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全册概念题汇总(含答案)
初中物理概念八年级(上)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是测量的工具。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使用刻度尺时,要把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秒表。
5.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
6.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比较速度的大小。
7.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公式为v=S/t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 。
1m/s= 3.6 km/h。
9.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运动。
10.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t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1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在不同介质声速不同,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12.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13.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
14.物理学中把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Hz 。
15.人的听觉范围是20 Hz至20000 Hz。
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
1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减弱噪声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进行:一是防止噪声产生;二是阻断噪声传播;三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初中八年级物理全册概念题汇总(含答案)
初中物理概念八年级(上)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是测量的工具。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使用刻度尺时,要把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秒表。
5.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
6.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比较速度的大小。
7.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公式为v=S/t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 。
1m/s= 3.6 km/h。
9.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运动。
10.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t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1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在不同介质声速不同,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12.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13.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
14.物理学中把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Hz 。
15.人的听觉范围是20 Hz至20000 Hz。
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
1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减弱噪声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进行:一是防止噪声产生;二是阻断噪声传播;三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中考复习必备)
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中考复习必备)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中考复习必备)第一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每小格是,3、.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玻璃泡要在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或容器,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变为叫做熔化,要热;从变为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热。
2.晶体都有一定,熔化过程中要继续热、但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变为叫做汽化,汽化时要热。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和。
3.蒸发:(1)是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温度下发生。
(2)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热,具有(蒸发致冷)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温度达到,必须继续热,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3)液体沸点与压强有关。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气压时升高。
高压锅是根据随气压增大而的原理制成的。
4.物质从变化为叫液化,液化时要热。
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四、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热;2.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热。
第二章质量和密度一、质量:1.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3.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4.天平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
三、密度: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2.纯水的密度是kg/m3= g/cm3,它表示。
(完整版)初中物理概念公式复习(填空)有答案
初三物理概念公式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_____________ 。
2 •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__ ,用符号_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______ 米.3 •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 千米= ________ 米;1分米= _______ 米,1厘米= ________ 米;1毫米= 3米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________ 地球的半径:6400 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_____________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 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组成。
6 .特殊测量方法:(1) 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_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 辅助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 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 。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_ (s),它的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 ,_______ 。
1h= _____ in= ___________ s.1.2机械运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完整版本初中物理概念公式总结复习填空有包括答案.doc
- 1 -初三物理概念公式复习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米;1分米=米, 1厘米=米;1毫米= 3 米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地球的半径:6400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 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s), 它的常用单位有,。
1h= min= s.1.2 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 ( 或者说被假定的物体 ) 叫参照物 .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 速度不变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
公式:速度的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1 米 / 秒 = 千米 / 小时7.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9. 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和。
初中物理概念总复习精要提纲答案4
8、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有持续电压;(2)电路通路。
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按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流向电源的负极。
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其运动方向与规定的电流方向相反。
9、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在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荷。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不能自由运动。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烧红了的玻璃就是导体)10、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回路的通路就称为电路。
11、○1电源是能够提供电压的装置。
○2、从能量角度看,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是利用电能来工作的设备,是将电能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可以输送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12、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开路:因电路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除开关外是故障.......)。
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的电路。
短路的危害.....:可以烧坏电源,损坏电路设备引起火灾等。
13、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4、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
特点:(1)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元件,电流只有1条路径;(2)电路中只须1个开关控制。
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影响。
15、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
特点:(1)干路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两条条(或多条)支路;(2)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开关I17、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电流表,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A。
初中物理全书概念习题集 带答案
初中物理概念总复习精要提纲第一章初步知识1 长度测量得基本工具就是:刻度尺。
长度得国际单位就是:米,常用得国际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1m= 1000(103) mm= (106)μm=1000000000(109) nm。
凱羁蕲壇祯荦轿。
使用刻度尺得规则:(1)"瞧"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得零刻度线,量程与分度值。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得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得下一位。
(4)"记"测量值就是由数值与单位组成,测量结果得记录形式为: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测量结果得倒数第二位就是分度值,最末一位就是峡讀颶骟颈夺鰲。
估计值,包括估计值在内得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5)长度测量得特殊方法:用积多求少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以轮代尺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得铁路长度、园得周长。
窺颃況娆躒杂陳。
误差与错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得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得误差就是不可能绝对避免得,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错误就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得,就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得,所以误差不就是错误。
檔汇锣鏷钧郵汉。
2 时间测量得基本工具:__刻度尺_。
时间得国际单位就是:秒,常用得单位有小时与分钟。
第二章简单得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得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得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就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得物体叫参照物。
自然界中得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就是相对得,我们观察同一物体就是运动还就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得参照物。
赎覡憤订聖笾潍。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得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就是变化得运动叫变速运动。
八年级(上)物理概念总结(含答案)
1.(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零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
4、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
5、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能消除,只能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良实验方法、更换实验仪器。
6、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任意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描述对象不可选。
8、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9、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10、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时间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另一种是经过相同路程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
11、速度的国际单位:m/s ,交通中的常用单位:km/h 。
12、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
1m/s=_3.6_km/h 12、单位换算:10m/s=__36_km/h 54km/h=__15__m/s13、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s/t 。
实验中木板保持较小坡度的原因:方便测量时间。
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答案)
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一、声学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靠介质传播,一般声音在金属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而在气体中较慢;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
真空中不能传声。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
3..声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4.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运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30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
减弱噪声的方法:__防止噪声产生__、____阻断噪声传播____、_____防止噪声入耳___.二、光学――光的反射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3×108 m/s。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二、光的反射现象: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时,光路是___可逆___的。
*右图中,入射光线是 AO ,反射光线是 OB ,法线是光的反射ON ,O点叫做 _入射点,∠i是入射角,∠γ是反射角。
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漫反射: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下载后不用排版就能打印)
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中考复习必备)电学第一部分电路一、物体带电:物体具有的性质,即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2)。
二、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1)用摩擦过的所带电荷是正电荷;(2)用摩擦过的所带电荷是负电荷。
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同种电荷互相;2、异种电荷互相。
四、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根据带电体的和电荷间相互作用来判断。
2、用验电器检验(验电器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一种检验物体的仪器)。
五、电荷量:电荷的叫电荷量,用符号表示;电荷量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六、摩擦起电的原因:物体的带电是由于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而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由于而带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了电,只是从一个物体到了另一个物体。
七、电流:的移动形成电流。
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2)。
人们规定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按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出发,流向电源的。
金属导电靠的是,其运动方向与规定的电流方向。
八、电源:1、电源是能够提供的装置。
2、从能量角度看,电源是将的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九、导体、绝缘体:1、的物体叫导体,如等。
2、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等。
3、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在导体中存在着大量的电荷。
4、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不能。
5、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如:烧红了的玻璃就是导体)十、电路和电路图:1、电路:把、、用连接起来组成的的路径。
2、用电器:也叫负载,是利用来工作的设备,是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3、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可以输送。
4、开关:控制通断。
5、通路:电路闭合,处处连通,电路中有电流。
6、开路:因电路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除开关外是故障)。
7、短路:电流未经过而直接回到电源的现象(相当于电路缩短)。
8、短路的危害:可以烧坏,损坏电路设备引起火灾。
9、电路图:用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初中物理概念公式总结复习填空有包括答案
- 1 -初三物理观点公式复习长度和时间的丈量1.长度的丈量是最基本的丈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米;1分米=米, 1厘米=米;1毫米= 3 米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地球的半径:6400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 使用前要注意察看它的、和;(2).用刻度尺丈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 读数时视野要与尺面,在精准丈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4).丈量结果由和构成。
6.特别丈量方法:(1)积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积累起来,聚成能够用刻度尺来丈量的数目后,再丈量出它的总长度,而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能够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丈量细铜丝的直径,丈量一页纸的厚度.(2) 协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代替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丈量的,便可用其余物体取代丈量。
7.丈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s), 它的常用单位有,。
1h= min= s.1.2 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关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仍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 ( 或许说被假设的物体 ) 叫参照物 .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仍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经过的行程都。
( 速度不变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内经过的。
公式:速度的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1 米 / 秒 = 千米 / 小时7.均匀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行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平时所说的速度多半状况下是指。
9. 测小车均匀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实验器械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和。
1.3 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而产生。
初中物理概念题答案
初中物理概念八年级(上)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是测量的工具。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3.使用刻度尺时,要把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停表/秒表。
5.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消除.。
6.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比较速度的大小。
7.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
8.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公式为v=S/t,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是m/s。
1m/s=3.6km/h。
9.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运动。
10.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S/t;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1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在不同介质声速不同,常温下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2.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13.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
14.物理学中把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Hz。
15.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至20000Hz。
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
1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来源于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减弱噪声可以从以下三条途径进行:一是防止噪声产生;二是阻断噪声传播;三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全书概念总复习(中考复习必备)光学第一部分 光的反射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同种均匀介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3×108m/s 。
应用:影的形成 、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 等。
二、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 反射 光线与 入射 光线、法线 在同一 平面内; 反射 光线与 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 角等于 入射 角。
在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 的。
右图中,入射光线是 OA ,反射光线是 OB ,法线是 ON ,O 点叫做 入射点 ,∠i 是 入射角 ,∠γ是 反射角 。
反射类型:(1) 镜面反射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2) 漫反射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正 立的 虚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 离 相等 ,像与物体大小 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
成像原理:根据 光的反射定律 成像。
成像作图法: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 ,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第二部分 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斜射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 改变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光从空气 斜 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水平面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 两侧,折射角 小 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增大 。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 向 不改变 。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 可逆 的。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大 于入射角。
二、透镜的概念: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凸透镜 。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凹透镜 。
主轴:通过两个球面 球心 的直线叫透镜的主轴。
光心: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 不改变 ,这一点叫光心。
焦点: 平行主光轴 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 焦距 ,用 f 表示。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1、 平行主光轴 的光线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3、过 光心 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折射后 平行主光轴 ; 方向不变。
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如图一),所以又叫 会聚 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 发散 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及应用: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大于2倍焦距 时,能成 倒 立的、 缩小 的 实 像;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 时,能成 倒 立的、 放大 的 实 像; 幻灯机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小于 焦距时,能成 正 立的、 放大 的 虚 像;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正常眼:近点大约 20cm ,远点是 无穷远 ,明视距离 25cm 。
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带一副 凹透 镜。
远视眼矫正的方法是带一副 凸透 镜。
5、显微镜的镜筒有两组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 目 镜,该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 物 镜,该镜的作用相当于 幻灯机 。
N`O光的反射6、望远镜的目镜具有放大的作用。
第三部分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一、色散1、白光是复色光。
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定、紫。
3、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折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二、红外线的应用有夜视仪、遥控等;紫外线的应用有紫外线灯、验钞机等。
力学第一部分测量的初步知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常用的国际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1m= 103 mm= 106μm= 109 nm。
使用刻度尺的规则:(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准确值、估计值、单位;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准确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用平移法测量硬币、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铁路长度、圆的周长。
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第二部分简单的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快慢不断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把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即把物体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需时间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它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用符号v 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 ;速度的单位是:m/s ,读作:米每秒;1m/s= 3.6 km/h。
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S=vt 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t=S/v 可用来计算时间。
解题方法:(1)认真分析题意,判断物体运动性质、过程、正确选用公式;(2)对较为复杂的"相遇"和"追赶"问题,可以作草图帮助分析,确定已知量、找出隐含条件,如已知条件不够可采用等量代换方法或列方程组求解;(3)火车过桥(涵洞)问题中的S总为车长加桥长(涵洞);(4)平均速度等于S总除于t总,而不能用v=(v1+v2)/2 。
第三部分质量和密度一、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实验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砝码读数+游码读数二、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通常用字母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 V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ρ=m/V 。
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kg/ m3;纯水的密度是1×103 kg/m3= 1 g/cm3,它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1 m3 = 1×103 dm3(升)= 1×106 cm3(毫升)= 1×109 mm3。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ρ=m/V 求出密度值。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量筒进行测量。
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ρ=m/V 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m=ρV 求质量。
(3)利用公式V=m/ρ求体积。
第四部分力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两个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加这种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力的测量: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它是根据弹簧的伸长跟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弹簧秤应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调到零刻度处,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力的单位是:牛,用字母N 表示。
三、力的图示:(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做力的示意图。
具体做法是:①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②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四、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G 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当物体悬挂静止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即所受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 mg,式中g 是常数,g=9.8N/kg,它表示:1千克的物体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为9.8N 。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应用:重锤线。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五、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第五部分力和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能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二、二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作用在同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合力为零)。
三、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表面所受压力大小有关,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