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01a87cd89ec3d5bbfd0a74c9.png)
《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12级建筑工程技术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框架结构)三、设计依据: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中涉及的主要施工技术和组织原理如下:1、《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7、《建筑施工手册》(第5版) 2012年8、初步确定的基础持力层置于第二层粘土层,其承载力标准值为380Kpa。
9、现行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
四、设计条件:1、工程概况建筑概况:某四层学生公寓,底层为商业用房,上部为学生公寓,建筑面积3277.96m2,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主体工程为全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门,铝合金窗,外墙贴面砖,内墙为中级抹灰,普通涂料刷白,底层顶棚吊顶,楼地面贴地板砖,屋面用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块做保温层,上做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其劳动量见附表:2、施工条件:本工程位于该市东郊山坡地段,两面均有公路,交通便利,西面及北面为已建工程:厂内旧房、坟墓已由建设单位拆除,平整场地已在准备工作阶段完成,场地平整均按平均施工高度为-0.5米。
(1)开竣工时间:由当年9月1日开工至次年2月1日竣工,施工时间145天左右控制。
(2)气象条件:施工期间最低气温4°C,最高气温30°C,施工开始气温较高,以后逐月降低,春节以后有回升,施工期间很少有雨,主导风向为东偏南。
(3)土壤及地下水:土为二类土,地下水位-3.0米(4)抗震要求:7度抗震烈度设防(5)技术经济条件:各类钢窗、饰面材料等均有相关专业厂家生产,分批成套运至工地,三大建材由建设单位提供,运距10-15千米,地方性材料(砖砂石等)就地取材,可按计划运到现场。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76ff8fd0d233d4b14e69ec.png)
学习领域课程
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会审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 地基处理 建筑施工测量放线 建筑施工组织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
工作岗位分析
2.施工员
3.工程材料质量控制与检验 4.地基处理
企业专家访谈会
3.质检员
5.工程测量与复测 6.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图 的 识 读 与 会 审
建 筑 材 料 检 测 技 术
地 基 处 理
建 筑 施 工 测 量 放 线
建 筑 施 工 组 织
建 筑 施 工 技 术
建 筑 工 程 质 量 控 制 与 验 收
建 筑 施 工 现 场 管 理
建 筑 工 程 资 料 编 制 与 归 档
建 筑 工 程 预 算 与 成 本 控 制
本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 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能正确处理不同意见,具有 团队协作精神及集体意识; 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具有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 能力; 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 职业道德,诚实守信; 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 关系,友好相处,平等交流与 沟通; 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及 求实创新能力。
桩 基 施 工
脚 手 架 的 搭 设 与 拆 除
安 全 设 施 的 搭 设 与 拆 除
垂 直 运 输 机 械 和 设 施
砖 砌 体 工 程 施 工
砌 块 砌 体 工 程 施 工
(2)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建筑施工技术
情境6 预应力砼工程施工
情境7 结构吊装工程施工
情境8 防水工程施工
情境9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建工)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建工)](https://img.taocdn.com/s3/m/caec74f2a300a6c30d229f76.png)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代码:010278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684.5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修订时间:2017年9月课程负责人:王海涛课标审批人:吕秀丽课程团队:吕秀丽、王超、洪帅、王雪莹、马秀会、谭莉、张微微、韩刚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施工员、测量员、建造师等职业岗位培训、鉴定、考试的核心内容。
它的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建筑施工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原理以及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原理,突出施工员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社会性广、工程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均要涉及到有关学科的综合运用。
因此,要求拓宽专业面,扩大知识面,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并能自觉地进行运用。
本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68学时,4.5学分,前导课程为《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测量》、后续课程为《高层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等等。
2.课程设计在重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针对施工企业典型的施工项目,结合施工员岗位群能力要求,依据建筑施工项目经理部工作过程开展课程设计。
将九大分部工程中涉及施工技术的24个分部工程的施工项目设计作为课程学习的教学任务,并按施工过程科学地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使教学任务(学习情境)与施工项目一致,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课程考核评价与行业要求相对应。
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融合,以学生的学习和操作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有针对性的采用典型工作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学生未来职业情境”,学生的角色企业化(学生定位为企业员工,按企业项目部编制确定岗位,岗位与就业岗位一致,如施工员、预算员、监理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教师则为项目经理),教、学、做一体化,通过对这24个重点分部工程的理论与实训教学,达到让学生对建筑施工过程有全面、概括性的了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一致,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完整版(2024)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完整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038c2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9.png)
施工管理等。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绿色施工的实践活动,如绿色建筑设
计、绿色施工方案编制等。
26
07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
2024/1/30
27
学生作品展示及互评环节
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包括设计图纸、施工 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
学生互评
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课程设计成果,从设计思路、方案可行性、创新性等 方面进行点评和讨论。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1
调试与验收
对电气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无安全隐患。并按照规范 要求进行验收,提交相关文档和资料。
17
室内外装修工程实施
室内装修工程
室外装修工程
根据室内设计方案和装修图纸,进行室内 墙面、地面、天花板的装修施工。包括瓷 砖贴面、木地板铺设、吊顶安装等。
按照建筑外立面设计方案和装修图纸,进 行外墙装饰、门窗安装、屋面防水等室外 装修施工。
20
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和执行
制定安全防护计划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制定针对性的 安全防护计划,明确安全防护措施和责任
人。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施工 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安全防
范能力。
2024/1/30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按照安全防护计划,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 设施和用品,如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 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和稳定性。
2024/1/30
排水管道安装
按照设计要求和坡度规范,进 行排水管道的安装,包括检查 口、清扫口和通气管道的设置 。
管道压力试验
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施工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ed59f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d.png)
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施工技术领域的学习与研究,加深学生对施工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施工技术知识,丰富并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具备相应技能,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技术概述本部分主要介绍施工技术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2. 项目管理与施工组织本部分主要介绍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 施工技术流程本部分主要介绍建筑工程施工的流程和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包括施工准备、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和竣工验收等。
4. 工程造价与计量本部分主要介绍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控制措施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工程计量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操作等。
5. 施工安全与环保本部分主要介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意识培养和事故预防等方面,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三、设计要求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应能够:•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技术操作;•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能力;•能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到安全环保。
2.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考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课程评估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评估方式,包括考勤、作业、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实施为了使本课程更好地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授课方式授课方式应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传统教学、个性化辅导和实践操作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设计的实施,需要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和物资,包括教学场地、软件、硬件设备和实验器材等。
3. 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师生交流和互动,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87eec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a.png)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一、工程概况1.项目描述:张家口市某社区三栋同类型建筑。
2.建设地点:张家口高新区。
3.建筑设计概况:建筑面积10433.09m2,地上面积9442.12m2,地下面积990.97m2。
为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标准层高度为2.9m,建筑总高为35.55m;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4.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防水等级为二级,防雷等级为二级。
5.施工区域的自然条件最高地下水位在-3.5m(水质无侵蚀性),最冷平均气温为-29℃,最热月平均气温40℃。
相对湿度最冷月41%,最热月39%,夏季平均风速为2.5m/s,风向:东南,风力3~4级,冬季平均风速3.7m/s,风向:西北,风力5-6级。
冬季冻结深度1.5m,最大积雪厚度27cm。
冬期施工起止日期:11月20日――次年3月15日,雨季施工起止日期:6月30日――8月25日。
二、基础工程2.1。
测量放线:1.待测绘部门给出红线桩和水准点并校核后,将红线桩、水准点引入建筑物周围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测量要求:1)必须关闭仪器测量的每个测量回路进行检查。
钢尺测量的距离从中间作为主要控制点测量到两个截面,以减少累积误差。
2)测量仪器都必须由法定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能正式使用,并定期进行校验,施工时仪器要由专人管理,经常清理保养,以保证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2.2土方开挖2.2.1。
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定为放线→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土方开挖。
2.2.2.土方开挖的技术要求:1、土方开挖应遵循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开挖应分块、分层、对称地进行。
2、基坑开挖必须以围护设计的应力条件为前提,根据基坑检查及时调整开挖进度、流向和方法。
3.土方开挖应在围护桩、支撑梁、压顶梁和围檩等支护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挖至坑底标高后进行局部深坑处理并尽快施工基础,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以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
4.严禁挖掘机直接在支架、檩条、盖梁等支撑结构上碾压。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e76e371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9.png)
根据所给的施工条件,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要求学生能掌握框架、框剪和剪力墙结构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劳动力、材料、机械进行合理安排,以取得满足工期要求的最佳经济效益。
(一)设计内容⒈拟定施工方案。
⒉根据给定的工程量计算劳动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⒊编制劳动力、主要机具和材料需要量计划。
⒋设计施工平面图。
(二)设计上交的成果⒈方案说明和计算书一本(内容包括施工方案、主要技术组织措施、劳动力计划、施工机具和材料计划等)。
⒉一张网络进度计划(1号图)。
3.一张施工平面布置图(2号图)。
(三)工程案例学生可以根据所在实习工地的工程项目或《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中的某一单位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也可以根据附录提供的工程概况及条件进行编制。
(四)设计说明书要求1、封面:应写明设计题目、姓名、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日期。
2、目录3、正文格式要求:A4打印(或手写);页边距:上、下2.5厘米,左、右2.5厘米;行间距:1.5倍行距;字体:中文用“宋体”,数字和英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字号:正文用宋体“小四”;表格标题:表格上方,居中,宋体,五号;表格内字体:宋体,五号;4、标题格式要求:一级标题1、2、3,黑体“小三”;二级标题:1.1、1.2、1.3,黑体“四号”加粗;三级标题:1.1.1、1.1.2、1.1.3,宋体“四号”加粗,最多用三级标题,剩下的可以用⑴⑵⑶、或①②③来表示。
附录: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⒈建设单位:重庆市某房地产公司⒉施工单位:重庆市某建筑公司⒊工程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某小区1#楼,是1幢N层框架结构住宅楼(墙体及装饰装修参照教材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
中间由变形缝隔开。
每层的层高为3m。
建筑面积为6500㎡。
屋面为上人平屋面,SBS卷材防水,挤塑板隔热,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层数N根据学号尾数确定。
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径500mm,每根桩长约25m长。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8be84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b.png)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及目标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能力。
本课程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二、课程内容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包括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工艺与方法、施工机械与设备、施工质量与安全等内容。
2. 施工组织与管理2.1 施工计划与进度管理介绍施工计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常用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进行施工进度管理和调整。
2.2 施工队伍组织与管理探讨施工队伍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原则,以及如何有效管理施工队伍的工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3 资源管理与供应链分析施工资源(人力、物力、材料等)的管理原则与方法,以及如何优化供应链,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工艺与方法3.1 地基与基础工程介绍地基与基础施工的基本工艺与方法,包括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基础打桩、浇筑混凝土等。
3.2 主体结构施工阐述主体结构施工的关键工艺与方法,包括模板支撑、钢筋工程、砌体施工、混凝土浇筑等。
3.3 吊装与安装工程讨论吊装与安装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机械设备和构件的吊装与安装。
4. 施工机械与设备4.1 常用施工机械与设备系统介绍常见的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包括起重机械、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车等,以及其原理与使用。
4.2 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强调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意义,介绍日常保养、维修与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
5. 施工质量与安全5.1 施工质量管理探讨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标准,介绍施工质量检测与评估的方法,以及如何控制施工质量。
5.2 施工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介绍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与管理措施,以及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措施。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讨论、项目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dfda3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f.png)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中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施工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在建筑施工中进行项目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和绘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遵守职业道德。
3.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施工中的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建筑施工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对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 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注重过程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基本概念:包括建筑施工的定义、分类、施工过程及施工组织与管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建筑施工概述2. 建筑施工工艺流程:讲解施工工艺的各个环节,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建筑施工工艺流程3. 建筑施工方法:介绍常用的建筑施工方法,包括现浇、预制、装配式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建筑施工方法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5.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质量验收与评定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6.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介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如噪声、粉尘、废水处理等。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d0e0790fd0a79563c1e72fc.png)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施工员、质检员、建造师等职业岗位培训、鉴定、考试的核心内容。
它的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建筑施工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原理以及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本课程应开设在校内学习的第三学期,学生在学习之前应具备《建筑材料》、《建筑识图》、《建筑构造》等专业知识,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原理,突出施工员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社会性广,工程施工中许多技术问题的解决,均要涉及到有关学科的综合运用。
因此,要求拓宽知识专业面,扩大知识面,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并自觉地进行运用。
1.2设计思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按“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确定工作任务,以“施工流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选取恰当教学方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和重构,并合理序化,力图构建学生在校学习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的一致性,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程初步设计为72课时,理论56课时,实践16课时。
2.课程目标2.1能力目标1)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2)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3)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4)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现场技术指导能力;5)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工程的质量检验。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65d6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6.png)
建筑施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掌握建筑施工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施工的分析和设计,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建筑施工的主要技术和方法,以及建筑施工的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建筑施工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步骤,建筑施工的主要参数和指标。
2.建筑施工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建筑施工的测量和定位技术,建筑施工的土建工程技术和装饰工程技术,建筑施工的施工和施工管理方法。
3.建筑施工的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包括建筑施工的现场操作和施工工艺,建筑施工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以及主要技术和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建筑施工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的原理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建筑施工的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建筑施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和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如《建筑施工技术》等,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fd544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9.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人们对住房品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建筑质量高、环保节能等优点,受到了政府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使其具备以下能力:1. 熟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2. 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3. 能够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制定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4. 能够组织和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课程内容1.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3. 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4.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的制定;5.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和组织。
四、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授课:讲解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介绍施工流程、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等内容;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流程和要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施工情况,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实际操作过程。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实验、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六、课程实施本课程可在建筑、土木、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开设,课程实施可以采用小班授课、课程设计、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课程结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本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cb53e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7.png)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工程制图与CAD绘图技术》《建筑构造》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并进行施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90学时,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及施工安全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施工安全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施工员、造价员等岗位需求,围绕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质量管理等关键能力,反映建筑施工的具体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和施工安全”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建筑施工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施工标准、规范,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质量、安全意识。
1.了解建筑的整体施工流程,熟悉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掌握建筑各部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
2.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能力。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4601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e.png)
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掌握建筑施工各阶段的关键技术。
2. 学生能够了解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知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提高建筑质量意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建筑施工技术学习的兴趣,树立专业自信心。
2. 学生能够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
3. 学生能够遵循建筑行业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生所在年级为中职二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程目标将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基本流程:包括施工准备、主体施工、装饰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结合教材第1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的整个流程。
2. 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针对各施工阶段,学习教材第2章和第3章内容,包括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等关键技术。
3.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以教材第4章为基础,教授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知识,如高处作业、电气安全、消防安全等。
4. 建筑质量检验:结合教材第5章,让学生了解建筑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提高建筑质量意识。
5. 建筑施工实际问题分析:根据教材第6章,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筑工程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2d19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0.png)
建筑工程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建筑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能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质、用途及施工工艺,并运用到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中。
3. 学生能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的阅读和绘制,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建筑CAD软件进行简单施工图的绘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建筑工程技术,培养对建筑行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质量意识。
3. 学生关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践行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确保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材料的性质及施工工艺,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建筑工程概述;第二章 建筑材料- 内容列举: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材料分类、建筑材料性质、施工工艺2. 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提高识图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建筑施工图- 内容列举:施工图识读、施工图绘制、CAD软件应用3. 建筑施工技术:介绍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方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施工技术要点。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建筑施工技术- 内容列举:土建工程、钢结构工程、装饰工程、防水工程4.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讲解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全过程的管理知识,培养学生项目管理能力。
课程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c3cf2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8.png)
课程设计建筑施⼯技术课程设计建筑施⼯技术课程设计院系:专业:班级:设计⼈:建筑施⼯技术课程设计⼀、⼯程概况该⼯程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郊区,占地⾯积145.45㎡,层⾼3.3m,共⼆层。
该别墅离公路90多⽶远,地处松花江畔、背倚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潭⼭,地处雾凇⼤桥和龙潭⼤桥之间,与雾凇宾馆为邻,这⾥依⼭傍⽔、风光旖旎、空⽓清新、⼈⽂厚重。
该别墅长12.18⽶,宽12.00⽶,⾼8.19⽶。
⼆、设计图纸底层平⾯图⼆层平⾯图正剖⾯图三、施⼯准备(⼀)技术准备①施⼯单位要参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案的讨论,并据此组织编制施⼯组织机构。
这是施⼯准备的中⼼环节,各项施⼯准备⼯作都必须按此进⾏。
②施⼯单位要和建设、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和有关协议,在确定建设⼯期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明确分⼯协作的责任和权限。
⼏个施⼯单位共同施⼯的建设项⽬,由总包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总包合同,总包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对总包负责,总包对建设单位负责,总包和分包之间的职责划分要明确详尽。
施⼯单位要主动协助建设、设计单位做好有关⼯作,这也是为本⾝的施⼯准备创造条件。
③调整部署施⼯⼒量。
根据⼯程任务特点,调整施⼯组织机构,特⼤的⼯程项⽬要组建新的施⼯机构。
部署结集施⼯⼒量,既要满⾜⼯程进度的要求,⼜要有利于提⾼劳动⽣产率,做到⼯种配套、⼈机配套、机具配套,并根据⼯程布局相对固定施⼯和劳动组织。
(⼆)、条件准备1、做好施⼯物资准备,编制好施⼯材料供应和设备需要计划(1)依据⼯程形象进度和施⼯物资需要量,分别落实货源⼚家进⾏合同评审,安排运输储备,以满⾜开⼯之后的施⼯⽣产需要。
(2)依据施⼯图和施⼯⽹络计划,按施⼯进度要求,按施⼯材料、规格、使⽤时间、供应⼚家、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汇总,编制施⼯材料需要量计划。
(3)施⼯机械设备的准备,要依据所采⽤施⼯⽅案,安排施⼯进度,确定施⼯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编制施⼯机械设备需要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施⼯现场存放位置提供依据。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b8d15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1.png)
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工艺和施工方法。
2. 掌握建筑施工图的阅读和分析,了解各类建筑构配件的名称、功能及施工要求。
3. 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2. 能够正确阅读建筑施工图,并进行简单的施工图绘制。
3. 能够运用建筑施工技术,完成指定建筑项目的施工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施工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对建筑施工技术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技术基本概念:包括建筑施工的定义、分类及施工流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建筑施工图阅读与分析:包括施工图的种类、符号、比例及阅读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3. 常用建筑施工工艺及方法:如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实际操作要求。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建筑施工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实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6. 建筑施工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建筑施工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建筑施工技术基本概念第二周:建筑施工图阅读与分析第三周:常用建筑施工工艺及方法第四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环保措施第五周:建筑施工实践操作(现场参观、实习)第六周:建筑施工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用于讲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施工工艺等理论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院系:专业:班级:设计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郊区,占地面积145.45㎡,层高3.3m,共二层。
该别墅离公路90多米远,地处松花江畔、背倚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潭山,地处雾凇大桥和龙潭大桥之间,与雾凇宾馆为邻,这里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空气清新、人文厚重。
该别墅长12.18米,宽12.00米,高8.19米。
二、设计图纸底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正剖面图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①施工单位要参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方案的讨论,并据此组织编制施工组织机构。
这是施工准备的中心环节,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都必须按此进行。
②施工单位要和建设、设计单位签订合同和有关协议,在确定建设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明确分工协作的责任和权限。
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的建设项目,由总包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总包合同,总包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对总包负责,总包对建设单位负责,总包和分包之间的职责划分要明确详尽。
施工单位要主动协助建设、设计单位做好有关工作,这也是为本身的施工准备创造条件。
③调整部署施工力量。
根据工程任务特点,调整施工组织机构,特大的工程项目要组建新的施工机构。
部署结集施工力量,既要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又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工种配套、人机配套、机具配套,并根据工程布局相对固定施工和劳动组织。
(二)、条件准备1、做好施工物资准备,编制好施工材料供应和设备需要计划(1)依据工程形象进度和施工物资需要量,分别落实货源厂家进行合同评审,安排运输储备,以满足开工之后的施工生产需要。
(2)依据施工图和施工网络计划,按施工进度要求,按施工材料、规格、使用时间、供应厂家、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施工材料需要量计划。
(3)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要依据所采用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时间,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办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编制施工机械设备需要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施工现场存放位置提供依据。
(4)施工物资准备工作要根据施工预算,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来确定物资需要量和进入施工现场时间,依据物资需要量和进场批量时间来确定供货厂家签订加工订货供应合同。
2、项目经理部应做好劳动力组织准备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拟建项目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组建项目经理部。
选派适应工程复杂程度和类型相匹配资质等级的项目经理,并配备项目副经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人员。
(1)按照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及工程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
(2)加强对项目经理部人员的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等教育。
(3)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以保证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要求进行施工。
(4)建立职工考勤和考核制度,调动职工的施工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5)建立工地各项管理制度。
要建立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筑材料检查验收制度、施工图纸会审制度、施工材料出入库制度、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操作制度和设备机具使用保养制度等。
使之成为约束、规范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
3、做好施工现场内部和外部准备,为工程建设快节奏创造条件(1)施工现场内部准备。
项目经理部要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平面图,搞好“三通一平”,进行施工场地平整,要做到施工现场路通、水、电通和平整场地。
要拆除妨碍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规定标准和土方竖向设计图,进行挖土方或填土方。
对施工现场做补充勘探,进一步寻找枯井、防空洞、地下管道、暗沟和隐蔽物,并及时处理,为基础工程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建造临时设施,为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做准备。
(2)施工现场外部准备。
主要表现在由于施工单位大都本身的施工力量有限,有些专业的施工,安装、运输都需要与专业化施工单位联合,与其签订分包合同,以保证工程按合同要求和质量要求交竣工。
四、施工方案简介1.土方工程内容:场地平整、浅基础与管沟开挖、路基开挖、深基坑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回填等,以及排水、降水、基坑支护等准备工作和辅助工程。
平整场地的一般要求(1)平整场地应做好地面排水。
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于0.2%的坡度。
(2)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取1点,但不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为每20㎡取1点,每边不少1点,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场地平整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定期复测和检查;土方不应堆在边坡边缘。
1.1.基坑支护与排水、降水1.1.1土方边坡基坑坡面保护方法有以下几种:a)薄膜覆盖或砂浆覆盖法b)挂网或挂网抹面法c)喷射混凝土或混凝土护面法d)土袋或砌石压坡法1.1.2基坑支护a)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b)钢板桩c)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排桩挡墙d)地下连续墙e)加筋水泥土桩墙(SMW工法)f)土钉墙1.1.3排水、降水所选建筑位置地下水位低,不需进行排水、降水工程。
1.2土方开挖1.2.1土方施工准备工作a)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调查b)编制施工方案c)清楚现场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d)设置测量控制网1.2.2浅基础、槽和管沟开挖基坑开挖的一般顺序: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正槽边→清底1.3土方回填1.3.1准备工作1.3.2土料选择的一般原则a)碎石类土、沙土和爆破石渣(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层下的填料。
b)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填料。
c)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d)碎块皮草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土方。
含有大量有机质的土,容易降解变形和降低承载能力;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在地下水的作用下,硫酸盐会逐渐溶解消失,形成孔洞影响密实性;因此前述两种土以及冻土、膨胀土等均不应作为填土。
(二)、基础工程采用砖基础,其强度等级为MU7.5,砂浆强度等级为M5。
基础墙的下部做成阶梯形。
其具体砌法为两皮一收。
1.施工工艺流程:基底土质验槽→施工垫层→在垫层上弹线抄平→基础施工。
2.施工要点: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验槽并将地基表面的浮土及垃圾清除干净,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以免地基土被扰动。
当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线、绑扎钢筋、支模。
钢筋底部应采用与混凝土保护层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
基础上有插筋时,要采取措施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发生位移。
(三)、主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施工方法,选择打桩机械,确定打桩顺序,桩的预制、运输,以及沉桩过程中的技术和安全措施。
1、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及周边障碍物处理。
(2)、定桩位及埋设水准点。
依据施工图设计要求,把桩基定位轴线的位置在施工现场准确地测定出来,并做出明显的标志。
在打桩现场附近设置2~4个水准点,用以抄平场地和作为检查桩入土深度的依据。
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方。
(3)、桩帽、垫衬和送桩设备机具准备。
(4)、采用打入法打桩打入法是利用桩锤落到桩顶上的冲击力来克服土对桩的阻力,使桩沉到预定的深度或达到持力层的一种打桩施工方法。
2、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桩孔中心线平面位置偏差不宜超过50mm,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径不得小于桩设计直径。
(2).挖掘成孔区内,不得堆放余土和建筑材料,并防止局部集中荷载和机械振动。
(3).桩基础一定要坐落在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上,桩孔的挖掘深度应由设计人员根据现场地基土层的实际情况决定。
(4).人工挖掘成孔应连续施工,成孔验收后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
(5).认真清除孔底浮渣余土,排净积水,浇筑过程中防止地下水流入。
(6).人工挖掘成孔过程中,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7).井面应设置安全防护栏,当桩孔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间隔挖孔施工。
3、施工验收资料桩基施工验收包括下列资料:(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单及材料代用通知单等。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的变更情况。
(3)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桩位线复核签证单。
(4)桩孔、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隐蔽记录及各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单及施工记录。
(5)成桩质量检查报告。
(6)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7)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的桩位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
砌筑工程1) 砌筑砂浆在用塑条布或苫布搭成的暖棚内集中拌制,暖棚内环境温度不可低于5℃。
砂浆优先选用外加剂法(外加剂的类型及掺量根据其设计及试验确定),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放在暖棚内,砂堆采用彩条布覆盖。
必要时在搅拌棚内生火,并用水箱烧热水用于搅拌施工。
2) 砌筑砂浆不得使用污水拌制,且砂浆稠度较高温度适当增大。
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块或冰块。
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
当水温超过规定时,应将水、砂先行搅拌,再加入水泥,以防出现假凝现象,搅拌时间比常温增加1/2倍.。
3) 外加剂设专人先按规定浓度配制成溶液置于专用容器中,然后再按规定掺量加入搅拌机中拌制成所需砂浆,外加剂法砌筑时砂浆温度不要低于5℃。
4) 对于普通砖、砌块在砌筑前要清除表面冰雪,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的砖或砌块。
5) 对砖砌体采用“三一”砌法,灰缝不大于10mm。
每日砌筑后要及时在砌筑体表面覆盖塑料布及麻袋。
砌体表面不得有砂浆,并在继续砌筑前扫净砌筑面。
每日可砌高度不超过1.2m。
6) 砌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在施工日记中除要按常温要求记录外,尚应记录室外空气的温度、砌筑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等。
7) 砌筑砂浆掺外加防冻剂的数量由土建试验室确定,专人负责严格按配比进行计量。
8) 当气温低于-15℃时,提高一级砂浆标号,送砂浆小车加装护盖,以保证一定的砌筑温度使砂浆上墙后不致立即冻结。
9) 每班砌筑后,砖(浮石块)上不准铺灰,并用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以防止砌体砂浆受冻,继续施工前,先扫净砖面后再施工。
10) 冬季进行室内抹灰,需在室内生火,并及时将门窗安装好,必要时,用草帘将窗洞封堵,以便增加室内温度。
11) 室内砂浆涂抹时,砂浆的温度不能低于5℃。
12) 与墙面涂刷涂料,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中,均不准掺入含氯盐的防冻剂。
13) 搅拌所用的砂子不能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0mm的浆块,砂浆随拌随用,严禁使用受冻砂浆,在砌筑时不准随意向砂浆内加热水。
(四)、防水工程4.防水工程4.1屋面防水工程建筑屋面防水的原则是“以排为主,防排结合”,根据排水坡度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两类,排水组织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