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二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题 基本 尺寸 φ50 φ25 φ80 ES +0.039 -0.027 +0.005 孔 EI 0 -0.048 -0.041 Th 0.039 0.021 0.046 es -0.025 0 0 轴 Ei -0.064 -0.013 -0.030 TS 0.039 0.013 0.030 1.4 表 Xmax 或 Ymin +0.103 -0.014 +0.035 Xmin 或 Ymax +0.025 -0.048 -0.041 Xav 或 Yav +0.064 -0.031 -0.003 单位:mm 配合 种类 间隙 过盈 过渡
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 mm
尺寸标注 孔φ12 0.032
0.072 轴φ60 0.053 0.041 孔φ30 0.062 0.050
公称尺寸 φ12 φ60 φ30 φ50
极限尺寸 最大 12.050 60.072 29.959 50.005 最小 12.032 60.053 29.938 49.966
2 2 1 1 1 60 + 40 + 40 66.33 (µm) 2 2 2 2 2 2
2
2
2
(2)方案二: a2 L2 (d1 d 2 ) / 2
lim a
2
a2 a2 a2 2 2 2 + + lim L 2 lim d1 lim d 2 L2 d1 d 2
+ 0 - φ25 H7 +0.021 0 m6 +0.021 +0.008 X + 0 - Y +13
生物化学前三章作业题答案
第一章核酸化学(一)、问答题: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解答:A为15.1%,则T为15.1%,G为34.9%,C为34.9%。
2、DNA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试述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点?稳定DNA双螺旋结构主要作用力是什么?它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解答:1953年,J.Watson和F.Crick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DNA 结晶的X-衍射图谱和分子模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点①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右手双螺旋;②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的主链在外侧,嘌呤碱和嘧啶碱在双螺旋的内侧,碱基平面垂直于中轴,糖环平面平行于中轴;③双螺旋的直径2nm,螺距3.4nm,沿中心轴每上升一周包含10个碱基对,相邻碱基间距0.34nm,之间旋转角度36°;④沿中心轴方向观察,有两条螺形凹槽,大沟(宽1.2nm,深0.85nm)和小沟(宽0.6nm,深0.75nm);⑤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两条链依靠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健和碱基堆积力而结合在一起。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以及DNA的复制机理,揭开了生物学研究的序幕,为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tRNA的结构有何特点?答:①分子量在25KD左右,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沉降系数在4S左右;②碱基组成中有较多的稀有碱基;③3’一末端是一CCA结构;④5’末端多是PG…也有PC…;⑤呈三叶草形。
包括氨基酸臂,二氢尿嘧啶环、反密码环、额外环,TψC环。
4、DNA和RNA的结构有何异同?答:1、RNA分子中所含的戊糖是核糖,而DNA中的是2’-脱氧核糖。
二者形成的核苷与核苷酸有别。
2.RNA分子中所含的嘧啶碱与DNA分子中有区别。
(U换T)3.天然RNA是以单链的形式存在,DNA分子常以双股螺旋的形式存在。
复变函数参考答案(1-8章)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中北大学复变函数教研室编印1复变函数同步练习第一章参考答案三、作业题1、(1)设23412i z i +⎛⎞=⎜⎟−⎝⎠,则z = 5 ,辐角主值为4arctan()3π−。
(2)设55(1)1(1)1i z i −−=++,则其实部为125−,虚部为3225−。
提示:本题注意到2(1)2i i −=−,2(1)2i i +=。
则52225222(1)1[(1)](1)1(2)(1)1132(1)1[(1)](1)1(2)(1)12525i i i i i z i i i i i i −−−−−−−−====−−+++++++ 。
(3)一复数对应的向量按逆时针方向旋转23π时对应的复数为1i +,则原复数为1122−+−+。
提示:本题相当于解23111(1)()(1)2222i z ei i i i π−−+−=+=−−+=+。
(4)设1z =2z i =−,则12z z 的指数式i122e π,12zz 的三角式为 155[cos sin 21212i ππ+。
(5)2122lim1z zz z z z →+−−=−32。
提示:211122(2)(1)23limlim lim 1(1)(1)12z z z zz z z z z z z z z z →→→+−−+−+===−−++。
(6)设复数z 满足arg(2)3z π+=,5arg(2)6z π−=,那么z=1−+。
提示:(利用复数的几何意义)向量2z −与向量2z +夹角为5632πππ−=,在复平面上,代表复数2z −、z 、2z +的点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由于此三点的虚轴没有发生变2化)。
连接0,2z +,2z −的三角形为Rt Δ。
因此推出向量2z =,2arg 3z π=,即1z =−+。
本题也可以利用代数法来做。
2、把复数πααα≤≤+−=0,sin cos 1i z 化为三角表示式与指数表示式,并求z 的辐角主值。
大气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业参考答案(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可能答案计算有误,亦有些计算题会可能有多种答案,只要方法对即可)第一章作业:P27-P281T 、根据干洁空气中N 2、O 2、Ar 和CO 2气体质量所百分数求其体积百分数。
解:查表1-1知其质量百分数和相应分子量 假设取其在1mol 空气中所质量分数为基准。
据%51.75%100966.2801.2878084.02=⨯⨯-=N m 同理:%14.23%100966.2800.3220946.02=⨯⨯-=O m %29.1%100966.2894.3900934.0=⨯⨯-=Ar m%05.0%100966.2801.4400033.02=⨯⨯-=CO m2T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求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表附录三查得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为: SO 2 NO 2 CO Cm(mg/m 3) 0.15 0.12 4.00 以SO 2为例计算体积分数 C v =3104.222-⨯⨯SO mM C 33104.22641015.0--⨯⨯⨯==0.053×10-6=0.053×10-4%同理得:SO 2 NO 2 CO体积百分数(%) 0.053×10-4% 0.058×10-4% 3.20×10-4%4T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 3,假如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 3。
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上的颗粒物质量。
已知颗粒物在肺泡上的沉积系数为0.12。
解:成人每次吸入空气量:500cm 3=5.0×10-4m 3每小时吸入空气量: 5.0×10-4m 3×15×60=0.45m 3/h 每小时吸入颗粒物量:0.45×200=90μg/h 沉积在肺泡上颗粒物量:90×0.12=10.8μg/h5T 已知某城市PM 10、SO 2、NO 2日均、CO 、O 3小时均浓度分别为0.12mg/Nm 3、0.048 mg/Nm 3、0.10 mg/Nm 3、2mg/Nm 3和0.006 mg/Nm 3,求该市空气污染指数API ,该市哪种污染物为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案4. 求图P1.4电路中电流i1,i2,i3及电阻5Ω上吸收的功率。
6. 求右图电路中I,U.7. 在右图电路中以d点为参照点,求电位U B ,U C 和电压U cb .10. 在右图电路中,求各支路电流,并用功率平衡验证计算答案的正确性。
11. 用戴维南定理计算右图中7Ω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12. 用叠加定理求上图(第11题图)中电流I。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1.3. 在第三题中,在U CE=10.6v,I B=3μA工作点处估算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β值。
4. 若已知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最大允许功耗650 ,问: 1)当U CE=150时,其最大集电极电流I C=? 2) 当U CE=3.时,其最大集电极电流I C=?6.5.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2. a) . (B +ˉD)(Aˉ+Cˉ)b). ˉD+ ˉBˉ+ACD+ˉBC3.将下面函数表示成最小函数之和的形式a). F(A,B,C,D)=D(ˉ+B)+ ˉDF=ˉD+BD+ˉD4.用卡诺图化简:a) F(A,B,C,D)=∑m(0,2,4,6)卡诺图如右得: F=b) F(A,B,C,D)= ∑m(0,1,4,5,12,13) 卡诺图如右得: F=5.用卡诺图化简具随意条件∑d的逻辑函数FF=ˉˉCˉ+AˉCˉ+ˉˉˉD+ˉBˉD+ˉBCD6.∑d=ˉˉCD+AˉCD+ABˉD+ABCD其卡诺图如右图,其中随意项用“Ф”表示则有 F+∑d=ˉC+ˉD第四章作业题参考答案4. 请写出下图中F1 ,F 2 , F 3 的逻辑表达式6. 请画出如F函数的逻辑图,假设输入变量的原变量和反变量均可得,并注意每个函数的随意条件∑da) 用两个或非门实现b) 用三个或非门实现c) 用四个或非门实现第五章作业题参考答案1. 求右图中的F1 ,F 2 , F 3 的逻辑表达式4. 利用两片3线-8线译码器和其宅门的组合实现4线-16线译码器6. 用两片八选一多路选择器和其宅门组成十六选一的多路选择器8. 利用四选一多路选择器实现函数Z=S1S0+S0 V+ˉˉ11.由表得:故其分路器的逻辑图如下第六章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七章作业题参考答案1.用一个R0M 实现如下两个函数请画出该R0M的阵列结构示意图。
工程经济学第一二章作业题解答
第一二章作业题解答1、假如某生产企业以单利方式借入1000万元,年利率7%,3年末偿还,请计算各年利息以及本利和。
请按复利计算各年的利息和本利和。
解答:第一年利息:1000*7%=70(万元),本利和:1000+70=1070万元第二年利息:1070*7%=万元,本利和:1070+=万元第三年利息:*7%=万元,本利和:+=万元2、甲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连续3年年末向银行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6%,按月计息,3年末一次还清,求企业应还本利和。
解答:(计息周期小于等于收付周期)方法一:年实际利率=(1+6%/12)∧12-1≈ 3年末本利和=1000*(1+)∧3≈万元 方法二:月利率=6%/12= 3年末本利和=1000*(1+)∧36=万元3、某工程项目在银行存取款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已知年利率为8%,按季度计息,求终值。
解答:(计息周期大于收付周期)计息期内可以不计息,单利计息,复利计息三种选一 不计息(支出计入期初,收入计入期末)——季度利率=8%/4= 终值F=2000(F/P , ,3)+1500(F/P , ,2)+400(F/P , ,1)-1000(F/P , ,4)-500(F/P , ,3)-2000(F/P , ,1)=2000(1+∧3+1500(1+∧2+400(1+-1000(1+ ∧4-500(1+ ∧3-2000(1+ =万元单利计息(公式A t =A k [1+(m k /N)*i])——季度利率=8%/4= 终值F= {2000[1+(2/3)* ]- 1000[1+(1/3)* ]}(F/P , ,3)+{1500[1+(2/3)* ]- 500}(F/P , ,2)+400[1+(1/3)* ](F/P , ,1)+ {- 1500[1+(2/3)* ]- 500[1+(1/3)* ]}=XXXX 万元复利计息(计息期利率相当于实际利率)——季度利率=8%/4==(1+r 季/3) ∧3-1 解得r 季=% 从而得到月利率=%,每月复利一次,这与季度利率2%,季度复利一次是相同的。
第一 二章作业题(参考答案)汇总
第一章引论(Introduction)1.知识要点数字电路的发展及其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地位;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关系及数字信号的基本特点;数字系统输入/输出特性及其逻辑特点,数字逻辑电路(Digital Logic Circuit)的主要内容。
重点:1.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与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之间的关系;2.数字信号的基本特点;3.数字系统(Digital System)输入/输出特性及其逻辑特点。
难点:1.数字信号的基本特点;2.数字系统的特点。
数字信号只在离散时刻(观测时刻)变化;其取值也是离散的,即数字信号只能取有限种不同的值,为方便电路中处理,这些数值可以用二进制(Binary Number)表达(0,1)。
数字系统的特点:(1)只需考虑观测时刻的输入/输出关系,无须考虑其连续的变化;(2)只需考虑有限的信号取值,不考虑其中间值;(3)任何时刻一根输入/输出线上的状态只能为0或1,所以输入/输出具有有限状态,输入-输出的关系可以采用有限表格进行表达;(4)对于输出的讨论只是考虑在哪些输入条件下输出会等于0,哪些条件下会等于1,于是输入-输出关系体现为逻辑关系。
2.Exercises1.1 Define the following acronyms:ASIC, CAD, CD, CO, CPLD, DIP, DVD, FPGA, HDL, IC, IP, LSI, MCM, MSI, NRE, PBX, PCB, PLD, PWB, SMT, SSI, VHDL, VLSI.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D: Compact Disc,原意: 紧凑型小唱片,即CD光盘CO: Central Office,中央局,中心站,交换机(也可作Carry Out,进位输出)CPLD: 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DIP: Dual Inline-pin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HDL: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硬件描述语言IC: 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IP: 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也可作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MCM: MultiChip Module,多芯片模块MSI: Medium Scale Integration,中规模集成电路NRE: Nonrecurring Engineering,非再现工程,一次性工程PBX: Private Branch Exchange,专用用户交换机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PWB: Printed-Wiring Board,印刷线路板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SSI: Small Scale Integration,小规模集成电路VHDL: Very High-speed-integrated-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LSI: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2 Research the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acronyms:ABEL, CMOS, DDPP, JPEG, MPEG, OK, PERL (Is OK really an acronym?).ABEL: Advanced Boolean Equation Language,高级布尔方程语言(一种硬件描述语言)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DDPP: Digital Desig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数字设计原理和实践(英文教材名)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OK: OkayPERL: Practical Extraction and Report Language,实用报表提取语言1.3 Draw a digital circuit consisting of a 2-input AND gate and three inverters,where an inverter is connected to each of the AND gate’s inputs and its output for each of the four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inputs applied to the two primary inputs of this circuit determine the value produced at the primary output. Is there a simpler circuit that gives the same input/output behavior?F第二章 信息的二进制表达 (Binary Expression of Information )1.知识要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二进制数的运算;符号-数值码,二进制补码、二进制反码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符号数的运算;溢出的概念。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后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后作业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作业用图示方式表明野生资源、品种、优良品种、育种、栽培的关系。
野生植物资源 育种第一章作业列举你生活中遇到的1-2种园艺植物的不尽人意之处,提出改进的目标,并说明理由。
作业思路:园艺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花卉植物,如果是果树,主要从果实品质、产量、适应性等方面找寻不足之处,根据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目标;如果是蔬菜,主要是从品质、产量、抗病性、抗虫性等方面考虑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目标。
如果是花卉主要从观赏性、产量、适应性等方面提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目标。
每种植物都必须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性状的改进。
第二章作业列举校园中3-5中你认为是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植物,并说明它们的在育种上的可贵之处。
作业思路:凡是具有育种潜能的野生植物,栽培植物都应是育种的种质资源。
可列举校园中的园林植物或果树植物或蔬菜植物。
育种上的可贵之处表现在:或品质特别优良,或特别抗病虫害,或对土壤适应性特强,或抗污染能力特强,或具有现有栽培品种不具有的稀有的优良性状等。
第三章作业如果要引种一种热带果树到你家乡进行栽培,试论述其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作业思路: 1、植物本身(该种热带果树)对生态条件的具体要求;2、引种地区(你的家乡)的生态条件(光、温、水、气、土壤、病虫害等)的具体情况;3、引种地区生态条件与植物本身生态条件要求的拟合度如何,如果符合度大则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大。
4、引种地区农业技术设施情况如何?5、引种地该种植物的种植有无市场前景?综合以上几方面因素来判断是否能引种成功。
第四章作业比较种子繁殖植物的选种、实生选种、芽变选种在遗传学原理、细胞学原理及选种方法和程序上的不同。
第五章作业要得到一个杂交一代种应用于生产,必须经过哪些程序?为达到优势育种的目的,你认为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第六章作业要达到好的诱变效果,必须注意哪些问题?第七章作业就园艺植物品种布局区域化与良种合理搭配举一个生产上的实际例子。
操作系统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孙钟秀版)
操作系统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孙钟秀版)操作系统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章2. ⼀个计算机系统,有⼀台输⼊机和⼀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运⾏,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
程序A的运⾏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
程序B的运⾏轨迹为:计算50ms、输⼊80ms、再计算100ms,结束。
试说明(1)两道程序运⾏时,CPU有⽆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2)程序A、B有⽆等待CPU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图如下:(1) 两道程序运⾏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150ms之间(见图中有⾊部分)。
(2) 程序A⽆等待现象,但程序B有等待。
程序B有等待时间段为180ms⾄200ms间(见图中有⾊部分)。
5. 在单CPU和两台I/O(I1,I2)设备的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同时投⼊三个作业运⾏。
它们的执⾏轨迹如下:Job1:I2(30ms)、CPU(10ms)、I1(30ms)、CPU(10ms)Job2:I1(20ms)、CPU(20ms)、I2(40ms)Job3:CPU(30ms)、I1(20ms)如果CPU、I1和I2都能并⾏⼯作,优先级从⾼到低为Job1、Job2和Job3,优先级⾼的作业可以抢占优先级低的作业的CPU。
试求:(1)每个作业从投⼊到完成分别所需的时间。
(2) 从作业的投⼊到完成CPU的利⽤率。
(3)I/O设备利⽤率。
答:画出三个作业并⾏⼯作图如下(图中着⾊部分为作业等待时间):(1) Job1从投⼊到运⾏完成需80ms,Job2从投⼊到运⾏完成需90ms,Job3从投⼊到运⾏完成需90ms。
(2) CPU空闲时间段为:60ms⾄70ms,80ms⾄90ms。
所以CPU利⽤率为(90-20)/80=77.78%。
(3) 设备I1空闲时间段为:20ms⾄40ms,故I1的利⽤率为(90-20)/90=77.78%。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1. 单选题 C C D B C2. 判断题对错错错对3填空题网状模型用户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系统设计4简答题1)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构及其说明。
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构及其说明。
数据模型是指描述事物对象的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的抽象结构及其说明。
3)数据约束:用于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之间的语义联系、数据之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的规则。
主流数据库采用关系图模型。
数据库典型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其它数据模型(如对象数据模型、键值对数据模型、列式数据模型。
)2)数据库——是一种依照特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文件,数据库文件一般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以便长久保存。
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数据不重复存放;提供给多种应用程序访问;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增、删、改、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Database)是一种依照特定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数据结构。
在数据库中,不仅存放了数据,而且还存放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内部元素:用户表:用户在数据库中创建的数据库表;系统表:数据库中系统自带的数据库表;视图:数据库中用于对数据进行查询的虚拟表;索引:数据库中用于加快数据查询的索引项;约束:数据库中对数据、数据关系施加的规则;存储过程:数据库内部完成特定功能处理的程序;触发器:数据库内部因数据变化自动执行的一类存储过程等等4)数据库系统包括: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四个组成要素。
5)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 System,DBMS )——是一种专门用来创建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并提供对数据库访问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功能:创建数据库和表; 创建支持结构,如索引等; 读取数据库数据 ; 修改数据库数据; 维护数据库结构; 执行规则; 并发控制; 提供安全性;执行备份和恢复等等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1 单选题 C B D A A2. 判断题对对错对错3填空题全外连接数据约束候选键用户定义完整性4简答题外码键1)在关系模型中,使用“关系”来存储“实体”中的数据。
微机原理作业参考答案(1,2,3章)
微机原理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P16 3,4,5,71.3 冯。
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答:参考P51.4 典型微机有哪三大总线?它们传送的是什么信息?答:有数据总线(DB,双向,传送数据),地址总线(AB,单向,传送CPU要访问的内存单元地址或IO端口的端口号),控制总线(CB,双向,传送总线控制信息)。
1.5 什么叫微处理器?什么叫微型计算机?什么叫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微型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处理器即CPU,是一片主要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总线访问逻辑电路的芯片;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存储器(ROM、RAM)、I/O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等所组成的计算机;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以及控制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就构成了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1.7 试用示意图说明内存单元的地址和内存单元的内容,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答:内存单元、内存单元的地址、内存单元的内容---这三个名词可类比为:房子、房子的地址、房子里住的人。
也就是说,内存单元是物理器件,8086CPU有二十根地址线,最多可访问1M(2^20)个内存单元。
内存单元按顺序被分配一个地址---第一个单元:0,第二个单元:1...最后一个单元:FFFFFH(或1048575D)。
每个内存单元可存储一个字节的数据。
图略,参考P7。
第二次作业:P54 1,2,3,6,7,9,11,132.1 8086从功能上分为哪两个部件?每个工作部件的功能、组成和特点分别是什么?答:分为执行部件(EU)和总线功能部件(BIU)两部分。
EU功能:执行算术/逻辑命令。
BIU功能:访问内存或I/O端口,从中读/写数据和读指令。
EU组成:ALU、EU控制器、寄存器组(通用、指针变址、标志)BIU组成:指令队列、总线控制逻辑、物理地址生成逻辑(地址加法器、段寄存器、IP)EU、BIU的特点和更详细的功能说明:参考P19。
1-2章稳态作业参考答案
解:计算该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电抗、电导、电纳:
31.5
r1 S 2 185 0.085( / km)
Dm 3 DabDba Dac 3 9 8.5 6.1 7756.464(mm)
req r d 9.5 400 61.644(mm)
x1
0.1445lg
以上标么值均按本身的额定值为基值。按各级 平均电压计算。(各级平均电压分别为 10.5kV, 230kV,115kV)
第二章作业
解:由题意知,Sn=100MVA,Un=Uav
PG 240MW , SG PG / cos 240 / 0.8 300MVA
发电机: XG*
Xd
Sn SG
Dm 3 DabDba Dac 3 8000 8000 2 8000 10080(mm)
req r d 12.1 400 69.57(mm)
x1
0.1445lg
Dm req
0.0157 n
x1
0.1445lg
10080 69.57
0.0157 2
0.32(
求π型等值电路的导纳:
YT 3.33 j 3.663 j k 0.909
YT
(1 k2
k)
3.33
j (1 0.909) 0.9092
0.367
j
YT (k 1) 3.33 j (0.909 1) 0.333 j
k
0.909
π型等值电路的导纳图为:
-j0.367
第一章作业
1. 电力系统的各部分界限示于图1,各电压级的额定电压及 功率输送方向已标明在图中。试求:(1)发电机及各变 压器高、低压绕组的额定电压;(2)各变压器的额定变 比;(3)设变压器T-1工作于+5%抽头、T-2工作于主 抽头、T-3工作于-2.5%抽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兽医传染病学-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依据病原体的种类和先后顺序可将感染分为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继发感染2、国际兽医局规定的A类传染病有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蓝舌病小反刍兽疫裂谷热疙瘩皮肤病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3、家畜传染病发展的阶段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4、动物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散发流行地方性流行大流行5、采取隔离封锁的基本原则早快严小二、名词解释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2、生物安全:主要是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理化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是动物生产中的一种安全保障体系。
3、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4、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病原体和抗体的检查。
5、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即为隔离。
6、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些病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和动物的参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其后代,人和动物疫病的感染和流行,对其在自然界的保存来说不是必要的,这种现象称为自然疫源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7、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8、紧急接种: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
9、假定健康动物:在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时,疫区内除了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动物以外,其它易感动物都属于假定健康动物。
10、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家畜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三、简答题1、简述造成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答: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企业文化》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从企业文化管理角度来看,下面哪一项不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 C )A.企业价值观 B. 企业精神 C. 企业激励 D. 企业形象2、( A )是企业的基本信念、追求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
A.企业整体价值观念 B. 企业精神 C. 企业伦理道德观念 D. 企业风貌与形象3、企业文化是个多元的体系,从不同的层面或者角度观察,可以概括出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从属特征。
下面哪一项不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 C )A.个异性 B. 共识性 C. 超前性 D. 相对稳定性4、按现实性和预见性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 C )。
A.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 B. 东方模式和西方模式C. 实际模式和目标模式D. 普通模式和特殊模式5、按共性和个性可以把企业文化模式划分为( D )。
A.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 B. 东方模式和西方模式C. 实际模式和目标模式D. 普通模式和特殊模式6、企业文化的( B )主要表现在企业价值观对企业主体行为,即企业领导者和广大员工行为的引导上。
A.凝结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激励功能 D. 约束功能7、“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的需要“的观点是属于。
( B )A.Y 理论 B.X 理论C.超 Y 理论 D.Z 理论8、把企业文化划分为强人文化、拼搏与娱乐文化、赌博文化和过程文化,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A )。
A.市场角度C.企业的性质B.内容特质D.发育状态9、从事飞行员工作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甚至要冒生命危(wei)险,这样引起的焦虑是(C )A.基本存在的焦虑C.次生性焦虑B.认知焦虑D.深层焦虑10、以下不属于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的是( D )。
A.非强制性 B.个异性C.相对稳定性 D.社会性二、名词解释1、文化2、企业文化3、企业文化模式三、简答题1、企业文化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8 分2、人本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8 分3、企业文化的分类?(8 分4、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8 分5、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8 分6、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从属特征各有哪些?(8 分7、企业文化的功能有哪些?(8 分8、怎样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9 分一、单项选择题1、主要解决办企业是为了什么,企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企业文化的哪项内容?( A )A、企业整体价值观念B、企业精神C、企业伦理道德D、企业风貌与形象2、下面哪项企业价值观不是从纵向系统考察的?( D )A、员工个人价值观B、群体价值C、整体价值观D、社会价值观3、企业正向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是企业精神基本内涵的哪一方面?( A )A、主体内容B、形态特征C、载体基础D、发展机理4、下面哪一种不是企业精神的取名方式?( D )A、形象比喻命名式B、人名命名式C、内涵提炼命名式D、外延扩展命名式5、“别具一格,勇于创新”体现了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什么原则?( A )A、个性化原则B、整体化原则C、系统化原则D、战略化原则6、CI 战略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 A )A、企业理念识别B、企业行为识别C、企业视觉识别D、企业精神7、下面哪一种不是企业文化传播应遵循的规律?( B )A、同构易播规律B、整体传播C、异体抗播规律D、异构抗播规律8、公司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后形成的公司文化称为( B )。
《地下水利用》作业1、2参考答案
《地下水利用》作业1、2参考答案作业(一)第1-2章一、填空题1.通常按空隙形状特征和发育岩类将其分为:松散岩石中的_孔隙_、坚硬岩石中的_裂隙_和可溶岩石中的_溶隙_三大类。
2.溶隙可发展为_溶洞_、_暗河_、_天然井_、_落水洞_等多种形态。
溶隙的特点就是岩溶率的变化范围很大,由小于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几十。
3.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水,主要形式为_结合水_、_重力水_、_毛细水_、_固态水_和_气态水_。
4.靠近固体表面的重力水,受表面引力的影响,水分子排列整齐,流动时呈_层流_状态;当远离固体表面,只受重力作用时,这部分重力水在流速较大时又容易转为_紊流_运动。
5.潜水是埋藏于地下第_一_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_自由_表面的重力水。
6.潜水的上部没有连续完整的隔水顶板,通过上部透水层可与地表相通,其自由表面称为_潜水面_,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称为_潜水位埋藏深度_,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距离叫_潜水含水层的厚度_。
潜水面上任一点距基准面的绝对标高称为_潜水位标高_。
7.地下水的循环是指地下水的_补给_、_径流_和_排泄_的全过程。
8.孔隙率的大小与圆球形颗粒的直径_无关_,但是大直径的空隙体积要比小直径的空隙体积大。
二、问答题1.为什么说控制地下水位常常是除涝治碱的有效措施?答:因为通过井灌井排,调节地下水量平衡,控制地下水位的埋深,从而改变表土盐分的垂直分布,增大雨季土壤蓄水能力。
经验表明,井排(结合井灌)和水平排水(渠道排水)相比,具有更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占地少、不妨碍机耕以及表土脱盐速度快等优点。
2.何谓岩石的水理性质?水的存在形式与岩石空隙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答:岩石与水作用过程中,所表现的容水、持水、给水和透水性能,称为岩石的水理性质,它是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的重要依据。
水的存在形式与岩石空隙大小关系密切。
岩石空隙大小控制了岩石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空隙度控制了岩石对水的容纳能力,但它不能揭示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无法反映岩石对水的保持、给水和透水等性质,而给水和渗透却是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关键。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参考答案
《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第一、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其中,资金的运用及收回又称为(B)。
A、筹集B、投资C、资本运营D、分配2、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能是企业组织财务、处理与利益各方的(D)。
A、筹集B、投资关系C、分配关系D、财务关系3、下列各项中,已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因素的财务管理目标是(D)。
A、利润最大化B、资本利润率最大化C、每股利润最大化D、企业价值最大化4、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最为主要的环境因素是(C)。
A、经济体制环境B、财税环境C、金融环境D、法制环境5、将1000元钱存入银行,利息率为10%,在计算3年后的终值时应采用(A)。
A、复利终值系数B、复利现值系数C、年金终值系数D、年金现值系数6、一笔贷款在5年内分期等额偿还,那么(B)。
A、利率是每年递减的B、每年支付的利息是递减的C、支付的还贷款是每年递减的D、第5年支付的是一笔特大的余额7、如果一笔资金的现值与将来值相等,那么(C)。
A、折现率一定很高B、不存在通货膨胀C、折现率一定为0D、现值一定为08、已知某证券的风险系数等于1,则该证券的风险状态是(B)。
A、无风险B、与金融市场所有证券的平均风险一致C、有非常低的风险D、它是金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的两倍9、扣除风险报酬和通货膨胀贴水后的平均报酬率是(A)。
A、货币时间价值率B、债券利率C、股票利率D、贷款利率10、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的是(D)。
A、债权债务关系B、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C、纳税关系D、投资与受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从整体上讲,财务活动包括(ABCD)。
A、筹资活动B、投资活动C、日常资金营运活动D、分配活动E、管理活动2、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般具有如下特征(BC)A、综合性B、战略稳定性C、多元性D、层次性E、复杂性3、财务管理的环境包括(ABCDE)A、经济体制环境B、经济结构环境C、财税环境D、金融环境E、法律制度环境4、财务管理的职责包括(ABCDE)A、现金管理B、信用管理C、筹资D、具体利润分配E、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5、企业财务分层管理具体为(ABC)A、出资者财务管理B、经营者财务管理C、债务人财务管理D、财务经理财务管理E、职工财务管理6、货币时间价值是(BCDE)A、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而增加的价值B、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C、现金的一元钱和一年后的一元钱的经济效用不同D、没有考虑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E、随时间的延续,资金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长,使货币具有时间7、在利率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预期使用年限的增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BC)A、复利现值系数变大B、复利终值系数变小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变小D、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变大E、复利现值系数变小8、关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正确说法有(ABCDE)A、风险总是一定时期内的风险B、风险与不确定性是有区别的C、如果一项行动只有一种肯定的后果,称之为无风险D、不确定性的风险更难预测E、风险可以通过数学分析方法来计量三、判断题1、违约风险报酬率是指由于债务人资产的流动性不好会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2),吴功宜)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答: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好处有: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答: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1)网络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请描述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答: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依此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3)传输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4)网络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5)数据链路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构成了帧,然后传输到物理层6)物理层接收后,以透明比特流的形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6.试说明报头在网络数据传输中的作用报头包含了控制信息,例如序列号,使得该层以下即使没有维护顺序关系,目标机器的对应层也仍然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递交信息,在有的层上,头部还可以包含信息大小、时间和其他控制字段7.试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9.请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是分层的2)在同层确定协议栈的概念3)以传输层为分界,其上层都是传输服务的用户不同点:1)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未做规定2)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不偏向任何特定协议,具有通用性,TCP/IP先有协议后有模型,对非TCP/IP网络并不适用3)在通信上,OSI非常重视连接通信,而TCP/IP一开始就重视数据报通信4)在网络互联上,OSI提出以标准的公用数据网为主干网,而TCP/IP专门建立了互联网协议IP,用于各种异构网的互联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缆3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李椿热学答案及部分习题讲解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李椿热学答案及部分习题讲解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热学”课程第一章作业习题说明:“热学”课程作业习题全部采用教科书(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编《热学》)里各章内的习题。
第一章习题:1,2,3[1],4,5,6,8,10,11,20,24[2],25[2],26[2],27,28,29,30,31,32,33. 注:[1] 与在水的三相点时[2] 设为等温过程第一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1) –40;(2) 574.5875;(3) 不可能.2.(1) 54.9 mmHg;(2) 371 K.3. 0.99996.4. 400.574.5. 272.9.6. a = [100/(X s–X i)]?(?C/[X]), b = –[100 X i/(X s–X i)]?C, 其中的[X]代表测温性质X的单位.8. (1) –205?C;(2) 1.049 atm.10. 0.8731 cm, 3.7165 cm.11. (1) [略];(2) 273.16?, 273.47?;(3) 不存在0度.20. 13.0 kg?m-3.24. 由教科书137页公式可得p = 3.87?10-3 mmHg.25. 846 kg?m-3.26. 40.3 s (若抽气机每旋转1次可抽气1次) 或40.0 s (若抽气机每旋转1次可抽气2次, 可参阅教科书132页).27. 28.9, 1.29 kg?m-3.28. 氮气的分压强为2.5 atm, 氧气的分压强为1.0 atm, 混合气体的压强为3.5 atm.29. 146.6 cm-3.30. 7.159?10-3 atm, 71.59 atm, 7159 atm; 4.871?10-4 atm, 4.871 atm, 487.1 atm.31. 341.9 K.32. 397.8 K.33. 用范德瓦耳斯方程计算得25.39 atm, 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计算得29.35 atm.“热学”课程第二章作业习题第二章习题:1,3,4,5,6,7,8,9[3],10,11,12,13[4],16,17,18,19,20.注:[3] 设为绝热容器[4] 地球和月球表面的逃逸速度分别等于11.2 km?s-1和2.38 km?s-1第二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3.22?103 cm-3.3. 1.89?1018.4. 2.33?10-2 Pa.5. (1) 2.45?1025 m-3;(2) 1.30 kg?m-3;(3) 5.32?10-26 kg;(4) 3.44?10-9 m;(5) 6.21?10-21 J.6. 3.88?10-2 eV,7.73?106 K.7. 301 K.8. 5.44?10-21 J.9. 6.42 K, 6.87?104Pa (若用范德瓦耳斯方程计算) 或6.67?104 Pa (若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计算).10. (1) 10.0 m?s-1;(2) 7.91 m?s-1;(3) 7.07 m?s-111. (1) 1.92?103 m?s-1;(2) 483 m?s-1;(3) 193 m?s-1.12. (1) 485 m?s-1;(2) 28.9, 可能是含有水蒸气的潮湿空气.13. 1.02?104 K, 1.61?105 K; 459 K, 7.27?103 K.16. (1) 1.97?1025 m-3 或2.00?1025 m-3;(2) 由教科书81页公式可得3.26?1027m-2或3.31?1027 m-2;(3) 3.26?1027 m-2或3.31?1027 m-2;(4) 7.72?10-21 J, 6.73?10-20 J.17. 由教科书81页公式可得9.26?10-6 g?cm-2?s-1.18. 2.933?10-10 m.19. 3.913?10-2 L, 4.020?10-10 m, 907.8 atm.20. (1) (V1/3 -d)3;(2) (V1/3 -d)3 - (4π/3)d3;(3) (V1/3 -d)3 - (N A - 1) ?(4π/3)d3;(4)因V1/3>>d,且N A>>1, 故b = V - (N A/2)?{(V1/3 -d)3 +[(V1/3 -d)3 - (N A - 1)?(4π/3)d3]}?(1/N A) ≈ 4N A(4π/3)(d/2)3.“热学”课程第三章作业习题第三章习题:1,2,4,5[5],6,7,9,10,11,12,13,15,16,17,18,19,20[6],22[7],23,24,25[8],26,27,28,29,30.注:[5] 设p0 = 1.00 atm[6] 分子射线中分子的平均速率等于[9πRT/(8μ)]1/2[7] 设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9.0[8] f(ε)dε = 2π-1/2(kT)-3/2ε1/2e-ε/kT dε第三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1) 3.18 m?s-1;(2) 3.37 m?s-1;(3) 4.00 m?s-1.2. 395 m?s-1, 445 m?s-1, 483 m?s-1.4. 3π/8.5. 4.97?1016个.6. 0.9534.7. (1) 0.830 %;(2) 0.208 %;(3) 8.94?10-7 %.9. [2m/(πkT)]1/2.10. (1) 198 m?s-1;(2) 1.36?10-2 g?h-1.11. [略].12. (1) [略];(2) 1/v0;(3) v0/2.13. (1) 2N/(3v0);(2) N/3;(3) 11v0/9.15. [略].16. [略].17. 0.24 %.18. (1) 0.5724N;(2) 0.0460N.19. n[kT/(2πm)]1/2?[1 + (mv2/2kT)]?exp[ –(mv2/2kT)]或[nv p /(2π1/2)] ?[1 + (v2/v p2)]?exp[ –(v2/v p2)].20. 0.922 cm, 1.30 cm.22. 2.30 km.23. 1955 m.24. kT/2.25. f(ε)dε = 2(π)-1/2(kT)-3/2ε1/2exp[ -ε/(kT)]dε, kT/2.26. 3.74?103 J?mol-1, 2.49?103 J?mol-1.27. 6.23?103 J?mol-1, 6.23?103 J?mol-1; 3.09?103 J?g-1, 223 J?g-1.28. 5.83 J?g-1?K-1.29. 6.61?10-26 kg和39.8.30. (1) 3, 3, 6;(2) 74.8 J?mol-1?K-1.“热学”课程第四章作业习题第四章习题:1,2,4,6[7],7,8,10,11,13[2],14,15,17,18[9],19,21.注:[2] 设为等温过程[7] 设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9.0[9] CO2分子的有效直径等于4.63×10-10 m第四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2.74?10-10 m.2. 5.80?10-8 m, 1.28?10-10 s.4. (1)5.21?104 Pa; (2) 3.80?106 m-1.6. (1) 3.22?1017 m-3;(2) 7.77 m (此数据无实际意义);(3) 60.2 s-1 (此数据无实际意义).7. (1) 1.40;(2) 若分子有效直径与温度无关, 则得3.45?10-7 m;(3) 1.08?10-7 m.8. (1) πd2/4;(2) [略].10. (1) 3679段;(2) 67段;(3) 2387段;(4) 37段;(5) 不能这样问.11. 3.11?10-5 s.13. (1) 10.1 cm;(2) 60.8 μA.14. 3.09?10-10 m.15. 2.23?10-10 m.17. (1) 2.83;(2) 0.112;(3) 0.112.18. (1) –1.03 kg?m-4;(2) 1.19?1023 s-1;(3) 1.19?1023 s-1;(4) 4.74?10-10 kg?s-1.19. [略].21. 提示:稳定态下通过两筒间任一同轴柱面的热流量相同.“热学”课程第五章作业习题第五章习题:1,2,3,5,7,8,10,12,13,15,16,17,18,19,21,22[10],23,24[11],25,26,27,28,29,31,33[12],34,35.注:[10] 使压强略高于大气压(设当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与室温相同时其压强为p1)[11] γp0A2L2/(2V)[12] 设为实现了理想回热的循环第五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1) 623 J, 623 J, 0;(2) 623 J, 1.04?103 J, –416 J;(3) 623 J, 0, 623 J.2.(1) 0, –786 J, 786 J;(2) 906 J, 0, 906 J;(3) –1.42?103 J, –1.99?103 J, 567 J.3.(1) 1.50?10-2 m3;(2) 1.13?105 Pa;(3) 239 J.4.(1) 1.20;(2) –63.3 J;(3) 63.3 J;(4) 127 J.7. (1) 265 K;(2) 0.905 atm;(3) 12.0 L.8. (1) –938 J;(2) –1.44?103 J.10. (1) 702 J;(2) 507 J.12. [略].13. [略].15. 2.47?107 J?mol-1.16. (1) h = CT + v0p + bp2;(2) C p = C, C V= C + (a2T/b)–ap.17. –46190 J?mol-1.18. 82.97 %.19. [略].21. 6.70 K, 33.3 cal, 6.70 K, 46.7 cal; 11.5 K, 80.0 cal, 0, 0.22. γ = ln(p1/p0)/ln(p1/p2).23. (1) [略];(2) [略];24. (1) [略];(2) [略].25. (1) p0V0;(2) 1.50 T0;(3) 5.25 T0;(4) 9.5 p0V0.26. (1) [略];(2) [略];(3) [略].27. 13.4 %.28. (1) A→B为吸热过程, B→C为放热过程;(2) T C = T(V1/V2)γ– 1, V C = V2;(3) 不是;(4) 1 – {[1 – (V1/V2)γ– 1]/[(γ– 1)ln(V2/V1)]}.29. [略].31. 15.4 %.33. [略].34. [略].35. [略].“热学”课程第六章作业习题第六章习题:2,3,5,9,10,11,12[13],13,15,16,19. 注:[13] 设为一摩尔第六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2. 1.49?104 kcal.3. (1) 473 K;(2) 42.3 %.5. 93.3 K.9. (1) [略];(2) [略];10. [略].11. [略].12. [略].13. [略].15. ?T = a (v2-1–v1-1)/C V = –3.24 K.16. [略].19. –a(n A–n B)2/[2C V V(n A+ n B)].“热学”课程第七章作业习题第七章习题:8.第七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8. 提示:在小位移的情况下, exp[ -(cx2-gx3-fx4)/(kT)]≈ exp[ -cx2/(kT)]?{1 + [gx3/(kT)]}?{1 + [fx4/(kT)]}≈ exp[ -cx2/(kT)]?{1 + [gx3/(kT)] + [fx4/(kT)]}.“热学”课程第八章作业习题第八章习题:1,2,3,4,6,7[14],8,10.注:[14] 设θ= 0第八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2.19?108 J.2. 7.24?10-2 N?m-1.3. 1.29?105 Pa.4. 1.27?104 Pa.6. f = S[α(R1-1 + R2-1) –(ρgh/2)]= {Sα?[2cos(π–θ)]/[2(S/π)1/2 ?cos(π–θ) + h–h sin(π–θ)]} + {Sα?[2cos(π–θ)]/h} –(Sρgh/2)≈Sα?[2cos(π–θ)/h]= 25.5 N.7. 0.223 m.8. 2.98?10-2 m.10. (1) 0.712 m; (2) 9.60?104 Pa; (3) 2.04?10-2 m.“热学”课程第九章作业习题第九章习题:1,2,4[15],6[5],7,8,9[16],11,12,13[17].注:[5] 设p0 = 1.00 atm[15] 水蒸气比体积为1.671 m3/kg[16] 10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105Pa,而汽化热为2.38×106 J?kg -1,由题8中的[17] 23.03 - 3754/T第九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3.21?103 J.2. (1) 6.75?10-3 m3;(2) 1.50?10-5 m3;(3) 液体体积为1.28?10-5 m3, 气体体积为9.87?10-4 m3.4. 373.52 K.6. 1.36?107 Pa.7. [略].8. [略].9. 1.71?103 Pa.11. 4.40?104 J?mol-1.12. (1) 52.0 atm;(2) 157 K.13. (1) 44.6 mmHg, 195 K;(2) 3.121?104 J?mol-1, 2.547?104 J?mol-1, 5.75?103 J?mol-1.。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自测题1-12章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自测题1-12章参考答案(1-4章)一、填空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成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2.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教育心理学)》。
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五种常用研究方法是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调查法和(个案法)。
4.根据人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可以划分出四种神经类型。
5.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律即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6.概念学习一般包括两种形式: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中)。
二、选择题(从下列选项中选出1个或1个以上的答案填入括号里)1.根据记忆活动有无目的性,可以将记忆划分为()。
A.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B.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C.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D.形式记忆和逻辑记忆2.皮亚杰把思维发展划分为()。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
A.纯具体形象思维B.纯抽象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D.表象性思维4.儿童的高级情感包括()。
A.道德感B.理智感C.意志感D.美感5.根据赛尔曼的研究,儿童对友谊的互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明显的功利性还不是患难与共的合作,这一时期儿童的友谊发展处在()。
A.未形成友谊概念B.单向帮助阶段C.双向帮助阶段D.亲密的共享阶段6.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斯金纳D.班杜拉7.儿童是通过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学习的,这一观点是()提出的。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斯金纳D.班杜拉8.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思想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观察-模仿D.顿悟9.奥苏伯尔认为,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的影响取决于知识的()。
A.可利用性B.可辨别性C.稳定性D.可操作性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强调学习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专升本作业题作业题(一)第一、二章一、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2、IP地址:3、协议:4、窄义的Internet:二、选择1.计算机网络的最突出的优点()A.精度高B.内存容量大C.运算速度快D.共享资源2.组建广域网,经常采用的拓扑结构是()A星型 B.网状型 C.环型 D.总线型3.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举例,其类型可分为()A.局域网,广域网和混合网B.分布的,集中的和混合的C.局域网广域网D.通信网,因特网和万维网4.网络的存储类型有()上各种网络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相互通信的基础是()IP6. 是Internet上一台计算机的()A.域名地址 C.非法地址 D.协议名称7.合法的IP地址是()A. 202:144:300:65B.C. 202,112,144,70 以下IPv6地址中,不合法的是():0250:0000:0001:0000:0000:0000:4567 :250:0:1::4567C. 2001:250::1::4567D.::三、判断题:1.计算机网络系统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两部分组成。
()2.网络节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转节点,它是信息交换的源点和目标,如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等;另一类是访问节点,它的作用是支持网络的连接,它通过通信线路转接和传递信息,如集中器、交换机等。
()3.在环型结构的网络中,信息按固定方向流动,或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4.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无符号数,为了表示方便,将32位地址按字节分为4段,低字节在前,每个字节用十进制数表示出来,并且各字节之间用点号“,”隔开。
()5.网络中的计算机分为服务器和网络工作站两类。
()6. 总线结构是以一个节点为中心的处理系统,各种类型的入网机器均与该中心节点有物理链路直接相连,其他节点间不能直接通信,其他节点通信时需要通过该中心节点转发,因此中心节点必须有较强的功能和较高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引论(Introduction)1.知识要点数字电路的发展及其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地位;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关系及数字信号的基本特点;数字系统输入/输出特性及其逻辑特点,数字逻辑电路(Digital Logic Circuit)的主要内容。
重点:1.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与模拟信号(Analog Signal)之间的关系;2.数字信号的基本特点;3.数字系统(Digital System)输入/输出特性及其逻辑特点。
难点:1.数字信号的基本特点;2.数字系统的特点。
数字信号只在离散时刻(观测时刻)变化;其取值也是离散的,即数字信号只能取有限种不同的值,为方便电路中处理,这些数值可以用二进制(Binary Number)表达(0,1)。
数字系统的特点:(1)只需考虑观测时刻的输入/输出关系,无须考虑其连续的变化;(2)只需考虑有限的信号取值,不考虑其中间值;(3)任何时刻一根输入/输出线上的状态只能为0或1,所以输入/输出具有有限状态,输入-输出的关系可以采用有限表格进行表达;(4)对于输出的讨论只是考虑在哪些输入条件下输出会等于0,哪些条件下会等于1,于是输入-输出关系体现为逻辑关系。
2.Exercises1.1 Define the following acronyms:ASIC, CAD, CD, CO, CPLD, DIP, DVD, FPGA, HDL, IC, IP, LSI, MCM, MSI, NRE, PBX, PCB, PLD, PWB, SMT, SSI, VHDL, VLSI.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D: Compact Disc,原意: 紧凑型小唱片,即CD光盘CO: Central Office,中央局,中心站,交换机(也可作Carry Out,进位输出)CPLD: 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DIP: Dual Inline-pin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HDL: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硬件描述语言IC: 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IP: 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也可作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LSI: 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MCM: MultiChip Module,多芯片模块MSI: Medium Scale Integration,中规模集成电路NRE: Nonrecurring Engineering,非再现工程,一次性工程PBX: Private Branch Exchange,专用用户交换机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PWB: Printed-Wiring Board,印刷线路板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SSI: Small Scale Integration,小规模集成电路VHDL: Very High-speed-integrated-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LSI: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2 Research the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acronyms:ABEL, CMOS, DDPP, JPEG, MPEG, OK, PERL (Is OK really an acronym?).ABEL: Advanced Boolean Equation Language,高级布尔方程语言(一种硬件描述语言)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DDPP: Digital Desig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数字设计原理和实践(英文教材名)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OK: OkayPERL: Practical Extraction and Report Language,实用报表提取语言1.3 Draw a digital circuit consisting of a 2-input AND gate and three inverters,where an inverter is connected to each of the AND gate’s inputs and its output for each of the four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inputs applied to the two primary inputs of this circuit determine the value produced at the primary output. Is there a simpler circuit that gives the same input/output behavior?F第二章 信息的二进制表达 (Binary Expression of Information )1.知识要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二进制数的运算;符号-数值码,二进制补码、二进制反码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符号数的运算;溢出的概念。
BCD 码、n 中取1码(独热码)、格雷码等编码表达的特点及其与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重点:1.十进制(Decimal )、二进制(Binary )、八进制(Octal )和十六进制(Hexadecimal )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2.二进制数的运算;3.符号数的表达:符号-数值码(Signed-Magnitude Syste m ,原码),二进制补码(Two ’s Complement ,补码)、二进制反码(Ones ’ Complement ,反码)表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4.符号数(Signed Number )的运算;溢出(Overflow )的概念;5.BCD 码(Binary Codes for Decimal Numbers )、n 中取1码(1-out-of-n code ,独热码)、格雷码(Gray Code )的特点及其与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难点:1.符号数的表达及相互转换;2.符号数的加减运算及溢出的判断。
(1)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数制是指多位数码中每一位的构成方法以及从低位到高位的进位规则。
对于一个具有p 位整数,n 位小数的r 进制数N ,有1p iii nD d r-=-=⨯∑ (2-1)式中,r 为基数,i d 为第i 位的数值,D 为数值大小。
可以利用公式110p iii nD b r-=-=⨯∑,将r 进制的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式中,r 为待转换进制的基数;i r 为第i 位的权重;i 的取值为[,1n p --];i b 为第i 位的值。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其他进制的数的方法要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两方面进行讨论。
整数部分的转换方法是:将该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除以r ,取其余数,作为转换后r 进制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然后将上次除法的商再除以r ,再取其余数,作为r 进制整数部分的次低位;以此类推,一直到除法的商为0为止。
小数部分的转换方法是:将该十进制数的小数部分乘以r ,取其积的整数部分,作为转换后r 进制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然后将乘法后的积的小数部分再乘以r ,再取其整数部分作为r 进制小数部分的次高位;以此类推,一直到乘法的积的小数部分为0,或者达到要讨论的精度为止。
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方法如下。
整数部分:以二进制数的小数点为分界点,依次向左每三位(四位)二进制数等效为一位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位数不足在高位加0;小数部分:以二进制数的小数点为分界点,依次向右每三位(四位)二进制数等效为一位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位数不足在低位加0。
将一个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六进制(八进制)数,需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先将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化成二进制数;第二,再将转换后的二进制数转化成十六进制(八进制)数。
(2)二进制数的加减运算多位二进制数相加减时,可以列出竖式进行运算。
运算要点和十进制数的类似,即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向高位逐位进行运算。
进位和借位规则为:逢2进1,借1当2。
(3)符号数的表示方法和相互转换原码(符号-数值码):规定原码的最高位用来表示数的符号,其后各位用来表示数的绝对值。
对正数,符号位用0表示;对负数,符号位用1表示。
对于0,有两种表示(+ 0、–0),所以n位二进制原码的表示范围为– (12n-– 1) ~+ (12n-– 1)。
补码:规定正数的补码表示和其原码表示相同,负数的补码表示是其对应正数的补码表示逐位求反后再加1。
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保证两个相加为0的符号数,其补码表示之和也为0。
所以,零的补码表示只有一种,n位二进制补码的表示范围为–12n-~+ (12n-– 1)。
反码:规定正数的反码表示和其原码表示相同,负数的反码表示是其对应正数的反码表示逐位求反。
零的反码表示有两种(全0和全1),所以n位二进制反码的表示范围为– (12n-–1) ~+ (12n-–1) 三种表达方式之间的转换方法:①对于正数,不同表达方式结果相同,直接改下标即可;②对于负数,可以先按转换前的表达方式将其改为对应的正数,修改下标后,再按转换后的表达方式将其改为负数。
(4)二进制补码运算带符号的二进制运算可以用补码进行加减运算:[被加数]补码+[加数]补码=[和]补码,被加数、加数以及和都为补码。
运算时只考虑加法,减法可采用代数和的方式进行运算。
补码运算过程中会产生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