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史书目
隋唐五代文学参考书目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参考书目《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旧唐书》刘昫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旧五代史》薛居正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新五代史》欧阳修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唐文》董诰、阮元、徐松编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全唐文补编》吴钢主编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版《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佟培基撰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唐诗纪事》计有功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唐代文学概论》朱炳煦著上海光华书局1933年版《唐代文学》胡朴安、胡怀琛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唐代文学史》陈子展著重庆作家书屋1944年版《隋唐五代文学史》周祖譔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版《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各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10月版《唐代幕府与文学》戴伟华著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版《隋唐五代文学史》上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邓小军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版《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唐诗史》许总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唐代文学史》上册乔象锺、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代文学史》下册吴庚舜、董乃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程蔷、董乃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唐诗与科举》陈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佛教》毛水清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道教》黄世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音乐》朱易安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绘画》陶文鹏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舞蹈》张明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庄园文化》林继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禅思与诗情》孙昌武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戴伟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唐诗通论》刘开扬著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版《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9年8月版《唐代诗学》乔惟德、尚永亮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陶敏、李一飞著中华书局2001年11月版《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唐诗杂论》闻一多著三联书店1956年版《初唐诗》(美)斯蒂芬·欧文著贾晋华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杜晓勤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骆临海集笺注》(清)陈熙晋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再版)《陈子昂集》徐鹏点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卢照邻集杨炯集》徐敏霞整理中华书局1980年版《王勃诗解》聂文郁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王绩诗注》王国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月版《张说年谱》陈祖言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曲江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陈子昂评传》韩理洲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韩理洲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骆宾王评传》北京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陈子昂研究》韩理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陈子昂研究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卢照邻集编笺注》任国绪笺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沈佺期诗集校注》连波、查洪德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绩集编年校注》康金声、夏连保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骆宾王研究论文集》杨柳、骆祥发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杰年谱》张志烈著巴蜀书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杰研究》骆祥发著东方出版社1993年9月版《卢照邻集笺注》祝尚书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王子安集注》刘汝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月版《卢照邻集校注》李云逸校注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杜晓勤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王维与孟浩然》杨荫深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王维和孟浩然》王从仁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版《孟浩然诗选》陈贻焮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5月版《孟浩然诗集校注》李景白校注巴蜀书社1988年4月版《孟浩然集校注》徐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8月版《孟浩然集注》赵桂藩注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孟浩然年谱》刘文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王维诗》傅东华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王摩诘》(日)梅泽和轩著傅抱石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王维诗选》陈贻焮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王维》何乐之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王右丞集笺注》(清)赵殿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王维年谱》张清华著学林出版社1988年9月版《王维新论》陈铁民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9月版《诗佛王摩诘传》张清华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维研究》第一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王维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8月版《王维集校注》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8月版《唐代的战争文学》胡云翼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9月版《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集》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版《高适集校注》孙钦善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高适传论》左云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高适研究》佘正松巴蜀书社1992年8月版《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宗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8月版《岑参评传》廖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笺注巴蜀书社1995年11月版《王昌龄诗注》李云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版《王昌龄诗集》黄明编校百花洲出版社1993年8月版《李太白年谱》黄锡珪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版(1906年撰)《李白诗选》高铁郎选注上海新华书局1928年版《李杜研究》汪静之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5月版《李白研究》李守章著上海新宇宙书店1930年版《李白诗》傅东华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4月版《李白诗选》胡云翼选注上海亚细亚书局1932年版《白活注解李白诗选》余研因译注民智书局1934年版《李太白传》汪炳焜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月版《音注李太白诗》中华书局1936年版《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长之著香港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李白研究》戚维翰著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5月版《李白诗选》舒芜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8月版《李白》王瑶著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9月版《诗人李白》林庚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11月版《李白诗选》苏仲翔选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5年12月版《李白诗论及其他》肖文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李白诗文系年》詹锳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6月版《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8月版《李白研究》王运熙等著作家出版社1962年6月版《李白与杜甫》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11月版《李白》王运熙、李宝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李白在安徽》常秀峰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杜论略》罗宗强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版《增订李太白年谱》王伯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李白纵横探》安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李白》乔象钟著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李白丛考》郁贤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日)松浦友久著张守惠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李白年谱》安旗、薛天纬著齐鲁书社1983年版《李白诗新笺》安旗笺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李白和他的诗歌》胥树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李诗咀华——李白诗名篇赏析》安旗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版《李白在安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李白论》乔象钟著齐鲁书社1986年4月版《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10月版《李白研究论丛》第一辑巴蜀书社1987年3月版《李白新论》刘忆萱、管士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版《李白诗歌赏析集》裴斐主编巴蜀书社1988年2月版《李白丛刊》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李白丛刊》第2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李白诗选注》刘开扬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李白文选》牛宝彤选注学苑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白选集》郁贤皓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旗主编巴蜀书社1990年4月版《李白研究论丛》第二辑巴蜀书社1990年12月版《李白在山东论丛》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2月版《李白诗选译》詹锳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版《李白与唐代文化》葛景春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版《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裴斐、刘善良编中华书局1994年7月版《李白大辞典》郁贤皓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版《全唐诗索引·李白卷》栾贵明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谢眺与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龙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2月版《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日)松浦友久著刘维治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李白思想研究》杨海波著学林出版社1997年3月版《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大历诗人研究》蒋寅著中华书局1995年8月版《卢纶诗集校注》刘初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版《李益诗注》范之麟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李益集注》王亦军、裴豫敏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益诗歌集评》郝润华辑校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戴叔伦诗集校注》蒋寅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刘长卿诗编年笺注》(上下)储仲君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7月版《刘长卿集编年校注》杨世明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元次山年谱》孙望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元次山集》孙望校中华书局1960年3月版《元结评传》孙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版《元结诗解》聂文郁注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顾况诗集》赵昌平校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顾况诗注》王启兴、张虹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张王乐府》徐澄宇选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张籍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张籍研究》纪作亮著黄山书社1986年版《王建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全唐诗索引·王建卷》栾贵明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绅诗注》王旋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版《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版(初版于1950年)《元白诗选》苏仲翔选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6年版《元稹年谱》卞孝萱著齐鲁书社1980年6月版《元稹集》冀勤校点中华书局限1982年8月版《元稹传》王拾遗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元稹论稿》王拾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白居易评传》郭虚中著成都正中书局1936年10月版《人民诗人白居易》王进珊著上海四联出版社1954年版《白居易传论》苏仲翔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4月版《白居易传》万曼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版《白居易》王拾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版《白居易评传》褚斌杰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白居易诗评述汇编》陈友琴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10月版《白居易诗选译》霍松林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年7月版《白居易》陈友琴著中华书局1961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陈友琴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白居易》陈友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版《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白居易选集》王汝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白居易生活系年》王拾遗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大诗人白居易》陈翔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月版《白居易年谱》朱金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白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版《白居易家谱》顾学颉编注中国旅游出版社1983年版《白居易传》王拾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版《白居易诗选》梁鉴江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白居易资料汇编》陈友琴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白居易集导读》朱金城、朱易安撰巴蜀书社1988年5月版《白居易诗歌赏析集》褚斌杰主编巴蜀书社1990年4月版《白居易》陈敏之、羊达之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白居易评传》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白居易集综论》谢思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韩诗臆说》程学恂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1月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1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再版)《韩愈诗选》陈迩冬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韩愈诗选》止水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韩愈诗选注》汤贵仁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全唐诗索引·韩愈卷》陈抗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孟东野诗集》华忱之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孟郊诗集校注》华忱之、喻学才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贾岛诗注》陈延杰注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长江集新校》李嘉言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姚合诗集校考》刘衍校考岳麓书社1997年版《刘禹锡年谱》卞孝萱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刘禹锡传论》吴汝煜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刘禹锡丛考》卞孝萱著巴蜀书社1988年7月版《刘禹锡诗文系年》高志忠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刘禹锡诗文选注》吴钢、张天池选注三秦出版社1988年9月版《刘禹锡选集》吴汝煜选注齐鲁书社1989年11月版《刘禹锡集笺证》瞿蜕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刘禹锡集》卞孝萱校订中华书局1990年3月版《刘禹锡诗论》萧瑞锋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刘禹锡评传》卞孝萱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蒋维崧等笺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柳宗元诗笺释》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李长吉评传》王礼锡著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版《李贺诗歌集注》(清)王琦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10月版《李贺》刘瑞莲著中华书局1981年版《李贺传论》傅经顺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贺研究资料》陈治国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版《李贺诗传》刘衍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李贺诗索引》唐文编齐鲁书社1984年版《李贺》吴企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李贺研究论集》杨其群著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贺诗校笺证异》刘衍著湖南出版社1990年9月版《李贺诗集译注》徐传武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李贺资料汇编》吴企明编中华书局1994年10月版《全唐诗索引·李贺卷》栾贵明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德裕年谱》傅璇琮著齐鲁书社1984年版《浪漫二诗人》张蓬舟编上海南京书店1933年版《薛涛诗笺》张蓬舟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唐代女诗人三种》陈文华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沈德潜选宋晶如注世界书局1937年版(中国书店1987年再版)《韩愈及其古文运动》龚书炽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年9月版《唐宋古文运动》龚书炽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1月版《唐宋古文运动》钱冬父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5月版《韩柳欧苏古文论》陈幼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版《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孙昌武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4月版《唐代古文运动论稿》刘国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吴小林著黄山书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散文技法》朱世英等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唐宋散文》葛晓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吕晴飞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1月版《唐宋八大家汇评》吴小林编齐鲁书社1991年7月版《唐宋古文研究》李道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郑子瑜著台湾书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唐宋八大家全集》余冠英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12月版《韩柳文研究法》林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注释评点韩昌黎文集十卷诗集四卷》蒋抱玄评注民国上海会文堂书局铅印本《韩愈昌黎文评注读本》王懋注上海大东书局1924年版《韩愈文》庄适和、臧励和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韩愈文读》钱基博选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韩愈志》钱基博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韩愈研究》黄天明著开明书店1939年版《韩柳宗元文学评价》黄云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再版)《韩愈文选》童第德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韩愈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韩愈诗文译释》邹进先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韩愈述评》陈克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韩集校诠》童第德校诠中华书局1985年12月版《韩愈散文选注》殷孟伦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韩愈研究资料汇编》汕头大学中文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韩愈散文艺术论》孙昌武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版《韩愈诗文选译》黄永年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版《韩愈诗文评注》张清华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韩愈文集导读》钱伯城撰巴蜀书社1993年版《韩愈选集》孙昌武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韩愈传》陈新璋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韩愈全集校注》屈守元、常思春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韩愈散文选集》顾易生选注三联书店1997年版《柳宗元文》胡怀琛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柳宗元评传》吴文治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柳宗元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柳文指要》章士钊著中华书局1971年版《唐代杰出法家柳宗元》柳州拖拉机厂工人理论小组、柳州市博物馆写作小组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柳宗元》山西大学历史系《柳宗元》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柳宗元》顾易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柳宗元集》中华书局《柳宗元集》校点组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柳宗元诗文选注》湖南省柳宗元诗文选注组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柳宗元诗文选》贝远辰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柳宗元传论》孙昌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柳宗元哲学著作注释》范阳选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柳宗元诗文选注》胡士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柳宗元新传》刘光裕、杨慧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散文艺术》吴文治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诗文赏析集》金涛主编巴蜀书社1989年版《柳宗元诗文选译》王松龄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国际柳宗元研究撷英》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太平广记》汪绍楹校点中华书局1961年9月版《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唐宋传奇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小说旧闻钞》(《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唐人小说研究》刘开荣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11月版《唐宋传奇作者暨其时代》张长弓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年2月版《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樊川诗集注》(清)冯集梧集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杜牧诗选》缪钺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7月版《杜牧传》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2月版《杜牧年谱》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9月版《晚唐诗人杜牧》曹中孚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杜牧评传》王西平、张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杜牧论稿》吴在庆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杜牧研究丛稿》胡可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杜牧诗美探索》王西平、高云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李义山诗》上海神州国光社1909年石印本《玉溪生诗意》屈复著上海会文堂1917年石印本《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苏雪林著北新书局1928年版《李商隐诗选》刘学锴、余恕诚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李商隐》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李商隐评传》杨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商隐研究》吴调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月版《李商隐诗选注》陈伯海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李商隐诗传》钟铭钧著中州书画社1982年7月版《选玉溪生诗补说》(清)姜炳璋选释郝世峰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版《李商隐传》董乃斌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李商隐诗集疏注》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李商隐诗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玉溪生选醇》王汝弼、聂石樵选注齐鲁书社1987年1月版《李商隐诗歌集解》刘学锴、余恕诚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版《李商隐的心灵世界》董乃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温庭筠诗选》吴循生选注上海商务印馆1930年版《温飞卿诗集笺注》(清)曾益等笺注王国安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温庭筠诗词选》刘斯翰选注香港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版《韦庄集》向迪琮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版《韦庄集校注》李谊校注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月版《皮日休诗文选注》申宝昆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罗隐集》雍文华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版《罗隐诗选》蒋祖怡选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许浑研究》李立朴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李群玉诗集》羊春秋辑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郑谷诗集笺注》严寿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傅义校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曹邺诗注》梁超然、毛水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唐代诗人鱼玄机诗编年译注》彭志宪等撰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赵嘏诗注》谭优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花蕊宫词笺注》徐式文笺注巴蜀书社1992年7月版《教坊记笺订》(唐)崔令钦撰任二北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燕乐探微》邱琼荪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再版)《词与音乐关系研究》施议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王昆吾著中华书局1996年11月版《敦煌曲子辞集》王重民辑校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敦煌曲初探》任二北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11月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总目(1—22)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总目(1—22)展开全文《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朝资料》是武汉大学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主办的一份史学同仁刊物。
刊物以“资料”为名,实际内容以研究论文为主,由著名史学家唐长孺先生创办并担任主编,多位武大魏晋隋唐史研究名家撰稿,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9辑,最初为内部资料,后改为公开发行,在海内外魏晋隋唐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第1辑(1979年5月)北凉承平七年(449)写经题记与西域通往江南的道路唐长孺王真保墓志考释陈仲安王伯当——隋末农民战争资料札记黄惠贤魏晋间的乌丸与“护乌丸校尉” 陈国灿千唐志斋藏石目录(上)谭两宜编,黄惠贤、陈国灿、程喜霖校订第2辑(1980年12月)贞观十四年(640)手实中的“合受田” 唐长孺《常何墓碑》写本录文《常何墓碑》跋黄惠贤跋《武周张怀寂墓志》陈国灿敦煌石室所出《唐某市时价簿口马行时沽》书后朱雷千唐志斋藏石目录(下)谭两宜编第3辑(1981年11月)跋吐鲁番所出唐代西州差兵文书唐长孺僧懿及《伐魔诏》一书黄惠贤北凉的按赀“配生马”制度朱雷李显甫开李鱼川之时间考卢开万华陀之死及其生卒年程喜霖高昌郡纪年唐长孺敦煌发现计账式的文书残简——大英博物馆所藏斯坦因带来的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上)[日]山本达郎著、谭两宜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古代及考古中心研究所藏吐鲁番所出汉文佛经残文书目录前言彭肇兴译第4辑(1982年12月)跋《敬史君碑》唐长孺《程知节碑跋》补黄惠贤敦煌所出诸借契年代考陈国灿麴氏高昌王国的“称价钱” 朱雷《魏书·陆俟传》所载盖吴之死辨疑卢开万北府与北府兵杨德炳释烽铺程喜霖跋郗昂《歧邠泾宁四州八马坊碑颂》王世平律令格式陈仲安附录一:唐神龙散颁刑部格附录二:唐开元水部式敦煌发现计帐式的文书残简——大英博物馆所藏斯但因带来的汉文文书六一三号(下)[日]山本达郎著,谭两宜译对均田制末期敦煌地区土地四至记载的考察(一)[日]山本达郎著,孙晓林译第5辑(1983年12月)唐代的内诸司使(上)唐长孺释“艻”、“棘” 李格非《魏书·杨播传》“自云弘农华阴人”辨唐长孺读《周书·于谨传》书后黄惠贤对未刊敦煌借契的考察陈国灿唐代“手实”制度杂识——唐代籍帐制度考察朱雷贞观以后唐政府在北方的限奴措施卢开万关于北府兵的兵数与兵将来源杨德炳唐代烽堠制度拾零程喜霖跋管元惠神道碑陈仲安跋四川茂汶县北较场坝点将台唐代石刻题记陈仲安《唐昭武枝尉曹君(通)神道碑》跋鲁才全关于均田制末期敦煌地区四至记载的考察(二)——现在的户主和过去的户主[日]山本达郎著,孙晓林译第6辑(1984年12月)唐代的内诸司使(下)唐长孺读《心斋十种》本《襄阳耆旧记》书后黄惠贤唐代瓜州途程——唐开天“过所”实地考察小记陈国灿释“不良人”与“白水郎”——读《唐大和上东征传》质疑朱雷南朝齐梁时期“三调”、“三课”考释卢开万唐代的“驿家”和“馆家”试释鲁才全读史札记二则杨德炳读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二则程喜霖都督散考陈仲安《武经总要》的编纂和版本孙继民唐代均日制的给田基准考——特别以吐鲁番的实例为中心[日]土肥义和著,冻国栋译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概况(一)[日]池田温著,李步嘉译第7辑(1985年12月)读《僧传》论两晋南朝的吏力唐长孺读纪昀等辑《邺中记》书后黄惠贤敦煌所出粟特文信札的书写地点和时间问题陈国灿《伍子胥变文》、《汉将王陵变》辨疑——读敦煌变文札记(一)朱雷读《三国志·高柔传》书后卢开万《盖蕃墓志》考释鲁才全四姓试释杨德炳《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某人行旅会验》考——读《吐鲁番文书》札记之一程喜霖李筌《太白阴经》琐见牟发松北魏军镇考补牟发松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概况(二)[日]池田温著,李步嘉译第8辑(1986年12月)晋郛休碑跋唐长孺唐代的“三司” 陈仲安有关襄阳《羊祜碑》的几个问题黄惠贤八、九世纪间唐朝西州统治权的转移陈国灿《捉季布传文》、《山远公话》、《董永变文诸篇》辨疑——读敦煌变文札记(二)朱雷北魏政府徙民的形式与内容卢开万跋武周《袁公瑜墓志》鲁才全论东晋王导的基本政策杨德炳《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考释——兼论请过所程序与勘验过所(上)程喜霖《李卫公问对》辨析孙继民唐代都督府的置废牟发松吐鲁番所出《唐勒依限征纳税钱文书跋》冻国冻第9、10辑(1988年12月)跋元怿墓志(陈仲安)对高昌国某寺全年用月帐的计量分析——兼析高昌国的租税制度陈国灿从葬仪看道教“天神”观在高昌国的流行陈国灿敦煌藏经洞所出两种麴氏高昌人写经题记跋朱雷《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传》、《唐太宗入冥记》诸篇辨疑朱雷东汉至魏晋户口数的变化及其实质一一魏晋南北朝户口数研究之一卢开万西晋的课田与田租卢开万跋武周《崔玄藉墓志》鲁才全武周《匹娄焕德墓志》跋鲁才全汉末的琅邪郡与琅邪的诸葛氏杨德炳西晋末年长江中下游农民起义的几个问题杨德炳《唐开元二十一年(733)西州都督府勘给过所案卷》考释——兼论请过所程序与勘验过所(下)程喜霖唐西州张无价及其相关文书孙继民魏晋南朝的行台牟发松东魏北齐的地方行台牟发松隋代人口的若干问题管见冻国栋唐代民族贸易与管理杂考冻国栋辑校《邱中记》(晋)陆翙著,黄惠贤辑校第11辑(1991年4月)唐长孺教授八十大寿纪念专辑汉唐间中央行政监察权力的分合陈仲安《隆中对》实现过程中的条件和机遇杨德炳孙吴世袭领兵制度探讨高敏正始玄学新议王延武关于东晋侨州郡县的几个问题夏日新《玄都律》年代及所见道官制度姜伯勤释道安南投襄阳疑年考朱雷许逊与净明道张泽洪试论南朝道教缔造者陆修静钟国发北朝的兵役、番兵和资绢鲁才全《魏书·官氏志》载太和三令初探黄惠贤、聂早英六镇起义前的北魏行台牟发松唐代的诞节张泽咸唐代的御史台狱王素唐代的科举与官僚入仕齐陈骏唐代闽中进士登场与文化发展管见冻国栋唐代度支职事由简变繁论略何汝泉唐代户税若干具体问题探讨卢开万唐李皋治理江陵事迹辨析—一读《两唐书·李皋传》札记李文澜唐五代的僧侣地主及僧尼私财的传承方式张弓唐代的行军统帅孙继民唐及五代的魏博镇方积六高昌国的占田制度陈国灿《唐垂拱元年(685)康尾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考释程喜霖关于唐前期西州设“馆”的考察孙晓林敦煌文书与唐五代北方地区的饮食生活(主食部分)黄正建曹仁贵归奉后梁的一组新资料李正宇唐长孺先生主要著述目录石墨林编后记第12辑(1993年4月)钱塘杜治与三吴天师道的演变唐长孺刘黑闼起义和唐镇压措施的变化黄惠贤“武德政治”浅析黄惠贤唐麟德二年西域道行军的救于阗之役——对吐鲁番阿斯塔那四号墓部分文书的研究陈国灿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一)陈国灿汉末行政区划疆界之更易与诸葛武侯“卧龙处”考朱雷隋唐五代的乐工乐户卢开万刘备与诸葛亮杨德炳夷陵之战蜀师为何由“忿兵”变为“縻军” 杨德炳读《周利贞墓志》书后鲁才全杜孚与赵含章——《杜孚墓志》跋鲁才全道科“命籍”、“宅录”与汉魏户籍制的一个侧面——读陆修静《道门科略》札记之一冻国栋读隋书札记二则冻国栋“阴山却霜”之俗解何德章评丘古耶夫斯基对敦煌所出某些籍帐文书的考释王克孝东晋南朝士大夫与佛教的关系(上)张宇道教文化与盛唐诗人石云涛大正藏《目录部》《史传部》高昌事辑柳洪亮近年来日本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日]窪添庆文著,牟发松译,李少军校第13辑(1994年12月)《兵车行》写作年代质疑唐长孺南北朝前有关谢氏家族的几个问题初探黄惠贤谢鲲年表黄惠贤《谢府君神道碑》推证黄惠贤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二)陈国灿唐乔师望职官年谱陈国灿《李陵变文》、《张议潮变文》、《破魔变》诸篇辨疑——读《敦煌变文集》札记(四)朱雷读《宋书·雷次宗传》书后卢开万读《唐代墓志汇编》札记鲁才全关羽北征之谜试解杨德炳读《南齐书·王融传》论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何德章《南齐书·东南夷传》记北魏攻百济事纠谬何德章唐前期关中灾荒、漕运与高宗玄宗东幸石云涛唐代东都留守考程存洁东晋和后秦佛教界的交往周健东吴世袭领兵制形成于何时王大胜入唐僧带来的公验和过所[日]砺波护著,龚卫国译,陈国灿校《曲石唐志目》校补鲁才全第14辑(1996年6月)曹魏中军溯源黄惠贤落后于时代的用人观念——刘表之悲剧原因探王大胜读史札记二则陈金凤谯国恒氏与淝水之战杨德炳南北朝交聘中所见南北文化关系略论牟发松北魏鲜卑族人名的汉化——读北朝墓志札记之一何得章北魏的兵制与社会——“从兵民分离”到“军民分籍” [日]佐川英治《〈魏书〉点校商榷七十例》一文献疑何德章长乐冯氏与元魏宗室婚姻关系考——以墓志为中心鲁才全唐代“均田制”实施过程中“受田”与“私田”的关系及其他朱雷唐代科举制度中贡举类特殊科目及其考试卢开万唐代前期的岢岚镇与岢岚军——读敦煌所出《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札记之一冻国栋有关高力士和广东冯氏旧籍、世系的几点补证黄惠贤旅顺博物馆藏《唐建中五年(784年)〈孔目司贴〉》管见冻国栋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迁转石云涛东访吐鲁番文书纪要(三)陈国灿标点本《唐大诏令集》纠缪雷绍锋《唐两京城坊考》校补拾遗程存洁《中国中世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导言[美]丁爱博(Albert E. Dien)著,张琳译,牟发松校改中国前近代史理论的重构——序说[日]中村哲著,牟发松译第15辑(1997年6月)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从山东贵族的居住地问题人手[日]谷川道雄著,牟发松译六朝至唐吴郡大姓的演变冻国栋“魏文慕通达”试释柳春新东晋南朝时期襄宛地方社会的变迁与雍州侨置始末张琳东晋上流社会享乐之风再探讨杨德炳东晋南朝士大夫与佛教的关系(下)张宇论北魏孝文帝迁都事件何德章北朝盐政浅述黄惠贤唐代的荐举制度卢开万罗隐《吴公约神道碑》所见唐末之“杭州八郡” 冻国栋吐鲁番出土天宝年间马料文卷中所见封常清之北庭行朱雷美国普林斯顿所藏几件吐鲁番出土文书跋陈国灿对吐鲁番所出唐天宝间西北逃兵文书的探讨刘安志唐末宋初归义军时期之“地子”、“地税”浅论雷绍锋北魏《元伯阳墓志》辨伪鲁才全《千唐志·孙煌妻李夫人墓志》图版说明辨证鲁才全《崔敦礼碑》“碑额”录文歧异——《崔敦礼碑》研究资料之一黄惠贤关于唐丘玄素撰《天王道悟禅师碑》陈国灿读《宋书·州郡志》札记二则何德章关于杜宝《大业杂记》的几个问题牟发松《大业杂记》遗文校录牟发松谷川道雄教授主要著作目录《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图文本简明目录对照表石墨林第16辑(1998年7月)“政在家门”与汉末袁氏政权柳春新六朝时期湖北地区的自然灾害述论牟发松刘弘与应詹——围绕刘弘为何葬在湖南安乡问题杨德炳仇池立国久远解陈金凤关于北魏青齐土民的几问题杨洪权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何德章高澄之死臆说何德章唐末光州人入闽史实考朱雷唐五代押牙(衙)考略刘安志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之唐代军府陈国灿关于唐代前期的丁口“虚挂”——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冻国栋《昭陵碑录》所载《崔敦礼碑》有两种不同的录文—一《崔敦礼碑》研究资料之二黄惠贤《全唐文·崔敦礼碑》初校稿一一《崔敦礼碑》研究资料之三黄惠贤窦诞职官年表——以《窦诞墓志》为中心鲁才全《唐登州司马王庆墓志》所见唐前期山东半岛若干史事朱长义校点《渚宫旧事》(唐)余知古撰、夏日新校点隋书地理志州郡县名便检(州名编)陈仲安、牟发松五代州郡县名索引(州名编)瞿安全、杨小旻关于唐向西域输送布帛与客商的关系[日]荒川正晴著,乐胜奎译,李少军校《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图文本简明目录对照表(续完)石墨林第17辑(2000年4月)散骑诸官初置时期有关问题索隐——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黄惠贤曹魏中后期散骑诸官的变化——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二黄惠贤西晋散骑建省及其所领诸官——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三黄惠贤汉唐间“伍伯”浅识冻国栋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何德章出镇宗王之府州僚佐与宋元嘉中主相之争鲁力窦建德武牢之败原因试析张宇“租输二分制”与唐前朝财赋格局特点张荣强唐西州蒲昌府防区内的镇戍与馆驿陈国灿P.3964号文书《乙未年赵僧子典儿契》中所见的“地水”——唐沙、伊州文书中“地水”、“田水”名义考朱雷唐代西州的突厥人刘安志跋敦煌文书《某寺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关于唐代家具的一点思考唐刚卯试释敦煌文献中的“指伪” 刘进宝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出身者墓志为中心——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何德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苗氏订补——上党苗氏家族墓志研究鲁才全《〈后汉书·班固传〉论》平议牟发松关于郭泰生平的几个问题胡秋银蜀魏战争中的汉中与陇右陈金凤“库露真”与“襄样”——唐代漆器研究之—唐刚卯第18辑(2001年9月)隋钞本《三国志·蜀志》蠡测——《北堂书钞》研究资料之一黄惠贤隋钞本《三国志·吴志》蠡测——《北堂书钞》研究资料之二黄惠贤曹操政权中的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柳春新王敦三考——读《晋书》札记之一魏斌读沈约所拟《授蔡法度廷尉制》书后冻国栋北魏末帝位异动与东西魏的政治走向何德章刘宋初年的方镇格局与荆扬之争鲁力从判文看唐代的执法以情——以家庭关系为中心朱海唐代中后期供军使、院及相关问题探讨贾志刚辽宁省档案馆藏吐鲁番文书考释陈国灿吐鲁番出土唐“勘田簿”残卷中所见西州推行“均田制”之初始朱雷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高宗咸亨年间的西域政局刘安志《拓跋虎墓志》释考牟发松唐崔泰之墓志探析鲁才全《唐崔暟墓志》跋冻国栋刘长卿重出诗考陈顺智《因话录》史料价值浅识万军杰《北史》零札(上篇·本纪部分)牟发松1990~1999年新出汉魏南北朝墓志目录汪小烜三种新出版吐鲁番文书人名地名索引石墨林第19辑 2002年11月日本中国史研究中的共同体问题[日]谷川道雄著,李济仓译试析战后中日学界对六朝隋唐时代特质的不同把握牟发松隋钞本《三国志·魏志》蠡测——《北堂书钞》研究之三黄惠贤六朝建康的水陆交通——读《宋书·州郡志》札记之二何德章刘琨之死记疑董慧秀南朝前期豫章郡的豪族——围绕胡、邓二氏为中心的考察魏斌唐代道士罗公远及其灵验传说——读《道教灵验记》札记之一冻国栋唐玄宗《御注孝经》发微朱海从墓志看唐代女性佛道信仰的若干问题万军杰唐代世俗社会造经现象述论简梅青由武成王庙制变迁看唐代文武分途于赓哲岑参道隐略论——兼与詹石窗先生商榷石云涛从唐代地方长官的选任看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以山南荆楚为例李文澜略述唐代人口的城乡结构与职业结构冻国栋唐代剑南道军费刍议——以剑南西川为中心贾志刚姜亮夫《莫高窟年表》魏晋写经系年订补陈国灿从胡商到编民——吐鲁番文书所见麴氏高昌时期的粟特人陈海涛跋吐鲁番鄯善县所出《唐开元五年(717)后西州献之牒稿为被悬点入军事》刘志安敦煌具注历日中的“往亡” 晏昌贵《大谷文书集成》(壹)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他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石墨林第20辑 2003年12月东晋时期中央决策机构(中书省)的一次短暂变革——散骑诸官研究资料之四黄惠贤北魏迁洛后鲜卑贵族的士文化——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三何德章刘琨、卢谌答诗始末推论董惠秀曹魏西晋时期的都督与将军山口正晃关于周隋之际的洛阳经营魏斌诸葛亮祭祀所见魏晋隋唐制祀的变化李文澜跋《千金序》冻国栋隋末粮仓与群雄盛衰姜望来唐代自然灾害问题述略——侧重灾害资料的统计与分析靳强唐宣宗早期政治探微黄楼唐玄宗御注《孝经》考朱海唐后期的士商交游及商人地位的变迁张宇从家世渊源观念的变化看唐代入华粟特人的汉化——以墓志材料为中心刘惠琴、陈海涛唐代的医学教育及医人地位于赓哲从“开元寺三门楼题刻”看北方民众的佛教信仰简梅青墓志所见唐安史之乱间的“伪号”行用及吏民心态——附说“伪号”的模仿问题冻国栋唐代行兵中的十驮马制度——对吐鲁番所出十驮马文书的探讨陈国灿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都司”考刘安志《大谷文书集成》佛教资料考辨刘案志、石墨林《大谷文书集成》(贰)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他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石墨林第21辑(唐长孺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专辑) 2004年12月受教四十年谷川道雄漫忆唐长孺先生沙知怀念恩师唐长孺先生高敏温故与怀念张泽咸追忆与唐长孺先生的一次会谈余英时怀念唐长孺教授池田温唐长孺先生在京都砺波护唐长孺先生二三事魏连科唐长孺师与敦煌文书的研究朱雷两进唐门,师恩无涯杨德炳从唐长孺教授问学记张弓南望珞珈忆恩师李文澜哲人虽已去,遗爱有余思——缅怀业师唐长孺先生王素回忆唐长孺先生何德章细微处见精神——忆唐长孺先生石云涛漫卷帘衣延草色欲回春气入书丛——对唐长孺师研究出土文献方法的体会陈国灿寻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试论唐长孺先生的史学风格姜伯勤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的“亚洲型”特征——读唐长孺师论著笔记张弓唐长孺先生的社会文化史研究臆想黄正建唐长孺先生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唐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重读所著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牟发松唐长孺先生史学论著未刊稿叙录(一)——附说:唐先生早年未刊稿所见的治学理路与方法冻国栋读唐长孺先生论著的点滴体会胡宝国读《史籍与道经中所见的李弘》——纪念唐长孺先生逝世十周年卞孝萱唐代告身的一个考察——以大谷探险队所获李慈艺及张怀寂告身为中心小田义久文中子王通的私学教育思想及其源流卢开万唐代户部别贮钱的来源何汝泉共同体理论:解释中国“人”的历史——浅评谷川道雄先生的历史观李文澜民间黄老道派末世论与陆修静宗教改革的初步尝试钟国发唐六尚长官考黄正建涉县娲皇宫石壁唐代朱书题记试释孙继民跋武昌阅马场五代吴墓所出之“买地券”冻国栋敦煌所出张君义文书与唐中宗景龙年间西域政局之变化刘安志第22辑 2005年12月两汉时代的弘农杨氏何德章、马力群公孙五楼家族与南燕政治魏斌北魏末年的青齐士风魏斌赵郡李氏“三祖”小考张葳读独孤及《吊道殣文并序》书后冻国栋唐代病坊隶属于经营问题小考——中国社会救济事业的进展罗彤华论东城老父对唐中叶社会变化的四大“忧虑”——《东城老父传》读后之二唐刚卯唐懿宗身世新考黄楼唐前期勋官的授予流程及勋的累加马志立敦煌所出写本《二十五等人图》补论冻国栋唐代府兵简点及相关问题研究——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刘安志唐代的“执衣”与执衣钱陈国灿吐鲁番所出衣物疏研究二题刘安志唐五代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对生态平衡的认识乜小红吐鲁番统治敦煌时期的官府劳役陆离论南北朝时期的“亡命”——以社会史侧面为中心北村一仁《唐会要》献疑数则朱海《唐代墓志汇编》及《唐代墓志汇编续集》重收墓志举例万军杰《大谷文书集成》(叁)人名地名索引——附录与其它吐鲁番文书互见的人名地名石墨林。
隋唐史料选讲
3、怎样阅读
1)《新书》本纪学《春秋》,讲书法,求简,字数不 到旧书三分之一,而且失去了实录的原来面貌,不 能作为主要依据。但武宗以后,修旧书时已无实录 可凭,而新书的编修官宋敏求补撰武宗以下六世实 录,作为修武宗以下本纪的依据。 2)《旧唐书》11志,《新唐书》13志。13个志在全书 中最佳,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尤其新增旧书中没有 的部分,更具有重要价值。 3)旧书无表,新书恢复表的传统。这种表无须细读, 只能粗粗翻一遍,知道有哪些内容,以后需要时去 查。
2、价值
• 保存了大量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 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 到重视。如对唐顺宗朝王叔文集团当政时期 的政治改革措施记载比较具体。唐穆宗以后 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 价值的史料,如《懿宗本纪》《僖宗本纪》 里较详细地记载了庞勋起义、黄巢起义的情 况。昭宗、哀宗本纪较详细地记载了唐朝末 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情况。 • 《旧唐书》记事详细明确,司马光著《资治 通鉴·唐记》部分,大都采用《旧唐书》。
• 考证应放在关系重大的事情上。 • 有意歪曲的历史史实需要考证。 • 如高祖太子建成、四子元吉问题:《旧书》 太宗本纪记载平定东都后太宗带人马凯旋, 67卷李勣传中记“太宗为上将,李勣为下将” 带人马凯旋,故意抹掉元吉的名字。但《通 鉴》卷189据柳芳《唐历》记凯旋时的情况作 “世民被黄金甲,齐王元吉、李世勣等二十 五将从其后。”
2、价值
• 保存了许多珍贵的资料。隋书所参考的史料已不 存在,只有隋书保存下来,如起居注。因为隋末 大乱,隋炀帝执政时多在巡游,政府的官方文件 只能随他而动,原始资料失散较多。安史之乱文 献再度失散,兴庆宫保存的大量文献都被烧毁。 另外许多史料也是其他文献看不到的。如《隋 书·万宝常传》记载的乐谱,其他文献找不到, 从《隋书》记载中可知他是著名的音乐家。其他 的天文、技术方面、政治方面内容更多。 • 隋书最有价值的是志中的礼仪、音乐、律历、天 文、五行,特别是经籍志,是汉书艺文志后又一 部目录学著作,为以后的目录学开创了前提。
有关隋唐明清的书籍
有关隋唐明清的书籍有关隋唐明清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推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著,中华书局2011年版。
•《说不尽的盛唐:隋唐史二十讲》,吴宗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吴宗国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唐代藩镇研究》,张国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李碧妍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清流文化与唐帝国》,陆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宫崎市定说隋炀帝》,[日]宫崎市定著,杨晓钟、孟简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长安的都市规划》,[日]妹尾达彦著,高兵兵译,三秦出版社2012年版。
•《走进日常:唐代社会生活考论》,黄正建著,中西书局2016年版。
•《隐蔽的光景: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陈弱水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隋文帝大传/隋文帝杨坚》《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梁满仓著。
•《隋文帝政治事功之研究》,汤承业著。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纲》,王仲荦著。
•《隋炀帝传》,袁刚著。
•《隋炀帝大传》,郭志坤著。
•《隋唐长安》,李峰著。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胡如雷著。
•《明清文学中的西南叙事》。
•《九姓达靼游牧王国史研究》。
•《身份与权利:唐代士族家庭妇女研究》。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朱熹的历史世界》。
•《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
•《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风气》。
•《道统与维护:唐代谏官制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中晚唐五代的河朔藩镇与社会流动》。
•《帝国之裘:清朝的山珍、禁地以及自然边疆》。
•《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
•《应物兄》。
•《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隋唐五代宋金文学)参考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III》参考阅读书目隋唐文学一、文学史类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傅璇琮主编《唐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说明:鼓励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多翻看几种不同的文学史,某些以不同视角书写的文学史,如思想史、编年史等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古代文学本身的立体与丰富)二、作品选类:中国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孙望、郁贤皓主编《唐文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三、诗文集类:(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9年(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集解《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赵崇祚编《花间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四、文学理论类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通代,限学有余力者)陈伯海著《唐诗学引论》知识出版社,1988年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另有中华书局2003年版等版本均可)五、鉴赏与创作类: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俞陛云《诗境浅说》,中华书局,2010年叶嘉莹著《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中华书局,2008年叶嘉莹著《叶嘉莹说初中晚诗》,中华书局,2008年叶嘉莹著《叶嘉莹谈词》,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沈祖棻《唐人七绝浅析》,中华书局,2008年莫砺锋《莫砺锋诗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创作类:王力《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2002张海鸥等《诗词写作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清)汤文璐《诗韵合璧》,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宋代文学一、文学史类: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第二版吴组缃、沈天佑《宋元文学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曾枣庄,吴洪泽《宋代文学编年史》,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10年二、作品选类:钱钟书选注《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唐圭璋笺注《宋词三百首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俞平伯选注《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四川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选注《宋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陈迩冬选注《苏轼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三、别集(作家个人作品集)类:《欧阳修全集》(全六册),中华书局,2001年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王安石撰,(宋)李壁笺注《王荆文公诗笺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6年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宋)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黄庭坚诗集注》,中华书局,2003年陆游撰,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刘扬忠辑注《晏殊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年邱少华辑注《欧阳修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1年*柳永撰,薛瑞生校注《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晏几道撰,王根林点校《小山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邹同庆、王宗堂校注《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秦观撰,徐培均校注《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王学初校注《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周邦彦撰,孙虹校注《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夏承焘、吴熊和笺注《放翁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刘乃昌辑评《姜夔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1年(说明:因宋代文学名家很多,采取分类、分重点方式列出,其中最主要的大家用黑体字标出,较重要作家用蓝色标出,同时在前面加*号,一般重要作家不作标注)四、文学理论类: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另有陕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亦可)缪钺、叶嘉莹《灵豀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程毅中《宋元话本》,中华书局,1980年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五、鉴赏与创作类: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唐圭璋、夏承焘等《唐宋词鉴赏辞典》(上下二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2011年第二版沈祖棻《宋词赏析》,中华书局,2008年(另有北京出版社等版本亦可)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龙榆生《词学十讲》,北京出版社,2011(理论、鉴赏及创作均精到)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创作类)说明:1、此参考书目为配合《中国古代文学史III》(隋唐宋金文学)课程的自学研习使用,请各位同学按照自己兴趣选择想读的书,并非每本书都要求读。
隋唐史研究的若干代表作
书单:隋唐史研究的若干代表作、基本史料建国后隋唐史研究的部分著作:隋唐断代史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再版),是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撰写的第一部隋唐五代史通史,意义重大。
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部教材编审处1957年版,中华书局1982年版),属札记著作,按照专题撰写,特点鲜明。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史料扎实,具有研究综合融会贯通的特点。
吴枫《隋唐五代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体例得当,论述简明。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三联书店1961年版,其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多次重印),体系完整,扼要详明。
章群《唐史》(香港龙门书店1978年版),以叙事详细著称。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史料丰富,论说严密,对文化方面的阐述尤多,成为特色。
(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按照专题深入探讨,在研究思路、方法、观点上均富有启发。
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作者在北京大学历年讲授隋唐史的讲义为基础写成,特点突出,便于初学。
综合性专著和论文集李树桐《唐史考辨》(台湾中华书局1965年版)和《唐史新论》(台湾中华书局1972年版)。
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版)。
岑仲勉《唐史余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1979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和《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汪篯《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金宝祥《唐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胡如雷《抛引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参考书目
《隋書》魏征等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舊唐書》劉昫等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新唐書》歐陽修、宋祁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舊五代史》薛居正等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新五代史》歐陽修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全唐文》董誥、阮元、徐松編中華書局1983年11月版《全唐文補編》吳鋼主編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版《全唐詩》彭定求等編中華書局1999年1月版《全唐詩補編》陳尚君輯校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全唐詩重出誤收考》佟培基撰陝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唐詩紀事》計有功撰中華書局1965年版《唐代文學概論》朱炳煦著上海光華書局1933年版《唐代文學》胡朴安、胡懷琛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唐代文學史》陳子展著重慶作家書屋1944年版《隋唐五代文學史》周祖譔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版《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程各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代文學與佛教》孫昌武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唐代科舉與文學》傅璿琮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唐詩學引論》陳伯海著東方出版中心1988年10月版《唐代幕府與文學》戴偉華著現代出版社1990年2月版《隋唐五代文學史》上冊羅宗強、郝世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鄧小軍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版《隋唐五代文學史》中冊羅宗強、郝世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唐詩史》許總著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唐代文學史》上冊喬象鍾、陳鐵民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代文學史》下冊吳庚舜、董乃斌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帝國的精神文明——民俗與文學》程薔、董乃斌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唐詩與科舉》陳飛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佛教》毛水清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道教》黃世中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音樂》朱易安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繪畫》陶文鵬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舞蹈》張明非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詩與莊園文化》林繼中著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孫昌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禪思與詩情》孫昌武著中華書局1997年版《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葛曉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版《唐代使府與文學研究》戴偉華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版《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李斌城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7月版《唐詩通論》劉開揚著巴蜀書社1998年10月版《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傅璿琮主編遼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版《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羅宗強著中華書局1999年8月版《唐代詩學》喬惟德、尚永亮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陶敏、李一飛著中華書局2001年11月版《隋書》魏征等撰中華書局2000年1月版《唐詩雜論》聞一多著三聯書店1956年版《初唐詩》(美)斯蒂芬·歐文著賈晉華譯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八代詩史》葛曉音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杜曉勤著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駱臨海集箋注》(清)陳熙晉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 985年9月再版)《陳子昂集》徐鵬點校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版《盧照鄰集楊炯集》徐敏霞整理中華書局1980年版《王勃詩解》聶文郁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王績詩注》王國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月版《張說年譜》陳祖言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曲江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陳子昂評傳》韓理洲著西北大學出版社1987年9月版《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韓理洲會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駱賓王評傳》北京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陳子昂研究》韓理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陳子昂研究論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9年版《盧照鄰集編箋注》任國緒箋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沈佺期詩集校注》連波、查洪德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績集編年校注》康金聲、夏連保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駱賓王研究論文集》楊柳、駱祥發著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傑年譜》張志烈著巴蜀書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傑研究》駱祥發著東方出版社1993年9月版《盧照鄰集箋注》祝尚書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王子安集注》劉汝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月版《盧照鄰集校注》李雲逸校注中華書局1998年10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杜曉勤著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葛曉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版《山水田園詩派研究》葛曉音著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版《王維與孟浩然》楊蔭深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王維和孟浩然》王從仁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版《孟浩然詩選》陳貽焮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5月版《孟浩然詩集校注》李景白校注巴蜀書社1988年4月版《孟浩然集校注》徐鵬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8月版《孟浩然集注》趙桂藩注旅遊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孟浩然年譜》劉文剛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王維詩》傅東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版《王摩詰》(日)梅澤和軒著傅抱石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王維詩選》陳貽焮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王維》何樂之著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年版《王右丞集箋注》(清)趙殿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王維年譜》張清華著學林出版社1988年9月版《王維新論》陳鐵民著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年9月版《詩佛王摩詰傳》張清華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維研究》第一輯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王維研究》第二輯三秦出版社1996年8月版《王維集校注》陳鐵民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8月版《唐代的戰爭文學》胡雲翼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9月版《唐代邊塞詩研究論文集》甘肅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高適詩集編年箋注》劉開揚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版《高適集校注》孫欽善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高適傳論》左雲霖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5月版《高適研究》佘正松巴蜀書社1992年8月版《岑參集校注》陳鐵民、侯宗義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8月版《岑參評傳》廖立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8月版《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劉開揚箋注巴蜀書社1995年11月版《王昌齡詩注》李雲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版《王昌齡詩集》黃明編校百花洲出版社1993年8月版《李太白年譜》黃錫珪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版(1906年撰)《李白詩選》高鐵郎選注上海新華書局1928年版《李杜研究》汪靜之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5月版《李白研究》李守章著上海新宇宙書店1930年版《李白詩》傅東華選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4月版《李白詩選》胡雲翼選注上海亞細亞書局1932年版《白活注解李白詩選》餘研因譯注民智書局1934年版《李太白傳》汪炳焜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1月版《音注李太白詩》中華書局1936年版《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李長之著香港商務印書館1940年8月版《李白研究》戚維翰著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5月版《李白詩選》舒蕪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年8月版《李白》王瑤著華東人民出版社1954年9月版《詩人李白》林庚著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11月版《李白詩選》蘇仲翔選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5年12月版《李白詩論及其他》肖文苑著長江文藝出版社1957年版《李白詩文系年》詹鍈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6月版《李白詩選》復旦大學中文系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8月版《李白研究》王運熙等著作家出版社1962年6月版《李白與杜甫》郭沫若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1年11月版《李白》王運熙、李寶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李白在安徽》常秀峰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杜論略》羅宗強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白集校注》瞿蛻園、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版《增訂李太白年譜》王伯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李白縱橫探》安旗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李白》喬象鐘著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版《李白叢考》鬱賢皓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李白——詩歌及其內在心象》(日)松浦友久著張守惠譯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李白年譜》安旗、薛天緯著齊魯書社1983年版《李白詩新箋》安旗箋注中州書畫社1983年版《李白和他的詩歌》胥樹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李詩咀華——李白詩名篇賞析》安旗等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4年12月版《李白在安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李白論》喬象鐘著齊魯書社1986年4月版《中日李白研究論文集》中國展望出版社1986年10月版《李白研究論叢》第一輯巴蜀書社1987年3月版《李白新論》劉憶萱、管士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版《李白詩歌賞析集》裴斐主編巴蜀書社1988年2月版《李白叢刊》第1輯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版《李白叢刊》第2輯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版《李白詩選注》劉開揚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李白文選》牛寶彤選注學苑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白選集》鬱賢皓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安旗主編巴蜀書社1990年4月版《李白研究論叢》第二輯巴蜀書社1990年12月版《李白在山東論叢》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2月版《李白詩選譯》詹鍈選譯巴蜀書社1991年版《中國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5月版《李白與唐代文化》葛景春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版《李白資料彙編》(金元明清之部)裴斐、劉善良編中華書局1994年7月版《李白大辭典》郁賢皓主編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版《全唐詩索引·李白卷》欒貴明編現代出版社1995年版《謝眺與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龍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9月版《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詹鍈主編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中國李白研究》(1994年集)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2月版《李白詩歌抒情藝術研究》(日)松浦友久著劉維治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李白思想研究》楊海波著學林出版社1997年3月版《中國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版《大曆詩人研究》蔣寅著中華書局1995年8月版《盧綸詩集校注》劉初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版《李益詩注》範之麟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李益集注》王亦軍、裴豫敏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益詩歌集評》郝潤華輯校甘肅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戴叔倫詩集校注》蔣寅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劉長卿詩編年箋注》(上下)儲仲君箋注中華書局1996年7月版《劉長卿集編年校注》楊世明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9月版《元次山年譜》孫望著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元次山集》孫望校中華書局1960年3月版《元結評傳》孫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版《元結詩解》聶文鬱注解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顧況詩集》趙昌平校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顧況詩注》王啟興、張虹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張王樂府》徐澄宇選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8月版《張籍詩集》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張籍研究》紀作亮著黃山書社1986年版《王建詩集》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全唐詩索引·王建卷》欒貴明編現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紳詩注》王旋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版《元白詩箋證稿》陳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版(初版於1950年)《元白詩選》蘇仲翔選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6年版《元稹年譜》卞孝萱著齊魯書社1980年6月版《元稹集》冀勤校點中華書局限1982年8月版《元稹傳》王拾遺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元稹論稿》王拾遺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白居易評傳》郭虛中著成都正中書局1936年10月版《人民詩人白居易》王進珊著上海四聯出版社1954年版《白居易傳論》蘇仲翔著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5年4月版《白居易傳》萬曼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版《白居易》王拾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版《白居易評傳》褚斌傑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白居易詩評述彙編》陳友琴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10月版《白居易詩選譯》霍松林選譯百花文藝出版社1959年7月版《白居易》陳友琴著中華書局1961年版《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白居易卷》陳友琴編中華書局1962年版《白居易》陳友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版《白居易集》顧學頡校點中華書局1979年10月版《白居易選集》王汝弼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白居易生活系年》王拾遺著寧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大詩人白居易》陳翔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月版《白居易年譜》朱金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白居易集箋校》朱金城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版《白居易家譜》顧學頡編注中國旅遊出版社1983年版《白居易傳》王拾遺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版《白居易詩選》梁鑒江選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白居易資料彙編》陳友琴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白居易集導讀》朱金城、朱易安撰巴蜀書社1988年5月版《白居易詩歌賞析集》褚斌傑主編巴蜀書社1990年4月版《白居易》陳敏之、羊達之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白居易評傳》褚斌傑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白居易集綜論》謝思煒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韓詩臆說》程學恂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11月版《韓昌黎詩系年集釋》錢仲聯撰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11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 984年再版)《韓愈詩選》陳邇冬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韓愈詩選》止水選注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韓愈詩選注》湯貴仁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全唐詩索引·韓愈卷》陳抗編中華書局1992年版《孟東野詩集》華忱之整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孟郊詩集校注》華忱之、喻學才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賈島詩注》陳延傑注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長江集新校》李嘉言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姚合詩集校考》劉衍校考嶽麓書社1997年版《劉禹錫年譜》卞孝萱著中華書局1963年版《劉禹錫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劉禹錫傳論》吳汝煜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劉禹錫叢考》卞孝萱著巴蜀書社1988年7月版《劉禹錫詩文系年》高志忠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劉禹錫詩文選注》吳鋼、張天池選注三秦出版社1988年9月版《劉禹錫選集》吳汝煜選注齊魯書社1989年11月版《劉禹錫集箋證》瞿蛻園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劉禹錫集》卞孝萱校訂中華書局1990年3月版《劉禹錫詩論》蕭瑞鋒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劉禹錫評傳》卞孝萱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劉禹錫詩集編年箋注》蔣維崧等箋注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版《柳宗元詩箋釋》王國安箋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李長吉評傳》王禮錫著神州國光社1930年版《李賀詩集》葉蔥奇疏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1月版《李賀詩歌集注》(清)王琦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10月版《李賀》劉瑞蓮著中華書局1981年版《李賀傳論》傅經順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賀研究資料》陳治國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年3月版《李賀詩傳》劉衍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李賀詩索引》唐文編齊魯書社1984年版《李賀》吳企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李賀研究論集》楊其群著北嶽文藝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賀詩校箋證異》劉衍著湖南出版社1990年9月版《李賀詩集譯注》徐傳武譯注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李賀資料彙編》吳企明編中華書局1994年10月版《全唐詩索引·李賀卷》欒貴明編現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德裕年譜》傅璿琮著齊魯書社1984年版《浪漫二詩人》張蓬舟編上海南京書店1933年版《薛濤詩箋》張蓬舟箋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唐代女詩人三種》陳文華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沈德潛選宋晶如注世界書局1937年版(中國書店1987年再版)《韓愈及其古文運動》龔書熾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43年9月版《唐宋古文運動》龔書熾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年1月版《唐宋古文運動》錢冬父著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5月版《韓柳歐蘇古文論》陳幼石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5月版《唐代古文運動通論》孫昌武著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4月版《唐代古文運動論稿》劉國盈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吳小林著黃山書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散文技法》朱世英等著長江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唐宋散文》葛曉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辭典》呂晴飛主編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1月版《唐宋八大家匯評》吳小林編齊魯書社1991年7月版《唐宋古文研究》李道英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辭偶疏舉要》鄭子瑜著臺灣書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唐宋八大家全集》余冠英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12月版《韓柳文研究法》林紓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版《注釋評點韓昌黎文集十卷詩集四卷》蔣抱玄評注民國上海會文堂書局鉛印本《韓愈昌黎文評注讀本》王懋注上海大東書局1924年版《韓愈文》莊適和、臧勵和選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韓愈文讀》錢基博選析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韓愈志》錢基博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韓愈研究》黃天明著開明書店1939年版《韓柳宗元文學評價》黃雲眉著山東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版《韓昌黎文集校注》馬其昶校注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再版)《韓愈文選》童第德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韓愈資料彙編》吳文治編中華書局1983年版《韓愈詩文譯釋》鄒進先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韓愈述評》陳克明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7月版《韓集校詮》童第德校詮中華書局1985年12月版《韓愈散文選注》殷孟倫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韓愈研究資料彙編》汕頭大學中文系編汕頭大學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韓愈散文藝術論》孫昌武著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年7月版《韓愈詩文選譯》黃永年選譯巴蜀書社1990年版《韓愈詩文評注》張清華評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韓愈文集導讀》錢伯城撰巴蜀書社1993年版《韓愈選集》孫昌武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韓愈傳》陳新璋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韓愈全集校注》屈守元、常思春校注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韓愈散文選集》顧易生選注三聯書店1997年版《柳宗元文》胡懷琛選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年版《柳宗元評傳》吳文治著中華書局1962年版《柳宗元資料彙編》吳文治編中華書局1964年版《柳文指要》章士釗著中華書局1971年版《唐代傑出法家柳宗元》柳州拖拉機廠工人理論小組、柳州市博物館寫作小組編廣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柳宗元》山西大學歷史系《柳宗元》編寫組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柳宗元》顧易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柳宗元集》中華書局《柳宗元集》校點組中華書局1979年9月版《柳宗元詩文選注》湖南省柳宗元詩文選注組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柳宗元詩文選》貝遠辰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柳宗元傳論》孫昌武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柳宗元哲學著作注釋》范陽選注廣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柳宗元詩文選注》胡士明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柳宗元新傳》劉光裕、楊慧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散文藝術》吳文治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詩文賞析集》金濤主編巴蜀書社1989年版《柳宗元詩文選譯》王松齡選譯巴蜀書社1991年版《國際柳宗元研究擷英》廣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太平廣記》汪紹楹校點中華書局1961年9月版《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魯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唐宋傳奇集》(《魯迅輯錄古籍叢編》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版《小說舊聞鈔》(《魯迅輯錄古籍叢編》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版《唐人小說研究》劉開榮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11月版《唐宋傳奇作者暨其時代》張長弓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51年2月版《唐宋傳奇選》張友鶴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版《樊川詩集注》(清)馮集梧集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版《杜牧詩選》繆鉞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7月版《杜牧傳》繆鉞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12月版《杜牧年譜》繆鉞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9月版《晚唐詩人杜牧》曹中孚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杜牧評傳》王西平、張田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杜牧論稿》吳在慶著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3月版《杜牧研究叢稿》胡可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版《杜牧詩美探索》王西平、高雲光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李義山詩》上海神州國光社1909年石印本《玉溪生詩意》屈複著上海會文堂1917年石印本《李義山戀愛事蹟考》蘇雪林著北新書局1928年版《李商隱詩選》劉學鍇、餘恕誠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李商隱》劉學鍇、餘恕誠著中華書局1980年版《李商隱評傳》楊柳著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商隱研究》吳調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月版《李商隱詩選注》陳伯海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李商隱詩傳》鐘銘鈞著中州書畫社1982年7月版《選玉溪生詩補說》(清)薑炳璋選釋郝世峰輯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1月版《李商隱傳》董乃斌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李商隱詩集疏注》葉蔥奇疏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11月版《李商隱詩選集》周振甫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玉溪生選醇》王汝弼、聶石樵選注齊魯書社1987年1月版《李商隱詩歌集解》劉學鍇、餘恕誠集解中華書局1988年12月版《李商隱的心靈世界》董乃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溫庭筠詩選》吳循生選注上海商務印館1930年版《溫飛卿詩集箋注》(清)曾益等箋注王國安點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溫庭筠詩詞選》劉斯翰選注香港三聯書店1986年12月版《韋莊集》向迪琮校訂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3月版《韋莊集校注》李誼校注四川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1月版《皮日休詩文選注》申寶昆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羅隱集》雍文華整理中華書局1983年版《羅隱詩選》蔣祖怡選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許渾研究》李立樸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李群玉詩集》羊春秋輯注嶽麓書社1987年版《鄭谷詩集箋注》嚴壽炩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鄭穀詩集編年校注》傅義校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曹鄴詩注》梁超然、毛水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唐代詩人魚玄機詩編年譯注》彭志憲等撰新疆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趙嘏詩注》譚優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花蕊宮詞箋注》徐式文箋注巴蜀書社1992年7月版《教坊記箋訂》(唐)崔令欽撰任二北箋訂中華書局1962年版《燕樂探微》邱瓊蓀著雲南大學出版社1946年版(雲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再版)《詞與音樂關係研究》施議對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7月版。
隋唐五代文学书目
隋唐五代文学参考书目《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旧唐书》刘昫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旧五代史》薛居正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新五代史》欧阳修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唐文》董诰、阮元、徐松编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全唐文补编》吴钢主编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版《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佟培基撰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唐诗纪事》计有功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唐代文学概论》朱炳煦著上海光华书局1933年版《唐代文学》胡朴安、胡怀琛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唐代文学史》陈子展著重庆作家书屋1944年版《隋唐五代文学史》周祖譔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版《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10月版《唐代幕府与文学》戴伟华著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版《隋唐五代文学史》上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邓小军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版《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唐诗史》许总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唐代文学史》上册乔象锺、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代文学史》下册吴庚舜、董乃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程蔷、董乃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唐诗与科举》陈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佛教》毛水清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道教》黄世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音乐》朱易安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绘画》陶文鹏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舞蹈》张明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唐诗与庄园文化》林继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禅思与诗情》孙昌武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戴伟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唐诗通论》刘开扬著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版《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9年8月版《唐代诗学》乔惟德、尚永亮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陶敏、李一飞著中华书局2001年11月版《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唐诗杂论》闻一多著三联书店1956年版《初唐诗》(美)斯蒂芬·欧文著贾晋华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杜晓勤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骆临海集笺注》(清)陈熙晋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再版)《陈子昂集》徐鹏点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卢照邻集杨炯集》徐敏霞整理中华书局1980年版《王勃诗解》聂文郁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王绩诗注》王国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月版《张说年谱》陈祖言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曲江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陈子昂评传》韩理洲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韩理洲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骆宾王评传》北京出版社1987年11月版《陈子昂研究》韩理洲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版《陈子昂研究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卢照邻集编笺注》任国绪笺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版《沈佺期诗集校注》连波、查洪德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绩集编年校注》康金声、夏连保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骆宾王研究论文集》杨柳、骆祥发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杰年谱》张志烈著巴蜀书社1993年4月版《初唐四杰研究》骆祥发著东方出版社1993年9月版《卢照邻集笺注》祝尚书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王子安集注》刘汝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月版《卢照邻集校注》李云逸校注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版《走向盛唐》尚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杜晓勤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8月版《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王维与孟浩然》杨荫深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王维和孟浩然》王从仁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版《孟浩然诗选》陈贻焮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5月版《孟浩然诗集校注》李景白校注巴蜀书社1988年4月版《孟浩然集校注》徐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8月版《孟浩然集注》赵桂藩注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孟浩然年谱》刘文刚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王维诗》傅东华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王摩诘》(日)梅泽和轩著傅抱石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王维诗选》陈贻焮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王维》何乐之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王右丞集笺注》(清)赵殿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王维年谱》张清华著学林出版社1988年9月版《王维新论》陈铁民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9月版《诗佛王摩诘传》张清华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王维研究》第一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王维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6年8月版《王维集校注》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8月版《唐代的战争文学》胡云翼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9月版《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集》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2月版《高适集校注》孙钦善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高适传论》左云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高适研究》佘正松巴蜀书社1992年8月版《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宗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8月版《岑参评传》廖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笺注巴蜀书社1995年11月版《王昌龄诗注》李云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版《王昌龄诗集》黄明编校百花洲出版社1993年8月版《李太白年谱》黄锡珪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2月版(1906年撰)《李白诗选》高铁郎选注上海新华书局1928年版《李杜研究》汪静之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5月版《李白研究》李守章著上海新宇宙书店1930年版《李白诗》傅东华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4月版《李白诗选》胡云翼选注上海亚细亚书局1932年版《白活注解李白诗选》余研因译注民智书局1934年版《李太白传》汪炳焜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月版《音注李太白诗》中华书局1936年版《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长之著香港商务印书馆1940年8月版《李白研究》戚维翰著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5月版《李白诗选》舒芜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8月版《李白》王瑶著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9月版《诗人李白》林庚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11月版《李白诗选》苏仲翔选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5年12月版《李白诗论及其他》肖文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李白诗文系年》詹锳著作家出版社1958年6月版《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8月版《李白研究》王运熙等著作家出版社1962年6月版《李白与杜甫》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11月版《李白》王运熙、李宝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李白在安徽》常秀峰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杜论略》罗宗强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版《增订李太白年谱》王伯祥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李白纵横探》安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李白》乔象钟著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李白丛考》郁贤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日)松浦友久著张守惠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李白年谱》安旗、薛天纬著齐鲁书社1983年版《李白诗新笺》安旗笺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李白和他的诗歌》胥树人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李诗咀华——李白诗名篇赏析》安旗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版《李白在安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李白论》乔象钟著齐鲁书社1986年4月版《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10月版《李白研究论丛》第一辑巴蜀书社1987年3月版《李白新论》刘忆萱、管士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版《李白诗歌赏析集》裴斐主编巴蜀书社1988年2月版《李白丛刊》第1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李白丛刊》第2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李白诗选注》刘开扬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李白文选》牛宝彤选注学苑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白选集》郁贤皓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旗主编巴蜀书社1990年4月版《李白研究论丛》第二辑巴蜀书社1990年12月版《李白在山东论丛》山东友谊书社1991年2月版《李白诗选译》詹锳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版《李白与唐代文化》葛景春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6月版《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裴斐、刘善良编中华书局1994年7月版《李白大辞典》郁贤皓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版《全唐诗索引·李白卷》栾贵明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谢眺与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龙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2月版《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日)松浦友久著刘维治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李白思想研究》杨海波著学林出版社1997年3月版《中国李白研究》(1995-1996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版《大历诗人研究》蒋寅著中华书局1995年8月版《卢纶诗集校注》刘初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版《李益诗注》范之麟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李益集注》王亦军、裴豫敏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益诗歌集评》郝润华辑校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版《戴叔伦诗集校注》蒋寅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刘长卿诗编年笺注》(上下)储仲君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7月版《刘长卿集编年校注》杨世明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元次山年谱》孙望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元次山集》孙望校中华书局1960年3月版《元结评传》孙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版《元结诗解》聂文郁注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顾况诗集》赵昌平校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顾况诗注》王启兴、张虹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张王乐府》徐澄宇选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张籍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张籍研究》纪作亮著黄山书社1986年版《王建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全唐诗索引·王建卷》栾贵明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绅诗注》王旋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版《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版(初版于1950年)《元白诗选》苏仲翔选注上海春明出版社1956年版《元稹年谱》卞孝萱著齐鲁书社1980年6月版《元稹集》冀勤校点中华书局限1982年8月版《元稹传》王拾遗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元稹论稿》王拾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白居易评传》郭虚中著成都正中书局1936年10月版《人民诗人白居易》王进珊著上海四联出版社1954年版《白居易传论》苏仲翔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4月版《白居易传》万曼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版《白居易》王拾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版《白居易评传》褚斌杰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白居易诗评述汇编》陈友琴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10月版《白居易诗选译》霍松林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59年7月版《白居易》陈友琴著中华书局1961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陈友琴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白居易》陈友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版《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白居易选集》王汝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白居易生活系年》王拾遗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大诗人白居易》陈翔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月版《白居易年谱》朱金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白居易集笺校》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6月版《白居易家谱》顾学颉编注中国旅游出版社1983年版《白居易传》王拾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版《白居易诗选》梁鉴江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白居易资料汇编》陈友琴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白居易集导读》朱金城、朱易安撰巴蜀书社1988年5月版《白居易诗歌赏析集》褚斌杰主编巴蜀书社1990年4月版《白居易》陈敏之、羊达之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白居易评传》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白居易集综论》谢思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韩诗臆说》程学恂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1月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1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再版)《韩愈诗选》陈迩冬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韩愈诗选》止水选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韩愈诗选注》汤贵仁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全唐诗索引·韩愈卷》陈抗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孟东野诗集》华忱之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孟郊诗集校注》华忱之、喻学才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贾岛诗注》陈延杰注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长江集新校》李嘉言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姚合诗集校考》刘衍校考岳麓书社1997年版《刘禹锡年谱》卞孝萱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1月版《刘禹锡传论》吴汝煜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刘禹锡丛考》卞孝萱著巴蜀书社1988年7月版《刘禹锡诗文系年》高志忠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刘禹锡诗文选注》吴钢、张天池选注三秦出版社1988年9月版《刘禹锡选集》吴汝煜选注齐鲁书社1989年11月版《刘禹锡集笺证》瞿蜕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版《刘禹锡集》卞孝萱校订中华书局1990年3月版《刘禹锡诗论》萧瑞锋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版《刘禹锡评传》卞孝萱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蒋维崧等笺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柳宗元诗笺释》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李长吉评传》王礼锡著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版《李贺诗歌集注》(清)王琦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10月版《李贺》刘瑞莲著中华书局1981年版《李贺传论》傅经顺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贺研究资料》陈治国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版《李贺诗传》刘衍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李贺诗索引》唐文编齐鲁书社1984年版《李贺》吴企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李贺研究论集》杨其群著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6月版《李贺诗校笺证异》刘衍著湖南出版社1990年9月版《李贺诗集译注》徐传武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李贺资料汇编》吴企明编中华书局1994年10月版《全唐诗索引·李贺卷》栾贵明编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李德裕年谱》傅璇琮著齐鲁书社1984年版《浪漫二诗人》张蓬舟编上海南京书店1933年版《薛涛诗笺》张蓬舟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唐代女诗人三种》陈文华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沈德潜选宋晶如注世界书局1937年版(中国书店1987年再版)《韩愈及其古文运动》龚书炽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年9月版《唐宋古文运动》龚书炽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1月版《唐宋古文运动》钱冬父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5月版《韩柳欧苏古文论》陈幼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版《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孙昌武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4月版《唐代古文运动论稿》刘国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吴小林著黄山书社1984年7月版《唐宋八大家散文技法》朱世英等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唐宋散文》葛晓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吕晴飞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1月版《唐宋八大家汇评》吴小林编齐鲁书社1991年7月版《唐宋古文研究》李道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郑子瑜著台湾书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唐宋八大家全集》余冠英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12月版《韩柳文研究法》林纾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注释评点韩昌黎文集十卷诗集四卷》蒋抱玄评注民国上海会文堂书局铅印本《韩愈昌黎文评注读本》王懋注上海大东书局1924年版《韩愈文》庄适和、臧励和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韩愈文读》钱基博选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韩愈志》钱基博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韩愈研究》黄天明著开明书店1939年版《韩柳宗元文学评价》黄云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再版)《韩愈文选》童第德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韩愈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韩愈诗文译释》邹进先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韩愈述评》陈克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韩集校诠》童第德校诠中华书局1985年12月版《韩愈散文选注》殷孟伦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韩愈研究资料汇编》汕头大学中文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版《韩愈散文艺术论》孙昌武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版《韩愈诗文选译》黄永年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版《韩愈诗文评注》张清华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韩愈文集导读》钱伯城撰巴蜀书社1993年版《韩愈选集》孙昌武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韩愈传》陈新璋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版《韩愈全集校注》屈守元、常思春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韩愈散文选集》顾易生选注三联书店1997年版《柳宗元文》胡怀琛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柳宗元评传》吴文治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柳宗元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柳文指要》章士钊著中华书局1971年版《唐代杰出法家柳宗元》柳州拖拉机厂工人理论小组、柳州市博物馆写作小组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柳宗元》山西大学历史系《柳宗元》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柳宗元》顾易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柳宗元集》中华书局《柳宗元集》校点组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柳宗元诗文选注》湖南省柳宗元诗文选注组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版《柳宗元诗文选》贝远辰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柳宗元传论》孙昌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柳宗元哲学著作注释》范阳选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柳宗元诗文选注》胡士明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柳宗元新传》刘光裕、杨慧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散文艺术》吴文治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柳宗元诗文赏析集》金涛主编巴蜀书社1989年版《柳宗元诗文选译》王松龄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国际柳宗元研究撷英》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太平广记》汪绍楹校点中华书局1961年9月版《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唐宋传奇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小说旧闻钞》(《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唐人小说研究》刘开荣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11月版《唐宋传奇作者暨其时代》张长弓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年2月版《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樊川诗集注》(清)冯集梧集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杜牧诗选》缪钺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7月版《杜牧传》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2月版《杜牧年谱》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9月版《晚唐诗人杜牧》曹中孚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版《杜牧评传》王西平、张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杜牧论稿》吴在庆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版《杜牧研究丛稿》胡可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杜牧诗美探索》王西平、高云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李义山诗》上海神州国光社1909年石印本《玉溪生诗意》屈复著上海会文堂1917年石印本《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苏雪林著北新书局1928年版《李商隐诗选》刘学锴、余恕诚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李商隐》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李商隐评传》杨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商隐研究》吴调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月版《李商隐诗选注》陈伯海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李商隐诗传》钟铭钧著中州书画社1982年7月版《选玉溪生诗补说》(清)姜炳璋选释郝世峰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1月版《李商隐传》董乃斌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李商隐诗集疏注》叶葱奇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李商隐诗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玉溪生选醇》王汝弼、聂石樵选注齐鲁书社1987年1月版《李商隐诗歌集解》刘学锴、余恕诚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版《李商隐的心灵世界》董乃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温庭筠诗选》吴循生选注上海商务印馆1930年版《温飞卿诗集笺注》(清)曾益等笺注王国安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温庭筠诗词选》刘斯翰选注香港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版《韦庄集》向迪琮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版《韦庄集校注》李谊校注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月版《皮日休诗文选注》申宝昆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罗隐集》雍文华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版《罗隐诗选》蒋祖怡选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许浑研究》李立朴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李群玉诗集》羊春秋辑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郑谷诗集笺注》严寿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版《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傅义校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曹邺诗注》梁超然、毛水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唐代诗人鱼玄机诗编年译注》彭志宪等撰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赵嘏诗注》谭优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花蕊宫词笺注》徐式文笺注巴蜀书社1992年7月版《教坊记笺订》(唐)崔令钦撰任二北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燕乐探微》邱琼荪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再版)《词与音乐关系研究》施议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7月版《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王昆吾著中华书局1996年11月版《敦煌曲子辞集》王重民辑校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敦煌曲初探》任二北著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11月版。
蒙曼精选隋唐大历史(套装共7册)
第十四章隋亡唐兴
一、杨侑禅让 二、杨浩之死 三、杨侗之死
第十五章殷鉴不远
一、赫赫暴君 二、殷鉴不远
1
引子
2
第一章则天家 世
3
第二章初入宫 廷
4
第三章狐媚惑 主
5
第四章后宫风 云
01
第五章冲击 后位
02
第六章殿廷 对决
03
第七章正位 中宫
04
第八章两种 命运
06
第十章母仪 天下
05
第九章国舅 之死
06
第二十六章 重立庐陵
05
第二十五章 夺嫡大战
1
第二十七章嵩 呼万岁
2
第二十八章小 宝兴衰
3
第二十九章二 张乱政
4
第三十章政坛 博弈
5
第三十一章神 龙政变
第三十三章无字丰 碑
第三十二章白发余 威
后记
第一章则天家世
一、山西文水的小门户 二、家族崛起 三、童年故事
第二章初入宫廷
一、见天子庸知非福 二、狮子骢事件 三、非凡的预言 四、太宗不爱武则天
第二章玄感败亡
一、旗开得胜 二、隋军反击 三、兵败身死
第三章炀帝失策
一、兵败原因 二、隋炀帝对策
第四章三征高句丽
一、三征高句丽 二、不败而败 三、天下皆反
第五章李敏之死
一、神秘谶语 二、宇文述的阴谋 三、贵族解体
第六章雁门之围
一、再巡突厥 二、雁门之围 三、内外交困
第七章三下江都
一、国家失控 二、苏威被贬 三、三下江都
第九章骨肉相残
一、秦王之死 二、蜀王之废
第十章由盛转衰
一、仁寿逸志 二、任情枉法 三、猜忌大臣
中国古代史专业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方向阅读文献与书目
1.古籍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版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撰,中华书局1976年版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元〕胡三省注,顾颉刚等点校,中华书局1956年版华阳国志校注,〔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初学记,〔唐〕徐坚等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太平御览,〔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文苑英华,〔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6年版册府元龟,〔北宋〕王钦若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唐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55年版五代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据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影印)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据世界书局本影印)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金石萃编,〔清〕王昶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据1921年扫叶山房本影印)八琼室金石补正,〔清〕陆增祥撰,文物出版社1985年(据吴兴刘氏希古楼刊本影印)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年版(据上海文瑞楼版影印)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刘祜仁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三国会要,〔清〕杨晨撰,中华书局1956年版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齐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梁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陈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据广州广雅书局刻本复制重印)全唐文,〔清〕董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版晋令辑存,张鹏一撰,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赵超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唐五代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辑录,唐耕耦等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吐鲁番出土文书,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版二十五史补编(二、三、四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2.今人论著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4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谷川道雄(日)著,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史(上、下),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1年版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谷川道雄(日)著,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隋唐五代史(上、下) ,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隋唐五代史(上、下) ,吕思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隋唐史,岑仲勉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剑桥中国隋唐史,〔英〕崔瑞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寒柳堂集,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山居存稿,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严耕望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1年版中国中古政治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读史集,何兹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读史存稿,缪钺著,三联书店1963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才不才斋史学论文集,祝总斌著,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黎虎著,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探索,郑欣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六朝史论,朱大渭著,中华书局1998年版唐研究论文选集,池田温(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国史探微,杨联陞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五朝门第,王伊同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刘淑芬著,学生书局(台北)1992年版拓跋史探,田余庆著,三联书店2003年版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逯耀东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5年版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康乐著,稻禾出版社(台北)1995年版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张金龙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胡如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汉晋唐时期农业(上、下),张泽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唐代工商业,张泽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唐代阶级结构研究,张泽咸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唐代财政史稿(上、下),李锦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年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中),严耕望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63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四卷),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汉唐外交制度史,黎虎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北魏官僚机构研究,郑钦仁著,牧童出版社(台北)1976年版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甘怀珍著,财团法人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台北),2003年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张金龙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高敏著,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府兵制度研究,岑仲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府兵制度考释,谷霁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唐书兵志笺证,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北周六典,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北周地理志,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九朝律考,程树德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历代刑法考,沈家本撰,邓经元、騈宇骞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神仙道教,胡孚琛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王晓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齐涛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黄烈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乌桓与鲜卑,马长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马长寿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北朝胡姓考,姚薇元著,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陈连庆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周伟洲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蔡鸿生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西域史地文物丛考,马雍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西域史地丛稿初编,张广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朱雷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敦煌艺术宗教与精神文明,姜伯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姜伯勤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敦煌学十八讲,荣新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荣新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余太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唐代的外来文明,谢弗(美)著,吴玉贵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王小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隋唐帝国与东亚,〔日〕堀敏一著,韩昇编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贠安志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荣新江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日中国际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谷川道雄编,玄文社1989年版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科举前史,〔日〕宫崎市定著,同朋舍1956年版秦汉隋唐史の研究,〔日〕滨口重国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初版、1971年再版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日〕宫川尚志著,平乐寺书店1964年初版、1977年再版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31),〔日〕池田温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版六朝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著,岩波书店1982年版魏晋南朝の贵族制〔日〕越智重明著,研文社1982年版六朝贵族制研究,〔日〕中村圭尔著,风间书房1987年版中国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砺波护编,同朋舍1987年版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日〕窪添庆文著,汲古书院2003年版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日〕川本芳昭著,汲古书院1998年版六朝都督制研究,〔日〕小尾孟夫著,溪水社2001年版中国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的社会与文化,〔日〕中国中世史研究编,东海大学出版会1970年版隋唐帝国と东亚世界,〔日〕唐代史研究会编,汲古书院1979年版年版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日〕唐代史研究会编,刀水书房1988年版3.期刊历史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中国史研究文史汉学研究(台)考古学报考古文物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大学)唐研究东洋史研究(日)东方学报(日)东洋学报(日)。
写隋唐历史的书
写隋唐历史的书
以下是一些关于隋唐历史的书籍推荐:
1. 《隋唐帝国》(作者:陈寅恪):这本书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著,是对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研究,涵盖了从隋朝建立到唐朝灭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2. 《唐代史》(作者:吴运铎):吴运铎先生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这本书是他对唐朝历史的综合性研究,包括政治制度、文化状况、外交关系等方面,内容详实且有深度。
3. 《大唐风云》(作者:梁实秋):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隋唐历史纪实类著作,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人物传奇和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
4. 《女儿经》(作者:杨绛):杨绛女士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在这本书中以个人视角回忆了自己在唐朝文化昌盛时期的生活经历,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风俗。
5. 《唐旧闻考》(作者:魏徵):此书是唐代魏徵所著,记载了唐代政治、军事、文化、地理等多个方面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唐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些书籍各有侧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其中之一进行阅读。
隋唐历史比较好的书
隋唐历史比较好的书
隋唐历史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巨大的时代,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人物传奇。
如果想了解这个时代的历史,以下几本中文书籍值得推荐。
1.《隋唐演义》:这是一本历史小说,虽然有许多夸张和虚构的元素,但仍然是一部比较好的了解隋唐时代历史的书。
这本书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描绘成动人的故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历史背景和地理情况。
2.《唐史》:这是一部纯历史的典籍,详细记载了唐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内容非常丰富。
这本书是唐代每位皇帝的事迹以及历史事件的详细记录,所以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深入地了解唐朝的历史。
3.《中国通史》:这是一本比较全面的中国历史概论,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其中隋唐时代占有很大篇幅。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同时对整个中国历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
4. 《大唐名相》:这是一本讲述唐朝名相的书籍,共收入27位唐朝的名相,其中包含了隋唐两朝的名相。
这些名相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他们的职责和地位都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对唐代政治和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以上几本书都是很好的了解隋唐时代的知识来源。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以加深对这个历史时代的理解和把握。
齊齋书话|记中国唐史学会主编的两套隋唐历史文化丛书
齊齋书话|记中国唐史学会主编的两套隋唐历史文化丛书隋唐历史文化丛书和唐代历史文化丛书本为两个系列,前者始于1986年,后者源于1995年,但因主持具体编辑出版的都是中国唐史学会,且选题策划内容和封面设计风格非常相似,明显具有承袭关系,故而笔者认为,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套丛书。
按照张玉良、胡戟教授的在86年的序言介绍,隋唐历史文化丛书由中国唐史学会编,宁可、沙知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张玉良、胡戟教授担任责任主编。
选题包罗隋唐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有研究价值的各个方面,一本书具体地阐述隋唐时期的一个专题,以学术性为主,兼有知识性,体栽包括学术专著、传记、资料和工具书,尽量配图,做到文图并茂,尽可能使其成为历史、考古、方志、古典文学、民俗、经济史、科技史等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必备的参考书,同时又能为广大读者学习和了解历史提供一套生动的读物。
丛书计划利用八年时间出版约一百余本,但后来显然无疾而终,没有出齐,目前能够找到的书目大约十六七种,出版社为三秦出版社,另有两种以人文杂志丛刊的名义出版。
相对而言,唐代历史文化丛书也由唐史学会负责编辑,马驰、陈冬英担任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5年首推出8种。
与前者不同的是,该丛书受到美国罗杰伟氏“中国唐代研究基金会”的赞助。
内容包含民族融合、人物评传、历史事件、典章制度、文物考古、风俗礼仪、服饰饮食、百戏游艺、乐舞书画、科技工艺、中西交通、中外交流,地理人口、科举学校、商业货币、天文历法、宗教神祇等唐代物质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反映这一时期历史文化的千姿百态和恢弘气度。
前面已经说过,两套丛书的相似性很多,不仅编辑单位同为唐史学会,而且选题和出版策划方面一脉相承,封面设计风格如出一辙。
而且就图书的厚度和字数而言,每书一般只限阐述一个专题,和每本15万字以内的专而精特点也是大同小异。
又,两套丛书中的诸书,体裁允许多种多样,表现形式尽可生动活泼,观点上提倡百家争鸣,资料的运用方面都突破创新的特点也更容易让人联想翩翩。
隋唐时期的历史书籍与志怪小说
隋唐时期的历史书籍与志怪小说隋唐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期之一,孕育出了不少优秀的历史书籍和志怪小说,这些作品通过描绘历史和神怪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风貌和思想状态。
一、隋唐历史书籍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兴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书籍数量也相当可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资治通鉴》和《旧唐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极高价值的历史著作,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司马光。
这本书记录了从周朝春秋时期至宋代初年的中国历史,全书分为294卷。
司马光在著作时非常谨慎,旨在避免历史被篡改,因此文笔干练且质朴,叙述清晰。
《旧唐书》是一部记录唐朝早期历史的书籍,它包括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时期的历史。
这部书的作者是唐代的人,共分为200卷,其编辑的思想以儒家学派为主,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
历史书籍在隋唐时期非常流行,这些书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和文化认知的不断深入和研究的需求。
这些书籍帮助后世了解这个时期的重要文化和历史变迁。
二、隋唐志怪小说隋唐时期也是中国志怪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志怪小说则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
这类小说大致可以划分为怪异、神话、传说、武侠和历史等各种类型。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数《聊斋志异》和《搜神记》。
《聊斋志异》是清朝蒲松龄所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部重要名著。
全书共有491个节选,以各种神话、传说、鬼怪故事为基础,以及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
这部书通过怪异的情节、讽刺的语言和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潜在的恶习、道德丧失以及人性的虚伪等诸多问题。
《搜神记》是唐代干宝所撰写的一部志怪小说,该书以神话、玄幻的方式编撰了56篇奇闻异事。
这部小说通过塑造各种神怪、鬼怪形象,反映了唐代百姓对于神秘、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追求。
总的来说,隋唐时期的历史书籍和志怪小说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精神,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状况。
这些书籍对于今天的研究和文化交流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是展现历史的重要载体,也反映了人类在不同时代的文化成就和进步。
隋唐史书目
隋唐史书目基本古籍1、(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4、(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5、(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6、陈尚君撰《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8、(唐)温大雅撰《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唐)韩愈撰《顺宗实录》,收入《韩愈文集》;10、(唐)杜佑撰《通典》,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11、(宋)王溥撰《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13、(唐)萧嵩等撰《大唐开元礼》,民族出版社,2000年;14、(唐)王泾撰《大唐郊祀录》,民族出版社,2000年;15、(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16、(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17、(日)仁井田陞撰《唐令拾遗》,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18、(日)池田温等《唐令拾遗补》,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年;19、黄正建主编《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中华书局,2006年;20、(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21、(唐)李泰编、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22、(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23、(元)骆天骧撰《类编长安志》,黄永年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24、(清)徐松撰《唐两京城坊考》,中华书局,1985年;25、(唐)玄奘、辩机撰、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26、(唐)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1983年;27、(日)元开撰《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华书局,1979年;28、(日)圆仁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29、(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30、(唐)林宝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31、(清)赵钺、劳格撰《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年;32、(清)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33、(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34、(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5、(唐)张鷟著《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36、(唐)封演撰《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1958年;37、(唐)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38、(唐)刘肃撰《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39、(唐)赵璘撰《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0、(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4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华书局,1960年;42、(五代)孙光宪撰《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6年;43、(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2年;44、(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45、(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46、(清)曹寅待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7、(清)徐松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48、(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中华书局,1980年;49、(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50、(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5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52、(清)王昶撰《金石萃编》,中国书店,1985年;53、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年;54、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合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1—10册,图文本1-4册),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1992-1996年;55、(日)池田温撰《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56、(日)小田义久主编《大谷文书集成》(壹、贰、叁),法藏馆,1984、1990、2003年。
隋唐书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王仲荦先生《隋唐五代史》吕思勉先生《隋唐五代史》2.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黄永年先生《唐史史料学》3.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长孺先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岑仲勉先生《隋唐史》北大荣新江教授《敦煌学十八讲》《资治通鉴》的隋唐纪新旧唐书严耕望先生的《唐史研究论丛》。
韩国磐《隋朝史略》金宝祥《隋史新探》岑仲勉《隋書求是》汪籛《隋唐史论稿》综合杂著:岑仲勉《史學論文集》《史學論文續集》黄约瑟编《港台学者隋唐史论文精选》汪籛《汉唐史论稿》赵克尧《汉唐史论集》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隋唐卷》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2、3、6、7辑荣新江主编《唐研究》1-9卷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各门类专著: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高世瑜《唐代妇女》吴宗国《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王吉林《唐代南詔與李唐關係之研究》岑仲勉《府兵製度研究》唐变军《从南朝士族到晚唐衣冠户》戴显群《唐五代政治中枢研究》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贺昌群《汉唐间封建的国有土地制与均田制》孟宪实《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刘磐修《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王小甫《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余扶危、贺官保《隋唐东都含嘉仓》吳楓《隋唐歷史文獻集釋》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胡如雷《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袁刚《唐朝的五花判事和六押制度》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杨际平《唐代尺步亩制亩产小议》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章群《唐代蕃將研究》范文澜《唐代佛教》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劂文化》贾志刚《唐代军费问题研究》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李季平《唐代奴婢制度》《唐代女子服饰》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赵云旗《唐代土地买卖研究》侯林柏《唐代夷狄边患史略》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文学类:杜晓勤《二十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综述》闫艳《全唐诗名物词研究》陈国灿、刘健明《全唐文职官研究》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周伟励《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蒋寅《大历诗风》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蒋寅《大历诗人研究》杨义《杜甫诗的历史见证品格及其审美分析》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周勋初《李白评传》陈炎、李红春《儒释道背景下的唐代诗歌》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汪学波《隋唐文选学研究》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吴湘洲《唐代歌诗与诗歌》,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王汝涛《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第二卷(隋唐五代)》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隋唐书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王仲荦先生《隋唐五代史》吕思勉先生《隋唐五代史》2.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黄永年先生《唐史史料学》3.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长孺先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岑仲勉先生《隋唐史》北大荣新江教授《敦煌学十八讲》《资治通鉴》的隋唐纪新旧唐书严耕望先生的《唐史研究论丛》。
韩国磐《隋朝史略》金宝祥《隋史新探》岑仲勉《隋書求是》汪籛《隋唐史论稿》综合杂著:岑仲勉《史學論文集》《史學論文續集》黄约瑟编《港台学者隋唐史论文精选》汪籛《汉唐史论稿》赵克尧《汉唐史论集》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隋唐卷》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2、3、6、7辑荣新江主编《唐研究》1-9卷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各门类专著: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高世瑜《唐代妇女》吴宗国《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王吉林《唐代南詔與李唐關係之研究》岑仲勉《府兵製度研究》唐变军《从南朝士族到晚唐衣冠户》戴显群《唐五代政治中枢研究》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贺昌群《汉唐间封建的国有土地制与均田制》孟宪实《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刘磐修《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王小甫《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余扶危、贺官保《隋唐东都含嘉仓》吳楓《隋唐歷史文獻集釋》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胡如雷《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袁刚《唐朝的五花判事和六押制度》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杨际平《唐代尺步亩制亩产小议》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章群《唐代蕃將研究》范文澜《唐代佛教》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劂文化》贾志刚《唐代军费问题研究》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李季平《唐代奴婢制度》《唐代女子服饰》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许序雅《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赵云旗《唐代土地买卖研究》侯林柏《唐代夷狄边患史略》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文学类:杜晓勤《二十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综述》闫艳《全唐诗名物词研究》陈国灿、刘健明《全唐文职官研究》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周伟励《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公元十世纪前后中国文人的生存状态》蒋寅《大历诗风》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蒋寅《大历诗人研究》杨义《杜甫诗的历史见证品格及其审美分析》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周勋初《李白评传》陈炎、李红春《儒释道背景下的唐代诗歌》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汪学波《隋唐文选学研究》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吴湘洲《唐代歌诗与诗歌》,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王汝涛《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第二卷(隋唐五代)》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有关隋唐明清的书籍
有关隋唐明清的书籍
隋唐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四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下面将分别从隋唐、明清两个时期来介绍相关的书籍。
一、隋唐时期
1. 《隋唐演义》:这是一本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背景的小说,通过对隋唐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战争故事的描写,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书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情节,让读者感受到了当时的氛围和人物的命运。
2. 《隋唐诗选》:这是一本收录了隋唐时期诗人的作品的诗集。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许多优秀的诗人如杨炯、杜牧、王之涣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
这本书通过选取了他们的作品,展现了隋唐时期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思想风貌。
二、明清时期
1. 《明史》:这是一部详细记录了明朝历史的正史。
书中包括了明朝各朝代的历史事件、皇帝的事迹以及官员的功过等内容,对于研究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明朝的兴衰和历史演变。
2. 《清稗类钞》:这是一本收集了清朝时期各类趣闻轶事的书籍。
书
中包括了很多关于民间故事、宫廷典故、科举考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趣闻轶事,读者可以了解到清朝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上是关于隋唐明清时期的一些书籍,每本书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创作风格。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隋唐明清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希望这些书籍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稳定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史书目基本古籍1、(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4、(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5、(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6、陈尚君撰《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8、(唐)温大雅撰《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唐)韩愈撰《顺宗实录》,收入《韩愈文集》;10、(唐)杜佑撰《通典》,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11、(宋)王溥撰《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13、(唐)萧嵩等撰《大唐开元礼》,民族出版社,2000年;14、(唐)王泾撰《大唐郊祀录》,民族出版社,2000年;15、(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16、(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17、(日)仁井田陞撰《唐令拾遗》,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18、(日)池田温等《唐令拾遗补》,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年;19、黄正建主编《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中华书局,2006年;20、(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21、(唐)李泰编、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22、(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23、(元)骆天骧撰《类编长安志》,黄永年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24、(清)徐松撰《唐两京城坊考》,中华书局,1985年;25、(唐)玄奘、辩机撰、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26、(唐)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1983年;27、(日)元开撰《唐大和上东征传》,中华书局,1979年;28、(日)圆仁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29、(唐)樊绰撰、向达校注《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30、(唐)林宝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31、(清)赵钺、劳格撰《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年;32、(清)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33、(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贞观政要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34、(唐)姚汝能撰《安禄山事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5、(唐)张鷟著《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36、(唐)封演撰《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1958年;37、(唐)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38、(唐)刘肃撰《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39、(唐)赵璘撰《因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0、(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4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华书局,1960年;42、(五代)孙光宪撰《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6年;43、(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2年;44、(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45、(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46、(清)曹寅待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7、(清)徐松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48、(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中华书局,1980年;49、(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50、(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5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52、(清)王昶撰《金石萃编》,中国书店,1985年;53、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年;54、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合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1—10册,图文本1-4册),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1992-1996年;55、(日)池田温撰《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56、(日)小田义久主编《大谷文书集成》(壹、贰、叁),法藏馆,1984、1990、2003年。
57、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58、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至第五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59、陈国灿著《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60、陈国灿、刘永增编《日本宁乐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文物出版社,1997年;61、柳洪亮著《新出吐鲁番文书及其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62、刘俊文著《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年;63、侯灿、吴美琳编著《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巴蜀书社,2003年;63、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中华书局,2008年。
现当代论著1、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2、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4、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5、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1988年;6、唐长孺主编《隋唐五代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7、[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隋唐史》(汉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9、黄永年《唐史十二讲》,中华书局,2007年;10、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1、鞠清远、陶希圣《唐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5;12、鞠清远《唐代财政史》,商务印书馆,1940;13、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14、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9;15、[日]加藤繁著、吴杰译《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16、[日]堀敏一著、韩国磐等译《均田制的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17、韩国磐《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8、宋家钰《唐朝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19、武建国《均田制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20、杨际平《北朝隋唐均田制新探》,岳麓书社,2003年;21、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修订版;22、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23、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年;24、李伯重《唐代江南的农业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25、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6、魏明孔《隋唐五代手工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27、赵丰《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三秦出版社,1992;28、卢华语《唐代桑蚕丝绸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9、冻国栋《唐代的商品经济与经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30、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91年,修订本1999年;31、张弓《唐代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5;32、葛承雍《唐代国库制度》,三秦出版社,1991;33、王永兴《唐代勾检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4、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中华书局,1986;35、李季平《唐代奴婢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36、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以吴郡,清河,范阳,敦煌张氏为中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37、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8、池田温著、龚泽诜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39、[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0、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2、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唐代政治史论集》,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增订本,2004年;43、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44、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5、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46、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47、王寿南《唐代宦官权势之研究》,台北,正中书局,1971年;48、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6;49、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50、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51、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52、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53、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54、袁刚《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55、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56、胡沧泽《唐代御史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57、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58、吴宗国《唐代科举制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59、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0、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61、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2、王永兴《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63、程喜霖《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1;64、程喜霖《唐代过所研究》,中华书局,2000年;65、张国刚《唐代政治制度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66、马俊民、王世平《唐代马政》,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67、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63年;68、杨廷福《唐律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69、韩国磐《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年;70、刘俊文《唐代法制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71、甘怀真《唐代家庙礼制研究》,台湾商务,1991年;72、吴丽娱《唐礼摭遗》,商务印书馆,2002年;73、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74、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75、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76、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7、78、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79、牛志平《唐代婚丧》,三秦出版社,1996;80、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1988;81、李斌城、李锦绣、张泽咸、吴丽娱、冻国栋、黄正建《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2、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3、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84、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85、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1993年;86、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7、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1986年;88、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89、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1年;90、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91、张弓的《汉唐佛寺文化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92、翁俊雄《唐代人口与区域经济》,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93、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94、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95、李燕杰《唐人年寿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96、崔明德《汉唐和亲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年;97、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98、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99、岑仲勉《突厥集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58年;100、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中华书局,1958;101、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02、林幹主编:《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选集(1919-1981)》,中华书局,1987年;103、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104、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105、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106、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107、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及《续编》,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1990年;108、马驰《唐代蕃将》,三秦出版社,1990年;109、[法]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商务印书馆,1932年;中华书局,1958年;110、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中华书局,1934-1962;111、[美]劳费尔著、林筠茵译《中国伊朗编》,商务印书馆,1964;112、[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13、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114、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115、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6、罗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46;117、[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8、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19、张跃《唐代后期的儒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0、章权才《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21、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122、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123、郭朋《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0;124、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87新版;125、谢重光《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126、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127、谢保成《隋唐五代史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128、瞿林东《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师大出版社,1989;129、张荣芳《唐代的史馆与史官》,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84年;130、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131、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132、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133、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34、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79;135、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36、郁贤浩《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137、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138、张忱石、许逸民合编《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中华书局,1982;139、方积六、吴冬秀编《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92;140、吴汝煜编《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41、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142、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