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美丽的化学变化》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美丽的化学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美丽的化学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和神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知道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能够观察和分析化学变化的现象,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技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化学知识,对化学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化学变化的本质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知道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和神奇。
3.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2.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和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和原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试剂等。
2.实验药品:稀盐酸、锌片、碳酸钙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化学变化图片,如彩虹、火焰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化学变化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和理解化学变化的现象。
如用稀盐酸和锌片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化学变化的美丽和神奇。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5.拓展(5分钟)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验,了解和探究化学变化的应用和价值,如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化学变化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确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发光等,并能够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能够进行描述和解释。
但是,学生在描述和解释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提高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如何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引导法:在学生实验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试剂等。
2.实验药品:酚酞、硫酸铜、氢氧化钠等。
3.课件:实验过程的动画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药品和实验器材,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物质变化现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完整)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怎样放得更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教学过程】一、显微镜的发展1、如何放得更大?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
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2、介绍各种显微镜二、做个简易显微镜1、怎样放得更大?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2、我们自制显微镜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
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过程与方法: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一、谈话导入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师: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回顾植物光合作用经历了化学变化,为自己的生长提供养料,那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吗?这是学生很少会关注的问题。
生命体中大部分变化常常是缓慢,难以肉眼观察到的。
如果不细想,可能很少会留意。
本课基于前面对生活中、地球家园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认识,继续探究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本课有三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承接聚焦问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身体数据,发现身体的变化,引发思考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从而进入第二个探索活动——食物在体内的变化。
再通过点燃干燥粉条、品尝米饭这两个学生喜欢又能亲身体验的活动,认识到食物里蕴藏着能量,在人体中会经过复杂且缓慢的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最后了解情绪的变化也和化学变化有关,感受到生命体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又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在本课的过程中,学生会从宏观现象转化到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变化,促进学生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对于化学变化有很大的探究兴趣,能够根据是否产生新的物质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六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意识到食物在人体内经过消化会有一定的变化,知道食物可以给人体提供营养。
在本课中,他们将通过观察、实验、观看视频资料等方法寻找证据,解释说明身体中的一些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2.情绪的产生与化学变化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事物的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在小组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能够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化学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材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物质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和推理能力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发现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2.难点:学生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描述和推理。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实验现象和结论。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试剂等。
2.教学课件: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演示一个化学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变化过程中新物质的产生。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推理: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新物质?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还有哪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物质?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物质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材简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第4课。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同时从观察与实验中发现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如产生气体、水和其他物质。
本课是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观察铁钉生锈的变化过程以及更多物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上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最终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本课的学习难点在于许多物理变化也像化学变化那样伴随着一些现象的产生。
那么,如何区别哪些现象是化学变化产生的?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产生的?教科书分别呈现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几种典型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物质变化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比如,铁钉生锈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可能没有考虑过铁锈是否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物质在变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许多现象发生,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别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抓住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依据证据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科学实践:能坚持长时认真细致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探究铁钉生锈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态度责任]尊重证据,当结论不一致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对于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加以关注,知道人们能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物质的变化,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判断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难点]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变化现象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铁钉生锈阅读资料;牛奶、白醋、红墨水、清水、搅拌棒、静置的泥水。
[学生]白醋、牛奶、“铁钉生锈过程”记录表、铁钉生锈阅读资料。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 一天的垃圾2 垃圾的处理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4 分类和回收利用5 一天的生活用水6 污水和污水处理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1、一天的垃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
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难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
重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每组派一位学生把垃圾带到学校来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
2、收集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和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
3、教师准备弹簧秤。
【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布置:每组派一名同学把自家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统计工作。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在家称量好再把数据带到学校来进行统计,但一定要事实求是。
教师也可以把自家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和称重演示。
)课前布置:1、调查走读生数量2、要求将垃圾家庭垃圾带到学校。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
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有些什么?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
2、学生分组分类,称量并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
3、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阅读北京人均日产垃圾量资料,分组交流你对垃圾产量的一些想法。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2022新版)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材简析】本课将引导学生在前一节课观察白醋和小苏打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
通过观察白砂糖加热后的状态、颜色、气味等,以及借助烧杯和勺子底部观察蜡烛在燃烧过程中的现象,进一步认识到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通过资料阅读,了解生活中有很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研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与生活的关系。
【学生分析】学生在前两节课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已经关注到物质变化的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等,并且已经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但学生对于“改变颜色的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吗?”“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等问题存在疑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2.能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能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和调查分析等方式获取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1.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2.体会到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化学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物质变化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难点]对物质变化产生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与考证分析,进一步明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准备】[学生]蜡烛、蜡烛台、打火机(火柴)、钢勺、白砂糖、锡箔纸(包裹钢勺)、烧杯2个、水、钥匙、塑料杯(放白砂糖)、资料。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谈话:在本单元的第1课我们讲到厨房里物质的变化。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能给我们带来丰富多样的食物,其中我非常喜欢一种甜品,你来看看。
(出示焦糖布丁)2.提问:你知道上面的焦糖是怎么来的吗?白砂糖变成焦糖,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预设:如学生能说出焦糖的制作过程,就顺着学生说说,我们今天用蜡烛进行加热,看能不能制作出焦糖。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教材简析】本课聚焦地球家园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由三个探索活动组成,第一活动是认识大地之下的化学变化,通过研讨问题“我们怎么判断出煤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化学变化?”引领学生用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新物质来判断煤的形成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
第二活动是认识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
通过前两个活动进一步研讨“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森林”,引领学生认识大气层中的化学变化以及保护森林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是认识石油、钢铁、化肥等资源的利用与化学变化的关系,研讨“我们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例子说明它们和化学变化有关?”旨在引领学生发现身边更多“化学变化的产物”,意识到化学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物质变化的研究视野从厨房、实验室、生活中拓宽至整个地球家园,从更宽广的视野探讨认识化学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四课的学习,已经基本上明确了什么是化学变化以及发生化学变化时可能伴随的现象。
同时,学生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从变化的视角来认识周围常见事物的意识。
对于“地球家园”,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历了对“家庭成员”如动植物及人体自身的观察与探索,对大气与水的观测,对岩石与矿物的辨别以及对地球内部结构及运动的认识,但是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地球家园也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化学变化。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要拓展关于化学变化的视野,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地球家园中的化学变化,主要是地球资源的形成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岩石、矿物、植物的生长,以及不可再生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结果。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和实物观察,知道地球的很多资源如岩石、矿物、煤、石油、氧气等都是化学变化的产物。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和推理寻找证据,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建立证据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比较活动,寻找证据和逻辑推理,尝试解释煤、石油、氧气的形成过程。
2024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1节遗传的概念;第2节变异的概念;第3节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第二章《太阳系与宇宙》:第1节太阳系的结构;第2节恒星与行星;第3节宇宙的探索。
3. 第三章《能量转化与守恒》:第1节能量的概念;第2节能量转化;第3节能量守恒。
4. 第四章《环境与人类》:第1节环境问题;第2节可持续发展;第3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遗传与变异、太阳系与宇宙、能量转化与守恒、环境与人类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遗传与变异的原理、太阳系与宇宙的结构、能量转化与守恒、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重点: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太阳系与宇宙的认识、能量守恒定律、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习资料、记录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如观察动植物的遗传现象、探索宇宙的奥秘等。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实验和随堂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关键概念、实验步骤等。
2. 板书布局:清晰、合理、美观,方便学生记录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描述太阳系的结构,分析恒星与行星的特点。
(3)解释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举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谈谈你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些建议。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2课《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案(2022新版)16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案(2022新版)16一. 教材分析本课《产生气体的变化》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一些产生气体的变化,如碳酸盐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反应的奇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反应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学生还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形象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产生气体的变化,如碳酸盐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产生气体的变化。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形象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反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汽水喷发、铁生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碳酸盐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反应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每组实验包括碳酸盐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探究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发光等。
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学生自主实验和小组合作交流的部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物质的变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以及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此外,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分享意识。
4.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难点: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讨论法: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思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各小组准备实验所需的物质和仪器。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和物质变化现象。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变化伴随现象的兴趣。
例如,教师展示一个颜色变化的实验,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接着,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发光等。
3.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学会保护环境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关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视频等。
2.实践材料:环保宣传册、环保标语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理论学习(1)教师讲解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2)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介绍一些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讨论。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4.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环保宣传册、环保标语等。
(2)让学生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如何将环保行动付诸实践。
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题目自拟。
2.观察家庭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合作交流、实践探究能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有哪些种类吗?它们分别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3.教师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讨论:“比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们可以选择绿色出行,比如骑自行车、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案3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教案【教学重点】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乐观、积极地对待当今世界复杂的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配合教学用的录像、照片及其他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选择在你们班上公开课,是因为你们班里的环境很美。
我在上新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几副画面(播放幻灯片——苗乡广场、泾洋河)。
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都是和人们保护环境有关,正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我们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可也有许多人故意破坏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播放幻灯片——垃圾污染、水源污染)。
面对这些环境污染,我们应采取怎样的行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8课。
板书:《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二、新授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环境问题?生:……2、引导:我们已学过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污染、水污染,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这三大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探讨如何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首先来学习大气污染。
3、出示表格,让学生朗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想并认真填写。
内容。
(建议:4个人一小组合作探究)白色污染指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
塑料包装物因方便、轻巧又便于存放,成了人类生活的必须品,但用后又被人们弃置于环境,长年累月不腐烂,不降解,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产塑料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淀粉、光敏剂、降解剂、生物酶等),能比较容易地在自然环境中分解。
优点:经过数天或几个月的日晒雨淋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塑料制品能够由原先的形状逐步分解为碎片。
因此,与传统的不可降解或难降解塑料相比,可降解塑料更符合环保的要求。
5、让学生牢记我国的珍稀动植物(朱鹮、金丝猴、大熊猫、香果树、秤锤树、鹅掌楸)几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
三、拓展1、提问:目前世界上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播放视频)建议:学生边看边想,然后同桌之间交流并汇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2(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2(2022新版)一. 教材分析《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3课。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化学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并进一步探究新物质的性质。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理论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化学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化学变化时,往往只关注变化过程,而忽视变化中的新物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新物质的出现,并激发学生探究新物质性质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化学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新物质的性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发现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
2.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新物质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讲授法:讲解新物质的概念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试剂等。
2.教学课件:实验过程、新物质性质的图片和视频等。
3.学习资料:关于新物质的研究论文、书籍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烧碱溶液与酚酞的反应,引发学生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在化学变化中,有没有产生过我们之前没有见过的新物质呢?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个典型的化学变化实例,如燃烧、酸碱反应等,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新物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新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中的新物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教案
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材处理】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课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二是课上将课文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来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教学准备】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课前活动】1、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布置一小队同学(4~6人)调查附近的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指导时应注意:要求调查组同学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在班级汇报做准备,最好老师也能和调查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拍几张调查现场的照片或摄一段采访的录像。
这样能确实汇报活动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2、指名让三两个学生上网查阅关于“有毒垃圾”的信息,并做好汇报准备。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19(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19(2022新版)一. 教材分析《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变化中的新物质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分析变化中的新物质,并理解其产生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实验桌等。
2.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等。
3.教学课件:实验过程的动画、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科书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你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新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观察结果,并引导学生分析变化中的新物质。
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2.产生气体的变化【教材简析】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聚焦,指出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别和判断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部分探索,分为三个活动:一是引导学生用白醋和水分别与白糖、小苏打、食盐混合,发现白醋与小苏打混合产生了气体(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他均没有产生新物质;二是引导学生利用密封袋来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三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中哪些物质与白醋也会产生气体。
第三部分研讨,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有什么特点?和人类有什么关系?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探究,培养学生寻找化学变化的证据,提升观察、记录、汇报交流的能力,在证据的基础上提升推理论证的科学思维能力,从中激发学生探究物质变化的兴趣。
【学情分析】在第一课学习后,学生已经知道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且物质的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
学生已接触过小苏打和醋,但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经验不足,因此能学生激发探索欲望。
学生已经听说二氧化碳这种气体,但对其特点和人类的关系缺乏认识,这正是本节课的教学增量之所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醋与不同物质混合,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常常会伴随一些现象,比如产生气体。
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运用证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探究实践]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的变化,利用感官仔细观察,对物质变化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
用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得信息,能根据问题整理信息,作出交流。
[态度责任]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物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产生深入研究物质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不同物质与水和白醋分别混合实验,细致观察,以实验现象为依据来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难点]根据实验现象运用证据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及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的核心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的变化概念,二是物质变化的类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变化,掌握物质变化的类型及特点,提高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物质和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物质变化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物质变化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变化概念,掌握物质变化的类型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的变化概念,物质变化的类型及特点。
2.难点:物质变化本质的理解,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直观地认识物质变化。
3.讨论教学: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各种物质变化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2.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课后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物质变化的概念,呈现各种物质变化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变化,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类型。
4.巩固(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分析物质变化的类型及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一天的垃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
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难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
重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每组派一位学生把垃圾带到学校来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
2、收集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和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
3、教师准备弹簧秤。
【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布置:每组派一名同学把自家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统计工作。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在家称量好再把数据带到学校来进行统计,但一定要事实求是。
教师也可以把自家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和称重演示。
)课前布置:1、调查走读生数量2、要求将垃圾家庭垃圾带到学校。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
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有些什么?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
2、学生分组分类,称量并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
3、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阅读北京人均日产垃圾量资料,分组交流你对垃圾产量的一些想法。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3)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4)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课堂小结:讨论并记录通过学习懂得的与垃圾相关的知识,也记录下学习了这节课产生的一板书设计:一天的垃圾教学反思:让学生将垃圾带到学校合适吗?在尊重事实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的要求下,如何帮助学生的一天的垃圾。
对于以住校生为主体的学生,这确实比较困难。
2、垃圾的处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过程和方法: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器材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
3.、填埋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讨论: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人们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
出示垃圾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1、教师讲解: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垃圾填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2 页的内容,分析填埋模拟实验:(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2)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汇报交流: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3、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5、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四、垃圾焚烧的分析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五、课堂小结:整理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减少垃圾很重要,它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过程与方法: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收集月饼、茶叶或酒的礼品盒和其他简易商品包装袋。
2、教师准备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和简易商品包装袋。
称重的弹簧秤。
包装绳一根。
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如空罐做的笔筒、饮料瓶做的花瓶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做汇报。
2、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
(板书: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1、提问: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2、简单小结学生的讨论如(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
(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3、提出焦点问题:刚才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垃圾是可以减少(教师出示一简易商品包装盒),那请问商品包装可以减少吗?(引导归纳商品包装的作用: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卫生、美观等。
)4、教师出示一礼品商品包装盒提问:请问你们对这样的商品包装盒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此商品包装的意见。
)5、教师谈话:刚才有同学认为这样的商品包装比简易包装的商品浪费了很多资源,下面我们就来做个礼品包装盒和简易商品包装盒重量的对比实验。
6、教师演示测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7、讲解:一些国家规定企业必须把包装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标准就判为“过度包装”,应该受到处罚。
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些礼品盒的包装的体积超出商品总体积的50%以上的包装垃圾,我们称之为过度包装。
城市调查表明,垃圾中的30%-40%都是商品过度包装。
8、分组讨论:过度包装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环境吗?我们怎样来看到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你想对商品生产厂家说点什么?我们在购物时应该怎样选择商品包装?9、学生汇报、小结:过度包装既浪费了纸张、木材等宝贵资源,又增加了垃圾量产生环境污染,同时还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包装在生产过程中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真是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改变消费观念,购买绿色环保的商品包装,坚决抵制过度包装。
(板书过度包装的害处。
)10、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的建议。
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1、谈话: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弃,仔细想想,会不会还有其它的用处呢?2、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你能举出10种重新使用一根包装绳的方法吗?3、引导学生继续交流生活中一些物品重新使用的方法。
(如:玻璃瓶、塑料袋、旧报纸、空罐头、旧图书、旧玩具、旧衣服等。
)4、思考问题: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5、小结:如果我们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四、总结、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板书课堂收获)2、课堂思考: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你同意这句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3、介绍国际环保理念“三R”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
板书设计: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商品包装的作用: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卫生、美观。
过度包装: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增加消费者负担、增加垃圾量、造成环境污染课堂收获:减少商品的包装以及废弃物品重新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
教学反思: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材处理】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课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二是课上将课文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来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教学准备】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课前活动】1、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布置一小队同学(4~6人)调查附近的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指导时应注意:要求调查组同学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在班级汇报做准备,最好老师也能和调查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拍几张调查现场的照片或摄一段采访的录像。
这样能确实汇报活动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2、指名让三两个学生上网查阅关于“有毒垃圾”的信息,并做好汇报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发现生活中一些看似可以废弃了的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后,马上就能变废为宝,或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切切实实地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更多的情况下,有一些物品我们明知道它们进行处理和再次加工后仍可再利用,却苦于手上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不得不将他们废弃。
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一类物品吗?(说明:提到“必要的设备和技术”,宗在让孩子们逐步认识到许多事情得有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