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各纲特征

合集下载

普通动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普通动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普通动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普通动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动物分类、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态学和行为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以下是各章知识点总结:1. 原生动物门- 主要特征: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具有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是一个具有独立完整的有机体。

- 代表动物:草履虫结构和功能。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具有表膜、纤毛、口沟、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和小核等结构。

草履虫的运动和消化等功能都是通过其表膜和纤毛来实现的。

2. 无脊椎动物门- 主要特征:无脊椎动物是一类身体构造简单、缺乏脊椎骨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门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等四大类。

- 代表动物:节肢动物中的蜘蛛、蚊子、蟑螂等。

节肢动物具有三对脚、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等结构,其身体分节使得它们能够灵活地运动。

3. 脊椎动物门- 主要特征:脊椎动物是一类具有脊椎骨的动物。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的等级之一,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 代表动物:鱼类中的鲤鱼、鲨鱼等;两栖动物中的青蛙、鳄鱼等;爬行动物中的蛇、蜥蜴等;鸟类中的鸡、鸟等;哺乳动物中的牛、羊、猫等。

脊椎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做出反应。

4. 昆虫纲- 主要特征:昆虫是一类有翅和无翅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胸部包含三对脚和一对触角。

- 代表动物:蜜蜂、蚊子、苍蝇等。

昆虫具有高度发达的繁殖系统和发达的神经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5. 植物纲- 主要特征:植物是一类有根、茎、叶等器官的植物。

植物有细胞壁、叶绿素、果实、种子等特征。

- 代表动物:草木、树木、花卉等。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能够为地球提供氧气、食物、建筑材料等资源,同时也是许多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以上是普通动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动物学第七章:爬行纲主要特征

动物学第七章:爬行纲主要特征

5)羊膜:羊膜腔的壁,保护胎儿发育,羊膜腔内充满羊水, 使胎儿悬浮于液体环境中,防止干燥以及机械损伤。
6)尿囊:在羊膜形成的同时,自胚胎的消化道后端发生突 起,称为尿囊。尿囊外壁与绒毛膜紧贴,有着丰富的毛 细血管,充当胚胎的呼吸器官。另外,胚胎代谢所产生 的尿酸即排到尿囊腔中。
2、羊膜卵的胚胎发育
• 在脊椎动物从水到陆的漫长进化历程中,由两栖动 物产无羊膜卵转变成爬行动物产羊膜卵是一个极其 重要的飞跃进步。
• 从两栖类到爬行类的转变发生于地质年代为石炭纪 (3.5亿年前)。这个转变最后跨过的一个关口是羊 膜卵的完成。
• 羊膜卵的出现,完全解除了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中 对外在水环境的依赖,这才确立了脊椎动物完全陆 生的可能性。
• 3亿年前,当具有高等和进步特征的新兴爬行动物在地球上出 现后,很快就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在地球上各种生态环境 中占主导地位的动物。
• 爬行动物虽然完成了两栖类没有彻底完成的登陆任务,成为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但它还是低等的羊膜动物,属于变温 动物。
• 在进化过程中,有机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还没有提高到象它 们的后裔 — 鸟类和哺乳类那样的水平,还存在着一些原始的 特征。如:心室分隔不完全;血液循环还是不完善的双循环; 保留两个体动脉弓;变温、体温调节能力差。
2、五趾型附肢及带骨进一步发达和完善,指、趾端具 角质的爪,适于陆地上爬行。
3、骨骼较坚硬,骨化程度较高。脊椎除加固外,分化 更加完善,颈椎的分化,躯干椎有胸椎和腰椎的分 化。
4、头骨具单一枕髁。
5、肺呼吸进一步完善。呼吸氧面积增大和呼吸结构完 善,皮肤和鳃的呼吸消失。
6、心脏仍为二心房一心室。心室出现了不完全隔膜。 7、与无羊膜动物一样,为变温动物。

动物学复习提纲

动物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一般特征1. 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的单细胞动物2. 身体微小3. 单细胞动物群体:是由多个个体聚合而成,没有细胞分化,各个体相对独立,或者只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如团藻。

4. 包囊特殊的适应性(二)生理及生殖特性1.有多种营养方式植物性营养——具有色素体,在阳光下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鞭毛虫.动物性营养——吞食其他微小生物或有机碎片为营养,如变形虫.渗透性营养——借体表的渗透作用摄取周围的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质2.呼吸和排泄(1)呼吸:通过表膜的扩散作用(2)排泄:渗透作用,伸缩泡3.激应性4、生殖无性生殖——由一个亲体产生子代的原始繁殖方式,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二分裂、出芽生殖、裂体生殖、质裂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接合生殖第四章、刺胞动物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辐射对称,少数已发展为两侧辐射对2.具有两胚层及原始的胃循环腔。

3.具细胞与组织的分化4.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5. 刺细胞 :攻击和防卫6.水螅型和水母型7.生殖和世代交替8.多态现象2.掌握水螅的基本结构。

具以一下结构:扣、垂唇、皮层、中胶层、胃层、触手、胃循环腔、卵巢、卵细胞、基盘、芽体3.名词解释:辐射对称:即可通过动物身体中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动物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周围的环境没有前后左右之分,只有上下的区别。

细胞外消化:食物进入消化循环腔中,由腺细胞分泌消化液,将其消化。

此种消化形式称细胞外消化。

世代交替:世代交替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群体多态:即在同一个群体上有多种不同形态和生理功能的个体。

第五章:扁形动物1.扁形动物门分成哪几类?结合其生活环境和方式比较各纲动物的特点?2.涡虫纲的主要特征1)体表具纤毛,有皮肌囊,上皮组织里具杆状体2)具有口无肛门的消化系统。

3)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较发达。

动物学简答题

动物学简答题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简述题:(1)原生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特征:(一)身体由单细胞构成,由细胞器或胞器或类器官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二)以运动胞器来完成运动:鞭毛、纤毛、伪足。

(2)原生动物门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是什么鞭毛纲,特征:1、运动:以鞭毛为运动胞器2、营养方式:有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3种。

3、繁殖: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环境条件不良时能形成包囊。

代表动物:绿眼虫…肉足纲,特征:1、运动器官--伪足2、体表为质膜,胞质分化明显。

3、繁殖:无性生殖:二分裂;有的具有性生殖;形成包囊极为普遍。

代表动物:大变形虫孢子纲,特征:1、均寄生生活;无运动器官或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2、具顶复合器。

功能不详。

3、营养方式为异养。

4、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

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体内(裂体繁殖),有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体内(配子生殖)。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纤毛纲,特征:1、运动器官--纤毛。

'2、结构复杂,分化最多3、生殖:无性--横二分裂;有性--接合生殖。

4、细胞核有两种类型:大核(营养)和小核(繁殖)。

5、营养方式为异养代表动物:大草履虫(3)杜氏利什曼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各引起人类什么疾病各引起黑日病,疟疾。

综述题:(1)综述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及防治原则。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人体内,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内。

★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

★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有性的配子生殖和无性的孢子生殖。

寄主有两个:人和雌性按蚊,借按蚊传播。

防治:治病(奎宁),灭蚊。

(2)简述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最原始、又是比较复杂的一类动物1、主要特征:(一)身体由单细胞构成,由细胞器或胞器或类器官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二)以运动胞器来完成运动:鞭毛、纤毛、伪足。

动物学各纲特点

动物学各纲特点
皮肤
皮肤
无角质化,
皮肤表面有不同程度的轻微角质化。
皮下层具脂肪
具良好的抗透水性、敏感功能和温控功能
衍生物
具棔鳞
具许多单细胞腺体
具骨鳞、硬鳞
富含腺体
色素细胞分布
无附属物
缺少腺体
具角质鳞片
表皮加厚形成角质鳞
爪:爪、甲、蹄
腺:皮脂汗味乳
肌肉
肌肉按节排列,无水平隔,不形成轴上肌和轴下肌
发电器官
不按节排列,形成形状和功能不同的肌肉轴上缩小,轴下发达,分化明显,
2心室
红血细胞无核
动脉
腹大动脉、入鳃动脉出鳃动脉、背大动脉入鳃动脉和出鳃动脉合称动脉弓
体动脉弓左右合并为背大动脉,合并前各有一锁骨下动脉分支肺皮动脉弓分支入肺和背部皮下。
颈动脉自右体动脉弓
右体动脉弓
无名动脉、背大动脉
左体动脉弓,锁骨下动脉前移,右锁骨下、右总颈和左总颈动脉相合成无名动脉
静脉
总主静脉、前主静脉后主静脉、侧腹静脉肝静脉、肝门静脉、尾静脉
圆口纲
软骨鱼纲
硬骨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外形
具头无上下颌
无成对附肢具奇鳍,圆尾形
口腹位、有鳍脚
歪尾形、有泄殖腔
口前位、无鳍脚
正圆尾、无泄殖腔
蛙蟾型
指(趾)端具爪
体形流线型,被羽
特殊
松果眼
皮肤裸露
龟鳖类等有辅助呼吸器官(咽囊或副膀胱)
前肢特化为翼
恒温
分部
躯干、尾
颈椎(1枚)、躯干椎、荐椎(1枚)、尾椎
颈椎、胸腰椎、荐椎、尾椎
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总结各门动物特点

(完整版)普通动物学总结各门动物特点

一、原生动物门包含种类:鞭毛虫、变形虫、纤毛虫主要特征:1、真核单细胞动物(绝大部分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单细胞群体)2、运动和摄食器官:鞭毛(鞭毛虫)、纤毛(纤毛虫)、伪足(变形虫)3、消化:通过食物泡4、呼吸、代谢:体表5、生殖方式:主要无性生殖(纤毛虫接合生殖(有性))6、适应性:包囊(一)鞭毛纲1、三分质膜(表膜条纹)2、绿色鞭毛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副淀粉粒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溶有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4、纵二分裂5、动鞭亚纲中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1/5),主要靠白蛉子传播,病症是肝脏肿大、发高烧、贫血以至死亡。

6、动鞭亚纲中的锥虫又叫睡病虫(二)肉足纲1、外质与内质2、伪足,变形运动,形成食物泡(胞饮)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4、二分裂5、有孔虫帮助勘探矿物、石油;确定地质年代6、痢疾内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三)孢子纲1、间日疟原虫(四)纤毛纲(草履虫)1、三层表膜中间一层+最内一层形成表膜泡:缓冲带2、大小两核3、内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4、横二分裂/ 接合生殖二、海绵动物门主要特征:1、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细胞有相对独立性2、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3、侧生动物4、体壁:两层细胞(扁细胞,领细胞)疏松结合,之间为中胶层5、水沟系6、生殖方式:无性/ 有性无性:出芽/芽球有性:精子由领细胞吞食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被带入卵内7、两囊幼虫、逆转现象8、分类: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硅质)、寻常(硅质/海绵质纤维)9、原始性(与原生动物相似):领细胞(领鞭毛虫)、细胞内消化、细胞疏松而独立进步性:发育中有胚层分化、具有几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且细胞之间有联系、与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三、腔肠动物门主要特征:1、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2、浮浪幼虫3、辐射对称4、两胚层: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分化——内胚层、中胶层、外胚层5、皮肌细胞6、神经细胞:神经网,扩散神经系统7、消化循环腔8、世代交替:有性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往往在同一种生活史的不同阶段9、发育到囊胚就孵化出来(一)水螅纲【最低等,由此向其他两纲分化】1、结构简单2、水母型一般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3、生活史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1)水螅型群体多态现象:同一生活型上存在不同的功能个体水螅体/生殖体(2)水母型(二)钵水母纲1、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2、个体较水螅水母大,无缘膜3、消化循环腔较复杂4、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三)珊瑚纲1、没有水母型,只有水螅型2、螅体构造复杂5、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纲水螅型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包含种类:吸虫、涡虫、绦虫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2、中胚层: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中胚层,成为三层动物3、皮肤肌肉囊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5、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焰细胞)6、神经系统:有脑,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7、感觉器官:眼点和耳突8、固定生殖腺,可体内受精9、牟勒式幼虫(一)吸虫纲(寄生虫)1、吸盘2、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哺乳动物、钉螺)3、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更换寄主的意义【纽形动物】——纽虫与扁形动物相似但更加进步,其帽状幼虫与环节动物的担轮幼虫相似,所以介于扁形与环节动物之间五、假体腔动物包含种类:线虫动物门、轮虫动物门主要特征:1、假体腔(原体腔)2、排泄系统:原肾管系3、体表有非细胞的角质膜(一)线虫动物门(人蛔虫)1、呼吸与排泄系统:没有呼吸器官,厌氧呼吸。

动物学整理资料

动物学整理资料

动物学复习资料原生动物门鞭毛纲(绿眼虫)主要特征:1.以鞭毛为运动器官,鞭毛数目一般较少2.营养方式有三种:自养型(含有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异养型(没有色素,靠吞噬营养或者渗透营养)、混合型(虫体有色素,无光进行异养,有光光合)3.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为纵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4.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形成包囊。

包括:夜光虫、罗甲腰鞭虫、勾腰鞭虫、锥虫、利什曼原虫、飘游口丝虫、腮隐鞭毛虫肉足纲(大变形虫)主要特征: 1.具有司运动和摄食功能的伪足2.体表仅有极薄的原生质膜,不能维持身体固定形态,有些种类具壳3.吞噬性营养4.呼吸和排泄作用主要靠体表的渗透作用,多行二分裂生殖,部分有性,包囊形成极为普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5.细胞职场分化为明显的外质与内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

包括:大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表壳虫、沙壳虫、球房虫、太阳虫、等辐骨虫。

孢子纲(日间疟疾虫——五大寄生病之一)主要特征: 1.缺乏任何运动器(某些种类生活的某一时期可做变形运动或有鞭毛)2.全营寄生生活,一般缺乏摄食胞器,靠体表渗透获取营养。

3.裂殖体都具顶复合器结构,与虫体侵入寄主细胞有关4.生活史复杂,繁殖能力强,有时代交替现象,生活史中一般经过裂体生殖(无性生殖),配子生殖(有性生殖),孢子生殖(无性)三个阶段。

其中裂体生殖、孢子生殖都能大量繁殖后代,孢子生殖为本纲特有(间日疟原虫)。

包括:兔肝艾美球虫、牛巴贝斯焦虫、碘泡虫。

纤毛纲(大草履虫)主要特征:1.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2.核和细胞质出现高度分化,核有大小核之分,小核与生殖有关(仅含DNA),大核司营养(含有DNA和RNA);细胞质分化出胞口、胞咽、胞肛、伸缩泡、刺丝泡等多种细胞器,刺丝泡为草履虫所特有。

3.有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即接合生殖和无性的横二分裂(小核先有丝分裂,大核后无丝),有利环境进行无性,无利环境进行有性4.应激性强5.以包囊度过不良环境6.一般结构较复杂,分化种类多,大多数具取食细胞器包括:草履虫、小瓜虫、棘尾虫、游仆虫、钟虫、车轮虫、结肠肠袋虫、鲤斜管虫名词解释:1. 裂体生殖:进入宿主细胞的孢子从滋养体成熟后,首先核分裂成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核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多个裂殖子,这种复分裂方式称为裂体生殖。

动物学第九章: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动物学第九章: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第九章 哺乳纲(Mammalia)
第一节 哺乳纲的躯体结构 第二节 哺乳纲繁殖方式 第三节 哺乳纲主要特征 第四节 哺乳纲的分类 第五节 哺乳纲的起源及适应辐射
第三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 为最复杂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进步性特征主要 表现:
1、在营养代谢方面,出现了口腔咀嚼和消化。 2、肺泡的出现和肌肉质横膈的形成,增强了气体交换。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环境的依赖性。 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活动范围大大扩展。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
和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
6、胎生、哺乳,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这些进步的特征,使哺乳类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
境条件,分布几乎遍布全球,形成了陆栖、穴居、飞环境保温机制
1)打冷颤或燃烧脂肪产生热量 2)寒冬季节,换毛,增强隔热 效果 3)把脸部或其他绝缘差的部位埋 起来,减少热量损失 4)脚部有逆流热量交换,阻止 该处流失热量 5)极地水生种类海象, 水中体 表温度接近0度,皮肤血流减少, 出水后增加血流升温 6)迁徙、冬睡或冬眠

动物学复习

动物学复习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们的主要特征整个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身体微小原始性(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在各类动物中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反映了动物界最早祖先类型的特点。

)有特殊的适应性群体单细胞动物2、四个纲的主要特征(1)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官,它是能运动的细胞表面突起,受核控制。

(2)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且形态各异。

(3)孢子纲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4)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纤毛比鞭毛短,数目多,运动时节律性强。

3、草履虫的结构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表膜上有纤毛和口沟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

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是运动。

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的精子鞭毛具有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斜沟伸向身体中部的沟。

沟的未端为口。

●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较透明。

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剌丝泡: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

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

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泡伸缩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

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

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大核: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

功能:主管营养代谢、细胞分化,称为营养核。

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

科普动物学了解动物的分类与特征

科普动物学了解动物的分类与特征

科普动物学了解动物的分类与特征科普动物学:了解动物的分类与特征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展现着令人惊异的形态、行为和适应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王国的多样性,科学家们对动物进行了分类研究。

本文将介绍动物的分类方法以及它们常见的特征,帮助读者对动物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动物分类法科学家常用的动物分类法是基于几个主要的分类级别,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分类级别。

1. 界(Kingdom):动物界是生物界中的一个大分类单位,它包括了所有的动物。

动物界的特征是它们都是多细胞生物,能够摄取有机物质和能够运动。

2. 门(Phylum):动物界下面有30多个门,其中包括了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等。

脊索动物门包括了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这些动物都具有脊索和脊椎。

3. 纲(Class):门下面是纲,一个门下可以有多个纲。

例如脊椎动物门下有鸟纲、兽纲、鱼纲等。

每个纲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亚纲的划分。

4. 目(Order):纲下面是目,一个纲下可以有多个目。

例如在兽纲下,一目是灵长目(如猴子、猩猩),另一个目是食肉目(如狮子、老虎)。

5. 科(Family):目下面是科,一个目可以有多个科。

例如在灵长目下面,一个科是猴科(如长臂猿、黑猩猩),另一个科是人科(如人类)。

6. 属(Genus):科下面是属,一个科可以有多个属。

例如在人科下面,一个属就是人属,只有一个物种——人类。

7. 种(Species):属下面是种,种是分类学中最小的分类单位。

一个属可以有多个种。

例如在人属下面,一个种就是智人(Homo sapiens)。

二、动物的特征不同的动物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特征。

1. 对称性:动物可以根据身体的对称性进行分类。

最为基本的对称性是辐射对称和双边对称。

辐射对称的动物身体结构具有中心轴线,像水母和海葵;而双边对称的动物身体可以划分为左右两侧,如人类和大多数动物。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和归类,这种分类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动物的多样性。

动物被分类为动物界(Animalia),该界又被分为不同的亚界(subkingdom)、门(phylum),再细分为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和种(species)。

亚界:亚界是动物界的大类别,目前已经识别出29个亚界,其中包括脊索动物亚界(Chordata)、节肢动物亚界(Arthropoda)和软体动物亚界(Mollusca)等。

门:门是动物界中的下一个分类单位,例如脊索动物门中包括了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类:类是在门之下的一级分类,例如脊索动物门中的鸟类纲和爬行动物纲等。

目:目是在类之下的一级分类,例如鸟类纲中的鸽目和鹰目。

科:科是在目之下的一级分类,例如鸽目中的鸠科和鸽科。

属:属是在科之下的一级分类,例如鸽科中的鸽属。

种:种是属之下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通常由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基因组成。

动物的特征:动物的特征涵盖了它们的结构、生理、行为和进化特征。

2.脊柱和无脊柱动物:动物可以进一步分为脊柱动物和无脊柱动物两大类。

脊柱动物具有脊椎骨或脊柱,如哺乳动物和鸟类。

无脊柱动物则没有脊椎骨或脊柱,如昆虫和软体动物。

3.对称性:动物具有不同的对称性,包括辐射对称和双面对称。

辐射对称是指动物身体可以沿着中心轴线进行对称分布,如海星。

双面对称是指动物身体可以在一个平面上分为两个镜像对称的部分,如人类。

4.组织和器官:动物具有特定的组织和器官系统,用于执行不同的功能。

这些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5.内部腔体:许多动物内部具有腔体,用于分隔不同的器官系统。

例如,人类具有胸腔和腹腔,用于保护心脏、肺部和脏器。

6.进化和适应性:动物在数百万年的进化中适应了各种环境,并发展出不同的行为和生理特征。

例如,鸟类通过进化发展出了飞翔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动物学各门动物的主要特征

动物学各门动物的主要特征

动物学各门动物的主要特征原生动物门:1、结构:由单细胞构成,具有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还具有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特殊细胞器(类器官,如胞口、胞咽、伸缩泡、鞭毛等),完成运动、消化、排泄、生殖、感应等多种生理机能2、运动器官:鞭毛、纤毛和伪足3、营养方式:光和营养、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4、呼吸和排泄:主要是通过体表进行。

伸缩泡只能排出一部分代谢废物,主要是水分5、分布:海水、淡水和潮湿的土壤都有分布,营共生和寄生生活的种类也不少6、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等二分裂、纵二分裂、横二分裂、裂体生殖、孢子生殖、出呀生殖)、有性生殖(配子生殖、结合生殖)海绵动物门:1、水生,成体营固着生活,体制多数不对称2、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具有骨针或有有机纤维组成的内骨骼3、具独特的水沟系统4、生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胚胎发育过程中具胚层逆转现象腔肠动物门:1、体制辐射对称2、具两胚层、原始消化腔3、有组织分化4、具肌肉结构5、具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弥散式,牵一发而动全身)扁形动物门:1、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制,分化出前后左右和背腹,并使神经进一步向前集中,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准确2、中胚层的形成可以储藏水分和营养,加强了新陈代谢3、体壁是由表皮和肌肉层共同形成的皮肤肌肉囊4、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无肛门,属于不完全消化系统5、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即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管分布在身体两侧6、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前端形成脑,从脑发出背、腹、侧3对神经索7、出现了产生雌雄生殖细胞的固定的生殖腺,以及交配和体内受精现象原腔动物门:1、原腔动物都具有原体腔2、具有发育完全的消化管3、体表被角质膜4、排泄器官属原肾管5、雌雄异体环节动物门:1、体呈蠕虫状,两侧对称,同律分节2、三胚层,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形成次生体腔3、运动器官为刚毛和疣足4、闭管式循环系统5、后肾管排泄系统6、链式神经系统7、陆生和淡水生活者,雌雄同体,直接发育;海水中生活的,雌雄异体,间接发育,幼虫为担轮幼虫软体动物门:1、身体不分体节,划分为头、足、内脏团3部分2、具有外套膜(体壁背侧皮肤褶向下形成),外套膜向体表分泌碳酸钙,形成1个或2个贝壳3、次生体腔退化或缩小4、出现专门的呼吸器官——鳃和肺5、口腔内多具齿舌,肛门常开口于外套腔6、神经中枢包括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脏神经节和侧神经节7、大多数雌雄异体。

普通动物学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普通动物学 第三章 原生动物门

鞭毛的结构
(4)营养:
• 光合营养, • 腐生性营养(渗透性营养)
(5)运动:鞭毛
(6)生殖:
• 纵二分裂(有丝分裂的一种)。 • 包囊生殖:逆境下,虫体变圆,分泌一种胶质包囊,
将自己包围起来,眼点逐渐消失,代谢降低,随风散 布。环境适合时,虫体破囊而出,出囊前进行一次或 几次纵分裂。
锥虫
眼虫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
(一)鞭毛纲(Mastigophora) (二)肉足纲(Sarcodina) (三)孢子纲(Sporovoa) (四)纤毛纲(Ciliata)
(一)鞭毛纲(Mastigophora)
1. 代表动物-眼虫 (Euglena)
(1)分布:
有机物丰富的水沟、池沼、缓流中
(2)形态:
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来讲是最简单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而作为一个细胞来讲是最复杂的
2.其生理活动是由各种细胞器官(organelle)来执 行和完成的。
A.运动机能:鞭毛(flagellum)、纤毛(cilium)、伪足 (pseudopodium) 等胞器司运动。
5
B.营养机能:
• 植物性营养:光合自养,反映原生动物的原始性,如眼虫(少数) • 动物性营养:吞噬营养,通过胞口吞食其它生物或有机碎片,残
(2)出芽生殖(budding reproduction),实际也是一种二分 裂,只是形成的两个子体大小不等,大的子细胞称母体,小的子 细胞称芽体。
9
(3)多分裂(multiplefission), 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多次,形成许 多核之后细胞质再分裂,最后形成 许多单核的子体,多分裂也称裂体 生 殖 ( schizogony), 多 见 于 孢 子 虫纲。

动物学第三节:爬行纲分类

动物学第三节:爬行纲分类

图18-41 眼镜蛇和银环蛇
22
5、海蛇科:长吻海蛇 、海蛇科: 6、蝰科:蝮蛇、尖吻蝮(五步蛇)、烙铁头 )、烙铁头 、蝰科:蝮蛇、尖吻蝮(五步蛇)、
竹叶青、 图18-42 竹叶青、蝮蛇和尖吻蝮
23
五、鳄目
(一)特征: 特征: (二)分类:现存 种,我国特产 分类:现存22种 我国特产——扬子鳄 扬子鳄
图18-43 扬子鳄
24
25
26
27
28
蝰蛇
尖蝮
烙铁头
29
次生腭: 指口腔顶壁的数块骨形成的水平分隔, 指口腔顶壁的数块骨形成的水平分隔,爬行动物中以 鳄类的次生腭最完整,作用是使内鼻孔后移, 鳄类的次生腭最完整,作用是使内鼻孔后移,将鼻腔和口 腔分开。 腔分开。 卵胎生: 某些鱼类和爬行类, 某些鱼类和爬行类 , 受精卵留在母体的输卵管内发育 直至胚胎完成发育成为幼体时才产出, , 直至胚胎完成发育成为幼体时才产出 , 胚胎发育的营 养来自卵黄。 养来自卵黄。
其中毒蛇50种 其中毒蛇 种
18
1、盲蛇科: 、盲蛇科:
图18-38 盲蛇
19
2、蟒蛇科 、
图 18 39 蟒 蛇
20
3、游蛇科:黄脊游蛇、赤链蛇、黑眉锦蛇、 、游蛇科:黄脊游蛇、赤链蛇、黑眉锦蛇、
虎斑游蛇、乌梢蛇、 虎斑游蛇、乌梢蛇、中国水蛇
赤链蛇、 图18-40 赤链蛇、黑眉锦蛇
21
4、眼镜蛇科:眼镜蛇、银环蛇、金环蛇 、眼镜蛇科:眼镜蛇、银环蛇、
第三节
爬行纲的分类
现存爬行类约6.550(5.700)余种,我国已知约 380(320)种。通常分四个目(或亚纲)。 爬行纲各自特征比较如下表:
1
喙头蜥目 Rhynchocephaliformes

动物学作业,绘制对比总结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

动物学作业,绘制对比总结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

动物学作业,绘制对比总结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
动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进化和分类等。

在动物学作业中,绘制对比总结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对这几个纲的简要概括和总结。

一、圆口纲
圆口纲动物是最早的脊椎动物,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圆形的口腔,无上下颌。

这一纲的代表物种有七鳃鳗、盲鳗等。

在研究圆口纲时,要注意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点。

二、鱼纲
鱼纲是脊椎动物中最为繁盛的一类,分为硬骨鱼、软骨鱼两大类。

硬骨鱼具有硬骨骼和鳞片,如鲤鱼、草鱼等;软骨鱼则没有硬骨骼,如鲨鱼、鳐鱼等。

研究鱼纲时要关注鱼类的生活环境、生理特点和分类体系。

三、两栖纲
两栖纲动物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如青蛙、蟾蜍等。

它们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能在水和陆地上生活。

研究两栖纲时要关注其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和生态适应性。

四、爬行纲
爬行纲动物是完全陆生的脊椎动物,如蜥蜴、蛇、龟等。

它们具有鳞片或角质化的皮肤,可以防止水分蒸发。

在研究爬行纲时,要注意了解各类爬行动物的生态、行为和生理特点。

五、鸟纲
鸟纲是最高级的脊椎动物,具有羽毛、空心骨、产卵等特点。

鸟纲动物分为鸟类和恐龙类,如鸡、鸭、鹅等。

研究鸟纲时要关注鸟类的生活习性、羽毛结构和飞行能力等方面。

在对比总结这些纲的特征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生活环境、生理特点、生殖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同时,也要关注各个纲之间的共性,例如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骨骼结构和血液循环系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体呈蠕虫形,两侧对称而背腹明显,全身由吻、领和躯干三部分组成。

躯干部最长,又可分为鳃裂区、生殖区、肝囊区和肠区,末端为肛门,即由这5部分组成1..体壁和体腔:体壁由表皮、肌肉层和体腔膜构成。

2.消化和呼吸:柱头虫的消化道是从前往后纵贯于领和躯干末端之间的一条直管。

口腔背壁向前突出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部,盲管的腹侧有胶质吻骨3.循环和排泄:循环系统属于原始的开管系,主要由纵走于背、腹隔膜间的背血管、腹血管和血窦组成。

4.神经:除身体表皮基部满布神经感觉细胞外,还有2条紧连表皮的神经索,即沿着背中线的一条背神经索和沿着腹中线的一条腹神经索。

背、腹神经索在领部相联成环。

5.生殖和发育:雌雄异体。

生殖腺的外形相似,均呈小囊状,成对地排列于躯干前半部至肝囊区之间的背侧。

体外受精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脊索:它是位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的一条棒状结构。

具支持作用2.背神经管:位于脊索的背面,中空的管状结构。

它是脊索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3.咽鳃裂:在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称为咽鳃裂,或称鳃裂。

低等脊索动物和鱼类咽鳃裂作为呼吸器官终生存在,其它脊椎动物仅出现在胚胎时期。

4.具肛后尾:在无脊椎动物中,肛门后无尾巴,进化到脊索动物才出现了这一特征。

肛门后有尾巴。

5..闭管式血液循环:在无脊椎动物中,只有少数种类为闭管式血液循环,多数为开管式血液循环,而脊索动物除了尾索动物,全为闭管式血液循环。

6.心脏位于身体的腹面。

在无脊椎动物中,所有有心脏的动物的心脏均位于背面,而脊索动物的心脏全部位于腹面。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1.脊椎动物具头,均为有头类。

脊椎动物的背神经管前端发育形成脑和眼、耳、鼻等重要感官,成为头部的重要组成结构。

2.在绝大多数的种类中,脊索只出现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以后被脊柱所取代。

脊柱由单个的脊椎骨组成。

脊椎动物也正是由此而得名。

脊椎动物的脊柱的作用有三:①动物体身体起支持作用。

②保护脊髓作用。

③动物运动的杠杆作用。

3.所有的脊椎动物在胚胎时期均会发育出现咽鳃裂,用鳃呼吸。

4.除了圆口纲外,其余脊椎动物均具上下颌(jaw)颌的作用是支持口部,加强动物主动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5.出现了完整结构的心脏和闭管式血液循环系统。

逐渐进步发展的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

6.用结构复杂的肾脏代替了结构简单的肾管,提高了排泄系统的机能7.除了圆口纲外,其余绝大多数具成对的作为运动器官的附肢。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1.外形:长圆筒形,或鳗形。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体表无鳞片,光滑,富有粘液,在头前端有口,口周围为漏斗状的口吸盘,周围以皮肤皱突起,无上下颌,口为圆口,2.体内具内骨骼,但不完整,均为软骨。

在脊髓两侧有弧形软骨,相当于雏形脊椎骨3.肌肉系统:主要是躯干肌和尾肌。

肌肉具肌节“∑”型。

口漏斗周围有辐射状肌肉,舌头上有纵肌和环肌。

4.消化系统:①口为圆口,无上下颌,有吸附能力,无捕食作用。

②口腔:口腔内有舌头,舌头上有角质齿,称锉舌。

锉舌能前后移动刺破鱼体吸食血肉。

口腔中有口腺分泌抗凝血剂液体。

防止所吸血液凝固。

③咽、食道。

④肠、肛门:食道后肠,无胃肠之分。

肠内有许多纵行粘膜褶或称纵行盲沟,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

在肠前端腹面有肝脏,无胆囊。

5.出现了保护脑和感官的头骨。

脊索仍为支持身体的主要支柱。

6..呼吸:七鳃鳗:两侧各有7个内鳃孔盲鳗:盲鳗鳃裂不外露,有鳃囊和鳃管7.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由静脉窦、1心房、1心室组成,血液循环是闭管式8.脑已经分化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5部分。

各部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仍较原始,大脑半球不发达,无任何脑曲9.雌雄异体(七鳃鳗)或是雄同体(盲鳗)。

生殖腺独存在,无生殖管道鱼纲①棘鱼类:是原始的有颌动物。

其体表有1层“细密”的菱形鳞片头侧有骨质的鳃盖,在奇鳍前方背部和腹部均有棘,有偶鳍2对,2对偶鳍之间有5对小棘。

代表动物有栅鱼②盾皮鱼:体被盾甲,具偶鳍2对,歪尾,骨骼为软骨。

在石炭纪已经绝灭。

③软骨鱼,骨骼全软骨,歪尾,鳞片盾鳞,无鳔,鼻孔腹位,肠内具螺旋瓣,鳃裂外露。

④硬骨鱼:骨骼绝大多数为硬骨,体被硬鳞或骨鳞,具鳔,正尾,肠内不具螺旋瓣,鳃裂不外露,外有鳃盖。

鱼纲的主要特征1.体呈流线型,多为纺锤形,无颈部,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体外被有鳞片。

2.具能咬合的上下颌,具奇鳍,还具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偶鳍肢带不与脊柱相连。

3.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源于外胚层。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

鳞片是鱼类的皮肤衍生物4.全身较为发达的肌肉是躯干部的体壁肌、鳍肌、鳃下肌。

鱼类的肌肉按照存在的位置可分为:头肌、躯干肌和附肢肌3部分。

5.骨骼为软骨或硬骨,脊柱取代了脊索,成为支持身体的主要结构。

鱼纲的骨骼系统包括中轴骨和附肢骨两部分,中轴骨包括头骨和脊柱2部分,附肢骨包括奇鳍骨和偶鳍骨2部分。

偶鳍骨包括胸鳍骨和腹鳍骨。

由带骨和鳍骨组成。

.胸鳍骨包括胸鳍上的肩带骨和鳍骨。

腹鳍骨由腰带骨和鳍骨组成6..多数具侧线和鳔,用鳔或脂肪调节自身比重。

7..脊椎骨的椎体为双凹型,多数具2个外鼻孔,内耳具3个半规管。

8..血液循环为闭管式单循环,心脏1心房、1心室。

鱼纲的循环系统包括液体和管道2部分。

液体是指血液和淋巴液,管道包括血管和淋巴管,心脏是血管的特化结构9.鱼纲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3部分组成。

脑和感觉器官较为发达。

脑具完整的5部分。

出现1对鼻孔和3个半规管的内耳,嗅觉和平衡觉较发达。

10.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肠、肛门。

消化道由表及里由浆膜层、肌肉、粘膜下层、粘膜层组成。

鱼的排泄系统由肾脏和输尿管组成。

肾脏是一对狭长的深红色的位于腹腔,紧贴腹腔背壁的块状结构,是泌尿器官,排泄系统的最重要部分肝脏产生的胆汁作用:①使脂肪乳化,促进脂肪分解。

②帮助蛋白质分解。

③能将消化吸收的物质合成糖原、脂肪、蛋白质。

④参与生物化学中间代谢反应、解毒作用。

⑤有合成维生素、解毒物质作用。

两栖纲主要特征1.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或水中和陆地兼可生活。

2.变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肺不发达,要借助皮肤呼吸。

3.皮肤裸露,分布丰富血管,皮肤内具发达的腺体,分泌粘液润滑和保护皮肤。

皮肤中有发达的色素细胞。

两栖动物现存种类皮肤裸露,无鳞片,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有蜕皮现象4.出现五趾型四肢。

体形分为头、躯干、四肢、尾四部分。

5 .两栖动物的头骨具以下特点:宽而扁,脑腔狭小,无眶间隔属于平底型,②.骨化程度不高骨块数目明显减少,③.颅骨通过方骨与下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称自接式型,④.舌弓背部的舌颌骨移至中耳内,转化成听骨—耳柱骨。

⑤.幼体时期具有的鳃弓退化,其残余部分在成体成为支持舌和喉部的软骨。

两栖纲进化脊柱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4部分。

颈椎1枚,因形状似环。

)脊柱分化出了颈椎和荐椎,出现了颈部(有的不明显)。

6.心脏出现了2心房1心室,形成了体循环和肺循环,但是属于不完全的双循环,淋巴系统发达。

7.具犁鼻器,出现了中耳和空气传导声波的耳柱骨。

8.大脑皮层为原脑皮(大脑两侧和顶部有神经细胞出现)。

中脑发达。

是视觉中枢,也是高级神经中枢9..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生殖仍离不开水,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结合受精,受精卵需在水中发育,发育有变态。

10.消化道包括口、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泄殖腔、泄殖孔。

两栖动物的肾脏为中肾,肾脏除了泌尿功能外,还具调节体内水分和维持渗透压作用,两栖动物膀胱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11.大多数对人类有益,许多是农业害虫的天敌。

有不少有药用价值,是教学和科研的好材料。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1.体表高度角质化,具角质化鳞片,皮肤缺乏腺体,有利于保水和保护,蜕皮。

爬行动物身体可分头、颈、躯干、尾、四肢5部分。

体外具角质鳞片2.出现羊膜卵,胚胎可悬浮在羊水中发育,摆脱了胚胎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为动物完全陆地上生活奠定了基础。

3.具五趾型四肢,指、趾端具爪,对动物掘土、行走、进攻、防御都有积极意义。

4.骨骼骨化程度高,硬骨比重增大,头骨具单一的枕骨髁,出现颞窝,形成次生颚,使内鼻孔后移。

脑颅骨高而隆起,为高颅型。

脊柱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带骨和肢骨均较发达5.颈椎和荐椎数目增加,椎体多数为前凹型。

出现了胸廓。

6.呼吸为完全肺呼吸,出现了连接呼吸器官肺的呼吸管道气管和支气管,出现了胸腹式呼吸7.心脏仍为2心房,1心室,心室中出现了分隔,但不完全,为不完全的双循环。

变温。

8.脑神经为12对,鼓膜下陷形成外耳道。

①脑出现了脑曲②大脑的体积明显增大,超过了其它各部分的体积③大脑出现了新脑皮。

④间脑有发达的松果体⑤中脑背面有1对圆形的视叶,仍然是爬行动物的高级神经中枢9.体内受精,发育不经过变态。

绝大多数为卵生10.躯干肌分化出陆生脊椎动物特有的皮肤肌(皮肌)和肋间肌11.肾脏均为后肾。

爬行动物排泄的尿液主要废物是尿酸鸟纲的主要特征①脚、体被鳞片,与爬行动物的鳞片同源,均是表皮衍生物。

②皮肤缺乏腺体,单枕骨髁。

③具跗间关节。

④产大型羊膜卵。

⑤尿囊作为胚胎时期的呼吸器官。

尿液主要成分为尿酸6.前肢特化成翼,为飞行器官7..眼大,具眼睑、瞬膜,保护眼球8.鸟类的皮肤的特点是薄、松、轻、缺乏腺体进步特征,主要表现在:1.心脏具2心房2心室,血液循环为完全的双循环。

大大提高了鸟类新陈代谢的水平。

2.由于进化成完全的血液双循环,因此,体温恒定,37—44.6℃,减小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从而也扩大了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区域,有利于更多的动物在地球上的生存生活。

3.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感觉器官非常灵敏,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复杂的行为。

新脑皮发展程度仍保留在爬行动物水平。

b脑的弯曲度明显,大脑增大主要是由于底部纹状体增大所致。

c小脑非常发达,体积也很大,这与快速飞行有关。

d中脑发达,与视觉发达有关。

e嗅叶退化,嗅觉退化。

f脑神经12对。

4.体外被有羽毛,覆瓦状排列。

鸟纲的羽毛是表皮角质化产物。

身体呈流线形。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5部分。

头部牙齿退化,具角质喙,是捕食的器官。

5.前肢特化形成飞行器官翼,具发达的龙骨突。

叉骨,是鸟类特有结构.6.在龙骨突两侧有发达的胸肌,后肢肌也发达,颈部、背部肌肉退化。

7.具辅助呼吸的气囊,肺发达,进行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呼吸的效率。

8.骨骼薄轻、坚固、愈合明显,内有气隙。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5部分组成9.肾脏发达,比哺乳动物的肾脏大,排泄机能强。

②幼体为中肾,成体为后肾。

③肾脏大,肾小体数目多,比哺乳动物多2倍。

④无膀胱,不贮存尿液10.上下颌特化形成角质喙,口腔无齿,有唾液腺,分泌的是粘液,有筑巢、润滑、帮助消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