函数的使用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指标:准确度、速度、创新性、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信息技术》2. 教学软件:Excel3. 辅助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4. 教学资源:电子表格实例、练习题、教学课件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Excel的基本操作2. 第3-4课时:数据输入的方法及技巧,常用函数的使用3. 第5-6课时: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第7-8课时:完成课后作业,进行分组讨论九、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反馈等方面。
Excel公开课教案(表格式)

Excel公开课教案(表格式)章节一:Excel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和操作。
1.2 教学内容:Excel的定义和功能。
Excel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Excel的工作界面介绍。
Excel的基本操作(打开、新建、保存、关闭文件)。
1.3 教学活动:讲解Excel的定义和功能。
演示Excel的工作界面和操作。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二:单元格的基本操作2.1 课程目标:学会单元格的选取、编辑、格式化等基本操作。
2.2 教学内容:单元格的选取和编辑(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单元格的格式化(字体、颜色、对齐、边框)。
2.3 教学活动:讲解单元格的选取和编辑操作。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三:公式和函数3.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3.2 教学内容:公式的概念和组成(公式语法、引用单元格)。
常用函数(SUM、AVERAGE、COUNT、IF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公式的概念和组成。
演示常用函数的使用。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四:数据分析工具4.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Excel中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2 教学内容:数据分析工具的概念和用途(图表、数据透视表、条件格式等)。
图表的类型和创建(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数据透视表的创建和操作。
条件格式的应用。
4.3 教学活动:讲解数据分析工具的概念和用途。
演示数据透视表的创建和操作。
演示条件格式的应用。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五:数据共享和协作5.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共享和协作。
5.2 教学内容:数据共享的方式(文件共享、网络共享、云存储等)。
协作的功能和操作(共享工作簿、允许多个用户编辑等)。
5.3 教学活动:讲解数据共享的方式。
演示数据共享和协作的操作。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六:条件格式与数据突出显示6.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条件格式来突出显示数据。
第一课认识excel精选八年级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课认识Excel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启动、退出Excel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
3.使学生掌握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4.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
5.使学生掌握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技能方面:1.使学生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
2.工作表、工作簿的建立和保存。
三、教学难点建立工作表。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4.启发式。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一、导入课题教师展示如图1-1所示的成绩统计表。
要求学生讨论在Word中怎样绘制这个表格。
图1-1教师小结:如果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大量的计算,应用Word就不方便了。
由此引出学习新的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学生讨论在Word中如何绘制图1-1所示的成绩统计表。
学生听教师叙述。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应用Word字处理软件,绘制需要对数据进行大量计算的表格很不方便。
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
件。
二、新课1.启动Excel教师介绍:Excel和Word一样,是MicrosoftOffice家族的成员,启动方法与Word相同。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启动Excel。
学生听教师介绍。
学生完成启动Excel的操作。
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程序、Word的启动方法。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启动Excel的方法。
2.认识Excel窗口教师提出要求:观察Excel窗口与Word窗口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结合Excel窗口,教师介绍单元格、行号、列号、名称栏、编辑栏以及工作表标签等。
3.几个概念教师展示含有多张工作表的工作簿。
《初识Excel》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初识Excel》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初识Excel》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初识Excel》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学习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窗口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理解工作薄和工作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
难点:理解单元格、工作表和工作簿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软件,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3)理解工作表和工作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Excel软件的工作界面,初步掌握数据工作表的有关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以Excel软件的功能简介作为导入,先通过观看Excel作品激发兴趣;进而通过与已学知识Word对比,让学生尝试启动和退出Excel软件,并利用Lan Star XP3.1软件进行演示,增强学习自信心;通过学生探索、阅读教材及教师演示使学生认识Excel窗口的组成并理解工作表、工作薄的概念。
最后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数据表中的选中。
《第1课认识Excel》教案

此外,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对Excel学习的满意度较高,但部分学生表示课堂时间不够用,希望增加上机操作的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后续课程中合理安排讲练时间,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有充足的
一、教学内容
《第1课认识Excel》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Excel的启动与退出:介绍如何打开和关闭Excel软件,熟悉Excel的操作界面。
2.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关系,学会新建、重命名、保存和关闭工作簿。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工作簿、工作表的概念和单元格的基本操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公式的使用,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逐步引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Excel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制作课程表、购物清单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在Excel中创建工作表、输入数据和公式。
7.表格的美化与打印:学习调整行高、列宽,设置字体、颜色、边框等,以及如何打印工作表。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课认识Excel》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Excel,学会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
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
通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一)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
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设计意图: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 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二)启动Excel的方法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电子表格》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电子表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子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单元格,调整行高、列宽等。
3. 让学生学会在Excel中输入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编辑。
4. 让学生了解Excel中的基本函数,如求和、求平均值等。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 Excel的基本操作。
3. 在Excel中输入数据及数据编辑。
4. Excel中的基本函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的输入与编辑,基本函数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基本函数的使用,数据的筛选与排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电子表格的相关操作。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子表格的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表格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介绍Excel软件。
3.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Excel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单元格,调整行高、列宽等。
4.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 数据输入与编辑:讲解如何在Excel中输入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编辑。
6. 学生练习:学生自主进行数据输入与编辑练习。
7. 基本函数介绍:讲解Excel中的基本函数,如求和、求平均值等。
8. 学生练习:学生运用基本函数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对Excel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3. 数据处理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数据输入、编辑和函数应用的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excel教案初识excel

Excel教案初识Excel教案章节:一、Excel的概述二、Excel的界面与操作三、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四、数据输入与编辑五、单元格格式设置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熟悉Excel的界面布局和常用操作。
3. 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4. 学会数据输入和编辑的方法。
5. 掌握单元格格式设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Excel的界面布局和常用操作。
3.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难点:1. 单元格格式设置。
教学准备:1. 安装有Excel软件的计算机。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Excel的概述1. 介绍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讲解Excel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二、Excel的界面与操作1. 展示Excel的界面布局。
2. 介绍常用操作,如新建、打开、保存工作簿等。
三、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 讲解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概念。
2. 演示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如创建、重命名、复制、删除等。
四、数据输入与编辑1. 介绍数据输入的基本方法,如手动输入、导入数据等。
2. 讲解数据编辑的方法,如修改、删除、查找替换等。
五、单元格格式设置1. 介绍单元格的概念。
2. 演示单元格格式设置的方法,如字体、颜色、边框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学生能熟练操作Excel的界面,进行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3. 学生能正确进行数据输入和编辑。
4. 学生能设置单元格的格式。
Excel教案初识Excel教案章节: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七、数据的排序与筛选八、图表的使用九、数据透视表的应用十、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教学目标:1. 掌握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3. 掌握Excel中图表的使用,能够根据数据创建和编辑图表。
4. 学会使用数据透视表对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初识Excel》教学设计(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
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
通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一)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
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设计意图: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
一节公开课:“初识Excel”教学设计

教学的重点 , 工作簿 、 工作表和单元 格 的概念
及行号 、 列号 和单元 格地 址 的标识 方 法是 教
学 的难点 。 三、 教学过程
( )课 前 游 戏 一
存放什么数据 。请学 生尝试设计 体质健 康状
况统计表 。 【 工作单 l 】在 纸上或 Wod文档 中设 计 r 统计表
发, 到设 计表 格 、 择工具 , 选 启发 学生 学 习表 格数据 的处理 。
学 生眼睛 近视 。教 师提 出 问题 : 学 生结 合 请 给 出的体 检 表分 析 学 生 的健 康 状 况 。请 利 用体检表 中的数据 , 统计 分 析某班 同学 的近 视 率和肥胖率 , 列 出班 级 中近视 和 肥胖 的 并
的含义 ; 解 工作 簿 、 作 表 和单 元 格 的概 理 工
念; 知道 活 动单 元 格 的特 征 和作 用 , 以及 行 号、 列号和单元 格地址 的标识 方法 ; 道 E — 知 x cl e 中标题栏 、 菜单栏 、 工具栏 、 态栏 的位置 状 和作用 。 () 2 过程与方法 目标 : 能根据数据处理 的 需要规划表格 , 并选择合适的处理工具 。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 感受 电子表 格软件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 中的优势 。 其中 , 表格 的规划 、 字段和记 录的含义是
呢?根据学 生 回答 , 生共 同归纳 总结—— 师
姓名 、 性别 、 身高 、 体重 、 眼视力 、 眼视 力 。 左 右
随后 , 师顺 势指 出 , 了把这 些数 据清 晰 、 教 为 明了地呈 现出来 , 常需 要对数 据进行 “ 通 表格 化” 处理 , 也就是要确定 表格各 列和各行 分别
中近视和肥胖 学生 名单 ” 的问题情 境 , 分析 问题 出发 , 设计 表 从 到
《第1课 认识Excel》教学设计

《认识Excel》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界面组成,掌握新建、保存、打开Excel文件等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应用Excel创建表格,掌握基本的编辑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对数据处理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新建、保存、打开文件,创建表格,进行基本的编辑。
2. 教学难点:在复杂数据环境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运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PPT,包括Excel界面介绍、基本操作示范等。
2. 准备Excel软件,以及相关数据文件。
3. 准备用于演示和学生操作的示例数据,以及制作图表所需的材料。
4. 安排好教室时间,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表格,如成绩表、物品清单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Excel的简单功能和作用,让学生对Excel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新课教学1. 认识Excel窗口(1)启动Excel软件,展示窗口结构,讲解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熟悉窗口布局。
2. 创建表格(1)讲解表格的基本结构和创建方法。
(2)学生自己动手创建表格,教师进行指导。
3. 输入数据(1)讲解数据输入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自己尝试输入数据,教师进行指导。
4. 编辑表格(1)讲解表格的修改和编辑方法,如删除、插入、调整大小等。
(2)学生自己动手编辑表格,教师进行指导。
5. 美化表格(1)介绍表格的美化方法,如调整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
(2)学生自己动手美化表格,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室练习1. 给学生一个练习表格,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输入数据、编辑表格、美化表格等操作。
2.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第一课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汉阴县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信息技术备课组长:龚主华
第1课《初识Excel》课堂检测试题
1、Excel是一种()
A、系统软件
B、程序设计语言
C、操作系统软件
D、应用软件
2、以下()不是Excel的功能?
A、制作表格
B、各种复杂运算及分析
C、数据管理
D、图像处理
3、Excel文档的扩展名是()
A、·doc
B、·xlsx
C、·wps
D、·TXT
4、系统默认每个工作簿有几张工作表()。
A、256
B、255
C、7
D、3
5、在Excel 中,当前工作簿的文件名显示在()
A、标题栏
B、任务栏
C、工具栏
D、其他任务窗格
6、在Excel 2003中,编辑栏的名称栏显示为A13,则表示()
A、第1 列第13行
B、第1列第1行
C、第13列第1行
D、第13列第13行
7、在Excel 2003中最左上角单元格(或者说第一个单元格)用()表示。
A、11
B、AA
C、A1
D、1A
8、可以退出Excel软件的方法是()
A、单击“文件”菜单,再单击“关闭”
B、单击“文件”菜单,再单击“退出”
C、单击其他已打开的窗口
D、单击标题栏上的“—”按钮
9、Excel工作表中的一格称为。
10、在Excel工作簿中默认的工作表有张,每张工作表最多有行,和列。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2、教学任务明确,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3、本节课对基础差的学生的辅导不足,未能很好地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如基础差的学生,对工作簿与工作表的概念的区别,工作表标签名的更改出现差错,这还有待改进。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主题
初识Excel2003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初二学生
提供者
信息组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有Excel2003的启动退出、Excel2003窗口的组成及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修改和保存。Excel的启动退出以及在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修改是操作Excel必须的过程,所以要熟练掌握,其窗口的组成只需大致了解,工具栏上的一些特有按钮会经常用到,所以学生要重点注意一下。
2.如果要调整的是行高,该如何操作?
思考、实践后找出解决的方法,并演示调整列宽与行高的操作。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调整表格列宽的操作,并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调整行高的的办法。
给工作表标签改名
一个Excel工作薄文件内往往包含多少个工作表?我们可以把电子表格的工作簿看作一个作业簿,簿内有多个页面,每个页面就是一个工作表。工作表默认名为Sheet1,Sheet2
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
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
认识Excel
的窗口
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
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初识Excel》教学设计第一篇:《初识Excel》教学设计《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第一节课。
数据统计与分析是以电子表格软件Excel为例,介绍数据统计与分析的一般过程。
作为需要使用的工具Excel,了解它的操作界面,掌握它的基本操作显得十分重要,也因而凸显出本节课在本章中的重要地位。
本节课是老师开展本章后继教学工作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Word这个工具的使用,学生的操作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也要防止学生有自满情绪,毕竟Excel和Word 操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本节内容概念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切忌过多的讲授,应该让学生合理的参与进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2)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之间的关系;(3)掌握Excel工作表的行、列、以及单元格的命名方法;(4)掌握Excel中数据的输入、修改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及练习,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
(2)通过队列游戏,掌握Excel中行、列及单元格的命名方法。
(3)通过对问题探究,学会Excel中的基本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比引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用选择正确的工具解决问题的习惯。
(2)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勇于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同时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Excel的基本操作。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在学习《应用文档设计》的时候,学会了使用Word这个办公软件,老师这里有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你能方便的算出表格中的“总计”和“排名”吗?师:大家看,老师是怎么解决的,并注意观察老师用的是什么工具?师:刚才老师使用的并不是同学们学过的Word,老师使用的是Excel。
初识EXCEL教案

初识EXCEL教案•相关推荐初识EXCEL 教案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 Excel2003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基本概念; 2. 熟练掌握 Excel2003的启动、关闭、新建工作簿、打开工作簿、保存工作簿、美化工作表等基本操作;3. 会制作简单的Excel工作簿。
教学重点:掌握 Excel2003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填充柄的使用。
教学过程:一、Excel2003特点和功能Execl2003是Office2003 软件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电子表格、图表和数据库三个方面。
我们可以在巨大的表格中填写内容,非常直观方便;它具有强大的制图功能,能方便地绘制各种图表;它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简便快捷地进行各种数据处理、统计分析。
二、Excel2003的启动与退出 1、Excel的启动三种方法:(1)单击“开始”→“程序”→“Office2003”→“Microsoft Excel” (2)双击“桌面”上的'Excel快捷方式(3)右击“桌面”空白处→“新建”→“Microsoft Excel工作表” 2、Excel的窗口 (1)比较Execl窗口与Word窗口的异同(2)菜单栏的异同Execl窗口与Word 窗口都是9个菜单,只有一个菜单不同,Word是“表格”,Execl是“数据”。
(3)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 (4)工作区全选按钮、列标、行号、单元格、水平分割框(右上角)、垂直分割框(右下角)。
(5)Excel 的基本概念Excel2003应用程序窗口采用表格的形式管理数据,非常直观方便,符合人们日常工作的习惯。
但Excel2003有它自己的特色。
首先是对表格的一些特殊定义:作薄单元格--工作表--工作薄例如:当启动Excel2003应用程序后,所产生的第一个空白工作簿,被称为Book1,其中的工作表分别为Sheet1、Sheet2、Sheet3。
EXCEL公开课计算机教案

EXCEL公开课计算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编辑和格式化。
3. 学生能够掌握EXCEL的基本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2. 数据录入和编辑3. 单元格格式化4. 基本公式的使用5. 常用函数的使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数据录入和编辑,单元格格式化,基本公式的使用,常用函数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单元格格式化,基本公式的使用,常用函数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台计算机,安装有EXCEL软件。
2. 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数据录入和编辑,单元格格式化,基本公式的使用,常用函数的使用。
五、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向学生介绍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引导学生对EXCEL产生兴趣。
2. 教学讲解:通过教学PPT,讲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数据录入和编辑,单元格格式化,基本公式的使用,常用函数的使用。
3. 操作演示:在计算机上进行EXCEL操作演示,让学生跟随操作,掌握各项功能的使用方法。
4. 实践练习:布置实践练习题,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使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编辑和格式化,掌握基本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在实践练习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对EXCEL 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掌握。
六、教学拓展:1. 介绍EXCEL的高级功能,如数据透视表、图表制作、条件格式等。
2. 引导学生探索EXCEL的更多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七、教学案例分析:1. 提供一个实际工作中的EXCEL应用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EXCEL应用于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八、教学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EXCEL使用中的经验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Excel的功能与特点。
2.了解Excel中的工作簿、工作表、活动单元等有关概念。
3.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4.掌握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5.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够独立、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
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2.掌握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以问题驱动,采用讲授、演示、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练习、反馈矫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比例,学生能够保持较高学习积极性,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准备
准备好计算机网络控制平台、成绩表数据清单、2008奥运会奖牌榜以及学生练习使用的通讯录清单,课前分发至每台学生机,上课使用。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