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组建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网络组建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涉及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旨在加深学生们对于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具体的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组建一台基于VLAN的交换机网络•组建一台基于OSPF协议的路由器网络1. 组建基于VLAN的交换机网络在本部分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三个主要的任务:•针对给定的网络拓扑图构建网络拓扑结构;•针对每个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以保证VLAN间的通信始终畅通;•针对网络拓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测试,并且进行错误排查与解决。
2. 组建基于OSPF协议的路由器网络在本部分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三个主要的任务:•针对给定的网络拓扑图构建网络拓扑结构;•针对每个设备进行相应的配置,以保证路由器能够发现并正确地处理网络数据包;•针对网络拓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拟测试,并且进行错误排查与解决。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全面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工作原理•熟练掌握VLAN的运作方式,能够进行VLAN的设置和管理•熟悉并理解OSPF协议的相关知识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路由器配置命令,进行网络拓扑的构建和基本的网络配置•能够完成网络故障模拟测试,并且能够进行错误排查和解决三、课程设计的过程1. 设计过程学生们将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完成。
每个小组将负责完成一台交换机网络和一台路由器网络的设计与测试。
•在本次课程设计开始前,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台交换机和一台路由器。
并给每个小组提供如下的资料和文件:–一个完整的网络拓扑图,说明了所有相关设备的位置及其连接方式–四个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ID,包括各自的功能和访问方式•小组成员需要将自己的任务分配清晰,并且协作完成设计和测试。
•使用模拟软件,测试组网的安装和配置,以确保网络拓扑结构的正确性。
2. 测试过程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拟测试,并在网络故障时及时记录故障信息。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完整版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完整版1. 背景介绍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是网络工程师的核心技能之一,它涉及到大型企业网络的设计和管理。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掌握网络设计与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 1. 理解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大型企业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3. 学会使用各种路由器和交换机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和管理。
4. 培养解决网络故障和优化网络性能的能力。
3. 课程大纲3.1 高级路由技术•第一周:高级路由协议OSPF的原理与配置•第二周:高级路由协议BGP的原理与配置•第三周:高级路由策略的设计与实施•第四周:高级路由故障排除与恢复3.2 高级交换技术•第五周:三层交换技术的原理与配置•第六周:虚拟局域网(VLAN)的设计与实施•第七周:链路聚合与冗余设计•第八周:交换机故障排除与恢复3.3 实践操作•第九周: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与管理•第十周:网络性能优化与监控•第十一周:网络故障排除与恢复案例分析•第十二周:课程总结与实验报告撰写4. 实验要求和考核方式本课程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操作。
每个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实验任务,并及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要求包括: 1. 完成实验设计和配置。
2. 搭建并管理一个小型企业网络。
3. 解决网络故障和优化网络性能。
考核方式如下: 1.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
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5. 建议参考教材•《路由器与交换机设计与配置》•《网络故障排除与优化》•《大型企业网络设计与实施》•《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实战指南》6. 结束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提升自己在网络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优秀的网络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高级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高级路由交换技术》是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必修课程,是在明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对网络管理员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化(社会、企业、毕业生)的调研与分析,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所形成的一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高级路由交换技术》根据企业对网络管理员职业岗位工作的人才需求,课程定位于中小企业网络的组建、设备的选型、设备的调试、管理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等职业岗位任务。
学生必需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局域网组网技术、路由交换技术等的应用开发、调试和维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熟练运用路由交换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使学生获得“高级路由交换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应用问题以及应用路由交换技术的能力,为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后从事网络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后续课程:路由交换综合实训(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在与实际计算机网络规划过程高度仿真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学习掌握大型网络规划的过程、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高级技术的使用方法、模块化网络的搭建配置与测试等操作技术,达到网络规划设计师岗位、网络维护岗位的技术水平。
学生通过对大型计算机网络规划和配置工作过程的实践,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并学习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重要支撑作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依据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组建大型计算机网络和相应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的技术,在职业技能上达到熟练组建和配置大型计算机网络、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要求,同时,将自学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全面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高级路由交换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交换课程设计指导老师:齐立磊班级:网络五班姓名:廖荣森学号:158307256一网络需求1. 公司内部要有详细的vlan规划信息2. 公司内部网络要具备一定的可管理性3. 本私有网络要使用三种封装技术完成4. 本私有网络路由要使用三种技术二拓扑图三Ip规划汇聚层交换机规划名称IP网段Vlan 网关销售部S1 192.168.1.0/24 Vlan100 192.168.1.1 技术部S2 192.168.2.0/24 Vlan200 192.168.2.1 财务部S3 192.168.3.0/24 Vlan300 192.168.3.1核心层S0交换机规划Vlan 网络Vlan网关Vlan100 192.168.1.0/24 192.168.1.1Vlan200 192.168.2.0/24 192.168.2.1Vlan200 192.168.3.0/24 192.168.3.1路由器配置R1 E1 10.0..0.2 连接核心交换机24口10.0.0.1 S1 100.100.100.100 接入外网Internet四网络配置汇聚层交换机:S1S1>enS1#configS1 (Config)#vlan 100S1 (Config-Vlan10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1-20S1 (Config-Vlan100)#exitS1 (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24S1 (Config-Ethernet0/0/24)#switchport mode trunkSet the port Ethernet0/0/24 mode trunk successfullyS1 (Config-Ethernet0/0/24)#exitS1 (Config)#exit配置telnetS1 (Config)#interface vlan 1S1 (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253 255.255.255.0 S1 (Config-If-Vlan1)#S1 (Config-If-Vlan1)#exitS1 (Config)#telnet-server enableS1 (Co fig)#telnet-user kaifabu password 0 111S2S2>enS2#configS2 (Config)#vlan 200S2 (Config-Vlan10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1-22 S2 (Config-Vlan100)#exitS2 (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24S2 (Config-Ethernet0/0/24)#switchport mode trunkSet the port Ethernet0/0/24 mode TRUNK successfullyS2 (Config-Ethernet0/0/24)#exitS2 (Config)#exit配置telnetS2 (Config)#interface vlan 1S2 (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2.253 255.255.255.0 S2 (Config-If-Vlan1)#S2 (Config-If-Vlan1)#exitS2 (Config)#telnet-server enableS2 (Config)#telnet-user yewubu password 0 222S3S3>enS3#configS3 (Config)#vlan 300S3 (Config-Vlan10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1-22 S3 (Config-Vlan100)#exitS3 (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24S3 (Config-Ethernet0/0/24)#switchport mode trunkSet the port Ethernet0/0/24 mode TRUNK successfullyS3 (Config-Ethernet0/0/24)#exitS3 (Config)#exit配置telnetS3 (Config)#interface vlan 1S3 (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3.253 255.255.255.0 S3 (Config-If-Vlan1)#S3 (Config-If-Vlan1)#exitS3 (Config)#telnet-server enableS3 (Config)#telnet-user bangongshi password 0 333核心交换机S0S0(Config)#vlan 100S0 (Config-Vlan10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1Set the port Ethernet0/0/1 access vlan 100 successfullyS0 (Config-Vlan100)#exitS0 (Config)#interface vlan 100S0 (Config-If-Vlan1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S0 (Config-If-Vlan100)#exitS0 (Config)#vlan 200S0 (Config-Vlan10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2Set the port Ethernet0/0/2 access vlan 200 successfullyS0 (Config-Vlan200)#exitS0 (Config)#interface vlan 200S0 (Config-If-Vlan200)#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S0 (Config-If-Vlan200)#exitS0 (Config)#vlan 300S0 (Config-Vlan100)#switchport interface ethernet 0/0/3Set the port Ethernet0/0/3 access vlan 300 successfullyS0 (Config-Vlan300)#exitS0 (Config)#interface vlan 300S0 (Config-If-Vlan300)#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S0 (Config-If-Vlan300)#exitS0 (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 0/0/24S0(Config-Ethernet0/0/24)#no switchportS0(Config-Ethernet0/0/24)#ip address 10.0.0.1 255.255.255.0S0(Config-Ethernet0/0/24)#exitS0(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1S0(Config-Ethernet0/0/1)#switchport mode trunkS0(Config-Ethernet0/0/1)# interface ethernet 0/0/2S0(Config-Ethernet0/0/2)# switchport mode trunkS0(Config-Ethernet0/0/2)# interface ethernet 0/0/3S0(Config-Ethernet0/0/3)# switchport mode trunkS0(Config-Ethernet0/0/3)#exit配置telnetS0 (Config)#telnet-server enableS0(Config)#telnet-user XXgongsi password 0 444添加静态路由S0(Config)#route 0.0.0.0 0.0.0.0 10.0.0.2R1HDLC封装由于默认是hdlc封装,不需作配置PPP封装R1r#configR1(Config)#interface s2R1(Config-Serial2)#ppp authentication chap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2, changed state to UPR1(Config-Serial2)#ppp chap host rdyR1(Config-Serial2)#ppp chap password 0 123R1(Config-Serial2)#exitR1(Config)#user aaa password 0 123Router(Config)#%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2, changedstate to UPRouter(Config)#exitRouter#ping 200.100.100.101Sending 5 56-byte ICMP Echos to 200.100.100.2, timeout is 2 seconds.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6/16/16 msFRM封装R1#config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2R1(Config-Serial2)#ip address 200.100.100.100 255.255.255.0R1(Config-Serial2)#encapsulation frame-relayR1(Config-Serial2)#frame-relay local-dlci 21R1(Config-Serial2)#frame-relay intf-type dteR1(Config-Serial2)#frame-relay lmi-type ansiR1(Config-Serial2)#frame-relay map ip 200.100.100.101 17 broadcastR1#ping 200.100.100.101Sending 5 56-byte ICMP Echos to 200.100.100.101,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round-trip min/avg/max = 1/1/1 ms①配置静态路由R1#configR1(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00.100.100.101②RIPR1#configR1(Config)#interface e0R1(Config-Ethernet0)#ip address 10.0.0.2 255.255.255.0R1(Config-Ethernet0)#no shutR1(Config-Ethernet0)#exitR1(Config)#interface s2R1(Config-Serial2)#ip address 200.100.100.100 255.255.255.0R1(Config-Serial2)#no shutR1(Config-Serial2)#exit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1-Rip)#exitR1(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R1(Config-Ethernet0)#ip rip workR1(Config-Ethernet0)#ip rip receive version v1R1(Config-Ethernet0)#exitR1(Config)#interface s2R1(Config-Serial2)#ip rip workR1(Config-Serial2)#ip rip receive version v1R1(Config-Serial2)#exitR1(Config)#exitR1#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derived, O - OSPF derivedA - OSPF ASE,B - BGP derived, D - DVMRP derivedDestination Mask Nexthop Interface PreferenceC 10.0.0.2 255.255.255.255 0.0.0.0 Ethernet0C 127.0.0.0 255.0.0.0 0.0.0.0 Loopback 0C 127.0.0.1 255.255.255.255 0.0.0.0 Loopback 0C 200.100.100.0 255.255.255.0 0.0.0.0 Serial2 0C 200.100.100.100 255.255.255.255 0.0.0.0 Serial2 0R1#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derived, O - OSPF derivedA - OSPF ASE,B - BGP derived, D - DVMRP derivedDestination Mask Nexthop Interface PreferenceC 10.0.0.2 255.255.255.255 0.0.0.0 Ethernet0R 30.0.0.0 255.0.0.0 200.100.100.101 Serial2 120C 127.0.0.0 255.0.0.0 0.0.0.0 Loopback 0C 127.0.0.1 255.255.255.255 0.0.0.0 Loopback 0C 200.100.100.0 255.255.255.0 0.0.0.0 Serial2 0C 200.100.100.100 255.255.255.255 0.0.0.0 Serial2R1#ping 30.0.0.1Sending 5 56-byte ICMP Echos to 30.0.0.1,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6/16/16 ms③OSPFR1#configR1(Config)#in s2R1(Config-Serial2)#ip address 200.100.100.100 255.255.255.0R1(Config-Serial2)#exitR1(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R1(Config-Ethernet0)#ip address 10.0.0.2 255.255.255.0R1(Config-Ethernet0)#no shutR1(Config-Ethernet0)#exitR1(Config)#router ospfR1(Config-Router-Ospf)#network 200.100.100.100 255.255.255.0 area 0R1(Config-Router-Ospf)#network 30.0.0.2 255.255.255.0 area 0R1(Config-Router-Ospf)#exitR1(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R1(Config-Ethernet0)#ip ospf enable area 0R1(Config-Ethernet0)#exit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2R1(Config-Serial2)#ip ospf enable area 0R1(Config-Serial2)#exit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2R1(Config-Serial2)#ip address 200.100.100.100 255.255.255.0R1(Config-Serial2)#no shutR1(Config-Serial2)#exitR1(Config)#exitR1#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R - RIP derived, O - OSPF derivedA - OSPF ASE,B - BGP derived, D - DVMRP derivedDestination Mask Nexthop Interface PreferenceC 10.0.0.2 255.255.255.255 0.0.0.0 Ethernet0 0O 30.0.0.0 255.255.255.0 200.100.100.101 Serial2 110C 127.0.0.0 255.0.0.0 0.0.0.0 Loopback 0C 127.0.0.1 255.255.255.255 0.0.0.0 Loopback 0C 200.100.100.0 255.255.255.0 0.0.0.0 Serial2 0C 200.100.100.100 255.255.255.255 0.0.0.0 Serial2 0Router#ping 30.0.0.1Sending 5 56-byte ICMP Echos to 30.0.0.1,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6/16/16 ms测试成功。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路由与交换》课程隶属工学类下的电气信息一级学科下的网络工程专业二级学科,是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专业基础课程系列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理念《路由与交换》是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网络原理之后的一门对网络知识进行实践的一门课程,课程主要从计算机网络中的核心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的使用和配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的基本构建方法、熟练掌握交换和路由设备的使用和配置。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的相关工作,具备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1、课程所属学科分析及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和社会生产实际中的地位及作用。
《路由与交换》所属学科为电气信息类网络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属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实现一个局域网或者广域网需要的基础网络知识,重点介绍了组成网络的路由器、交换机的连接和配置方法,路由协议的原理和应用以及访问控制列表的实质和设计方法。
该课程的侧重点是解决局域网和广域网(LAN和WAN)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多协议安装和配置,提供一级故障排除服务并改善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2、课程授课对象分析本课程开设在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第四学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具备《大学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络体系结构》等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计算机语言编程基础、网络分层治理概念和自学能力。
3、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分析根据《路由与交换》教学大纲及指定教材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提炼出该课程、每章、每节的框架体系,从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STP协议、路由技术、路由协议、园区网安全、NAT等方面去组织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而不求面面俱到。
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预见学生会对哪些内容感到困难,在学习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4、课程学习要求的分析《路由与交换》是面向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是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我院网络工程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开设。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授课单位:学时:98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宋焱宏 2011-7-2 学分:5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GNS3平台,来规划和配置适合大型计算机网络的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技术应用领域,掌握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高级技术,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商务级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大型网络规划和配置核心知识的基本技能,并为就业和继续学习的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与实际计算机网络规划过程高度仿真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学习掌握大型网络规划的过程、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高级技术的使用方法、模块化网络的搭建配置与测试等操作技术,达到网络规划设计师岗位、网络维护岗位的技术水平。
学生通过对大型计算机网络规划和配置工作过程的实践,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并学习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重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主要学习使用GNS3平台,规划和配置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其先导课程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互联技术》。
1.2课程基本理念例如: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
“设计导向”的职教观: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
在开发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使学生不仅具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要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
交换与路由技术课程标准
《交换与路由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交换与路由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路由器、交换机是现代组网时必不可少的两种常用网络设备。
路由及交换技术涉及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各种领域。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该课程,主要介绍路由器和交换机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应用,以便在实际组建网络时能更好地使用设备。
本课程以《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相关知识掌握扎实。
2、设计思路《交换与路由技术》的总体设计思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本课程以网络集成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培养学生网络IP地址规划能力、网络设备基础应用能力、网络设备维护管理能力;以路由器基本配置、路由协议配置、NAT配置、交换机VLAN配置和SPF配置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结合思科网络工程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二合一的课程,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根据网络施工具体过程,主要分为五大能力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若干子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按小组学习,每个小组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各个模块的教学和训练。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建议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24学时,学分为4 分。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某校园专用网设计方案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122103学号:姓名:谭君指导老师:何璘琳2013年12月13日一设计目的及要求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假设学校有四个部门: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
共100台主机。
各部门的计算机分配如表:部门计算机数量(台)24口交换机(台)学生宿舍40 2教师宿舍10 1办公楼20 1教学楼10 1图书馆20 1二设计分析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以及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
因此,在总体上如何筹划、组织网络建设和开发应用的设计思想是校园网建设中的最重要的问题。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是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四详细步骤1 拓扑图如上2 设备选型路由器:3台交换机:8台PC机:100台电缆线:若干米网钳:一把测网器:一个3 综合布线系统布线系统是网络实现的基础,选择时应主要以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为衡量标准,同时考虑其发展余地、投资费用、安装质量及二次开发成本。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课程阶段: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学号姓名实验时间2012年6月20日实验题目综合测试实验地点网络技术实验室( 2 )座位编号()指导教师王飞成绩批改时间**************************************************************************** 实验概述:实验题目:现有一家公司,有3个分公司在不同地区,每个分公司有多个部门(现设为2个),其员工分散在不同的办公间(现设为2个),为保证同一个部门的员工间可以直接共享资源,不同的部门间不能直接共享资源。
总体要求:1、正确选择设备及实现平台,保证接口满足项目要求。
2、正确连线形成的以上拓扑。
3、选择合适的动态路由协议,保证分公司之间可以正常通信。
4、需要保存当前配置,保证下次运行时能够测试网络的运行。
5、运行路由查看命令,结果有对应的动态路由显示在路由表中。
【实验原理】通过配置路由协议及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的PC机连通。
【实验环境】(使用的硬件设备、软件或平台)1.Cisco Router2811三台;2.计算机12台;3.2811路由3台;实验内容:【实验方案设计表一:Pc名称IP地址网关0 192.168.11.11 192.168.11.11 192.168.11.111 192.168.11.12 192.168.12.11 192.168.12.13 192.168.12.111 192.168.12.14 192.168.23.11 192.168.23.15 192.168.23.111 192.168.23.16 192.168.24.11 192.168.24.17 192.168.24.111 192.168.24.18 192.168.35.11 192.168.35.111 192.168.36.111 192.168.36.1表2 路由IP配置:接口IP配置R1(s1/1)192.168.1.1R1(f0/1)10.0.0.1R2(f0/1)172.16.0.5R2(s1/1)192.168.1.9R3(f0/1)10.0.0.2R3(f1/0)172.16.0.11.按照表1配置pc机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全部设为255.255.255.0;2.vlan划分按图一所示,对应模拟软件图;3.设置交换机,划分vlan;4.设置路由,接口IP如表2所示;5.测试连通性。
H3C认证高级网络工程师-H3C路由交换技术 (60+60课时)
《H3C高级路由交换技术》教学进程表总计学习课时为120 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60 课时,实验课时为60 课时,适用专业: TC精英教育各专业使用,各章节课时分配如下:章节号章节名称理论课时分配实验课时分配说明第1章园区网概述 6 6第2章VLAN技术8 8第3章生成树协议12 12第4章高可靠性技术8 8第5章IP Phone接入网络8 8第6章园区网安全技术10 10第7章园区网管理维护8 8课时小计60 60课时总计120《H3C高级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非标教材(自选)课程性质:选修课先修课程:网络基础适用专业:TC教育各专业使用教材:《路由交换技术第2卷(H3C网络学院系列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执笔人:王海军审稿人:叶伟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H3C网络学院路由交换技术第2卷对建设中小型企业网络所需的网络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VLAN技术、生成树协议、高可靠性技术、IP Phone接入网络、园区安全技术、园区网管理维护等。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依托H3C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精心设计的大量实验,有助于读者迅速、全面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的考核方法《H3C路由交换技术》为考查课程,采用做案例方法,即在课程结束后以案例形式进行考核,课程学完后学员可自愿参加H3C公司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
三、课程的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地表述,并能独立完成操作,同时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地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在考试时会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进行考核;“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清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
高级路由与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某大型企业专用网设计方案专业:网络工程班级:112210姓名:朱行隆指导教师:何璘琳2013年12月13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1.目的2.要求和说明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1.设计内容2.需求分析3.设计原则三.绘制拓扑结构图四.详细步骤1.设备选择2.布线设计3.网络IP规划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六.显示最终的结果七.课程设计总结八.参考文献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1.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技术的知识解决并能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相关理论、高级配置和组建跨区域网络的设计实现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2.要求和说明:基本要求:(1)公司企业的ACL的应用:(2)企业ACL的应用和NAT的应用:(3)做网络综合布线相关实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网络综合布线能力,创新要求: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网络创新设计,如改变网络拓扑结构、更换设备等对网络的设计,以及网络故障查找和故障排除等。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1.课程设计内容:1.从考虑费用代价出发,进行设备选型和综合布线,并进行IP地址规划;2.此专用网设计方案要求是跨局域网之间的连接,所以需要选择接入技术,实现广域技术的连接;3.设计出详细的拓扑图,将各个局域网之间相连,设计专用网时按照分层模型进行规划,指定核心区,接入区等;4. 实现广域网上的技术ppp、帧中继和HDLC技术等;5.实现LAN和WAN上的路由器配置,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并对路由器的安全进行配置;6.实现LAN和WAN上的交换机配置,包括二层和三层交换机的安全配置;7.对中间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远程登陆管理;8. 实现DHCP服务,本地网络的动态IP和远程动态IP分配服务;9.对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行控制,配置ACL。
H3C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史振华][电子教案
教学难点
3.PAP和CHAP的单向认证和双向认证;
4.学会在实际项目中如何选取合适的认证协议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法
将案例教学、分层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提问、讲授、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学法
本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将引导学生操作作为教学主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时
课题
DHCP和DHCP中继的配置
课型
理实一体
班级
19网络1班
19网络2班
授课地点
日新楼315
日新楼315
授课时间
9月29日
9月30日
备课时间
9月5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0.了解DHCP协议的概念;
11.掌握DHCP协议的工作原理;
12.掌握DHCP协议的配置方法;
13.掌握DHCP中继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教案、PPT课件、教学案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时间分配(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3.检查考勤,学生分组。
4.检查电脑是否正常,将本课程所需要的课程资料拷贝到教师机桌面上,并将学习资料发放给学生。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组别:题目:小型园区拓扑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时间:目录摘要................................................. . (2)关键字................................................. ................................3一、小型园区网 (3)1.1 园区网的概述 (3)1.2 园区网设计 (4)二、小型园区网的详细设计 (5)2.1功能设计 (5)2.2 IP和VLAN规划阶段 (6)2.3路由冗余设计 (6)2.4路由协议设计 (8)2.5路由策略设计 (10)2.6网络设备安全设计 (12)2.7小型园区网的配置命令 (13)三、功能测试 (14)3.1全网连通性 (15)四、课程设计实验总结 (16)五、参考文献 (18)摘要随着社会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公司都会想到利用园区网架构来实现自己的网络安全措施,因此小型的园区网设计就成了各个部门所重视的课程项目。
为此目的而设计的园区网既能够保护各部门的网络安全,又不会影响各支部门的工作,可谓一举两得。
关键字路由冗余、路由协议、路由策略、网络安全、DHCP一、小型园区网1.1园区网的概述:园区网通常是指大学的校园网及企业的内部网(intranet) ;其主要特征是:网络特别是路由结构完全由一个机构来管理。
但是很多时候,园区网的使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关键业务得不到保证。
利用实验机房所提供的4台计算机、3台路由器、2台三层交换机和2台二层交换机以及耗材,完成园区网络组建。
1.2 园区网设计图:课程设计任务分配姓名任务@@2DHCP设计、检查李@@路由冗余、策略设计@@@IP地址、Vlan划分@@@路由协议设计@@@@链路聚合、网络设备安全设二、小型园区网的详细设计2.1 功能设计:●在接入层交换机上进行VLAN划分,配置交换机截接口PORTFAST以及端口安全,以加快收敛速度和安全性。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
《路由与交换》课程标准课程代码:F02202建议课时数:80 学分:4.5 适用专业:计算机通信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通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设计、组建和维护中型园区网络的主要技能,包括中型园区网络结构设计、绘制网络拓扑图、规划网络地址、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配置、静态与动态路由配置、访问控制管理、虚拟局域网配置及基于三层交换的园区网实施等。
本课程以《小型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高级路由交换技术》、《园区网互联》课程的基础。
学好本课程可为将来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施工和维护工作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1.2设计思路计算机网络设计和构建能力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而路由与交换则是让学生具备网络设计和构建能力的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大部分学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
计算机网络按应用规模可以分为SOHO型网络、企业园区网络、广域网络。
本门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熟悉企业园区网络组建过程中的需求调研、结构设计(拓扑图绘制)、设备连接、地址规划、网络设备的配置能力,同时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及网络通信的基本理论。
这些都是网络系统设计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计算机通信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计算机通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网络项目实施”和“网络管理与维护”相关任务领域而设置的。
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依据分析会中行业专家对计算机通信专业工作领域的任务和技能分析,结合计算机通信专业课程分析会的结果。
本课程确定了以网络系统设计和实施的一般步骤:用户网络需求分析、网络结构设计、网络物理连接、网络逻辑连接、设备配置等过程任务组织课程内容,首先摈弃了从概念、理论、定义入手的学科课程模式,代之以实际的网络工程施工过程为逻辑主线进行内容重构的工作任务型课程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授课单位:
学时:98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宋焱宏 2011-7-2 学分:5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GNS3平台,来规划和配置适合大型计算机网络的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技术应用领域,掌握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高级技术,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商务级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大型网络规划和配置核心知识的基本技能,并为就业和继续学习的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与实际计算机网络规划过程高度仿真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学习掌握大型网络规划的过程、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高级技术的使用方法、模块化网络的搭建配置与测试等操作技术,达到网络规划设计师岗位、网络维护岗位的技术水平。
学生通过对大型计算机网络规划和配置工作过程的实践,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并学习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重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主要学习使用GNS3平台,规划和配置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其先导课程为《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互联技术》。
1.2课程基本理念
例如: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
“设计导向”的职教观: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
在开发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使学生不仅具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要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
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从大型网络规划和配置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及安排教学顺序。
课程要回归社会职业,建设以岗位典型工作过
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课程,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按照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归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通过理论掌握技术,通过项目应用来加深对技术的掌握,最后来总结对该理论的理解和总结以提高水平。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课程教学遵循“案例、分析、讲解、演示、实训、评估”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知识,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课程强调“为了项目工作而学习”和“通过项目工作来学习”,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
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从初学者到胜任程大型网络规划设计师、网络维护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
学生要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网络技术专业的“岗位人”和“职业人”,更要成为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和能参与中外合作的“国际人”。
学生不仅要获得就业实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更要获得内化的职业能力,在今后变动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不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终身学习的教育观:本课程要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而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教师是《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
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把校企合作作为课程开发的切入点,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教师到企业社会实践,带学生实习等方式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组专任教师与企业项目经理、企业专家一起,通过对大型网络规划和配置职业岗位进行论证分解,依据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制定了项目实施的学生工作手册、课程考核评价等教学文件,系统全面地构建《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体系。
典型任务确定学习内容:与计算机网络一线实践专家进行研讨,以网络设计师、网络管理员在岗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
任务驱动引领教学:以任务引领教学,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和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一体化。
工学结合实施情境教学:基于大型网络规划和配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情境,
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实施教学,课程强调“为了项目工作而学习”和“通过项目工作来学习”。
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直接在企业就业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专兼教师提供学习指导:以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提供学习指导,聘请企业实践专家、一线技能高手到校来进行授课、学习指导。
多元能力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改变过去老师一人评价的一言堂制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评价模式,包括自我评价、成果呈现、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种形式。
将课程考核与企业招聘面试融合在一起,形成课程、招聘一体的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2、课程目标
依据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组建大型计算机网络和相应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的技术,在职业技能上达到熟练组建和配置大型计算机网络、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要求,同时,将自学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全面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具体目标为:
1.专业能力目标
(1) 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有关的网络基本术语、定义和功能,掌握相关操作的要求和技巧,掌握主流技术的使用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技术元素。
(2) 能够对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进行区别与总结
(3) 对最新网络设计技术和路由器交换机的性能发展有所了解。
2.方法能力目标
(1) 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技术学习和迁移能力、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 通过该课程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过程,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
(3)在教学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勤思考,勤总结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设计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3.社会能力目标
(1) 对所从事工作和所专注的领域,充满热情。
(2) 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3)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通过亲历实践实现,检验、判断各种技术问题。
(4) 善于和同学讨论,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3、课程内容与要求
1.学习情境安排及课时分配表
4、课程实施
四、课程教学条件
1. 学生基础条件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该课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前期必须学习过《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互联技术》课程。
2. 教师职业条件
由于本课程所具有的独特特征,所以要求最好有两名以上一线的专职教师在讲解本课程,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掌控能力强、教法先进灵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经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互相探讨。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选用教材
(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