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赏析600字
《声声慢》古诗鉴赏
![《声声慢》古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4a5f164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1.png)
《声声慢》古诗鉴赏《声声慢》古诗鉴赏1《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①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②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③乍暖还(xuan旋)寒:指秋天的天气。
乍暖乍寒,忽冷忽热。
④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
⑤怎敌地:对付,抵挡。
⑥晚来风急:“晚”一本作“晓”。
⑦损:表示程度极高。
⑧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⑨堪摘:可,可摘⑩次第:光景、情境。
⑾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翻译: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调养休息。
喝三杯二杯淡酒,怎能抵得住晚风急袭。
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憔悴,如今还有谁采摘?冷清清守着窗儿,独自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能用一“愁”字了结!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ffcfd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6.png)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诗中的“声声慢”一词,既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时间的感受。
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对于时间的感受相结合,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中所描绘的榕树、河流、风声等自然景物,都是无法停滞的时间的见证,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而人们对于这些景物的感受也在不断变化。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些景物的变化,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时间的感慨和思考。
这种将时间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诗中的“声声慢”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人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和思绪,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他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到诗歌中。
诗中所描绘的人物情感,如“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不觉愁来也是春”,都是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这些情感和思绪通过细腻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思想性。
诗中的“声声慢”还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时间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通过描写人们对于时间的感受,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诗中所描绘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感受,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都是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这些感慨和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加具有共鸣力和思想性。
余光中的《声声慢》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深思和思考。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情感和人们对于时间的感受,诗人将时间的流逝、生活的思考和人们的感慨融入到诗歌中,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内涵,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思考,进而引发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6c24d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7.png)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第一篇: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起句大胆运用叠字,出奇制胜;接下来层层渲染悲凄之情,将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抒写得荡气回肠,令人心碎;遣词造句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以声摹情,展现了乐章之美;思想内容方面,宜看作是词人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的真实抒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赏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在现存二万首上下的宋词中,佳作无数,词人也不少,但出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女词人却不多,能写出流芳之作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
无疑,李清照是杰出的。
李清照用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受,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名篇。
后世研究李清照的学者不少,从现存的一百多篇李清照研究论文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涉及《声声慢》;在现存二万首左右的宋词中,虽然不能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最好,但可以说它是全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
(也有人说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南渡是李清照生活逆转的分水岭,靖康之变后,金兵南侵,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
因为祸不单行: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李清照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流丽,乐观活泼,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李清照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
丈夫安葬以后,她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
此后的李清照成为一名寡妇,一直在孤苦零丁的日子里煎熬。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文学短评声声慢600字
![文学短评声声慢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4bd56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f.png)
文学短评声声慢600字《声声慢》是一首被广泛传唱的古琴曲,也是一首颇负盛名的古典诗歌,这是一首感人至深、情感绵长的作品。
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一直回荡着这首熟悉的旋律,仿佛回到了那久远的时光里。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眷恋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描绘出了作者寻觅故人的苦闷心情,以及思念之情的深刻。
诗人通过“声声慢”的形象描写,以及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将读者带入了一种静谧、悲凉的氛围中。
诗中的一句句字字都洋溢着深深的思念之情:“情知已尽,只是当时已惘然”、“谁会凭阑意绪,草草为你弹《禁音》”、“耐可乘闲,饮此杯酒”等等。
这些抒发情感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作品中的意象描写也非常细腻感人,比如“月照庐山清苔上,水流武陵春雨中”等等。
这些景物虽然与故人无关,但诗人以其唯美的描写,将其与故人牵扯在一起,使诗中的余音长久回荡在读者的心底。
此外,这首诗也有一种对时光的怀旧之情。
诗人通过“寻寻觅觅”的表达,勾勒出了时光流转,记忆模糊的真实感受。
人们常说“时光荏苒”,而诗中的“寻寻觅觅”带给人们一种岁月轮回的感触。
《声声慢》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诗歌,表达了对往事的眷恋、对故人的思念,并以细腻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将读者引入一种静谧、悲凉的氛围中。
读完这首诗,人们常会想起那些被时间冲刷的记忆,感叹岁月无情,唯有情感是永恒的。
这首诗既有音乐性的美,也有文学性的深远含义。
它以优美的韵律和抒情的文字,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不论多少岁月流转,这首诗都将永远传承下去,陪伴每一个人在岁月的长河里流浪,思念故人,怀念过去。
声声慢的赏析
![声声慢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17383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b.png)
声声慢的赏析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声声慢》的赏析,一起来看看吧!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词句注释⑴寻寻觅觅:意思是想把失去的一切都要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译文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与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
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
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
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
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赏析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
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
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
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
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
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
《声声慢》诗词赏析
![《声声慢》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d4740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4.png)
《声声慢》诗词赏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赏析】: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
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
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
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
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
至于“时候”二字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
“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
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
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
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
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
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
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
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
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
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
声声慢文学短评600字作文
![声声慢文学短评6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8e744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f.png)
声声慢文学短评600字作文哎呀呀,《声声慢》这首词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嘿嘿。
李清照阿姨写的这首词呀,读起来感觉好悲伤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哎呀,这一连串的词儿,就让人觉得心里闷闷的。
好像李清照阿姨在一个很冷清的地方,到处找着什么东西,却怎么
也找不到,嘿呀,好可怜呀。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她喝了一点酒,可是还是挡不住那冷冷的风呢。
我都能感觉到她的那种孤单和无助,哈哈。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看到飞过的大雁,她就更伤心啦,还说那是以前就认识的。
哎呀,她肯定是想起了以前的好多事情,
所以才这么难过。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那些黄花都落了一地,都变得不好看啦,也没人去摘它们。
我好像能看到李清照阿姨站在那一
堆黄花旁边,唉声叹气的样子,嘿嘿嘿。
整首词都透着一种悲伤的气息,让人读了心里也有点难过呢。
不过呀,我觉得李清照阿姨好厉害呀,能用这么美的词把她的心情都写出来。
哎呀,我长大了也要像她一样,能写出这么棒的东西来。
虽然我现在还不是很懂这首词里所有的意思,但是我就是觉得它很特别。
嘿嘿,等我再长大一点,我肯定能更明白它的好啦。
哈哈,《声声慢》真的是一首很了不起的词呀!。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d5d15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0.png)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
《声声慢》是一首由杨洪基演唱的歌曲,歌曲以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这首歌曲以爱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悲伤的情感,将爱情的美和痛完美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歌曲的开头以温柔的吉他和柔和的声音为主,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歌词“声声慢,慢慢的说”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温柔的爱情。
整首歌曲中,歌手的演唱非常细腻,将每一个字都唱得非常入木三分。
他的嗓音充满了情感,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歌词中的描写非常细致,通过一些简单的词语,表达出了复杂的情感。
例如歌词中的“你说你会等我,你说你会爱我,你说你会等着我,等着我回来”展现了一种坚定而深情的爱情。
整首歌曲中,歌词的选词非常恰当,每一个词语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人不禁陷入其中。
歌曲的副歌部分以高亢的音调和激情的演唱方式展现出了爱情的痛苦和无奈。
歌词“声声慢,慢慢的说,慢慢的伤,伤慢慢痛”将这种痛苦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个副歌部分以动情的演唱方式和激烈的音乐节奏展现出了爱情的悲伤和无奈,令人动容。
整首歌曲的编曲非常精细,旋律和歌词相互呼应,使得整个歌曲的情感更加丰富。
尤其是在高潮部分,音乐的节奏逐渐加快,歌手的演唱也更加激情四溢,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冲击力。
整首歌曲以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将爱情的美和痛完美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声声慢》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歌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悲伤的情感,将爱情的美和痛完美地展现在听众面前。
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非常动人,令人陶醉其中。
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共鸣。
声声慢赏析及原文
![声声慢赏析及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5fa90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1.png)
声声慢赏析及原文声声慢赏析及原文声声慢,词牌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慢曲相对于令曲,字句长,韵少,节奏舒缓。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声声慢赏析500字,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背景简介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
她出生在山东济南的一个官宦家庭。
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笃于经学,负盛名。
母王氏,,亦知书善文。
李清照自幼受家庭优越教育,工书,能闻,兼通音律,少年便有诗名。
丈夫赵明诚是当朝宰相赵挺之侄子。
夫妻常以诗词相唱和,并拾掇、收藏金石书画。
南渡前一直着优裕的生活。
靖康之变,举家南迁。
途中,金石书画毁失殆尽。
第二年,赵明成因惊吓悲伤过度而病逝。
从此,她就孤身一人流落在杭州、绍兴、金华一带。
晚景孤苦无一,我不知道赏析。
生活窘迫,处境相当凄惨。
比拟往昔优裕幸运,常有人生沧桑、恍若天上人间之叹。
李清照诗文俱佳,尤以词擅名,词风以南渡为界,变化很大。
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和天然风景,内容较为偏狭,风格清爽俊逸。
后期词多写国破家亡后的乱离生活,,内容大大拓宽,风格苍凉沉郁。
其词令、慢皆工,擅长白描,情致委婉,擅于化用口语,注重炼句立意,自成一格,被称为“易安体”。
这首《声声慢》是她后期词的代表作。
内容述评这是一首长调慢词。
全次上下篇共八个层次,以“愁“字贯穿始终,极尽哀婉凄绝之情的倾吐。
“寻寻觅觅,冷沉寂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以十四个叠喝起,千古奇句。
“寻寻觅觅”写行为,“冷沉寂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
行为、环境、心情三者横向循环,纵向延长,统领全词整体建构。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抓住深秋气候忽冷忽热、反常多变的特点,突出心情的烦闷难熬。
《声声慢》全文赏析
![《声声慢》全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79279e960590c69ec3767d.png)
《声声慢》全文赏析声声慢,词牌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慢曲相对于令曲,字句长,韵少,节奏舒缓。
虽是单遍,但唱起来格外悠长婉转,唐人就有“慢处声迟情更多”的说法。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声声慢》全文赏析,欢迎阅读。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⑴乍暖还寒:谓天气忽冷忽暖。
⑵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⑶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⑷黄花:菊花。
⑸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
谁:何,什么。
⑹怎生:怎样,如何。
⑺这次第:这情形,这景色。
译文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大雁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诚明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够说尽!赏析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
这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声声慢》赏析600字相关作文
![《声声慢》赏析600字相关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b6a72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6.png)
《声声慢》赏析600字相关作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当时,北宋已灭亡,自己南渡,过着逃亡的生活,而丈夫的去世更是雪上加霜。
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几句叠词来看,作者不但使之产生了韵律美感,而且深深的表达了自身的孤独,凄凉和失夫之痛的浓厚情感,且深深的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寻寻觅觅的一生,留下冷冷清清,不由感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深秋的季节里,天气一冷一热,又怎能好好的休养生息呢?配上天气,不禁心中一阵苦闷。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了借酒浇愁,可心中的愁又岂是如此容易压下去了呢,就连酒不觉也变的淡了。
而又怎么会挡的住那向风一般的愁,作者的心情十分的低落,心中十分愁闷。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孤独的大雁从头上飞过,正是伤心的时候,却发现是旧相识,那物是人非,雁在人亡的悲凉之感不由而生。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满地的菊花片堆积在一起,人和花一样都变憔悴,变的老矣。
到现在,已无人来怜惜,赏惜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词人利用梧桐树悲凉的意境,浑然天成,有天衣无缝之妙。
梧桐这一意象不仅表现季节与时令,而且由此表现秋季的特点,凄凉之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将愁苦之情以感叹句中,情感被挥洒得淋漓尽致。
作者用强调的语气更能表达自己的绝望,冷到心口的感觉。
全诗的基调是十分凄凉的,语言虽平实,在平实的语句中却能透露出自己痛苦的心境。
词中,语言深含意境,不得不令人为之感慨。
声声慢文学赏析
![声声慢文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eb54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0.png)
声声慢文学赏析
《声声慢》是一首主题沉重、意境深沉的抒情诗歌。
全诗通过描绘琴声婉转悠扬,倾诉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亲人离去的伤痛和思念之情。
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语言上的反复和平行呼应渲染出离别的别样心情。
接下来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诗人内心的痛苦写得具体真切。
他面对着离人的打击,内心的痛楚犹如乍暖还寒的春天,无法平息。
随后,诗人借琴声独释离愁之余,又显得凄艳和惆怅。
琴声“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看我独绝”,表达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
琴声传出已消散一切喧嚣,四周宾客皆无言对望,诗人身心愈发感到孤独和绝望。
紧接着,诗人以动人的描述描绘出琴声的音色和气息,“美目无余数,洞开恨不来,月色不等闲”。
通过这一描写,使我们仿佛听到了琴声的奇妙音色和美妙旋律,使人陷入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中。
最后一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以一种婉转的方式诠释了诗人对离别后的故人心态的思考。
他深深体悟到人心变幻无常,对于离去的亲人,我们的爱和牵挂在时间的冲刷下也将逐渐褪色。
整首诗语言简练,以琴声为线索,表达了人们对于亲人离去的无尽思念和伤痛。
通过诗人深入的精神思考,深刻触动了读者内心的柔软处。
这种诗意的表达使得《声声慢》成为一首永恒内化的经典之作。
音乐欣赏作文600字
![音乐欣赏作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531fdd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e.png)
音乐欣赏《声声慢》《声声慢》是中国内地男歌手崔开潮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崔开潮填词,刘洋作曲。
这首歌收录于2017年03月26日发行的专辑《急驶的马车》中。
《声声慢》这首歌的歌曲名采用了著名的词牌名,一首用词牌名做为歌名的歌曲,似乎让人们响起了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
似乎感觉到词中所含的情感:“愁”。
歌手在唱此曲时,似乎是在娓娓地诉说着一种古朴的画面:青砖伴瓦漆的房屋,小道上,一匹白马在雨后的泥中缓缓地走着。
夕阳西下,山花、蕉叶在夕阳的映衬下愈显红艳。
夕阳下,雨水在屋檐下滴滴答答,家家的炊烟慢慢地在雨中升空,像袅袅婷婷的舞女舞动的腰肢。
大有“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可是,我的意中人啊,你在哪里?我要上哪里去找寻你?接着,歌词引用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表达追寻的伤感,已到月落乌啼的夜晚,月牙落入孤井之中。
一个“孤”字,表达了寻而不得的伤感。
躺在床上,梦里回味,“零零碎碎,点点滴滴”的画面在眼前映现,在鲜花盛开的青草地里,我们快乐地游玩。
美好的梦境,让我愈发地思念你呀,心上人,可爱的你,在哪里?歌者在演唱时,语速缓慢,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故事。
那“青砖、白马、山花蕉叶、雨滴、炊烟”等画面似乎在听者的眼前闪现,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戏曲般的古老和声,又给歌曲带来别样的开阔意境。
一个个悠长意韵的场景,仿佛那时光悄然流转的,一幅幅古老画卷就缓缓展开眼前,远处白马炊烟,近处青砖新泥……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静谧的黄昏雨后,给人以宁静的祥和。
人生短,声声慢,日子就该像歌词唱的那样,一声一声慢慢流淌,心底藏着一片宁静的湖,任凭疾风骤雨,依旧波澜不惊。
这首歌,老瓶装新酒,既有传统戏曲的魅力,又有现代歌曲的风采。
忙碌的现代人在倾听这首歌中,感受那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似乎就在眼前。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e1756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e.png)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声声慢》是中国现代作家杨绛的经典作品之一,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家庭的温情与亲情。
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深情地展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时间的流转对人生的影响。
小说以主人公沈从文的视角展开,通过他的回忆和叙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场景。
小说开篇就以“声声慢”的琴声为引子,着重展现了主人公与其妻子之间的深情厚意。
他们默契地相互陪伴,一起度过生活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沈从文对妻子的爱与关心贯穿始终,使人感受到了一种静谧而温暖的幸福。
小说的叙述方式很特别,用回忆的形式呈现了主人公的一生。
通过沈从文的回忆,读者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一生都被时间所塑造,也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老去。
小说通过沈从文的回忆,展示了人生在时间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珍惜和对亲情的思考。
《声声慢》的语言简练而质朴,每一个描写都恰到好处。
作者以独特的散文风格,将琐碎的日常生活细节与深沉的情感相结合,给人一种深入心灵的触动。
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庭和亲情的真挚感受,同时也可以在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共鸣。
通过《声声慢》,杨绛将普通家庭的故事提升到了一种哲学层面。
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让读者在感受家庭温情的同时,也能对人生的意义有所思考。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和故事,他们在时间的流转中逐渐老去,但他们的爱与关怀却永远留在了读者的心中。
《声声慢》以其细腻的叙事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家庭的温情和亲情,让读者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能对人生的意义有所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家庭故事,更是一部关于时间、生命和爱的思考之作。
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也可以从中找到对生活的珍惜和对亲情的思考。
这部作品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值得每一个读者细细品味。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b2909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2.png)
声声慢的文学短评600字《声声慢》是一首中国古代词,由唐代诗人李清照所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以婉约清丽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对爱情的深情思念,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哲理。
在文学史上,它被誉为“千古第一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首先,从词的意境角度来看,《声声慢》将时间和爱情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眷恋之情。
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等描写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向往。
整首词以慢慢的节奏,表现了一种深沉的禅意,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其次,从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看,《声声慢》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中的反复排比,使词的情感更加深刻。
同时,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对仗和押韵,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使整首词音韵优美,意境深远。
此外,词中还融入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如“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从词的文化价值来看,《声声慢》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词中所表达的眷恋时光、追忆往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时间和爱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人生哲学。
同时,词中所融入的禅意和哲理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灵寄托,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声声慢》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意境、艺术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更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不可多得的文学珍品。
声声慢原文及赏析(通用8篇)
![声声慢原文及赏析(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430e1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c.png)
声声慢原文及赏析(通用8篇)《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彩。
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声声慢原文及赏析篇1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翻译: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
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
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著,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著。
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赏析: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
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
“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
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李清照《声声慢》的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9ce43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5.png)
李清照《声声慢》的赏析李清照《声声慢》的赏析《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赏析: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地一首震动词坛地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地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地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地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地心情。
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地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地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地一生中,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形象地非她地《声声慢》莫属。
在浩如烟海地中国古典诗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地词,它在描写女性内心情愫地深刻,曲折,细腻等方面无人能及。
它是一首不同凡响之作,词史上地一朵奇葩。
《声声慢》十分精美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地心绪。
这种哀伤之情那样深沉,悲剧气氛那样浓厚。
因此,可以认定是李清照晚年之作,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之气不同。
这分明是从一颗破碎地心中迸发出地渗着血泪地深愁巨痛,曲折地然而典型地概括了作者南渡之后飘零地生活,凄凉地处境和充满着哀愁地内心世界。
尽管这词没有直接反应当时地社会现实,但它决不是单纯地只是作者自我心态地描写,而是以一个黑暗时代地牺牲者地悲剧间接地体现了历史地悲剧,从而具有一定地时代色彩,所以表现地这一特定地深沉地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具有了社会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
声声慢的赏析
![声声慢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ecbbd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e.png)
《声声慢》作者:李清照(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背景与主题:《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的作品,反映了她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孤寂落寞和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中通过描写残秋之景,抒发了词人因个人遭遇与时代变迁而产生的深重哀愁。
艺术特色:1. 叠字运用: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字,不仅音韵和谐,而且极富表现力,从动作到环境再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刻画出词人内心的愁苦和迷茫。
这种叠字手法的运用,在古典诗词中实属罕见,体现了李清照高超的艺术造诣。
2. 意象选取:词中选取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淡酒”、“晚风”、“大雁”、“黄花”、“梧桐”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日景象,更寄托了词人的哀愁和思念。
“大雁”象征着词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黄花”则暗示了词人的憔悴和孤独;“梧桐细雨”则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 情感表达:词中情感真挚而深沉,从开头的寻觅无着到结尾的愁苦难言,词人的情感经历了从迷茫到绝望的变化过程。
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内心的愁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4. 语言风格:《声声慢》的语言朴素清新,接近口语,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力量。
词人善于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来表达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既易于理解又耐人寻味。
情感解读:《声声慢》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一幅描绘时代变迁的画卷。
词中通过描写词人个人的遭遇和心境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词人的愁苦和无奈不仅源于个人生活的变故,更源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结:《声声慢》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李清照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女性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赏析600字
'\xa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当时,北宋已灭亡,自己南渡,过着逃亡的生活,而丈夫的去世更是雪上加霜。
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几句叠词来看,作者不但使之产生了韵律美感,而且深深的表达了自身的孤独,凄凉和失夫之痛的浓厚情感,且深深的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寻寻觅觅的一生,留下冷冷清清,不由感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深秋的季节里,天气一冷一热,又怎能好好的休养生息呢?配上天气,不禁心中一阵苦闷。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了借酒浇愁,可心中的愁又岂是如此容易压下去了呢,就连酒不觉也变的淡了。
而又怎么会挡的住那向风一般的愁,作者的心情十分的低落,心中十分愁闷。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孤独的大雁从头上飞过,正是伤心的时候,却发现是旧相识,那物是人非,雁在人亡的悲凉之感不由而生。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满地的菊花片堆积在一起,人和花一样都变憔悴,变的老矣。
到现在,已无人来怜惜,赏惜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词人利用梧桐树悲凉的意境,浑然天成,有天衣无缝之妙。
梧桐这一意象不仅表现季节与时令,而且由此表现秋季的特点,凄凉之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将愁苦之情以感叹句中,情感被挥洒得淋漓尽致。
作者用强调的语气更能表达自己的绝望,冷到心口的感觉。
全诗的基调是十分凄凉的,语言虽平实,在平实的语句中却能透露出自己痛苦的心境。
词中,语言深含意境,不得不令人为之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