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教育理念对今天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阳初平民教育对今天农村建设的启示

晏阳初先生是20世纪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杰出教育家,留学归来后他创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平民教育运动,本人亦前往河北定县等地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在这些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丰富而精辟的平民教育思想,被誉为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

到了日趋现代化今天,乡村的“沦陷”却愈发严重,平民教育亦不见起色,很难不让人想起上个世纪晏阳初先生为乡村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故我希望从我所阅读过和了解到的晏阳初先生的一些资料谈谈晏阳初教育理念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增加我对晏阳初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思维体系。

下面我将分别就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内容、启示和总结进行阐述。

一: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内容

晏阳初先生在其艰辛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又以“三个方式”、“四大教育”、“五个结合”等思想为主,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就这几个方面阐述这些思想。

1.四大教育

四大教育是晏阳初教育体系最为关键的一环。

经过在河北定县长期的调查研究,他认为,中国农村问题虽然千头万绪,却大致可以用“愚、贫、弱、私”这四大疾病来描述中国农民的普遍问题。针对这四大疾病,晏先生又提出了四大教育来对中国农民进行治疗。

⑴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目不识丁,不仅缺乏知识,也缺乏学习的欲望和能力。知识是农民适应愈发复杂的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公民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为了解决中国农民的“愚”,晏阳初提出了以文艺教育攻“愚”,其主要措施有:用《平民千字课》教育农民,扫除他们中的文盲,使他们掌握识字的工具,通过文学艺术教育,使平民能应用识字工具,丰富其文化生活。

⑵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

在缺乏知识的同时,中国农民们也多处于极度贫困的境地,生活艰难。解决该问题,只有向农民们普及科学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科学头脑,才能解决生计困难,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⑶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

因为长期缺乏充分的食物和营养,同时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习惯,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由此也落得个“东亚病夫”的辱名。为此,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需要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卫生习惯,用公共的力量创办公共卫生事业,以提高其健康力,使人人成为强健的国民。

⑷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私,是指中国最大多数人民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常识,可说是“一盘散沙”。晏阳初提出了公民教育来解决中国农民“私”的问题。一方面,是努力培养民众的团结力,公共心,使受过平民教育的人无论处在任何团体,皆能努力成为一个忠实而有效率的分子。另一方面要在人类普遍具有的良心的基础上,培养和增强民众的判断力,正义感。

2.三大方式

与四大教育相配套,他又提出要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三种方式,作为实施四大教育的基本平台、途径。

学校式:采用平民学校的方式,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四大教育为主要内容。这是最普遍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子弟提供了最低限度的、最基础的教育,为他们日后接受更高等教育或走向社会谋职打下基础。

社会式:它是以高级平民学校或平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各种活动为中心,主要通过平民学校同学会所开展的读书会、演说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使毕业生按照四个方面继续受教育。这其实类似于今天的“终身教育”,为社会人士提供再教育,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

家庭式:家庭式教育是中国的特殊教育方式,它主要是“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当的训练”,使在家庭中的老少男女都能得到相当的教育。这种方式常与学校式、社会式结合进行,目的是帮助改良家庭的日常生活,扩大家庭的责任感,减少对上学青年、儿童的阻力,使家庭社会化、增进家庭的社会责任。

3.五个结合

第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平民教育的目标是适应、改良、创造实际生活,以全体人民的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民族再造为目标。

第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晏阳初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为教育而教育”的作法。平民教育要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主张知识分子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与农民相结合,深入农村,向农民学习,“从农民生活中找材料”,根据农民需要编写适用的教材。教育者必须将自己的知识简单易行地教给已识字和正在识字的农民,并且身体力行地示范。

第三是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晏阳初认为,民众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民众,而中国最大多数的民众是在农村里的农民。农民是国家的基础,是民族生命的源泉。

第四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平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民族的新生命,塑造民族的新人格,促进民族的新团结。因此,平民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使仅仅使受教育者能解决生活上物质上的要求和问题,而是要通过平民教育这种手段,达到改造民族生活,使民族再造成为有觉悟有道德有公共心有团结力的新民族。

第五是个人与集体相结合。晏阳初深知中华民族的伟大与智慧潜力,但近百年来,由于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使得他们大多数人变得愚昧无知、贪图安逸。因此,他提出个人要与集体相结合,个人在追求自身合理利益时要兼顾集体利益,做一个“集体人“。

二:晏阳初教育思想的启示

晏阳初先生提出的诸多乡村建设、平民教育的理论和思想,这都是当今新农村建设和和乡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完善和升华,这将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用之不竭的发展资源。

下面是我具体思考所得出的一些启示。

⑴深入农村,预先做好整体规划,统筹各方面资源。

我所阅读的文章中有一篇《农村运动的使命》,该文仔细分析并明确提出了农村运动的使命:民族再造,以及对象:青年男女。此后又为农村运动提出了具体实现的方法、步骤和条件,可操作性颇强,为当时中国各农村的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指导。例如其中明确提出:要做“教者与学者一同去历练的教育”,教育工作者们来到农村不能把自己放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而应当虚心深入体会村民的生活,和他们一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