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必考25个实验考学练: 实验01 探究“水的沸腾”(解析版)

中考物理必考25个实验考学练: 实验01 探究“水的沸腾”(解析版)

实验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水沸腾前水沸腾后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

【实验补充】(1)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考点方向】1、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①用温水;②减少水的质量;4、石棉网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石棉网有余热,水断续吸热;6、水沸点98度,原因: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先快后慢。

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都不能沸腾,原因:火力太小,吸收热量小于热损失。

9、安装装置时顺序:自下而上。

10、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水沸腾时,烧杯内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因为上升过程中,水对气泡压强变小。

11、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两个小孔,穿过温度计的那个孔作用:固定温度计。

另外一个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气压强与外界相同,使水的沸点测量值更准确;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如果没有小孔,会使里面气压增大,测出的水的沸点偏高。

【创新母题】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实验三-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三-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三-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三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图11是小阳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后绘制的图象,分析图像可知:(1)水的沸点为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2)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水沸腾后,烧杯口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的 (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造成的。

(4)在5min 到10min 这段时间内,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

(5)然而细心的小丽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观察到两种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6)小来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如右图所示,老师发现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你指出任意一个错误: 。

答案:98、小于、不变、液化、吸热、甲、视线没有与温度计的上表面相平或温度计不应该碰到容器的底部;小于 2、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3所示: (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这与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比不一样,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小华和其他组同学使用的酒精灯和水的质量都样同,却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8 、在烧杯(或容器)上加盖子、 小于1标准大气压 水初温较高3、(16延庆一模)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2所示。

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分析图象可知: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甲、乙组得到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90 100 A温度时间/min95CB图13答案:小于、质量4、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除了图15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浅析“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五个问题

浅析“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五个问题

浅析“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五个问题
浅析“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五个问题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是一个简单易做的学生实验,但往往因为实验前疏于考虑,实验中重视不足,导致实验的失败率很高。

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一简单分析。

问题1按照课本实验器材,安装并实验,弊端主要有:时间比较长;沸腾时现象不明显(如沸腾时剧烈程度不够等)。

由于石棉网的存在,网面凹凸不平,与杯底部接触面积不大,热传导和热辐射效果不佳,因石棉网吸收的热量,不仅给烧杯底部传导和辐射热能,同时也向外界辐射而造成热能的损失,当烧杯及烧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与向外界散发的热量接近相等时,此时水的温度上升缓慢,甚至停止上升。

改进方法:把大烧杯换成大试管(长约25厘米,直径4厘米),用酒精灯直接给盛水的大试管加热(不要加石棉网)直至沸腾。

记录数据的时间单位不用分钟,改用秒。

问题2随着温度的上升,温度计与试管(烧杯)内表面出现了许多气泡。

原因是温度计的外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试管(烧杯)内表壁也是凹凸不平的,当我们把温度计插入水中,或把水倒入烧杯里时,并没有把这些物体表面上的空气完全排除,另外原先水中也溶解一部分空气。

当给试管(烧杯)加热后,气体对水的溶解度降低,逸出的空气形成气泡,这些小气泡受热。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报告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报告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研究沸腾的原理以及影响沸腾过程的因素。

实验中使用了水,加热装置和温度计等设备,并通过观察水的外观变化以及记录温度变化来评估沸腾的过程。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沸腾是由于水在受热过程中液体内的气泡产生和释放。

引言:水的沸腾是常见的日常现象,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深入地了解水的沸腾现象,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一个基础。

材料与方法:材料:- 水- 加热装置(如电磁炉、煤气灶等)- 温度计- 烧杯方法: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

2.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3.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与水接触良好。

4. 将烧杯放置在加热装置上加热,并开始记录起始温度。

5. 不断观察水的外观变化,记录沸腾开始时水的状态的温度。

6. 继续观察水的外观变化和记录温度的变化。

7. 当水完全沸腾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此时的温度。

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水在受热过程中的沸腾现象。

初始时,水的温度较低,表面平静,没有气泡产生。

随着加热的进行,我们观察到了水中的气泡开始产生,并从液体底部升起。

随着加热的继续,气泡逐渐增多,并向液体表面迅速上升,并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汽。

最后,水完全沸腾后,整个液体处于剧烈沸腾状态,气泡不断产生并迅速升起。

实验中我们还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一开始,温度上升较为缓慢,但当水开始沸腾后,温度的升高速度明显加快。

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在100℃左右,这是因为水的沸点为100℃,水开始沸腾后,其温度不会继续上升。

我们进一步讨论了影响沸腾过程的因素。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水质纯净时,沸腾的现象更为明显和迅猛。

这是因为水质纯净时,水中没有杂质和气体,气泡更容易产生和释放。

另外,加热的速度也会影响沸腾的过程。

如果加热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过度沸腾和溢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加热速度的控制。

结论:通过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水沸腾的现象和影响因素。

水沸腾实验报告

水沸腾实验报告

水沸腾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水沸腾的过程,并观察与记录相关现象。

实验器材和试剂•电热水壶•温度计•量热器•水•实验笔记本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电热水壶、温度计、量热器和适量水。

2.将水倒入量热器中并使用温度计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3.打开电热水壶,并将量热器放在电热水壶上。

4.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并持续记录温度的变化。

5.当水开始出现沸腾现象时,停止记录温度的变化,并记录沸腾开始的温度。

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时,我们观察到了以下现象:1.初始时,水的温度为25°C。

2.随着电热水壶的加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

3.当水温达到100°C时,水开始出现沸腾现象。

4.沸腾时,水发生剧烈的气泡运动,并伴有水蒸气的释放。

5.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C左右。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水的沸点为100°C。

在达到100°C后,水开始出现沸腾现象,水分子受到热量的刺激而脱离液态形成气体。

2.沸腾是水分子在液态与气态之间不断转换的过程。

当水分子受热达到一定能量时,可以克服表面张力并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形成气泡并释放水蒸气。

3.沸腾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环境气压密切相关。

在常压下,水的沸腾点为100°C,但当气压发生变化时,水的沸点也会相应改变。

4.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稳定在100°C左右。

这是由于沸腾过程中需要耗费热量来转化水分子的状态,因此水的温度不会继续上升。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水沸腾的过程及相关现象。

水沸腾是水分子在液态与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受温度和环境气压的影响。

在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稳定。

这对我们了解水的性质以及研究其他液体的沸腾过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沸腾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以及通过调节环境因素来控制沸腾的过程。

三年级水沸腾实验记录

三年级水沸腾实验记录

三年级水沸腾实验记录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三年级水沸腾实验记录,仅供参考:实验名称:水沸腾了
实验目的:探究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了解水的沸点。

实验器材: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烧杯(中偏小)、100℃温度计、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
1. 将三脚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在上面放置石棉网。

2. 在烧杯中加入50ml清水,放在石棉网上。

3. 点燃酒精灯,将酒精灯移至三脚架下方,用镊子调整灯芯,使灯的外焰燃烧石棉网。

4. 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每两分钟记录一次。

5. 当水沸腾时,观察温度以及水中、水面、水面之上的现象。

实验记录:
1. 开始加热前,温度计显示室温为25℃。

2. 加热2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88℃。

3. 加热4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92℃。

4. 加热6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96℃。

5. 加热8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98℃。

6. 加热10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100℃。

7. 加热12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100℃。

8. 加热14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100℃。

9. 加热16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100℃。

10. 加热18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100℃。

11. 加热20分钟后,温度计显示水温为100℃。

12. 观察水沸腾时,水面上有气泡冒出,水面上方没有明显的现象。

实验结论:
1. 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最终达到沸点,温度保持不变。

2. 水沸腾时,水面上有气泡冒出,水面上方没有明显的现象。

3. 水的沸点为100℃。

中考物理实验精练精解专题实验题9探究水的沸腾含解析

中考物理实验精练精解专题实验题9探究水的沸腾含解析

实验题9 探究水的沸腾一.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使用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方法与步骤:1、按图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在下表中3、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4、分析现象和图像,得到结论: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

注意事项: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始就使用热水或减少水的质量;2、如果烧杯擦得特别干净或用烧杯中的水曾煮开过,这时,由于气泡产生条件不足,致使沸腾时气泡发生不太剧烈。

如在水中投入少许碎瓦粒,则沸腾现象格外醒目。

3、引导学生了解水的沸点为什么不是100摄氏度.二.真题精练1.(·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甲中温度计读数是 _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______图(选填“A”或“B”);(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_______℃;(3)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____________;(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形成的。

【答案】 (1). 96 (2).A (3).98 (4).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5). 液化【解析】【详解】(1)[1]由图甲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96℃。

[2]由图乙知,A 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是沸腾时的现象,故A 符合题意;B 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沸腾前的现象故B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3]由图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

(3)[4]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4)[5]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

水沸腾实验报告

水沸腾实验报告

水沸腾实验报告水沸腾实验报告引言:水沸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之一。

然而,我们是否真正了解水沸腾的原理和背后的科学原理呢?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水沸腾的过程,探究水沸腾的原因,并分析影响水沸腾的因素。

实验过程:实验中我们准备了一个小锅和一些水,将水倒入锅中并加热。

在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记录下了以下几个关键的观察点。

观察点一:水开始升温当我们将水加热后,首先观察到的是水温的逐渐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在增加,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水的密度逐渐减小。

观察点二:水开始冒气泡随着水温的升高,我们观察到水中开始冒气泡。

这些气泡实际上是水分子受热后产生的蒸汽。

由于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水分子能够克服表面张力,形成气泡并逐渐上升。

观察点三:气泡逐渐增多随着水温的继续升高,我们观察到水中的气泡逐渐增多。

这是因为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更高,更多的水分子能够克服表面张力,形成气泡并逐渐上升。

同时,水中的热量也逐渐增加,加速了水分子的运动,使得气泡的产生更为频繁。

观察点四:水开始沸腾当水温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观察到水开始沸腾。

沸腾是指水中的气泡不仅仅在水中形成,而是在水中形成并迅速升腾到水面上。

这是因为水温达到了沸点,水分子的平均动能足够高,能够克服表面张力并形成大量的气泡。

影响水沸腾的因素:除了观察水沸腾的过程,我们还对影响水沸腾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影响因素一:气压我们在实验中改变了气压,发现气压的变化对水沸腾有一定的影响。

当气压较低时,水的沸点会降低,水沸腾的温度也会相应降低。

相反,当气压较高时,水的沸点会升高,水沸腾的温度也会相应升高。

影响因素二:溶质的存在我们还探究了溶质的存在对水沸腾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向水中加入了一些盐,观察到水的沸点明显升高。

这是因为溶质的存在增加了水的溶液浓度,使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使水分子克服这种相互作用力,形成气泡并沸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本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本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课本实验再现一、提出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二、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水、烧杯、实验材和实室用温度计、秒表、火柴、硬纸板等。

三、实验步骤(1)按实验装置图自下而上组装实验装置;(2)在烧杯中装人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加热,并给烧杯盖上硬纸板,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3)当水温达到90C时,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值,直到水沸腾后5min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4)根据记录的温度值,作出水的温度一时间图像。

四、数据处理五、实验现象(1)水沸腾前,烧杯底部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渐渐变小;水的温度逐渐上升。

(2)水沸腾时,烧杯底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到达液面时破裂;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六、实验结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拓展训练1.星期天,小芳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芳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芳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C. D.2.关于“研究水沸腾的规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的测量工具是体温计和停表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C.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升高D.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3.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8-6-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5.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酒精灯火焰大小一样的实验器材,按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

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 探究水的沸腾

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水沸腾前水沸腾后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

【实验补充】(1)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汽化方式异同点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沸点时剧烈程度缓慢剧烈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考点方向】1、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①用温水;②减少水的质量;4、石棉网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石棉网有余热,水断续吸热;6、水沸点98度,原因: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先快后慢。

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都不能沸腾,原因:火力太小,吸收热量小于热损失。

9、安装装置时顺序:自下而上。

10、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水沸腾时,烧杯内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因为上升过程中,水对气泡压强变小。

11、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两个小孔,穿过温度计的那个孔作用:固定温度计。

另外一个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气压强与外界相同,使水的沸点测量值更准确;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如果没有小孔,会使里面气压增大,测出的水的沸点偏高。

实验01 探究“水的沸腾”(解析版)

实验01 探究“水的沸腾”(解析版)

实验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水沸腾前水沸腾后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

【实验补充】(1)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汽化方式异同点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沸点时剧烈程度缓慢剧烈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考点方向】1、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①用温水;②减少水的质量;4、石棉网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石棉网有余热,水断续吸热;6、水沸点98度,原因: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先快后慢。

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都不能沸腾,原因:火力太小,吸收热量小于热损失。

9、安装装置时顺序:自下而上。

10、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水沸腾时,烧杯内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因为上升过程中,水对气泡压强变小。

11、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两个小孔,穿过温度计的那个孔作用:固定温度计。

另外一个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气压强与外界相同,使水的沸点测量值更准确;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如果没有小孔,会使里面气压增大,测出的水的沸点偏高。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 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
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教材分析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
理。
知道水沸腾实验的特点,了解实验过程中水沸腾气
高温度.
教学过程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会观察,
根据实验的现象填写表格。
3、记录每 1min 或 2min 时间间隔的温度值,再根
据表格上的数据,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将表格上的据
用图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根据图象上的特点总结
出水沸腾的特点.
1、引导学生思考沸腾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沸
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用查找信息的方法学习,教师制订学习课题,学生查找
信息,处理信息,得出一些结论。
且只在一定的温度下才发生,我们可以把这个温度叫沸
点,教师再提供关于沸点的一些资料,学生阅读,形成
课例研究综 关于液体有沸点,并且温度固定(在标准气压下)的观

念,结合实验结论,总结出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
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自
己总结出实验结论,关于液体的沸腾和沸点的知识可以
教学目标 泡的变化情况。
做出水沸腾的温度时间曲线图。
学生缺乏动手实验的操作性,对过程实验数据的记
录容易出现错误,此实验需要小组团结协作完成,即考 学生学习能
验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力分析
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将生活现象通过此次试验进

水沸腾实验实验报告

水沸腾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水的沸腾现象,掌握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2. 学习使用实验器材,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3.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水沸腾是指水在达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三、实验器材1. 烧杯:用于盛放水。

2. 酒精灯:用于加热水。

3. 温度计: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4. 水银气压计:用于测量大气压。

5. 秒表:用于计时。

四、实验步骤1. 将烧杯置于酒精灯上,加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

3. 开启酒精灯,开始加热水,同时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4. 当水温升高至接近100℃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5. 继续加热水,观察水沸腾的现象,并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和持续时间。

6. 关闭酒精灯,让水自然冷却,观察水沸腾后冷却的现象。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 | 水的初始温度(℃) | 水沸腾时的温度(℃) | 水沸腾持续时间(min)--------|------------------|------------------|-------------------1 | 20 | 98 | 22 | 25 | 99 | 23 | 30 | 100 | 24 | 35 | 100 | 2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沸点逐渐升高。

在实验过程中,当水温达到98℃时,水开始沸腾;当水温达到100℃时,水沸腾得更加剧烈。

2.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在实验过程中,大气压保持不变,水的沸点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3. 实验结果表明,水沸腾后,水蒸气会迅速扩散到空气中,导致水温迅速降低。

因此,水沸腾后冷却得较快。

七、实验结论1. 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2. 水沸腾时,水温逐渐升高,沸点逐渐升高。

3. 水沸腾后,水蒸气迅速扩散到空气中,导致水温迅速降低。

16【2.3】物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6【2.3】物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适量的水、细线、石棉网。

实验目的:探究水沸腾时特点。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的温度及水
中气泡的变化。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
次温度,填入下面表格中。

2.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出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
图像。

实验结论: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水的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 水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并且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数据:(注:根据实际数据填写)
实验现象:
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水沸腾前,水下面的气泡相对较大,气泡到水面过程中逐渐变小;水沸腾时:水下面的气泡相对较小,气泡到水面过程中逐渐变大。

实验注意事项:
器材安装要从下到上开始:先放置酒精灯,根据酒精灯外焰加热的高度确定铁圈,之后依次向上添加器材。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15.3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15.3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15.3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命题点:1.温度计的选用、使用及读数方法(2021年2次、2021年1次)2.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提高初温、减少水的质量)3.实验装置中,烧杯上面提一纸板的促进作用(避免冷却时水冷却放热,导致实验时间过长;如果提的就是厚板可以并使烧杯内气压增高,从而沸点提升,影响实验结果)(2021年1次)4.气泡的变化(2021年1次、2021年1次)5.撤除酒精灯冷却,水中的气泡可以慢慢消失,而不是马上消失(原因就是石棉网的温度较低,还可以向烧杯中的水提供更多热量)6.分析数据和图像(2021年1次、2021年2次)7.总结水融化时的特点(放热温度维持不变)(2021年2次、2021年1次、2021年3次)8.沸点及其与气压的关系(相同液体的沸点相同;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高)(2021年2次、2021年1次,2021年3次)9.产生的“白气”(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10.多次实验的目的(排除偶然性,使实验具有可靠性)实验结论: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实验器材和材料】秒表×1,铁架台×1,小铁圈×1,大铁圈×1,酒精灯×1,石棉网×1,烧杯×1,温度计×1,中间拎小孔的硬纸板×1,火柴,坐标纸,水.【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装置图,按自下向上的顺序加装实验器材.2.在烧杯里加入适量的冷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烧杯上沿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3.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盛了冷水的烧杯加热.4.当水温至90℃时,内要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水融化后5min年才5.实验过程中应边观测边记录,将时间和温度记录在预先设计不好的表格中6.分析处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关系曲线.7.搞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不好【实验现象】刚开始给冷水加热时,不久,在烧杯的器壁出现了许多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烧杯器壁开始上升.而在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随着水的温度继续升高,发生了变化,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这时水就沸腾了.在水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稳定了,即使继续加热温度也不改变.如果把酒精灯撤掉以后,沸腾很快停止.实验开拓:(1)由表格数据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2)为了延长冷却时间,可以实行的措施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下一条即可).(3)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_____(填物体变化名称)形成的.(4)水融化撤退回去酒精灯时烧杯中的水没立即暂停融化,你指出可能将的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3中的___图所示【易错警示】【例题】(2021武汉)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右图的相同装置探究水融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吻合90℃时,内要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来了例如图乙右图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2)分析图乙所述,小华将水冷却至融化的时间显著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学习目标】1、知道沸腾现象及其发生的条件。

2、能用沸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3.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预习】
、你知道水在什么情况下沸腾吗?水剧烈与缓慢沸腾时,水的温度哪种情况高?
2、实验目的:(1)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2)观察水沸腾时温度如何变化。

3、实验器材要用到哪些呢?如:铁架台、石棉网、中央有孔的硬纸板、火柴、烧杯、酒精灯,还有、。

他们的用途各是什么?
一、实验时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1、实验时为了节省时间。

(1)应该用70℃左右的水作为初温。

(2)为了使水均匀受热,要不时的用玻璃棒搅拌。

(3)组内三个学生要相互合作,一位学生观看手表报时,一位学生观察温度计到某一时刻的读数,一位学生在黑板上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并在数轴上描点,(4)观察温度时,为了准确读取数据,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2、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1)本实验中酒精灯里的酒精是一种易燃物品,灯内盛放的酒精一般应不超过灯容积的2/3左右。

(2)要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不允许用已点燃的酒精灯去“引燃”未点的酒精灯,反过来也不允许。

(3)酒精灯外焰的火焰温度最高,一般加热时用其外焰。

(4)加热完毕,应将酒精灯熄灭,熄灭酒精灯时不准用嘴吹,应把灯帽迅速盖上。

(5)观察温度计时,避免沸水溅到脸上或手上造成烫伤。

二、实验中观察的重点
1、加热过程中,在什么位置先看到气泡?是在烧杯的底部还是上部?气泡的大小如何?观察这个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是否有变化?
2、继续加热过程中,杯底出现的气泡的形状、大小、多少与前面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这些气泡能否升到水面?观察这个过程温度计示数是否有变化?
3、沸腾后再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水在沸腾时的温度是否会变化。

4、在水沸腾时,如果移开酒精灯,沸腾是否继续进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1)教学内容设计: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精心搞好实验教学设计,备课时,要广泛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进行提炼和加工,形成自己的备课特色。

多注意备问题设计,备过程和方法,促进学生实验能力提高。

备课时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内容,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做到既照顾全体,又兼顾两端,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2)实验器材设计: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因涉及器材和步骤多,实验费时,为节省时间,教师可考虑对实验作适当改进:①烧杯不用
100ml的,而改换为50ml的,实验时杯中盛水40ml左右;②上课前用“热得快”在热水瓶中加热准备好70℃左右的温水,代替冷水开始加热;③机械秒表可换成电子秒表;④烧杯口盖一张平整的硬纸片,并设法减小教室里空气的流动;⑤每位学生实验完毕,烧杯中的热水加减由教师完成;⑥减少实验过程的中间环节,中间实验的学生可不拆除全部实验器材。

(3)时间设计
(4)学生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四.教师上课设计
教师要强调注意:①实验器材中酒清灯、温度计、秒表等的规范使用;②实验器材在铁架台上的组装调试;③如何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④学生的分工合作;⑤观察酒精灯火焰大小和烧杯水量的多少;
⑥小组长负责制的实验器材检查和整理验收;⑦实验结论的得出与描述等。

教师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反思,及时反馈到以后的教学中,并反馈给本组其他教师。

教师要善于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构建自己的家庭实验室,勤于动手,使知识拓展提高。

课外作业:
1、制作一个纸锅并用它来烧水。

2、怎样才能听到沸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